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64745A -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64745A
CN106264745A CN201610628430.7A CN201610628430A CN106264745A CN 106264745 A CN106264745 A CN 106264745A CN 201610628430 A CN201610628430 A CN 201610628430A CN 106264745 A CN106264745 A CN 106264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tumor
perfusion
perfusion post
chec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8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64745B (zh
Inventor
兰青
代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6284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64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6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6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647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3/00Evaluating a particular growth phase or type of persons or animals
    • A61B2503/42Evaluating a particular growth phase or type of persons or animals for laboratory research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包括肿瘤微球柱和脉动系统,肿瘤微球柱包括灌流柱和位于灌流柱内的肿瘤微球,灌流柱的两端均设有微孔滤膜;脉动系统包括蠕动泵、脉冲活塞泵、旋转培养支架、储液瓶、氧合器、过滤器和缓冲瓶。灌流柱、储液瓶、氧合器和缓冲瓶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道。工作过程当中,首先打开蠕动泵开始灌流,缓冲瓶内的流体经由第一脉冲管路形成流体的循环,当脉冲活塞泵做抽取操作时,此时对于灌流柱而言,会突然脉冲式地涌入更多的液体,从而形成一个脉冲状的流体通过,从而模拟心脏搏动引起的脉冲流体,给灌流柱中的肿瘤微球体施加液流和流体剪切力;结合模拟肺部换气装置的氧合器供给氧气去除二氧化碳,最终模拟出体内肿瘤微血管的发生情形。

Description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实体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直径超过2mm的组织就需要血管供给营养。脑肿瘤的血管发生也是一样。研究脑肿瘤的血管发生机制是研究肿瘤发生进展和靶向肿瘤血管的抗肿瘤药物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在于没有理想的体外肿瘤血管发生的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包括肿瘤微球柱和脉动系统,肿瘤微球柱包括灌流柱和位于灌流柱内的肿瘤微球,灌流柱的两端均设有微孔滤膜;脉动系统包括蠕动泵、脉冲活塞泵、旋转培养支架、储液瓶、氧合器、过滤器和缓冲瓶。
灌流柱、储液瓶、氧合器和缓冲瓶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道,储液瓶和缓冲瓶当中主要存储有液体的培养基,缓冲瓶上连接有第一脉冲管路和第二脉冲管路,第一脉冲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脉冲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液流方向均为从缓冲瓶流向灌流柱,蠕动泵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灌流柱之间,脉冲活塞泵与第二脉冲管路相连通,脉冲活塞泵位于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之间,脉冲活塞泵作往复活塞运动。
第一脉冲管路和第二脉冲管路的末端均与灌流柱的入口相连通,灌流柱设置于旋转培养支架上,旋转培养支架上设有电机,电机能够驱动灌流柱在旋转培养支架上进行旋转动作。
灌流柱的出口与储液瓶相连通,储液瓶上还设有加样管,储液瓶的出口与氧合器的入口相连接,氧合器的出口经由过滤器与缓冲瓶相连通。
其有益效果是,工作过程当中,首先打开蠕动泵开始灌流,缓冲瓶内的流体经由第一脉冲管路形成流体的循环,此时的流体是稳流的,保持整个系统培养的循环。同时,另外打开脉冲活塞泵,由于脉冲活塞泵是作往复活塞运动的,当脉冲活塞泵做抽取操作时,缓冲瓶内流体经由第二脉冲管路顺向通过第一单向阀,然后脉冲活塞泵做反向的推注操作,流体此时被第一单向阀反向阻挡了,只能经由第二单向阀顺向通过,此时对于灌流柱而言,会突然脉冲式地涌入更多的液体,给灌流柱中的肿瘤微球体施加液流和流体剪切力;结合模拟肺部换气装置的氧合器供给氧气去除二氧化碳,最终模拟出体内肿瘤微血管的发生的情形。液体经由灌流柱回流到储液瓶,储液瓶上的加样管可以用于添加一些其它物质,例如药物、生长因子、血管发生因子、新鲜培养基等,氧合器可以把系统当中的CO2排除,加入新鲜无菌氧气,模拟肺的功能,达到换气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当中,缓冲瓶和灌流柱之间设有压力表,灌流柱和储液瓶之间设有调压阀。其有益效果是,在灌流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压力表读数了解系统液体压力,从而通过调压阀调整系统液流压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当中,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其有益效果是,这个孔径刚好可以通过脉冲液流,但可以防止细胞通过和流失。
在一些实施方式当中,肿瘤微球的制备方法是由三轴同轴针头制得,三轴同轴针头的三层分别连接到第一注射泵、第二注射泵和第三注射泵,内层的第一注射泵上连接有胶质瘤干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的混合悬液,细胞为高浓度悬液,浓度在1×107至1×108/ml之间;中间层的第二注射泵上连接有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至4%之间,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有20U/ml的凝血酶,外层的的第三注射泵上连接为氯化钙溶液,浓度为1%至5%,调整三个注射泵的速度和流量,从三轴同轴针头获取一滴一滴的球体,球体滴入氯化钙溶液接收池,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使其迅速形成交联凝胶结构,包裹着中心层的高浓度细胞悬液得到细胞微球,最后,将细胞微球经无菌三蒸水冲洗2遍取出多余的钙离子后得到肿瘤微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方便的得到带有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肿瘤微球。
在一些实施方式当中,灌流柱的两端为漏斗状,漏斗状的端部设有旋转连接头,旋转连接头设置于旋转培养支架上,旋转连接头与电机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漏斗状端部,可以保证灌流柱内的肿瘤微球尽量保持在灌流柱内,同时设置旋转连接头后,通过与电机的驱动连接,通过电机来带动旋转连接头转动,旋转连接头刚好又可以带动整个灌流柱转动,从而促进灌流柱内的细胞的生长和重新,促进组织的生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肿瘤微球制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包括肿瘤微球柱和脉动系统,肿瘤微球柱包括灌流柱1和位于灌流柱1内的肿瘤微球,灌流柱1的两端均设有微孔滤膜2;脉动系统包括包括蠕动泵3、脉冲活塞泵4、旋转培养支架5、储液瓶6、氧合器7、过滤器8和缓冲瓶9。
灌流柱1、储液瓶6、氧合器7和缓冲瓶9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道,储液瓶6和缓冲瓶9当中主要存储有液体的培养基,缓冲瓶9上连接有第一脉冲管路10和第二脉冲管路11,第一脉冲管路1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2,第二脉冲管路1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3和第三单向阀14,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和第三单向阀14的液流方向均为从缓冲瓶9流向灌流柱1,蠕动泵3位于第一单向阀12和灌流柱1之间,脉冲活塞泵4与第二脉冲管路11相连通,脉冲活塞泵4位于第二单向阀13和第三单向阀14之间,脉冲活塞泵4作往复活塞运动。
第一脉冲管路10和第二脉冲管路11的末端均与灌流柱1的入口相连通,灌流柱1设置于旋转培养支架5上,旋转培养支架5上设有电机15,电机15能够驱动灌流柱1在旋转培养支架5上进行旋转动作。
灌流柱1的出口与储液瓶6相连通,储液瓶6上还设有加样管16,储液瓶6的出口与氧合器7的入口相连接,氧合器7的出口经由过滤器8与缓冲瓶9相连通。
工作过程当中,首先打开蠕动泵3开始灌流,缓冲瓶9内的流体经由第一脉冲管路10形成流体的循环,此时的流体是稳流的,保持整个系统培养的循环。同时,另外打开脉冲活塞泵4,由于脉冲活塞泵4是作往复活塞运动的,当脉冲活塞泵4做抽取操作时,缓冲瓶9内流体经由第二脉冲管路11顺向通过第一单向阀12,然后脉冲活塞泵4做反向的推注操作,流体此时被第一单向阀12反向阻挡了,只能经由第二单向阀13顺向通过,此时对于灌流柱1而言,会突然脉冲式地涌入更多的液体,从而形成一个脉冲状的流体通过,从而模拟心脏搏动引起的脉冲流体,最终模拟出肿瘤微血管发生的情形。液体经由灌流柱1回流到储液瓶6,储液瓶6上的加样管16可以用于添加一些其它物质,例如药物、生长因子、血管发生因子、新鲜培养基等,氧合器7可以把系统当中的CO2排除,加入新鲜无菌氧气,模拟肺的功能,达到换气目的。
通常,缓冲瓶9和灌流柱1之间设有压力表17,灌流柱1和储液瓶6之间设有调压阀18。其有益效果是,在灌流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压力表17读数了解系统液体压力,从而通过调压阀18调整系统液流压力。本发明当中,微孔滤膜2的孔径为0.22μm。这个孔径刚好可以通过脉冲液流,但可以防止细胞通过和流失。
如图2所示,肿瘤微球的制备方法是由三轴同轴针头19制得,三轴同轴针头19的三层分别连接到第一注射泵20、第二注射泵21和第三注射泵22,内层的第一注射泵上20连接有胶质瘤干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的混合悬液,细胞为高浓度悬液,浓度在1×107至1×108/ml之间;中间层的第二注射泵21上连接有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至4%之间,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有20U/ml的凝血酶,外层的的第三注射泵22上连接为氯化钙溶液,浓度为1%至5%,调整三个注射泵的速度和流量,从三轴同轴针头19获取一滴一滴的球体,球体滴入氯化钙溶液接收池,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使其迅速形成交联凝胶结构,包裹着中心层的高浓度细胞悬液得到细胞微球,最后,将细胞微球经PBS冲洗2遍取出多余的钙离子后得到肿瘤微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方便的得到带有肿瘤细胞的肿瘤微球。
本发明的灌流柱1的两端为漏斗状,漏斗状的端部设有旋转连接头23,旋转连接头23设置于旋转培养支架5上,旋转连接头23与电机15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漏斗状端部,可以保证灌流柱1内的肿瘤微球尽量保持在灌流柱1内,同时设置旋转连接头23后,通过与电机15的驱动连接,通过电机15来带动旋转连接头23转动,旋转连接头23刚好又可以带动整个灌流柱1转动,从而促进灌流柱1内的细胞的生长和重新,促进组织的生成。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肿瘤微球柱和脉动系统,
所述肿瘤微球柱包括灌流柱(1)和位于灌流柱(1)内的肿瘤微球,所述灌流柱(1)的两端均设有微孔滤膜(2);
所述脉动系统包括蠕动泵(3)、脉冲活塞泵(4)、旋转培养支架(5)、储液瓶(6)、氧合器(7)、过滤器(8)和缓冲瓶(9);
所述灌流柱(1)、储液瓶(6)、氧合器(7)和缓冲瓶(9)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道,所述缓冲瓶(9)上连接有第一脉冲管路(10)和第二脉冲管路(11),所述第一脉冲管路(1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第二脉冲管路(1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3)和第三单向阀(14),所述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和第三单向阀(14)的液流方向均为从缓冲瓶(9)流向灌流柱(1),所述蠕动泵(3)位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2)和所述灌流柱(1)之间,所述脉冲活塞泵(4)与所述第二脉冲管路(11)相连通,所述脉冲活塞泵(4)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13)和所述第三单向阀(14)之间,所述脉冲活塞泵(4)作往复活塞运动;
所述第一脉冲管路(10)和所述第二脉冲管路(11)的末端均与灌流柱(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灌流柱(1)设置于所述旋转培养支架(5)上,所述旋转培养支架(5)上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能够驱动所述灌流柱(1)在所述旋转培养支架(5)上进行旋转动作;
所述灌流柱(1)的出口与储液瓶(6)相连通,所述储液瓶(6)上还设有加样管(16),所述储液瓶(6)的出口与所述氧合器(7)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氧合器(7)的出口经由过滤器(8)与所述缓冲瓶(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瓶(9)和所述灌流柱(1)之间设有压力表(17),所述灌流柱(1)和储液瓶(6)之间设有调压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滤膜(2)的孔径为0.22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微球的制备方法是由三轴同轴针头(19)制得,三轴同轴针头(19)的三层分别连接到第一注射泵(20)、第二注射泵(21)和第三注射泵(22),内层的第一注射泵(20)上连接有胶质瘤干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的混合悬液,细胞为高浓度悬液,浓度在1×107至1×108/ml之间;中间层的第二注射泵(21)上连接有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至4%之间,海藻酸钠溶液中混合有20U/ml的凝血酶,外层的的第三注射泵(22)上连接为氯化钙溶液,浓度为1%至5%,调整三个注射泵的速度和流量,从三轴同轴针头(19)获取一滴一滴的球体,球体滴入氯化钙溶液接收池,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使其迅速形成交联凝胶结构,包裹着中心层的高浓度细胞悬液得到细胞微球,最后,将细胞微球经无菌三蒸水冲洗2遍去除多余的钙离子后得到肿瘤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流柱(1)的两端为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的端部设有旋转连接头(23),所述旋转连接头(23)设置于所述旋转培养支架(5)上,所述旋转连接头(23)与所述电机(15)相连接。
CN201610628430.7A 2016-08-03 2016-08-03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64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8430.7A CN106264745B (zh) 2016-08-03 2016-08-03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28430.7A CN106264745B (zh) 2016-08-03 2016-08-03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4745A true CN106264745A (zh) 2017-01-04
CN106264745B CN106264745B (zh) 2018-06-15

Family

ID=5766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84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64745B (zh) 2016-08-03 2016-08-03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6474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435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灌流培养系统及3d打印的组织器官
CN109415673A (zh) * 2016-07-19 2019-03-01 自动化合作关系(剑桥)有限公司 液体过滤和泵系统
CN110144295A (zh) * 2019-05-31 2019-08-2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动态三维细胞灌流培养系统
CN110487638A (zh) * 2019-07-10 2019-11-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小型人造仿生血管灌流流体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769598A (zh) * 2023-07-24 2023-09-19 柔脉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组织的体外培养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3615A1 (de) * 2002-09-16 2004-04-22 Pan-Biotech Gmbh Verfahren zur kultivierung von zellen, insbesondere menschlicher oder tierischer zellen
CN101824382A (zh) * 2010-03-25 2010-09-08 清华大学 灌注-灌流-脉动联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生物反应器
CN205398649U (zh) * 2016-03-08 2016-07-27 兰青 3d打印含细胞水凝胶支架的灌流培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3615A1 (de) * 2002-09-16 2004-04-22 Pan-Biotech Gmbh Verfahren zur kultivierung von zellen, insbesondere menschlicher oder tierischer zellen
CN101824382A (zh) * 2010-03-25 2010-09-08 清华大学 灌注-灌流-脉动联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生物反应器
CN205398649U (zh) * 2016-03-08 2016-07-27 兰青 3d打印含细胞水凝胶支架的灌流培养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5673A (zh) * 2016-07-19 2019-03-01 自动化合作关系(剑桥)有限公司 液体过滤和泵系统
CN109415673B (zh) * 2016-07-19 2022-09-06 自动化合作关系(剑桥)有限公司 液体过滤和泵系统
CN106754356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灌流培养系统及3d打印的组织器官
CN106754356B (zh) * 2016-11-30 2019-07-23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灌流培养系统及3d打印的组织器官
CN110144295A (zh) * 2019-05-31 2019-08-2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动态三维细胞灌流培养系统
CN110487638A (zh) * 2019-07-10 2019-11-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小型人造仿生血管灌流流体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769598A (zh) * 2023-07-24 2023-09-19 柔脉医疗(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组织的体外培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64745B (zh) 201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4745B (zh) 肿瘤微血管自组装发生系统
CN103614297B (zh) 仿肝板结构肝细胞三维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US1044149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rtificial placentas and amniotic bed incubators
US20170360551A1 (en) Full-function artificial organ fitting body as well as preparation and culture methods thereof
CN108472424A (zh) 膜式导管
CN104316661B (zh) 用于生物毒性检测的肺组织模型及生物毒性检测方法
CN104958795B (zh) 全血灌流生物人工肝系统
CN106955384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
CN103877631A (zh) 生物人工肝系统
CN106362223A (zh) 多孔丝素蛋白微针给药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1510A (zh) 一种用于输液的软材质高分子精密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392017U (zh) 球囊导管及其系统
CN204910099U (zh) 输液瓶
CN203915586U (zh) 脑脊液置换装置
CN110251784A (zh) 压力驱动式防倒灌微孔雾化装置
CN105754856B (zh) 一种抽屉式三维类血管化组织培养器官芯片及其构建方法
CN204811676U (zh) 一种肝脏常温机械灌注脱脂装置
CN204092707U (zh) 一种带有气液互换仓的安全型一次性输液器
CN103520787B (zh) 一种基于载微胶囊往复式生物反应器的混合型人工肝
CN207182763U (zh) 一种犬类肢体静脉输液模型
CN101357084B (zh) 生物人工肾小管生物反应器及应用
CN205339692U (zh) 人工肝用去细胞支架生物反应器
CN206261893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
Schmelzer et al. Multicompartmental hollow-fiber-based bioreactors for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perfusion culture
CN206587456U (zh) 一种用于输液的软材质高分子精密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