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9867A -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9867A
CN106249867A CN201610383947.4A CN201610383947A CN106249867A CN 106249867 A CN106249867 A CN 106249867A CN 201610383947 A CN201610383947 A CN 201610383947A CN 106249867 A CN106249867 A CN 106249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nit
automation equipment
converter
equipme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39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9867B (zh
Inventor
彼得里·斯克罗德鲁斯
米科·塔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ABB T&D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D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D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624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9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9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H04B5/79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4B5/2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4Grouping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2Access security using revocation of auth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变频器包括能量传输装置,该能量传输装置能够向被置于变频器的感应充电位置的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感应电力传输。响应于识别到终端设备被置于充电位置,经由在变频器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变频器与终端设备之间执行识别过程。如果基于该识别过程,确定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方法包括在变频器的显示器上显示变频器的用户接口,使得变频器能够由用户借助于在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交互元件来控制。

Description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与网络装置之间的通信。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描述可以包括见解、发现、理解或公开内容或关联性,或者本发明之前的现有技术中未知然而由本公开内容提供的公开内容。本文中所公开的一些这样的贡献可以在下面被具体指示,而由本发明的本公开内容所涵盖的其他这样的贡献根据其上下文将是明显的。
使用变频器来改变被提供给负载的电力的频率和大小。变频器用在例如交变电流(AC)电机驱动器中。在示例性操作中,变频器从供电装置接收AC电流并且将所接收的AC电流的频率转换成另外的频率,之后,AC电流被提供给AC电机。另外的参数例如所接收的AC电流的电压电平也可以被改变。AC电机用在包括例如风扇和泵的各种应用中。在许多应用中,与提供具有恒定频率的电力相比,使用变频器可以提供显著的能量节省。
变频器或者由变频器控制的电机、风扇或泵有时位于灰尘多或潮湿的环境中。为了保护变频器免受灰尘、水和高/低温的影响,变频器可以被封装在壳体内,以使得变频器的敏感电子部件被覆盖并且被保护以免受灰尘和水的影响。为了便于对变频器的操作、服务和维护,可以由用户借助于变频器控制面板来管理变频器设置。当变频器被封装在壳体内时,控制面板可以包括壳体上的触摸屏。然而,当变频器的触摸屏脏或潮湿时,变频器可能不能检测到用户接触触摸屏。另外,壳体可能并未针对灰尘和水而完全被密封。
发明内容
下面呈现出对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征的简化概述以提供对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并非对本发明的广泛概述。并非意在标识本发明的关键/重要要素或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提出本文中所公开的一些概念来作为对更详细的描述的前序。
根据一方面,提供了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内容。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更详细地阐述了实施方式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根据描述和附图并且根据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将是明显的。
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提供自动化设备的用户接口的方法、自动化设备、终端设备、驱动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使得自动化设备能够由用户借助于在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交互元件来控制,其中,在所述显示之前要在自动化设备中识别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借助于优选实施方式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关于变频器和终端设备的布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变频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送的过程的信号传送图;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在变频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送的处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说明书会在一些地方提及“一(an)”、“一个(one)”或“一些(some)”实施方式,但是这并不一定意指每个这样的提及是针对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一定意指特征仅适用于单个实施方式。不同实施方式的单个特征还可以被组合以提供其他实施方式。此外,词语“包括(comprising)”和“包括(including)”应当被理解为不会将所描述的实施方式限制于仅由已经被提及的那些特征组成,并且这样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包含未被具体提及的特征/结构。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场景。参照图1,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电系统的示例是基于LTE网络元件的。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LTE无线电通信系统,而是还可以在其他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实现,例如3G、4G、5G、LTE-A、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EDGE、WCDMA、蓝牙网络、WLAN或任何其他移动或无线网络。在实施方式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被应用在属于不同但兼容的系统例如LTE和UMTS的用户装置之间。
在图1中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总体架构。图1示出了仅呈现出一些元件和功能实体的简化系统架构,所有的所述元件和功能实体均为其实现可以与所示不同的逻辑单元。图1中所示的连接是逻辑连接,实际的物理连接可以是不同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系统还包括其他的功能和结构。应当意识到的是,用在无线通信中或用于无线通信的功能、结构、元件和协议与实际的发明是不相关的。因而,在此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其中终端设备105能够连接至因特网107并且能够连接至一个或更多个变频器101的示例性通信系统。终端设备105可以被现场定位在紧密靠近变频器101处。终端设备105可以包括用户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终端设备105至因特网107的连接106可以通过蜂窝链路、无线链路和/或有线链路106来提供。终端设备105至变频器101的连接104可以例如通过蓝牙、NFC、WiFi和/或感应连接(例如根据无线电力协会的感应电力标准(Qi)的感应连接)来提供。
终端设备105可以经由因特网107连接至远程服务中心(未在图1中示出),以便于对变频器101的操作、服务和/或维护。终端设备105可以便于与变频器101进行通信的不同方式。可以使用合适的技术将变频器参数存储进服务中心数据库中。例如,可以经由因特网107来使用云服务(云计算)以将变频器参数交换进服务中心数据库中。
变频器101包括能够显示变频器101的用户接口的控制面板103。变频器101与控制面板103之间的连接(未在图1中示出)可以通过电导体例如导线、线缆和/或总线(例如,RS-485)来提供。控制面板103可以为变频器101的固定部件或者控制面板103可以为可以连接至一个或更多个变频器的可拆装控制面板。使用控制面板103来控制变频器101的功能,以例如启动变频器101或关闭变频器101。还可以使用控制面板103来设置参数,变频器101可以将所述参数存储在存储器中。可以经由控制面板103上的显示器和用户接口(触摸屏和/或键盘)向用户提供控制变频器101和/或选择用户想要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特定参数的可能性。由用户做出的选择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当变频器在操作或维护期间将参数存储进存储器中时考虑该选择。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关于自动化电力转换设备例如变频器101和终端设备105的布置。参照图2,变频器101包括壳体202以及针对终端设备105的感应充电位置201。感应充电位置201可以被定位在壳体202上。变频器101包括能量传输装置,该能量传输装置能够向被置于充电位置201的终端设备105进行无线感应电力传输。变频器还包括控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可以包括显示器103例如大的触摸屏103,以向用户显示信息并且提供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
感应电力传输可以基于能量传输装置与显示器之间的电磁感应。电磁感应使显示器中产生电流,使得显示器通过来自能量传输装置的感应电流进行供电。由于显示器由变频器来无线地供电,所以壳体可以被制造和设计成不具有用于显示器的电力线的开口。由于不存在用于显示器的电力线的开口,所以壳体满足许多不同的防护等级,而无需重新设计壳体。以此方式,相同的壳体也可以被制造并且用在变频器中以满足不同的防护等级。
能够向安装至安装位置的显示器进行感应电力传输的能量传输装置可以遵循感应耦合电力传输的原理,所述感应耦合电力传输包括能量传输装置中的发送器传输头例如发送器线圈L1以及显示器中的接收器传输头例如接收器线圈L2。两个传输头形成磁性耦合感应器的系统。发送器传输头中的交变电流生成磁场,该磁场在接收器传输头中产生电压。可以使用该电压将电力馈送至显示器。
现在参照图3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3是示出用于在终端设备105与自动化电力转换设备例如变频器101之间的信号传送的方法的信号传送图。参照图3,变频器101被配置成检测301终端设备105是否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位置201。响应于检测301,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建立302感应连接。响应于该感应连接的建立,经由在变频器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执行识别过程。在识别过程期间,在变频器101中确定终端设备105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识别过程可以例如包括:响应于感应连接的建立302,终端设备105向变频器101发送304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可以响应于感应连接的建立302将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自动地发送303至变频器101。
经由无线连接来发送303消息,该无线连接可以为感应连接302,或者该无线连接可以为在识别过程期间在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建立的分离的连接,例如蓝牙、WiFi或NFC连接。在项304中,接收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并且在变频器101中检查该识别信息,其中,如果在变频器101中确定终端设备105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105,则方法包括经由无线连接(即,感应连接,或单独的NFC、WiFi或蓝牙连接)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执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可以例如包括:变频器101请求306终端设备105启动数据传输;终端设备105接收307该请求306;以及终端设备105向变频器101发送308数据。还可以将数据或识别信息从变频器101发送至终端设备105。
变频器101的显示器(控制面板、触摸屏)103可以起初处于待机模式(关闭)。显示器103可以在识别过程之前被启动。例如,可以在变频器中使用运动检测器(例如,红外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断层运动检测器、视频相机软件)以在检测到用户接近变频器时启动显示器103。然而,用户接口的交互元件可以被隐藏或不可访问直到终端设备105被批准访问变频器101的本地控件为止。成功的识别过程可以使变频器101的用户接口的交互元件被接通305至活动模式。这样的交互元件可以包括例如针对要执行的不同功能或操作的图像、图标、图形、文本、曲线、参数、数据或按键。经授权的终端设备105的用户能够使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显示器来控制变频器。例如,用户可以按压在变频器101的触摸显示器上显示的元件,使变频器101执行变频器中的相应功能。该功能可以包括例如启动或关闭变频器或者设置变频器参数。变频器101被配置成在变频器101的显示器103上显示309经由无线连接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传输的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基于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发送308的数据,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05的用户接口并且将其显示309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屏上。因此,经授权的终端设备105的用户还可以(替代终端设备105的(较小的)显示器/键盘/除终端设备105的(较小的)显示器/键盘之外)使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显示器来控制终端设备105。例如,用户可以按压在变频器101的触摸显示器上显示的元件,使变频器101将相应命令发送至终端设备105。这可以包括例如请求308终端设备105例如从因特网107、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数据库和/或终端设备105的存储器中检索与变频器101有关的数据,所检索的数据然后可以从终端设备105在变频器101中被接收并且由变频器显示器103进行显示309。
如果终端设备未向变频器服务应用/向特定变频器(组)进行注册(例如,终端设备是首次使用变频器应用),则终端设备105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向终端设备105的用户提示输入口令和/或用户识别码来执行用户注册过程(未在图3中示出)。可以在建立感应连接之前执行用户注册过程。用户注册过程无需靠近变频器来现场执行,而是可以预先例如针对特定用户、终端设备、变频器、变频器组、站和/或应用来执行用户注册过程。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电力转换设备例如变频器101的运行的流程图。参照图4,变频器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401用户靠近/接近变频器的红外检测器。变频器可以被配置成在当检测到用户接近变频器时启动402显示器103。变频器的用户接口的交互元件可仍被隐藏或不可访问。变频器101被配置成检测403终端设备105是否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位置201。响应于检测403,变频器101被配置成建立404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的感应连接。
经由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执行识别过程。该识别过程涉及在变频器101中确定终端设备105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在步骤405中,响应于感应连接(经由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可以是在步骤404中建立的感应连接,或者该无线连接可以是在识别过程期间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建立的单独连接,例如蓝牙、WiFi或NFC连接)的建立404,可以自动地从终端设备在变频器101中接收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在变频器101中检查405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如果在步骤405中确定终端设备105是已注册/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方法包括经由无线连接(即,经由感应连接,或者经由NFC、WiFi或蓝牙连接)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执行407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可以包括:变频器101请求终端设备105启动数据传输;以及变频器101接收407从终端设备105发送的数据。还可以将数据从变频器101发送407至终端设备105。
成功的用户识别过程使变频器101的用户接口103的交互元件接通406至活动模式。因此,经授权的终端设备105的用户能够使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显示器来控制变频器。例如,用户可以按压变频器101的触摸显示器上显示的元件,使变频器101检测用户的输入并且执行变频器中的相应功能。该功能可以包括例如启动或关闭变频器,或设置变频器参数。变频器101被配置成在变频器101的显示器103上显示410经由无线连接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传输的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基于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发送410的数据,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05的用户接口并且将其显示407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屏103上。因而,经授权的终端设备105的用户能够(替代终端设备105的(较小的)显示器/键盘/除终端设备105的(较小的)显示器/键盘之外)使用变频器101的(大的)显示器103来控制终端设备105。例如,用户可以按压在变频器101的触摸显示器上显示的元件,使变频器101将相应命令发送至终端设备105。这可以包括:请求410终端设备105例如从因特网107、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数据库和/或终端设备105的存储器中检索与变频器101有关的数据,该数据然后可以从终端设备105在变频器101中被接收并且由变频器触摸屏103显示410。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105的运行的流程图。参照图5,终端设备105被配置成当终端设备105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位置201时建立502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的感应连接。之后,经由在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在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执行识别过程,以确定终端设备105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识别过程可以例如包括向变频器101发送503包括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的消息。可以响应于感应连接的建立将关于终端设备105的识别信息自动地发送503至变频器101。基于识别过程经由无线连接来发送识别信息,该无线连接可以为感应连接,或者该无线连接可以是在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建立的单独连接,例如蓝牙、WiFi或NFC连接。如果终端设备105是经授权的/已注册的终端设备,则方法可以包括经由无线连接(即,感应连接,或者NFC、WiFi或蓝牙连接)在变频器101与终端设备105之间执行504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5从变频器101接收数据请求;变频器101请求终端设备105启动数据传输;以及终端设备105将所请求的数据发送至变频器101。数据还可以从变频器101在终端设备105中被接收。例如,基于从终端设备105发送至变频器101的数据,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05的用户接口并且将其显示在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屏上。例如,用户可以按压在变频器101的触摸显示器103上显示的元件,使变频器101将相应命令发送至终端设备105。这可以使终端设备105接收消息,该消息请求终端设备105例如从因特网107、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数据库和/或终端设备105的存储器中检索与变频器101有关的数据,该数据然后可以从终端设备105被发送至变频器101。
如果终端设备未向变频器服务应用/向特定变频器(组)进行注册(例如,终端设备是首次要使用变频器应用),则终端设备105可以被配置成例如通过向终端设备105的用户提示输入口令和/或用户识别码来在步骤501中执行用户注册过程。可以在建立感应连接之前执行用户注册过程。用户注册过程无需靠近变频器来现场执行,而是可以预先例如针对特定用户、终端设备、变频器、变频器组、站和/或应用来执行用户注册过程。
在实施方式中,变频器101可以被封装在密封壳体202内,使得变频器的敏感电子部件被完全覆盖并且被保护以免受灰尘和水的影响。变频器101包括能够对可能的外部用户设备105提供感应充电的部件201。外部用户设备105可以为移动设备105或定制用户接口。可以经由无线连接104和/或感应连接104来执行外部用户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的数据传输。壳体202可以包括控制面板103例如触摸显示器103,该控制面板103可以用于控制变频器并且与变频器101和外部用户设备105进行交互。触摸屏可以被定位在例如壳体的前壁中。
在实施方式中,变频器101被配置成当外部用户设备105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区域201上时对外部用户设备105进行识别。要由变频器101识别外部用户设备105的需求使得能够针对每个用户和/或每个用户组(和/或每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组,和/或每个变频器/变频器组)来限制外部用户设备105与变频器101的可用动作。当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位置201上时,成功识别的外部用户设备105可以通过利用变频器101与外部用户设备105之间的通信连接104(感应/无线连接)经由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显示器103来操作和控制。
在实施方式中,变频器101包括集成在壳体202内的区域201,该区域201向外部用户设备105和大的触摸显示器103提供感应电力。另外地,变频器101能够与外部用户设备105进行无线通信(例如,经由NFC、蓝牙、WiFi)。
在实施方式中,当没有外部用户设备连接至变频器101时,变频器101的显示器103处于待机模式(睡眠模式)。当外部用户设备105例如移动设备被置于变频器101的感应充电区域201上时,变频器101被配置成识别外部用户设备105并且使经授权的外部用户设备105能够访问各种变频器动作。
在实施方式中,经由连接104,移动设备105能够通过变频器101的大的触摸显示器103来控制。
实施方式使得能够使用下述变频器101,该变频器101具有完全封闭的壳体202并且能够与外部用户设备105通信并且向外部用户设备105提供电力。当没有外部用户设备连接至变频器101时,可以由于变频器显示器103的待机模式而获得能量节省。集成至壳体的触摸接口使得能够不需要原本不得不被保护以免受水和灰尘的影响的控制面板连接。
由于仅通过将移动设备105置于变频器101上来进行用户识别,所以实施方式能够容易且快速地检查用户权限。
实施方式能够使用在变频器触摸显示器103上显示的单个用户接口来控制变频器101并且控制移动设备105。
实施方式使得能够借助于移动设备105及其特征例如因特网接入、电子邮件等来容易地收集解决变频器101的可能的问题所需的信息。可以利用移动设备105及其特征来解决与对变频器101的操作、服务和维护有关的问题。
在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得终端设备105能够利用单个识别过程来访问一组变频器。这意味着如果终端设备105被组中的一个变频器成功识别,则预定组的变频器中的每个变频器被配置成接通其用户接口,其中,这些变频器可以由终端设备105的用户通过这些变频器的触摸屏来控制。单个用户识别可以给予对一组变频器的访问。例如,组中的每个变频器可以通过使用其自身的触摸接口(组中的所有触摸接口均是活动的)来控制,或者组中的每个变频器可以通过使用曾用于识别的变频器的触摸接口(仅一个触摸接口是活动的)来控制。
在终端设备105与变频器101之间传输的数据可以涉及上载、发送和/或更新下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变频器参数;变频器默认代码;变频器位置信息;变频器固件信息;图像文件和用户手册信息例如pdf文档调试指导或视频文件。变频器参数的示例包括输出电流、电机速度、频率、转矩和温度。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参数”可以指代与变频器有关的任何测量的、设定的或调整的项/值。这样的参数的示例包括输出电流、电机速度、频率、转矩和温度。参数还可以称为设置。
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变频器的注册用户。可以提供用户注册过程,以在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访问一个或更多个变频器之前要求终端设备的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输入特定认证码。然后可以例如响应于当由用户将终端设备置于变频器之一的感应充电位置上时建立感应连接来自动地执行识别过程。关于变频器的访问权限和/或认证码可以被限定成用户特定的、终端设备特定的、变频器特定的、变频器组特定的、站特定的等。
可以在终端设备中利用一次注册应用,其中,仅针对识别之前尚未访问过变频器的终端设备和/或用户需要用户名称和口令。已经注册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设备与变频器之间的信号传送(例如,经由感应/无线连接)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被自动识别。因此,利用终端设备所执行的一次注册是足够的,并且不需要每次终端设备用于用户识别时输入用户名称和口令。
如果变频器未连接至企业网或因特网,则使用终端设备使得能够在需要时本地创建这样的连接。例如如果出于成本或安全原因而不想要连续的连接,则这会是理想的。
可以应用无线充电功能以确保终端设备能够例如在需要时提供因特网连接。
虽然变频器的触摸接口主要用于控制变频器自身(启动、停止、设置参数等),但是触摸接口还可以用于控制移动设备,并且例如使移动设备检索服务指令。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借助于变频器的触摸屏经由终端设备来管理和传送与变频器有关的信息。终端设备可以例如为移动电话,例如现场操作的智能电话。终端设备的用户例如客户或维护人员能够与变频器建立连接,例如蓝牙和/或感应连接。
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来认证。例如,当在终端设备上启动相应变频器支持应用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用户提示输入预定义的口令和/或用户ID。如果用户未输入正确的口令/用户ID,则不启动应用。这使得能够防止对变频器设置的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实施方式中,变频器支持应用经由因特网被实现为云服务(云计算)。这可以涉及被实现为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器)和服务请求者(客户端)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的客户端-服务器计算。
在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上显示的变频器支持应用的用户接口被同步地显示在变频器的控制面板显示器上。
在实施方式中,变频器的用户可以借助于无线设备来识别,并且变频器可以由用户在无线地执行成功的识别之后进行控制和管理。该识别使得能够防止对变频器的控制和管理的未经授权的访问。
实施方式涉及包括如上所述的变频器的驱动系统。
除驱动系统/变频器之外,实施方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自动化设备,例如AC/DC模块、DC/AC模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开关、运动控制器或运动驱动器、伺服电机、软启动器、机器人、汽车、重型设备等。替代变频器,实施方式还可应用于任何其他的用于工业自动化的自动化电力转换设备。
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来使装置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或变频器的过程。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因此可以被视为用于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或变频器的过程的装置的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这样的装置的结构的框图。装置可以包括在终端设备或变频器中,例如,装置可以形成终端设备或变频器中的芯片组或电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置是终端设备或变频器。装置包括处理电路10,该处理电路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与变频器之间的识别过程的认证电路。处理电路10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终端设备与变频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消息生成器。处理电路10还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用于向用户输出信息的输入/输出电路。
处理电路10可以包括电路12、14、16作为子电路,或者它们可以被视为由相同的物理处理电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模块。存储器20可以存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24,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24包括规定了电路12、14、16的操作的程序指令。存储器20还可以存储数据库26,数据库26包括例如针对频率控制器设置的定义。装置还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22,无线电接口22向装置提供与网络节点的无线通信能力。无线电接口可以包括使得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电通信电路,并且无线电接口可以包括无线电频率信号处理电路和基带信号处理电路。基带信号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发送器和/或接收器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电接口可以包括使得能够进行有线通信的固定通信电路。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指代以下内容中的所有内容:(a)仅硬件电路实现,例如仅模拟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例如(视情况而定):(i)处理器或处理器核的组合;或(ii)包括一起工作以使装置执行特定功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至少一个存储器的处理器/软件的一部分;以及(c)即使软件或固件并非物理地存在,也需要软件或固件以用于操作的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的一部分。
对“电路”的该定义适用于在该申请中所有对该术语的使用。作为另外的示例,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涵盖仅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的一部分例如多核处理器的一个核及其(或它们的)所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术语“电路”在应用于特定元件时还涵盖例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基带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
以上结合图1至图6描述的处理或方法还可以以由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定义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处理的形式来执行。计算机程序应当被视为还涵盖计算机程序的模块,例如上述处理可以被执行为较大的算法或计算机处理的程序模块。计算机程序可以为源代码形式、目标代码形式或者一些中间形式,并且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载体中,该载体可以为能够携载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设备。这样的载体包括暂态和/或非暂态计算机介质,例如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电载体信号、电信信号和软件发布包。取决于所需的处理功率,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单个电子数字处理单元中执行或者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布在多个处理单元之间。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以上定义的蜂窝或移动通信系统,还适用于其他合适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协议、蜂窝通信系统的规格、它们的网络元件和终端设备快速地发展。这样的发展可能需要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另外的改变。因而,所有词语和表达应当被广义地解释并且它们意在示出实施方式,而非限制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随着技术进步,发明构思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不被限制于上述的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建立自动化设备与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的方法,所述自动化设备被配置成:从供电装置接收电流;将所接收的电流的频率转换成另外的频率;以及之后将所述电流提供给电机,
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感应充电位置,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能量传输装置,所述能量传输装置能够向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感应电力传输,
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
经由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执行识别过程,以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
如果基于所述识别过程,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自动化设备的用户接口,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能够由用户借助于在所述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交互元件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无线连接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执行数据传输;
在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经由所述无线连接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无线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经由所述无线连接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自动化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在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显示器包括触摸屏,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摸所述用户接口上的相应元件,来发送控制数据以控制所述自动化设备或所述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确定被置于所述感应充电位置的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将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用户接口从待机模式切换成活动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过程包括所述自动化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
7.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自动化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所述自动化设备被配置成:从供电装置接收电流;将所接收的电流的频率转换成另外的频率;以及之后将所述电流提供给电机,
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感应充电位置,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能量传输装置,所述能量传输装置能够向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感应电力传输,并且其中,当所述终端设备被置于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感应充电位置时,所述终端设备能够从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能量传输装置接收无线感应电力传输,
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成:
响应于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经由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执行识别过程,以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
其中,如果基于所述识别过程,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所述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自动化设备的用户接口,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能够由用户借助于在所述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交互元件来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成:当所述终端设备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时,经由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将关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至所述自动化设备,以向所述自动化设备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成:如果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经由所述无线连接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执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成:在所述识别过程之前在所述终端设备中执行的用户注册过程期间,在所述终端设备中向所述用户提示在所述终端设备上输入口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者:移动网络连接;无线局域网连接;蓝牙连接;WiFi连接;感应连接;以及近场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终端设备的授权被限定为下述中的至少一者:终端设备特定的;自动化设备特定的;自动化设备组特定的;用户特定的;用户组特定的;以及动作特定的。
13.一种自动化设备,所述自动化设备被配置成:从供电装置接收电流;将所接收的电流的频率转换成另外的频率;以及之后将所述电流提供给电机,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以及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的感应充电位置,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能量传输装置,所述能量传输装置能够向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无线感应电力传输;
其中,响应于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被置于所述充电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使所述自动化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经由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连接而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执行识别过程,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
如果基于所述识别过程,在所述自动化设备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经授权的终端设备,则所述自动化设备被配置成:
在所述自动化设备的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所述自动化设备的用户接口,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能够由用户借助于在所述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交互元件来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使所述自动化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11或12所述的方法步骤中的任一方法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中,所述自动化设备被封装在密封壳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化设备,其中,所述感应充电位置被定位在所述壳体上。
1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设备的驱动系统。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在由计算机可读的分发介质上,并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以下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加载至装置中时执行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1至6、11或12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在由计算机可读的非暂态分发介质上,并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以下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加载至所述计算机中时执行包括权利要求1至6、11或12所述的步骤中的任一步骤的计算机处理。
CN201610383947.4A 2015-06-04 2016-06-01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Active CN106249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70655.3 2015-06-04
EP15170655.3A EP3101815B1 (en) 2015-06-04 2015-06-04 Signalling between a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a termina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9867A true CN106249867A (zh) 2016-12-21
CN106249867B CN106249867B (zh) 2019-06-14

Family

ID=5339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3947.4A Active CN106249867B (zh) 2015-06-04 2016-06-01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60416A1 (zh)
EP (1) EP3101815B1 (zh)
CN (1) CN106249867B (zh)
DK (1) DK3101815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06963B1 (en) * 2016-10-05 2020-02-26 ABB Schweiz AG Device network status inform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746A (zh) * 2008-03-05 2011-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功率装置的封装和细节
CN102870131A (zh) * 2010-03-02 2013-01-09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促进位置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19928A1 (en) * 2011-01-18 2013-05-16 Mojo Mobility, Inc. Intelligent charging of multiple 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inductive charger
WO2014007415A1 (en) * 2012-07-06 2014-0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ally changing frequency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3677193A (zh) * 2012-09-07 2014-03-26 苹果公司 用于附件的级联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06085U (zh) * 2011-11-29 2012-08-29 上海海光电机有限公司 基于远程控制的变频器系统
US9324204B2 (en) * 2014-01-06 2016-04-26 Herschel A. Naghi Secure charging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8746A (zh) * 2008-03-05 2011-0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功率装置的封装和细节
CN102870131A (zh) * 2010-03-02 2013-01-09 诺基亚公司 用于促进位置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19928A1 (en) * 2011-01-18 2013-05-16 Mojo Mobility, Inc. Intelligent charging of multiple 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inductive charger
WO2014007415A1 (en) * 2012-07-06 2014-0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ally changing frequency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3677193A (zh) * 2012-09-07 2014-03-26 苹果公司 用于附件的级联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60416A1 (en) 2016-12-08
DK3101815T3 (en) 2018-05-22
EP3101815B1 (en) 2018-01-31
CN106249867B (zh) 2019-06-14
EP3101815A1 (en)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6287B (zh) 瘦客户机会话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87980B (zh) 用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9702A (zh) 信号传送方法,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通信系统
CN105190652B (zh) 触摸传感器和射频识别设备和方法
CN106462188A (zh) 附件设备的功率管理合同
CN107113531A (zh) 移动设备的sim置备
KR101859715B1 (ko) IoT 스마트 홈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IoT 서비스 제공 서버를 포함하는 IoT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4104514A (zh) 使用验证码进行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71958A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07111465A (zh) 用于使能用户设备浏览器与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04504314B (zh) 访问控制系统
CN105576854B (zh) 非接触式电力发送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基于位置的服务系统
CN104221350A (zh) 观察和/或操作运动和/或康复装置
KR101872288B1 (ko)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CN104688003A (zh) 烹饪器具
CN106941661A (zh) 提供基于位置脱离的通知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50714A (zh) 一种对终端应用安装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EP2973462B1 (en)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intelligently interchangeable cameras
JP7345757B2 (ja) 通信認証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システム
CN106249867A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通信系统,自动化设备,驱动系统
CN104765316A (zh) 一种利用智能终端作为工业设备控制的人机界面的技术
CN204146830U (zh) 烹饪器具
CN104654595B (zh) 一种热水器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3395345A (zh) 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7095044U (zh) 无电洗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9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Applicant after: ABB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Helsinki

Applicant befor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