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5459A -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5459A
CN106255459A CN201580023569.2A CN201580023569A CN106255459A CN 106255459 A CN106255459 A CN 106255459A CN 201580023569 A CN201580023569 A CN 201580023569A CN 106255459 A CN106255459 A CN 106255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measuring device
mount type
variation
predetermin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3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村基树
田中慎
田中慎一
杉山信
仲村纩太
小盐豪
中泽亮惣
木谷成典
千代田悠生
冈崎香织
田中沙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5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5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Bio-feed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he endocrine or the exocrine systems
    • A61B5/4205Evaluating swallow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38Evaluating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muscoloskeletal system or a particular medical condition
    • A61B5/4542Evaluating the mouth, e.g. the ja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3Speech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61B5/6815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19Inertial sensors, e.g. accelerometers, gyroscopes, til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A61B5/743Displaying an image simultaneously with additional graphical information, e.g. symbols, charts, function plo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A61B5/744Displaying an avatar, e.g. an animated cartoon charac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Abstract

提供能不妨碍规定动作地以便宜且简单的构成计测规定动作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具备:佩戴部,其用于佩戴于人体;变动检测部,其在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规定部位的活动;计测部,其基于由变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活动,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时间。变动检测部具备发光部和受光部,从发光部发出光,由受光部检测被规定部位反射的反射光,检测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按规定的采样周期输出与检测出的距离相应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

Description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佩戴到人体来计测规定动作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防生活习惯病、预防肥胖、减压、美容、脑的活性化等受到关注,已在开发用于健康管理、促进健康的设备。例如,作为消化食物的行为的咀嚼动作,其被作为经由大脑调动整个身体的变化、活力的行为而受到关注。
并且,作为对伴随着进食的咀嚼次数进行计数的装置,已公开一种装置,其中,在向头部佩戴的壳体设置一对电极,以使一个电极抵接到咀嚼肌附近,使另一个电极抵接到咀嚼肌以外的部位的方式将壳体佩戴于头部,计测咀嚼肌的表面肌电位而对咀嚼次数进行计数(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535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由于将壳体佩戴于头部,因而存在装置的形状变大,佩戴时过于显眼的问题。另外,由于使电极与人体的规定部位抵接,因而存在佩戴时会产生不适感、不快感的问题。另外,也存在肌电位仪昂贵且由于佩戴装置反而会妨碍咀嚼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妨碍规定动作地以便宜且简单的构成计测规定动作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佩戴部,其用于佩戴于人体;变动检测部,其在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该规定部位的活动;以及计测部,其基于由该变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活动,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时间。
本发明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人体动作检测部,其检测上述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以及校正部,其基于由该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人体动作,对上述计测部的计测结果进行校正。
本发明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规定部位是颚,上述计测部计测作为上述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
本发明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作为上述人体动作的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中的至少1种动作。
本发明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生成信息的生成部,上述信息用于由外部的显示装置显示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和上述计测部所计测的咀嚼的次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不妨碍规定动作地以便宜且简单的构成计测规定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向人体的佩戴例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计测咀嚼次数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计测咀嚼次数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检测出的姿势与加权系数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A是示出检测出的变动与统计值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检测出的变动与统计值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进行的咀嚼与讲话的混合实验的结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1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2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2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3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4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4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5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实施方式的附图说明本发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向人体的佩戴例的说明图。如图1和图2所示,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具备: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其相互嵌合而形成箱体;夹子14,其装配在下壳体12的一面侧,作为与耳朵的形状相匹配地弯曲的佩戴部;背面盖13,其与下壳体12之间夹着夹子14的一端侧;收纳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内部的电池20、电路基板50、测距传感器40以及USB端口30等。
如图3所示,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能以使夹子14的另一端侧挂在耳朵的上部,并使嵌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配置在耳朵(耳垂)的里侧的方式佩戴于人体。并且,在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到耳朵上的状态下,测距传感器40配置为能检测作为规定部位的颚的活动、与颚之间的距离的变动。
能根据人体的佩戴部位而将作为佩戴部的夹子14设为适当的形状。在图3的例子中,能将与耳朵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的夹子14设为佩戴部。通过设为挂在耳朵上的结构,能使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形状较小,佩戴时不易显眼。
背面盖13例如使用硅酮等材料,由此,在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到耳朵上的情况下,背面盖13容易紧贴在耳朵的里侧的头部,并且能实现舒适的佩戴感。
电池20能对电路基板50、测距传感器40等部件供应所需要的电压。另外,电池20能经由USB端口30进行充电。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构成的一例的框图。如图4所示,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不仅具备测距传感器40,还具备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部51、加速度传感器52、计测部53、决定部54、算出部55、通信部56、存储部57等。上述各部安装于电路基板50。
测距传感器40具有作为变动检测部的功能。测距传感器40在不接触人体的规定部位的状态下检测该规定部位的活动。另外,测距传感器40检测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的变动。规定部位例如能设为颚(更具体地说为下颚骨)。
测距传感器40具有红外发光二极管等发光部、光电晶体管等受光部,从发光部发出光,由受光部检测被规定部位反射的反射光,按规定的采样周期(例如,0.2秒)输出与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应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在规定部位为颚的情况下,通过使颚活动,测距传感器40与颚之间的距离会变动。例如,如果与规定部位的距离变短,则输出峰值大的电压,如果与规定部位的距离变长,则输出峰值小的电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测距传感器40检测的规定部位的活动或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的变动包含测距传感器40输出的电压。
计测部53具有AD转换部,基于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活动,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当进行1次咀嚼时,测距传感器40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成为最小的定时产生1次,因此,测距传感器40输出的电压的峰值出现1次。通过检测按规定的采样周期取得的变动的峰值,能计测规定部位的动作次数(咀嚼次数)。
如上所述,测距传感器40处于与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规定部位伴随着规定动作而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规定动作。另外,由于测距传感器40处于与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因此在佩戴有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不适感、不快感。另外,测距传感器40是比较便宜的,结构也简单,不需要使用肌电位仪,因此能抑制成本,能以将夹子14挂在耳朵上这样的简单的结构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咀嚼次数。
另外,计测部53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由此,能不妨碍咀嚼地以便宜且简单的构成计测咀嚼的次数。
另外,使夹子14具有弹性,在不使用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情况下,能以由夹子14和背面盖13夹着衣服的领子等的方式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装到衣服上,因此能简单地携带,在想使用时能立即使用,便利性提高。
加速度传感器52具有作为人体动作检测部的功能。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规定部位(例如,颚等)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例如能设为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即,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作为人体动作的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中的至少1种动作。
加速度传感器52例如能使用压阻型3轴加速度传感器、静电电容型3轴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型3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能计测XYZ轴的3个方向的加速度。此外,加速度传感器52不限于3轴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是2轴加速度传感器。
控制部51具有作为校正部的功能,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的人体动作,对计测部53的计测结果进行校正。例如,在由计测部53计测1次咀嚼而使咀嚼次数增加1次的情况下,当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人体动作时,计测部53所计测的咀嚼视为是伴随着人体动作而规定部位进行联动所致的,例如,不计测咀嚼次数(进行从已计测的咀嚼次数减去1次的校正)。由此,能防止由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人体动作引起的误计测,而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例如,咀嚼次数等)。
另外,加速度传感器52具有作为姿势检测部的功能。在利用夹子14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于人体的情况下,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测距传感器40(或者也可以是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本身)的姿势。即,通过由加速度传感器52计测地球的重力加速度,能检测出测距传感器40的姿势(倾斜度)。例如,预先决定佩戴时的测距传感器40的基准姿势(基准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根据重力方向与基准方向的偏差(偏差角度),能确定依赖于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的佩戴时的个人差。
决定部54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的姿势,决定对作为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进行计数时的阈值。通过决定该阈值,能考虑用户的个人差。
算出部55由测距传感器40多次检测变动,算出检测出的多次变动的统计值。统计值可以是多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中央值),也可以是多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平均值。
通信部56例如进行与外部的智能手机、便携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等具备显示画面的外部设备(显示装置)的通信。
存储部57存储规定的信息。此外,后面描述规定的信息。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进行的咀嚼次数的计测。图5和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计测咀嚼次数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以下,为了简便,以控制部51为处理的主体进行说明。
控制部51基于用户的信息来设定初始阈值C0(S11)。初始阈值C0是在计测咀嚼次数时用于判断是否进行了咀嚼的阈值的初始值。用户的信息例如能设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从外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等)经由通信部56输入用户的信息即可。所输入的信息(个人信息)按每个用户区分开而存储在存储部57中。
控制部51控制加速度传感器52来检测在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到耳朵上时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测距传感器40)的姿势(S12)。例如,能预先决定佩戴时的测距传感器40的基准姿势(基准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关系,而检测重力方向与基准方向的偏差(偏差角度)。
控制部51控制决定部54来基于检测出的姿势对使用加权系数设定的初始阈值C0进行校正,决定阈值C(S13)。
图7是示出检测出的姿势与加权系数的关系的说明图。如前所述,测距传感器40的姿势能表示为测距传感器40的基准姿势(基准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表示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到耳朵上时的基准姿势的基准方向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设为0。如图7所示,在角度为0的情况下,能将加权系数设为1。在该情况下,不对初始阈值C0进行校正,能将其直接用作所决定的阈值C。
另外,由于用户的个人差,佩戴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时的重力方向与基准方向会有偏差,角度设为θ1。在该情况下,当将加权系数设为α1时,阈值C能由α1×初始阈值C0求出。其它角度(姿势)也是同样的。通过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的姿势来变更阈值C,能吸收用户的个人差而精度良好地计测咀嚼次数。
例如,在利用夹子14佩戴于人体的情况下,当测距传感器40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变长,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的峰值变小时,使阈值C变小。另外,在利用夹子14佩戴于人体的情况下,当测距传感器40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变短,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的峰值变大时,使阈值C变大。由此,能吸收佩戴状态下的用户的个人差而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咀嚼)的次数。
控制部51设定为咀嚼次数N=0(S14),控制测距传感器40来检测规定部位(颚、下颚骨)的变动(S15)。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测距传感器40将按规定的采样周期(例如,0.2秒等)输出的电压(规定部位的活动或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的变动)以时间序列表示为A1、A2、A3、…、A(i-1)、Ai、A(i+1)、…(i是整数)。
控制部51判断检测出的变动是否为峰值(S16)。是否为峰值的判断条件是,在式(1)和式(2)两个式子均成立的情况下,能判断为变动Ai为峰值,在两个式子中有一个不成立的情况下,能判断为变动Ai不是峰值。
[数1]
Ai>A(i-1)…(1)
Ai>A(i+1)…(2)
A max=Max(A(i-5),…A(i+5)…(3)
A min=Min(A(i-5),…A(i+5)…(4)
Adif=(Amax-A min)×0.5+A min…(5)
Ai>Adif…(6)
在检测出的变动不是峰值的情况下(在S16中为“否”),控制部51继续步骤S15以后的处理。在检测出的变动是峰值的情况下(在S16中为“是”),控制部51控制算出部55来基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多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算出变动的统计值(S17),判断检测出的变动是否大于算出的统计值(S18)。
将检测出的变动设为Ai。例如,在将变动Ai设为基准时点的情况下,规定时间能设为基准时点的5个采样周期前和5个采样周期后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即,使用除了Ai以外从A(i-5)到A(i+5)的10次变动算出统计值。能由式(3)算出变动的最大值Amax,能由式(4)算出变动的最小值Amin,能由式(5)算出统计值Adif。即,统计值能设为多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中央值)。此外,还可以不设为中央值,而设为多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平均值。另外,多次不限于基准时点的前后5次,也可以是其它次数,也可以使基准时点前与基准时点后的次数不同。
能通过式(6)判断检测出的变动是否大于算出的统计值。
在检测出的变动不大于统计值的情况下(在S18中为“否”),控制部51判断为检测出的变动是由噪声引起的,不立即对咀嚼次数进行计数,而继续步骤15以后的处理。
在检测出的变动大于统计值的情况下(在S18中为“是”),判断为检测出的变动不是由噪声引起的,为了进行咀嚼次数的计测,而进行后述的步骤S19的处理。
图8A、B是示出检测出的变动与统计值的关系的示意图。在图8A、B中,将检测出的变动设为Ai。最大值Amax为除了Ai以外从A(i-5)到A(i+5)的10次变动中的最大值。另外,最小值Amin为除了Ai以外从A(i-5)到A(i+5)的10次变动中的最小值。统计值Adif为最大值Amax与最小值Amin之间的中间值(中央值)。
如图8A所示,在检测出的变动Ai为统计值Adif以下的情况下,认为变动Ai是由噪声等引起的,在咀嚼次数的计数中不考虑变动Ai。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检测出的变动Ai大于统计值Adif的情况下,考虑变动Ai不是由噪声引起的,而是由咀嚼引起的。这样,通过比较检测出的变动和统计值,能可靠地检测出按规定的采样周期取得的变动的峰值,能防止基于由噪声等引起的峰值小的变动错误地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
控制部51判断检测出的变动是否大于所决定的阈值C(S19)。
[数2]
A max=Max(A(i-5),…A(i))…(7)
A min=Min(A(i-5),…A(i))…(8)
Aid=A max-A min…(9)
Aid>C…(10)
在步骤S19中,检测出的变动Aid与步骤S18中的变动不同,能由式(7)、式(8)以及式(9)算出。另外,能通过式(10)判断检测出的变动Aid是否大于所决定的阈值C。即,当如式(7)所示将基准时点的变动Ai和在基准时点前5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最大值设为Amax,并如式(8)所示将基准时点的变动Ai和在基准时点前5次所检测出的变动的最小值设为Amin时,如式(9)所示,变动Aid为最大值Amax与最小值Amin之差。此外,基准时点前的次数不限于5次,也可以是其它次数。另外,也能考虑在基准时点后检测出的变动。
在检测出的变动Aid不大于阈值C的情况下(在S19中为“否”),控制部51继续步骤S15以后的处理。在检测出的变动Aid大于阈值C的情况下(在S19中为“是”),控制部51将咀嚼次数N加上1后的值作为新的咀嚼次数N(S20)。即,控制部51使咀嚼次数N增加1。
即,在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Aid大于由决定部54决定的阈值C的情况下,计测部53对咀嚼次数进行计数。
通过将在进行规定动作(例如,咀嚼)的情况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和在进行人体动作(例如,讲话)的情况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预先量化而决定阈值C,能在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Aid大于阈值C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咀嚼等规定动作,并在变动Aid小于阈值C的情况下,判断为是讲话等人体动作。由此,能将规定动作(咀嚼)和讲话等人体动作区别开而计测规定动作,能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
控制部51判断从最近的计数时点(咀嚼次数的计数时点)到本次的计数时点的时间差是否短于规定经过时间(例如,0.3秒)(S21),在时间差短于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在S21中为“是”),即,吃饭时不会在0.3秒之间咀嚼2次,因此判断为有噪声的影响,而将从咀嚼次数N减去1后的值作为新的咀嚼次数N(S22)。即,控制部51将咀嚼次数N减少1。此外,规定经过时间不限于0.3秒。
在时间差不短于规定经过时间的情况下(在S21中为“否”),判断为没有噪声的影响,不进行步骤S22的处理,而进行后述的步骤S23的处理。通过进行步骤S21的处理,能判断咀嚼次数的相邻计测时点间的时间差是否短于规定经过时间,而进行噪声去除。
控制部51判断是否检测出人体动作(S23),在检测出人体动作的情况下(在S23中为“是”),将从咀嚼次数N减去1后的值作为新的咀嚼次数N(S24)。此外,当在检测出人体动作的情况下未使咀嚼次数N增加1时,也可以不从咀嚼次数N减去1。
即,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规定部位(例如,颚等)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例如能设为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并且,计测部53在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人体动作的情况下不对咀嚼次数进行计数。例如,在由计测部53计测1次咀嚼而使咀嚼次数增加1次的情况下,当由加速度传感器52检测出人体动作时,计测部53所计测的咀嚼视为是伴随着人体动作而规定部位进行联动所致的,例如,不计测咀嚼次数(进行从已计测的咀嚼次数减去1次的校正)。由此,能防止由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人体动作引起的误计测,而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
在未检测出人体动作的情况下(在S23中为“否”),控制部51不进行步骤S24的处理,而进行后述的步骤S25的处理。
控制部51判断是否结束处理(S25),在不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在S25中为“否”),继续步骤S15以后的处理。在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在S25中为“是”),控制部51生成咀嚼信息,经由通信部56将生成的咀嚼信息向外部设备(智能手机、便携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等)输出(S26),结束处理。后面详细描述咀嚼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在进行咀嚼的情况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和在进行讲话的情况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预先量化而决定阈值C,但是也可以将进行讲话以外的人体动作例如进行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的情况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预先量化而决定阈值C。由此,能将咀嚼与点头、打喷嚏、吞咽或摇头等人体动作区别开而精度良好地计测咀嚼次数。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进行的咀嚼和讲话的混合实验的结果的一例的时序图。在图9中,横轴表示时间(秒),纵轴表示测距传感器40输出的电压(变动)。图9示出让试验者吃三明治,咀嚼2分钟并在中途说话40秒的情况下的结果。通过进行图5和图6所例示的处理,实际咀嚼的次数为73次时,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计测结果为74次。这样,即使在进行讲话等人体动作的情况下,也能精度良好地计测咀嚼次数。
接着,说明包含所计测的咀嚼次数的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控制部51具有作为生成部的功能,生成包含咀嚼次数的咀嚼信息,经由通信部56将生成的咀嚼信息向外部设备输出。此外,生成的咀嚼信息能存储在存储部57中。
图10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1实施例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咀嚼信息按每一年、月、周、日包含每次早餐、午餐、晚餐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等,能通过图表可视化。由此,能活用为饮食的总日记。
图11和图12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2实施例的说明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咀嚼信息包含对咀嚼次数的目标值的达成度。例如,如图11所示,在通知每天的达成度的情况下,当高于目标值时(在图11的例子中用得分表示达成度),显示给人端正且小脸的印象的金毛猎犬的角色,并为了示出达成度,例如,显示“状态很好!就这样继续下去拥有年轻的脸吧!”等文本。另外,如图12所示,在通知每天的达成度的情况下,当低于目标值时(在图12的例子中用得分表示达成度),显示给人脸颊的肌肉下垂的印象的斗牛犬的角色,并为了提高达成度,例如,显示“照这样下去法令纹会明显。明天加强咀嚼吧。”等文本。由此,能每天通知对目标的达成度而促进咀嚼。
图13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3实施例的说明图。如图13所示,咀嚼信息包含咀嚼次数、咀嚼速度。如图13所示,在咀嚼速度过快的情况下,立即显示促使放慢咀嚼速度的文字、图表等。由此,能实时指导理想的吃法(咀嚼速度)。
图14和图15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4实施例的说明图。如图14所示,咀嚼信息包含学生的供餐的咀嚼次数和供餐的卡路里消耗。另外,如图15所示,咀嚼信息包含班级的学生的咀嚼次数和班级内的名次等图表化的信息。由此,能记录学生的饮食而使其可视化,能提供供餐的新指标。
图16是示出咀嚼信息的显示方式的第5实施例的说明图。如图16所示,咀嚼信息包含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和所计测的咀嚼的次数。如图16所示,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例如表示咀嚼的速度,例如,能如节拍器那样显示1次咀嚼的速度。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如节拍器那样显示的方法,而使用以2种颜色的切换进行显示的方法、以1种颜色的闪烁进行显示的方法等。由此,能容易地判断所计测的咀嚼的速度与目标速度相比是快还是慢,例如,能活用为护理设施等的入住者的健康管理工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用户未进行咀嚼等规定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52计测人体的运动等活动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用户能简单地操作的操作部(例如,开关、按钮、触摸面板等),另外,还能设置显示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的动作状态的显示部(例如,LED、液晶面板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用户的信息设定初始阈值C0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从外部设备输入用户的信息的构成,而是用户将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100佩戴到耳朵上,通过实际进行多次咀嚼或讲话来进行校准,以将个人差吸收而设定初始阈值C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距传感器40为保持在与颚等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的构成,但是根据颚以外的规定部位的不同,有时也能是将测距传感器40设为保持在接触状态的构成,另外,也能使用测距传感器40以外的传感器(热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波多普勒传感器等)。另外,还能根据头、手腕、脚腕、胳膊、腰等佩戴部位而改变佩戴部的形状或结构。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夹子14,而使用能卷绕在胳膊上的带。并且,可以利用测距传感器40,检测胳膊的皮肤表面的活动,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脉搏。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夹子14,而使用能卷绕在头上的带。并且,可以利用测距传感器40,检测头的表面的活动,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睡眠的时间、呼吸等睡眠时的身体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当由测距传感器40得到的变动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认为是在床、被褥上安静地睡眠,因此,通过计测检测出的变动处于规定的范围内的时间,能计测睡眠时间。另外,在由测距传感器40得到的变动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判别为正在进行呼吸,因此,通过计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超过阈值的次数,能计测呼吸次数、无呼吸的状态。另外,通过不仅计测上述呼吸,还由加速度传感器53同时计测睡眠时的姿势,能更准确并详细地计测睡眠时的身体的状态。
(第4实施方式)
在第4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夹子14,而使用能卷绕在胸部的带。并且,可以利用测距传感器40,检测胸部的表面的活动,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睡眠的时间、呼吸等睡眠时的身体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当由测距传感器40得到的变动处于规定的范围内时,认为是在床、被褥上安静地睡眠,因此,通过计测检测出的变动处于规定的范围内的时间,能计测睡眠时间。另外,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在由测距传感器40得到的变动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能判别为正在进行呼吸,因此,通过计测由测距传感器40检测出的变动超过阈值的次数,能计测呼吸次数、无呼吸的状态。另外,通过不仅计测上述呼吸,还由加速度传感器53同时计测睡眠时的姿势,能更准确并详细地计测睡眠时的身体的状态。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中记载的技术特征能相互组合而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佩戴部(14),其用于佩戴于人体;变动检测部(40),其在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该规定部位的活动;以及计测部(53),其基于由该变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活动,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佩戴部(14)佩戴于人体。佩戴部能根据人体的佩戴部设为适当的形状。例如,在挂在耳朵上的情况下,能将与耳朵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的夹子设为佩戴部。由此,能使装置的形状较小,佩戴时不易显眼。另外,能根据头、手腕、脚腕、胳膊、腰等佩戴部位而改变佩戴部的形状或结构。变动检测部(40)在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该规定部位的活动。规定部位例如能设为颚。变动检测部例如能使用测距传感器,从发光部发出光,由受光部检测被规定部位反射的反射光,检测与规定部位之间的距离,按规定的采样周期输出与检测出的距离相应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在规定部位为颚的情况下,通过使颚活动,变动检测部与颚之间的距离会变动。计测部(53)基于由变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活动,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时间。规定动作例如为咀嚼。当进行1次咀嚼时,距离的峰值出现1次,因此,通过检测按规定的采样周期取得的变动的峰值,能计测规定部位的动作次数或动作时间。
由于变动检测部处于与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规定部位伴随着规定动作而活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妨碍规定动作。另外,由于变动检测部处于与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因此佩戴时也不会产生不适感、不快感。另外,由于不需要使用肌电位仪,因此能抑制成本,能以将佩戴部佩戴于人体这样的简单结构计测规定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人体动作检测部(52),其检测上述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以及校正部(51),其基于由该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人体动作,对上述计测部的计测结果进行校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人体动作检测部(52)检测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规定部位(例如,颚等)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例如能设为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人体动作检测部例如能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校正部(51)基于由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人体动作,对计测部的计测结果进行校正。例如,在由计测部计测1次咀嚼而使咀嚼次数增加1次的情况下,当由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出人体动作时,计测部所计测的咀嚼视为是伴随着人体动作而规定部位进行联动所致的,例如,不计测咀嚼次数(进行从已计测的咀嚼次数减去1次的校正)。由此,能防止由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人体动作引起的误计测,而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规定部位是颚,上述计测部计测作为上述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部位是颚,计测部计测作为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由此,能不妨碍咀嚼地以便宜且简单的构成计测咀嚼的次数。
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作为上述人体动作的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中的至少1种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作为人体动作的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中的至少1种动作。由此,即使在进行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等人体动作的情况下,也能精度良好地计测规定动作(例如,咀嚼次数等)。
本实施方式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生成信息的生成部(51),上述信息用于由外部的显示装置显示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和上述计测部所计测的咀嚼的次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成部(51)生成信息,上述信息用于由外部的显示装置显示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和计测部所计测的咀嚼的次数。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例如表示咀嚼的速度,例如,能设为如节拍器那样显示1次咀嚼的速度的情况,以2种颜色的切换来显示1次咀嚼的速度的情况,以1种颜色的闪烁来显示1次咀嚼的速度的情况等。由此,能容易判断所计测的咀嚼的速度与目标速度相比是快还是慢。
附图标记说明
14 夹子(佩戴部)
20 电池
30 USB端口
40 测距传感器(变动检测部)
50 电路基板
51 控制部(校正部、生成部)
52 加速度传感器(人体动作检测部)
53 计测部
54 决定部
55 算出部
56 通信部
57 存储部。

Claims (5)

1.一种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佩戴部,其用于佩戴于人体;
变动检测部,其在与人体的规定部位不接触的状态下检测该规定部位的活动;以及
计测部,其基于由该变动检测部检测出的活动,计测规定动作的次数或动作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人体动作检测部,其检测上述规定部位进行联动的人体动作;以及
校正部,其基于由该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人体动作,对上述计测部的计测结果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部位是颚,
上述计测部计测作为上述规定动作的咀嚼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人体动作检测部检测作为上述人体动作的讲话、点头、打喷嚏、吞咽、摇头中的至少1种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生成信息的生成部,上述信息用于由外部的显示装置显示咀嚼的反复动作的目标速度和上述计测部所计测的咀嚼的次数。
CN201580023569.2A 2014-04-30 2015-03-18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Pending CN1062554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4064 2014-04-30
JP2014094064A JP5995904B2 (ja) 2014-04-30 2014-04-30 人体装着型計測装置
PCT/JP2015/058134 WO2015166739A1 (ja) 2014-04-30 2015-03-18 人体装着型計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5459A true CN106255459A (zh) 2016-12-21

Family

ID=5435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3569.2A Pending CN106255459A (zh) 2014-04-30 2015-03-18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42468A1 (zh)
JP (1) JP5995904B2 (zh)
CN (1) CN106255459A (zh)
WO (1) WO20151667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327A (zh) * 2017-03-14 2017-08-18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单边咀嚼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07080541A (zh) * 2017-03-01 2017-08-22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单边咀嚼监测设备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7477A1 (ja) * 2015-01-22 2016-07-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生体装着型計測装置、食事支援装置、食事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計測方法及び食事支援方法
CN109561828A (zh) * 2016-06-10 2019-04-02 碧奥特拉克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监测和治疗肌肉张力相关的医学病症的设备和系统
US11589796B2 (en) * 2017-02-09 2023-02-28 Sivan KINREICH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neural and muscle activity in a subject's head for the detection of mastication
JP6891074B2 (ja) * 2017-08-25 2021-06-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6810726B2 (ja) 2018-10-10 2021-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食事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食事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TWI741663B (zh) * 2020-06-30 2021-10-0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裝置與耳機
KR20220029247A (ko) * 2020-09-01 2022-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4819A (ja) * 1995-08-11 1997-02-25 D K Electro Giken Kk 噛み数計数装置
JP2005329213A (ja) * 2004-05-21 2005-12-02 Toshi Kozo Kenkyusho:Kk 側頭筋の動きをカウントする咀嚼回数計
JP2007317144A (ja) * 2006-05-26 2007-12-06 Resuko Kk 咀嚼カウンタ
JP2011010791A (ja) * 2009-07-01 2011-01-20 Infoscience Corp 咀嚼状態認識装置
US20110276312A1 (en) * 2007-06-08 2011-11-10 Tadmor Shalon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modifying eating behavior
JP2012075758A (ja) * 2010-10-05 2012-04-19 Doshisha 嚥下障害検出システム
CN102670206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索尼公司 咀嚼检测装置和咀嚼检测方法
CN102920461A (zh) * 2012-09-13 2013-02-13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进食习惯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1416U (ja) * 1984-04-25 1985-11-13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咀嚼カウンタ−
JP4636523B2 (ja) * 2003-05-29 2011-02-23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運動状態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脈拍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727253B2 (ja) * 2004-08-05 2011-07-20 サッポロビール株式会社 連続嚥下運動測定装置及び連続嚥下運動測定方法
JP4730037B2 (ja) * 2005-09-27 2011-07-2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咀嚼計
AU2008313292A1 (en) * 2007-10-15 2009-04-23 Lorentz Fleischer (Li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ve guidance of eating behavior after weight loss surgery
US20090285434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Jason Martin Williams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4819A (ja) * 1995-08-11 1997-02-25 D K Electro Giken Kk 噛み数計数装置
JP2005329213A (ja) * 2004-05-21 2005-12-02 Toshi Kozo Kenkyusho:Kk 側頭筋の動きをカウントする咀嚼回数計
JP2007317144A (ja) * 2006-05-26 2007-12-06 Resuko Kk 咀嚼カウンタ
US20110276312A1 (en) * 2007-06-08 2011-11-10 Tadmor Shalon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modifying eating behavior
JP2011010791A (ja) * 2009-07-01 2011-01-20 Infoscience Corp 咀嚼状態認識装置
JP2012075758A (ja) * 2010-10-05 2012-04-19 Doshisha 嚥下障害検出システム
CN102670206A (zh) * 2011-03-18 2012-09-19 索尼公司 咀嚼检测装置和咀嚼检测方法
CN102920461A (zh) * 2012-09-13 2013-02-13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进食习惯监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0541A (zh) * 2017-03-01 2017-08-22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单边咀嚼监测设备及其方法
CN107049327A (zh) * 2017-03-14 2017-08-18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单边咀嚼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5904B2 (ja) 2016-09-21
US20170042468A1 (en) 2017-02-16
JP2015208633A (ja) 2015-11-24
WO2015166739A1 (ja) 2015-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5460B (zh)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和计测方法
CN106255459A (zh) 人体佩戴型计测装置
US9311825B2 (en) Biometric sensing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gaming, education, and wellness applications
CN102014740B (zh) 互动式婴儿奶瓶
TWI623298B (zh) 穿戴式生理量測儀
CN204708829U (zh) 一种无线呼吸、脉搏监测装置
CN108852289B (zh) 基于三轴加速度计的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
CN105286823A (zh) 穿戴式自供电多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US20070203433A1 (en) Relaxation inducing apparatus
JP3243566U (ja) 睡眠生理システム
CN103169474B (zh) 移动式监测、分析和治疗辅助仪器
JP2022002802A (ja) 呼吸センサ、呼吸検出装置、生体情報処理装置、生体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インドフルネス支援装置
CN104665798A (zh) 血压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06026321U (zh) 穿戴式生理量测仪
TWM602879U (zh) 微型穿戴生理裝置
JP6576045B2 (ja) 生体装着型計測装置及び計測方法
CN204765611U (zh) 血压管理装置及系统
CN204839492U (zh) 血压管理装置
CN206836422U (zh) 一种可调节式智能手环
JP6761702B2 (ja) 食生活管理装置
CN104665799A (zh) 血压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07912078U (zh) 驼背矫正衣
CN206380812U (zh) 振动式腕带无级调节智能手环
JP2010148729A (ja) 運動中の脈拍情報の検出装置
TWM612939U (zh) 指戴式生理檢測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