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9705B -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9705B
CN106219705B CN201610813677.6A CN201610813677A CN106219705B CN 106219705 B CN106219705 B CN 106219705B CN 201610813677 A CN201610813677 A CN 201610813677A CN 106219705 B CN106219705 B CN 106219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water
rice husk
mulberry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36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9705A (zh
Inventor
李卫东
潘澎
陈义
陈崎冲
李步先
代伊铭
姚兴锐
姚荣才
李俊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Haidu Sea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Haidu Sea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Haidu Sea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Haidu Sea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36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9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9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9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9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9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6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natural chemic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底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还涉及一种上述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0~40份、豆秸21~27份、红薯叶21~28份、淀粉20~25份、桑叶18~25份、水绵15~22份、香蕉皮12~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18份、膨润土11~18份、沸石粉9~15份。本发明的优点是底改效果好、天然无毒、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底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还涉及一种上述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池塘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其底部积累了一定的残饵、水产养殖动物粪便,他们经过分解后与底部的泥沙在生物互相作用之下,形成一定厚度的底泥。这种底泥不仅能起到供肥、保肥的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冲池塘水体恶化的脚步。但当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大量投饵,剩余残饵、动物粪便沉积池底,池塘底泥过厚,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就会缩小,随着有机物的增多,有机物的氧化过程耗损大量溶氧,导致底部长期性的缺氧,造成底部环境恶化,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目前,常用的池塘底改方法有物理法底改和药物底改,药物底改的主要途径又包括吸附、絮凝型底改、化学型底改、生物型底改和中药型底改。絮凝剂是一种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悬浮颗粒凝聚沉降的物质。絮凝剂的种类包括: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型底改具有以下特点:效果立杆见影;能补充微量元素,如矿等;对养殖动物的影响比较小;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加重底部负担,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臭;容易给池塘带来二次污染等。如人工合成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单体有神经毒性和“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铝盐具有毒性,会影响人类的健康,铁盐会造成处理水后带颜色,高浓度的铁也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因此开发出一种天然无毒、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的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其底改效果好、天然无毒、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0~40份、豆秸21~27份、红薯叶21~28份、淀粉20~25份、桑叶18~25份、水绵15~22份、香蕉皮12~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18份、膨润土11~18份、沸石粉9~15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本发明的各原料组分来源广、成本低廉,而且环保无毒、生物降解率高,因此能避免因絮凝剂的使用而对养殖池塘带来的二次污染。制备方法中,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并用食用醋充分浸泡的目的是有利于使水稻壳中的有效成分在后续煎煮过程中被充分析出;将淀粉与水混匀、60~70℃的温度下加热25~30min、冷却至室温以获得淀粉的糊状物的目的是提高淀粉的絮凝效果;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是为了在煎煮时更好地将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的有效絮凝成分煎出;将桑叶、水绵和香蕉皮在20~30℃浸泡后再用文火煎煮的目的是不仅可以充分煎煮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有效成分,而且低温、高温、低温、高温的反复浸泡和煎煮可以提高浸出物的絮凝效果;将豆秸和红薯叶粉碎的作用是有利于后续萃取步骤中,豆秸和红薯叶中的起到絮凝作用的成分能够被充分萃取出来;由于比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絮凝效果,同一组分在不同粒径时的比表面积不同,絮凝效果也会有差别,因此将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沸石粉粉碎至200目,构成了不同比表面积的颗粒组团,有利于发挥各组分的絮凝效果,提高各组分的利用率,其絮凝效果好于单一粒径的絮凝剂,此外,将膨润土和沸石粉分别粉碎后,能利于将本发明的各组分混合的更加均匀,也有利于发挥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组分的絮凝作用。本发明采用特定比例的上述组分、以上述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能很好的发挥各组分中的絮凝有效成分的协同絮凝效果,提高絮凝效率。本发明的絮凝剂能够快速沉降到水体底部,迅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生物残体等有机污染物,有效改良水体底部环境,使用本发明的絮凝剂后,养殖池塘的化学需要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处理效果显著,此外,由于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以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滋生,桑叶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还能抑制丝虫病等,本发明的絮凝剂能明显抑制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的发病率。
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2份、豆秸25份、红薯叶27份、淀粉22份、桑叶21份、水绵18份、香蕉皮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4份、膨润土11份、沸石粉11份。
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0份、豆秸27份、红薯叶26份、淀粉23份、桑叶24份、水绵21份、香蕉皮15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份、膨润土16份、沸石粉15份。
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5份、豆秸22份、红薯叶28份、淀粉20份、桑叶21份、水绵15份、香蕉皮12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8份、膨润土14份、沸石粉9份。
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7份、豆秸21份、红薯叶24份、淀粉25份、桑叶25份、水绵22份、香蕉皮14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5份、膨润土18份、沸石粉13份。
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40份、豆秸25份、红薯叶21份、淀粉20份、桑叶18份、水绵19份、香蕉皮16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6份、膨润土15份、沸石粉11份。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其可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且天然无毒,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用法用量:需要底改时,根据水质情况和水产动物养殖密度,每亩池塘中投放200-400g本发明的絮凝剂。使用比较方便。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4)的滤渣所制得的复合肥料:将步骤(4)的滤渣于60℃温度下烘干,粉碎,得复合肥料。使桑叶、水绵和香蕉皮得到了合理充分的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各原料组分来源广、成本低廉,而且环保无毒、生物降解率高,因此能避免因絮凝剂的使用而对养殖池塘带来的二次污染。制备方法中,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并用食用醋充分浸泡的目的是有利于使水稻壳中的有效成分在后续煎煮过程中被充分析出;将淀粉与水混匀、60~70℃的温度下加热25~30min、冷却至室温以获得淀粉的糊状物的目的是提高淀粉的絮凝效果;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是为了在煎煮时更好地将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的有效絮凝成分煎出;将桑叶、水绵和香蕉皮在20~30℃浸泡后再用文火煎煮的目的是不仅可以充分煎煮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有效成分,而且低温、高温、低温、高温的反复浸泡和煎煮可以提高浸出物的絮凝效果;将豆秸和红薯叶粉碎的作用是有利于后续萃取步骤中,豆秸和红薯叶中的起到絮凝作用的成分能够被充分萃取出来;由于比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絮凝效果,同一组分在不同粒径时的比表面积不同,絮凝效果也会有差别,因此将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沸石粉粉碎至200目,构成了不同比表面积的颗粒组团,有利于发挥各组分的絮凝效果,提高各组分的利用率,其絮凝效果好于单一粒径的絮凝剂,此外,将膨润土和沸石粉分别粉碎后,能利于将本发明的各组分混合的更加均匀,也有利于发挥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组分的絮凝作用。本发明采用特定比例的上述组分、以上述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能很好的发挥各组分中的絮凝有效成分的协同絮凝效果,提高絮凝效率。本发明的絮凝剂能够快速沉降到水体底部,迅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生物残体等有机污染物,有效改良水体底部环境,使用本发明的絮凝剂后,养殖池塘的化学需要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处理效果显著,此外,由于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以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滋生,桑叶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还能抑制丝虫病等,本发明的絮凝剂能明显抑制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的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2份、豆秸25份、红薯叶27份、淀粉22份、桑叶21份、水绵18份、香蕉皮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4份、膨润土11份、沸石粉11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0份、豆秸27份、红薯叶26份、淀粉23份、桑叶24份、水绵21份、香蕉皮15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份、膨润土16份、沸石粉15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5份、豆秸22份、红薯叶28份、淀粉20份、桑叶21份、水绵15份、香蕉皮12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8份、膨润土14份、沸石粉9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7份、豆秸21份、红薯叶24份、淀粉25份、桑叶25份、水绵22份、香蕉皮14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5份、膨润土18份、沸石粉13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40份、豆秸25份、红薯叶21份、淀粉20份、桑叶18份、水绵19份、香蕉皮16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6份、膨润土15份、沸石粉11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
本发明的絮凝剂在底改和水体净化中的应用试验
1.对水质的影响
该实验于2014年6月于河北唐山某养殖场中进行,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分别设三个,池塘大小均为水面面积6亩,环沟平均水深1m,池塘中主养红鳍东方鲀。水色浑浊、底质不好、池塘表面时而出现泡沫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中的任一所得的絮凝剂进行底改并清水。本实施例中,试验时,将其中三个池塘每亩分别投入300g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絮凝剂,另外三个池塘作为对照,不投入絮凝剂。实验结果表明,撒入本发明的絮凝剂3小时后,水体变清爽,透明度达到32~39cm,而亚硝酸盐、氨氮含量在使用本产品2-3天后显著降低,水体溶氧也显著增加。而对照池塘透明度,溶氧,亚硝酸盐及氨氮都无明显变化。本产品使用1次可保持水体处于较好的状态18天。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投入本发明的絮凝剂2-3d后池塘水质变化
2.对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检测
用LB培养基对絮凝剂处理前和处理3天后的池塘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处理前后的池塘养殖水体各取1μl,稀释1500倍后,各取1μL涂平板培养24h,每个样做两个平行,统计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单一菌落数。实验结果见表2:
表2絮凝剂池塘中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综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絮凝剂能够迅速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生物残体等有机污染物,有效改良水体底部环境,使用本发明的絮凝剂后,养殖池塘的化学需要量、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处理效果显著,此外,由于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以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滋生,桑叶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还能抑制丝虫病等,本发明的絮凝剂能明显抑制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的发病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水稻壳30~40份、豆秸21~27份、红薯叶21~28份、淀粉20~25份、桑叶18~25份、水绵15~22份、香蕉皮12~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18份、膨润土11~18份、沸石粉9~15份;
(2)将水稻壳研磨成粉状,用重量为水稻壳粉末重量的1.1倍的食用醋浸泡水稻壳粉末48~56小时,然后加入重量为水稻壳重量的20倍的清水,混匀后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水稻壳的糊状物;
(3)称取重量为淀粉重量的6倍的清水,并与称量好的淀粉混匀,于60~70℃的温度下加热并搅拌25~3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淀粉的糊状物;
(4)将称量好的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捣碎或粉碎,向桑叶、水绵和香蕉皮中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总重量的20倍的清水,20~30℃浸泡3~4h,再用文火煎煮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重量为桑叶、水绵和香蕉皮的15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40~5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向滤渣中加入重量为滤渣的12倍的清水,20~30℃浸泡2~3h,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100目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5)将称量好的豆秸和红薯叶粉碎,过50目筛;
(6)将粉碎好的豆秸和红薯叶与步骤(4)得到的滤液混合后放置于超临界萃取仪中的萃取釜中,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进行萃取,萃取釜压力为40Mpa,萃取温度为45℃,分离器压力12Mpa,分离器温度为70℃,萃取2小时,得萃取液;
(7)将水稻壳的糊状物和步骤(6)所得的萃取液混合均匀并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压力0.03Mpa,温度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02;
(8)将称量好的膨润土粉碎至100目,将称量好的沸石粉粉碎至200目;
(9)将称量好的半乳甘露聚糖胶与淀粉的糊状物、步骤(7)所得的浓缩物、100目的膨润土、200目的沸石粉混合均匀,得目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2份、豆秸25份、红薯叶27份、淀粉22份、桑叶21份、水绵18份、香蕉皮17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4份、膨润土11份、沸石粉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0份、豆秸27份、红薯叶26份、淀粉23份、桑叶24份、水绵21份、香蕉皮15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2份、膨润土16份、沸石粉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5份、豆秸22份、红薯叶28份、淀粉20份、桑叶21份、水绵15份、香蕉皮12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8份、膨润土14份、沸石粉9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37份、豆秸21份、红薯叶24份、淀粉25份、桑叶25份、水绵22份、香蕉皮14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5份、膨润土18份、沸石粉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水稻壳40份、豆秸25份、红薯叶21份、淀粉20份、桑叶18份、水绵19份、香蕉皮16份、半乳甘露聚糖胶16份、膨润土15份、沸石粉11份。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絮凝剂。
CN201610813677.6A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219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3677.6A CN106219705B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3677.6A CN106219705B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9705A CN106219705A (zh) 2016-12-14
CN106219705B true CN106219705B (zh) 2019-02-22

Family

ID=58075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3677.6A Active CN106219705B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9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815A (zh) * 2017-07-25 2018-02-13 明光市永言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水产养殖中水质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2275A (zh) * 2017-08-09 2017-12-29 四川奥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1727A (zh) * 2018-09-19 2020-03-27 南京卡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纳米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9424A (zh) * 2018-10-20 2019-01-11 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鱼池塘生态集约化养殖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872A (zh) * 2005-08-05 2007-02-07 陕西宏扬镇海生物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改良剂
CN104193001A (zh) * 2014-09-19 2014-12-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水产养殖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9948A (zh) * 2015-09-06 2015-12-09 河南城建学院 从石榴皮中提取天然絮凝活性成分及制备絮凝剂的方法
CN105502618A (zh) * 2016-02-23 2016-04-20 李清源 一种天然成分畜牧业污水絮凝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872A (zh) * 2005-08-05 2007-02-07 陕西宏扬镇海生物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改良剂
CN104193001A (zh) * 2014-09-19 2014-12-10 盐城工学院 一种水产养殖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9948A (zh) * 2015-09-06 2015-12-09 河南城建学院 从石榴皮中提取天然絮凝活性成分及制备絮凝剂的方法
CN105502618A (zh) * 2016-02-23 2016-04-20 李清源 一种天然成分畜牧业污水絮凝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9705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9046B (zh) 一种利用无公害池塘进行中华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3392642B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
CN106219705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池塘底改的纯天然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5235A (zh) 一种小龙虾高效饲料养殖方法
CN105165666A (zh) 一种利用无公害池塘进行青鱼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3766290B (zh) 使用泥鳅开口饵料生物培养基培育鳅苗的方法
CN107279005A (zh) 一种河蟹生态养殖方法
CN103027055B (zh) 一种杀苔灭藻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73277A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塘水质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3595B (zh) 一种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CN106259096A (zh) 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CN103392645A (zh) 一种利用多功能复合饲料养殖黄鳝方法
CN107006538A (zh) 一种植物环保型水产养殖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4125B (zh) 一种海刺参饲养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563806B (zh) 一种采用缓释纳米材料降低刺参病虫害发生的养殖方法
CN104957063A (zh) 河蟹主养池青苔的生态预防方法
CN104798700A (zh) 一种鱼苗下塘管理方法
CN103430871A (zh) 一种科学精确化四鳃鲈鱼人工培育方法
CN112056329A (zh) 一种海水微藻调控剂及应用该调控剂的微藻藻相调控方法
CN106630088A (zh) 一种防治柑橘类黄龙病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5214B (zh) 一种用于刺参稚参饲料的海泥替代物
CN103535298A (zh) 一种利用纳米缓释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
CN107027828A (zh) 一种植物环保型水产养殖用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8545A (zh) 一种提高青鱼抗氨氮胁迫能力的饲养方法
JP2022022697A (ja) 天然温泉濃縮液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