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2856A -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2856A
CN106222856A CN201610824632.9A CN201610824632A CN106222856A CN 106222856 A CN106222856 A CN 106222856A CN 201610824632 A CN201610824632 A CN 201610824632A CN 106222856 A CN106222856 A CN 106222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plate
wire
groov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46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2856B (zh
Inventor
眭建华
宋新惠
魏东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extile and Silk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extile and Silk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extile and Silk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8246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2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2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2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2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2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60Construction or operation of s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中间宽上下端窄的三角形筘片通过筘片推进机构和筘片复位机构,可以活动推进或复位,使得筘片可在上下筘梁上开设的筘槽内作升降移动,钢筘每一次推击纬纱时,每一片筘片所处的上下位置受电子信号控制,钢筘推击纬纱的面(打纬面)是可以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这样就可以使推击到织口的纬纱按设计的线型形态与经纱交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布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的织机用钢筘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两条长度与织机宽度匹配、宽度一般有10mm~6mm不等、厚度一般有3mm~15mm不等的长形条作为上下筘梁,两条长度一般有100mm~200mm不等、宽度一般有10mm~20mm不等、厚度与上下筘梁相等的长形条作为左右边梁,四条梁四边对接并焊接固定,制成长方形的筘框。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若干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细长直条作为筘片,长度一般为80mm~180mm,宽度有1mm~15mm不等,厚度一般有0.3cm~1cmm不等,筘片数量根据钢筘的规格(单位宽度内筘片数)和上下筘梁长度来确定。将所有筘片按照钢筘的规格沿筘框横向排列铺展开来(筘片与上下筘梁呈垂直状),将每一根筘片的上下端粘接或焊接固定起来。因此,普通钢筘的特点是:整块钢筘呈平面状、筘片呈竖直状并且固定不能活动,织造时将纬纱以直线形式从梭口推向织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包括:上筘梁、下筘梁、筘片、边梁、电子控制箱、筘片推进机构和筘片复位机构,
所述上筘梁包括上筘板、顶板、上隔片、上挡板,所述上筘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上筘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上隔片,所述上筘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顶板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上挡板,所述上筘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筘槽,由多个上隔片在上筘板上安设在第一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
所述下筘梁包括下筘板、底板、下隔片、下挡板,所述下筘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下筘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下隔片,所述下筘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下挡板,所述下筘板上设有多个第二筘槽,由多个下隔片在下筘板下安设在第二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
所述筘片由上向下依次分为升降区段、开口区段、工作区段和复位区段,所述开口区段为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所述工作区段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筘槽内,所述筘片的复位区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筘槽内,
所述上筘梁和下筘梁均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箱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筘片推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筘仓中,多个所述筘片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筘仓中,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一端接触所述筘片推进机构,所述筘片推进机构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筘片的复位区段一端接触所述筘片复位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区段的高度H1为10mm~30mm,所述开口区段的高度H2为80mm~120mm、所述工作区段的高度H3为10mm~30mm,所述复位区段的高度H4为1mm~2mm,所述筘片的厚度h均为0.1mm~1mm,所述升降区段、复位区段的宽度L1为1mm~3mm,所述开口区段、工作区段的最大宽度L2为10mm~3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筘片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复位板,所述筘片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板和推进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底板和所述复位板的一侧,所述筘片的两侧分别接触所述复位板的另一侧和推进板的一侧,所述推进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推进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电子推进接口,所述电子推进接口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进弹簧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的高度H1,所述复位弹簧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高度H1,所述推进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复位弹簧压缩在压缩状态的高度的范围均在0.5mm~1mm之间,所述推进板的宽度=第一筘槽的宽度+0.5mm~1mm,所述复位板的宽度=第二筘槽的宽度+0.5mm~1mm,所述推进板的长度=所述复位板的长度=筘片厚度h+0.5mm~1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隔片和下隔片的厚度均为0.3mm~1mm,所述上筘板的长度=顶板的长度=下筘板的长度=底板的长度,所述上筘板的宽度=顶板的宽度=上隔片的宽度=L1+4~6mm,所述下筘板的宽度=底板的宽度==下隔片的宽度=L1+L2+4~6mm,所述上隔片的数量=下隔片的数量=筘片的数量,所述上隔片的高度=H1+推进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推进板的厚度,所述下隔片高度=H1+H4+复位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复位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筘槽和第二筘槽为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筘槽的数量=所述第二筘槽数量=所述筘片的数量,所述第一筘槽与所述第二筘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筘槽的宽度=第二筘槽的宽度=h+0.3mm~0.5mm,所述第一筘槽的长度=L1+0.3mm~0.5mm,所述第二筘槽的长度=L1+L2+0.3mm~0.5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边梁有两条,所述边梁的宽度=上筘板宽度,所述边梁的长度=筘片的长度+下隔片的高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挡板的长度=所述上筘梁的长度,所述下挡板的长度=所述下筘梁的长度,所述上挡板的宽度=所述顶板的厚度=所述上隔片的高度+上筘板的厚度,所述下挡板的宽度=所述底板的厚度=所述下隔片的高度+下筘板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制作方法,包括:
(1)将上筘板与顶板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上筘板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上隔片的高度,在所述上筘板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筘槽之间放置上隔片,将所述上隔片与所述上筘板、顶板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上筘梁,这样由多个上隔片在上筘板上安设在第一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
(2)将下筘板与底板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下筘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下隔片的高度,在所述下筘板的相邻的两个第二筘槽之间放置下隔片,将所述下隔片与所述下筘板、底板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下筘梁,这样由多个下隔片在下筘板下安设在第二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
(3)将所述上筘梁的上筘板面朝下、下筘梁的下筘板面朝上,所述上、下筘梁平行排列、两端对齐,所述上、下筘梁之间的距离为开口区段的高度+工作区段的高度之和,将边梁在两侧垂直对齐并粘接固定;
(4)将推进弹簧与推进板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推进机构,将复位弹簧与复位板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复位机构;将筘片一一嵌入第一筘槽和第二筘槽内,其中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在上,复位区段在下;推进板朝下将推进机构置于筘片上方,复位板朝上将复位机构置于筘片下方;将筘片推进机构的推进板靠贴筘片一一卡入上筘仓,将筘片复位机构的复位板靠贴筘片一一卡入下筘仓;
(5)将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与上筘梁和下筘梁对齐并加以固定;
(6)将电子推进机构一一安装在顶板的上方;将电子控制箱安装在边梁的一侧;用数据线将电子控制箱的信号输出端口与电子推进机构的电子推进接口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中间宽上下端窄的三角形筘片通过筘片推进机构和筘片复位机构,可以活动推进或复位,使得筘片可在上下筘梁上开设的筘槽内作升降移动,钢筘每一次推击纬纱时,每一片筘片所处的上下位置受电子信号控制,钢筘推击纬纱的面(打纬面)是可以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这样就可以使推击到织口的纬纱按设计的线型形态与经纱交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主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上筘梁或下筘梁的俯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筘片的侧视图A与主视图B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筘梁、11为上筘板、111为第一筘槽、12为顶板、13为上隔片、14为上挡板、2为下筘梁、21为下筘板、211为第二筘槽、22为底板、23为下隔片、24为下挡板、3为筘片、31为升降区段、32为开口区段、33为工作区段、34为复位区段、35为三角棱柱体、4为边梁、5为电子控制箱、51为信号输入端口、53为信号输出端口、61为推进板、62为推进弹簧、63为电子推进接口、71为复位板、72为复位弹簧、8为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主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上筘梁或下筘梁的俯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包括:上筘梁1、下筘梁2、筘片3、边梁4、电子控制箱5、筘片推进机构(未图示)和筘片复位机构(未图示)。
所述上筘梁1包括上筘板11、顶板12、上隔片13、上挡板14,所述上筘板11设置在所述顶板12的下方,所述上筘板11与所述顶板12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上隔片13,所述上筘板11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顶板12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上挡板14,所述上筘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筘槽111,由多个上隔片13在上筘板11上安设在第一筘槽111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未图示)。所述上挡板14的长度=所述上筘梁1的长度,所述下挡板24的长度=所述下筘梁2的长度,所述上挡板14的宽度=所述顶板12的厚度=所述上隔片13的高度+上筘板11的厚度,所述下挡板24的宽度=所述底板22的厚度=所述下隔片23的高度+下筘板21的厚度。
所述下筘梁2包括下筘板21、底板22、下隔片23、下挡板24,所述下筘板21设置在所述底板22的上方,所述下筘板21与所述底板22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下隔片23,所述下筘板21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22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下挡板24,所述下筘板21上设有多个第二筘槽211,由多个下隔片23在下筘板21下安设在第二筘槽211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未图示)。
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3,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筘片的侧视图A与主视图B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筘片3由上向下依次分为升降区段31、开口区段32、工作区段33和复位区段34,所述开口区段为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所述工作区段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为了便于理解,其也可以理解为所述开口区段32和工作区段33设有一外凸的三角棱柱体35,所述筘片3的升降区段31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筘槽111内,所述筘片3的复位区段34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筘槽211内。所述升降区段31、开口区段32、工作区段33、复位区段34和所述三角棱柱体35呈一体结构,所述升降区段31、开口区段32、工作区段33、复位区段34和所述三角棱柱体35的厚度相等。所述升降区段31的高度H1为10mm~30mm,所述开口区段32的高度H2为80mm~120mm、所述工作区段33的高度H3为10mm~30mm,所述复位区段34的高度H4为1mm~2mm,所述筘片3的厚度h均为0.1mm~1mm,所述升降区段31、开口区段32、工作区段33、复位区段34的宽度L1为1mm~3mm,所述开口区段、工作区段的最大宽度L2即所述三角棱柱体35的三角形凸出宽度L2为10mm~30mm。同一个钢筘上所有筘片3的形制、规格都相同,筘片3数量=设计的钢筘总宽度(筘幅)×单位宽度内筘片数(筘号)。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上隔片13和下隔片23的厚度均为0.3mm~1mm,所述上筘板11的长度=顶板12的长度=下筘板21的长度=底板22的长度=筘幅(设计钢筘总宽度),所述上筘板11的宽度=顶板12的宽度=上隔片13的宽度=L1+4~6mm,所述下筘板21的宽度=底板22的宽度==下隔片23的宽度=L1+L2+4~6mm,所述上隔片13的数量=下隔片23的数量=筘片3的数量,所述上隔片13的高度=H1(或H3)+推进弹簧62在压缩状态的最小高度+推进板61的厚度,所述下隔片23高度=H1(或H3)+H4+复位弹簧72在压缩状态的最小高度+复位板71的厚度。所述第一筘槽111和第二筘槽211为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筘槽111的数量=所述第二筘槽211数量=所述筘片3的数量,所述第一筘槽111与所述第二筘槽21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筘槽111的宽度=第二筘槽211的宽度=h+0.3mm~0.5mm,所述第一筘槽111的长度=L1+0.3mm~0.5mm,所述第二筘槽211的长度=L1+L2+0.3mm~0.5mm。第一筘槽111、第二筘槽211一一对应,分别沿上筘板11、下筘板21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相邻筘槽中间由隔片13(23)隔开。
所述上筘梁1和下筘梁2均与所述边梁4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箱5与所述边梁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筘片推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筘仓中,多个所述筘片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筘仓中,所述筘片3的升降区段31一端接触所述筘片推进机构,所述筘片推进机构与所述电子控制箱5电性连接,所述筘片3的复位区段34一端接触所述筘片复位机构。所述边梁4有两条,所述边梁4的宽度=上筘板11宽度,所述边梁4的长度=筘片3的长度+下隔片23的高度。
所述筘片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72和复位板71,所述筘片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板61和推进弹簧62,所述复位弹簧72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底板22和所述复位板71的一侧,所述筘片3的两侧分别接触所述复位板71的另一侧和推进板61的一侧,所述推进弹簧62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推进板61的另一侧和所述顶板12,所述顶板12上设有电子推进接口63,所述电子推进接口63与所述电子控制箱5电性连接。顶板12上与上筘板11每个第一筘槽111对应位置开设有小孔,供安装电子推进机构(未图示)。所述推进弹簧62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31的高度H1,所述复位弹簧72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31高度H1,所述推进弹簧62在压缩状态的高度、复位弹簧72压缩在压缩状态的高度的范围均在0.5mm~1mm之间,所述推进板61的宽度=第一筘槽111的宽度+0.5mm~1mm,所述复位板71的宽度=第二筘槽211的宽度+0.5mm~1mm,所述推进板61的长度=所述复位板71的长度=筘片3厚度h+0.5mm~1mm。
电子控制机构由一个电子控制箱5、多根数据线8、多个电子推进接口63组成。电子控制箱5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口51、一个集成电路控制面板(未图示)和多个信号输出端口53组成。信号输出端口53的数量=数据线8的数量=电子推进接口63的数量=筘片3的数量。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筘片3为不锈钢材质,边梁4、上筘板11、顶板12、下筘板21和底板22均为长方形硬质板;上隔片13和下隔片23为方形金属薄片;推进板61及复位板71为方形硬质板,挡板14(24)为硬质长方形板;推进弹簧62和复位弹簧72选用高弹型弹簧,电子推进器的形状、尺寸与推进板61和复位板71相匹配。
上述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基本原理为:
(1)筘片3的工作区为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筘片3可在上筘梁1和下筘梁2上开设的第一筘槽111和第二筘槽211内作上下升降。
(2)织造循环的综平、开口、引纬运动时,筘片3处于最上方位置。打纬时,每个筘片3分别受各自的电子推进机构的作用下降到相应位置。打纬结束,筘片3受复位机构作用恢复原位。
(3)电子推进机构受电子控制箱5通过数据线8输出的信号命令确定每次的推进距离。
(4)电子信号可通过软件编程输入电子控制箱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制作方法,包括:
(1)上筘梁1的组装:将上筘板11与顶板12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上筘板11与顶板12之间的距离=上隔片13的高度,在所述上筘板11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筘槽111之间放置上隔片13,将所述上隔片13与所述上筘板11、顶板12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上筘梁1,这样由多个上隔片13在上筘板11上安设在第一筘槽111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
(2)下筘梁2的组装:将下筘板21与底板22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下筘板21与底板22之间的距离=下隔片23的高度,在所述下筘板21的相邻的两个第二筘槽211之间放置下隔片23,将所述下隔片23与所述下筘板21、底板22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下筘梁2,这样由多个下隔片23在下筘板21下安设在第二筘槽211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
(3)筘架组装:将所述上筘梁1的上筘板11面朝下、下筘梁2的下筘板21面朝上,所述上筘梁1和下筘梁2平行排列、两端对齐,所述上、下筘梁2之间的距离为开口区段的高度+工作区段的高度之和,将边梁4在两侧垂直对齐并粘接固定;
(4)筘片3及升降机构组装:将推进弹簧62与推进板61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推进机构,将复位弹簧72与复位板71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复位机构;将筘片3一一嵌入第一筘槽111和第二筘槽211内,其中所述筘片3的升降区段31在上,复位区段34在下;推进板61朝下将推进机构置于筘片3上方,复位板71朝上将复位机构置于筘片3下方;将筘片推进机构的推进板61靠贴筘片3一一卡入上筘仓,将筘片复位机构的复位板71靠贴筘片3一一卡入下筘仓;
(5)挡板安装:将上挡板14和下挡板24分别与上筘梁1和下筘梁2对齐并加以固定;
(6)电子控制机构安装:将电子推进机构一一安装在顶板的上方;将电子控制箱5安装在边梁4的一侧;用数据线8将电子控制箱5的信号输出端口53与电子推进机构的电子推进接口63一一对应连接。
以上六个步骤完成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制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筘梁、下筘梁、筘片、边梁、电子控制箱、筘片推进机构和筘片复位机构,
所述上筘梁包括上筘板、顶板、上隔片、上挡板,所述上筘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所述上筘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上隔片,所述上筘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顶板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上挡板,所述上筘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筘槽,由多个上隔片在上筘板上安设在第一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
所述下筘梁包括下筘板、底板、下隔片、下挡板,所述下筘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下筘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下隔片,所述下筘板的一侧边缘与所述底板的同侧边缘之间还设有所述下挡板,所述下筘板上设有多个第二筘槽,由多个下隔片在下筘板下安设在第二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
所述筘片由上向下依次分为升降区段、开口区段、工作区段和复位区段,所述开口区段为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所述工作区段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筘槽内,所述筘片的复位区段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筘槽内,
所述上筘梁和下筘梁均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控制箱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筘片推进机构设置在所述上筘仓中,多个所述筘片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下筘仓中,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一端接触所述筘片推进机构,所述筘片推进机构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筘片的复位区段一端接触所述筘片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区段的高度H1为10mm~30mm,所述开口区段的高度H2为80mm~120mm、所述工作区段的高度H3为10mm~30mm,所述复位区段的高度H4为1mm~2mm,所述筘片的厚度h均为0.1mm~1mm,所述升降区段、复位区段的宽度L1为1mm~3mm,所述开口区段、工作区段的最大宽度L2为10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筘片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复位板,所述筘片推进机构包括推进板和推进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底板和所述复位板的一侧,所述筘片的两侧分别接触所述复位板的另一侧和推进板的一侧,所述推进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推进板的另一侧和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电子推进接口,所述电子推进接口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弹簧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的高度H1,所述复位弹簧在松弛状态的高度≥升降区段高度H1,所述推进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复位弹簧压缩在压缩状态的高度的范围均在0.5mm~1mm之间,所述推进板的宽度=第一筘槽的宽度+0.5mm~1mm,所述复位板的宽度=第二筘槽的宽度+0.5mm~1mm,所述推进板的长度=所述复位板的长度=筘片厚度h+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片和下隔片的厚度均为0.3mm~1mm,所述上筘板的长度=顶板的长度=下筘板的长度=底板的长度,所述上筘板的宽度=顶板的宽度=上隔片的宽度=L1+4~6mm,所述下筘板的宽度=底板的宽度==下隔片的宽度=L1+L2+4~6mm,所述上隔片的数量=下隔片的数量=筘片的数量,所述上隔片的高度=H1+推进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推进板的厚度,所述下隔片高度=H1+H4+复位弹簧在压缩状态的高度+复位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筘槽和第二筘槽为矩形槽孔,所述第一筘槽的数量=所述第二筘槽数量=所述筘片的数量,所述第一筘槽与所述第二筘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筘槽的宽度=第二筘槽的宽度=h+0.3mm~0.5mm,所述第一筘槽的长度=L1+0.3mm~0.5mm,所述第二筘槽的长度=L1+L2+0.3mm~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有两条,所述边梁的宽度=上筘板宽度,所述边梁的长度=筘片的长度+下隔片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的长度=所述上筘梁的长度,所述下挡板的长度=所述下筘梁的长度,所述上挡板的宽度=所述顶板的厚度=所述上隔片的高度+上筘板的厚度,所述下挡板的宽度=所述底板的厚度=所述下隔片的高度+下筘板的厚度。
9.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上筘板与顶板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上筘板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上隔片的高度,在所述上筘板的相邻的两个第一筘槽之间放置上隔片,将所述上隔片与所述上筘板、顶板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上筘梁,这样由多个上隔片在上筘板上安设在第一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上筘仓;
(2)将下筘板与底板平行排列并两端对齐,所述下筘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下隔片的高度,在所述下筘板的相邻的两个第二筘槽之间放置下隔片,将所述下隔片与所述下筘板、底板垂直并粘接固定,组成下筘梁,这样由多个下隔片在下筘板下安设在第二筘槽两边将其隔成一个个下筘仓;
(3)将所述上筘梁的上筘板面朝下、下筘梁的下筘板面朝上,所述上、下筘梁平行排列、两端对齐,所述上、下筘梁之间的距离为开口区段的高度+工作区段的高度之和,将边梁在两侧垂直对齐并粘接固定;
(4)将推进弹簧与推进板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推进机构,将复位弹簧与复位板相互垂直并加以固定组装成筘片复位机构;将筘片一一嵌入第一筘槽和第二筘槽内,其中所述筘片的升降区段在上,复位区段在下;推进板朝下将推进机构置于筘片上方,复位板朝上将复位机构置于筘片下方;将筘片推进机构的推进板靠贴筘片一一卡入上筘仓,将筘片复位机构的复位板靠贴筘片一一卡入下筘仓;
(5)将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与上筘梁和下筘梁对齐并加以固定;
(6)将电子推进机构一一安装在顶板的上方;将电子控制箱安装在边梁的一侧;用数据线将电子控制箱的信号输出端口与电子推进机构的电子推进接口一一对应连接。
CN201610824632.9A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222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632.9A CN106222856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632.9A CN106222856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2856A true CN106222856A (zh) 2016-12-14
CN106222856B CN106222856B (zh) 2017-08-29

Family

ID=5807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4632.9A Active CN106222856B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28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0030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高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制备工艺
CN107988685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高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制备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CN109056166A (zh) * 2018-08-24 2018-12-21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6976B (de) * 1962-07-23 1969-01-09 Oerlikon Buehrle Holding Ag Anschlagvorrichtung fuer Wellenwebmaschinen
JPS56341A (en) * 1979-06-13 1981-01-06 Rieter Ag Maschf Shuttle for nozzle type loom
RU2257432C2 (ru) * 2003-05-21 2005-07-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снастки текстиль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ТЕКСО" Способ ремонта берда ткацкого станка и шаблон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1106084Y (zh) * 2007-10-24 2008-08-27 熊一平 弹性变量筘
CN202011940U (zh) * 2011-04-11 2011-10-19 朱建英 复动钢筘
CN103109007A (zh) * 2010-08-20 2013-05-15 林道尔·多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中形成织造花纹的织筘和织机
CN104278418A (zh) * 2014-09-18 2015-01-14 苏州大学 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
CN104313773A (zh) * 2014-10-09 2015-01-28 苏州大学 一种实验用可变形钢筘装置
CN205258759U (zh) * 2015-11-04 2016-05-25 湖州罗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筘齿片间距的钢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6976B (de) * 1962-07-23 1969-01-09 Oerlikon Buehrle Holding Ag Anschlagvorrichtung fuer Wellenwebmaschinen
JPS56341A (en) * 1979-06-13 1981-01-06 Rieter Ag Maschf Shuttle for nozzle type loom
RU2257432C2 (ru) * 2003-05-21 2005-07-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у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снастки текстиль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ТЕКСО" Способ ремонта берда ткацкого станка и шаблон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1106084Y (zh) * 2007-10-24 2008-08-27 熊一平 弹性变量筘
CN103109007A (zh) * 2010-08-20 2013-05-15 林道尔·多尼尔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带有附加花纹效果的织物中形成织造花纹的织筘和织机
CN202011940U (zh) * 2011-04-11 2011-10-19 朱建英 复动钢筘
CN104278418A (zh) * 2014-09-18 2015-01-14 苏州大学 一种织造曲折经纬机织物的织机
CN104313773A (zh) * 2014-10-09 2015-01-28 苏州大学 一种实验用可变形钢筘装置
CN205258759U (zh) * 2015-11-04 2016-05-25 湖州罗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调节筘齿片间距的钢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国辉: "经向弧形与纱罗联合织物的生产", 《毛纺科技》 *
张国辉等: "弧形织物与局部管状织物的生产", 《棉纺织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0030A (zh) * 2017-11-27 2018-03-09 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高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制备工艺
CN107988685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高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制备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CN107988685B (zh) * 2017-11-27 2020-03-10 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保暖高吸湿排汗涤纶面料制备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CN109056166A (zh) * 2018-08-24 2018-12-21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2856B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2856A (zh)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升降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ES2001371A6 (es) Dispositivo de formar la calada en un telar textil
WO2006115582A3 (en) Modular weaving for short production runs
US3157751A (en) Sliding switch construction
MY173741A (en) Cloth having gas sheet
DE2965004D1 (en) Linear shed multiphase weaving machine with a weaving rotor
CN106222855A (zh) 一种电子控制筘片前后移动钢筘及其制作方法
IT8221661A0 (it) Selettore del filo di trama per un telaio meccanico.
IT8320308A0 (it) Presentatrice di fili di trama per telai di tessitura.
CN105420880A (zh) 一种六梭圆织机开口机构
EP1394306B1 (en) Reed for weaving
IT8323196A0 (it) Organo di ritegno della trama in pinze portatrama per telai di tessitura.
CN205258759U (zh) 一种能调节筘齿片间距的钢筘
CN103510236A (zh) 一种机织布、多幅机织布织造机及织造方法
CN210362900U (zh) 一种印刷用无网结网版
US2382795A (en) Loom harness
US1553314A (en) Switch-contact bank
EP0204274B1 (en) Guide means for weft-carrying grippers and gripper straps of looms
US2884020A (en) Pile fabric
CN204849252U (zh) 一种新型经编机压电贾卡元件
US20140166151A1 (en) Single-gripper weaving loom
US1947754A (en) Reenforced wire netting
IT8421628A0 (it) Dispositivo antipolvere per alimentatori della trama in telai di tessitura.
CN215976283U (zh) 一种压电贾卡控制系统
ATE483837T1 (de) Webmaschine mit mehrschusseintrag für gitterwebstruktu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4

Address after: 215501 Jiangsu Province, Changshou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Magi Road No. 88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road 226007 No. 58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TEXTILE & SILK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electronic controlled reed lifting steel ree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Pledge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Changshu Branch

Pledgor: Changshu Zij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