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7755B - 安防线缆 - Google Patents

安防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7755B
CN106327755B CN201510364508.4A CN201510364508A CN106327755B CN 106327755 B CN106327755 B CN 106327755B CN 201510364508 A CN201510364508 A CN 201510364508A CN 106327755 B CN106327755 B CN 106327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cable
cable body
group
p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45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7755A (zh
Inventor
邵起明
郑明吉
阴子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ULTRAPOWER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645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7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7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7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7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2Mechanical actuation by the breaking or disturbance of stretched cords or wires
    • G08B13/122Mechanical actuation by the breaking or disturbance of stretched cords or wires for a perimeter f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防线缆。所述安防线缆包括至少一根缆体及若干探测器组;其中,探测器组包括设置在缆体内部的一个发射探测器和至少一个接收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组内的发射探测器与接收探测器进行无线信号收发,构成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互相重叠,沿缆体延伸的方向形成连续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本申请具有高度的隐蔽性,能够在入侵目标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对入侵目标进行探测、定位,且监测精度较高,误报率低,且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Description

安防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周界安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组建微波探测网的安防线缆。
背景技术
周界安防系统是指对某一区域的边界进行防范或当该边界被外来事物侵入后进行报警的防范系统及体系。周界安防系统从最初的纯物理防范措施(栅栏、围墙顶部铺设玻璃)一步一步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的综合性周界安全防范系统。
目前的周界安防系统大体可归类为:红外技术探测器、震动电缆\光纤周界报警系统、埋地泄露电缆、张力式围栏周界报警系统、静电感应周界报警系统、传统高压电网、脉冲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以及新兴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
现有周界安防系统为社会平安保障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受一些客观技术条件或环境因素的限制,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红外技术探测器采用的是红外对射或微波对射,其原理是利用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发射的脉冲红外线,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由于只有物体遮断红外射束时红外技术探测器才会引发警报,对于蓄意侵入者而言,很容易跨越或规避,因此其防护等级较低。同时红外对射或微波对射易受地形条件的高低、曲折、转弯、折弯等环境限制,也不适合恶劣气候,容易受高低温、强光、灰尘、雨、雪、雾、霜等自然气候的影响,误报率高。振动光缆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行人或道路上所产生震动容易引起其误报,且在某些特殊的地形与环境中不能使用。泄露电缆的造价较高、施工复杂,雷雨天易产生误报。静电感应周界造价过高。电子围栏、电网等方案有一定人身危害性。
由以上可知,周界安防行业需要一种不会对外界天气变化或人车振动产生误报,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且能够提高周界安防系统管理准确性的装置,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防线缆,其不会对外界天气变化或人车振动产生误报,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且能提高周界安防系统管理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防线缆,包括至少一根缆体及若干探测器组;其中,
所述探测器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缆体内部的一个发射探测器和至少一个接收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组内的所述发射探测器与所述接收探测器进行无线信号收发,构成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
所述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互相重叠,沿所述缆体延伸的方向形成连续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
每根所述缆体内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接收探测器的接收信号,以使监控后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确定侵入所述微波防护墙的侵入物。
优选地,所述安防线缆包括一根缆体,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2n个探测器与第2n+a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a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器进行信号收发。
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安防线缆包括一根缆体,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2n-1个探测器与第2n+b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b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作为再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安防线缆包括一根缆体,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3n+1个探测器作为发射探测器,与作为接收探测器的第3n-1个、第3n+3个探测器配为一组探测器组,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者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的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安防线缆包括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第一缆体上各个探测器与第二缆体上与其正向相对的那一探测器或者斜向相对的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安防线缆包括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两根缆体上的探测器相对设置,第一缆体上的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探测器交叉配对组成探测器组,各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交叉重叠形成所述微波防护墙。
优选地,所述两根缆体上,各缆体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分别排序,第一缆体上的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探测器交叉配对组成探测器组具体为:
第一缆体上每一对探测器,第2n个与第2n+1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其中,d、e为整数,且e减d结果为不小于3的奇数;或者;
第一缆体上每一对探测器,第2n-1个与第2n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其中,d、e为整数,且e减d结果为不小于3的奇数;
两根缆体上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者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的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安防线缆包括三根缆体,每组所述探测器组包括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两个接收探测器;其中,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两个接收探测器分别分布在三根缆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防线缆还包括:
振动探测器,沿所述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至少一根所述缆体上,所述振动探测器通过所述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
声呐装置,沿所述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设定探测器组中,所述声呐装置通过所述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
其中,各所述探测器组使用的信道不相同,或者所述探测器组中所述收发对之间的信道随时隙的变化而变化。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在缆体内部设置多个由微波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组,探测器组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之间的无线通信信号形成无线信号辐射区,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互相重叠叠加在一起形成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本申请的安防线缆能够在入侵目标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对入侵目标进行监测,且不会对外界天气变化或人车振动产生误报,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提高周界安防系统管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又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十字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
图11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
图12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安防线缆包括至少一根缆体及若干探测器组。探测器组包括设置在缆体内部的一个发射探测器和至少一个接收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组内一个发射探测器与接收探测器进行无线信号收发,构成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探测器组相互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互相重叠,沿缆体延伸的方向形成连续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
本申请中,各个探测器组形成的微波防墙,在有物体入侵微波防护墙时,微波防护墙的信号会出现扰动,覆盖该入侵点的探测器组的接收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会出现变化,根据各个接收探测器接收信号可以确定微波防护墙的扰动,从而确定入侵物的体积、运动状态轨迹等,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每根缆体内还包括信号线,信号线用于传输接收探测器的接收信号,以使监控后台根据接收信号确定侵入微波防护墙的侵入物。
通过产生微波防护墙,本发明中的安防线缆可用于围绕防护区域设置,从而使得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围绕防护防护区形成,实现周界防护。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安防线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介绍安防线缆为单根缆体时安防线缆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内,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将各第2n个探测器分别与第2n+a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邻近的发射器进行信号收发。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a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每个探测器组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的位置可互换。n由自然数1开始遍历缆体上的探测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a可以为3、5、7等奇数,其最大限值具体根据单个发射探测器信号强度覆盖范围及探测器分布密度有关,只要第2n+a个探测器的位置在第2n个探测器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或者第2n个探测器在第2n+a个探测器的覆盖范围内都可以。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安防线缆为单根缆体,包括一根缆体1。该单根缆体1的起始端设置的第一个探测器为发射探测器,自第一个发射探测器后,单根缆体内的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以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一个接收探测器为一组沿所述缆体延伸的方向循环排列。
在图1所示的安防线缆中,n由自然数1开始遍历,a取值为3,则缆体中第2个发射探测器与第5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4个发射探测器与第7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6个发射探测器与第9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依次类推可知,第2n个发射探测器与第2n+3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由图1可知,安防线缆起始端的第一个发射探测器与次序为第三个的接收探测器未配组,因此可以将该两个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对于安防线缆的终止端,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组成一个探测器组,或未配组的探测器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中。
由图1可知,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均与其前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和后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形成部分重叠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每个发射探测器与其后的第三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只是示例性的,在图1所示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的排列方式中,除第一个发射探测器外,每个处于偶数位置的发射探测器还可以与其后的第五个、第七个、第九个等奇数个数的接收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组。鉴于无线信号辐射区的覆盖面积和远程监控平台的计算繁琐程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每个处于偶数位置的发射探测器通常与其后的第三个、第五个或第七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
对于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按照图1所示的排列方式构成的安防线缆,其上的探测器组分别包括:第2n个发射探测器与第2n+a个接收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组。当a取值为3时,单根缆体起始端剩余的第1个和第3个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当a为5时,单根缆体起始端剩余的第1、3、5个探测器,具体可以组成一个或两个探测器组,a为7时,单根缆体起始端剩余的第1、3、5、7个组成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对于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缆体中的探测器还可以采用如下配组方式:第2n-1个探测器与第2n+b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b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图2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安防线缆缆体内的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以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一个接收探测器为一组沿所述缆体延伸的方向循环排列。
在图2所示的安防线缆中,n由自然数1开始遍历,a取值为2,则缆体中第1个发射探测器与第4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2个发射探测器与第6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6个发射探测器与第8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依次类推可知,第2n个发射探测器与第2n+2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由图2可知,安防线缆起始端的第二个的接收探测器未配组,该接收探测器可与第一个发射探测器或第三个发射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对于安防线缆的终止端,未配组的探测器与相邻的探测器互组成一个探测器组。
由图2可知,除第二个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与第一个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重叠外,其后的其他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均与其前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和后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形成部分重叠区域。即3个无线信号辐射区实现交叉。
对于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缆体中的探测器还可以采用如下配组方式: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3n+1个探测器作为发射探测器,与作为接收探测器的第3n-1个、第3n+3个探测器配为一组探测器组,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者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的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图3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单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缆体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以一个发射探测器和连续两个接收探测器为一组沿缆体延伸的方向循环排列。
对于图3所示的缆体中,第4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2个和第6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7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5个和第9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10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8个和第12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依次类推可知,第3n+1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3n-1个接收探测器和第3n+3个接收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组;其中,n为自然数。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为缆体起始端的第1个发射探测器与自缆体起始端起第3个接收探测器,将第1个发射探测器和第3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对于缆体终止端未配组的探测器,也采用该种方式组成探测器组。其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的位置可互换。
对于图3所示缆体中,第一个发射探测器与第三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第3n+1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3n-1个接收探测器和第3n+3个接收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组。由图2可知,除第一个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外,其他探测器组形成第一无线信号辐射区和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区两个无线信号辐射区。两个无线信号辐射区中的第一无线信号辐射区与前一个探测器组的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第二无线信号辐射区与后一个探测器组的第一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即每个探测器组的无线信号辐射区实现交叉。
对于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按照图2所示的排列方式构成的安防线缆,其上的探测器组分别包括:第3n+1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第3n-1个接收探测器和第3n+3个接收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组,缆体起始端剩余未配组的第一个发射探测器与第三个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缆体终止端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防线缆也可以包括两根缆体: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第一缆体上的各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与其正向相对的那一探测器或者斜向相对的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
图4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安防线缆包括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一缆体内均设置发射探测器,第二缆体内均设置接收探测器。第一缆体上一个发射探测器与第二缆体上与其正向相对的那一接收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以相邻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能够互相重叠无缝隙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缆体内均设置发射探测器,第二缆体内均设置接收探测器只是示例性的,对于一个探测器组,在哪根缆体中设置发射探测器并不是唯一的,只要使两根缆体中正向相对的探测器组包括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一个接收探测器即可。
图5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安防线缆包括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平行设置。第一缆体上的一个发射探测器(或接收探测器)与第二缆体上与其斜向相对的那一接收探测器(或发射探测器)组成一个探测器组。
图6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双根缆体的安防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所示探测器组的结构与图5中的探测器组的结构非常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与缆体延伸的方向之间的倾斜角度不同。
将无线信号辐射区与缆体延伸的方向倾斜设置,对于沿缆体延伸的方向侵入无线信号辐射区,还是沿垂直于缆体延伸的方向侵入无线信号辐射区,侵入物在进入到无线信号辐射区后,均会扰动无线信号辐射区信号的传播,因而监控平台能够检测出无线信号辐射区进入侵入物。由此可知,将无线信号辐射区与缆体延伸的方向倾斜设置,能够使监控平台能够对信息截断更敏感,监测更灵敏。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根缆体上的探测器相对设置,第一缆体上的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探测器交叉配对组成探测器组,各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交叉重叠形成所述微波防护墙。具体方式为:
所述两根缆体上,各缆体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分别排序,第一缆体上的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探测器交叉配对组成探测器组具体为:
第一缆体上每一对探测器,第2n个与第2n+1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其中,d、e为整数,且e减d结果为不小于3的奇数;或者;第一缆体上每一对探测器,第2n-1个与第2n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其中,d、e为整数,且e减d结果为不小于3的奇数;
两根缆体上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者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的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即将第一缆体上每两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两个探测器配组,具体是将第一缆体上相对顺序在前的探测器与第二缆体上顺序在后的探测器组成一组探测器组,将第一缆体上顺序在后的探测器与第二缆体上顺序相对在前的探测器组成一组,从而使的两个探测器组形成的辐射区域交叉重叠,其中,第二缆体上的在前在后的两个探测器之间间隔偶数个探测器。具体参见图7、图8、图9的组网方式。
图7中以d为负1,e减d结果为3为例,如图7所示,第一缆体上的第2n个与第2n+1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每个探测器组形成无线信号辐射区与其他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重叠,剩余未配组的为第一缆体上第一个、第二缆体上第二个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优选地,该图所示的组网方式中,所有的发射探测器设置在第一缆体,所有的接收探测器设置在第二缆体上,图中箭头代表信号收发。
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缆体上第2n-1个与第2n个探测器,分别与第二缆体上的第2n+e个、第2n+d个探测器组成两组探测器组的示图,与图7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图8中以d为负2,e减d结果为5为例,,如图8所示,两条直线分别代表第一缆体和第二缆体两根缆体,线上各点代表各个探测器。第一缆体内的一个发射探测器(或接收探测器)与第二缆体内的一个接收探测器(或发射探测器)组成探测器组。每个探测器组形成无线信号辐射区。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为第一缆体上的第二个探测器和第二缆体上第二个探测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可以将该两个探测器组成一组。各组探测器组形成的无线现货辐射区与另外三个探测器组形成的三个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重叠。
本申请中,安防线缆的缆体还可为三根。在包括三根缆体的安防线缆中,每个探测器组包括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两个接收探测器。其中,一个发射探测器和两个接收探测器分布在三根缆体中。优选地,三根缆体中的一根,可全部设置发射探测器,两外两根缆体上均设置接收探测器。全部设置发射探测器的缆体上的一个发射探测器分别与其他两根缆体上的接收探测器分别组成探测器组。其中,全部设置发射探测器的缆体分别与另外两根缆体上的探测器配组形式可以参见两根缆体的实现方式,组合形式同图7、图8两根缆体中探测器组的组合形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申请中不同实施例的各探测器组,其使用的信道不相同,或者探测器组中收发对之间的信道随时隙的变化而变化,其目的是使各探测器组中各收发对之间的信道传输不会相互干扰。
微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若遇到人或物体等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或衍射等变化,从而改变其原有的传播过程,是微波在空间中的能量分布发生扰动。本申请在需要防护的区域分散布置多个微波发射探测器和多个微波接收探测器,多个微波发射探测器和多个微波接收探测器组成若干探测器组,探测器组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之间的无线通信信号形成无线信号辐射区,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叠加在一起形成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根据多个接收探测器接收信号可以确定该微波防护墙的信号扰动,进而根据扰动确定出入侵物的体积、位置、速度运动轨迹等。由于本申请中各个探测器设置在线缆内部,而线缆具备防水防潮、可任意弯曲等特性,因此在该安防线缆可以布署在地下、挂墙,还可以根据地形地势任意弯曲设置,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安防具有高度的隐蔽性,能够在入侵目标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对入侵目标进行探测、定位,且不会对外界天气变化或人车振动产生误报,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另外,安防电缆可与周界监控器、其他声光电探测设备进行联动,对各种入侵行为发布警报信息,准确、及时报告入侵异常事件,记录报警时间、位置、图像等信息,从而提高周界安防系统管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安防线缆还包括振动探测器和声呐装置。其中,振动探测器沿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至少一根缆体上,振动探测器通过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在所述安防线缆的缆体上安装振动探测器,可使安防线缆通过微波防护墙进行探测外,还可利用振动进行探测。
声呐装置沿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设定探测器组中,声呐装置通过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在所述安防线缆的缆体上安装声呐装置,可使安防线缆通过微波防护墙进行探测外,还可利用声呐进行探测。
振动探测器和声呐装置的安装,使本申请中的安防线缆的监测方式更加多样化。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缆体上设有十字节点设备。图9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十字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十字节点设备包括PCB布线板20和天线板21。PCB布线板20和天线板21成十字结构对接。PCB布线板20的两端端部设有对接焊盘,十字节点设备隔断线缆缆体并通过对接焊盘与两侧的缆体焊接。发射探测器或接收探测器的设置位置即在PCB布线板上。其中,一个十字节点设备上只设置发射探测器或只设置接收探测器。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按设定要求分布于不同的十字节点设备上。
十字节点设备中PCB布线板和天线板采用十字形结构,是因为十字形结构具有较充裕的安装空间且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十字形结构能够增加智能周界安防电缆的强度和抗扭力效果,同时能够避免两个印刷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由于受扭力而脱落。
下面对本申请中安防电缆所采用的缆体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图10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如图10所示,缆体1包括电源线正10、电源线负12、信号线11,13以及包覆电源线对10、12、和信号线对11、13形成线缆束的线缆外护套14。当线缆采用上述该结构时,被十字节点设备均匀隔断线缆中的电源线、信号线与焊盘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两端的对接焊盘焊接,或者线缆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别与连接器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的电源接口及信号线接口插接或压接。
图11为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如图11所示,缆体包括电源线对10’、金属芯地线11’、信号线12’、13’,以及包覆所述电源线对10’、金属芯地线11’和信号线12’、13’形成线缆束的线缆外护套。
当缆体采用上述该结构时,被十字节点设备均匀隔断缆体中的电源线对和信号线与焊盘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两端的对接焊盘焊接,金属芯地线接地。或者缆体的电源线对和信号线分别与连接器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的电源接口及信号线接口插接或压接,金属芯地线接地。
图12为根据再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缆体的结构截面图。如图12所示,缆体包括两组同轴电缆及包覆两组同轴电缆形成线缆束的线缆外护套。其中,一组同轴电缆中的同轴对构成线缆的信号线12’、13’;另一组同轴电缆的两根外导体构成缆体的电源对10’,两组同轴电缆的金属外护套作为地线使用。
当缆体采用上述该结构时,被十字节点设备均匀隔断缆体中的电源线对和信号线与焊盘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两端的对接焊盘焊接,四根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套作为地线接地。或者缆体的电源线对、地线和信号线分别与连接器结构的十字节点设备的电源接口及信号线接口插接或压接,地线压接接地。
十字节点设备的电源与上述任一结构缆体中的电源线连接,以向发射探测器或接收探测器提供持续不断的电源。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0、11、12所示,本申请中的安防电缆还包括绕包带15、屏蔽层16、铠装外护管17和成品线缆外护套18。
绕包带整体封塑在缆体和十字节点设备之外、线缆外护套之内、并与缆体和十字节点设备紧贴,用于裹紧线缆束。
成品线缆外护套18包覆于套装护套、波纹管或铠装外护管之外,用于防止安防电缆在出现明火时能够阻止电缆燃烧,以及增加智能周界安防电缆抗老化、耐紫外线,耐磨,耐高低温等性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在缆体内部设置多个由微波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组,探测器组中发射探测器和接收探测器之间的无线通信信号形成无线信号辐射区,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交叉叠加在一起形成微波防护面。探测器组中的接收探测器接收相应发射探测器发来的信号并检测其接收信号的强度,若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有扰动,则可以判断该无线信号辐射区有人或物体侵入。本申请具有高度的隐蔽性,能够在入侵目标不知晓的情况下实现对入侵目标进行探测、定位,且不会对外界天气变化或人车振动产生误报,不会对误闯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安防电缆可与周界监控器、其他声光电探测设备进行联动,对各种入侵行为发布警报信息,准确、及时报告入侵异常事件,记录报警时间、位置、图像等信息,从而提高周界安防系统管理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

1.一种安防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缆体及若干探测器组;其中,
所述探测器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缆体内部的一个发射探测器和至少一个接收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组内的所述发射探测器与所述接收探测器进行无线信号收发,构成一个无线信号辐射区;
所述探测器组之间的无线信号辐射区互相重叠,沿所述缆体延伸的方向形成连续无缝隙的微波防护墙;
其中,缆体内的探测器可以按照下述任一种顺序进行排序:
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2n个探测器与第2n+a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a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器进行信号收发;
或者,
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2n-1个探测器与第2n+b个探测器配组为一个探测器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b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或者,
缆体内的探测器按位置沿缆体延伸的方向顺序排序,第3n+1个探测器作为发射探测器,与作为接收探测器的第3n-1个、第3n+3个探测器配为一组探测器组,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剩余未配组的探测器互相配为一组,或者作为接收探测器加入邻近的发射探测器所在的探测器组,并与所述邻近的发射探测器进行信号收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防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动探测器,沿所述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所述缆体上,所述振动探测器通过所述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
声呐装置,沿所述缆体长度延伸的方向布置于设定探测器组中,所述声呐装置通过所述缆体的信号线与远程终端通信;
各所述探测器组使用的信道不相同,或者,所述探测器组中所述收发对之间的信道随时隙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防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体内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所述接收探测器的接收信号,以使监控后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确定侵入所述微波防护墙的侵入物。
CN201510364508.4A 2015-06-26 2015-06-26 安防线缆 Active CN106327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4508.4A CN106327755B (zh) 2015-06-26 2015-06-26 安防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4508.4A CN106327755B (zh) 2015-06-26 2015-06-26 安防线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7755A CN106327755A (zh) 2017-01-11
CN106327755B true CN106327755B (zh) 2019-03-29

Family

ID=5772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4508.4A Active CN106327755B (zh) 2015-06-26 2015-06-26 安防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7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495B (zh) * 2018-12-24 2021-11-26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防护墙系统优化方法、系统及基站管理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9060A1 (de) * 1974-12-31 1976-07-08 Plessey Handel Investment Ag Verfahren zur ueberwachung eines gebietes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S4328487A (en) * 1980-07-28 1982-05-04 Southwest Microwave, Inc. Intrusion detector system
CN2718692Y (zh) * 2003-08-21 2005-08-17 肖公亮 无线电电磁场泄漏原理的周界入侵防范系统
CN1900984A (zh) * 2006-07-21 2007-01-24 北京时代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周界全天候防范系统
CN2911813Y (zh) * 2006-04-14 2007-06-13 王明吉 单机多域定位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CN101436336B (zh) * 2007-11-15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2033859U (zh) * 2010-12-20 2011-11-09 重庆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局 一种基于微波墙的开关场周界警戒系统
CN202871005U (zh) * 2012-11-08 2013-04-10 新疆美特智能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技术的周界防范系统
CN202904795U (zh) * 2012-11-08 2013-04-24 新疆美特智能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全方位立体的防入侵系统
CN203746198U (zh) * 2014-01-13 2014-07-30 东南大学 空间自有电磁波监测安防系统
CN204087400U (zh) * 2014-08-28 2015-01-07 深圳市普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周界防护报警系统
CN204315020U (zh) * 2014-09-15 2015-05-0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人员入侵探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8313B2 (ja) * 2010-12-06 2014-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侵入検知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9060A1 (de) * 1974-12-31 1976-07-08 Plessey Handel Investment Ag Verfahren zur ueberwachung eines gebietes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US4328487A (en) * 1980-07-28 1982-05-04 Southwest Microwave, Inc. Intrusion detector system
CN2718692Y (zh) * 2003-08-21 2005-08-17 肖公亮 无线电电磁场泄漏原理的周界入侵防范系统
CN2911813Y (zh) * 2006-04-14 2007-06-13 王明吉 单机多域定位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CN1900984A (zh) * 2006-07-21 2007-01-24 北京时代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周界全天候防范系统
CN101436336B (zh) * 2007-11-15 2010-10-2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2033859U (zh) * 2010-12-20 2011-11-09 重庆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局 一种基于微波墙的开关场周界警戒系统
CN202871005U (zh) * 2012-11-08 2013-04-10 新疆美特智能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技术的周界防范系统
CN202904795U (zh) * 2012-11-08 2013-04-24 新疆美特智能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全方位立体的防入侵系统
CN203746198U (zh) * 2014-01-13 2014-07-30 东南大学 空间自有电磁波监测安防系统
CN204087400U (zh) * 2014-08-28 2015-01-07 深圳市普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周界防护报警系统
CN204315020U (zh) * 2014-09-15 2015-05-0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人员入侵探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7755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18376B2 (ja) 侵入検知センサー
US7123785B2 (en) Optic fiber security fence system
US6967584B2 (en) Integrated sensor cable for ranging
US6934426B2 (en) Fiber optic security sensor and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ables
AU2003252785B2 (en) Multi-function security sensor cable with fiber-optic security sensor and system with integrated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ables
CN110126885B (zh) 一种铁路周界入侵目标监测方法及系统
RU2599527C1 (ru) Способ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охраны периметра протяженного объекта
EP3059716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intrusion on security fences
CN107067609A (zh) 变电站光纤周界安防监测系统
CN108389343B (zh) 一种可提示入侵轨迹的防区型光纤入侵监测系统
CN101901531B (zh) 一种基于光纤干涉仪的区域防入侵方法
CN205582162U (zh) 用于电子围栏装置的报警系统及电子围栏装置
CN106297122B (zh) 安全防护墙及探测器
CN106285191B (zh) 周界安全防护网及周界安全防护方法
RU229149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слежения за перемещением человека в зоне охраны
CN206819491U (zh) 变电站光纤周界安防监测系统
US8179149B1 (en) Electromagnetic fence
KR101042367B1 (ko) 경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327755B (zh) 安防线缆
CN103247122A (zh) 一缆式光缆振动探测报警系统
CN106504455B (zh) 制造线缆的方法
RU2541129C2 (ru) Виброметр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тяженных рубежей охраны
CN201413558Y (zh) 一种光纤干涉仪区域防入侵系统降低出入口虚警率的系统
CN205003809U (zh) 智能周界安防电缆及智能周界安防电缆组
RU170701U1 (ru) Звено вибр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на основе триб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502-1, floor 5, building 2, courtyard 10, keguyi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NEW SINGULARITY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wanquanzhuang Road No. 28 Wanliu new building 6 storey block A room 614

Patentee before: NEW SINGULARITY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