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7995B -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7995B
CN106287995B CN201610964369.3A CN201610964369A CN106287995B CN 106287995 B CN106287995 B CN 106287995B CN 201610964369 A CN201610964369 A CN 201610964369A CN 106287995 B CN106287995 B CN 106287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blow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43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7995A (zh
Inventor
王臣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43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87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7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7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7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7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管式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除包括现有技术中的风机以及换热器外,风机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壳体内侧壁构造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进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其出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导流通道通过第一导流板选择性与出风机的出口连通;导流通道通过第二导流板选择性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还包括用于加热流经导流通道气体的电加热元件。本发明避免了室外机进入化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温度较低不能持续向室内输出热量,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制热效果以及制热速率,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管式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在冬季运行制热模式时,在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室外机的换热器表面会逐渐结霜,外侧的换热效果会变差,结霜面积越多越厚,室外机的换热效果就越差,室内机的制热效果也相应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空调器室外机均会有化霜的逻辑,即在室外机结霜到一定程度后,四通阀换向,空调运行制冷模式,室内机的风机停止运行,即内机进入防冷风阶段,当室外机换热器除霜结束后,四通阀再次换向,空调运行制热模式,而此时室内机的风机不会立即启动运行,当室内机换热器管温上升到防冷风阈值时,风机才会启动,吹出一定温度的热风。由于室内机在化霜期间不对室内侧输出热量,且取决于外侧环境环境温度的高低,室外机一般化霜在几分钟到十分钟不等,再加上室内机的防冷风时间,室内机长时间不制热会造成室内环境温度下降,用户直观的制热效果也相应下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式空调机制热模式下化霜导致防冷风时间长制热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换热器,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换热器;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壳体内侧壁构造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进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其出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第一导流板选择性与所述出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第二导流板选择性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还包括用于加热流经导流风道气体的电加热元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加热元件设于壳体中,且位于所述风机的出口或者所述壳体的出风口的附近。
根据本发明,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侧与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侧与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二转轴连接,该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沿所述换热器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
根据本发明,所述壳体的顶板与设有出风口的一侧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弧形挡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进入室外机化霜模式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转动,使风机出口与导流通道连通,同时判断电加热元件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电加热元件未开启,则开启所述电加热元件;获取进入化霜模式时出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差,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的风速。
根据本发明,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的风速具体包括: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一设定风速;温差位于第一预设温差和第二预设温差之间时,设定风速为第二设定风速;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三设定风速;其中,第一设定风速大于第二设定风速,第二设定风速大于第三设定风速。
根据本发明,获取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的差值绝对值,若差值绝对值在预设范围内,则风机保持风速不变;若差值绝对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小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降低风机的风速,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大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增大风机的风速。
根据本发明,化霜模式结束后重新进入制热模式时,当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且不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复位,风机以预设初始风速运行;
当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风机以用户需求风速运行;
其中,第二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
根据本发明,化霜模式结束后若用户需求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时且盘管的温度大于第一盘管预设温度小于第三盘管预设温度时,为流经室内换热器的气体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三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连通风机的出口与壳体的出风口之间的导流风道,并且导流风道包括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和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与出风机的出口连通且第二导流板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时,风机吹出的风经导流通道并且经电加热元件加热后吹入室内,此时不经过温度较低的换热器,避免了在室外机进入化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温度较低不能持续向室内输出热量,室内机无需设计防冷风,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制热效果以及制热速率,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2)本发明提供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室外机进入化霜模式时,风机出口与导流通道连通,风经电加热元件加热后吹出,化霜时能够持续向室内侧输出热量,保证了室内机的制热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复位状态时A-A向示意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打开状态时A-A向示意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管式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进风口;111:回风温度传感器;12:出风口;121:出风温度传感器;13:弧形挡板;2:风机;21:风机的出口;3:换热器;301:盘管温度传感器;4:电加热元件;5:导流通道;51:第一导流板;511:第一转轴;512:第一电机;52:第二导流板;521:第二转轴;522:第二电机;5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1,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12,壳体1内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设有风机2,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设有换热器3,风机的出口21朝向换热器3;风机的出口21与出风口12之间的壳体1内侧壁构造有导流通道5,导流通道5的进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51,其出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52,导流通道5通过第一导流板51选择性与出风机的出口21连通;导流通道5通过第二导流板52选择性与壳体1的出风口12连通,还包括用于加热流经导流风道5气体的电加热元件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连通风机的出口21与壳体1的出风口12之间的导流风道,并且导流风道包括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51和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52,第一导流板51与出风机的出口21连通且第二导流板52与壳体1的出风口12连通时,风机2吹出的风经导流通道5并且经电加热元件4加热后吹入室内,此时不经过温度较低的换热器3,避免了在室外机进入化霜模式时,室内换热器3温度较低不能持续向室内输出热量,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制热效果以及制热速率,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4设于壳体1中,且位于风机的出口21或者壳体1的出风口12的附近;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4优选为电加热管。将电加热元件4设置在风机的出口21或者壳体1的出风口附近既可以为流经导流风道5气体进行加热也可以为流经换热器3的气体进行加热,简化了室内机的结构设计。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加热元件4也可以设置在导流通道5内,壳体1内另外设置用于为流经室内换热器3的气体加热的加热元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导流通道5设于换热器3的上方。将导流通道5设置与换热器3的上方一方面气体上浮便于气体全部由导流通道5吹出,另一方面便于空间布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51靠近第二导流板52的一侧与设于壳体1侧壁上的第一转轴511连接,第二导流板52靠近第一导流板51的一侧与设于壳体1侧壁上的第二转轴521连接,该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轴511的第一电机512和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21的第二电机522。优选地,第一电机512和第二电机522均采用步进电机,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分别控制,机械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511与第二转轴521之间设有沿换热器3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53。设置的连接板53弥补了第一转轴511与第二转轴521之间的空隙,避免导流风道内的风吹入换热器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板与设有出风口12的一侧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弧形挡板13。设置的弧形挡板13可以避免在壳体1的顶板和设有出风口12的一侧夹角处形成风滞留区,影响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进风口11处设置有回风温度传感器111,壳体1的出风口12处设置有出风温度传感器121,换热器3上设置有盘管温度传感器301,分别用于检测室内机各处的温度,便于室内机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由于该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因此具有与上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进入室外机化霜模式时,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转动,使风机的出口21与导流通道5连通,同时判断电加热元件4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电加热元件4未开启,则开启电加热元件4;
S102,获取进入化霜模式时出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差,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2的风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室外机进入化霜模式时,风机的出口21与导流通道5连通,风经电加热元件4加热后吹出,化霜时能够持续向室内侧输出热量,保证了室内机的制热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2的风速具体包括: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一设定风速;温差位于第一预设温差和第二预设温差之间时,设定风速为第二设定风速;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三设定风速;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优选为5℃,第二预设温度优选为10℃,其中,第一设定风速大于第二设定风速,第二设定风速大于第三设定风速。当进入化霜模式时出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差较大,即回风温度较低时,也即室内温度较低时,风机2以较低的风速运行,有利于风在电加热元件4处的加热,吹出的风温度较高,有利于室内的快速制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的差值绝对值,若差值绝对值在预设范围内,则风机2保持风速不变;若差值绝对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小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降低风机2的风速,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大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增大风机2的风速。在以进入化霜模式时设定的风速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的差值绝对值来对风速进一步调整,使风速处于最佳状态。若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过低,则使风机2的风速降低一定值,若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过高,则使风机2的风速上升一定值。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隔设定时间进行一次检测,每次检测时对风速进行一次调整,例如,每隔两分钟进行一次检测,设定风机2每次调整以转速10转来进行,第一次检测时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小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则降低风机2转速10转来降低风机2的风速,第二次检测时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依然小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则再次将风机2的转速调低10转来降低风机2的风速。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步骤:
S103,化霜模式结束后重新进入制热模式时,当室内换热器3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且不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复位,风机2以预设初始风速运行;
S104,当室内换热器3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风机2以用户需求风速运行;
其中,第二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
当化霜模式结束进入制热模式,并且室内换热器3盘管温度上升到第一预设盘管温度后,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复位,以风机2吹出的风经换热器3换热后吹出,在室内换热器3盘管温度高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并且不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风机2以预设初始风速运行,一般情况下预设初始风速要低于第一预设风速,由于此时盘管温度还不够高,较低的风速有利于提高室内升温速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化霜模式结束后若用户需求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时且盘管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三盘管预设温度时,为流经室内换热器的气体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三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定差值为5~7℃。即化霜结束后第一导流板51和第二导流板52复位的情况下,风机2的吹出的风经换热器3吹入室内,当用户需求温度与回风温度差值较大时并且盘管温度小于第三盘管预设温度时,辅助加热有利于提高了室内升温速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换热器,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壳体内侧壁构造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进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一导流板,其出口设有可摆动的第二导流板,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第一导流板选择性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流通道通过第二导流板选择性与壳体的出风口连通,还包括用于加热流经导流风道气体的电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设于壳体中,且位于所述风机的出口或者所述壳体的出风口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侧与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侧与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第二转轴连接,该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沿所述换热器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板与设有出风口的一侧形成的夹角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弧形挡板。
7.一种风管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入室外机化霜模式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转动,使风机出口与导流通道连通,同时判断电加热元件是否处于开启状态,若电加热元件未开启,则开启所述电加热元件;获取进入化霜模式时出风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差,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的风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温差设定风机的风速具体包括: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一设定风速;温差位于第一预设温差和第二预设温差之间时,设定风速为第二设定风速;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时,设定风速为第三设定风速;其中,第一设定风速大于第二设定风速,第二设定风速大于第三设定风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的差值绝对值,若差值绝对值在预设范围内,则风机保持风速不变;若差值绝对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小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降低风机的风速,当化霜过程中的出风温度大于进入化霜模式时的出风温度时,增大风机的风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化霜模式结束后重新进入制热模式时,当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且不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复位,风机以预设初始风速运行;
当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时,风机以用户需求风速运行;
其中,第二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盘管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化霜模式结束后若用户需求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时且盘管的温度大于第一盘管预设温度小于第三盘管预设温度时,为流经室内换热器的气体进行辅助加热;其中,第三预设盘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盘管温度。
CN201610964369.3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6287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4369.3A CN1062879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4369.3A CN1062879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7995A CN106287995A (zh) 2017-01-04
CN106287995B true CN106287995B (zh) 2019-01-25

Family

ID=5771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4369.3A Active CN106287995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87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361A (zh) * 2017-07-26 2017-11-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7621045A (zh) * 2017-10-23 2018-01-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37513A (zh) * 2019-03-08 2019-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连续制热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207279A (zh) * 2019-06-10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多联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40723B (zh) * 2020-06-01 2021-06-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翅片以及风管式空调装置
CN111678206A (zh) * 2020-06-17 2020-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3970175B (zh) * 2020-07-24 2023-05-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辐射控制方法与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54214B (zh) * 2020-10-16 2022-05-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82845A (zh) * 2020-12-28 2021-04-2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风量自动补偿控制方法
CN114353191A (zh) * 2022-01-17 2022-04-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部件、空调器及换热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8950A (ja) * 1996-08-20 1998-03-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201688636U (zh) * 2010-05-11 2010-12-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式空调器除霜装置
KR20110055828A (ko) * 2009-11-20 2011-05-26 지엠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 오퍼레이션스 엘엘씨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CN10316246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CN203785129U (zh) * 2014-04-03 2014-08-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系统及其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
CN104596055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64112A (zh) * 2015-04-19 2015-07-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除霜过程中室内不间断制热的空调系统
CN205561011U (zh) * 2016-04-29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8950A (ja) * 1996-08-20 1998-03-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20110055828A (ko) * 2009-11-20 2011-05-26 지엠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 오퍼레이션스 엘엘씨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CN201688636U (zh) * 2010-05-11 2010-12-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式空调器除霜装置
CN10316246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应用于该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CN203785129U (zh) * 2014-04-03 2014-08-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系统及其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
CN104596055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64112A (zh) * 2015-04-19 2015-07-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除霜过程中室内不间断制热的空调系统
CN205561011U (zh) * 2016-04-29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7995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7995B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106288246B (zh) 一种风管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JP2004218446A (ja) 遠心式送風装置
JPH113753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38268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7559954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安装位置的选择方法
CN10664232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制热开机控制方法
CN110044043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0044045A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WO2021077733A1 (zh) 一种改进的除湿再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286923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413857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5189158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318453B (zh) 室外机化霜装置及空调器
CN110081512A (zh)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2361533B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的化霜方法
CN206919154U (zh) 空调装置
CN21046326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2835672U (zh) 一种制热空调系统、及汽车
CN205706056U (zh) 百叶窗式挡风装置及使用该挡风装置的除霜器和汽车
CN108548218B (zh) 天花机
CN10965460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360654A (zh) 一种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
CN105157164B (zh) 顶出风室外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15088B (zh) 一种微对流辐射冷暖吊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