CN106352536A -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2536A
CN106352536A CN201611061647.0A CN201611061647A CN106352536A CN 106352536 A CN106352536 A CN 106352536A CN 201611061647 A CN201611061647 A CN 201611061647A CN 106352536 A CN106352536 A CN 106352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ub
heat
needle recuperator
polygon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16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艳坡
李�杰
陈玲娟
鲁健
高银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616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25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2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being formed of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边形换热器,多边形换热器用于空调器。多边形换热器包括两个子换热器。两个子换热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两个子换热器共同形成多边形换热器。每个子换热器包括换热部及穿设换热部的换热管,每个换热部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及至少两个直线段。在一个换热部中,一个折弯段连接相邻的两个直线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上述多边形换热器由两个子换热器组成,因此,可减少每个子换热器的换热管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少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行程,使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压降较小,进而提高了多边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多边形换热器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嵌入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现有的一种换热器设计为一段式连接的结构,冷媒通过管路在换热器内流动以与穿过换热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而,冷媒在一段式换热器内流动的行程较大,冷媒在流动过程中的压降较大,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用于空调器。所述多边形换热器包括两个子换热器。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两个子换热器共同形成所述多边形换热器。
每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换热部及穿设所述换热部的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及至少两个直线段。在一个所述换热部中,一个所述折弯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
上述多边形换热器由两个子换热器组成,因此,可减少每个子换热器的换热管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少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行程,使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压降较小,进而提高了多边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多边形换热器便于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折弯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所述多个折弯段的折弯角度均相等,所述多个直线段的长度均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子换热器互相呈镜面对称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所述子换热器的所述折弯段的数量不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所述多个折弯段的折弯角度不完全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至少两个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不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子换热器包括连接端,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及出口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的两个所述连接端相对间隔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部包括以预定距离间隔设置的多个翅片,所述换热管穿设所述多个翅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2-1.5毫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的两个所述换热部的所述预定距离不相等。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
上述空调器的多边形换热器由两个子换热器组成,因此,可减少每个子换热器的换热管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少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行程,使冷媒在子换热器内流动的压降较小,进而提高了多边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多边形换热器便于安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另一平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又一平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再一平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另又一平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子换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子换热器Ⅸ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空调器1000、多边形换热器100、子换热器10、换热部12、折弯段122、直线段124、翅片126、换热管14、进口端142、出口端144、连接端16、箱体200、风轮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调器1000包括多边形换热器100。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多边形换热器100包括两个子换热器10。两个子换热器10相对间隔设置以使两个子换热器10共同形成多边形换热器100。
每个子换热器10包括换热部12及换热管14,换热管14穿设换热部12。每个换热部12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122及至少两个直线段124,在同一个换热部12中,一个折弯段122连接相邻的两个直线段124。
上述多边形换热器100由两个子换热器10组成,因此,可减少每个子换热器10的换热管14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少冷媒在子换热器10内流动的行程,使冷媒在子换热器10内流动的压降较小,进而提高了多边形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同时,多边形换热器100便于安装。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利用模具将原本呈直线形的换热器进行折弯以使换热器呈现预定的形状,换热器被折弯的部分形成折弯段122,未被折弯的部分形成直线段124。
可以理解,当冷媒在换热管14内流动时,冷媒流动需要克服与换热管14内壁的摩擦力,还需要克服冷媒自身的内摩擦力,冷媒的压力会损失。冷媒在换热管14中流动的行程越大,冷媒的压力损失就越多,故减少冷媒在换热管14内流动的行程,能有效地减少冷媒在换热管14内流动的压降,从而提高多边形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示例性地,在实验中,通过测量冷媒流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100,或者称为两段式的多边形换热器100的压力损失,及测量冷媒流过一段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压力损失,其中两段式的多边形换热器100与一段式的多边形换热器的形状相同,可得到如表1所示的实验结果,其中进口压力指换热管14的进口端的冷媒压力,出口压力指换热管14的出口端的冷媒压力,压降指冷媒由进口端流至出口端的压力损失,冷媒可以是制冷剂R22(二氟一氯甲烷)。
表1
换热器类型 进口压力(KPa) 出口压力(KPa) 压降(KPa)
一段式多边形换热器 878 782 92
两段式多边形换热器 882 849 33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边形换热器100能有效地减少冷媒在换热管14内流动的压降,进而可提高多边形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空调器1000可以是嵌入式空调器,空调器1000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可以设置成圆柱状,多边形换热器100设置在箱体200内。在多边形换热器100围成的空间内,可以设置风轮300,风轮300可以是离心风轮300。当风轮300转动时,风轮300驱动空气从多边形换热器100的内侧穿过多边形换热器100到达多边形换热器100的外侧,在这个过程中,多边形换热器10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子换热器10包括多个折弯段122。
可以理解,折弯段122的数量越多,则子换热器10可以被折弯成的形状就越多,如此,多边形换热器100就可适应更多形状的箱体200,以提高箱体200内空间的利用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子换热器10中,多个折弯段122的折弯角度均相等,多个直线段124的长度均相等。
如此,在获得多个折弯段122时,可使用同一个模具将换热器折弯得到子换热器10,节约多边形换热器100的生产成本。同时,直线段124的长度均相等,使得在折弯过程中,换热器的送料长度相等,送料操作容易控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子换热器10的形状可以是呈正多边形的一部分,例如是正六边形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或者是正八边形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如此,多边形换热器100容易制造且外形规则美观。
请再参阅图3-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子换热器10互相呈镜面对称设置。
具体地,两个子换热器10互相呈镜面对称设置,也就是说两个子换热器10的位置满足互相镜面对称,且两个子换热器10的形状也满足互相镜面对称。
如此,在生产多边形换热器100时,可使用同一套模具折弯得到两个子换热器10,节约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子换热器10互相呈镜面对称设置,但对单个子换热器1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单个子换热器10的形状可以是正多边形的一部分,如图3及图4所示,或者单个子换热器10包括了不同折弯角度的折弯段122或不同长度的直线段124,如图5及图6所示折弯段122a与折弯段122b的折弯角度不相等,直线段124a与直线段124b的长度不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子换热器10的折弯段122的数量不相等。
也就是说,两个子换热器10中,可以是一个子换热器10包括一个折弯段122且另一个子换热器10包括多个折弯段122,例如一个子换热器10包括一个折弯段122而另一个子换热器10包括两个折弯段122,如图7所示,可以更好地适应箱体200呈三棱柱状的空调器1000。
当然,也可以是两个子换热器10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弯段122,但两个子换热器10包括的折弯段122的数量不相等,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箱体20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子换热器10中,多个折弯段122的折弯角度不完全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子换热器10中,至少两个所述直线段124的长度不相等。
可以理解,为了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箱体200可以设置为多种形状,如圆柱状、长方体状、三棱柱状、六棱柱状等,为了适应不同的箱体200,子换热器10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折弯,而多次折弯的角度则可以依据箱体200内壁的折弯角度而定,且直线段124的长度也可以依据箱体200的内壁延伸的长度来定。
另外,即使箱体200呈圆柱状,由于箱体200内布置的其他元件,如风轮300、加热管等的影响,箱体200内形成的风速场并不一定是处处均匀的,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先检测箱体200内风速场的数据,再根据箱体200内的实际风速场的情况和箱体200的内部轮廓来确定子换热器10的折弯段122的折弯角度和直线段124的长度。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子换热器10包括连接端16,换热管14的进口端142及出口端144设置在连接端16,两个子换热器10的两个连接端16相对间隔设置。
如此,两个子换热器10的换热管14的进口端142及出口端144靠近且相对间隔设置,便于设置外部管路,通过一个连接件同时连接两个子换热器10的所有进口端142,且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同时连接两个子换热器10的所有出口端144,以简化外部管路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8及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换热部12包括以预定距离D间隔设置的多个翅片126,换热管14穿设多个翅片126。
如此,空气可从多个翅片126之间的间隙穿过多边形换热器100,且翅片126增加了多边形换热器1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同一个换热部12的多个翅片126的形状完全相同。
如此,多个翅片126容易以预定距离间隔D设置,在同一个换热部12的不同区域的换热效率较均匀。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翅片126的形状为平片。当然,翅片126的形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可以是弧形百叶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预定距离D为1.2-1.5毫米。
如此,使得多边形换热器100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同时也避免了翅片126过密而影响了空气在多边形换热器100内的流通。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可以是在未折弯的换热管14上以预定距离D间隔穿设多个翅片126,再进行折弯以得到子换热器10。换热管14可以选择内螺纹铜管,以保证换热管14有较好的导热性及延展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预定距离D指的是在指在未折弯换热器时,相邻的两个翅片126之间的距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子换热器10的两个换热部12的预定距离D不相等。
可以理解,两个子换热器10的两个换热部12的预定距离D不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换热部12的翅片126的间隔距离不相等,而翅片126的间隔距离不相等,可使与不同换热部12对应的空调器1000的出风口的风量不相等。
具体地,与具有较大的预定距离的换热部12对应的出风口,出风量会较大。如此,可以满足同一个室内不同区域有不同风量的需求,例如在室内远离门或窗的区域,空调器1000针对这些区域的送风量可以较大,以达到增加空气流动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多边形换热器,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换热器包括:
两个子换热器,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相对间隔设置以使所述两个子换热器共同形成所述多边形换热器;
每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换热部及穿设所述换热部的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一个折弯段及至少两个直线段,在同一个所述换热部中,一个所述折弯段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子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折弯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所述多个折弯段的折弯角度均相等,所述多个直线段的长度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换热器互相呈镜面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子换热器的所述折弯段的数量不相等。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所述多个折弯段的折弯角度不完全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子换热器中,至少两个所述直线段的长度不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换热器包括连接端,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及出口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端,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的两个所述连接端相对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包括以预定距离间隔设置的多个翅片,所述换热管穿设所述多个翅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1.2-1.5毫米。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换热器的两个所述换热部的所述预定距离不相等。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多边形换热器。
CN201611061647.0A 2016-11-24 2016-11-24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Pending CN1063525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1647.0A CN106352536A (zh) 2016-11-24 2016-11-24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1647.0A CN106352536A (zh) 2016-11-24 2016-11-24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2536A true CN106352536A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6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1647.0A Pending CN106352536A (zh) 2016-11-24 2016-11-24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253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0824Y (zh) * 1997-05-08 1998-09-09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折式蒸发器
JP3239741B2 (ja) * 1996-04-09 2001-12-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室内機
JP3606968B2 (ja) * 1995-11-08 2005-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4285116A (zh) * 2012-04-26 2015-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热器、室内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204786816U (zh) * 2015-07-20 2015-11-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6968B2 (ja) * 1995-11-08 2005-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239741B2 (ja) * 1996-04-09 2001-12-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室内機
CN2290824Y (zh) * 1997-05-08 1998-09-09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折式蒸发器
CN104285116A (zh) * 2012-04-26 2015-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热器、室内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204786816U (zh) * 2015-07-20 2015-11-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2773B2 (ja) 給湯用伝熱管
JP6104893B2 (ja) 熱交換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空気調和機及び熱交換方法
CN208254300U (zh) 带有错位翅片的换热器盘管
CN105485971A (zh) 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KR101003377B1 (ko) 냉,온수식 열교환기
CN208238600U (zh)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101957104B (zh) 热交换器及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物品贮藏装置
CN205909522U (zh) 一体式热泵热水器
WO2021103967A1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6352536A (zh) 多边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6642823A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8238612U (zh)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08238623U (zh) 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07662252U (zh) 翅片结构及包括其的换热器
CN205536686U (zh) 换热装置
CN207540401U (zh) 一种异向翅片管折流管壳式换热器
CN106052458A (zh) 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02401597A (zh) 热交换器用传热管以及使用它的热交换器
CN205135781U (zh) 热交换器
CN106440524B (zh) 圆形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7441692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05619629U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CN109900144A (zh) 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换热装置
CN21039916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843029A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