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1451A -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1451A
CN106301451A CN201610881811.6A CN201610881811A CN106301451A CN 106301451 A CN106301451 A CN 106301451A CN 201610881811 A CN201610881811 A CN 201610881811A CN 106301451 A CN106301451 A CN 106301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module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18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述宇
陈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818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1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通讯电路包括供电电源,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和次通讯电源模块,所述供电源分别与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供电,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经一电性连接线与次通讯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供电模块供电,次通讯电源模块与次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模块供电;主通讯模块通过经通讯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经所述电性连接线进行通讯。具有布线少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讯终端或通讯电路中,通常由于多种功能模块的设置需要同时设置多个供电电路线路或通信线路,布线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如何设置一布线简单生产成本低的通讯电路或通讯终端不业界亟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能够通过电性连接线同时实现供电和通讯的功能,解决现有通讯电路具有布线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讯电路,其包括供电电源,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和次通讯电源模块,所述供电源分别与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供电,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经一电性连接线与次通讯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供电模块供电,次通讯电源模块与次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模块供电;
所述主通讯模块通过经通讯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经所述电性连接线进行通讯。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线之间设置有隔离电路以使电性连接线的电位处于低电平时隔离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线的电性连接。
优选地,次通讯电源模块包括储能单元相互连接的稳压单元,所述次通讯电源模块与次通讯模块之间的电源连接线上串联设置有第一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次通讯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次通讯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次通讯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依次经第十一电阻、第四电阻与电性连接线连接且所述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与第四电阻的连接点经第十三电阻与次通讯模块的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基极经第九电阻与次通讯模块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基极与接地之间并联设置有第八电容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九电阻与第六电容并联;
优选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集电极连接且经第六电阻接地,第一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第二电阻与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与与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中,通过设置所述主通讯模块经通讯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经所述电性连接线进行通讯,能够实现利用一条电性连接线同时进行供电和通讯的功能,节省布引空间,具有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讯电路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讯电路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图1和图2分别为通讯电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电路包括供电电源100,主通讯模块11、次通讯模块13、通讯控制模块15和次通讯供电模块17,所述供电电源100分别与主通讯模块11、次通讯模块13、通讯控制模块15连接用于供电,供电电源100的正输入端V+经电性连接线200与次通讯供电模块13连接用于向次通讯供电模块17供电,次通讯供电模块17与次通讯模块13连接用于向次通讯模块13供电。供电电源100的正输入端V+根据通讯传输需要可以具体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18V,或12V电压。
所述主通讯模块11经通讯控制模块15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13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15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11、次通讯模块13经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进行通讯。
所述供电电源100的正输入端V+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之间设置有隔离电路300以使电性连接线200上的电位处于低电平时隔离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V+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的电性连接。
所述隔离电路300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基极B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集电极C连接且经第六电阻R6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发射极E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基极B连接且经第二电阻R2与供电电源100的正输入端V+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集电极C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发射极E与与供电电源100的正输入端V+连接。
次通讯供电模块17包括相互连接的稳压单元171和储能单元173,所述次通讯供电模块17与次通讯模块13之间的电源连接线上串联设置有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次通讯模块供电模块17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次通讯模块13连接。
所述稳压单元171包括稳压输入端1711、稳压输出端1713和用于接地的接地端1715,所述稳压输入端1711与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输出端1713与一预设正电压接入端500连接用于提供预设正电压,例如可以用于提供预设的5V正电压以便供次通讯模块13取用电压。所述储能单元173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并联在稳压输出端1713与地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并联在稳压输入端1711与地之间。
所述次通讯模块13包括第三场效应管Q3,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发射极E依次经第十一电阻R11、第四电阻R4与电性连接线200连接且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集电极C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经第十三电阻R13与次通讯模块13的接收端131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基极B经第九电阻R9与次通讯模块13的发送端133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基极B与接地之间并联设置有第八电容C8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九电阻R9与第六电容C6并联。
所述通讯控制模块15包括主通讯模块发送端151和主通讯模块接收端153,以及结构电路:主通讯模块接收端153依次经第十电阻R10、第三电阻R3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与第三电阻R3连接点经第七电阻R7接地。主通讯模块发送端151经第五电阻R5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集电极C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发射集E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基极B与地之间并联设置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容C7,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五电容C5并联。
所述主通讯模块接收端153设置有第一电压钳位电路1531。所述次通讯模块的接收端131设置有第二电压钳位电路1311。所述第一钳位电路1531包括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与预设高电位VCC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讯终端,所述通讯终端包括上述的通讯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中,通过设置所述主通讯模块11经通讯控制模块15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13与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15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11、次通讯模块13经所述电性连接线200进行通讯,能够实现利用一条电性连接线同时进行供电和通讯的功能,节省布线空间,具有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电电源,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和次通讯电源模块,所述供电源分别与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通讯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供电,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经一电性连接线与次通讯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供电模块供电,次通讯电源模块与次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向次通讯模块供电;
所述主通讯模块通过经通讯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次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主通讯模块、次通讯模块经所述电性连接线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线之间设置有隔离电路以使电性连接线的电位处于低电平时隔离所述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线的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次通讯电源模块包括储能单元相互连接的稳压单元,所述次通讯电源模块与次通讯模块之间的电源连接线上串联设置有第一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次通讯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次通讯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通讯模块包括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依次经第十一电阻、第四电阻与电性连接线连接且所述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性连接线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与第四电阻的连接点经第十三电阻与次通讯模块的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基极经第九电阻与次通讯模块的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基极与接地之间并联设置有第八电容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九电阻与第六电容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集电极连接且经第六电阻接地,第一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第二电阻与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 性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发射极与与供电电源的正输入端连接。
6.一种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电路。
CN201610881811.6A 2016-10-09 2016-10-09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Pending CN1063014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1811.6A CN106301451A (zh) 2016-10-09 2016-10-09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1811.6A CN106301451A (zh) 2016-10-09 2016-10-09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451A true CN106301451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1811.6A Pending CN106301451A (zh) 2016-10-09 2016-10-09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14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2719A (zh) * 2020-10-23 2021-02-26 广东广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终端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05011U (zh) * 2014-11-27 2015-04-29 福建科莱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电路
CN204334632U (zh) * 2014-12-22 2015-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104660752A (zh) * 2015-03-04 2015-05-2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兼备内外部通话功能的应急通信主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05011U (zh) * 2014-11-27 2015-04-29 福建科莱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电路
CN204334632U (zh) * 2014-12-22 2015-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104660752A (zh) * 2015-03-04 2015-05-2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兼备内外部通话功能的应急通信主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2719A (zh) * 2020-10-23 2021-02-26 广东广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终端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1224U (zh) 一种m‑bus主机选择器
CN209014935U (zh) 一种带互锁功能的开关机时序控制电路
CN107682961A (zh) 一种led集鱼灯电源输出切换电路
CN106301451A (zh) 通讯电路及通讯终端
CN106301743A (zh) 基于市电火线零线的半双工通信驱动电路
CN206332432U (zh) 低成本带隔离自锁的直流母线欠压保护电路
CN109195259B (zh) 混合调光电路及调光系统
CN106100014A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CN106329963A (zh) 一种电源用桥式切换装置
CN212518971U (zh) 一种直流载波通讯电路
CN208862634U (zh) 一种电源切换供电电路
CN205829485U (zh) 一种电源用桥式切换装置
CN208656446U (zh) 一种移动电源的防高压冲击输入电路
CN203708369U (zh) Mhl接口和hdmi接口共用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206851088U (zh) 一种led线性高低压驱动电路及驱动电源
CN202353446U (zh) 串口窃电电路
CN206498183U (zh) 一种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CN207166372U (zh) 一种多种电压兼容的适配器电路
CN205648141U (zh) 一种节电器
CN205792249U (zh) 基于pwm芯片的隔离电源
CN205847088U (zh) 一种应用于USB Type‑c扩展装置的电源电路
CN110429680A (zh) 双充电器的供电电路
CN205921578U (zh)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的电平变换电路
CN207743756U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203193527U (zh) 一种宽电压倍压电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