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2969B -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2969B
CN106252969B CN201610812176.6A CN201610812176A CN106252969B CN 106252969 B CN106252969 B CN 106252969B CN 201610812176 A CN201610812176 A CN 201610812176A CN 106252969 B CN106252969 B CN 106252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hell
control circuit
connecting terminal
mo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21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2969A (zh
Inventor
何伟
李金龙
路明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Baishi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estek E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estek E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estek E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21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29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10404 priority patent/WO20180456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2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2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2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2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包括插座本体及移动部,插座本体包括一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第一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交流取电插口,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后从交流取电插口输出;移动部包括一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第二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USB输出插口,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将从第一控制电路输入的电流转换后从USB输出插口输出;移动部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该插座装置移动部与插座本体连接时,插座本体可以为移动部充电蓄能,移动部也可以向插座本体供电,移动部与插座本体分离时,移动部可以作为移动电源及照明设备使用。

Description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拆装及组合的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随着家居电器化、智能化地发展,传统插座结构存在诸多有待改进和优化之处。
一个有待改进和优化之处,目前的插座、排插其壳体结构为一体结构,不可随意拆分及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
一个有待改进和优化之处,目前的插座、排插不具备作为移动电源使用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
一个有待改进和优化之处,目前的插座、排插,插座、排插作为间接向家用电器提供电源的设备,当在停电状态时,也是随即不能像电器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壳体结构可拆分与组合,拆分部分可以移动电源使用,且拆分部分在停电状态时可以向家用电器提供电能,使得应用更加便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该装置包括:
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交流取电插口,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后从所述交流取电插口输出;
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包括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USB输出插口,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入的电流转换后从所述USB输出插口输出;
所述移动部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插座装置,它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座本体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所述移动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被布置成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第一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壳体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第二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将所述移动部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面设置有磁性吸附件,所述磁性吸附件可以吸附于所述第二底面将所述第二底面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一负极柱式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一负极片状接线端子,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当所述第二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时,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分别抵接于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底面包括一凹陷底座,所述第一底面包括一与所述凹陷底座相适配凸台底座;所述第二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时,所述凸台底座插置于所述凹陷底座;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陷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用于将接受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转换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MCU主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为交流110V或220V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充电系统电路及USB输出系统电路;所述电池充电系统电路包括蓄电池、电池充电电路及电池充电保护电路,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所述USB输出系统电路包括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USB自动识别电路及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蓄电池的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输送到USB输出插口;所述USB自动识别电路用于识别选择的USB输出插口进行电压输出;所述电源保护电路用于USB输出插口的充电保护;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还连接有照明及指示灯电路,所述照明及指示灯电路连接有照明灯及LED指示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电池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供电;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转换成高压直流电输送到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还用于将接受的所述蓄电池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所述MCU主控制电路还用于选择输送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电压为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输送还是者蓄电池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一充电输入接口,所述充电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当移动部单独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可以通过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充电线连接所述充电输入接口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插座装置,该插座装置包括插座本体及可与插座本体活动连接的移动部,可活动连接的理解为,移动部可以与插座本体连接为一体,也可以与插座本体脱离开来,连接为一体为组合使用,二者脱离开来为分别单独使用,插座本体与移动部是组合使用还是分别单独使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得应用更加便捷。另外一点,作为移动部的部分,移动部包括一第二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一蓄电池,当移动部与插座本体分开使用时,移动部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再次,本结构的插座,在停电状态下,在该插座装置的MCU主控制电路的选择下,蓄电池可以向交流取电口供电,以维持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路部分的方框原理示意图。
图中:
插座本体100;
第一壳体110;
第一底面111;
磁性吸附件112;
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
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
凸台底座115;
交流取电插口120;
移动部200;
第二壳体210;
第二底面211;
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
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
凹陷底座214
USB输出插口220;
充电输入接口230;
第一控制电路300;
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10;
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
MCU主控制电路330;
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40;
输出开关350;
第二控制电路400;
电池充电系统电路410;
蓄电池411;
电池充电电路412;
电池充电保护电路413;
应急输出开关414;
USB输出系统电路420;
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421;
USB自动识别电路422;
电源保护电路423;
照明及指示灯电路4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参照图1及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插座本体100及移动部200;所述插座本体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所述第一壳体110内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300,所述第一壳体110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交流取电插口120,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后从所述交流取电插口120输出。所述移动部200包括一第二壳体210,所述第二壳体210内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400,所述第二壳体210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USB输出插口220,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00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输入的电流转换后从所述USB输出插口220输出。所述移动部200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100。
该实施例揭示的插座装置,该插座装置包括插座本体100及可与插座本体100活动连接的移动部200,可活动连接的理解为,移动部200可以与插座本体100连接为一体,也可以与插座本体100脱离开来,连接为一体为组合使用,二者脱离开来为分别单独使用,插座本体100与移动部200是组合使用还是分别单独使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得应用更加便捷。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之间的可活动连接关系,所述插座本体100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300的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所述移动部200设置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400的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被布置成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揭示的插座装置,除了移动部200需要可以活动连接于插座本体100外,还需要满足的是,当移动部200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100时,移动部200第二壳体210内安装的第二控制电路400需要与插座本体100第一壳体110内的第一控制电路300进行电连接,为此,在第一连接部设置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在第二连接部设置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被布置成当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时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与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电性连接。如此,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一体时,第一控制电路300与第二控制电路400之间也导通为闭合的电路。
更具体地,还是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0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第一壳体110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一底面111;所述第二壳体210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第二壳体210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二底面211;所述第二底面211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111将所述移动部200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100。可以理解的是,插座本体100原本的结构就是一个具有大致为长方体结构壳体的排插,插座本体100沿长度方向具有二个面,一个面安装有市电输电导线,另外一个面就是第一底面111;同样,移动部200的第二壳体210的结构与第一壳体110比较相似,外壳的布局及尾部可以设置为不相同,但是,第二壳体210的第二底面211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一底面111基本向吻合,当需要将移动部200连接于插座本体100时,就是将第二底面211连接于第一底面111,且第二底面211连接于第一底面111后,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的连接结构外部结构相对协调,即第二底面211基本能吻合的对接第一底面111。
更为具体地,还是参照图2所示,第二底面211与第一底面111可活动的连接关系,其结构在于,所述第一底面111设置有磁性吸附件112,所述磁性吸附件112可以吸附于所述第二底面211将所述第二底面211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111。如此,当第二底面211靠近第一底面111时,第一底面111的磁性吸附件112将第二底面211吸附于第一底面111,将第二底面211连接于第一底面111,当需要将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分离开来的时候,只要稍微用力拉动第二底面211,将第二底面211与第一底面111分开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第一底面111的磁性吸附件112为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第二底面211为能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作,例如将铁、钴、镍作为第二底面211的制作材料。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座装置,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一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面111;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一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211;当所述第二底面211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111时,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分别抵接于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
作为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的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固定安装于第一底面111,作为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的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固定安装于第二底面211,当移动部200连接于插座本体100时,第一底面111的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分别抵接于第二底面211的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将第一控制电路300及第二控制电路400电性连接。该连接方式,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便于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的连接与分离。
进一步,参照图2所示,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二底面211包括一凹陷底座214,所述第一底面111包括一与所述凹陷底座214相适配凸台底座115;所述第二底面211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111时,所述凸台底座115插置于所述凹陷底座214;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113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114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115,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212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213设置于所述凹陷底座214。该结构的设计,当移动部200连接于插座本体100时,第一底面111的凸台底座115插置于第二底面211的凹陷底座214,使得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面111的磁性吸附件112固定安装于凹陷底座214的座面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10,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用于将接受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10转换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120;MCU主控制电路330,用于控制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的输出电流为交流110V或220V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还是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00包括电池充电系统电路410及USB输出系统电路420;所述电池充电系统电路410包括蓄电池411、电池充电电路412及电池充电保护电路413,所述电池充电电路412用于为所述蓄电池411充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412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413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所述USB输出系统电路420包括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421、USB自动识别电路422及电源保护电路423;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421用于将所述蓄电池411的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输送到USB输出插口220;所述USB自动识别电路422用于识别选择的USB输出插口220进行电压输出;所述电源保护电路423用于USB输出插口220的充电保护;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421还连接有照明及指示灯电路424,所述照明及指示灯电路424连接有照明灯及LED指示灯。
该实施例中,当移动部200与插座本体100分离开来时,移动部200的蓄电池411可以向USB输出插口220供电,此时,移动部200可以单独作为移动电源使用,还可以通过连接的照明灯作为应急照明使用。
进一步地,还是参照图3所示,所述蓄电池41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供电;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还包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40,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340用于将所述蓄电池411的输出电压转换成高压直流电输送到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还用于将接受的所述蓄电池411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120;所述MCU主控制电路330还用于选择输送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的电压为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10输送还是者蓄电池411输送。
当市电停止供电时,蓄电池411可以向插座本体100的第一控制电路300供电,插座本体100的交流取电插口120可以持续向家用电器供电,不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还设置有一输出开关350,所述输出开关350用于控制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10与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320之间的开启或闭合;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00之间设置有一应急输出开关414,所述应急输出开关4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00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00之间的开启或闭合。
在第一控制电路300设置输出开关350,可以控制插座本体100断电和供电,当输出开关350闭合时,第一控制电路300与市电接通,当输出开关350断开时,第一控制电路300与市电断开;在第一控制电路300设置应急输出开关414,当应急输出开关414闭合时,第一控制电路300可以持续为蓄电池411充电,或者在MCU主控制电路330的选择下,蓄电池411为为第一控制电路300供电;当应急输出开关414断开时,第一控制电路300与第二控制电路400断开,蓄电池411即不能充电也不能向第一控制电路300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第二壳体210还设置有一充电输入接口230,充电输入接口230与电池充电电路412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当移动部200单独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可以通过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充电线连接充电输入接口230向移动部200的蓄电池411充电。
具体的,充电输入接口230可以是MICRO USB输入接口、USB Type C输入接口、苹果系列的Lightning接口、USB输入接口等适于与适配器输出端连接的插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交流取电插口,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进行转换后从所述交流取电插口输出;
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包括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面至少设置有一个USB输出插口,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输入的电流转换后从所述USB输出插口输出;
所述移动部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
所述插座本体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一控制电路的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
所述移动部设置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二控制电路的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被布置成当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第一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一底面;
所述第二壳体为条状结构的壳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第二壳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第二底面;
所述第二底面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将所述移动部可以活动连接于所述插座本体;
所述第一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一负极柱式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面;
所述第二电连接接线构件包括一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一负极片状接线端子,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
当所述第二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时,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分别抵接于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
所述第二底面包括一凹陷底座,所述第一底面包括一与所述凹陷底座相适配凸台底座;所述第二底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时,所述凸台底座插置于所述凹陷底座;
所述正极柱式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柱式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所述正极片状接线端子及所述负极片状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陷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设置有磁性吸附件,所述磁性吸附件可以吸附于所述第二底面将所述第二底面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
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市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
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用于将接受的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转换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
MCU主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为交流110V或220V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充电系统电路及USB输出系统电路;
所述电池充电系统电路包括蓄电池、电池充电电路及电池充电保护电路,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电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保护;
所述USB输出系统电路包括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USB自动识别电路及电源保护电路;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蓄电池的电压转换为5V直流电压输送到USB输出插口;所述USB自动识别电路用于识别选择的USB输出插口进行电压输出;所述电源保护电路用于USB输出插口的充电保护;所述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还连接有照明及指示灯电路,所述照明及指示灯电路连接有照明灯及LED指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转换成高压直流电输送到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所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还用于将接受的所述蓄电池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家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输送到交流取电插口;
所述MCU主控制电路还用于选择输送到直流/交流逆变电路的电压为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输送还是者蓄电池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一充电输入接口,所述充电输入接口与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当移动部单独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时,可以通过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充电线连接所述充电输入接口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CN201610812176.6A 2016-09-07 2016-09-07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Active CN106252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176.6A CN106252969B (zh) 2016-09-07 2016-09-07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PCT/CN2016/110404 WO2018045664A1 (zh) 2016-09-07 2016-12-16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176.6A CN106252969B (zh) 2016-09-07 2016-09-07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2969A CN106252969A (zh) 2016-12-21
CN106252969B true CN106252969B (zh) 2018-11-02

Family

ID=5759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2176.6A Active CN106252969B (zh) 2016-09-07 2016-09-07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2969B (zh)
WO (1) WO2018045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96737U (zh) * 2019-07-04 2020-01-03 浙江鼎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便携电源
CN113036509B (zh) * 2021-04-19 2023-03-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以移动电源为媒介的可更换多功能插座
WO2024016813A1 (zh) * 2022-07-19 2024-01-25 上海钧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逆变器及逆变器组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76595U (zh) * 2016-09-07 2017-04-05 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1913A (en) * 2010-03-08 2011-09-16 Powertech Ind Co Ltd Detachable electrical power receptacle
CN102347552B (zh) * 2010-08-03 2014-12-10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便携式充电器的插座组合
CN203562610U (zh) * 2013-11-14 2014-04-23 福一开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排插组件
CN205122913U (zh) * 2015-11-10 2016-03-30 深圳市洪荣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移动排插
CN205122941U (zh) * 2015-11-25 2016-03-30 天津市至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移动充电功能的电源插座
CN105406566B (zh) * 2015-12-21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组合体和电子设备
CN105703167A (zh) * 2016-01-28 2016-06-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式数码产品通用电源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76595U (zh) * 2016-09-07 2017-04-05 广东百事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2969A (zh) 2016-12-21
WO2018045664A1 (zh) 2018-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2969B (zh)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CN104578456A (zh) Ci形安全电能耦合中端
CN205429767U (zh) 一种公安消防多功能应急充电箱
CN202373806U (zh) 一种交直流电源一体插座
CN202076818U (zh) 无待机损耗的usb充电器
CN206076595U (zh) 可拆装组合式智能插座装置
CN205081185U (zh) 充电电池及转换组件
CN201490480U (zh) 安全节电、带usb串口的通用插座
CN208723584U (zh) 一种车载电路转换系统
CN201893587U (zh) 一种用于镍氢充电电池或锂电池的太阳能充电电器
CN207021722U (zh) 直流低压电源输出装置
CN204465328U (zh) 一种可在线式充电及断电保护适配器
CN205081537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CN202721467U (zh) 扣式连接端子的移动电源
CN208923222U (zh) 一种电动床备用电池装置
CN203933101U (zh) 太阳能供电的复印机电源板
CN211183528U (zh) 培养箱供电系统和培养箱
CN208690989U (zh) 一种利用热能的充电器
CN203747175U (zh) 壁插式usb直流输出插座
CN208571911U (zh) 一种电源模块
CN206117279U (zh) 微型不间断供电单元及匹配使用的适配器
CN201204333Y (zh) 充电储能式直流插座
CN202183616U (zh) 便携式多电压太阳能充电设备
CN102185357A (zh) 无待机损耗的usb充电器
CN108574450A (zh) 太阳能供电设备及太阳能供电共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Three Floors of Baotian Road 358 Factory Area, Tiega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est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ang iron community Po Tin all the way on the third floor of 258 east part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ESTEK E-commer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1

Address after: 517400 Room 101, first floor, Gaogan dormitory building, No. 1, Yongsheng Road, Zicheng Industrial Park, Zicheng Town, Zijin County,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yuan baishi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58 Baotian 1st Road, Tiega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est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emovable and modular intelligent socket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Zijin County Sub branch

Pledgor: Heyuan baishita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