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3697A -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23697A CN106223697A CN201610585606.5A CN201610585606A CN106223697A CN 106223697 A CN106223697 A CN 106223697A CN 201610585606 A CN201610585606 A CN 201610585606A CN 106223697 A CN106223697 A CN 1062236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ey building
- main member
- structural model
- coat
- desig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 E04B1/340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本发明能提高构建的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且构建方法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爆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各类爆炸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屡屡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如何通过结构抗爆分析、设计或加固,保证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安全性,成为摆在现代各国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对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应用场景1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施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本优选实施例保证了施工后屋面的防水和保温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住宅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多层住宅结构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其中本优选实施例取σ=0.1,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5%,设计可靠度相对提高了10%。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精度。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应用场景2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施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本优选实施例保证了施工后屋面的防水和保温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住宅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多层住宅结构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其中本优选实施例取σ=0.15,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2%,设计可靠度相对提高了15%。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精度。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应用场景3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施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本优选实施例保证了施工后屋面的防水和保温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住宅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多层住宅结构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其中本优选实施例取σ=0.2,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4%,设计可靠度相对提高了18%。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精度。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应用场景4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施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本优选实施例保证了施工后屋面的防水和保温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住宅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多层住宅结构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其中本优选实施例取σ=0.25,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8%,设计可靠度相对提高了12%。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精度。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应用场景5
参见图1、图2,本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建筑屋面施工方法提高了安全性,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本优选实施例保证了施工后屋面的防水和保温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运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在预设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数据处理,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中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
(2)在所述动力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中确定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建立主要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3)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通过MATLAB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设置损伤评估系数ψ,考虑到爆炸荷载下温度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通过试验求得为[0.91,0.99],考虑到住宅使用对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疲劳指数L:
其中,S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剩余使用寿命,Q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σ为疲劳因子,σ的取值范围是[0.1,0.3],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
损伤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1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破坏程度阈值,T1∈[0,0.2],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Pi为第i个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N表示具有的主要构件的数目,为第i个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T2为设定的表示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后处于轻度损伤时的临界位移值;
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损伤评估系数ψ≥0时,需重新对多层住宅结构设计。
本优选实施例对设计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取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后多层住宅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简单,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且适用性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中,引入温度修正系数,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引入疲劳指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其中本优选实施例取σ=0.3,设计速度相对提高了17%,设计可靠度相对提高了14%。
优选的,所述计算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包括以下步骤:
(1)往主要构件的顶面缓慢施加竖向荷载,模拟主要构件实际承受的竖向荷载,所述竖向荷载为主要构件的设计竖向承载力的20%;
(2)在主要构件的前表面施加预设的爆炸荷载,分析计算得到主要构件的完整动力响应过程,其中当主要构件上的所有节点的速度低于0.1m/s时,定义结构已达到静力平衡,停止分析计算;
(3)将主要构件的所有节点的速度皆强制设置为0,重新向主要构件的顶面施加竖向力直至主要构件倒塌,得到爆炸荷载损伤后主要构件的竖向力-位移曲线,根据所述竖向力-位移曲线得到主要构件的剩余竖向承载力。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主要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剩余竖向承载力的计算精度。
优选的,在对主要构件进行损伤程度评估前,先排除其它扰动带来的干扰,设其它扰动对建筑物带来的损伤为H,引入干扰阈值G,若H>G,则先对干扰进行排除再进行损伤评估。
本优选实施例在损伤程度评估前,引入干扰阈值,其它扰动进行排除,增加了设计的可靠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多层住宅,并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设计加固层,并设计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从而构建成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2)对所述多层住宅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进行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多层住宅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若评估不合格,调整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的厚度和配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重新构建多层住宅结构模型;
(3)根据评估合格的多层住宅结构模型进行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固层设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固层设计为单面混凝土板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化学植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加固层与多层住宅外围墙体之间通过销键加化学植筋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85606.5A CN106223697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85606.5A CN106223697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23697A true CN106223697A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7532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85606.5A Pending CN106223697A (zh) | 2016-07-20 | 2016-07-20 |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2369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0753A (zh) * | 2020-04-26 | 2020-11-10 | 浙江固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贝壳结构的抗爆板优化设计方法 |
CN112883477A (zh) * | 2021-03-15 | 2021-06-0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基于双向受力模型的墙体加固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
CN113089878A (zh) * | 2021-04-20 | 2021-07-09 | 北京海淀中京工程设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化工控制室中墙体结构调节方法及装置 |
CN113818709A (zh) * | 2020-06-18 | 2021-1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建筑物的抗爆升级改造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1418A (ja) * | 1993-11-19 | 1995-06-02 | Hitachi Ltd | 容器耐震設計支援装置 |
JP2000027481A (ja) * | 1998-07-09 | 2000-01-25 | Sumitomo Constr Co Ltd | 免震装置の設計を支援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支援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CN102003096A (zh) * | 2010-10-16 | 2011-04-06 | 西南科技大学 | 抗震民用住宅建筑物 |
CN104213717A (zh) * | 2014-07-10 | 2014-12-17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 |
CN104573202A (zh) * | 2014-12-22 | 2015-04-29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 |
CN105298151A (zh) * | 2014-07-24 | 2016-02-03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住宅增设电梯与抗震加固一体化建造方法 |
CN105760628A (zh) * | 2016-03-21 | 2016-07-13 | 潘燕 | 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方法 |
-
2016
- 2016-07-20 CN CN201610585606.5A patent/CN10622369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41418A (ja) * | 1993-11-19 | 1995-06-02 | Hitachi Ltd | 容器耐震設計支援装置 |
JP2000027481A (ja) * | 1998-07-09 | 2000-01-25 | Sumitomo Constr Co Ltd | 免震装置の設計を支援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支援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CN102003096A (zh) * | 2010-10-16 | 2011-04-06 | 西南科技大学 | 抗震民用住宅建筑物 |
CN104213717A (zh) * | 2014-07-10 | 2014-12-17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 |
CN105298151A (zh) * | 2014-07-24 | 2016-02-03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住宅增设电梯与抗震加固一体化建造方法 |
CN104573202A (zh) * | 2014-12-22 | 2015-04-29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 |
CN105760628A (zh) * | 2016-03-21 | 2016-07-13 | 潘燕 | 多层住宅结构的施工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0753A (zh) * | 2020-04-26 | 2020-11-10 | 浙江固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仿贝壳结构的抗爆板优化设计方法 |
CN113818709A (zh) * | 2020-06-18 | 2021-1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建筑物的抗爆升级改造方法及系统 |
CN113818709B (zh) * | 2020-06-18 | 2023-10-2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建筑物的抗爆升级改造方法及系统 |
CN112883477A (zh) * | 2021-03-15 | 2021-06-0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基于双向受力模型的墙体加固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
CN113089878A (zh) * | 2021-04-20 | 2021-07-09 | 北京海淀中京工程设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油化工控制室中墙体结构调节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23697A (zh) | 一种抗爆多层住宅结构的构建方法 | |
Karavasilis et al. | Hysteretic model for steel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and evaluation of a minimal-damage seismic design approach for steel buildings | |
Takaoka et al. | Shaking table test and analysis method on ultimate behavior of slender base‐isolated structure supported by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s | |
CN109693236A (zh) | 足式机器人着地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ostov et al. | Safety assessment of A92 reactor building for large commercial aircraft crash | |
Derakhshan et al. | Out‐of‐plane seismic response of vertically spanning URM walls connected to flexible diaphragms | |
Amiri et al. | Damage prognosis by means of modal residual force and static deflections obtained by modal flexibility based on the diagonalization method | |
Al-Thairy et al. | Behaviour and design of steel columns subjected to vehicle impact | |
Mohsenian et al. | Multilevel seismic demand prediction for acceleration-sensitive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 | |
Caselunghe et al. | Structural element approaches for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 |
CN107463748A (zh) | 短肢剪力墙结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 | |
CN104142628B (zh) | 空间辐射环境可靠性指标的设计方法 | |
Fang et al. | Examining progressive collapse robustness of a high-ris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 |
Chen et al. |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PI diagram of framed monolithic glass window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 |
Mohsenian et al. | An innovative variable target time method for probabilistic-based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multi-storey buildings | |
Bolisetti et al. | Frequency-and time-domain methods in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analysis | |
CN106709199A (zh) | 基于层间位移的抗震鲁棒性方法 | |
Wang et al. | Model investigations for seismic responses of a scaled polar crane at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 |
CN106121082B (zh) | 一种剪力墙全装配墙板连接结构 | |
CN112883477B (zh) | 基于双向受力模型的墙体加固性能评价方法及装置 | |
CN106121266A (zh) | 一种既有建筑围套式加层结构的施工方法 | |
Park et al. | Database-assisted Design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for Mid-and High-rise Structures: Concepts, Software, and User's Manual | |
CN106021830A (zh) | 自适应建筑结构体建造误差的轻钢龙骨隔墙的施工方法 | |
Bolisetti et al. | Advancing seismic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to include nonlinear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 |
Smith et al. | Façade failure effects on blast propagation along city stree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