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6102A - Tdm模式的harq优化 - Google Patents

Tdm模式的harq优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6102A
CN106256102A CN201480078680.7A CN201480078680A CN106256102A CN 106256102 A CN106256102 A CN 106256102A CN 201480078680 A CN201480078680 A CN 201480078680A CN 106256102 A CN106256102 A CN 106256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case
time interval
transmission
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86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6102B (zh
Inventor
M·贾努斯策维斯基
G·塞雷布亚卡夫
K·M·朗塔-阿奥
A·特鲁沙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39712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6256102(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6256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6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102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则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则通知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Description

TDM模式的HARQ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数据通信有关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与HARQ有关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缩写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ACK 确认
CRC 循环冗余校验
DPCCH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eNB 增强型节点B
E-AGCH 增强型绝对授权信道
E-DCH 增强型专用信道
E-DPDCH 增强型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E-HICH E-DCH HARQ指示信道
E-RGCH 增强型相对授权信道
E-RNTI E-DCH RNTI
EUL 增强型上行链路
E-UTRAN 演进的UTRAN
FDD 频分双工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S-SCCH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HSDPA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HSUPA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
LTE 长期演进
LTE-A 长期演进-高级
NB,NodeB 3GPP术语中的基站
NBAP NodeB应用部分
OSI 开放系统互连
OVSF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
RNC 无线电网络控制器
RNTI 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
RoT 热上升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RSN 重传序列号
SI 调度信息
TDM 时分复用
TR 技术报告
TTI 传输时间间隔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UMTS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UTRAN UMTS RAN
WCDMA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WiFi 无线保真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中的时分复用(TDM)是3GPP RAN1中(例如RP-132078:“新的工作项目组提议:进一步EUL增强”,EricssonTM,RAN#62)所进行的针对增强型上行链路的进一步增强在工作项目组内考虑的议题之一。TDM调度是指以下情况:其中给定小区中的一个或若干所选择的用户设备实体(UE)通过在调度周期的持续时间(其可以持续从几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到几十个/几百个TTI)内以高数据速率传输来消耗大部分热上升(RoT)预算,而与此同时其他UE或者停止其传输或者其传输消耗明显较少的功率资源。由于已经证明上行TDM操作可以带来实质的性能增益,因而已经在工作项目组内提出了数个标准的变化以促进HSUPA中高效的TDM操作。
这些提议之一(初始由NSNTM做出,参见PCT/EP2013/059565)如下:
可以在传统的3GPP WCDMA系统中实现TDM调度。然而,信令开销很显著。假定,在TDM模式下,基站(NodeB)必须指定将在下一周期传输的一个UE,而必须向在前一周期传输的另一UE通知其必须停止传输。为此,必须发出2个命令:
1.具有寻址在前一周期中传输的UE的ZERO、INACTIVE或非常低的绝对授权值的E-AGCH
2.具有针对被指定为在下一周期中传输的UE的绝对授权值的E-AGCH。通常,在TDM模式下,绝对授权值相对较高。
在本示例中,假定小区中另外的UE没有传输数据或者以低数据速率传输。
在向当前传输UE发送ZERO-授权之后,在下一UE接收和应用新的绝对授权之前丢失了一个TTI(下一TTI中没有以高数据速率传输的UE),因为每TTI仅传输一个绝对授权。这降低了源自于TDM调度的增益。
根据提议,减小了信令开销和/或解决了TDM调度情况下没有利用的TTI的问题。
传统上,在HSUPA中,所有活跃UE监测E-AGCH信道。当发生传输时,每个UE尝试通过以其E-RNTI执行CRC校验来解码授权消息,E-RNTI与小区中的每个UE唯一地相关联。如果UE成功地解码授权,则其开始授权更新过程(将其服务授权设置为在授权消息中指示的值)。
根据提议,接收到没有意图用于它们的E-AGCH传输(CRC校验失败)的所有其他UE将其服务授权自动设置为零。以此方式,单个E-AGCH命令可以向一个UE提供绝对授权并且同时静默小区中的其他UE。
根据提议,可以使用专用OVSF码来传输用于TDM UE的E-AGCH。这确保了到传统UE的授权信令没有干扰用于TDM的授权信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检查部件,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通知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通知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在装置中,通知部件可以被适配成通过信令调度信息来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检查部件,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允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已发送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丢弃部件。
在装置中,丢弃部件可以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将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
装置还可以包括刷新装置,被适配成刷新已发送分组被存储于其中的缓冲器。
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阻止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阻止传输部件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
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指令部件,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指令传输部件重传已发送分组;确定装置,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抑制部件,被适配成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部件进行阻止并且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指令部件进行指令。
在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中,条件可以包括用以抑制指令部件的指令被接收到。
在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中,条件包括装置处于软切换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处理器,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检查处理器,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通知处理器,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通知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在装置中,通知处理器可以被适配成通过信令调度信息来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处理器,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检查处理器,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丢弃处理器,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已发送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在装置中,丢弃处理器可以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将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
装置还可以包括刷新处理器,被适配成刷新已发送分组被存储于其中的缓冲器。
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阻止处理器,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阻止传输处理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
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指令处理器,被适配成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指令传输处理器重传已发送分组;确定处理器,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抑制处理器,被适配成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处理器进行阻止并且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指令处理器进行指令。
在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中,条件可以包括用以抑制指令处理器的指令被接收到。
在根据第三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装置中,条件可以包括装置处于软切换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被适配成检查分组没有被确认为将要被正确地接收的这一消息是否被接收到检查部件;阻止部件,被适配成在该消息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阻止授权部件向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分组的时间间隔。
在装置中,消息可以经由信令来接收。
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部件,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抑制部件,被适配成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部件进行阻止。
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适配成确定发送器是否处于软切换过程中的切换确定部件,其中如果确定发送器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则条件可以是成立的。
装置还可以包括指令部件,其被适配成指令发送器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通知虽然用于重传的时间间隔没有被授权但是重传分组是否要被重传,以及在以预定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在装置中,指令部件可以被适配成通过共享控制信道命令来指令。
在装置中,如果发送器将提供消息的这一信息被接收到,则条件可以是成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监测处理器,被适配成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检查处理器,被适配成检查分组没有被确认为将要被正确地接收的这一消息是否被接收到;阻止处理器,被适配成在消息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阻止授权处理器向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分组的时间间隔。
在装置中,消息可以经由信令来接收。
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处理器,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抑制处理器,被适配成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处理器进行阻止。
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适配成确定发送器是否处于软切换过程中的切换确定处理器,其中如果确定发送器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则条件可以是成立的。
装置还可以包括指令处理器,被适配成指令发送器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通知虽然用于重传的时间间隔没有被授权但是分组是否要被重传,以及如果在以预定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在装置中,指令处理器可以被适配成通过共享控制信道命令来指令。
在装置中,如果发送器将提供消息的这一信息被接收到,则条件可以是成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决策部件,其被适配成从重复模式的组中决定出终端针对已发送分组必须执行的重复模式,其中终端没有接收到对已发送分组的确认,并且其中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分组而不管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终端,
·向基站通知确认没有被接收到,以及
·丢弃分组;以及
装置还包括被适配成指令终端执行所决定的重复模式的指令部件。
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适配成向基站通知所决定的重复模式的通知部件。
在装置中,通知部件可以被适配成通过基站应用部分来通知基站。
在装置中,指令部件可以被适配成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消息来指令终端。
在装置中,决策部件被适配成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决定:终端的切换状态、由终端使用的业务类型、基站的小区吞吐量、以及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输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其包括决定处理器,其被适配成从重复模式的组中决定出终端针对已发送分组必须执行的重复模式,其中终端没有接收到对已发送分组的确认,并且其中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分组而不管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终端,
·向基站通知确认没有被接收到,以及
·丢弃分组;以及
装置还包括被适配成指令终端执行所决定的重复模式的指令处理器。
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适配成向基站通知所决定的重复模式的通知处理器。
在装置中,通知处理器可以被适配成通过基站应用部分来通知基站。
在装置中,指令处理器可以被适配成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消息来指令终端。
在装置中,决定处理器被适配成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决定:终端的切换状态、由终端使用的业务类型、基站的小区吞吐量、以及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输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准许的情况下,通知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在方法中,通知可以通过信令调度信息来做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已发送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在方法中,丢弃可以包括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准许的情况下将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
方法还可以包括刷新已发送分组被存储于其中的缓冲器。
根据第九和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的重传不被准许的情况下,阻止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
根据第九和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指令重传已发送分组;确定条件是否成立;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并且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指令。
在根据第九和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方法中,条件可以包括用以抑制进行指令的指令被接收到。
在根据第九和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方法中,条件可以包括执行方法的装置处于软切换过程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检查分组没有被确认为将要被正确地接收的这一消息是否被接收到;在消息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阻止向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分组的时间间隔。
在方法中,消息可以经由信令来接收。
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条件是否成立;在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阻止。
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发送器是否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其中如果确定发送器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则条件成立。
方法还可以包括:指令发送器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通知虽然用于重传的时间间隔没有被授权但是分组是否要被重传,以及在以预定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分组而不管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在方法中,指令可以通过共享控制信道命令来执行。
在方法中,如果发送器将提供消息的这一信息被接收到,则条件可以是成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从重复模式的组中决定出终端针对已发送分组必须执行的重复模式,其中终端没有接收到对已发送分组的确认,并且其中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分组而不管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终端,
·向基站通知确认没有被接收到,以及
·丢弃分组;以及
指令终端执行所决定的重复模式。
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基站通知所决定的重复模式。
在方法中,可以通过基站应用部分来向基站通知所决定的重复模式。
在方法中,终端的指令可以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消息来做出。
在方法中,决定可以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做出:终端的切换状态、由终端使用的业务类型、基站的小区吞吐量、以及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传输延迟。
第九到第十二方面的方法中的每个方法可以是自动重复请求过程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指令集,指令集当在装置上被执行时被配置成使得装置执行根据第九到第十二方面中的任一项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直接可加载到计算机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实现以下优点中的至少一项:
–改进了HARQ设计;
–改进了TDM性能;
–可以在存在遗留UE的情况下来采用本发明。
应当理解,以上修改中的任何修改可以单独地或者组合地应用于其所涉及的相应方面,除非它们被明确地陈述为排除替选。
附图说明
进一步的细节、特征、目的和优点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而做出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很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传统TTI调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其中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自由地组合,除非另外描述。然而,应当清楚地理解,某些实施例的描述被给出仅作为示例,并且其绝不应当意图被理解为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细节。
另外,应当理解,装置被配置成执行对应方法,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仅描述装置或者仅描述方法。
仍然有TDM操作的若干其他方面需要解决。尚未解决问题之一是TDM模式下的HARQ。本发明的实施例改善了HARQ机制设计以便提供更好的TDM性能。
在TDM模式下,UE以如下方式来被调度:它们轮流传输上行数据并且其传输不彼此干扰。然而,HSUPA中的HARQ功能表示,没有成功接收的分组的重传应当在相同的HARQ过程中在在先传输之后的预定义时间进行(例如,在2ms TTI的情况下在初始传输之后的8个TTI)。如果没有接收到正确地接收的分组的确认,则UE在对应TTI中自动执行重传。
可以从服务小区或者来自有效集合的另一小区来接收确认(ACK)。当以TDM方式工作时,可能的是,在重传时刻,另一UE轮到以高数据速率来传输并且消耗全部或大部分小区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传输和重传彼此强烈地干扰并且可能地它们中没有一个会成功。这一场景在图1中描绘。
图1示出了3个UE上的TTI的传统调度(没有TTI被调度用于第四UE(UE4))。每个框表示TTI及其用于相应UE的调度状态。如果框是切细的,则其被调度用于UE,如果其是空白的,则其没有被调度用于UE。如果框是加点的,则其没有被调度用于UE用于传输新的分组。每8个TTI,重复对应的HARQ过程。
UE1在TTI#0到#3(对应于HARQ过程#0到#3)传输,UE2在TTI#4到#7(对应于HARQ过程#4到#7)传输。UE#3在TTI#8到#11(对应于HARQ过程#0到#3)传输。在每个TTI,UE1到UE3中仅有一个初始传输。
然而,TTI#1中的UE1的传输失败(用切细的不同方向表示)。由此,UE1在TTI#9重复其传输,TTI#9是具有相同HARQ过程#1的TTI。因此,在TTI#9,存在两个同时的传输:UE3的初始传输以及UE1的重传。由于两个传输都以高的功率发生,所以它们可能彼此很强地干扰。
这一问题已经在3GPP TR 25.700的“Study of Further Enhanced Uplink(EUL)enhancements”的v12.0.0中认识到。提到了在这样的场景中,调度器可以使初始传输优先或重传优先。
使重传优先表示,在以上示例中,调度器在由于该小区没有正确地接收到原始传输而期望重传时针对TTI准备好重传并且去激活其他UE(这种情况下为UE3)的传输。
然而,如果UE1处于软切换(其可以在例如至少30%的情况下发生),则服务小区不知道分组是否被UE1的有效集合中的小区之一接收到。如果其被这些小区之一成功地接收到,则不需要重传。因此,服务小区不知道其是否应当准备好重传。
作为一个选项,服务小区可以准备好重传,而不管在有效集合中的其他小区处的接收的结果,但是这在有效集合中的小区中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的接收成功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使新的传输优先表示,如果在第一传输之后已经接收到“零授权”,则UE不执行重传。取而代之,其可以在HARQ缓冲器中保持将要重传的分组直到其再次接收到用于给定HARQ过程有效的绝对服务授权。
如以上解释的,服务小区并不总是知道是否需要重传。因此,在使新的传输优先的场景中,在软切换操作中,服务小区仅在其实际发生时(UE发送具有对应于重传的RSN的分组)才了解重传的需要。因此,调度器不知道是否继续调度新的UE,或者是否返回有可能具有重传需要执行的UE。这在根据在先调度信息已知需要重传的UE没有任何新的数据要调度的情况下可能是特别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重传可能必须等待非常长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果需要重传,则UE向基站(例如eNB或NB)通知,例如通过信令。这样的信令的一个示例是信号传输调度信息(SI)。因此,基站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调度用于重传的授权和/或可以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不调度仅用于重传的授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UE侧,可以执行以下过程之一:
UE监测分组是否未被确认为被来自有效集合的小区中的任何小区正确地接收(E-HICH上的ACK丢失)并且与此同时UE的服务授权(serving grant)期满或者被设置为“零授权”或“无效”。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检查是否达到预定最大传输尝试次数。因此,UE不自动重传,像它在传统情况下所做的那样。取而代之,其可以执行以下两个例程之一:
1)UE向服务小区信号通知重传(并且有可能还有哪个HARQ过程的指示)是需要的。这一信号通知可以通过向服务小区发送调度信息(SI)消息来执行。SI消息可以通过定时关联而指向给定HARQ过程,或者其可以明确地包含指向等待重传的HARQ过程的信息。
2)UE丢弃分组。即UE不再预见分组用于重传。例如,这可以通过将重传次数设置为允许的重传的最大次数来进行而不管实际重传次数。在这种情况下,相应高层应用可以决定如何进一步处理可能没有成功传输的分组。因此,如果服务授权在初始失败传输之后被传递给UE,则UE留给高层来决定是否重传分组。另外,UE可以刷新其HARQ缓冲器。
如果高层应用决定要再次传输分组,则其可以由层1和2以与传输任何其他(新的)分组相同的方式来处理。
最大重传次数是自然数,诸如1、2、3或更大。例如,假定最大重传次数是1。如果分组的第一传输从UE的角度看起来为失败(没有接收到ACK)并且没有授权被调度用于重传,则UE不重传分组,但是将重传次数设置为1。
高层应用是层3或以上的层的应用,优选地是层4或以上的层的应用,其中层1到层3分别是OSI层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在1)和2)中描述的方案之一与传统HARQ操作(自动重传直到接收到E-HICH上的ACK或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之间的切换机制。根据1)和2)在描述的调度之一的操作和传统HARQ操作中的每个也可以被表示为HARQ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由例如基站或控制器、诸如RNC来表示)可以决定UE将执行哪个HARQ模式。网络关于决定而指令UE,并且UE遵循这一指令。
例如,RNC可以决定HARQ模式作为RRC层配置的一部分。RNC向UE发送RRC消息(作为通过NodeB的净荷)。RNC还可以以NBAP消息向节点B通知UE的模式。然后,可以在由RNC决定的HARQ模式下执行UE与NodeB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NodeB做出关于HARQ模式的决定并且通过空中将其直接信号传输给UE。典型的用于信号传输的方式可以是使用共享控制信道顺序,诸如HS-SCCH顺序,类似于例如当UE在多载波HSDPA模式下时用于激活和去激活载波所使用的。
在又一示例实施例中,NodeB可以通过NBAP向RNC指示期望的HARQ模式。这可以是例如NodeB能力指示,其向RNC告知是否支持新的模式。然后,RNC配置UE使得其在期望的HARQ模式下操作(例如通过RRC消息)。
RNC可以针对单个UE、针对一组UE、或者针对所有UE配置HARQ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决定其将执行的HARQ模式。UE可以通知网络这一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UE和网络彼此独立地决定要由UE来执行的HARQ模式。在这些实施例中,UE和网络基于UE和网络均已知的相同的条件来决定。因此,不需要在网络与UE之间的HARQ模式的信号传输。
切换至1)和2)中描述的HARQ模式之一的示例条件可以是,UE处于软切换,软切换是切换状态的示例。UE可以基于有效集合中的小区的数目来决定这一情况。另外,网络知道UE是否处于软切换。另一示例条件是UE正在使用的某个业务类型。这一条件也可以是UE和网络都已知的。
网络还可以基于网络想要优化的不同度量来决定(例如延迟、小区吞吐量等)。
另外,网络可以知道UE是否能够根据1)和2)中描述的HARQ模式之一来工作。因此,其可以仅指令能够实现1)和2)中描述的HARQ模式的UE来根据这些方案之一来操作,其可以不指令其他UE。
如果基站知道UE将发送在需要的情况下调度用于重传的请求(即没有接收到分组的ACK这一信息,1)中描述的HARQ模式),则其通常可以使新的传输优先。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解决HSUPA中的TDM模式下的HARQ机制的所有以上认识到的问题。服务小区调度器可以使用传统HARQ机制来使重传优先(例如用于延迟优化)——自动执行重传。为了最大程度上优化TDM性能,UE可以不自动重传。因此,在软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其可以向服务小区信号传输重传被悬置,因此向调度器提供实现更大灵活性并且实现最大调度增益的信息。对于不太延迟敏感的业务,可以指令UE在初始传输失败之后立刻刷新HARQ过程缓冲器以最大程度地简化实现并且同时保留调度增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可以是分组的发送器,并且具体地是终端,诸如UE或其元件。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根据图2的装置可以执行图3的方法,但是不限于该方法。图3的方法可以由图2的装置来执行,但是不限于由该装置来执行。
装置包括监测部件10、检查部件20和通知部件30。
监测部件10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S10)。如果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S10=“否”),则检查部件20检查是否准许以针对重传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S20)。如果不准许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S20=“否”),则通知部件30通知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S30)。例如,通知部件可以通过信号传输诸如信令SI来通知。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可以是分组的发送器,并且具体地是终端,诸如UE或其元件。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根据图4的装置可以执行图5的方法,但是不限于该方法。图5的方法可以由图4的装置来执行,但是不限于由该装置来执行。
装置包括监测部件110、检查部件120和丢弃部件130。
监测部件110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S110)。如果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S110=“否”),则检查部件120检查是否准许以针对重传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已发送分组(S120)。如果不准许以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S120=“否”),则丢弃部件130丢弃分组(S130)。丢弃部件130可以丢弃分组而不管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例如,丢弃部件130可以将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而不管实际重传次数。实际重传次数表示分组已经被重传的频率。最大次数是自然数1、2、3或更大的数。另外,装置可以刷新(清空)存储已发送分组的缓冲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可以是基站,诸如NB、eNB或其元件。具体地,其可以是服务基站。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根据图6的装置可以执行图7的方法,但是不限于该方法。图7的方法可以由图6的装置来执行,但是不限于由该装置来执行。
装置包括监测部件210、检查部件220和阻止部件230。
监测部件210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S210)。如果分组被不正确地接收(S210=“是”),则检查部件220检查是否接收到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消息(S220)。如果没有接收到消息(S220=“否”),则阻止部件230阻止授权部件向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分组的时间间隔(S230)。即,如果授权部件出于除了重传之外的其他原因而向发送器授权时间间隔,则其没有被阻止授权,但是如果授权部件并非意图出于其他原因而向发送器授权时间间隔,则其在没有接收到消息的情况下不授权用于重传的时间间隔。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可以是控制器,诸如RNC或其元件。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根据图8的装置可以执行图9的方法,但是不限于该方法。图9的方法可以由图8的装置来执行,但是不限于由该装置来执行。
装置包括决策部件310和指令部件320。
决策部件310决定终端针对终端没有接收到对其的确认的已发送分组必需执行的重复模式(S310)。重复模式选自重复模式的组。重复模式可以是HARQ模式。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分组而不管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终端(传统HARQ模式),
-向基站通知确认没有被接收到(如上文中在1)中描述的HARQ模式),以及
-丢弃所述分组(如上文中在2)中描述的HARQ模式)。
指令部件320指令终端执行所决定的重复模式(S320)。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可以通知基站(终端的服务基站)所决定的重复模式(HARQ模式)。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至少一个存储器420,至少一个存储器420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处理器被布置成与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一起引起装置至少执行根据图3、5、7和9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方法。
用于重传的时间可以被确定为在初始传输之后的固定(预定)时间。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重传的时间可以基于其他条件来确定,诸如网络负载等。在这些实施例中,确定用于重传的时间的规则是预定的并且是基站和UE都已知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3GPP网络中实施。它们也可以用在其他移动网络中,诸如CDMA、EDGE、UMTS、LTE、LTE-A、WiFi网络等。具体地,它们可以在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传输中应用HARQ并且接收器负责向发送器调度资源时使用。
终端可以是用户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PDA、笔记本、平板PC、或者能够连接至相应移动网络的任何其他设备。基站可以是对应技术的基站,诸如NodeB、eNodeB、接入点等。
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消息中从一个实体向另一实体传输一个信息。这些消息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另外的(不同的)信息。
网络单元、协议和方法的名称基于当前标准。在其他版本或其他技术中,这些网络单元和/或协议和/或方法的名称可以不同,只要它们提供对应的功能。
除非另外陈述或者根据上下文另外清楚,否则两个实体不同这一陈述表示,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其不一定表示,它们基于不同的硬件。也就是,在本描述中描述的每个实体可以基于不同的硬件,或者这些实体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基于相同的硬件。其不一定表示它们基于不同的软件。也就是,本描述中描述的每个实体可以基于不同的软件,或者这些实体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基于相同的软件。
根据以上描述,因此应当很清楚,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例如基站(诸如NB、eNB或其部件)、采用该基站的装置、用于控制和/或操作该基站的方法、以及控制和/或操作该基站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承载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并且形成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介质。另外,根据以上描述,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例如终端(诸如UE或其部件)、采用该终端的装置、用于控制和/或操作该终端的方法、以及控制和/或操作该终端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承载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并且形成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介质。
以上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个的实现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作为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者其某种组合的实现。
应当理解,以上描述的是当前被认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内容。然而,应当注意,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被给出仅作为示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44)

1.一种装置,包括:
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检查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
通知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知部件被适配成通过信令调度信息来通知。
3.一种装置,包括:
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检查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
丢弃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已发送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丢弃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将所述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刷新部件,被适配成刷新所述已发送分组被存储于其中的缓冲器。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阻止部件,被适配成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阻止传输部件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指令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指令所述传输部件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
确定部件,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
抑制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阻止部件进行阻止并且在所述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指令部件进行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条件包括用以抑制所述指令部件的指令被接收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所述装置处于软切换过程中。
10.一种装置,包括:
监测部件,被适配成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
检查部件,被适配成检查所述分组没有被确认为将要被正确地接收的这一消息是否被接收到;
阻止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消息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阻止授权部件向所述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所述分组的时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消息经由信令来接收。
12.根据权利要求10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确定部件,被适配成确定条件是否成立;
抑制部件,被适配成在所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阻止部件进行阻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切换确定部件,被适配成确定所述发送器是否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其中
如果确定所述发送器处于所述软切换过程中,则所述条件成立。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指令部件,被适配成指令所述发送器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通知虽然用于所述重传的所述时间间隔没有被授权但是所述分组是否要被重传,以及
·在以预定时间间隔的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部件被适配成通过共享控制信道命令来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发送器将提供所述消息的这一信息被接收到,则所述条件成立。
17.一种装置,包括:
决策部件,被适配成从重复模式的组中决定出终端针对已发送分组必须执行的重复模式,其中所述终端没有接收到对所述已发送分组的确认,并且其中所述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所述终端,
·向基站通知所述确认没有被接收到,以及
·丢弃所述分组;以及
指令部件,被适配成指令所述终端执行所决定的所述重复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通知部件,被适配成向所述基站通知所决定的所述重复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知部件被适配成通过基站应用部分来通知所述基站。
20.根据权利要求17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令部件被适配成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消息来指令所述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7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决策部件被适配成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决定:所述终端的切换状态、由所述终端使用的业务类型、所述基站的小区吞吐量、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传输延迟。
22.一种方法,包括:
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
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知通过信令调度信息来做出。
24.一种方法,包括:
监测已发送分组是否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
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检查以针对重传所确定的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是否被准许;
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已发送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丢弃包括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将所述已发送分组的重传次数设置为预定义的最大次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刷新所述已发送分组被存储于其中的缓冲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2到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的所述重传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阻止以所确定的所述时间间隔来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已发送分组没有被确认为被正确地接收的情况下,指令重传所述已发送分组;
确定条件是否成立;
在所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阻止,并且在所述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指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条件包括用以抑制所述指令的指令被接收到。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条件包括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处于软切换过程中。
31.一种方法,包括:
监测来自发送器的分组是否被不正确地接收;
检查所述分组没有被确认为将要被正确地接收的这一消息是否被接收到;
在所述消息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阻止向所述发送器授权仅用于重传所述分组的时间间隔。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经由信令来接收。
33.根据权利要求31到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条件是否成立;
在所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抑制所述阻止。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发送器是否处于软切换过程中;其中
如果确定所述发送器处于所述软切换过程中,则所述条件成立。
35.根据权利要求33和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指令所述发送器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通知虽然用于所述重传的所述时间间隔没有被授权但是所述分组是否要被重传,以及
·在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没有没有被准许的情况下丢弃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分组的实际重传次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令通过共享控制信道命令来执行。
37.根据权利要求33和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发送器将提供所述消息的这一信息被接收到,则所述条件成立。
38.一种方法,包括:
从重复模式的组中决定出终端针对已发送分组必须执行的重复模式,其中所述终端没有接收到对所述已发送分组的确认,并且其中所述重复模式的组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所述分组而不管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被授权给所述终端,
·向基站通知所述确认没有被接收到,以及
·丢弃所述分组;以及
指令所述终端执行所决定的所述重复模式。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通知所决定的所述重复模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基站应用部分来向所述基站通知所决定的所述重复模式。
41.根据权利要求38到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终端的指令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消息来做出。
42.根据权利要求38到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决定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做出:所述终端的切换状态、由所述终端使用的业务类型、所述基站的小区吞吐量、以及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传输延迟。
4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集,所述指令集当在装置上被执行时被配置成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2到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被实施为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直接可加载到计算机中。
CN201480078680.7A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通信的装置、方法、存储介质 Ceased CN106256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55720 WO2015139772A1 (en) 2014-03-21 2014-03-21 Harq optimization for tdm m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102A true CN106256102A (zh) 2016-12-21
CN106256102B CN106256102B (zh) 2020-03-03

Family

ID=5039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8680.7A Ceased CN106256102B (zh) 2014-03-21 2014-03-21 用于通信的装置、方法、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63496A1 (zh)
EP (1) EP3120478B1 (zh)
JP (1) JP6507177B2 (zh)
CN (1) CN106256102B (zh)
CA (1) CA2943310A1 (zh)
WO (1) WO20151397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1809A1 (ja) *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6762A1 (en) * 2005-01-05 2006-07-06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unit
CN10113226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链路异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控制方法
CN101292556A (zh) * 2005-08-16 2008-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重新配置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60423A (zh) * 2010-06-07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分组传输的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3037421A (zh) * 2005-02-09 2013-04-10 英特尔公司 检测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方法、设备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US20140036808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of uplink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7968B1 (en) * 2004-01-22 2009-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witching between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HARQ retransmission modes
JP4838041B2 (ja) * 2006-04-28 2011-1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EP1936853B1 (en) * 2006-12-20 2018-11-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voidance of feedback colli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4981170B2 (ja) * 2007-04-30 2012-07-18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セル再選択、ならびに強化されたcell_fach状態への遷移および強化されたcell_fach状態からの遷移を扱う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446859B2 (en) * 2008-02-01 2013-05-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load in cell— FACH state
WO2013120074A1 (en) * 2012-02-11 2013-08-15 Vid Sca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awar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6762A1 (en) * 2005-01-05 2006-07-06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unit
CN103037421A (zh) * 2005-02-09 2013-04-10 英特尔公司 检测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方法、设备及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N101292556A (zh) * 2005-08-16 2008-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重新配置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32260A (zh) * 2006-08-22 2008-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链路异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控制方法
CN101860423A (zh) * 2010-06-07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分组传输的重传方法和装置
US20140036808A1 (en) * 2012-08-01 2014-0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of uplink transmi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OADCOM CORPORATION: ""TP on TDM Scheduling Solutions"", 《3GPP DRAFT;R1-134831 TP ON TDM SCHEDULING SOLUTIONS》 *
HUAWEI ET_AL: ""Improved granting for TDM operation "", 《3GPP DRAFT;R1-140688 IMPROVED GRANTING FOR TDM OPER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3496A1 (en) 2017-06-08
CN106256102B (zh) 2020-03-03
CA2943310A1 (en) 2015-09-24
EP3120478B1 (en) 2024-04-10
JP6507177B2 (ja) 2019-04-24
WO2015139772A1 (en) 2015-09-24
JP2017512447A (ja) 2017-05-18
EP3120478A1 (en)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0601B (zh) 用于可靠的低时延通信的喷泉(fountain)harq
CN107251628B (zh) 用于具有信道重复的harq的增强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7210869B (zh) 用于在无线设备处进行通信的装备和方法
EP1792514B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downlink signaling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JP500146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構成
TWI364952B (en) Method of enhancing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TWI479922B (zh) 提供控制資訊以支援高速下鏈及上鏈方法及系統
CN107438970B (zh) 用于关键任务应用的事件触发式多链路信道质量测量和报告
EP2214340A1 (en) HARQ operation for macro-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the downlink
KR20180094888A (ko) 경합-기반 물리 업링크 공유 채널
KR20180132702A (ko) 멀티파이어를 위한 업링크 페이로드 결정 및 업링크 승인 표시
US20100232373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003292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19004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レイテンシを減らすための技法
AU201321130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1373677B (zh)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重传的动态终止
CN106256102A (zh) Tdm模式的harq优化
KR2020011441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순차적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TW201332328A (zh) 傳輸方法,基地台及實現此方法的行動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8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617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47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