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9469B - 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9469B
CN106249469B CN201610086147.6A CN201610086147A CN106249469B CN 106249469 B CN106249469 B CN 106249469B CN 201610086147 A CN201610086147 A CN 201610086147A CN 106249469 B CN106249469 B CN 106249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surface light
source array
array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6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9469A (zh
Inventor
车暻焄
郑承俊
郑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49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9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9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9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5/00Planar light sources
    • F21Y2105/10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5/14Planar 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two-dimensional arr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1Illuminating devices for spatial active dimm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2Passive devices, e.g. 2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204Optical Diode
    • H01L2924/12044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上部,并且按照使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反射板,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下部,并且按照使得反射板的反射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按照以下方式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上: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在与发光表面平行的平面中彼此偏离。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6月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5-007998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其全部而合并与此。
技术领域
与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设备和方法涉及一种能够执行局部调光的背光单元,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使用表面光源(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来执行局部调光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之一。LCD是一种使用具有两个基板的显示面板来显示图像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基板上排列有电极以及插入在电极之间的液晶层。例如,透射式LCD通过控制施加于液晶层的电场对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进行调制来显示图像。
LCD的图像质量取决于LCD的对比度特性。为了增强对比度特性,已开发出一种用于根据显示的图像来调整背光单元的亮度的背光调光控制方法。所述背光调光控制方法可通过根据输入的图像自适应地调整背光单元的亮度来降低功耗。所述背光调光方法可分为用于调整显示表面的整体亮度的全局调光方法以及用于局部调整显示表面的亮度的局部调光方法。全局调光方法可增强在前一帧和后一帧之间测量的动态对比度。局部调光方法可通过在单帧时间段内局部地控制显示表面的亮度来增强在全局调光方法中难以改善的静态对比度。
背光单元大致被分为直接式背光单元和边缘式背光单元。边缘式背光单元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光源被布置为面向导光板的侧面并且多个光学片被排列在LCD面板和导光板之间。由于边缘式背光单元和直接式背光单元的结构差异,边缘式背光单元可具有比直接式背光单元的厚度更小的厚度。然而,在边缘式背光单元中,光源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发射光并且导光板将线性光源或点光源转换为表面光源。因此,由于边缘式背光单元的基本结构,光从导光板被扩散,因此难以局部控制亮度。因此,难以实现局部调光。
与边缘式背光单元相比,直接式背光单元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多个光学片和扩散板被堆叠在LCD面板下方,并且多个光源被排列在扩散板下方。直接式背光单元具有按照矩阵形式被排列在扩散板下方的多个光源,并且通过针对亮图像区域开启光源并针对暗图像区域关闭或调低光源来增强对比度。
由于成本和热量限制,将被排列在直接式背光单元中的光源的数量受限。因为光源垂直地产生光并将光投射到透射式显示器,因此直接式背光单元具有良好的光效率。然而,因为直接式背光单元出于屏幕的均匀性的理由而应该在光源之间保持规则的距离,所以现有技术的直接式背光单元可能受到图像模糊的光晕现象(blooming phenomenon),并且由于光源可能受到背光单元中的光学薄膜的干扰从而光可能泄露,因此现有技术的直接式背光单元可能在侧面具有低对比度。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和以上没有描述的其它缺点。此外,不要求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克服以上描述的缺点,并且示例性实施例可不克服以上描述的任何问题。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直接式背光单元中堆叠表面光源来在局部调光中增强分辨率和对比度的背光单元。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上部,并且按照使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反射板,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下部,并且按照使得反射板的反射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按照以下方式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上: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在与发光表面平行的平面上彼此偏离。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和尺寸可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所述矩形形状的水平边的长度为N并且所述矩形形状的垂直边的长度为M,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可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沿水平方向偏离多达N/2,并且沿垂直方向偏离多达M/2。
N和M可相等。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可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偏离。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可以是透明的。
反射板可被构造为反射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发出的光。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被构造为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包括:第一光源,包括按照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一光源的第一表面发出光的第一光源块;第二光源,包括按照所述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二光源的第二表面发出光的第二光源块,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并且第二光源块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的平面中从第一光源块偏离。
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尺寸和形状可与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尺寸和形状相等。
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形状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矩形。
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形状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
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形状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
第一光源块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光源块可具有预定高度和预定宽度,并且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可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的平面中从第一光源块中的相应的一个第一光源块沿x-方向偏离第一距离并沿y-方向偏离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宽度的一半,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一半。
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并且第二光源可以是透明的。
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可以是OLED。
背光单元还可包括反射器和液晶显示(LCD)面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被布置在反射器和LCD面板之间。
所述预定模式可以是矩阵。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包括: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阵列,包括按照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一OLED阵列的第一表面发出光的第一像素;第二OLED阵列,包括按照所述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二OLED阵列的第二表面发出光的第二像素,其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具有相同的预定宽度和高度,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并且第一像素中的每个第一像素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的x-y平面上从第二像素中的相应的一个第二像素沿x-方向偏离第一距离并且沿y-方向偏离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宽度的一半,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一半。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反射板;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堆叠在反射板上,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包括排列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第一平面中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并且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反射板的反射表面平行地被排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上,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包括排列在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第二平面中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并且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地被排列,其中,第一平面中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从第二平面中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偏离。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外的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部分阐述,还有部分从描述中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而被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以上和/或其它方面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布局的示图;
图2是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剖面图;
图3是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图5是详细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局部区域的示图;
图6是示出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时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局部区域的示图;
图7是沿图6的线A-B剖出的剖面图;
图8是图7中的区域703的分解图;
图9是示出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时的局部调光方法的示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1A至图11D是示出当使用单个表面光源时根据LCD面板上显示的对象的位置执行的在表面光源块中的局部调光的示图;
图12A至图12D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堆叠结构被使用时根据LCD面板上显示的对象的位置执行的在表面光源块中的局部调光的示图;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图14A至图14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图15A至图15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一个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应该被解释为包括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等同形式和/或替换形式。在对附图的解释中,相似的参考标号被用于相似元件。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和“可包括”指示存在相应的特征(例如,诸如数值、功能、操作或部件的元素),并且不排除存在另外的特征。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A或B”、“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A或/和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包括用它们列举的项的所有可能组合。例如,“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A或B中的至少一个”表示(1)包括至少一个A;(2)包括至少一个B;或(3)包括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两者。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可修饰各种元件,而不管相应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如何,并且不限制相应元件。这些术语可被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可指示不同的用户装置,而不管顺序或重要性如何。例如,在不脱离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权限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命名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被命名为第一元件。
将理解,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耦接”/“(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耦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可操作地或可通信地)连接”时,该元件可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连接到另一元件,并且在该元件和另一元件之间可存在中间元件(例如,第三元件)。相对地,将理解,当元件(例如,第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直接连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直接连接”时,在该元件和另一元件之间不存在中间元件(例如,第三元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被构造为(或被设置为)”可根据上下文而被“适合于......”、“具有......的能力”、“被设计为......”、“被适配为......”、“被制作为......”或“能够......”来替换。术语“被构造为(被设置为)”在硬件层面不必表示“被特别设计为”。而是,表述“被构造为......的设备”可表示该设备在特定情境下与其它装置一起“能够......”。例如,“一种被构造为(被设置为)执行A、B和C的处理器”可表示用于执行相应操作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或能够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程序来执行相应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CPU或应用处理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公开。如在此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在此使用的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被另外定义,否则它们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字典中通常所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除非它们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被清楚地定义,否则不应该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被夸大的含义。根据情况,甚至是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特定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布局的示图。
参照图1,背光单元(例如,背光)100包括反射板101、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和LCD面板401。
反射板101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铝膜,或者可包括涂有铝的材料。反射板101可被置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下方,并可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平行地被排列。反射板101可将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发出的光向LCD面板401和背光单元100的前表面反射。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发出光。具体地讲,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沿朝向LCD面板401的方向(例如,向前的方向)发出光。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例如,像素),其中,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被单独控制以发出光。表面光源具有预定面积、可均匀发出光的表面并且具有相对于发光表面的面积可忽略的厚度。
可通过使用OLED来实现组成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表面光源块201,因此,可通过使用OLED阵列来实现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然而,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可通过使用组合了多个荧光灯的照明面板等来实现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
OLED可被称为电致发光(EL),并且是使用电致发光现象自己发光的“自发光有机材料”,其中,电致发光现象在电流流过荧光有机复合物时发光。OLED可用低电压来驱动,并可以以薄膜形式来制作。OLED可提供宽视角和快速响应速度,从而提供具有在从侧面观看图像时不会降低的质量的图像,并且不残留为残像。
玻璃通常被用作用于OLED的基板材料。然而,这不应被视为限制,当薄膜被用作基板材料时,可以以弯曲状态实现的柔性显示器可被实现(例如,可弯曲显示器)。OLED的主色实现方法包括三色(例如,红、绿、蓝)独立像素方法、颜色转换材料(CCM)方法、滤色方法等。此外,OLED可根据所使用的发光材料中包括的有机材料的量被划分为低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并且OLED的驱动方法可被划分为无源矩阵(PM)驱动方法和有源矩阵(AM)驱动方法。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发出光。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被置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并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平行地被排列。也就是说,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被排列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前表面和LCD面板401的后表面之间。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沿向前的方向和向后的方向(例如,沿朝向LCD面板401的方向和沿朝向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方向)发出光。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前方部分发出的光可沿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向前方向被发出。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后方部分发出的光可被反射板101反射,因此可沿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向前方向行进。
LCD面板401可被排列在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前方部分上。LCD面板401可以是透射式,并且可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和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平行地被排列。图像可显示在LCD面板401上。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剖面图。
参照图2,反射板101、下透明电极203、上透明电极205和多个表面光源块210被示出。
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210可向前方部分220发出光。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210可被布置在下透明电极203和上透明电极205之间。透明电极203、205可由氧化铟锡(ITO)玻璃制成,并且可以是导电且透明的。下透明电极203和上透明电极205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与表面光源块具有相同形状(即,具有与表面光源块相应的形状)的多个块。也就是说,透明电极可包括多个透明电极块。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块连接的电线可排列在透明电极块之间的边界中。例如,当在邻近透明电极块之间存在的间隔为1mm时,大约30根电线可被布置在所述间隔中。透明电极块中的每一个可与电源连接,并且当施加电力时,表面光源块可发出光。表面光源块210可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也就是说,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基于各个表面光源块210来发出光。
此外,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可允许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发出的光和从反射板反射的光穿过。
图3是图1中示出的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剖面图。
参照图3,下透明电极303、上透明电极304和多个表面光源块310被示出。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可向前方部分321和后方部分323发出光。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可被布置在下透明电极303和上透明电极305之间。透明电极303、305可由氧化铟锡(ITO)玻璃制成,并且可以是导电且透明的。下透明电极303和上透明电极305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与表面光源块210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块。
也就是说,透明电极可包括多个透明电极块。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块连接的电线可排列在透明电极块之间的边界中。例如,当在邻近透明电极块之间存在的间隔为1mm时,大约30根电线可被布置在所述间隔中。透明电极块中的每一个可与电源连接,并且当施加电力时,表面光源块可发出光。表面光源块310可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也就是说,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基于各个表面光源块310来发出光。
此外,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可允许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发出的光穿过。
图4是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参照图4,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被示出。为了便于解释,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被示出为相对于它们的边缘处于未对齐状态(例如,偏离)。然而,由虚线示出的区域201a可以是用于从背后照亮LCD面板401的区域,并且整体形状可以是矩形。相同的解释可被应用于下面的解释。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按照各种形状来实现。例如,可按照多边形形状(诸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菱形、五边形等)来实现表面光源块。然而,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
表面光源块可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例如,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以实现局部调光。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沿水平方向错开多达n 201c并且沿垂直方向(例如,沿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表面垂直的方向)错开多达m 201b。
例如,当表面光源块是N×M的矩形时,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沿水平方向错开多达N/2并沿垂直方向错开多达M/2。此外,当表面光源块是正方形时,水平边的长度N和垂直边的长度M可相同。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平行地被置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
图5是详细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局部区域的示图。
参照图5,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形成二维阵列。当各个表面光源块210a是正方形时,水平边的长度231和垂直边的长度233可相同。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10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多个表面光源块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形成二维阵列。当各个表面光源块310a是正方形时,水平边的长度331和垂直边的长度333可相同。
此外,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210a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310a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图6是示出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时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局部区域的示图。
参照图6,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被示出。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平行地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也就是说,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发光表面可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表面平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错开。也就是说,当第二表面光源301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时,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341的中心343可不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241的中心243重合。换句话说,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按照以下方式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341的中心343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241的中心243错开。
例如,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以及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可沿水平方向彼此错开多达n235并沿垂直方向彼此错开多达m 237。当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和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具有N×M的尺寸时,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沿水平方向错开多达N/2并沿垂直方向错开多达M/2。
也就是说,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上,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沿水平方向错开多达n 235并沿垂直方向错开多达m 237。
然而,这不应被视为限制。例如,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和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各个表面光源块可按照一个表面光源块与其它表面光源块仅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一错开的方式被排列。
图7是沿图6的线A-B剖出的剖面图。
参照图7,反射板101、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和LCD面板4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彼此重叠,但是可彼此错开。也就是说,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可不彼此重合。此外,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之间的边界线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之间的边界线可彼此错开。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错开长度n 701可小于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垂直边或水平边的长度。
图8是图7中的区域703的分解图。
参照图8,反射板101、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和LCD面板4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包括下透明电极203、多个表面光源块210和上透明电极205。当对下透明电极203和上透明电极205施加了电力时,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210发出光。由于下透明电极203和上透明电极205中的至少一个基于像是表面光源块的块被构造,因此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可单独地发出光。
从表面光源块发出的光251可沿朝向LCD面板401的方向(例如,向前方向)行进。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下透明电极303、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和上透明电极305。当对下透明电极303和上透明电极305施加了电力时,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发出光。此外,所述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可单独地发出光。从表面光源块发出的光351可沿朝向LCD面板401的方向(例如,向前方向)行进。从表面光源块发出的光353可沿远离LCD面板401的方向(例如,向后方向)行进并可被反射板101反射,并且反射的光355可沿朝向LCD面板401的向前方向行进。
图9是示出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时的局部调光方法的示图。
参照图9,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反射板101、透明电极203、205、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表面光源块210、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透明电极303、305、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表面光源块310以及LCD面板401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多个表面光源块210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可被堆叠,彼此错开预定长度。例如,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彼此错开多达与各个表面光源块的长度的一半相应的长度。
两个表面光源阵列201、301被使用,表面光源块210、310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彼此错开预定长度,并且表面光源块210、310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从而可在局部调光中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
例如,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211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311发出光,并且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213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313被关闭时,LCD面板401中的区域的亮度的顺序为区域a 901>区域b 903>区域c 907>区域d 905。也就是说,区域a 901是最亮的区域,区域d 905是最暗的区域。例如,当区域a 901的亮度是k时,区域b 903的亮度可以是大约k/2,区域c 907的亮度可小于k/2并且区域d 905可不发出光。也就是说,可根据表面光源块210、310的发光状态按照四级来改变亮度。
此外,可实现局部调光的表面光源块的分辨率可提高四倍。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剖面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参照图10,反射板101、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和LCD面板401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可包括下透明电极203、多个表面光源块210和上透明电极303。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下透明电极303、多个表面光源块310和上透明电极305。这里,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共享透明电极303。也就是说,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上透明电极303可作为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下透明电极303进行操作。
图11A至图11D是示出当使用单个表面光源时根据LCD面板401上显示的对象的位置执行的在表面光源块中的局部调光的示图.
参照图11A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103以及发出光的表面光源块1105被示出。表面光源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103的区域位于表面光源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位于表面光源的中心的一个表面光源块1105发出光。以虚线110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151指示。
参照图11B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113以及发出光的表面光源块1115、1116、1117、1118被示出。表面光源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113的区域位于表面光源的左上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位于表面光源的左上部分的四个表面光源块1115、1116、1117、1118发出光。以虚线111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152指示。
参照图11C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123以及发出光的表面光源块1125、1126、1127被示出。表面光源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123的区域位于从表面光源的中心向左且向上轻微移动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表面光源的中心的三个相邻表面光源块1125、1126、1127发出光。以虚线112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153指示。
参照图11D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133以及发出光的表面光源块1135、1136被示出。表面光源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133的区域位于从表面光源的中心向上轻微移动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表面光源的中心的两个相邻表面光源块1135、1136发出光。以虚线112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154指示。
图12A至图12D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当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堆叠结构被使用时根据LCD面板上显示的对象的位置执行的在表面光源块中局部调光的示图。
参照图12A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203、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发光区域1207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区域1205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203的区域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中心的一个表面光源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四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以虚线120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251指示。与使用了单个表面光源的图11A相比,图12A示出亮度等级的改变程度提高两倍。
参照图12B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213、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发光区域1215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区域1217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
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213的区域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左上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左上部分的四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并且位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左上部分的一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以虚线121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252指示。与使用了单个表面光源的图11B相比,图12B示出亮度等级的改变程度提高两倍。
参照图12C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223、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发光区域1227以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区域1225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
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223的区域位于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中心向左且向上轻微移动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中心的一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并且位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左上部分的一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以虚线122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253指示。与使用了单个表面光源的图11C相比,图12C示出亮度等级的改变程度提高两倍。
参照图12D的下方视图,显示在LCD面板401上的对象1233、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发光区域1235及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发光区域1237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如附图中所示,LCD面板401中的显示有对象1223的区域位于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中心向上轻微移动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201的中心和上方部分的两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并且位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301的上方部分的两个表面光源块发出光。以虚线1231为基准的表面光源中亮度等级的改变可由上方视图中示出的曲线1254指示。与使用了单个表面光源的图11D相比,图12D示出亮度等级的改变程度提高两倍。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参照图13A,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四条边具有相同长度的菱形形状。
参照图13B,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被示出。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四条边具有相同长度的菱形形状。
参照图13C,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被示出。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可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沿水平方向彼此错开预定长度。例如,当各个表面光源块的高度为n时,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3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305可沿水平方向彼此错开多达n/2。
图14A至图14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参照图14A,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形状。
参照图14B,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被示出。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六边形形状。
参照图14C,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可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彼此错开预定长度。例如,当各个表面光源块的一条边的长度为n并且高度为m时,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可沿水平方向彼此错开多达n/2并沿垂直方向彼此错开多达m/2。
图15A至图15C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示图,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
参照图15A,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501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501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501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三条边具有相同长度的等边三角形。
参照图15B,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503被示出。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503可包括多个表面光源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503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例如,各个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可以是三条边具有相同长度的等边三角形。
参照图15C,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5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503被示出。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5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503可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彼此错开预定长度。例如,当各个表面光源块的一条边的长度为n并且高度为m时,第一表面光源阵列1401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1403可沿水平方向彼此错开多达n/2并沿垂直方向彼此错开多达m/2。
尽管已显示并描述了特定示例性实施例,但应该理解,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意在示出,而并不限制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范围。例如,尽管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使用两个表面光源在局部调光中提高分辨率,但还可将三个或更多个表面光源彼此堆叠,在这种情况下,在局部调光中分辨率和对比度可被进一步提高。
因此,除了在此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外,基于本发明构思衍生出的所有改变或修改应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上部,并且按照使得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
反射板,被布置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下部,并且按照使得反射板的反射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的方式被排列,
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按照以下方式被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上: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在与发光表面平行的平面中彼此偏离,
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以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相同的预定模式被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表面光源块具有矩形形状,其中,所述矩形形状的水平边的长度为N并且所述矩形形状的垂直边的长度为M,
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沿水平方向偏离多达N/2,并且沿垂直方向偏离多达M/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N和M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的中心偏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是透明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反射板被构造为反射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发出的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和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表面光源块被构造为被单独地开启或关闭。
9.一种背光,包括:
第一光源,包括按照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一光源的第一表面发出光的第一光源块;
第二光源,包括按照与第一光源的第一光源块相同的预定模式被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二光源的第二表面发出光的第二光源块,
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并且第二光源块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的平面中从第一光源块偏离,
其中,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尺寸和形状相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其中,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形状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形状是矩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其中,第一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一光源块的形状和第二光源块中的每个第二光源块的形状是六边形。
12.一种背光,包括:
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按照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第一表面发出光的第一像素;
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按照所述预定模式排列并被构造为从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第二表面发出光的第二像素,
其中,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具有相同的预定宽度和高度,
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平行,并且第一像素中的每个第一像素在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的x-y平面上从第二像素中的相应的一个第二像素沿x-方向偏离第一距离并且沿y-方向偏离第二距离,
其中,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宽度的一半,
其中,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高度的一半。
13.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反射板;
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堆叠在反射板上,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包括排列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第一平面中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并且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反射板的反射表面平行地被排列;
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堆叠在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上,其中,第二表面光源阵列包括排列在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第二平面中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并且第二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与第一表面光源阵列的发光表面平行地被排列,
其中,第一平面中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从第二平面中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偏离,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具有相同的预定宽度和高度,
其中,第一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以与第二表面光源阵列中所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相同的预定模式被排列。
CN201610086147.6A 2015-06-05 2016-02-15 背光单元 Active CN106249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79987A KR102088671B1 (ko) 2015-06-05 2015-06-05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15-0079987 2015-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9469A CN106249469A (zh) 2016-12-21
CN106249469B true CN106249469B (zh) 2021-01-08

Family

ID=5744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6147.6A Active CN106249469B (zh) 2015-06-05 2016-02-15 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3515B2 (zh)
EP (1) EP3259639B1 (zh)
KR (1) KR102088671B1 (zh)
CN (1) CN106249469B (zh)
WO (1) WO2016195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9811B (zh) * 2022-05-20 2023-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6551A1 (en) * 2006-10-26 2008-04-30 K Laser Technology, Inc. Prism matrix with random phase structures
CN101601137A (zh) * 2006-12-06 2009-12-09 通用电气公司 可调色照明光源和可控照明方法
CN101932968A (zh) * 2007-12-27 2010-12-29 三星Led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CN102313203A (zh) * 2010-07-05 2012-0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
US8547297B1 (en) * 2011-07-05 2013-10-01 3-D Virtual Lens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color resolution display screen using pixel shifting
CN103443846A (zh) * 2011-03-09 2013-12-11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高对比度的灰度级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
CN103727455A (zh) * 2012-10-16 2014-04-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7648B2 (en) 2002-01-07 2008-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lor flat panel display sub-pixel arrangements and layouts f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split blue sub-pixels
US7609238B2 (en) 2006-06-21 2009-10-27 Himax Technologies, Inc. Dual-scan circuit for driving an OLED display device
US20080186272A1 (en) 2007-02-02 2008-08-0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acklit Display and Backlight System Thereof
US8022623B2 (en) * 2008-08-15 2011-09-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ltra-thin multi-substrate color tunable OLED device
CN102165248B (zh) 2008-09-30 2013-07-2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537418B1 (ko) * 2009-04-01 2015-07-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2011018619A (ja) 2009-07-10 2011-01-27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面照明装置
WO2011025175A2 (en) 2009-08-27 2011-03-03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10025555A (ko) 2009-09-04 2011-03-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에지형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351414B1 (ko) 2009-12-14 2014-01-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로컬 디밍 구동 방법 및 장치
TWI425480B (zh) 2009-12-24 2014-02-01 Dynascan Technology Corp A Display and Its Homogenization Method with Edge - Shaped Lightguide Combined Backlight
US20110227895A1 (en) * 2010-02-16 2011-09-22 Kiyoshi Takahashi Backlight unit,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6551A1 (en) * 2006-10-26 2008-04-30 K Laser Technology, Inc. Prism matrix with random phase structures
CN101601137A (zh) * 2006-12-06 2009-12-09 通用电气公司 可调色照明光源和可控照明方法
CN101932968A (zh) * 2007-12-27 2010-12-29 三星Led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
CN102313203A (zh) * 2010-07-05 2012-0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
CN103443846A (zh) * 2011-03-09 2013-12-11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高对比度的灰度级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
US8547297B1 (en) * 2011-07-05 2013-10-01 3-D Virtual Lens Technologies, Llc Enhanced color resolution display screen using pixel shifting
CN103727455A (zh) * 2012-10-16 2014-04-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4297968A (zh) * 2014-10-24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5396A1 (en) 2016-12-08
EP3259639A4 (en) 2018-03-21
KR20160143376A (ko) 2016-12-14
EP3259639A1 (en) 2017-12-27
US9733515B2 (en) 2017-08-15
EP3259639B1 (en) 2019-10-09
CN106249469A (zh) 2016-12-21
US20160357065A1 (en) 2016-12-08
KR102088671B1 (ko)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8064B1 (en) Display device
US907474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20042280A (ja) 制御可能な視野角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用のサブピクセル
WO2016192240A1 (zh) 一种场序显示面板、场序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1012021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30321495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282667A1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WO2018077006A1 (zh) 一种像素阵列、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JP2015201314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
CN102708760A (zh) 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拼缝的装置
CN110112187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TW201220488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assembly thereof
CN106249469B (zh) 背光单元
US8519618B2 (en) Display
KR10254183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5200765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
US10770521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nd displaying method
KR20160103234A (ko) 표시 패널,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JP2002216947A (ja) 表示装置
US20160124271A1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947392A (en) Display device driven by electric field
KR2015014484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EP4241121A1 (en) Active emitter multiview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employing a diffuser
TWI355528B (en) Flat display device
KR10173084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