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7439A -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7439A CN105227439A CN201510624599.0A CN201510624599A CN105227439A CN 105227439 A CN105227439 A CN 105227439A CN 201510624599 A CN201510624599 A CN 201510624599A CN 105227439 A CN105227439 A CN 1052274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associated person
- quick response
- response code
- user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当接收到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如果判断出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就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在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使用验证信息该二维码进行加密,从而防止别人私自将联系人信息分享出去,提高了联系人信息分享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可以将多个联系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等)生成二维码,再分享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只要通过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就可以获取到二维码中包含的联系人信息。但是,其他用户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将用户手机中的全部或部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然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快速获取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可见,现有的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联系人信息在分享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判断所述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
若是,则执行所述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的步骤;
若否,则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从所述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将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包括:
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按压参数包括指纹信息,所述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按压力度在所述预设力度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
分享单元,用于将加密后的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通话记录中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通话记录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所述分享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所述生成单元包括选取子单元、确定子单元以及生成子单元,其中:
所述选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所述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判断子单元以及获取子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按压参数包括指纹信息,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方式为:
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确定所述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当接收到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如果判断出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就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在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使用验证信息该二维码进行加密,从而防止别人私自将联系人信息分享出去,提高了联系人信息分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联系人信息在分享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s,MID)、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用户终端。如图1所示,该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户终端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通讯录中选取至少两个联系人的联系人信息,然后可以通过触发二维码功能,生成针对选中的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也可以通过在触控显示屏上画出特定的字符来触发生成针对选中的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其中,用户可以是在触控显示屏的指定区域画出特定的字符,也可以是在触控显示屏的任一区域画出特定的字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因此,用户终端就可以接收到针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的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联系人信息中可以包括联系人的姓名、手机号码、座机号码、邮箱、即时通讯应用的账号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2、用户终端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接收到二维码生成指令时,用户终端就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其中,该验证信息可以是指纹信息,也可以是文字、数字、字母、字符等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结合,还可以是虹膜信息、人脸图像、掌纹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输出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为语音,也可以为文字,当验证信息为指纹或文字、数字、字母、字符时,用户终端会在触控显示屏上输出验证信息输入框,还可以直接通过在触控显示屏上输出验证信息输入框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输入验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想要将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通过生成二维码的方式分享出去,那么在需要将选中的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用户终端就会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身份验证通过时,才能将用户选中的联系人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码。
S103、用户终端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判断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104;若否,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会预先存储有授权用户的预设验证信息,如用户的指纹、设定的密码等。当用户查看到提示信息之后,就会在触控显示屏的输入框输入验证信息。因此,用户终端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然后再判断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如果不匹配,该用户终端就不做任何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用户终端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该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步骤12)用户终端判断该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13)当该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用户终端获取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具体实现中,如果验证信息为密码或指纹,用户在验证信息输入框中输入验证信息时,用户终端可以检测用户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该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其中,该按压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按压力度、按压时长、指纹信息等。
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预先存储授权用户输入按压操作时的按压参数,以便在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进一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因此,用户终端可以获取用户在输入验证信息时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当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用户终端再获取由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也就是说,由于每个用户的输入习惯不同,可能在用户终端的触控显示屏上输入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也会不同。所以,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检测用户输入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通过之后,再对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这样可以防止别人在获取到用户的验证信息之后,私自将多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分享出去,从而保证了联系人信息在分享之前的安全性。
可选的,当按压参数包括按压力度时,用户终端判断该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判断该按压力度是否在预设力度范围内,若是,则确定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预先存储授权用户的操作习惯,也就是用户在触控显示屏上输入按压操作时的预设按压力度范围。因此,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输入验证信息时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时,用户终端就可以判断该按压力度是否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如果是,那么用户终端就可以确定该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如果不是,那么就表明对该用户的身份验证失败,用户终端从而不会获取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也就是说,不论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是密码还是指纹,用户终端都可以结合输入验证信息时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来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如果是,再进一步对输入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可选的,当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为密码时,该按压参数还可以包括指纹信息。因此,用户终端判断该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判断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确定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预先存授权用户输入按压操作的预设指纹信息。因此,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输入验证信息时按压操作的指纹信息时,用户终端就可以判断该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如果是,那么该用户终端就可以确定该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如果不是,那么就表明对该用户的身份验证失败,用户终端从而不会获取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其中,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可以理解为: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完全一致;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具有80%以上的相似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是密码,用户终端可以结合用户输入验证信息时按压操作的指纹信息来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如果是,再进一步对输入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S104、用户终端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出该用户终端接收的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用户终端才会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按照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一个二维码。同时,用户终端还会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
可选的,对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加密,可以是使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验证信息加密,也可以是用户重新输入一个加密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5、用户终端将加密后的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在对生成的二维码加密之后,可以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其中,该目标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终端预先指定的一个用户终端,也可以是用户在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指定的通讯录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联系人对应的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将加密后的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的方式可以是将二维码发送给目标用户终端,也可以是目标用户终端直接扫描用户终端上加密后的二维码,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目标用户终端在扫描该加密后的二维码之后,需要输入正确的验证信息才能对该二维码进行解密。而对该二维码解密之后,目标用户终端就可以通过二维码解码规则对该二维码进行解码,从而得到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其中,该验证信息可以是与加密是的验证信息一致,也可以是与加密时的验证信息相匹配(如由加密时为123的密码和解密时321的密码组成的一对密钥),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当验证信息为指纹时,用户在手机的通讯录中选好多个联系人信息之后,触发二维码生成指令,那么手机上就会输出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在相应位置输入指纹信息。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该手机就会将该多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指纹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当用户的朋友的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就需要用户输入指纹信息才能对该二维码进行解密。
又举例来说,当验证信息为密码时,用户在手机的通讯录中选好多个联系人信息之后,触发二维码生成指令,那么手机上就会输出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输入密码。当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设密码一致,且输入密码时的按压力度与在预设按压力度范围内时,该手机就会将该多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密码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用户就可以将加密的二维码发送给朋友的手机,并通过其他途径将密码告诉给用户的朋友。当朋友的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就可以通过用户告知的密码对该二维码进行解密。
可见,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当接收到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如果判断出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就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在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使用验证信息该二维码进行加密,从而防止别人私自将联系人信息分享出去,也可以防止别人扫描该二维码之后获取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从而能够提高联系人信息分享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用户终端。如图2所示,该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用户终端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S202、用户终端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若是,执行步骤S203~步骤S206;若否,执行步骤S207~步骤S208。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根据通话记录来确定重要联系人。也就是说,用户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可能为用户经常联系的联系人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为重要联系人。那么,当用户终端接收到针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用户终端会获取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从而判断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中是否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任意一个联系人信息。如果存在,就表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存在重要联系人信息,那么该用户终端在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就需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而如果通话记录中不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意一个联系人信息,那么就表明这些联系人信息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从而用户终端在生成二维码时就可以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也可以预先指定重要联系人信息,或者重要分组(如客户、家人)中的联系人信息。如果用户终端接收到针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并判断出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存在联系人信息属于重要分组中的联系人信息,那么用户终端在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也需要多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S203、用户终端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判断出该通讯录中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用户终端就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S204、用户终端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判断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执行步骤S205;若否,结束本流程。
S205、用户终端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
S206、用户终端将加密后的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并结束本流程。
S207、用户终端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判断出该通讯录中并不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就表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没有重要联系人,因此,用户终端可以直接响应二维码生成指令,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按照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一个二维码。
S208、用户终端将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并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码时,用户终端就可以将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那么,目标用户终端在扫描该二维码之后,就可以通过二维码解码规则对该二维码进行解码,从而可以获取到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不论是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之后再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还是直接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用户终端在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用户终端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从该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步骤22)用户终端将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该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具体实现中,该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其中,联系人标识可以为联系人的姓名、联系人的头像、所属分组(如家人、朋友、同事、同学、客户等),而该通信账号可以包括联系人的手机号码(该手机号码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座机号码、即时通讯应用的账号、邮箱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因此,用户终端在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就可以先识别出每个联系人信息中包括的通信账号的数量,如果通信账号数量有多个时,就将该联系人信息确定为目标联系人信息。用户终端从而可以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出目标联系人信息,然后将目标联系人信息包括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该目标联系人信息的数量小于等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其中,该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可以为手机号码,也可以为邮箱,还可以对多个类型的通信账号设置优先级。例如,邮箱的优先级最高,然后为手机号码,然后为座机,最后为即时通讯应用的账号,如果通信账号中只包括邮箱和手机号码,那么该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即为邮箱,而如果通信账号中只包括手机号码和座机,那么该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即为手机号码。
因此,用户终端就会将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按照二维码编码规则,生成二维码。
通过这种方式,当联系人信息中存在多个通信账号时,用户终端只将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与联系人标识和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可以保护该联系人信息中的其余通信账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联系人的隐私。
可见,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可以先对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进行判断,如果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存在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用户终端在生成二维码时就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如果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均不为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用户终端就可以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直接生成二维码。这样可以对联系人信息进行区分,从而可以减少在分享一般联系人信息时需要输入验证信息的繁琐操作,并加强对重要联系人信息的保护,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如图3所示,该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输出单元302,用于响应上述第一接收单元301接收的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并触发第二接收单元303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
判断单元304,用于判断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生成单元305,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304判断出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加密单元306,用于使用上述第二接收单元303接收的验证信息对上述生成单元305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加密。
分享单元307,用于将加密后的该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用户终端300是在图3所示的用户终端300的基础上优化得到的。如图4所示:
上述判断单元304,还用于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
上述输出单元304具体用户在上述判断单元304判断通话记录中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上述生成单元305,还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304判断通话记录中不存在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上述分享单元306,还用于将上述生成单元305生成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该生成单元305可以包括选取子单元3051、确定子单元3052以及生成子单元3053,其中:
选取子单元3051,用于从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确定子单元3052,用于从该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生成子单元3053,用于将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该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该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接收单元303可以包括检测子单元3031、判断子单元3032以及获取子单元3033,其中:
检测子单元3031,用于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该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判断子单元3032,用于判断上述检测子单元3031获取的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获取子单元3033,用于在上述判断子单元3032判断出该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该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按压参数可以包括指纹信息。因此,上述判断子单元3032判断该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判断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当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可见,在图3~图4所描述的用户终端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时,会响应该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当接收到输入的验证信息时,如果判断出该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匹配,就将该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该验证信息对该二维码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在将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时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之后,使用验证信息该二维码进行加密,从而防止别人私自将联系人信息分享出去,也可以防止别人扫描该二维码之后获取到用户的联系人信息,从而能够提高联系人信息分享的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判断所述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使用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
若是,则执行所述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的步骤;
若否,则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将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所述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并从所述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将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包括:
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参数包括指纹信息,所述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若所述按压力度在所述预设力度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的二维码生成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验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验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是否匹配;
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预设验证信息匹配时,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加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
分享单元,用于将加密后的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通话记录中是否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通话记录中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输出用于提示输入验证信息的提示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通话记录中不存在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响应所述二维码生成指令,将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所述分享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二维码分享给目标用户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标识以及通信账号,所述生成单元包括选取子单元、确定子单元以及生成子单元,其中:
所述选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选取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的目标联系人信息;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种类型的通信账号中确定出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
所述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中的联系人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类型的通信账号,和所述至少两个联系人信息中除所述目标联系人信息之外的其余联系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判断子单元以及获取子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输入的按压操作,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的按压参数;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按压操作输入的验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参数包括指纹信息,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按压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具体方式为:
判断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确定所述按压参数满足预设条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4599.0A CN10522743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4599.0A CN10522743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7439A true CN105227439A (zh) | 2016-01-06 |
CN105227439B CN105227439B (zh) | 2018-11-06 |
Family
ID=5499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4599.0A Active CN10522743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7439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0267A (zh) * | 2016-06-21 | 2016-12-07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头像的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及服务器 |
CN106330872A (zh) * | 2016-08-16 | 2017-01-11 | 广州比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证明人的快速资格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
CN106354532A (zh) * | 2016-08-26 | 2017-01-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应用帐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360179A (zh) * | 2017-07-31 | 2017-11-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风险信息共享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21394A (zh) * | 2018-02-06 | 2018-09-11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码的生成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9190064A (zh) * | 2018-08-31 | 2019-01-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单记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919275A (zh) * | 2018-12-30 | 2019-06-21 | 国网浙江兰溪市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加密资产标识序列的生成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
CN111340165A (zh) * | 2020-04-17 | 2020-06-26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交互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53382A (ja) * | 2007-04-02 | 2008-10-23 | Aruze Corp | 遊技機及び遊技システム |
CN103078993A (zh) * | 2012-12-13 | 2013-05-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3593110A (zh) * | 2013-11-15 | 2014-02-19 | 王恩惠 | 一种电子名片快速分享的方法 |
CN104168362A (zh) * | 2013-05-16 | 2014-11-26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二维码管理装置和电子名片管理方法 |
CN104200335A (zh) * | 2014-09-16 | 2014-12-10 | 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c机端的通讯录应用系统及方法 |
CN104462874A (zh) * | 2013-09-16 | 2015-03-25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离线共享数字资源的drm方法与系统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10624599.0A patent/CN1052274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53382A (ja) * | 2007-04-02 | 2008-10-23 | Aruze Corp | 遊技機及び遊技システム |
CN103078993A (zh) * | 2012-12-13 | 2013-05-0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信息交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4168362A (zh) * | 2013-05-16 | 2014-11-26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二维码管理装置和电子名片管理方法 |
CN104462874A (zh) * | 2013-09-16 | 2015-03-25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离线共享数字资源的drm方法与系统 |
CN103593110A (zh) * | 2013-11-15 | 2014-02-19 | 王恩惠 | 一种电子名片快速分享的方法 |
CN104200335A (zh) * | 2014-09-16 | 2014-12-10 | 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c机端的通讯录应用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0267A (zh) * | 2016-06-21 | 2016-12-07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头像的管理方法、管理装置及服务器 |
CN106330872A (zh) * | 2016-08-16 | 2017-01-11 | 广州比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证明人的快速资格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
CN106354532A (zh) * | 2016-08-26 | 2017-01-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应用帐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360179A (zh) * | 2017-07-31 | 2017-11-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风险信息共享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21394A (zh) * | 2018-02-06 | 2018-09-11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码的生成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8521394B (zh) * | 2018-02-06 | 2020-09-11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码的生成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9190064A (zh) * | 2018-08-31 | 2019-01-1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单记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190064B (zh) * | 2018-08-31 | 2023-08-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单记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919275A (zh) * | 2018-12-30 | 2019-06-21 | 国网浙江兰溪市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加密资产标识序列的生成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
CN109919275B (zh) * | 2018-12-30 | 2022-02-22 | 国网浙江兰溪市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加密资产标识序列的生成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
CN111340165A (zh) * | 2020-04-17 | 2020-06-26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交互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7439B (zh) | 2018-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7439A (zh) | 一种联系人信息的分享方法及用户终端 | |
Shah et al. | Recent trends in user authentication–a survey | |
US10592653B2 (en) | Encoding methods and systems | |
CN104065621A (zh) | 一种第三方服务的身份验证方法、客户端和系统 | |
WO2016114841A1 (en) | A multi-user strong authentication token | |
EP3528160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encrypting/decrypting application program 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CN107302435B (zh) | 身份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其对应服务器 | |
CN104657674A (zh) | 一种手机中隐私数据的隔离保护系统及方法 | |
CN105045085A (zh) |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 |
WO201503438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via multiple user devices | |
US20150089635A1 (en) | System for correlation of independent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 |
CN104463036B (zh) | 密码输入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 |
CN103400082A (zh) | 一种文件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系统 | |
KR101451639B1 (ko) | 일회용 랜덤키를 이용한 본인 확인 및 도용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4468937A (zh) | 移动终端的数据加、解密方法、装置及保护系统 | |
CN109005144B (zh)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设备、介质和系统 | |
US11405782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ing and utilizing a personal data store on a mobile device | |
CN105139205A (zh) | 支付验证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 |
TW201544983A (zh) | 資料通訊方法和系統及客戶端和伺服器 | |
CN106534479B (zh) | 基于隐码识别与隐式变换的手机密码保护系统 | |
CN110619228B (zh) | 文件解密方法、文件加密方法、文件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20150156173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fingerprint information and use thereof | |
CN104102858A (zh) | 应用程序加密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
JP2020004424A (ja) | モバイル端末のプライバシー保護方法および保護装置、並びにモバイル端末 | |
KR101451638B1 (ko) | 본인 확인 및 도용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