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2970B -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2970B
CN106312970B CN201610835924.2A CN201610835924A CN106312970B CN 106312970 B CN106312970 B CN 106312970B CN 201610835924 A CN201610835924 A CN 201610835924A CN 106312970 B CN106312970 B CN 106312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hinge
brace
hinged
suppor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59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2970A (zh
Inventor
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erkang Furni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erkang Furni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erkang Furni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erkang Furni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359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2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2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29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0840 priority patent/WO201805422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2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2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14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 B25H1/16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in h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1/00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 A47B21/02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with vertical adjustabl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ing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第一顶部组件和第二顶部组件分别安装在两个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顶部组件和第二顶部组件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顶部组件和第二顶部组件与水平底面的夹角均保持不变;支撑组件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托盘通过位置调节机构绕所述支撑组件公转,且托盘在公转过程中与水平底面的夹角保持不变;托盘的转动轨迹为围绕支撑组件的曲线,定义第二顶部组件远离第一顶部组件的一侧为使用者使用时所在的使用侧,位于使用侧的所述曲线最低点低于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相连。

Description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工程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操作计算机等设备。但是很多设备与人体的相对位置是不可调节的,无法使不同身材的使用者以人体工程学建议的方式使用设备。另外,这种不可调节性迫使使用者长时间用同一种姿势操作设备,易导致颈椎、腰椎损伤等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每隔一段时间变换使用姿势,比如坐姿和立姿交替,对健康有益。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便调节设备与人体的相对位置的技术方案。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帮助使用者调节设备位置的装置,但是它们都存在以下一个或几个缺陷:
(1)显示器与键盘、鼠标的位置调节是相关联的,因使用了物理上连接显示器和键盘、鼠标托盘的机械部件,当使用者操作键盘、鼠标时,键盘、鼠标托盘的晃动通过所述的机械部件传递到显示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显示器的晃动,难以看清显示器,造成不适感,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虽然使用者能小心地使用键盘、鼠标,尽量减少晃动到自己难以觉察的程度,但是这种时时刻刻的小心翼翼无形中造成了使用者的紧张,不利于工作的专注,降低工作效率,而且紧张状态容易使身体造成劳损;
(2)用装置实现立姿操作设备时,由于使用者身体的全部重量作用于下肢,容易造成下肢疲劳,使得使用者的立姿时间减少,甚至不愿意利用装置来切换坐姿和立姿,装置就失去了部分意义。当使用者感到立姿时的下肢疲劳,很自然会想把上身倚靠/支撑在牢固的某处以减轻下肢疲劳,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装置不能提供这样的倚靠/支撑位置,或者倚靠/支撑后由于第1点所述的原因,倚靠/支撑引起的晃动通过连接的机械部件传递到显示器,导致显示器晃动甚至掉落;
(3)没有提供给手臂足够的支撑。根据人体工学要求,使用者在操作键盘、鼠标等设备时,应该提供给手臂一定的支撑,避免手臂悬空造成背部、肩部、手臂、手腕等部位的劳损。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装置使得使用者操作键盘、鼠标时姿势单一,并且没有提供手臂足够的支撑,或者由于第1点所述的原因,提供支撑后引起的晃动通过连接的机械部件传递到显示器,导致显示器晃动甚至掉落;
(4)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装置占空间比较大,甚至是当装置调节到占空间最小的状态时,占空间仍然比较大。所谓占空间不仅仅指占水平面的空间,同时也指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空间。占水平面的空间大通常导致使用者必须腾出更多的位置来安设、摆放装置,占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空间大通常阻碍视线,破坏美观,产生压抑的氛围。这两种占空间都对装置部署的灵活性和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装置尝试解决占空间大的问题,使用调节时部分收缩的办法使得调节到占空间最小的状态时某个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但是收缩的过程中人身体或物品的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会进入到收缩行程中,导致伤害或损失;
(5)调节时不够省力、方便,导致使用者不愿意调节,装置就失去了其意义。
因此,帮助使用者调节设备位置的装置,如果能够在操作设备时不会造成设备其他部分的晃动,并且能够减轻某使用姿势的疲劳感,占用空间较小且安全,同时调节过程省力、方便,将是有显著的进步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底面300上的两个仅沿竖直方向做伸缩运动的升降装置100、200,两个升降装置100、200相对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之间留有空隙;
还包括用于放置需要避免晃动的设备的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用于放置操作时可以晃动的设备的第二顶部组件220,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分别安装在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上;
升降装置100、200驱动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与水平底面300的夹角均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顶部组件220包括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支撑组件221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托盘222通过位置调节机构绕所述支撑组件221公转,且托盘222在公转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 的夹角保持不变;托盘222的转动轨迹为围绕支撑组件221的曲线,定义第二顶部组件220远离第一顶部组件120的一侧为使用者使用时所在的使用侧,位于使用侧的所述曲线最低点低于支撑组件221;
还包括用于锁定位置调节机构的第一锁定装置,以确保托盘222与支撑组件22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用于安装第二顶部组件220的升降装置200上设有第二锁定装置,以锁定该升降装置200的升降高度;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250、260相连。
进一步,所述曲线从使用侧向第一顶部组件120和支撑组件221之间的空隙延伸,且所述曲线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支撑组件221。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01a和第一顶板,第一长轴139与水平底面300相平行,第一横杆136的外端和第二横杆135的外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长轴139的两端;第一横杆136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上竖杆134的底端和第一下竖杆131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二横杆135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上竖杆132的底端和第二下竖杆133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三上竖杆138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顶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长轴139 的两端;
第一上竖杆134的顶端、第二上竖杆132的顶端和第三上竖杆138的顶端均向上延伸,并分别通过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与第一顶板的底面相铰接;
第一下竖杆131的底端、第二下竖杆133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底端均向下延伸,并分别通过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与第一底座101a相铰接;
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和第一长轴139相互平行;
以垂直于所述第一长轴139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则第一长轴139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C点,第一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D点,第二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E 点,第三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G点,第四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H点,第五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I点,第六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A点,第七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F点,第八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B点;
A点、B点、F点共线;G点、H点、I点共线;
且定义:连接B点与C点之间的线段为BC,连接C点与E点之间的线段为CE、连接C点与 D点之间的线段为CD,连接C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CI;
连接B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BF、连接E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EF、连接D点与G点之间的线段为DG,连接G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GI;
连接A点与B点之间的线段为AB、连接A点与D点之间的线段为AD、连接E点与H点之间的线段为EH,连接H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HI;
有:|BC|=|CE|=|CD|=|CI|,|BF|=|EF|=|DG|=|GI|,|AB|=|AD|=|EH|=|HI|,|BC|:|BF|=|AB|:|BC|,|AB|≠|BC|;
第一下竖杆131处设有第一扭簧装置,所述第一扭簧装置包括第一扭簧141a,第一扭簧 141a套设在第一横轴142a上,第一横轴142a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横轴142a与第一长轴139相平行;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顶端抵触在第一下竖杆131上,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底端抵触在第一滑块144a上;所述第一滑块144a套设在第一丝杆143a上,且所述第一滑块144a 内设有与第一丝杆143a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一丝杆143a与第一横轴142a相垂直,所述第一丝杆143a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丝杆143a的一端外露于第一底座101a,以便于转动第一丝杆143a,第一丝杆143a的另一端套设有限位块146a。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底座101b和第二顶板,第二长轴151与水平底面300相平行,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148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的两端,且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交叉设置;
第一斜杆147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横轴142b 与第二长轴151相平行;第二斜杆148的底端通过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 101b上;
第一斜杆147的顶端通过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二斜杆148 的顶端通过第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
所述第二横轴142b上套有第二扭簧141b,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顶端抵触在第一斜杆147 上,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底端抵触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与第二丝杆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横轴142b相垂直,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且第二丝杆的一端外露于第二底座101b,以便于转动第二丝杆;
以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151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投影面,则第二长轴151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J点,第一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二斜杆148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K点,第十转轴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N点,第二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一斜杆147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M点,第二横轴142b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L点;
且定义:连接K点与J点的线段为KJ,连接N点与J点的线段为NJ、连接M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MJ,连接L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LJ;
连接K点与N点之间的线段为KN、连接M点与L点之间的线段为ML;且|KJ|=|NJ|, |MJ|=|LJ|,|KN|=|ML|。
再进一步,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两端的第三斜杆149和第四斜杆150,以所述第二长轴151的中垂面为对称面,第三斜杆149与第二斜杆148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第四斜杆150与第一斜杆147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
且第三斜杆149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二斜杆148,即第三斜杆149 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三斜杆149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一斜杆147,即第四斜杆150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
或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底座101c和第三顶板,还包括铰接在第三底座101c和第三顶板之间的若干组铰接杆组合,铰接杆组合包括上下相互铰接的若干组X形支架,每个X形支架均由第一长杆147c、157、160、150c和第二长杆149c、159、158、148c交叉铰接而成;
上下相邻的两个X形支架,由位于上方的X形支架的第一长杆157、160的末端、第二长杆159、158的末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X形支架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顶端、第一长杆147c、 150c的顶端铰接,以实现上下相邻两X形支架的连接;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的底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长轴142c的两端,第三长轴142c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且第三长轴142c与第三底座101c相平行;
位于最底端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底端通过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底座101c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一长杆157、160的顶端通过第四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二长杆159、158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相互之间固定相连。
又进一步,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铰接块154,铰接块15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铰接块154的底部固定在滑动部153上,滑动部15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部152上;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 固定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二顶板上;且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 152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三顶板上;且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223和右调节部226,所述左调节部223包括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所述右调节部226包括右连接杆;
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远端分别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近端分别铰接在托盘222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三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
右连接杆的远端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一右铰接点,右连接杆的近端铰接在托盘222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二右铰接点;
且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和第四左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二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或者,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述左调节部包括第一左支杆227、第二左支杆228、第三左支杆230、第四左支杆231;所述右调节部包括第一右支杆229、第二右支杆232;
第一左支杆227的远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远端分别与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分别为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且第二左支杆228位于第一左支杆227和支撑组件221 之间;
第一左支杆227的近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凹槽块233的两相对的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
所述第一左凹槽块233固定在左导轨234的左侧面上,所述左导轨234的右侧面设有面向左滑动部235的左导槽,且左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左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左导轨234的左导槽内,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右面固定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上;第三左支杆230的远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远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相对的两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第三左支杆230的近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三左凹槽块241相对的槽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且第三左凹槽块241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一右支杆229的远端与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为右三铰接点;第一右支杆229的近端与第一固定板239的右侧面铰接,且铰接点为右四铰接点;第一固定板239的左侧面设有右导轨238,所述右导轨238的左侧面设有面向右滑动部237的右导槽,且右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并与左导槽相互平行,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右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右导轨238的右导槽内;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左面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第二右支杆232 的远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铰接点为右五铰接点;第二右支杆232的近端铰接在第三固定板242上,铰接点为右六铰接点,且第三固定板242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二左凹槽块236a与第二固定板236b之间通过连接件236固定相连;
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三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四铰接点、左六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八铰接点、左十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外设有安全罩104、204,所述安全罩104、20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装置的两端,所述安全罩104、204具有竖直方向的伸缩节,以随着升降装置的伸缩而伸缩。
进一步,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锁定块271、第一待锁定件279和第二待锁定件278;锁定块271上开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安装有压缩弹簧276和销277,压缩弹簧276套设在销277上,且压缩弹簧276的两端抵接于销277和锁定块271之间;锁定块271上设有垂直于销277的滑轮轴275,滑轮274 安装在滑轮轴275上,滑轮274上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与销277的尾部相连,绳索的另一端与解锁装置相连;
锁定块271通过安装孔272固定在第一待锁定件279的外侧上,第一待锁定件279的内侧相对设有第二待锁定件278,第一待锁定件279上开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孔的中心轴与销277的中心轴重合;第二待锁定件278开有若干个第二锁定孔,且第二锁定孔均位于第一锁定孔的运动轨迹上,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均与销277相配合。
进一步,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相连,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活动部 262,活动部262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部263上,活动部262的底部带有连接杆265,连接杆265与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绳索均相连,活动部262向上抬起时,绳索被拉紧,销被拉出。
进一步,本发明包括两个解锁装置,一个安装在托盘222的底面,另一个安装在支撑组件221的底面;安装在托盘222底面的所述解锁装置的固定部263固定在托盘的使用侧,安装在支撑组件221底面的所述解锁装置的固定部263固定在支撑组件221的使用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使用者从坐姿转为立姿,只需一只手解锁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的解锁装置或安装在托盘上的解锁装置,并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支撑组件或托盘,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和托盘便解锁且向上运动(托盘随升降装置升降的同时,也可以绕支撑组件公转)。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第一顶部组件,第一顶部组件便向上运动。
当使用者觉得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的高度以及托盘的位置合适时,使用者停止提升支撑组件或托盘,手离开后第一锁定装置或第二锁定装置便锁定支撑组件和托盘的位置。
当使用者觉得第一顶部组件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停止提升第一顶部组件,手离开后第一顶部组件后,第一顶部组件便保持在该位置。
至此,一次从坐姿到立姿的位置调节已完成,使用者可以以立姿操作设备。并且,当使用者觉得下肢些许疲劳时,可以将上身倚靠/支撑在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上,以缓解下肢疲劳,因为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已被锁定。使用者操作键盘、鼠标时可以将手臂支撑在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避免手臂悬空造成劳损。
(2)使用者从立姿转为坐姿,使用者只需一只手解锁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的解锁装置或安装在托盘上的解锁装置并用不大的力向下压支撑组件或托盘,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和托盘便解锁且向下运动(托盘在手的控制下可以伴有曲线运动),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用不大的力向下压第一顶部组件,第一顶部组件便向下运动。
当使用者觉得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的高度以及托盘位置合适时,使用者的一只手停止下压支撑组件或托盘,手离开后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便锁定支撑组件和托盘。当使用者觉得第一顶部组件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停止下压第一顶部组件,手离开第一顶部组件后,第一顶部组件便保持在该位置。至此,一次从立姿到坐姿的设备位置调节已完成,使用者可以以坐姿操作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于安设或放置需要避免晃动的设备部件和物品的第一顶部组件与用于安设或放置操作时会造成晃动的设备部件的第二顶部组件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不管使用者在第二顶部组件上操作还是倚靠/支撑,都不会对第一顶部组件产生晃动,使用者可以放松地使用,有助于专注,提高工作效率;
(2)调节过程省力、方便、迅速。长期以来,本领域普遍存在着一种技术偏见——键盘、鼠标托盘(以下简称键鼠托盘)应与显示器通过机械部件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同时调节位置,因为这样可以避免键鼠托盘和显示器要分别调节一次、共两次的调节造成的使用者的麻烦。如前所述,键鼠托盘与显示器通过机械部件物理上连接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操作键鼠时显示器的晃动,人们一直努力尝试解决该问题,如加厚加粗各部件、增加支撑部件等,但都未能彻底解决该问题。人们一方面为了调节的便利,仍然普遍采用键鼠托盘与显示器通过机械部件物理上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相关装置都是键鼠托盘与显示器通过机械部件物理上连接在一起的,造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未能突破条条框框。而本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采用了人们由于技术偏见舍弃的技术方案,使键鼠托盘与显示器在物理上不再有相连性,同时解决了去除相连性后随之而来的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一只手调节键鼠位置,另一只手可同时调节显示器位置,较好地解决了避免显示器晃动与调节方便性之间的矛盾。
(3)使用者在立姿感到下肢疲劳时,可以放心地将上身倚靠/支撑在装置上,减轻立姿时的疲劳感,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保持一定时间的立姿状态,做到立姿和坐姿有规律地交替,获得更大的健康益处。
(4)使用者在操作键盘、鼠标等设备时,使用者可以放心地把手臂支撑在装置上,避免手臂悬空造成背部、肩部、手臂、手腕等部位的劳损,符合人体工学,并提供使用者多种姿势来操作键盘、鼠标,避免单一姿势造成的疲劳;
(5)本发明在水平空间和竖直空间上的占用都较小。第一顶部组件和第二顶部组件的大致竖直直线的运动轨迹,配合能展开、折叠的安全罩,解决了既要占用空间小又要安全性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得装置的部署灵活性较大,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立姿使用时的第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立姿使用时的第二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坐姿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升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升降装置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位置调节机构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解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4中托盘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仰视图。
图11是实施例4中托盘和支撑组件的左视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2中升降装置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视图。
图14是实施例3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图1-图8。
如图1、图2、图3所示,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底面300上的两个仅沿竖直方向做伸缩运动的升降装置100、200,两个升降装置100、200相对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之间留有空隙;
还包括用于放置需要避免晃动的设备的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用于放置操作时可以晃动的设备的第二顶部组件220,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分别安装在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上;
升降装置100、200驱动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与水平底面300的夹角均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顶部组件220包括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支撑组件221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托盘222通过位置调节机构绕所述支撑组件221公转,且托盘222在公转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 的夹角保持不变;托盘222的转动轨迹为围绕支撑组件221的曲线,定义第二顶部组件220远离第一顶部组件120的一侧为使用者使用时所在的使用侧,位于使用侧的所述曲线的最低点低于支撑组件221;
还包括用于锁定位置调节机构的第一锁定装置,以确保托盘222与支撑组件22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还包括用于锁定升降装置100、200的第二锁定装置,以锁定升降装置100、200 的升降高度;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250、260相连。
所述曲线从使用侧向第一顶部组件120和支撑组件221之间的空隙延伸,且所述曲线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支撑组件221。当托盘222绕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支撑组件221之间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
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01a和第一顶板,第一长轴139与水平底面300相平行,第一横杆136的外端和第二横杆135的外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长轴139 的两端;第一横杆136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上竖杆134的底端和第一下竖杆131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二横杆135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上竖杆132的底端和第二下竖杆133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三上竖杆138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顶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长轴139的两端。
第一上竖杆134的顶端、第二上竖杆132的顶端和第三上竖杆138的顶端均向上延伸,并分别通过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与第一顶板的底面相铰接;
第一下竖杆131的底端、第二下竖杆133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底端均向下延伸,并分别通过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与第一底座101a相铰接;
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和第一长轴139相互平行;
以垂直于所述第一长轴139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则第一长轴139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C点,第一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D点,第二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E 点,第三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G点,第四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H点,第五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I点,第六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A点,第七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F点,第八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B点;
A点、B点、F点共线;G点、H点、I点共线;
且定义:连接B点与C点之间的线段为BC,连接C点与E点之间的线段为CE、连接C点与 D点之间的线段为CD,连接C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CI;
连接B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BF、连接E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EF、连接D点与G点之间的线段为DG,连接G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GI;
连接A点与B点之间的线段为AB、连接A点与D点之间的线段为AD、连接E点与H点之间的线段为EH,连接H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HI;
有:|BC|=|CE|=|CD|=|CI|,|BF|=|EF|=|DG|=|GI|,|AB|=|AD|=|EH|= |HI|,|BC|:|BF|=|AB|:|BC|,|AB|≠|BC|。
|BC|表示BC的长度,|CE|表示CE的长度……,以此类推。
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可使得HI始终平行于AB,AH始终垂直于AB,即当AB水平时,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且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下面给出简要证明:
∵|BC|:|BF|=|AB|:|BC|,∠B为公共角
∴△ABC∽△CBF
∴∠BAC=∠BCF
∵|AB|=|AD|,|BC|=|CD|,AC为公共边
∴△ABC≌△ADC
∴∠BAC=∠DAC,∠ABC=∠ADC
∵|BC|=|CE|,|BF|=|EF|,CF为公共边
∴△CBF≌△CEF
∴∠BCF=∠ECF
∴∠BAD=∠BAC+∠DAC=2∠BAC=2∠BCF=∠BCF+∠ECF=∠BCE
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Q,交HI于点R。取DE中点P,连接CP
∵|CE|=|CD|,P是DE中点
∴∠DCP=∠ECP,CP⊥DE,∠DCP+∠CDP=90°
∵在四边形ABCD中,∠BAD+∠ADC+∠DCB+∠ABC=360°
∴∠BAD+∠ADC+∠DCP+∠ECP+∠BCE+∠ADC=360°
∠BAD+2∠ADC+2∠DCP+∠BAD=360°
∠BAD+∠ADC+∠DCP=180°
∠BAD+∠ADE+∠CDP+∠DCP=180°
∠BAD+∠ADE=90°
∴AB⊥DE
∴CP∥AB
同理可证△HIC∽△CIG,进而可证HI⊥DE,CP∥HI
∴HI∥AB,这就证明了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可使得HI始终平行于AB,即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
接下来证明AH始终垂直于AB:
如图5,以P为坐标原点,CP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y轴在RQ上。
前面已证△ABC∽△CBF,△ABC≌△ADC,△CBF≌△CEF,显然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BFE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四边形CBFE。
下面首先从整个图形中拿出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BFE所组成的图形(以下称为图形1),研究其性质。
设|BC|:|BF|=|AB|:|BC|=k(k>0,k≠1)。显然,当|BC|长度为定值,k互为倒数的两种取值,构成的图形1实际上是等效的,所以不妨设k>1。
设|BF|=t(t>0),则|BC|=kt,|AB|=k2t。
设点A的横坐标为xt,当x>0时,xt=|AQ|,则
(1)当∠EFQ≤90°时,k2-1≤x<k2
则导函数
当k2-1≤x<k2时,
整理得
∵k2>0,1-k2<0,x+1-k2>0,x>0,x2>0,x+2-k2>0
∴g(x)<1
∴f′(x)<0,f(x)在[k2-1,k2)上单调递减
(2)当90°<∠EFQ<180°,k2≥2时,k2-2<x<k2-1
∵x+1-k2<0,x>0
∴f′(x)<0,f(x)在(k2-2,k2-1)上单调递减
(3)当90°<∠EFQ<180°,k2<2时,0<x<k2-1
∵x+1-k2<0,x>0
∴f′(x)<0,f(x)在(0,k2-1)上单调递减
综合(1)(2)(3),当x>0,k2≥2时,f(x)在(k2-2,k2)上单调递减;
当x>0,k2<2时,f(x)在(0,k2)上单调递减。为了叙述方便,这两种情况下的递减区间统称为U,在区间U上对应f(x)的值的区间称为V。
由单调函数的性质,f(x)的反函数f-1(x)在区间V也是单调递减的。其几何意义是,尽管|DE|是可变化的,但是在区间V内每一个|DE|的值,都能确定唯一一个x值,这就是图形1的性质。
从整个图形中拿出四边形HICE与四边形CIGD所组成的图形(以下称为图形2),注意到图形2的构成与图形1实际上时等同的,所以图形2具有与图形1相同的性质。
显然,在整个图形中,图形1和图形2具有公共的|DE|,根据上述性质确定出来的x值相等,又因为图形1和图形2有相同的t值,故点A和点H的横坐标相等。所以AH在区间U内始终垂直于x轴,由于AB平行于x轴,也就证明了AH在区间U内始终垂直于AB。
下面简要说明一下区间U范围是怎样的。
显然,当∠ABC=90°时,HI升到最高位置。此时∠EFB>90°
∵∠CEF=∠ABC=90°
∴∠CEP+∠FEQ=90°
又∵在Rt△CPE中,∠CEP+∠ECP=90°
∴∠FEQ=∠ECP
∴Rt△CPE∽Rt△EQF
∴|EP|:|FQ|=|CE|:|EF|=k
∴|DE|=2k|FQ|
当x>0时,解得
∵k>1
包含在区间U内,即HI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全程,AH始终垂直于AB。
工程上容易在最低点到最高点之间添加限位(可以与下文的锁定装置原理类似),限制行程在最低点到最高点之间。
所以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可使得HI始终平行于AB,AH始终垂直于AB,即当AB水平时,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且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
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的好处是:1、升降装置100、200的底座可以用较小的夹具固定在水平底面300上,甚至不用夹具固定,就能避免升高以后整个装置发生倾覆,特别是当使用者倚靠/支撑在设备上时,避免倾覆的好处更明显;2、比较容易在升降装置外设置能展开、折叠的安全罩,降低安全罩的设计制造难度和成本。
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时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的好处是,能保持放置在其上的设备或物品的放置状态而不至于滑动、掉落。
显然,各杆(即第一长轴139、第一横杆136、第二横杆135、第一上竖杆134、第二上竖杆132、第三上竖杆138、第一下竖杆131、第二下竖杆133、第三下竖杆137)优选横截面为矩形的平面直杆,且设置时优选各杆转动平面与第一投影面(即图5所示的纸面)平行,那么各杆的实际长度就等于其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的长度,如第三下竖杆137两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BC|,第二下竖杆133两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EF|,第一下竖杆131 两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AD|……以此类推,这是很容易实施制造的。当然,各杆可选为各式各样的平面弯杆、空间弯杆,在优选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存在无数多种变化,但只要各铰接点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满足前述条件,实质上就等同于优选的实施例,应被视为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第一下竖杆131处设有第一扭簧装置,所述第一扭簧装置包括第一扭簧141a,第一扭簧 141a套设在第一横轴142a上,第一横轴142a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横轴142a与第一长轴139相平行;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顶端抵触在第一下竖杆131上,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底端抵触在第一滑块144a上;所述第一滑块144a套设在第一丝杆143a上,且所述第一滑块144a 内设有与第一丝杆143a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一丝杆143a与第一横轴142a相垂直,所述第一丝杆143a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丝杆143a的一端外露于第一底座101a,以便于转动第一丝杆143a,第一丝杆143a的另一端套设有限位块146a。
所述第一丝杆143a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凸起块145a上,第一凸起块145a上开设有供第一丝杆143a穿过的开孔,第一丝杆143a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一底座101a的侧壁上,第一凸起块145a固定在第一底座101a上。
所述第一下竖杆131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扭簧141a顶端的第一挡槽;所述第一滑块144a 上开设有容纳第一扭簧141a底端的第二挡槽。
图4是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升降装置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视图。使用者可转动外露于本发明的第一丝杆143a,第一滑块144a便相应地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扭簧141a上的力矩,以根据第一顶板承受的重量,提供相应的支撑力矩。
限位块146a套接在第一丝杆143a上,起到限位第一丝杆143a的作用。使用者通过转动第一丝杆143a,使第一扭簧141a上的力矩达到合适的大小,表现为用一只手在来回调节第一顶部组件120或第一顶部组件220的高低位置(测试时第一顶部组件上应已安设或放置了设备部件和物品),只需要很小的力上抬或下压第一顶部组件120或第二顶部组件220,并且在手离开后,第一顶部组件120或第二顶部组件220能在所述各杆铰接处的摩擦力作用下,保持在该位置。此后,只要第一顶部组件上的设备部件和物品的重量不变,就不需要再转动第一丝杆141a,并且调节第一顶部组件120或第一顶部组件220位置是省力、方便的。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所示的第一扭簧装置设置在第一下竖杆131上并提供力矩给第一下竖杆131,但是第一扭簧装置设置在第二下竖杆133、第三下竖杆137或第一上竖杆134、第二上竖杆132和第三上竖杆138也是可行的,还可以在一根杆上设置两个或多个第一扭簧装置,也可以在第一下竖杆133、第二下竖杆133、第三下竖杆137、第一上竖杆134、第二上竖杆132和第三上竖杆138中的任意几根杆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扭簧装置。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具体的升降装置,只要满足前述的特征(即升降装置能使第一、第二顶部组件的仅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且第一、第二顶部组件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在升降过程中保持不变)即可,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可以包括拉簧、压簧、扭簧、恒力弹簧、恒力矩弹簧、气弹簧、旋转电机、直线电机、电动推杆、电动撑杆等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动力源,其他部件结构也可与图4、图5中不同,存在各种变化。
如图1、图6所示,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223和右调节部226,所述左调节部223 包括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所述右调节部226包括右连接杆;
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远端分别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近端分别铰接在托盘222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三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
右连接杆的远端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一右铰接点,右连接杆的近端铰接在托盘222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二右铰接点;
且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和第四左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二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的性质使得托盘222在绕支撑组件221公转时,相对于支撑组件的夹角保持不变。而支撑组件如前所述在升降装置200的作用下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显然可实现托盘222在绕支撑组件221公转时相对于水平底面的夹角保持不变。托盘在运动时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的好处是,能保持放置在其上的设备或物品的放置状态而不至于滑动、掉落。
图6所示的是本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的左视图(或在第三投影面上投影视图)。从图 6上视角看,第一左连接杆225被第二左连接杆224部分遮挡,遮挡部分边线用短虚线表示,右调节部226的右连接杆大部分都被第一左连接杆225被第二左连接杆224遮挡,遮挡部分边线用长虚线表示。
第一左连接杆225、第二左连接杆224、右连接杆与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分别通过各第一转动轴一一铰接,且各第一转动轴均平行,定义垂直于第一转动轴轴线的平面为第三投影面,则第一右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与第一左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第二左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第二右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与第三左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第四左铰接点在第三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右连接杆的铰接点的投影有意地设置为不与其他两杆的铰接点投影重合,因为如果重合的话,三个杆(即第一左连接杆225、第二左连接杆224、右连接杆)与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 实际组成单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当所述三杆运动到投影共线时即到达死点位置,之后托盘 22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能出现变化较大的情况。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具体的位置调节机构,只要满足前述的特征(位置调节机构使得托盘222能绕支撑组件221公转,且托盘222在公转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的夹角大致保持不变;托盘222的转动轨迹为围绕支撑组件221的曲线,位于使用侧的所述曲线最低点低于支撑组件221)即可。
所述托盘222上固定有凹槽体222a,第二左连接杆224铰接在凹槽体222a内壁上。
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包括锁定块 271、第一待锁定件279和第二待锁定件278,如图8所示。
锁定块271上开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安装有压缩弹簧276和销277,压缩弹簧276套设在销277上,且压缩弹簧276的两端抵接于销277和锁定块271之间;锁定块271上设有垂直于销277的滑轮轴275,滑轮274安装在滑轮轴275上,滑轮274上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与销277的尾部相连,绳索的另一端与解锁装置相连;
锁定块271通过安装孔272固定在第一待锁定件279的外侧上,第一待锁定件279的内侧相对设有第二待锁定件278,第一待锁定件279上开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孔的中心轴与销277的中心轴重合;第二待锁定件278开有若干个第二锁定孔,且第二锁定孔均位于第一锁定孔的运动轨迹上,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均与销277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一待锁定件279为支撑组件221,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二待锁定件278为右连接杆;当销插入贯通的第一锁定孔和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时,支撑组件221 和右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且当第一锁定孔与不同的第二锁定孔相贯通并被销277 锁定时,支撑组件221和右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则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第一锁定装置的销从任意一个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二锁定孔中脱开时,支撑组件221和右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装置的第一待锁定件279为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二横杆135,第二锁定装置的第二待锁定件278为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三上竖杆138;当销插入贯通的第一锁定孔和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时,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二横杆135和第三上竖杆138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则升降装置200的升降高度被锁定;当销从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中退出时,升降装置200上的第二横杆135和第三上竖杆138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锁。
升降装置200上需要设置第二锁定装置,以确保使用者倚靠/支撑在支撑组件221上时升降装置的稳定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当第一顶部组件120上安设/放置的设备较重时,升降装置100上也同步设置第二锁定装置。
图8所示的是本实施例第一锁定装置或第二锁定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锁定装置的锁定块271通过安装孔272、螺钉固定在第一待锁定件279的外侧上,拉紧绳索273,销277 就会从第二待锁定件278上的一系列调节孔中的某个孔中被拉出,解除锁定;放松绳索273,销会被压缩弹簧276压进某个孔里,实现锁定。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绳索273的设置方向与销277的进出方向大致相同,定滑轮274不是必须要设置的。在所述锁定组装置中的销和孔的组合有其他的等效替代形式,比如棘爪和棘齿条的组合。
如图7所示,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相连,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活动部262,活动部262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部263上,活动部262的底部带有连接杆265,连接杆265与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绳索均相连,活动部262向上抬起时,绳索被拉紧,销被拉出。
本实施例包括两个解锁装置,一个安装在托盘222的底面,另一个安装在支撑组件221 的底面;安装在托盘222底面的所述解锁装置的固定部263固定在托盘的使用侧,安装在支撑组件221底面的所述解锁装置的固定部263固定在支撑组件221的使用侧。
图7所示的是解锁装置250、260的立体图。以安装在托盘222上的解锁装置260为例,解锁装置260的固定部263固设在托盘222的底面,活动部262通过连接轴264连接固定部263,活动部262能绕连接轴264枢转;活动部262受到托盘222的限制,只能枢转到一定的角度,活动部262包括连接杆265,绳索管261、268分别固定在固定部263上。绳索266、绳索267穿设在绳索管261、268内,并能相对于绳索管261、268滑动,绳索266、267的一端均连接至活动部的连接杆265,另一端分别与各锁定装置的销277相连。当使用者向上扳活动部262时,活动部262枢转到极限角度,把向上的提升力传递给托盘222,同时把绳索266、267从绳索管261、268中拉出,使对应锁定装置解锁,托盘222就能在提升力的作用下升起。升到所需高度后,松开活动部262,绳索266、267被放松,对应对的锁定装置进入锁定状态。可见,使用者只需一个动作就实现解锁、提升托盘、锁定,非常方便。将托盘222降下的操作与升起时类似,使用者只需用四指向上扳活动部262的同时大拇指往下轻压托盘222。
设在支撑组件221处的另一个解锁装置250的结构和原理与设置在托盘222处的解锁装置类似,不再赘述。因为两个锁定装置250和260均与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的绳索相连,所以均能同时控制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
图1是本实施例在在立姿使用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即托盘222处于其运动轨迹曲线靠近使用侧一端的状态。升降装置100、200安设或放置在水平底面300(如牢固的桌面,甚至可以是地面)上。第一顶部组件120用于安设或放置需要避免晃动的设备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带屏幕的手机、电子书等,以及需要避免晃动的其他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书、报、杂志、图纸等。第二顶部组件220用于安设或放置操作时会造成晃动的设备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轨迹球、摇杆、触摸板、手写板、绘图板、电话机等,同时提供位置给使用者放置其他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笔、纸、尺规等,以及操作这些物品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写字、画图等。
设备部件和物品可以安设或放置在支撑组件221或托盘222上,键盘优选地放置在托盘 222上。
位置调节机构设于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之间,使托盘222能够相对于支撑组件221 运动,且在运动时,保证托盘22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保持不变,使用者可以视情况选择使用任意一个解锁装置250、260来解锁第一锁定装置。
图2所示的是本实施例在立姿使用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即托盘222处于其运动轨迹曲线远离使用侧一端的情况。从图1所示状态调节到图2所示状态十分简单方便,只需一只手使解锁装置260处于解锁状态,同时这只手轻轻用力带着托盘222沿着其运动轨迹曲线运动至所需位置,松开这只手,托盘222和支撑组件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便被锁定。本发明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利于使用者将上身倚靠/支撑在支撑组件221上,且能同时操作放置在托盘222上的键盘。从图2所示情况调节到图1所示情况调节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图3所示的是本实施例坐姿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托盘222不仅可以低于支撑组件221 的最高点,而且可以低于水平底面300的最高点并延伸出水平底面300的边缘。从图1所示状态调节到图3所示状态十分简单方便,使用者一只手驱动安装在托盘222上的解锁装置260并用不大的力向下压托盘222,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便解锁且向下运动,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用不大的力向下压第一顶部组件120,第一顶部组件120便向下运动。当使用者觉得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的高度以及托盘222位置合适时,使用者停止下压托盘222,手离开托盘后第二锁定装置便锁定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当使用者觉得第一顶部组件120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停止下压第一顶部组件120,手离开第一顶部组件120后第一顶部组件即保持在该位置。
从图3所示状态调节到图1所示状态十分简单方便,使用者一只手解锁安装在托盘222 上的解锁装置260并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支撑组件221,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 和托盘222便解锁且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第一顶部组件120,第一顶部组件120便向上运动。当使用者觉得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 的高度以及托盘222位置合适时,使用停止提升支撑组件221,手离开支撑组件221后便锁定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当使用者觉得第一顶部组件120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停止提升第一顶部组件120,手离开第一顶部组件120后第一顶部组件120即保持在该位置。
从图3所示状态调节到图1所示状态再调节到图2所示状态是可以一气呵成的,使用者一只手解锁安装在托盘222上的解锁装置260,并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托盘222,托盘222 便解锁且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用不大的力向上提升第一顶部组件120,第一顶部组件120便向上运动。当托盘222运动到其运动轨迹曲线最高点的时候,继续提升托盘222,托盘222将通过位置调节机构把提升力传递给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 并使支撑组件221向上运动。当使用者觉得第二顶部组件220的支撑组件221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一只手停止提升托盘222,并沿着托盘222的运动轨迹曲线带着托盘222运动离开最高点,当使用者觉得托盘222的位置合适时,手便可离开托盘222,手离开托盘222后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便锁定在当下的状态。当使用者觉得第一顶部组件120的高度合适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停止提升第一顶部组件120,手离开第一顶部组件120后第一顶部组件120 保持在该位置。同理,从图2所示情况调节到图1所示情况再调节到图3所示情况也是可以一气呵成的,不再赘述。
特别地,2个所述的第一顶板可以分别和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合二为一;第一顶板也可以与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分开设置,此时将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分别固定在第一顶板上即可。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2、图13以及图1-图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装置的结构不一样。
如图12、图13,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底座101b和第二顶板,第二长轴151与第二底座 101b相平行,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148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的两端,且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交叉设置;
第一斜杆147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横轴142b 与第二长轴151相平行;第二斜杆148的底端通过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 101b上;
第一斜杆147的顶端通过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二斜杆148 的顶端通过第十转轴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
所述第二横轴142b上套有第二扭簧141b,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顶端抵触在第一斜杆147 上,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底端抵触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与第二丝杆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横轴142b相垂直,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且第二丝杆的一端外露于第二底座101b,以便于转动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套设有限位块。
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凸起块上,第二凸起块上开设有供第二丝杆穿过的开孔,第二丝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二底座101b的侧壁上,第二凸起块固定在第二底座101b上。
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两端的第三斜杆149和第四斜杆150,以所述第二长轴151的中垂面为对称面,第三斜杆149与第二斜杆148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第四斜杆150 与第一斜杆147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
且第三斜杆149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二斜杆148,即第三斜杆149 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三斜杆149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一斜杆147,即第四斜杆150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
以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151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投影面,则第二长轴151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J点,第一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二斜杆148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K点,第十转轴在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N点,第二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一斜杆147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M点,第二横轴142b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L点;
且定义:连接K点与J点的线段为KJ,连接N点与J点的线段为NJ、连接M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MJ,连接L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LJ;
连接K点与N点之间的线段为KN、连接M点与L点之间的线段为ML;且|KJ|=|NJ|,|MJ |=|LJ|,|KN|=|ML|。
|KJ|表示KJ的长度、|NJ|表示NJ的长度……,以此类推。
第三斜杆149、第四斜杆150不是必须的,增加第三斜杆149、第四斜杆150中的一个或两个能增加本实施例的稳定性。
参看图13,第一斜杆147、第四斜杆150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第二斜杆148、第三斜杠149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K点、L点在第二底座101b上共线,M、N在第二顶板上共线,K点、M点由于导轨的作用,可以沿直线移动。线段长度满足|KN|=|ML|,J 点是KN、LM的中点。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可使得MN始终平行于KL,NL始终垂直于KL,即当KL大致水平时,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且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下面给出简要证明:
∵|KJ|=|NJ|,|MJ|=|LJ|,|KN|=|ML|
∴|MJ|=|KJ|=|NJ|=|LJ|
又∵∠MJN=∠KJL
∴△MJN≌△KJL
∴∠JMN=∠JKL
∵|MJ|=|NJ|,|KJ|=|LJ|
∴∠JMN=∠JNM,∠JKL=∠JLK
∴∠JNM=∠JKL
∴MN∥KL
∵在△JNL中|NJ|=|LJ|
∴∠JNL=∠JLN
∴∠MNL=∠MNJ+∠JNL=∠KLJ+∠JLN=∠KLN
又∵MN∥KL
∴∠MNL=∠KLN=90°
∴NL⊥KL
所以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可使得MN始终平行于KL,NL始终垂直于KL,即当KL大致水平时,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且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
第二长轴151的连接作用能够被任意同时连接第一斜杆147、第四斜杆150的部件或同时连接第二斜杆148、第三斜杠149的部件等效替代,甚至第一斜杆147和第四斜杆150可以合为同一个部件,第二斜杆148和第三斜杠149同样可以合为同一个部件制造。取消第二长轴151 后,第一斜杆147和第三斜杠149之间、第二斜杆148和第四斜杆150之间,可以各自用短轴铰接,两铰接点不再相连。
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和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铰接块154,铰接块15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铰接块154的底部固定在滑动部153上,滑动部15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部152 上;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 固定在第二顶板上;且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
所述的铰接块154和导轨部152能够被其他的直线导向机构等效替代,如滚轮和轨道的组合。
第二锁定装置的第一待锁定件279为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铰接块154,第二待锁定件278 为第二底座101b;当销插入贯通的第一锁定孔和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时,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和第二底座101b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当销从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中退出时,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和第二底座101b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锁。
本实施例其他内容均与实施1相同。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4以及图1-图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升降装置的结构不一样。
如附图1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底座101c和第三顶板,还包括铰接在第三底座 101c和第三顶板之间的若干组铰接杆组合,本实施例优选为2组铰接杆组合;铰接杆组合包括上下相互铰接的若干组X形支架,本实施例优选一组铰接杆组合包括2组X形支架;每组X 形支架均由第一长杆147c、157、160、150c和第二长杆149c、159、158、148c交叉铰接而成;
上下相邻的两个X形支架,由位于上方的X形支架的第一长杆157、160的末端、第二长杆159、158的末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X形支架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顶端、第一长杆147c、 150c的顶端铰接,以实现上下相邻两X形支架的连接;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之间固定相连,既可以通过连接固定杆相连,也可以将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一体式制作成板状。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的底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长轴142c的两端,第三长轴142c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且第三长轴142c与第三底座101c相平行;
位于最底端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底端通过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底座101c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一长杆157、160的顶端通过第四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二长杆159、158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结构与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铰接块154,铰接块15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铰接块154的底部固定在滑动部153上,滑动部15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部152上;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三顶板上;且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可以看成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原理类似地,增加一组杆157~ 160构成。同理可证,升降装置100、200位于各自行程内任意升降状态时,第一顶部组件120、支撑组件221的运动轨迹均是沿竖直方向的直线,且相对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的第一待锁定件279为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铰接块154,第二待锁定件 278为第三底座101c;当销插入贯通的第一锁定孔和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时,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和第三底座101c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当销从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中退出时,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和第三底座101c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锁。
本实施例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图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不一样。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述左调节部包括第一左支杆227、第二左支杆228、第三左支杆230、第四左支杆231;所述右调节部包括第一右支杆229、第二右支杆232;
第一左支杆227的远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远端分别与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分别为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且第二左支杆228位于第一左支杆227和支撑组件221 之间;且所述第二左支杆228上开设有给第一左支杆227的转轴提供空间的凹槽,所述第二左支杆228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组件221上。
第一左支杆227的近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凹槽块233的两相对的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
所述第一左凹槽块233固定在左导轨234的左侧面上,所述左导轨234的右侧面设有面向左滑动部235的左导槽,且左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左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左导轨234的左导槽内,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右面固定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上;第三左支杆230的远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远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相对的两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第三左支杆230的近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三左凹槽块241相对的槽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且第三左凹槽块241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一右支杆229的远端与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为右三铰接点;第一右支杆229的近端与第一固定板239的右侧面铰接,且铰接点为右四铰接点;第一固定板239的左侧面设有右导轨238,所述右导轨238的左侧面设有面向右滑动部237的右导槽,且右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并与左导槽相互平行,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右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右导轨238的右导槽内;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左面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第二右支杆232 的远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铰接点为右五铰接点;第二右支杆232的近端铰接在第三固定板242上,铰接点为右六铰接点,且第三固定板242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二左凹槽块236a与第二固定板236b之间通过连接件236固定相连;
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三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四铰接点、左六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八铰接点、左十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第一左支杆227、第二左支杆228、第三左支杆230、第四左支杆231、第一右支杆229、第二右支杆232与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分别通过各第二转动轴一一铰接,且各第二转动轴均平行,定义垂直于第二转动轴轴线的平面为第四投影面,则右三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左三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左四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右四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左五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左六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右五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左七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左八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右六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左九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左十铰接点在第四投影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机构与图6所示的类似,即包括两组图6所示的位置调节机构构成上述6个平行四边形,保证了第一左凹槽块233、左导轨234、左滑动部235、第二左凹槽块236a、右滑动部237、右导轨238、第一固定板239在位置调节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 的角度大致保持不变。更进一步,由于第三左支杆230、第四左支杆231、第二右支杆232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图6所示的也类似,从而保证了第三左凹槽块241、第三固定板242在位置调节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的角度保持不变,也就使得托盘222在位置调节过程中与水平底面 300的角度保持不变。
第一锁定装置的所述第一待锁定件279为第二固定板236b,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二待锁定件278为第二右支杆232;当销插入贯通的第一锁定孔和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时,第二固定板 236b和第二右支杆232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当销从任意一个第二锁定孔中退出时,第二固定板236b和第二右支杆232之间的相对位置被解锁。
在第二固定板236b和第二右支杆232之间设置上述第一锁定装置后,可以不用在支撑组件221和第一右连接杆229之间设置另外的锁定装置,因为当杆第一左连接杆227、第二左连接杆228、第一右连接杆229运动到限位的极限位置后,单靠第二固定板236b和第二右支杆232之间的第一锁定装置就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位置的锁定。
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呈L形的水平底面300,L形的水平底面300具有呈直角的两翼,两翼连接处的内侧由圆弧实现两直角边的平滑过渡。一般情况下,使用者把显示器放置在两翼连接处呈直角的外侧,把键盘鼠标等放置在圆弧处。用于安装支撑组件和托盘的升降装置200 的第一底座101a通过夹具240安设于L形台面300的两直角边之间的圆弧处。第一左连接杆 227、第二左连接杆228、第一右连接杆229可以有一些弯曲度,以减小L形水平底面300两直角边的阻碍作用的影响。
由于圆弧处的宽度有限,受两直角边阻碍,在坐姿使用时想要使得托盘222运动到低于支撑组件221有较大困难。另一方面,为了让使用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一般会希望托盘222 可以部分或全部收纳到水平底面300以下。当水平底面300不是像L形台面那样有两翼,想要实现托盘收纳到台面以下的功能是方便的,只要在实施例1中,使得托盘的运动轨迹的最低点,进一步低于台面边缘的最低点,再在位置调节机构里,第一左连接杆225、第二左连接杆224、右连接杆与托盘之间增加导轨,托盘就可以在低于台面边缘的最低点时沿着导轨运动到台面以下。但当水平底面300是像L形台面那样有两翼时,需要像本实施例这样,在位置调节机构里增加较多的部件以及较复杂的连接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位置调节机构,托盘222可以运动到低于水平底面300的边缘并能向支撑组件221收纳到水平底面300以下:
首先,用手托住托盘222,驱动第三左连接杆230、第四左连接杆231绕第二左凹槽块236a 向下转动,第二右支杆232绕第二固定板236b向下转动,托盘222位置降低,当托盘222低于水平底面300时,停止转动;
然后,用手托住托盘222,驱动左滑动部235沿左导轨234向支撑组件221滑动、右滑动部 237沿右导轨238向支撑组件221滑动,托盘222不断靠近支撑组件221,当托盘222进入水平底面300下方时,停止滑动。
反之,可以从平底面300下方移出托盘222。
图11中所示托盘的位置与图9、图10中的有较大的区别。图11中的托盘位置是图9、10中的托盘位置沿着托盘运动轨迹曲线,经过曲线最高点之后,继续远离使用侧,进入两升降装置之间的空隙,到达与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221大致等高的位置,甚至可以更低。这样的位置的好处是在坐姿时提供了一种与图9、10区别较大的操作姿势,使用者的上身(特别是手臂)可以舒展地支撑/倚靠在L形台面或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221上,而且手腕并不需要抬得很高。多种操作姿势的不时变换是有利于健康的。尽管在L形台面实现托盘可以部分或全部收纳到台面以下有其他的方案,但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额外提供一种区别较大的操作姿势,是有益的。从图11中可以看出,由于L形的水平底面300的阻碍,想要托盘222能够到达与第二顶部组件的支撑组件221大致等高的位置,位置调节机构和托盘222组成的整体在到达该位置时必须保持较薄(竖直方向上)、较扁平,而本实施例正满足了这一要求。
本实施例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参照图1-图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加设了安全罩。
所述升降装置100、200外设有安全罩104、204,所述安全罩104、20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装置的两端,所述安全罩104、204具有竖直方向的伸缩节,以随着升降装置的伸缩而伸缩。
安全罩104、204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底座101a上,另一端固设于第一顶部组件120上或支撑组件221上,随着第一顶部组件120或支撑组件221远离或靠近第一底座101而展开或折叠。安全罩104、204的伸缩节可由延展性好的金属薄片、高分子材料或天然织物等制成。
本实施例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10)

1.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平底面(300)上的两个仅沿竖直方向做伸缩运动的升降装置(100、200),两个升降装置(100、200)相对设置,且相互独立的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之间留有空隙;
还包括用于放置需要避免晃动的设备的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用于放置操作时可以晃动的设备的第二顶部组件(220),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分别安装在两个升降装置(100、200)上;
升降装置(100、200)驱动所述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一顶部组件(120)和第二顶部组件(220)与水平底面(300)的夹角均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顶部组件(220)包括支撑组件(221)和托盘(222),支撑组件(221)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托盘(222)通过位置调节机构绕所述支撑组件(221)公转,且托盘(222)在公转过程中与水平底面(300)的夹角保持不变;托盘(222)的转动轨迹为围绕支撑组件(221)的曲线,定义第二顶部组件(220)远离第一顶部组件(120)的一侧为使用者使用时所在的使用侧,位于使用侧的所述曲线最低点低于支撑组件(221);
当托盘(222)公转至使用侧的对侧时,托盘(222)放置键盘,支撑组件(221)支撑使用者手臂,供上身倚靠;
还包括用于锁定位置调节机构的第一锁定装置,以确保托盘(222)与支撑组件(22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用于安装第二顶部组件(220)的升降装置(200)上设有第二锁定装置,以锁定该升降装置(200)的升降高度;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均与解锁装置(250、260)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从使用侧向第一顶部组件(120)和支撑组件(221)之间的空隙延伸,且所述曲线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支撑组件(2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01a)和第一顶板,第一长轴(139)与水平底面(300)相平行,第一横杆(136)的外端和第二横杆(135)的外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长轴(139)的两端;第一横杆(136)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上竖杆(134)的底端和第一下竖杆(131)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第二横杆(135)内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二上竖杆(132)的底端和第二下竖杆(133)的顶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第三上竖杆(138)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顶端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长轴(139)的两端;
第一上竖杆(134)的顶端、第二上竖杆(132)的顶端和第三上竖杆(138)的顶端均向上延伸,并分别通过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与第一顶板的底面相铰接;
第一下竖杆(131)的底端、第二下竖杆(133)的底端和第三下竖杆(137)的底端均向下延伸,并分别通过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与第一底座(101a)相铰接;
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第八转轴和第一长轴(139)相互平行;
以垂直于所述第一长轴(139)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则第一长轴(139)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C点,第一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D点,第二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E点,第三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G点,第四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H点,第五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I点,第六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A点,第七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F点,第八转轴在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为B点;
A点、B点、F点共线;G点、H点、I点共线;
且定义:连接B点与C点之间的线段为BC,连接C点与E点之间的线段为CE、连接C点与D点之间的线段为CD,连接C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CI;
连接B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BF、连接E点与F点之间的线段为EF、连接D点与G点之间的线段为DG,连接G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GI;
连接A点与B点之间的线段为AB、连接A点与D点之间的线段为AD、连接E点与H点之间的线段为EH,连接H点与I点之间的线段为HI;
有:|BC|=|CE|=|CD|=|CI|,|BF|=|EF|=|DG|=|GI|,|AB|=|AD|=|EH|=|HI|,|BC|:|BF|=|AB|:|BC|,|AB|≠|BC|;
第一下竖杆(131)处设有第一扭簧装置,所述第一扭簧装置包括第一扭簧(141a),第一扭簧(141a)套设在第一横轴(142a)上,第一横轴(142a)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横轴(142a)与第一长轴(139)相平行;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顶端抵触在第一下竖杆(131)上,所述第一扭簧(141a)的底端抵触在第一滑块(144a)上;所述第一滑块(144a)套设在第一丝杆(143a)上,且所述第一滑块(144a)内设有与第一丝杆(143a)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一丝杆(143a)与第一横轴(142a)相垂直,所述第一丝杆(143a)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座(101a)上,且第一丝杆(143a)的一端外露于第一底座(101a),以便于转动第一丝杆(143a),第一丝杆(143a)的另一端套设有限位块(146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底座(101b)和第二顶板,第二长轴(151)与水平底面(300)相平行,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148)分别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的两端,且第一斜杆(147)和第二斜杆交叉设置;
第一斜杆(147)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横轴(142b)与第二长轴(151)相平行;第二斜杆(148)的底端通过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
第一斜杆(147)的顶端通过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二斜杆(148)的顶端通过第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
所述第二横轴(142b)上套有第二扭簧(141b),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顶端抵触在第一斜杆(147)上,所述第二扭簧(141b)的底端抵触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第二丝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与第二丝杆相啮合的螺纹,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横轴(142b)相垂直,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且第二丝杆的一端外露于第二底座(101b),以便于转动第二丝杆;
以垂直于所述第二长轴(151)的轴线的平面为第二投影面,则第二长轴(151)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J点,第一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二斜杆(148)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K点,第十转轴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N点,第二滑动铰接装置与第一斜杆(147)的铰接点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M点,第二横轴(142b)在第二投影面上的投影为L点;
且定义:连接K点与J点的线段为KJ,连接N点与J点的线段为NJ、连接M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MJ,连接L点与J点之间的线段为LJ;
连接K点与N点之间的线段为KN、连接M点与L点之间的线段为ML;且|KJ|=|NJ|,|MJ|=|LJ|,|KN|=|M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长轴(151)两端的第三斜杆(149)和第四斜杆(150),以所述第二长轴(151)的中垂面为对称面,第三斜杆(149)与第二斜杆(148)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第四斜杆(150)与第一斜杆(147)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
且第三斜杆(149)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二斜杆(148),即第三斜杆(149)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一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三斜杆(149)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十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与第二底座(101b)、第二顶板的连接方式同第一斜杆(147),即第四斜杆(150)的顶端通过另一个第二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顶板上,第四斜杆(150)的底端通过第二横轴(142b)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底座(101b)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三底座(101c)和第三顶板,还包括铰接在第三底座(101c)和第三顶板之间的若干组铰接杆组合,铰接杆组合包括上下相互铰接的若干组X形支架,每个X形支架均由第一长杆(147c、157、160、150c)和第二长杆(149c、159、158、148c)交叉铰接而成;
上下相邻的两个X形支架,由位于上方的X形支架的第一长杆(157、160)的末端、第二长杆(159、158)的末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X形支架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顶端、第一长杆(147、150c)的顶端铰接,以实现上下相邻两X形支架的连接;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的底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三长轴(142c)的两端,第三长轴(142c)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且第三长轴(142c)与第三底座(101c)相平行;
位于最底端的第二长杆(149c、148c)的底端通过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底座(101c)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一长杆(157、160)的顶端通过第四滑动铰接装置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位于最顶端的第二长杆(159、158)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第三顶板的底面上;
位于最底端的第一长杆(147c、150c)相互之间固定相连。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第三滑动铰接装置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铰接块(154),铰接块(15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铰接块(154)的底部固定在滑动部(153)上,滑动部(15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部(152)上;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二底座(101b)上;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二顶板上;且第一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二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三底座(101c)上;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固定在第三顶板上;且第三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和第四滑动铰接装置的导轨部(152)相互平行。
8.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223)和右调节部(226),所述左调节部(223)包括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所述右调节部(226)包括右连接杆;
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远端分别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一左连接杆(225)和第二左连接杆(224)的近端分别铰接在托盘(222)的左侧面,且铰接点分别为第三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
右连接杆的远端铰接在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一右铰接点,右连接杆的近端铰接在托盘(222)的右侧面,铰接点为第二右铰接点;
且第一左铰接点、第二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和第四左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左铰接点、第三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二左铰接点、第四左铰接点、第一右铰接点和第二右铰接点首尾相连形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9.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调节部和右调节部,所述左调节部包括第一左支杆(227)、第二左支杆(228)、第三左支杆(230)、第四左支杆(231);所述右调节部包括第一右支杆(229)、第二右支杆(232);
第一左支杆(227)的远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远端分别与支撑组件(221)的左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分别为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且第二左支杆(228)位于第一左支杆(227)和支撑组件(221)之间;
第一左支杆(227)的近端和第二左支杆(228)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凹槽块(233)的两相对的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
所述第一左凹槽块(233)固定在左导轨(234)的左侧面上,所述左导轨(234)的右侧面设有面向左滑动部(235)的左导槽,且左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左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左导轨(234)的左导槽内,所述左滑动部(235)的右面固定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上;第三左支杆(230)的远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远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凹槽块(236a)相对的两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第三左支杆(230)的近端和第四左支杆(231)的近端分别铰接在第三左凹槽块(241)相对的槽内壁上,铰接点分别为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且第三左凹槽块(241)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一右支杆(229)的远端与支撑组件(221)的右侧面相铰接,且铰接点为右三铰接点;第一右支杆(229)的近端与第一固定板(239)的右侧面铰接,且铰接点为右四铰接点;第一固定板(239)的左侧面设有右导轨(238),所述右导轨(238)的左侧面设有面向右滑动部(237)的右导槽,且右导槽向支撑组件(221)所在方向延伸,并与左导槽相互平行,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右面可滑动地设置在右导轨(238)的右导槽内;所述右滑动部(237)的左面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第二右支杆(232)的远端铰接在第二固定板(236b)上,铰接点为右五铰接点;第二右支杆(232)的近端铰接在第三固定板(242)上,铰接点为右六铰接点,且第三固定板(242)固定在托盘(222)上;
第二左凹槽块(236a)与第二固定板(236b)之间通过连接件(236)固定相连;
左三铰接点、左四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左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三铰接点、左五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四铰接点、左六铰接点、右三铰接点和右四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八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左十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七铰接点、左九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左八铰接点、左十铰接点、右五铰接点和右六铰接点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均为平行四边形。
10.如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设备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外设有安全罩(104、204),所述安全罩(104、20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装置的两端,所述安全罩(104、204)具有竖直方向的伸缩节,以随着升降装置的伸缩而伸缩。
CN201610835924.2A 2016-09-21 2016-09-21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Active CN106312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5924.2A CN106312970B (zh) 2016-09-21 2016-09-21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PCT/CN2017/100840 WO2018054223A1 (zh) 2016-09-21 2017-09-07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5924.2A CN106312970B (zh) 2016-09-21 2016-09-21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2970A CN106312970A (zh) 2017-01-11
CN106312970B true CN106312970B (zh) 2019-10-01

Family

ID=5778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5924.2A Active CN106312970B (zh) 2016-09-21 2016-09-21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2970B (zh)
WO (1) WO2018054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2970B (zh) * 2016-09-21 2019-10-01 杭州立而康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CN114532711B (zh) * 2022-02-23 2023-02-24 汤凯麟 一种具有风扇的升降式主席台
CN115059275A (zh) * 2022-06-16 2022-09-16 陈仁庆 一种建筑工程的临时搭建的拼接式建筑器具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125A1 (de) * 1990-05-28 1991-12-05 Theo Schmidt Maschinenbau Computer-arbeitstisch
US5443017A (en) * 1992-03-27 1995-08-22 Mayline Company, Inc. Adjustable work table and modular system for the assembly thereof
CN201147007Y (zh) * 2007-08-20 2008-11-12 张松顷 一种可站立操作的升降式电脑桌
CN201175098Y (zh) * 2008-03-29 2009-01-07 刘彤 电脑保健护腕机构
CN102309142A (zh) * 2011-05-24 2012-01-11 刘明青 台式电脑显示器自动升降机
CN202181188U (zh) * 2011-07-20 2012-04-0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平推力电动剪叉升降台
CN202349526U (zh) * 2011-12-14 2012-07-25 广西大学 预防颈椎病的机电控制机构
CN203058813U (zh) * 2013-01-07 2013-07-17 杨金华 一种适合坐立交替办公的电脑升降装置
US9326598B1 (en) * 2014-06-03 2016-05-03 Virgil J. West Rise up table top
CN206170025U (zh) * 2016-09-21 2017-05-17 杭州立而康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9089B2 (ja) * 2005-08-05 2010-11-10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CN102511991B (zh) * 2011-12-30 2014-05-07 北京绿茵天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设有显示器的人体工学桌
CN203262611U (zh) * 2013-04-10 2013-11-06 项良萍 悬挂式电脑移动桌
CN104433237A (zh) * 2013-09-17 2015-03-25 李玉清 一种电脑桌
CN105686352A (zh) * 2014-11-27 2016-06-22 孙海波 一种电脑桌
CN106312970B (zh) * 2016-09-21 2019-10-01 杭州立而康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125A1 (de) * 1990-05-28 1991-12-05 Theo Schmidt Maschinenbau Computer-arbeitstisch
US5443017A (en) * 1992-03-27 1995-08-22 Mayline Company, Inc. Adjustable work table and modular system for the assembly thereof
CN201147007Y (zh) * 2007-08-20 2008-11-12 张松顷 一种可站立操作的升降式电脑桌
CN201175098Y (zh) * 2008-03-29 2009-01-07 刘彤 电脑保健护腕机构
CN102309142A (zh) * 2011-05-24 2012-01-11 刘明青 台式电脑显示器自动升降机
CN202181188U (zh) * 2011-07-20 2012-04-0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平推力电动剪叉升降台
CN202349526U (zh) * 2011-12-14 2012-07-25 广西大学 预防颈椎病的机电控制机构
CN203058813U (zh) * 2013-01-07 2013-07-17 杨金华 一种适合坐立交替办公的电脑升降装置
US9326598B1 (en) * 2014-06-03 2016-05-03 Virgil J. West Rise up table top
CN206170025U (zh) * 2016-09-21 2017-05-17 杭州立而康家具设计有限公司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4223A1 (zh) 2018-03-29
CN106312970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2970B (zh)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JP2018520740A (ja) 高さ調節可能な卓上台
GB2521880A (en) Follow-up device of backrest of movable chair
CN202314023U (zh) 手动多功能护理床
CN201836617U (zh) 折叠式床上笔记本电脑托盘
CN206170025U (zh) 设备位置调节装置
CN205903003U (zh) 一种可调节桌
CN203597596U (zh) 一种多功能运动课桌椅
CN205053265U (zh) 一种机械设计绘图桌
CN104783529A (zh) 一种简易多功能办公椅
CN202211807U (zh) 多功能组合床
CN211323578U (zh) 一种动漫教育创作工作台
CN201641093U (zh) 折叠式电脑键盘鼠标托板
CN208030708U (zh) 可预防学生近视的多功能桌椅组合
CN104546361B (zh) 显微脊髓外科手术用的手术床
CN106263579A (zh) 折叠电脑桌
CN203913916U (zh) 一种可升降的用于放置电脑及配件的台面
CN207285662U (zh) 一种图书馆用抽拉式无声阅览桌椅
WO2012122681A1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阅读辅助台
CN209229279U (zh) 一种台式机显示屏可调节装置
CN205832280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输液椅
CN103340498B (zh) 一种多功能电脑包
CN220877131U (zh) 一种床上防护栏
CN219049249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护理装置
CN20897284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