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0774A -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0774A
CN106250774A CN201610673732.6A CN201610673732A CN106250774A CN 106250774 A CN106250774 A CN 106250774A CN 201610673732 A CN201610673732 A CN 201610673732A CN 106250774 A CN106250774 A CN 106250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uxiliary equipment
hide
hiding
mai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37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莹
黄碧兰
刘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hina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106737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07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0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0774A/zh
Priority to EP17841673.1A priority patent/EP3472749A1/en
Priority to PCT/KR2017/008902 priority patent/WO2018034491A1/en
Priority to KR1020170103680A priority patent/KR102391784B1/ko
Priority to US15/678,609 priority patent/US10789372B2/en
Priority to GBGB1813209.2A priority patent/GB201813209D0/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06F21/46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by designing passwords or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passwo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54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involving event detection and direct 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7File encryp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29Authenticate client device independentl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3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e.g. using a smartwatch or smart-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处理方法,包括: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辅助设备进行校验,并向主设备返回成功或失败的响应,主设备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本发明既可以提高安全性,又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针对应用程序,相关方法包括“隐藏窗口”、“手势交互”、“场景模式”、“时间地点位置”、“分类隐藏”、“寄生隐藏”和“页面隐藏”等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方法。
针对文本信息,相关方法包括“改变字体”、“隐藏层”、“文本旋转”、“嵌入水印”、“自定义过滤”、“预设条件”和“隐藏指令”等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方法。
针对联系人信息,相关方法包括“识别开关机状态”和“预设指令”等方法。
针对照片,相关方法包括“指纹加密”、“加密标识”、“实时数据编码”和“密码输入”等加密/解密方法。
其它方法还包括“指纹”、“自定义字符”、“密钥”、“密码输入顺序加密”和“手指按压加密”等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方法。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指纹加密方法,需要指纹识别技术的支持,增加了硬件成本。
(2)对于密码输入加密/解密方法,虽然安全性较高,但相对来说交互比较繁琐,且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不高。
(3)对于预设交互指令的解锁方法,需要用户记忆各种手势所对应的显示命令,增加了用户的记忆负担,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
(4)对于手势加密的方法,其安全性不高,一旦手机被他人使用,个人信息较容易泄露。
(5)现有技术只能对指定内容进行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加密/解密方法和隐藏/解隐藏方法,总体来讲安全性不高,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处理方法,既提高安全性,又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主设备的操作处理方法,包括:
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
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具体包括:
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的待确认信息;
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具体包括:
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解隐藏的待确认信息;
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在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之后,进一步包括:
输出加密或隐藏成功的提示信息,并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送成功加密或隐藏的通知信息。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具体包括:
通过指定通信协议与辅助设备进行配对;
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
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本主设备与所述辅助设备成功绑定。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成功后,进一步包括:
提示设置辅助设备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接收输入操作,将该输入操作发送给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该输入操作作为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的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解除绑定指定辅助设备的指令后,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
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解除与该指定辅助设备的绑定关系。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部分内容的操作指令。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主设备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含有指定的隐私信息,如果有则执行下一步;
自动隐藏该隐私信息,并将该隐私信息发送给所绑定的辅助设备,以通知该辅助设备将该隐私信息显示在该辅助设备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之后,进一步包括:
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本主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的辅助设备,如果有,则向该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一种辅助设备的操作的处理方法,包括:
与主设备进行绑定;
在接收到来自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检测输入操作;
如果检测到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收到所绑定的主设备发送的成功加密或隐藏的通知信息后,输出成功加密或隐藏的信息。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与主设备进行绑定时,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输入操作;
将该输入操作作为本辅助设备的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绑定的主设备发出的隐私信息,显示该隐私信息。
一种主设备装置,包括:
主绑定模块,用于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
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加密/隐藏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解密/解隐藏请求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解密/解隐藏模块,用于接收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响应,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一种辅助设备装置,包括:
辅助绑定模块,用于与主设备进行绑定;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请求,在接收到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辅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操作;
响应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辅助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输入操作是否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如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协作进行内容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方法,通过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协作,实现对主设备上内容的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由于必须由至少两个设备现场协同操作,因此即使主设备丢失或密码泄密也不会造成目标对象的信息泄露,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由于通过辅助设备来参与解码或解隐藏,因此用户也不需要设置特别复杂的密码或手势,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主设备装置和辅助设备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包括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存储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分析处理单元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又一种加密/隐藏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又一种解密/解隐藏流程图;
图8a为以应用程序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密示意图;
图8b为图8a对应的解密示意图;
图9a为以图片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密示意图;
图9b为图9a对应的解密示意图;
图10a为以当前页面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
图11a为以联系人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
图11c为一种对联系人进行解隐藏的界面交互示意图;
图12a为以信息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
图13a为以视频片段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
图14为以从外界接收到的隐私信息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
图15为以内容提供商加密的内容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解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操作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处理方法,需要至少两个设备的协同操作。其中需要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目标对象所在的设备为主设备,与主设备协同操作的是辅助设备。所述目标对象例如具体可以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页面、图片、联系人、信息、视频、文件、甚至声音等等。
所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只是针对某个目标对象的相对的概念,同一个设备既可以作为主设备也可以作为辅助设备。
通常是将需要进行加密/隐藏处理的目标对象所在的设备作为主设备。例如某用户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一部智能手表,如果要对该智能手机中的某一目标对象(如联系人)进行加密/隐藏,则如果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来处理该目标对象,则该智能手机就是主设备,与该智能手机绑定的智能手表就是辅助设备。相反,如果要对该智能手表中的某一目标对象(如某一条信息)进行加密/隐藏,则如果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来处理该目标对象,则该智能手表就是主设备,而与该智能手表绑定的智能手机就是辅助设备。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下面参见图1,分别说明主设备的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处理方法(参见图1中的左侧流程),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辅助设备的解密或解隐藏的处理方法(参见图1中的右侧流程)。
其中,所述主设备的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此处,主设备可以与至少一个辅助设备进行绑定,辅助设备的数量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步骤101中,所述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a、通过指定通信协议与辅助设备进行配对。所述指定通信协议例如可以是蓝牙通信协议等。
步骤101b、主设备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并等待用户输入。
步骤101c、主设备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本主设备与所述辅助设备成功绑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校验成功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101d、提示设置辅助设备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步骤101e、接收输入操作,将该输入操作发送给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该输入操作作为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的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所述辅助设备会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输入操作指令,将该输入操作内容作为本辅助设备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进行存储。
当然,所述辅助设备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既可以在辅助设备上进行输入设置,也可以是预先默认几种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由用户选择决定采用哪种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所述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包括很多种,例如可以包括是:点按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动作操作、人脸识别操作等等。
与上述绑定操作对应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进一步包括解除绑定的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f、在接收到解除绑定指定辅助设备的指令后,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
步骤101g、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解除与该指定辅助设备的绑定关系。
步骤102、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本发明中,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主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页面、图片、联系人、信息、视频、文件、甚至声音等等。
本步骤中,所述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也可以包括: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部分内容的操作指令。例如可以针对某个视频文件的一部分视频片段所发出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更为具体的例如可以是先选择一段视频片段然后给出一个加密操作指令,以对该视频片段进行加密;也可以是先给出一个加密操作指令,然后再选择需要加密的视频片段,选择好后对该视频片段进行加密。
步骤103、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例如可以设置单指长按目标对象就是加密指令,那么当主设备检测到单指长按某个目标对象时,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
在一种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本步骤103中,所述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还可以是: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的待确认信息,并等待用户输入确认指令;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交互性,给用户进行自行选择的机会。
在一种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本步骤103中,所述在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主设备输出加密或隐藏成功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加密或隐藏操作成功;并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送成功加密或成功隐藏的通知信息,所绑定的辅助设备收到所述成功加密或成功隐藏的通知信息后,可以在本辅助设备上显示成功加密或成功隐藏的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加密或隐藏操作成功。
步骤104、继续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本步骤104中,所述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之后,需要进一步包括: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本主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的辅助设备,如果有,则向该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所述搜索操作具体可以是用绑定时所采用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搜索,例如绑定时采用的蓝牙协议,那么此处也采用蓝牙协议搜索与本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
对于所述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例如:可以设置双指长按目标对象作为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那么当主设备检测到双指长按某个目标对象时,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在一种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本步骤104中,所述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也可以是:主设备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解隐藏的待确认信息,等待用户输入确认指令;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交互性,给用户进行自行选择的机会。
所述主设备向辅助设备发出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可以是同一个请求,目的是请求辅助设备进行相关的认证校验,只要认证校验通过,就可以进行解密或解隐藏;同理,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也可以是同一个成功响应,目的是告知主设备:“辅助设备上的认证校验已成功通过”,主设备只要得知辅助设备上的认证校验成功通过,即可进行解密或解隐藏。
步骤105、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本发明中,所述解隐藏的具体方式,针对不同的目标对象其具体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对于应用程序、页面、图片、联系人、信息、视频、文件等,所述解隐藏方式就是重新显示这些目标对象。而对于声音对象,所述解隐藏方式就是重新可以播放该声音对象。
与上述主设备对应的,如图1右侧的流程所示,与之相配合的辅助设备的解密或解隐藏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1、与主设备进行绑定。本步骤111需要与上述步骤101配合以进行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绑定。具体的绑定方法和实施例请参见上述关于步骤101的描述。
步骤112、在接收到来自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本步骤112是与上述步骤104对应的,当主设备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辅助设备收到所述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会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当然,如果默认用户已经知道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则也可以不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步骤113、检测输入操作。即开始进行辅助设备的认证校验过程,如果检测到用户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则认证校验成功,否则认证校验失败。
步骤114、如果检测到的用户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否则不返回响应,或返回失败的响应。
本步骤114与上述主设备的步骤105对应配合,当主设备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如果主设备没有收到响应,或收到失败的响应,则主设备不进行解密或解隐藏的操作。
如果辅助设备检测到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不相同,则判定本次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不成功,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解密失败响应或解隐藏失败响应。或者提示用户重复输入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直到输入不成功达到指定次数后,再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解密失败响应或解隐藏失败响应。
与上述方法对应,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主设备装置和辅助设备装置,如图2为本发明所述主设备装置和辅助设备装置的组成示意图。所述主设备装置安装在主设备上,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主设备的加/解密或隐藏/解隐藏的处理方法。所述辅助设备装置安装在辅助设备上,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辅助设备的解密或解隐藏的处理方法。
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主设备装置,主要模块包括:
主绑定模块201,用于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
主检测模块202,用于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加密/隐藏模块203,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解密/解隐藏请求模块204,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解密/解隐藏模块205,用于接收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响应,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参见图2,所述主设备装置,主要包括:
辅助绑定模块211,用于与主设备进行绑定;
请求处理模块212,用于接收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请求,在接收到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辅助检测模块213,用于检测输入操作;
响应处理模块214,用于判断所述辅助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输入操作是否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如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
所述主设备装置可以安装在主设备上;所述辅助设备装置可以安装在从设备上。但是所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只是针对某个目标对象的相对的概念,所述主设备装置和辅助设备装置可以同时安装在同一个设备上,该设备既可以作为主设备也可以作为辅助设备。
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模块是按照流程处理来划分。本发明也可以按照层级功能来划分本发明的组成单元和模块,从而组成一个处理系统,用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例如图3为本发明所包括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参见图3,本发明主要包括的功能单元有:
交互单元、存储单元、分析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和设置单元。
下面详细介绍各个功能单元。
一、交互单元。本交互单元主要用于识别触发设备加密/解密、隐藏/解隐藏指令的各种交互方式,通过用户交互,并根据用户操作,记录下用户信息。主要交互如下:
1)提示对话框,主要包括用户指令的确认对话框;加密/解密/隐藏/解隐藏成功时,屏幕弹出的成功提示,以及解密/解隐藏方法相关的帮助信息。
2)交互识别,可识别的交互包括语音、手势、动作、人脸识别等符合预设交互的触发操作。
二、存储单元。本存储单元主要用于存储操作信息,如图4所示为存储单元的组成示意图。该存储单元包含以下模块:
1)交互存储模块:该交互存储模块可以设置在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用于存储用户预设的主设备/辅助设备上,用于激发加密/解密、隐藏/解隐藏指令的对应交互方式。
2)信息存储模块:该信息存储模块可以设置在主设备上,用于存储被加密或隐藏的内容信息。加密或隐藏的信息将存储在存储单元,当需要解密或解隐藏时,系统查询存储单元对应交互指令,并根据结果进行后续操作。
三、分析处理单元。本分析处理单元主要用于收集交互指令,并将交互单元识别出的交互方式与存储单元的预设交互方式进行匹配,若相同,则触发相应的指令,进行相关操作。如图5所示为分析处理单元的一种组成示意图。该分析处理单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加密处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处理与预设加密指令相符合的交互方式。如果符合,主设备对当前对象进行加密处理,并发送已加密的通知信息给辅助设备。
2)解密处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处理与预设解密指令相符合的交互方式。如果符合,主设备发送解密请求给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后,主设备解密被加密的目标对象。
3)隐藏处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处理与预设隐藏指令相符合的交互方式。如果符合,主设备对当前对象进行隐藏处理,并发送已隐藏的通知信息给辅助设备。
4)解隐藏处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处理与预设解隐藏指令相符合的交互方式。如果符合,主设备发送解隐藏请求给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返回成功解隐藏响应后,主设备显示被隐藏的对象。
四、通信单元。本通信单元主要用于实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和信息传输,并对通信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当主设备发出解密/解隐藏指令时,系统会自动搜索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并向其发出对应的解密/解隐藏请求。
五、设置单元。本设置单元主要用于实现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的配对绑定和加密/解密交互方式设置。该设置单元主要用于:
1)初始配对:设置主设备与辅助设备通过指定通信协议(例如蓝牙协议)进行绑定配对,主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不是唯一识别,多个被绑定的辅助设备可以实现对该主设备的识别,没有优先顺序。
2)重新绑定:主设备加密后,如果辅助设备丢失或损坏,需要重新绑定辅助设备,重置加密解密方式。解绑时输入主设备绑定的账户和密码,重置辅助设备后主设备内容可以自动解密,然后用新的辅助设备重新加密。
3)加密/解密指令交互方式设置:绑定配对好之后,用户可以设置加密/解密指令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的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手势、动作、人脸识别等适合当前场景的任何触发操作。
图6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又一种加密/隐藏流程图,该流程是以上述层级功能单元和模块为参考来说明的。参见图6,所述的加密/隐藏流程包括:
步骤601、主设备发出操作指令,交互单元进行相关交互判断。
步骤602、系统查询存储单元的交互存储模块,调用预设的对应交互进行比对。
步骤603、分析单元根据存储单元数据,分析对应调用模块。
步骤604、如符合加密/隐藏指令,判断是加密指令还是隐藏指令。
步骤605、在确认后存储单元保存主设备的隐藏/加密结果,并通过通信单元告知辅助设备。
步骤606、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提示操作结果。
图7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又一种解密/解隐藏流程图,该流程是以上述层级功能单元和模块为参考来说明的。参见图7,所述的解密/解隐藏包括:
步骤701、主设备发出操作指令,交互单元进行相关交互判断。
步骤702、系统查询存储单元的交互存储模块,调用预设的对应交互进行比对。
步骤703、分析单元根据存储单元数据,分析对应调用模块。
步骤704、如符合解密/解隐藏指令,判断是解密指令还是解隐藏指令。
步骤705、辅助设备上进行解密/解隐藏确认,即辅助设备检测输入操作,如果检测到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主设备收到所述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从存储单元提取隐藏/加密内容进行显示。
步骤706、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提示操作结果。
下面以更为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形象地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装置。在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中,以智能手机作为主设备,以智能手表作为辅助设备,且该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已经进行了配对绑定。下面实施例以目标对象的类型不同分别介绍对不同目标对象进行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操作。
实施例一、应用程序的加密解密。
图8a为以应用程序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密示意图,图8b为图8a对应的解密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8a,加密过程包括:
步骤801:主设备界面单指长按任意一个应用程序图标。所述单指长按就是本实施例的对应用程序图标所指应用程序的加密指令。
步骤802:主设备界面弹出加密确认对话框,用户选择“是”。
步骤803:主设备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加密操作,并且在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显示加密成功提示。期间,需要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主设备加密成功后需要通知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再显示“加密成功”。当然,主设备在加密成功后,也可以不通知辅助设备,辅助设备上也可以不显示加密成功的提示。
参见图8b,解密过程包括:
步骤811、点击主设备上被加密的应用程序图标。
步骤812、由于本应用程序被加密,因此主设备界面弹出需要解密的提醒框,用户确认。
步骤813、主设备自动搜索周围是否存在已经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向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辅助设备收到解密请求后自动弹出解密界面,如图8b所述,此处解密界面上直接显示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如“请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所述“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就是一种解密操作。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密性,在用户已经知道解密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显示所述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
步骤814:用户在解密界面按照指示进行表盘操作,即进行“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的操作,辅助设备判断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将所述应用程序解密,这样该应用程序就可以正常启动了。
实施例二、图片的加密/解密。
图9a为以图片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加密示意图,图9b为图9a对应的解密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9a,对图片的加密过程包括:
步骤901:单指长按主设备上播放的任意一张图片。此处,所述单指长按操作就是对应的加密指令。
步骤902:主设备上弹出加密确认对话框,用户选择“是”。
步骤903:主设备对所述图片进行加密操作,并向辅助设备发送加密成功的通知消息,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显示加密成功提示,主设备上的图片被加密。
参见图9b,对图片的解密过程包括:
步骤911:双指长按主设备上需要解密的图片(可以一只手,也可以双手),此处该双指长按操作就是预设的主设备上的解密指令。
步骤912:主设备上弹出解密确认对话框,用户选择“是”。
步骤913:主设备自动搜索周围是否存在已与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则向该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辅助设备收到解密请求后自动弹出解密界面,该解密界面上直接显示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如“请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所述“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就是一种解密操作。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密性,在用户已经知道解密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显示所述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
步骤914:用户在解密界面按照指示进行表盘操作,即进行“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的操作,辅助设备判断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将所述图片解密,即显示该图片。
实施例三、当前页面的隐藏和解隐藏。
图10a为以当前页面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图10b为图10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10a,对当前页面的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001:在主设备当前页面空白处单指长按屏幕(以桌面为例),此处在当前页面空白处单指长按操作指令,为预设的主设备的对当前页面的隐藏指令。
步骤1002:主设备弹出隐藏确认窗口,用户选择“是”。
步骤1003:主设备的当前页面被隐藏,主页面显示前一个/上一个页面,主设备通知与其绑定的辅助设备,辅助设备上显示成功隐藏的提示。
参见图10b,对页面的解隐藏(即重新显示被隐藏的页面,在图中,都以“显示”来表示“解隐藏”)的过程包括:
步骤1011:主设备上双指长按当前页面空白处(可以一只手,也可以双手)。此处该双指长按当前页面空白处的操作,就是预设的主设备上对隐藏页面进行解隐藏的指令。
步骤1012:主设备弹出显示确认窗口,选择“是”。
步骤1013:主设备自动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则向辅助设备发送解隐藏请求,辅助设备上自动弹出解隐藏设置界面,该解密界面上直接显示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如“请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所述“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就是一种解密操作。
步骤1014:用户在解密界面按照指示进行表盘操作,即进行“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的操作,辅助设备判断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将所述隐藏的页面进行解隐藏,即显示隐藏的页面。
实施例四:对联系人的隐藏/解隐藏。
图11a为以联系人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图11b为图11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11a,对联系人的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101:在主设备的联系人页面长按任意一个联系人。此处,所述针对任一个联系人的长按指令,就是对该联系人的隐藏指令。
步骤1102:主设备弹出隐藏确认窗口,用户选择“是”。
步骤1103:主设备将该联系人隐藏,并发送隐藏成功的通知给辅助设备,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显示成功隐藏的提示。
参见图11b,对联系人的解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111:在主设备上的联系人界面摇晃。此处,在联系人解密摇晃的动作就是一种对隐藏联系人解隐藏的指令。
步骤1112:主设备弹出解隐藏确认窗口,如图中所述“是否要显示被隐藏的联系人”的窗口,选择“是”。
步骤1113:主设备自动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则向辅助设备发送解隐藏请求,并将所隐藏的联系人信息发送给辅助设备,辅助设备上显示所有被隐藏的联系人。
步骤1114:用户在辅助设备的表盘上进行选择操作,该选择操作也是一种解密操作,辅助设备判断出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解除对被选择联系人的隐藏,被选择的联系人在主设备上重新显示。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以增加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例如,当主设备停留在某个页面时,如果当前页面有隐藏内容,则会在辅助设备上给予提示,用户还可以在辅助设备上进一步进行选择,选中哪个隐藏信息,则会在主设备上显示哪个隐藏信息。
例如图11c为一种对联系人进行解隐藏的界面交互示意图。参见图11c,当用户的主设备1601停在联系人页面时,如果该页面存在被隐藏的联系人,则主设备1601会弹出提示“本页面有隐藏信息,您希望看到这些隐藏信息吗?”,如果用户点击“是”,那么主设备会向与其绑定的辅助设备1602发出解隐藏请求,同时将所隐藏的联系人信息都发送给该辅助设备1602。辅助设备1602上就会给予文字提示此处有被隐藏的内容,询问是否要查看,并将所隐藏的联系人的简要信息(如姓名)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如果用户选择其中某一个联系人,则辅助设备1602将该联系人的姓名携带在成功解隐藏的响应中返回给主设备1601,主设备1601收到该成功解隐藏的响应后,显示该响应中携带的联系人对应的信息。
实施例五:对信息(如短信、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等)的隐藏/解隐藏。
图12a为以信息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图12b为图12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12a,对信息的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201:用户在主设备打开聊天界面,单指长按选择任意一条聊天内容。此处,在聊天界面单指长按聊天内容,就是一种隐藏指令。
步骤1202:主设备弹出隐藏确认窗口,用户选择“是”。
步骤1203:主设备将该条信息隐藏,并发送隐藏成功的通知给辅助设备。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上显示成功隐藏的提示。
参见图12b,对信息的解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211:在主设备上的信息页面摇晃。此处,在信息页面摇晃的动作就是一种对隐藏的信息进行解隐藏的指令。
步骤1212:主设备弹出解隐藏确认窗口,如图中所述“是否要显示被隐藏的信息”的窗口,选择“是”。
步骤1213:主设备自动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则向辅助设备发送解隐藏请求,辅助设备在收到解隐藏请求后自动弹出解隐藏设置界面,该解密界面上直接显示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如“请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所述“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就是一种解密操作。当然,也可以不显示该提示信息,此时默认用户已经知道解密操作。
步骤1214:用户在解密界面按照指示进行表盘操作,即进行“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的操作,辅助设备判断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将所述隐藏的信息进行解隐藏,即显示隐藏的页面。
实施例六:对视频片断的隐藏/解隐藏。
图13a为以视频片段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图13b为图13a对应的解隐藏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13a,对视频片段的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301:在主设备视频播放界面长按进度条,选择一个开始隐藏的时间节点。此处,所述在视频播放解密长按进度条就是一种对视频片段的隐藏指令,接下去需要进一步选择需要被隐藏的视频片段。
步骤1302:弹出开始隐藏确认窗口,其中询问“是否需要从此处开始隐藏?”,选择“是”。
步骤1303:在视频播放界面选择一个结束隐藏的时间节点,选择“是”。
步骤1304:主设备将所选的视频片段进行隐藏。如果重新播放视频,则被隐藏的视频片段不会播放。
参见图13b,对视频片段的解隐藏过程包括:
步骤1311:在主设备视频播放界面长按视频区域。此处,在视频播放界面长按视频区域就是一种对所隐藏的视频片段发出解隐藏的指令。
步骤1312:弹出解隐藏确认窗口,选择“是”。
步骤1313:主设备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主设备绑定的辅助设备,如果存在,则向辅助设备发送解隐藏请求,辅助设备在收到解隐藏请求后自动弹出解隐藏设置界面,该解密界面上直接显示解密操作的提示信息如“请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所述“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就是一种解密操作。当然,也可以不显示该提示信息,此时默认用户已经知道解密操作。
步骤1314:用户在解密界面按照指示进行表盘操作,即进行“顺时针旋转表盘到达目的位置”的操作,辅助设备判断用户输入的操作与解密操作相同,则解密成功,向主设备返回成功解密响应,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响应后,将所述隐藏的视频片段进行解隐藏,即该被隐藏的视频片段可以被重新播放出来。
实施例七:支持隐私信息的分设备显示。
在该实施例中,当主设备从外界接收到指定的隐私信息,可以将该隐私信息隐藏起来,而由辅助设备来显示。所述指定的隐私信息例如可以是账户修改密码的验证码,网上购物验证码,以及银行流水账单短信等等。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设备收到上述隐私信息,则会直接显示在主设备上,这样很容易造成这些隐私信息的泄露。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案来保护所述隐私信息。
图14为以从外界接收到的隐私信息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隐藏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
步骤1401、主设备识别主设备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有指定的隐私信息,如果有则执行下一步。
具体的识别方法例如可以是:识别所收到的信息中是否有“验证码”、“账单”、“密码”、“校验码”等敏感词汇,如果有,则判定所收到的信息中有指定的隐私信息。
如图14所示,左半部分为主设备的界面示意图,例如用户点击“发送校验码”的按钮后,服务器会发送含有校验码的短信给该手机,手机在收到短信后,判断出其中有“校验码”这个敏感词汇,因此会判定该短信中具有隐私信息,需要隐藏。
步骤1402、主设备自动隐藏该隐私信息,即该隐私信息不会在主设备上显示出来,而且主设备还要将该隐私信息发送给所绑定的辅助设备,以通知该辅助设备将该隐私信息显示在该辅助设备上。
如图14所示,右半部分为辅助设备的界面示意图,该辅助设备收到主设备发来的隐私信息后并显示。
实施例八:支持不同加密权限的设置。
本实施例八中,如果主设备的某些目标内容本身已经被内容提供商加密或隐藏,则当用户发出对该目标内容的查看操作时,主设备会自动判定检测到针对该目标内容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并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例如如果主设备为电视机,则针对分级节目内容,该节目内容是已经被内容提供商加密的,现有技术中,如果主设备要观看该加密的节目内容,则需要在主设备中输入内容提供商提供的PIN码,这样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与辅助设备交互可以代替目前使用的PIN码输入的解密方式。已经绑定电视的辅助设备,用户可以输入预设指令对节目进行解密观看(设备识别+预设动作)。设备在绑定时可以做身份和权限标识,更安全,更便捷。
图15为以内容提供商加密的内容为目标对象的一种实施例的解密示意图。如图15所示,主设备1501为电视设备,当用户切换到加密频道时,该电视设备会自动判定检测到针对该加密频道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并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1502(例如此处为智能手表)发出解密请求。所述辅助设备1502在绑定时就可以设置好解密操作和解密密码,如果用户在辅助设备1502上输入的操作为解密操作,则返回成功解密的响应给主设备,该成功解密的响应中可以包括解密密码,主设备收到该成功解密的响应后自动输入该解密密码(该解密密码不会显示出来),该加密频道即可成功解密,解密成功后该解密频道的内容就可以正常播放。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多设备协作进行内容加密、解密、隐藏、解隐藏的方法。通过主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的协作,实现对主设备上内容的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内容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方法。通过此方法,用户可以对主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当前页面、图片、联系人、信息、视频、文件等内容进行快速的加密解密和隐藏解隐藏,扩展了辅助设备,尤其是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中,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协作的加密方法不需要指纹技术支持,同时相比手势加密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中,辅助设备解密无需进行软键盘输入操作,相对密码解密方式来说更加便捷,对于可穿戴设备这样的辅助设备来说,提高了使用率,扩展了使用场景。
本发明通过预定的交互方式,在主设备上进行加密/隐藏设置,辅助设备上进行解密/解隐藏操作,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手势、动作、人脸识别等适合当前场景的任何触发操作。
本发明可以对主设备上的多种内容和页面进行加密/解密或隐藏/解隐藏,包括应用程序、页面、图片、联系人、信息、视频、文件、甚至声音等,应用广泛。
本发明中的多设备加密/解密方式,在主设备被盗或误操作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其安全性优势和信息保密特点。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各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可以位于一个终端或网络节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终端或网络节点上。
另外,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由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执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显然,数据处理程序构成了本发明。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内存等)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发明。存储介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记录方式,例如纸张存储介质(如纸带等)、磁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闪存等)、光存储介质(如CD-ROM等)、磁光存储介质(如MO等)等。
因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其数据处理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方法的任何一种实施例。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步骤除了可以用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还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例如,可以由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来实现。因此这种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方法的硬件也可以构成本发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主设备的操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
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具体包括:
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的待确认信息;
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具体包括:
先输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解隐藏的待确认信息;
在收到输入的确认指令后,再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之后,进一步包括:
输出加密或隐藏成功的提示信息,并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送成功加密或隐藏的通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具体包括:
通过指定通信协议与辅助设备进行配对;
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
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本主设备与所述辅助设备成功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成功后,进一步包括:
提示设置辅助设备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接收输入操作,将该输入操作发送给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该输入操作作为所述绑定的辅助设备的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解除绑定指定辅助设备的指令后,提示输入本主设备的账号和密码;
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则解除与该指定辅助设备的绑定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部分内容的操作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主设备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中是否含有指定的隐私信息,如果有则执行下一步;
自动隐藏该隐私信息,并将该隐私信息发送给所绑定的辅助设备,以通知该辅助设备将该隐私信息显示在该辅助设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检测到的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是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之后,进一步包括:
搜索周围是否存在与本主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的辅助设备,如果有,则向该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11.一种辅助设备的操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主设备进行绑定;
在接收到来自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检测输入操作;
如果检测到的输入操作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收到所绑定的主设备发送的成功加密或隐藏的通知信息后,输出成功加密或隐藏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主设备进行绑定时,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输入操作;
将该输入操作作为本辅助设备的预设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绑定的主设备发出的隐私信息,显示该隐私信息。
15.一种主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绑定模块,用于与辅助设备进行绑定;
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针对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加密/隐藏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加密指令或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加密或隐藏;
解密/解隐藏请求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主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操作指令是否为预设的解密指令或解隐藏指令,如果是则向所绑定的辅助设备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
解密/解隐藏模块,用于接收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响应,在接收到所绑定的辅助设备返回的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后,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密,或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解隐藏。
16.一种辅助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绑定模块,用于与主设备进行绑定;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请求,在接收到所绑定的主设备的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后,输出对应的解密提示信息或解隐藏提示信息;
辅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操作;
响应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辅助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输入操作是否与预存的解密操作或解隐藏操作相同,如果相同则向所述发出解密请求或解隐藏请求的主设备发送成功解密响应或成功解隐藏响应。
CN201610673732.6A 2016-08-16 2016-08-16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62507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3732.6A CN106250774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EP17841673.1A EP3472749A1 (en) 2016-08-16 2017-08-16 A primary device, an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perations on the primary device and the accessory device
PCT/KR2017/008902 WO2018034491A1 (en) 2016-08-16 2017-08-16 A primary device, an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perations on the primary device and the accessory device
KR1020170103680A KR102391784B1 (ko) 2016-08-16 2017-08-16 주 디바이스, 보조 디바이스, 및 주 디바이스와 보조 디바이스의 동작 처리 방법
US15/678,609 US10789372B2 (en) 2016-08-16 2017-08-16 Primary device, an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perations on the primary device and the accessory device
GBGB1813209.2A GB201813209D0 (en) 2016-08-16 2018-08-13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edical device asset management via distributed ledg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3732.6A CN106250774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0774A true CN106250774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2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3732.6A Pending CN106250774A (zh) 2016-08-16 2016-08-16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9372B2 (zh)
EP (1) EP3472749A1 (zh)
KR (1) KR102391784B1 (zh)
CN (1) CN106250774A (zh)
GB (1) GB201813209D0 (zh)
WO (1) WO201803449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632A (zh) * 2017-02-28 2017-06-2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解密设备
CN10997765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架构系统下的设备互锁控制方法
CN115292764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6612B2 (en) * 2012-05-16 2015-02-24 Ebay Inc. Lockable widgets on a mobile device
CN109739479A (zh) * 2018-10-29 2019-05-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端架构注入方法和装置
CN112528326B (zh) * 2020-12-09 2024-0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821A (zh) * 2007-04-13 2010-02-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单元的父母控制
US20110126009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vent Triggered Pai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Time Measurements
CN103473514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5122151A (zh) * 2013-03-15 2015-12-02 苹果公司 使用无线设备来促进对特定于位置的信息的访问
CN105320874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对内容进行加密或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5608A1 (en) * 2003-07-16 2005-01-20 Pkware, Inc. Method for strongly encrypting .ZIP files
US20030231207A1 (en) * 2002-03-25 2003-12-18 Baohua Huang Personal e-mail system and method
TW566030B (en) * 2002-07-08 2003-12-11 Quanta Comp Inc 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method
US20040193910A1 (en) 2003-03-28 200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curity filter for preventing the display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on a video display
US7715560B2 (en) * 2004-11-17 2010-05-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ding a data group
KR100765750B1 (ko) * 2005-05-09 2007-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브로드캐스트 암호화 방식에 따라 효율적으로암호화/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682979B2 (en) * 2005-07-01 2014-03-25 Email2 Scp Solutions Inc. Secure electronic mail system
US7962755B2 (en) * 2006-04-28 2011-06-14 Ceelo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ally secured, transparent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US8260883B2 (en) 2009-04-01 2012-09-04 Wimm Labs, Inc. File sharing between devices
US20110287741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Prabhu Krishnanand Secure application control in mobile terminal using biometric sensor
US9076008B1 (en) * 2011-06-27 2015-07-0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tent protection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342784A1 (en) * 2011-07-15 2016-11-24 Vmware, Inc.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8387141B1 (en) * 2011-09-27 2013-02-26 Green Head LLC Smartphone security system
US9002322B2 (en) * 2011-09-29 2015-04-07 Apple Inc. Authentication with secondary approver
US9165128B1 (en) * 2012-05-10 2015-10-20 Isaac S. Daniel System and method of securing content from public display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360364B2 (en) * 2013-03-13 2019-07-23 Lookout, Inc. Method for chan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unctionality based upon receipt of a second code
US9763097B2 (en) * 2013-03-13 2017-09-12 Lookout,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device security corrective actions based on loss of proximity to another device
US10229258B2 (en) * 2013-03-27 2019-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ecurity content
US9979547B2 (en) * 2013-05-08 2018-05-22 Google Llc Password management
US20140359790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siting privacy content
US9860928B2 (en) * 2013-12-05 2018-01-02 Sony Corporation Pairing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a cross-body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US10251059B2 (en) * 2014-01-21 2019-04-02 Everykey Inc.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20150106803A (ko) * 2014-03-12 2015-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내의 파일 시스템 구조를 암호화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356549B1 (ko) * 2014-03-12 2022-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내의 폴더를 암호화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826400B2 (en) * 2014-04-04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a wearable identity manager
US20150319147A1 (en) * 2014-05-01 2015-11-05 Sunix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e encrypting and decrypting
US10055567B2 (en) * 2014-05-30 2018-08-21 Apple Inc. Proximity unlock and lock opera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264808B1 (ko) * 2014-06-23 2021-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60006417A (ko) * 2014-07-09 2016-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6018028A1 (en) 2014-07-31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of setting or removing security on content
KR20160016515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를 암호화 또는 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KR20160016522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콘텐츠를 암호화/복호화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9514296B2 (en) * 2014-09-08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authorization for access to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74423B (zh) 2014-10-09 202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文件管理方法
KR20160047273A (ko) * 2014-10-22 2016-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CA2968051C (en) * 2014-12-22 2020-07-14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on using multiple devices
US10142332B2 (en) * 2015-01-05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earable based authentication for improved user experience
US10003964B1 (en) * 2015-04-14 2018-06-19 Acronis International Gmbh Method for sending secret messages between mobile devices
CN106293308B (zh) * 2015-05-21 2020-06-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及装置
US9996254B2 (en) * 2015-09-23 2018-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dden application icons
US10853467B2 (en) * 2018-03-28 2020-12-0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Data access control using multi-device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821A (zh) * 2007-04-13 2010-02-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单元的父母控制
US20110126009A1 (en) * 2009-11-24 2011-05-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vent Triggered Pai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Time Measurements
CN105122151A (zh) * 2013-03-15 2015-12-02 苹果公司 使用无线设备来促进对特定于位置的信息的访问
CN103473514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5320874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对内容进行加密或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632A (zh) * 2017-02-28 2017-06-2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解密设备
CN109977655A (zh) * 2019-03-28 2019-07-05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架构系统下的设备互锁控制方法
CN109977655B (zh) * 2019-03-28 2021-03-02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架构系统下的设备互锁控制方法
CN115292764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91784B1 (ko) 2022-04-29
GB201813209D0 (en) 2018-09-26
US20180053006A1 (en) 2018-02-22
WO2018034491A1 (en) 2018-02-22
EP3472749A4 (en) 2019-04-24
KR20180019494A (ko) 2018-02-26
EP3472749A1 (en) 2019-04-24
US10789372B2 (en)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0774A (zh) 主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操作的处理方法
EP3885205A1 (en) Car ke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657674A (zh) 一种手机中隐私数据的隔离保护系统及方法
JP2021106059A (ja) 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CN107358419A (zh) 机载终端支付鉴权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U2014327030A1 (en) Scrambling passcode entry interface
WO2012001697A1 (en) System for two way authentication
CN102509055A (zh) 移动终端及该移动终端程序隐藏方法
US2015014978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uthentication
WO2015041981A1 (en) Automatic injection of security confirmation
CN102611555A (zh) 数据处理设备
CN105227439A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3401771A (zh) 网络隔离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701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485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1860016A (zh) 近场通信nfc的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219053A (zh)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隐藏方法和装置
CN107133500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加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20868B (zh) 应用程序的加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60733B (zh) 数据加密方法及模块、数据访问方法及模块
CN111428222A (zh) 移动终端的手势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307016A (zh) 一种智能机顶盒的安全认证方法
JP2004118709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による印刷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印刷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認証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3178955B (zh) 一种认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335672A (zh) 一种安全模式提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