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720A -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2720A
CN106332720A CN201610718502.7A CN201610718502A CN106332720A CN 106332720 A CN106332720 A CN 106332720A CN 201610718502 A CN201610718502 A CN 201610718502A CN 106332720 A CN106332720 A CN 106332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mixed
forest
deciduous species
massoniana la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8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章旗
吴东山
陈虎
颜培栋
唐生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7185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27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2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7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3/00Fores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该法改变了以往混交模式,利用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使林木生长达到近自然效果,并能产生较长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促进马尾松人工混交近自然林的经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本发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适合大规模马尾松混交造林。

Description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木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由于其生长速生快、松脂产量高、用途广泛,在我国特别是南方林业经济和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马尾松的原产地,以前有着大量的天然林面积,生态效果和作用十分明显。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随之取代为人工林纯林,而人工林纯林病虫害不断扩大、火灾发生几率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地力减退、环境恶化等问题不断凸显。
随着社会发展,林地的生态和社会功能不断受到重视。如何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林地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减少病虫害、保护生物多样性,混交模式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际生产中,盲目混交造林,造成混交效果差,经济和生态效益不能凸显等问题。目前,我国也开展了马尾松的一些混交研究,对马尾松混交林栽培模式的确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有混交模式均为传统的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传统模式使用带来诸多不利,如压制主要树种生长,不能起到减少病虫害、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林分生态和抗逆性的功能,混交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不强,不能达到近自然的人工混交林效果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方便易行、效果优良的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
速生阔叶树种包括红锥、樟树、米老排、枫香、顶果木、香椿、火力楠、西南桦、红椿、马褂木、大叶栎、光皮桦、木荷、任豆;珍贵阔叶树种包括降香黄檀、刨花润楠、润楠、桢楠、闽楠、格木、柚木、榉木、沉香。
上述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马尾松生长分布特点,划分不同的气候区域,根据划分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混交植物树种;
<2>确定混交林种植密度为1995-2490株/hm2,选择与马尾松混交的速生阔叶树种和珍贵阔叶树种1-5种,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
<3>马尾松苗木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混交树苗木为一年生苗,种植的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种植前施基肥0.5kg的钙镁磷肥,种植后前三年内进行抚育、施肥,每年施肥一次,抚育后效果以杂草不超过种植苗木的高度为准;
<4>最佳种植时间为每年3-4月份,故在每年3-4月份的雨季进行定植。
于步骤<1>中,根据地域将广西马尾松种植区分为南部、北部、西北部、东南部;根据海拔,广西松树种植区分为低海拔200-600m、高海拔600-1200m种植区,低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红锥、格木,高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光皮桦、红锥、榉木、闽楠。
针对马尾松混交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建立了一种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该法改变了以往混交模式,利用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使林木生长达到近自然效果,并能产生较长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促进马尾松人工混交近自然林的经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本发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适合大规模马尾松混交造林。与常规马尾松混交造林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具体在于:
1.常规混交模式通常为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模式,而本发明采用随机排列的模式;
2.传统混交造林模式,未充分考虑混交时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成阔叶树压制马尾松生长,造成混交林营建失败,没有能充分发挥混交树种相辅相成的作用;本发明利用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3.传统混交造林模式,未能考虑到混交模型中不同物种的随机关系,不能达到近自然的人工林效果和作用;本发明采用随机排列种植,使林木生长达到近自然效果。
4.传统混交造林模式大部分采用单一用材林树种或阔叶树进行混交,砍伐时间一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时间短,尤其是不能产生长期的生态效益;而本发明将长中短经济效益的树种相结合,经济效益长达50年以上。
5.传统混交造林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松树、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根系的不同特点,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本发明则有效利用了三者的特性。
6.本发明是针对我国南方松树种植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混交树种,适用面广,实用性好。
7.本发明采用苗木规格均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加之在3-4月雨季造林能够明显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1>根据马尾松生长分布特点,划分不同的气候区域,根据划分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混交植物树种;
适合与马尾松混交的速生阔叶树种包括红锥、樟树、米老排、枫香、香椿、火力楠、西南桦、红椿、马褂木、顶果木、大叶栎、光皮桦、木荷、任豆;珍贵阔叶树种包括降香黄檀、刨花润楠、润楠、桢楠、闽楠、格木、柚木、榉木、沉香。
根据地域可将广西马尾松种植区分为南部、北部、西北部、东南部;根据海拔,广西松树种植区可分为低海拔200-600m、高海拔600-1200m种植区,低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红锥、格木等,高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光皮桦、红锥、榉木、闽楠等。
<2>确定混交林种植密度为1995-2490株/hm2,选择与马尾松混交的速生阔叶树种和珍贵阔叶树种1-5种,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
<3>马尾松苗木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混交树苗木为一年生苗,种植的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种植前施基肥0.5kg的钙镁磷肥,种植后前三年内进行抚育、施肥,每年施肥一次,抚育后效果以杂草不超过种植苗木的高度为准;
<4>最佳种植时间为每年3-4月份,故在每年3-4月份的雨季进行定植。
以下结合实例参照前述方法操作步骤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实施地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试验林2009年3月造林,造林采用挖明坎(块状)整地,整地规格40×40×30cm,株行距1.5m×3m,初植密度2222株/hm2左右,基肥为25%含量的复混肥。马尾松苗采用广西林科院良种半年生营养杯苗,平均苗高25cm,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选择红锥作为混交树种,红锥采用广西林科院培育的良种一年生营养杯苗,平均苗高30cm。
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设计马尾松和红锥混交比例分别如表1。
表1试验组设计
表2试验结果
首先根据马尾松与红锥混交试验,进行纯林和混交林效果比较,根据2014年测定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和红锥的胸径、树高等指标,如表2所示,马尾松和红锥混交不同比例试验中,不同混交比例红锥的胸径均比红锥纯林中有所提高,红锥的冠幅面积也全部大于纯林,对于马尾松生长未见不良影响。另外可以看出,混交后树种之间起到相互促进生长作用。
实施例2
实施地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
选择适合本地与马尾松混交树种有红锥、荷木、大叶栎、枫香、香樟、格木、降香黄檀、闽楠和桢楠。
确定混交林的几种模式,包括:马尾松与格木、大叶栎、降香黄檀混交,马尾松与香樟、格木、闽楠混交,马尾松与红锥、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等几种。确定种植密度为种植密度为2000株/hm2。设置马尾松与大叶栎、格木、降香黄檀混交比例为60∶15∶10∶15,马尾松与香樟、格木、闽楠混交比例为70∶10∶10∶10,马尾松与红锥、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比例为65∶15∶10∶10。
所用马尾松苗木应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混交树苗木为一年生苗。种植的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种植前施0.5kg的钙镁磷肥作为基肥。在3-4月份的雨季,按照比例进行随机排列种植。种植后前三年内进行抚育、施肥,每年施肥一次,抚育后效果以杂草不超过种植苗木的高度。
本实例采用多种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的模式,利用马尾松生长速度快、混交树种较耐阴的特点,树种之间生长并未相互影响,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主要原因是马尾松根系具有固氮根瘤菌,因此马尾松自身对氮的需要量较低,而阔叶树生长则需要,因此在营养上相互不冲突。另外随着树龄增加,纯林马尾松突然易出现酸化现象,而混交林保持水分和温度的能力较强,促进多种植物凋落物在合理微环境中,不仅提供营养还能保持土壤的酸碱度,促进植株生长。
另外,本发明采用近自然随机排列种植的模式,保证形成混交林更能接近自然林,而中长短期效益树种的搭配,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延长经济效益的产出周期,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全面获得丰收。

Claims (4)

1.一种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生阔叶树种包括红锥、樟树、米老排、枫香、顶果木、香椿、火力楠、西南桦、红椿、马褂木、大叶栎、光皮桦、木荷、任豆;珍贵阔叶树种包括降香黄檀、刨花润楠、润楠、桢楠、闽楠、格木、柚木、榉木、沉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混交植物树种;
<2>确定混交林种植密度为1995-2490株/hm2,选择与马尾松混交的速生阔叶树种和珍贵阔叶树种1-5种,将马尾松、速生阔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按比例60-70∶20-25∶10-15进行随机排列种植;
<3>马尾松苗木达到国家一级苗标准,混交树苗木为一年生苗,种植的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种植前施基肥0.5kg的钙镁磷肥,种植后前三年内进行抚育、施肥,每年施肥一次,抚育后效果以杂草不超过种植苗木的高度为准;
<4>在每年3-4月份的雨季进行定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低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红锥、格木,高海拔地区选择阔叶树种为光皮桦、红锥、榉木、闽楠。
CN201610718502.7A 2016-08-24 2016-08-24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Pending CN1063327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502.7A CN106332720A (zh) 2016-08-24 2016-08-24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502.7A CN106332720A (zh) 2016-08-24 2016-08-24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720A true CN106332720A (zh) 2017-01-18

Family

ID=5782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8502.7A Pending CN106332720A (zh) 2016-08-24 2016-08-24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272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7177A (zh) * 2017-02-27 2017-06-20 陈彬 一种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楠木的造林方法
CN10725829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椿快速扦插富根育苗方法
CN108464176A (zh) * 2018-02-12 2018-08-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纯林向松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技术
CN109006091A (zh) * 2017-11-16 2018-12-18 洪永辉 一种马尾松纯林改造异龄复层林及林冠下种植金花茶方法
CN113141947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同龄人工林改造为异龄混交林的空间配置矩阵方法
CN113424742A (zh) * 2021-08-04 2021-09-24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
CN113455324A (zh) * 2021-07-23 2021-1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
CN115104497A (zh) * 2022-08-08 2022-09-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3A (zh) * 1995-07-25 1996-08-28 何玉琦 温带寒温带森林抚育间伐方法
CN101258810A (zh) * 2008-05-05 2008-09-10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一种紫色山丘造林种草对位配置与混交栽培方法
CN102499006A (zh) * 2011-11-10 2012-06-20 杜宏彬 一种群体栽植的松杉混交造林方法
CN102742485A (zh) * 2012-05-09 2012-10-24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构建亚热带城市近自然森林的方法
CN103733953A (zh) * 2013-11-30 2014-04-23 万洪转 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方法
CN104705157A (zh) * 2015-04-08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提高东南山区低效针叶人工林保水能力的改造方法
CN104770223A (zh) * 2015-04-02 2015-07-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马尾松嫁接苗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5474938A (zh) * 2014-12-08 2016-04-13 平顶山学院 豫西伏牛山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CN105766545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混交生态公益林营造经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3A (zh) * 1995-07-25 1996-08-28 何玉琦 温带寒温带森林抚育间伐方法
CN101258810A (zh) * 2008-05-05 2008-09-10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一种紫色山丘造林种草对位配置与混交栽培方法
CN102499006A (zh) * 2011-11-10 2012-06-20 杜宏彬 一种群体栽植的松杉混交造林方法
CN102742485A (zh) * 2012-05-09 2012-10-24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构建亚热带城市近自然森林的方法
CN103733953A (zh) * 2013-11-30 2014-04-23 万洪转 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方法
CN105474938A (zh) * 2014-12-08 2016-04-13 平顶山学院 豫西伏牛山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CN104770223A (zh) * 2015-04-02 2015-07-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马尾松嫁接苗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4705157A (zh) * 2015-04-08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提高东南山区低效针叶人工林保水能力的改造方法
CN105766545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混交生态公益林营造经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产量高质量好", 《河南林业科技》 *
刘颂颂等: "17个阔叶树种在退化马尾松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 《广东林业科技》 *
刘颂颂等: "17个阔叶树种在退化马尾松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广东林业科技》 *
北京林学院森林学教研组: "《森林学 上》", 30 September 1961, 农业出版社 *
孟京辉: "经营单位级森林经营数据仓库研建及应用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 *
张家武等: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 *
张家武等: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梁宏温等: "马尾松火力楠异龄混交林效应分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王胤等: "马尾松与红锥混交人工林生长的初步研究", 《广西林业科学》 *
程金年: "马尾松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程金年: "马尾松与枫香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罗达等: "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生态学报》 *
赵金龙等: "马尾松与红锥混交异龄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赵金龙等: "马尾松与红锥混交异龄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陈振华等: "马尾松+红锥、杂交松+红锥混交幼林种间关系 ", 《广西林业科学》 *
陈振华等: "马尾松+红锥、杂交松+红锥混交幼林种间关系", 《广西林业科学》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7177A (zh) * 2017-02-27 2017-06-20 陈彬 一种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楠木的造林方法
CN10725829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椿快速扦插富根育苗方法
CN109006091A (zh) * 2017-11-16 2018-12-18 洪永辉 一种马尾松纯林改造异龄复层林及林冠下种植金花茶方法
CN108464176A (zh) * 2018-02-12 2018-08-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纯林向松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技术
CN113141947A (zh) * 2020-01-07 2021-07-23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同龄人工林改造为异龄混交林的空间配置矩阵方法
CN113141947B (zh) * 2020-01-07 2023-09-26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同龄人工林改造为异龄混交林的空间配置矩阵方法
CN113455324A (zh) * 2021-07-23 2021-1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一种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新建混交林营造模式
CN113424742A (zh) * 2021-08-04 2021-09-24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促进巨尾桉凋落树皮原位分解的森林经营方法
CN115104497A (zh) * 2022-08-08 2022-09-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一种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2720A (zh) 同龄营建马尾松近自然混交林的方法
CN105393892B (zh) 石漠化地区任豆与降香黄檀混交造林方法
CN103283434B (zh) 一种毛竹林下栽培多花黄精的方法
CN103782791B (zh) 一种普洱茶的培育种植方法
CN106305326A (zh) 松树和阔叶树异龄混交的方法
CN105165366A (zh) 一种高效丰产杨梅栽培方法
CN106068967A (zh) 猕猴桃丰产的栽培方法
CN106358974A (zh) 将郁闭后马尾松纯林改建成混交林的方法
CN105918059A (zh) 榛子种植方法
CN104285685A (zh) 一种扁柏砧木嫁接龙柏的方法
CN104770223B (zh) 提高马尾松嫁接苗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5993761A (zh) 一种水蜜桃的种植方法
CN113141964A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12056140A (zh) 一种成年冰糖橙结果树的高品质栽培管理方法
CN106577112A (zh) 龙眼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4956983A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柑桔果栽培方法
CN109042029A (zh) 破布木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4322267B (zh) 文冠果和垂盆草的套种方法
CN107223432A (zh) 一种生姜的高山种植方法
CN105941041A (zh) 一种促进梨树早结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12400590B (zh) 一种甜樱桃果园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
CN103843638A (zh) 一种提高薄壳山核桃裸根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4086315A (zh) 一种用于广西青梅营养杯育苗的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093A (zh) 一种新巷梨的栽培方法
CN113973684A (zh) 一种豫东平原沙区杨树低产林改培大径级木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