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9609A - 拉脱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脱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9609A
CN106289609A CN201610632373.XA CN201610632373A CN106289609A CN 106289609 A CN106289609 A CN 106289609A CN 201610632373 A CN201610632373 A CN 201610632373A CN 106289609 A CN106289609 A CN 106289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olt
fixed plate
out for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2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9609B (zh
Inventor
柳惠君
管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23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9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9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9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28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 G01L5/0033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applying a pulling for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两端的缝隙,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及拉块,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螺栓通过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阻止所述螺栓沿所述螺栓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并位于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拉块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方向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

Description

拉脱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汽车的发动机大都位于车辆的前部,一般情况下,在汽车发生正向碰撞时,车身结构会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良好的前视视野和通过性,车辆前悬的长度有缩短的趋势,前悬缩短,人体的布置却相对于前轮中心保持不变,势必导致车辆的前端吸能空间缩短,从而使碰撞能量不能被前端结构有效地吸收,人体受到的冲击就会增大,车内乘员的伤害会增加。
为了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效率,现有技术中,在汽车上一般会加装副车架脱落结构,当车辆发生正向碰撞时,副车架和车身之间会发生撕裂,副车架与车身分裂后会由于自重而发生下沉移动,向下移动的副车架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总成系统同时下沉,能够极大地减小动力总成系统对汽车车身及前围板位置的冲击,并且增大在碰撞过程中前纵梁的压溃空间。
在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脱落结构一般包括螺栓、套筒及固定螺孔、固定螺孔开设于车身上,套筒设置于副车架上,螺栓穿过套筒并伸入固定螺孔中,使副车架与车身相连。套筒的筒壁上沿套筒的轴向设置有贯穿套筒的缝隙,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后,螺栓可以沿其径向方向从缝隙处脱出,继而使副车架与车身分离。
为了保证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螺栓能够从套筒中脱出,螺栓沿其径向方向从套筒缝隙中脱出需要的力,即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需要设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需要通过拉脱力检测装置来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是否符合汽车的需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很好地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的受力状况,也不能较为准确地对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该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两端的缝隙,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及拉块,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螺栓通过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阻止所述螺栓沿所述螺栓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并位于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拉块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的缝隙不位于所述拉块与所述套筒的连接处,所述套筒上的缝隙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栓的轴线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及螺杆,所述螺栓上螺栓头所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螺栓上的螺杆穿过套筒后,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固定筒相连,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螺栓头与所述固定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筒朝向所述螺栓头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接触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伸入所述固定筒中,所述套筒上远离所述螺栓头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螺栓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于基板上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半圆形的凹陷,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半圆形凹陷组合而成,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半圆形凹陷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块包括一个横板及两个竖板,所述两个竖板分别位于所述横板的两端,所述横板及所述竖板均包括靠近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边缘及远离支撑板的外侧边缘,所述凹陷形成于所述横板内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横板及所述两个竖板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边缘的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卡和于所述第一挡板内,继而将所述第一挡块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挡块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及所述两个竖板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为U型。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竖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均设有一个卡板,每一所述卡板形成于一个所述竖板上,并向另一个所述竖板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及所述卡板围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均卡和于相应的收容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拉块朝向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的外壁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拉块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还设有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拉绳固定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该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5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套筒20上设有沿套筒20的轴向贯通套筒20两端的缝隙21(见图6),该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30及拉块40,基座30上设有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螺栓10通过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固定于基座30上,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阻止螺栓10沿其径向方向运动,套筒20套设于螺栓10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之间,拉块40固定于套筒20的侧壁上,并位于套筒20远离基座30方向的一侧。
在测试时,螺栓10的两端固定于基座30上,套筒20设置于螺栓10的中部,沿套筒20的径向方向拉动拉块40,继而带动套筒20,使螺栓10从套筒20中脱出,即可测量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0上的缝隙21不位于套筒20与拉块40的连接处,套筒20的缝隙21所在的平面与螺栓10轴线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测量的需要而改变,也即可以根据需要测量多个角度上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是实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筒50,固定筒50内设有螺纹,螺栓10包括螺栓头11、法兰盘12及螺杆13,螺栓10上螺栓头11所在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1上,固定筒50设置于第二固定板32上,螺栓10上的螺杆13穿过套筒20后,通过螺纹配合与固定筒50相连,也即套筒20设置于螺栓头11与固定筒50之间。此时,固定筒50可以模拟车身上的固定螺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接触板60,接触板60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固定筒50朝向螺栓头11的一端,并位于第一固定板31与第二固定板32之间,接触板60上设置有避让孔61,螺栓10穿过避让孔61并伸入固定筒50中,当拉脱力检测装置组装于一体时,接触板60与套筒20远离螺栓头11的一端紧密接触。此时接触板60可以模拟车身上与套筒20接触的钣金。
也即,通过设置固定筒50及接触板60,可以模拟螺栓10固定于车身上时的情况,因此在检测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上设有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321,第一通孔311与第二通孔321的位置相对应,螺栓10的螺栓头11设置于第一通孔311内,固定筒50设置于第二通孔321内,螺栓10通过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321设置于基座30上。
基座30还包括基板33,第一固定板31包括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一挡块313,第二固定板32包括第二支撑板322及第二挡块323,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二支撑板322固定于基板33上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第一挡块313及第二挡块32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二支撑板322上,第一挡块313与第一支撑板312以及第二挡块323与第二支撑板322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半圆形的凹陷3131,3231,第一通孔311由第一挡块313与第一支撑板312上的半圆形凹陷3131组合而成,第二通孔321由第二挡块323与第二支撑板322上的半圆形凹陷3231组合而成。
在本发明中,第一挡块313包括一个横板3132及两个竖板3133,两个竖板3133分别位于横板3132的两端并向横板3132的同一侧延伸,横板3132及竖板3133均包括靠近第一支撑板312的内侧边缘及远离支撑板的外侧边缘,上述的半圆形凹陷3131形成于横板3132内侧边缘的中部,横板3132及两个竖板3133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与第一支撑板312的外边缘的轮廓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其形状为U型,第一支撑板312卡合于第一挡块313内,继而将第一挡块313固定于基座30上。第二挡块323的结构与第一挡块31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挡块313脱离第一支撑板312,在两个竖板3133远离横板3132的一端均设有一个卡板3134,每一个卡板3134形成于一个竖板3133上,并向另一个竖板3133所在的方向延伸,横板3132、两个竖板3133及两个卡板3134围成一收容空间3135,第一支撑板312卡合于相应的收容空间3135中,同样地,第二挡块323的结构与第一挡块31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拉块40朝向套筒20的一侧设置有与套筒20外侧壁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面41。在拉块40远离套筒20的一侧还设有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拉绳固定点42。
在组装本发明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时,首先将套筒20焊接于拉块40上,并将螺栓10穿过套筒20后固定于固定筒50中,使套筒20远离螺栓头11的一端抵靠于接触板60上,此时,套筒20上缝隙21所在的平面与螺栓10的轴线所在的铅垂面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继而将组合好的各部件放置于基座30上,此时,螺栓10上螺栓头11所在的一侧放置于第一支撑板312上的半圆形凹陷3131内,固定筒50放置于第二支撑板322上的半圆形凹陷3231内,使螺栓10的法兰盘12、套筒20及接触板60均位于第一支撑板312与第二支撑板322之间,然后,将第一挡块313及第二挡块323分别从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二支撑板322的外侧面套设于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二支撑板322上,即可完成拉脱力检测装置的组装。需要测试时,在拉块40上施加拉力,使螺栓10从套筒20的缝隙21中脱出,即可测量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的大小。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20)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20)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20)两端的缝隙(2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30)及拉块(40),所述基座(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2)阻止所述螺栓(10)沿所述螺栓(10)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20)套设于所述螺栓(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之间,所述拉块(40)固定于所述套筒(20)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30)方向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上的缝隙(21)不位于所述拉块(40)与所述套筒(20)的连接处,所述套筒(20)上的缝隙(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栓(10)的轴线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根据测试的需要而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筒(50),所述固定筒(50)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栓(10)包括螺栓头(11)及螺杆(13),所述螺栓(10)上螺栓头(11)所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所述固定筒(5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上,所述螺栓(10)上的螺杆(13)穿过套筒(20)后,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固定筒(50)相连,所述套筒(20)设置于所述螺栓头(11)与所述固定筒(5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接触板(60),所述接触板(60)固定于所述固定筒(50)朝向所述螺栓头(11)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之间,所述接触板(60)上设置有避让孔(61),所述螺栓(10)穿过所述避让孔(61)并伸入所述固定筒(50)中,所述套筒(20)上远离所述螺栓头(11)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板(60)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一通孔(311)与所述第二通孔(321)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螺栓头(11)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内,所述固定筒(50)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321)内,所述螺栓(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1)及所述第二通孔(321)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还包括基板(33),所述第一固定板(31)包括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一挡块(313),所述第二固定板(32)包括第二支撑板(322)及第二挡块(323),所述第一支撑板(3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22)固定于基板(33)上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第一挡块(313)及第二挡块(32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2)及第二支撑板(322)上,所述第一挡块(3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2)以及所述第二挡块(32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2)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半圆形的凹陷(3131,3231),所述第一通孔(311)由所述第一挡块(3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2)上的半圆形凹陷(3131)组合而成,所述第二通孔(321)由所述第二挡块(32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22)上的半圆形凹陷(3231)组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313)包括一个横板(3132)及两个竖板(3133),所述两个竖板(3133)分别位于所述横板(3132)的两端,所述横板(3132)及所述竖板(3133)均包括靠近第一支撑板(312)的内侧边缘及远离支撑板的外侧边缘,所述凹陷(3131)形成于所述横板(3132)内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横板(3132)及所述两个竖板(3133)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2)的外边缘的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312)卡和于所述第一挡块(313)内,继而将所述第一挡块(313)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第二挡块(32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挡块(313)的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132)及所述两个竖板(3133)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为U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竖板(3133)远离所述横板(3132)的一端均设有一个卡板(3134),每一所述卡板(3134)形成于一个所述竖板(3133)上,并向另一个所述竖板(3133)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横板(3132)、所述竖板(3133)及所述卡板(3134)围成一个收容空间(3135),所述第一支撑板(3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22)均卡和于相应的收容空间(313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块(40)朝向所述套筒(2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套筒(20)的外壁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面(41),所述拉块(40)远离所述套筒(20)的一侧还设有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拉绳固定点(42)。
CN201610632373.XA 2016-08-02 2016-08-02 拉脱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106289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2373.XA CN106289609B (zh) 2016-08-02 2016-08-02 拉脱力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2373.XA CN106289609B (zh) 2016-08-02 2016-08-02 拉脱力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609A true CN106289609A (zh) 2017-01-04
CN106289609B CN106289609B (zh) 2019-04-16

Family

ID=5766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2373.XA Active CN106289609B (zh) 2016-08-02 2016-08-02 拉脱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96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4911A (zh) * 2018-06-01 2018-08-24 芜湖贝埃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abs齿圈拉脱力试验工装
CN109163833A (zh) * 2018-09-04 2019-01-08 王付华 一种测量板卡锁紧条对板卡最大锁紧力的装置
CN112067445A (zh) * 2020-09-15 2020-12-11 上海声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三段式压力管组件综合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5223U (zh) * 2013-07-17 2014-02-26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
JP2015071216A (ja) * 2013-10-04 2015-04-16 越野建設株式会社 アンカー引抜具
CN104655431A (zh) * 2013-11-20 2015-05-2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汽车副车架脱落试验中使用的安装夹具及其模拟试验方法
CN104832727A (zh) * 2014-02-11 2015-08-12 上海中林给水材料有限公司 大挠度钢制防拉脱伸缩器
CN105415275A (zh) * 2015-12-11 2016-03-23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气缸套拆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55223U (zh) * 2013-07-17 2014-02-26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槽铆钉的拉脱力试验夹具
JP2015071216A (ja) * 2013-10-04 2015-04-16 越野建設株式会社 アンカー引抜具
CN104655431A (zh) * 2013-11-20 2015-05-2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汽车副车架脱落试验中使用的安装夹具及其模拟试验方法
CN104832727A (zh) * 2014-02-11 2015-08-12 上海中林给水材料有限公司 大挠度钢制防拉脱伸缩器
CN105415275A (zh) * 2015-12-11 2016-03-23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气缸套拆卸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慧杰: "动力转向机到副车架紧固件接头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
照日格图等: "前副车架高强度螺栓失效分析", 《专用汽车》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4911A (zh) * 2018-06-01 2018-08-24 芜湖贝埃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abs齿圈拉脱力试验工装
CN109163833A (zh) * 2018-09-04 2019-01-08 王付华 一种测量板卡锁紧条对板卡最大锁紧力的装置
CN109163833B (zh) * 2018-09-04 2020-06-16 王付华 一种测量板卡锁紧条对板卡最大锁紧力的装置
CN112067445A (zh) * 2020-09-15 2020-12-11 上海声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三段式压力管组件综合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609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9896B (zh) 将电气设备固定至车辆的固定结构
CN106289609A (zh) 拉脱力检测装置
US9193318B2 (en) Stepped dual tube deflector
US20150097394A1 (en) Deflector-Catcher for Small Overlap Vehicle Impacts
RU2645554C2 (ru) Отклон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2668454C2 (ru) Дефлекторный узел (варианты) и узел передней част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US8398154B1 (en) Deflector for changing the course of a vehicle in an offset impact
JP2013510046A5 (zh)
CN107107848B (zh) 用于车辆的缓冲器系统
JP6070862B2 (ja) 試験体支持具、並びにその支持具を用いた構造部材の衝突試験装置及び衝突試験方法
CN106596026B (zh) 汽车溃缩式转向柱冲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A2901447C (en) Nerf bar for unibody vehicles
CN202743334U (zh) 前围板组件和吸能支架
CN202582864U (zh) 用于侧面碰撞模拟试验的车门装夹固定装置
CN105352693A (zh) 一种白车身侧面移动变形壁障的碰撞试验实施方法及装置
CN103439123B (zh)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的装置
CN109489928A (zh) B柱总成零部件级碰撞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RU2493550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дения краш-теста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на фронтальный удар
CN206202209U (zh) 一种汽车防撞前梁
CN103935405B (zh) 车用电部件的支撑装置
CN206470064U (zh) 汽车碰撞试验台车
CN106427853A (zh) 车辆后防护
Takahashi et al. Full-scale validation of a generic buck for pedestrian impact simulation
CN206664319U (zh) 电动车辆的车身前端组件、快充口安装支架和电动车辆
RU15068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я столкновению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