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2083B -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2083B
CN106302083B CN201510245851.7A CN201510245851A CN106302083B CN 106302083 B CN106302083 B CN 106302083B CN 201510245851 A CN201510245851 A CN 201510245851A CN 106302083 B CN106302083 B CN 106302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identity information
instant messaging
communication
voic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58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2083A (zh
Inventor
朱鸿
陈航
吴振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il holding (Cayman)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58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2083B/zh
Priority to TW104142506A priority patent/TW201640863A/zh
Priority to PCT/US2016/032217 priority patent/WO2016183383A1/en
Priority to US15/153,662 priority patent/US1050587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302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2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2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3/00Speech synthesis; Text to speech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所述即时通讯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形成当前消息;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即时通讯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消息接收方接听误会。

Description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TTS(Text To Speech)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文本转换成语音的技术,其能够将文件、网页或文字消息等转换成语音之后输出。
目前在传统的电话通信和互联网通信领域,TTS技术都有应用。比如,一些固定语音播报的事项,可以采用TTS技术,在出现修改的时候,只需要修改文本即可,而无需重新进行录音等繁琐操作。
TTS技术中语音比较标准,且给人较为规范的使用体验。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TTS技术的认可,利用TTS技术播报虚假信息,以期蒙蔽受害人,达到非法骗取财物的目的。比如,虚假电话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越发的敏感,接收到采用TTS语音播报的电话或语音消息时,会认为是虚假消息而直接挂断或者停止收听。由于现有的通信系统或网络系统难以针对虚假信息和非虚假信息进行有效区分,使得采用TTS技术的语音通信或语音消息存在一些被接收方误以为虚假信息而拒听或不回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消息接收方接听误会的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其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在即时通讯过程中,将从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并将其发送给与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当消息接收方接听到所述当前消息时,由于会首先听到与消息发送方身份相匹配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因此,能够准确识别出消息发送方的身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消息接收方接听误会,提高了沟通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客户端可以是一个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当然,第一客户端也可以是运行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软件。所述第一客户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即时通讯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之间可以进行通讯,即互相向对方发出即时通讯消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消息可以包括文字、语音、图片或文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身份信息可以用于标识客户端,使得在客户端之间通讯过程中,可以通过身份信息相互分辨。具体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进行即时通讯时,可以建立一个会话并建立会话标识,将标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和标识第二客户端的第二身份信息与会话标识相对应,在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交互通讯的过程中,即时通讯服务器便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区分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再者,作为接收方的客户端可以根据即时通讯消息附带的身份信息找到对应的会话标识,进而确定展示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会话。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时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是即时通讯消息的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中,一个是即时通讯消息的附件,另一个是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的一部分。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向消息接收方准确标识消息发送方的身份。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为由第一客户端录制并对应存储于即时通讯服务器的一段个性话语音。例如:“我是A,以下消息是我给你发送的,收到请尽快回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通过录制的方式制作,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制作,只需当消息接收方收到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时,能够准确识别消息发送方的身份,而不会怀疑所接收到的消息为虚假信息而挂断或直接忽略不再进一步回复。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它变更,但只要其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存储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于即时通讯服务器,当需要获取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在服务器上查找获取即可。具体的,举例为:可以设置有数据表,其中数据表中的第一列数据为第一身份信息,第二列数据为对应的自定义语音信息的存储路径。如此通过在该数据表中查找第一身份信息,便可以对应获得相应的自定义语音信息的存储路径。
步骤S14: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服务器通过查找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获得自定义语音消息对应存储的位置,进而获取自定义语音消息,将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即时通讯消息可以处于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从而形成当前消息。具体的,举例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可以为文本消息,可以利用TTS技术,将即时通讯消息转为语音消息之后,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可以为语音消息,可以直接将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进一步举例为:对应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包括图片,可以首先通过图片识别技术,识别出图片中的文字,然后可以通过TTS技术将该文字转换成语音消息,再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对应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包括文件,可以通过TTS技术将文件内容转换成语音消息,然后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
步骤S16: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所述通信设备可以被用户使用,以接收当前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标识与之对应的通信设备。具体的当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进行即时通讯时,可以建立一个会话并建立会话标识,将标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和标识第二客户端的第二身份信息与会话标识相对应,在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交互通讯的过程中,即时通讯服务器便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区分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当即时服务器上形成当前消息后,其能够将所述当前消息准确发送至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相对于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通讯方法,通过在即时通讯过程中,将从第一客户端接收到的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形成当前消息,并将其发送给与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当消息接收方接听到所述当前消息时,由于会首先听到与消息发送方身份相匹配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因此,能够准确识别出消息发送方的身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消息接收方接听误会,提高了沟通的成功率。
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消息为文本消息。在所述步骤S14中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7: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由文本消息转换成语音消息。
步骤S19: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所述自定义消息的末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即时通讯消息为文本消息时,可以首先进行格式转换,即将文本消息转换成语音消息。然后在进行消息的合并。具体的,举例为:可以利用TTS技术,将文本消息转换为语音消息,然后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
请参阅图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出的自定义语音消息,获取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对应的第一身份信息。
步骤S22:将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向服务器上传的方式设置自定义语音消息。比如,用户可以在本地事先录制自定义语音消息之后,将该自定义语音消息上传至服务器,如此实现设置自定义语音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身份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自定义语音消息附带第一身份信息,接收到自定义语音消息之后,便可以获得第一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在上传自定义语音消息的界面,可以输入第一身份信息,从而在上传自定义语音消息时,可以与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数据表记录第一身份信息和自定义语音消息的存储路径,如此便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进一步得到自定义语音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存储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于即时通讯服务器,当需要获取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在服务器上查找获取即可。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将当前消息发送给通信设备的步骤中包括:
步骤S24:获取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绑定的通信号码。
步骤S26:向所述通信号码发起呼叫。
步骤S28:在与使用所述通信号码的所述通信设备建立通信时,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设备可以具有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号码,在向该通信号码发起呼叫时,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与通信设备建立通信,从而进行电话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可以设置有个人信息,该个人信息中可以包括有该用户的通信号码,由于第二身份信息标识该用户,使得第二身份信息与通信号码之间可以存在绑定关系。即已知第二身份信息便可以获取通信号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通信号码发起呼叫,若通信设备接受了呼叫,从而实现建立通信。根据建立的通信,将当前消息发送给通信设备。具体的,通信建立之后,需要将当前消息按照通信协议规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发送给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接收之后,会根据通信协议规定的解码方式解码,进而可以播放当前消息。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服务器110,其包括:接收模块20、获取模块22、合并模块24和发送模块26。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客户端可以是一个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当然,第一客户端也可以是运行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软件。所述第一客户端可以被用户使用,以发出即时通讯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之间可以进行通讯,即互相向对方发出即时通讯消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消息可以包括文字、语音、图片或文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身份信息可以用于标识客户端,使得在客户端之间通讯过程中,可以通过身份信息相互分辨。具体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进行即时通讯时,可以建立一个会话并建立会话标识,将标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和标识第二客户端的第二身份信息与会话标识相对应,在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交互通讯的过程中,即时通讯服务器便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区分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再者,作为接收方的客户端可以根据即时通讯消息附带的身份信息找到对应的会话标识,进而确定展示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会话。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时即时通讯消息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是即时通讯消息的附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中,一个是即时通讯消息的附件,另一个是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的一部分。
获取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向消息接收方准确标识消息发送方的身份。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为由第一客户端录制并对应存储于即时通讯服务器的一段个性话语音。例如:“我是XX,以下消息是我给你发送的,收到请尽快回复。”
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可以通过录制的方式制作,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制作。只需当消息接收方收到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时,能够准确识别消息发送方的身份,而不会怀疑所接收到的消息为虚假信息而挂断或直接忽略不再进一步回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存储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于即时通讯服务器,当需要获取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在服务器上查找获取即可。具体的,举例为:可以设置有数据表,其中数据表中的第一列数据为第一身份信息,第二列数据为对应的自定义语音信息的存储路径。如此通过在该数据表中查找第一身份信息,便可以对应获得相应的自定义语音信息的存储路径。
合并模块24,用于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时通讯服务器通过查找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获得自定义语音消息对应存储的位置,进而获取自定义语音消息,将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即时通讯消息可以处于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从而形成当前消息。具体的,举例为: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可以为文本消息,可以利用TTS技术,将即时通讯消息转为语音消息之后,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可以为语音消息,可以直接将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进一步举例为:对应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包括图片,可以首先通过图片识别技术,识别出图片中的文字,然后可以通过TTS技术将该文字转换成语音消息,再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对应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的内容包括文件,可以通过TTS技术将文件内容转换成语音消息,然后将该语音消息与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
发送模块26,用于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当然,第一客户端也可以是运行在上述通信设备中的软件。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通信设备可以被用户使用,以接收当前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标识与之对应的通信设备。
具体的当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之间进行即时通讯时,可以建立一个会话并建立会话标识,将标识第一客户端的第一身份信息和标识第二客户端的第二身份信息与会话标识相对应,在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交互通讯的过程中,即时通讯服务器便可以根据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区分当前即时通讯消息的发出方和接收方。当即时服务器上形成当前消息后,其能够将所述当前消息准确发送至与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相对于的通信设备。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在即时通讯过程中,将从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形成当前消息,并将其发送给与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当消息接收方接听到所述当前消息时,由于会首先听到与消息发送方身份相匹配的自定义语音消息,因此,能够准确识别出消息发送方的身份,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消息接收方接听误会,提高了沟通的成功率。
在本申请文件中,介绍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得出,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之间可以互相组合。而且,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5)

1.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中包含用于表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语音片段;
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其中,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包括: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
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为文本消息;所述合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由文本消息转换成语音消息;
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所述自定义消息的末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出的自定义语音消息,获取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对应到第一身份信息;
将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当前消息发送给通信设备的步骤中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绑定的通信号码;
向所述通信号码发起呼叫;
在与使用所述通信号码的所述通信设备建立通信时,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
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出的即时通讯消息,所述即时通讯消息附带有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自定义语音消息,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中包含用于表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语音片段;
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形成当前消息;其中,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与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合并包括:将所述即时通讯消息合并至所述自定义语音消息的末尾;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对应的通信设备。
CN201510245851.7A 2015-05-14 2015-05-14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Active CN106302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5851.7A CN106302083B (zh) 2015-05-14 2015-05-14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TW104142506A TW201640863A (zh) 2015-05-14 2015-12-17 即時通訊方法和伺服器
PCT/US2016/032217 WO2016183383A1 (en) 2015-05-14 2016-05-12 Insta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erver
US15/153,662 US10505876B2 (en) 2015-05-14 2016-05-12 Instan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er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5851.7A CN106302083B (zh) 2015-05-14 2015-05-14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2083A CN106302083A (zh) 2017-01-04
CN106302083B true CN106302083B (zh) 2020-11-03

Family

ID=57248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5851.7A Active CN106302083B (zh) 2015-05-14 2015-05-14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5876B2 (zh)
CN (1) CN106302083B (zh)
TW (1) TW201640863A (zh)
WO (1) WO20161833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277B (zh) * 2018-03-28 2021-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时通信的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557727A (zh) * 2019-08-29 2019-12-10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短信发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65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将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62175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将文本短信转换为语音服务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7348A (en) * 1998-08-04 2000-05-23 Universal Services, Inc. Outbound message personalization
US6563912B1 (en) * 1999-03-02 2003-05-13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messaging
US20010040886A1 (en) * 2000-01-07 2001-11-15 Ray Jimenez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audio content using an audio web retrieval telephone system
US7277855B1 (en) * 2000-06-30 2007-10-02 At&T Corp. Personalized text-to-speech services
GB0113571D0 (en) * 2001-06-04 2001-07-25 Hewlett Packard Co Audio-form presentation of text messages
US20030177010A1 (en) * 2002-03-11 2003-09-18 John Locke Voice enabled personalized documents
US7123695B2 (en) * 2002-05-21 2006-10-1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Voice message delivery over instant messaging
US7184786B2 (en) * 2003-12-23 2007-02-27 Kirusa, Inc. Techniques for combining voice with wireless text short message services
US6955294B1 (en) * 2004-08-06 2005-10-18 Mark Seega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redit card fraud
KR20070102733A (ko) 2005-02-11 2007-10-19 콤버스, 엘티디. 개인화 아이덴티티를 목적지에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706510B2 (en) 2005-03-16 2010-04-27 Research In Mo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ed text-to-voice synthesis
US7542552B2 (en) * 2005-06-24 2009-06-02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efault personal greetings using text to speech conversion
KR100754285B1 (ko) * 2006-04-18 2007-09-0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문/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서비스 게이트웨이를 이용한sms2pstn 통합 메시징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99050B1 (ko) * 2006-06-30 2007-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문자정보를 음성정보로 출력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US8107978B2 (en) * 2007-04-25 2012-01-31 Kirusa Inc. Addressing voice SMS messages
US20090086720A1 (en) 2007-09-28 2009-04-02 Cisco Technology, Inc. Identity associat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5708B2 (en) 2008-01-04 2011-04-12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augmented messages
US20100205539A1 (en) * 2009-02-12 2010-08-12 Amivox Ehf. Instant messaging and telephony value added services
US8638911B2 (en) * 2009-07-24 2014-01-28 Avaya Inc. Classification of voice messag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and user-provisioned tagging rules
US8385962B1 (en) * 2009-10-05 2013-02-26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ush-to-talk voice messages
US9031869B2 (en) * 2010-10-13 2015-05-12 Gift Card Impress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teaser video associated with a personalized gift
CN103516582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信息提示的方法和系统
US9898249B2 (en) * 2012-10-08 2018-02-20 Stc.Unm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real-time multisensory output
US20150181031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Pink Stone LLC Initiating a voip call with caller selected audio
US20170315776A1 (en) * 2014-02-18 2017-11-02 Antonio A. Grasso, Jr. Personalized audio content device for gifting audio content
US9740833B2 (en) * 2014-02-18 2017-08-22 Antonio A. Grasso, Jr. Personalized audio content device for gifting audio content
US10038757B2 (en) * 2015-04-29 2018-07-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personalized greetings on a digital assistant
US10171908B1 (en) * 2015-07-27 2019-01-01 Evernote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eting audio via multiple individual smartphones
US10530919B2 (en) * 2016-10-17 2020-01-07 Mcleanic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bile answer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465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朗讯科技公司 用于将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162175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将文本短信转换为语音服务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3383A1 (en) 2016-11-17
CN106302083A (zh) 2017-01-04
US10505876B2 (en) 2019-12-10
TW201640863A (zh) 2016-11-16
US20160337284A1 (en)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181B (zh) 可提高用户获知语音信息效率的语音聊天方法
CN105306657A (zh) 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通讯终端
US89424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ctorial identif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event
US10085125B2 (en) Messag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091354B1 (en) Transcribing media files
US201801391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urpose and multiformat instant messaging
US201702709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voice message visualization service
US8805330B1 (en) Audio phone number capture, conversion, and use
CN102158607B (zh) 一种手机添加联系人信息的处理方法及手机
CN102752313A (zh) 一种即时通信工具中用户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US10313502B2 (en) Automatically delaying playback of a message
CN103227980A (zh) 信息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6302083B (zh) 即时通讯方法和服务器
KR101033870B1 (ko) 스팸 전화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16933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5704327A (zh) 一种拒接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11355838A (zh) 一种语音通话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60227027A1 (en) System for switching and outputting sender-controlled incoming ringtone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19062285A1 (zh) 来电语音呼叫方法和终端
KR101212271B1 (ko) 통화연결 부가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15396548B (zh) 一种来电拦截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466510B1 (ko) 주소록 기반 정보 제공을 위한 단말, 서버,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KR20070113393A (ko) 특수문자와 예약어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전송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2822326A (zh) 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5117152A (ja) ボイスメールボックスのグリーティングメッセージをパラメーター化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30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5

Address after: 31119KY1 - 1205, Furong Road mailbox, 802 West Bay Roa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Nail holding (Cayman) Limited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Grand Cayman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