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5999A -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45999A CN106245999A CN201610439536.2A CN201610439536A CN106245999A CN 106245999 A CN106245999 A CN 106245999A CN 201610439536 A CN201610439536 A CN 201610439536A CN 106245999 A CN106245999 A CN 1062459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le
- tumbler
- unblanking
- instruction
- k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0—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e.g. for securing the bolt in the fastening position
- E05B17/2003—Preventing opening by insertion of a tool, e.g. flexible, between door and jamb to withdraw the bol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2—Means for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 or fastening device accessories, i.e. other than the fastening members, e.g. switches, indicat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在门锁的内侧锁孔插设用于开锁与关锁的转动件,转动件接收防盗指令,控制转动件的角度转动至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利用钥匙打开的方式存在特点,利用从内侧保持钥匙插入,并控制内侧钥匙的角度处于非拔出角度,使得外侧钥匙无法完全插入,而不能从外侧开锁的特点,通过遥控方式,在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下,进一步地进行锁定,避免从外侧进行侵入的风险。本发明的实施,同时保留了内外侧钥匙开锁、关锁的功能,即方便使用,又保证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防盗门锁,当门内钥匙插入后,在没有旋转的情况下,可以被拔出。钥匙此时保持的绝对角度(钥匙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设定为0°到90°)为拔出角度。当钥匙旋转过程中,经过拔出角度时,可以拔出。当离开此拔出角度时,钥匙不可被拔出。当钥匙停留在拔出角度时,门外的钥匙可以插入锁芯并开锁或者关锁。
现有技术的防盗门锁,不管是机械式的,还是电子式的,都还是提供了钥匙打开方式,但只要设置了钥匙打开方式,就无法避免技术开锁等从外侧侵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提供钥匙打开方式,同时又能排除从外侧侵入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在门锁的内侧锁孔插设用于开锁与关锁的转动件,转动件接收防盗指令,控制转动件的角度转动至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
作为优选,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开锁角度时,转动件向关锁方向进行转动;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关锁角度时,转动件向开锁方向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转动件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后,向指令对应的方向转动,将门锁置于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再接收防盗指令,转动件再进行相应方向的转动,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
作为优选,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解锁指令,转动件的角度复位至上一个状态的角度。
作为优选,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状态切换指令,转动件转动至与上一个状态相对的下一个状态的角度。
作为优选,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与防盗指令连续发送,当转动件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并处于指令对应的角度后,自动响应防盗指令,执行防盗指令对应的动作。
作为优选,转动件包括驱动机构、受驱动机构控制转动的内侧钥匙,通过检测内侧钥匙的角度,判断转动件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作为优选,通过检测内侧钥匙的绝对角度,或者转动后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形成的相对角度,判断转动件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作为优选,设置相对于转动件保持静止的目标位置检测单元、与内侧钥匙联动的感应单元,当内侧钥匙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时,感应单元与检测单元配合,检测单元反馈状态信息。
作为优选,检测单元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光电发生装置,转动件上设置有与内侧钥匙同步转动的裙边,感应单元为设置在裙边上的镂空结构;
当内侧钥匙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时,镂空结构位于光电发生装置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之间没有阻隔时,检测单元反馈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
当内侧钥匙处于锁定角度时,裙边阻挡于光电发生装置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之间存在阻隔时,检测单元反馈锁定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利用钥匙打开的方式存在特点,利用从内侧保持钥匙插入,并控制内侧钥匙的角度处于非拔出角度,使得外侧钥匙无法完全插入,而不能从外侧开锁的特点,通过遥控方式,在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下,进一步地进行锁定,避免从外侧进行侵入的风险。本发明的实施,同时保留了内外侧钥匙开锁、关锁的功能,即方便使用,又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动件、检测单元与感应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转动件、检测单元与感应单元的装配示意图(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
图中:10是转动件,11是驱动机构,12是钥匙,13是裙边,14是镂空结构,15是转动轴套,20是检测单元,21是光电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防盗锁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在保留钥匙打开功能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防止从门外以任何钥匙开锁方式(如私配钥匙、技术开锁等)进行侵入的风险。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为:在门锁的内侧锁孔插设用于开锁与关锁的转动件10,转动件10接收防盗指令,控制转动件10的角度转动至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作为控制转动件10进行开锁与关锁的实现方式,可采用蓝牙等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指令发送,转动件10通过接收装置进行指令接收,并控制转动件10响应指令,实现转动。所述的指令由设置于智能终端的APP进行实现。
上述的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在实施中可设置为一定角度范围,如开锁角度可设置为钥匙打开锁芯时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及其往关锁方向的90°范围,关锁角度可设置为钥匙关闭锁芯时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及其往开锁方向的90°范围。本发明通过设置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具有一定的余量,能够防止机械误差发生时,导致无法从外侧进行钥匙开门。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适用钥匙转动操作的门锁,所述的锁定角度位于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之间,主要是考虑到部分门锁的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就是其极限角度,无法再进一点进行转动。因此,当转动件10的角度处于开锁角度时,转动件10向关锁方向进行转动;当转动件10的角度处于关锁角度时,转动件10向开锁方向进行转动。即,通过转动件10进行开锁或关锁后,再往回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动件10处于锁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开锁指令、关锁指令、锁定指令可以是三个独立的指令,则,从开锁至锁定,或者从关锁到锁定,分为两个步骤完成。即,转动件10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后,向指令对应的方向转动,将门锁置于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再接收防盗指令,转动件10再进行相应方向的转动,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
作为一种解除锁定的方式,当转动件10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解锁指令,转动件10的角度复位至上一个状态的角度。即,如果当前操作是先开锁,再锁定,则接收解锁指令后,转动件10的角度复位到开锁角度;如果当前操作是先关锁,再锁定,则接收解锁指令后,转动件10的角度复位到关锁角度。然后,即可用钥匙进行关锁或开锁操作。
作为另一种解除锁定的方式,当转动件10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状态切换指令,转动件10转动至与上一个状态相对的下一个状态的角度。即,如果当前操作是先开锁,再锁定,则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后,转动件10的角度转动至关锁角度;如果当前操作是先关锁,再锁定,则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后,转动件10的角度转动至开锁角度。
该种解除锁定的方式,应用情况如下:
如果开锁进门,然后锁定,当需要睡觉或外出,需要关锁时,则上一个状态为开锁状态,下一个状态为关锁状态,接收到状态切换指令后,即切换到关锁状态,并根据前述,转动件10再次转动到锁定角度。
如果关锁出门,然后锁定,当需要开锁进门,则上一个状态为关锁状态,下一个状态为开锁状态,接收到状态切换指令后,即切换到开锁状态,进门后,转动件10再次转动到锁定角度。
为了简化操作过程,可以将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与防盗指令连续发送,当转动件10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并处于指令对应的角度后,自动响应防盗指令,执行防盗指令对应的动作。如需要开锁进门时,则转动件10先置于开锁状态,然后马上置于锁定状态,但此时锁已打开,转动件10置于锁定状态,并不影响开门。如出门需要关锁时,则转动件10先置于关锁状态,然后马上置于锁定状态,但此时门已关闭,锁也已关闭,转动件10置于锁定状态,自然不影响关门。
本发明中,转动件10可作为一种附加组件,加装于现有的门锁上,则转动件10包括驱动机构11、受驱动机构11控制转动的内侧钥匙12,通过检测内侧钥匙12的角度,判断转动件10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作为检测内侧钥匙12的手段,可以通过检测内侧钥匙12的绝对角度,或者转动后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形成的相对角度,判断转动件10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所述的绝对角度,即可以选用水平角度为参考系,并结合当前实施的门锁的特性(如开锁角度为水平角度,转动两圈后的水平角度为关锁角度),内侧钥匙12安装时的初始角度为起始角度,检测内侧钥匙12转动的角度,即为绝对角度。
所述的相对角度,即以开锁角度为内侧钥匙12的起始角度,检测内侧钥匙12转动后的角度与起始角度的角度差,即为相对角度。
作为检测角度的实施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中设置相对于转动件10保持静止的目标位置检测单元20、与内侧钥匙12联动的感应单元,当内侧钥匙12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时,感应单元与检测单元20配合,检测单元20反馈状态信息:开锁状态、关锁状态、锁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20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光电发生装置21,转动件10上设置有与内侧钥匙12同步转动的裙边13,感应单元为设置在裙边13上的镂空结构14;其中,内侧钥匙12固定在转动轴套15上,裙边13从转动轴套15的四周向外延伸形成。
将裙边13设于光电发生装置21之间,当内侧钥匙12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时,镂空结构14位于光电发生装置21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21之间没有阻隔时,检测单元20反馈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当内侧钥匙12处于锁定角度时,裙边13阻挡于光电发生装置21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21之间存在阻隔时,检测单元20反馈锁定状态。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门锁的内侧锁孔插设用于开锁与关锁的转动件,转动件接收防盗指令,控制转动件的角度转动至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开锁角度时,转动件向关锁方向进行转动;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关锁角度时,转动件向开锁方向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件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后,向指令对应的方向转动,将门锁置于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再接收防盗指令,转动件再进行相应方向的转动,处于除开锁角度与关锁角度以外的锁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解锁指令,转动件的角度复位至上一个状态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动件的角度处于锁定角度时,接收状态切换指令,转动件转动至与上一个状态相对的下一个状态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与防盗指令连续发送,当转动件接收开锁指令或关锁指令,并处于指令对应的角度后,自动响应防盗指令,执行防盗指令对应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件包括驱动机构、受驱动机构控制转动的内侧钥匙,通过检测内侧钥匙的角度,判断转动件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内侧钥匙的绝对角度,或者转动后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形成的相对角度,判断转动件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相对于转动件保持静止的目标位置检测单元、与内侧钥匙联动的感应单元,当内侧钥匙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或锁定角度时,感应单元与检测单元配合,检测单元反馈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包括一对相向设置的光电发生装置,转动件上设置有与内侧钥匙同步转动的裙边,感应单元为设置在裙边上的镂空结构;
当内侧钥匙处于开锁角度、关锁角度时,镂空结构位于光电发生装置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之间没有阻隔时,检测单元反馈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
当内侧钥匙处于锁定角度时,裙边阻挡于光电发生装置间的光路上,光电发生装置之间存在阻隔时,检测单元反馈锁定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39536.2A CN106245999B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EP16856906.9A EP3366872A4 (en) | 2015-10-20 | 2016-10-20 | DEVICE FOR WIRELESS CONTROL OF A LOC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RELEASE OF AN OUTLET RELAY |
PCT/CN2016/102702 WO2017067475A1 (zh) | 2015-10-20 | 2016-10-20 | 一种无线控制锁具的装置及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US15/770,012 US20200248479A1 (en) | 2015-10-20 | 2016-10-20 | Device of wireless controlling a lock and a method of preventing unlocking from outer sid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39536.2A CN106245999B (zh) | 2016-06-17 | 2016-06-17 |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45999A true CN106245999A (zh) | 2016-12-21 |
CN106245999B CN106245999B (zh) | 2019-02-05 |
Family
ID=5761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3953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45999B (zh) | 2015-10-20 | 2016-06-17 |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4599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76673A (zh) * | 2017-09-22 | 2017-12-15 | 常熟理工学院 | 兼容机械钥匙的电子门锁机构及门锁装置 |
CN113585894A (zh) * | 2021-08-09 | 2021-11-02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门联控锁具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36384A (ja) * | 1998-05-28 | 1999-12-07 | Takako Harada | ドアロックの二重安全装置 |
CN2685462Y (zh) * | 2004-01-15 | 2005-03-16 | 光华锁厂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 |
CN204511073U (zh) * | 2015-03-17 | 2015-07-29 | 马超 | 手机开门系统 |
CN105401797A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无线开锁或反锁的装置 |
CN205089064U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检测钥匙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装置 |
CN205089065U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检测钥匙是否被顶出的装置 |
CN205314693U (zh) * | 2015-10-20 | 2016-06-15 | 易思亮 | 一种区分钥匙正转或反转的装置 |
-
2016
- 2016-06-17 CN CN201610439536.2A patent/CN1062459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36384A (ja) * | 1998-05-28 | 1999-12-07 | Takako Harada | ドアロックの二重安全装置 |
CN2685462Y (zh) * | 2004-01-15 | 2005-03-16 | 光华锁厂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双圆筒形锁装置 |
CN204511073U (zh) * | 2015-03-17 | 2015-07-29 | 马超 | 手机开门系统 |
CN105401797A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无线开锁或反锁的装置 |
CN205089064U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检测钥匙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装置 |
CN205089065U (zh) * | 2015-10-20 | 2016-03-16 | 易思亮 | 一种检测钥匙是否被顶出的装置 |
CN205314693U (zh) * | 2015-10-20 | 2016-06-15 | 易思亮 | 一种区分钥匙正转或反转的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76673A (zh) * | 2017-09-22 | 2017-12-15 | 常熟理工学院 | 兼容机械钥匙的电子门锁机构及门锁装置 |
CN113585894A (zh) * | 2021-08-09 | 2021-11-02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门联控锁具 |
CN113585894B (zh) * | 2021-08-09 | 2023-08-08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双门联控锁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45999B (zh) | 2019-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7126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adbolt position sensing | |
US9556651B1 (en) | Electronic sensor and key operated lock | |
US10703608B2 (en) | Deterrent device inhibition key | |
CN101135209B (zh) | 无钥匙开启车门装置 | |
CN106245999A (zh) | 一种防止外侧开锁的方法 | |
US20070261615A1 (en) | Force deflector | |
CN105869249A (zh) | 一种基于电子钥匙的智能锁 | |
CN106996229A (zh) | 司机室门及其机械门锁安全装置、司机室门上锁或解锁的方法 | |
CN110836047A (zh) | 利用门把手转动触发控制的电动锁具 | |
KR20140006513A (ko) | 가시광 통신을 이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 |
CN204926235U (zh) | 智能电子锁及具有该锁的保险箱 | |
CN206035136U (zh) | 一种电子防盗锁 | |
CN201280851Y (zh) |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 |
CN205089064U (zh) | 一种检测钥匙是否位于初始位置的装置 | |
CN113622748B (zh) | 电子后锁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145203A (zh) | 一种车门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211240400U (zh) | 一种室外通信机柜 | |
KR200448138Y1 (ko) | 이중잠금 기능을 구비한 도어락 장치 | |
JP6062648B2 (ja) | 電気錠装置 | |
KR102745626B1 (ko) | 캐비넷 도어록 | |
US122346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adbolt position sensing | |
JP7280598B2 (ja) | 電子錠 | |
US10460541B2 (en) | Remotely unlockable electrical panel | |
KR101179419B1 (ko) | 내부회전형 부스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207920245U (zh) | 一种齿条传动的机械锁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