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7287B - 一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7287B
CN106217287B CN201610799829.1A CN201610799829A CN106217287B CN 106217287 B CN106217287 B CN 106217287B CN 201610799829 A CN201610799829 A CN 201610799829A CN 106217287 B CN106217287 B CN 106217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clamp
clamping portion
shaped base
ga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98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7287A (zh
Inventor
路瑞娟
冯秀艳
史航
檀春丽
平永杰
国爱丽
张力川
陈文华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98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7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7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7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4Measuring adhesive force between materials, e.g. of sealing tape, of co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夹具,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密封胶剥离粘结性能的准确性。该夹具包括U型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另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二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绕第二螺杆的端部转动;U型底座的底部向外突出设置有固定结构,夹具通过该固定结构固定于拉力机上。夹具用于测试密封胶的剥离粘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建筑上常用密封胶对两个物体进行粘结,为了使用安全,需要对密封胶的剥离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剥离粘结性能的测试过程大致如下:
将被测试的密封胶涂在粘结基材上,在密封胶的上面覆盖一层布条或金属丝网,布条或金属丝网的长度大于密封胶的长度,沿着180°方向从粘结基材上剥离出布条或金属丝网,计算试料带的粘结破坏面积和试料带的剥离强度。
然而,上述测试过程中,密封胶剥离粘结基材表面这一步骤一般是利用人力将布条金属丝网从粘结基材上剥离出,由于每个人的剥离时用的力量不同,或者,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用的力量也不同造成人工操作误差,进一步的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用于提高密封胶剥离粘结性能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夹具,夹具包括U型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另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二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绕第二螺杆的端部转动;U型底座的底部向外突出设置有固定结构,夹具通过该固定结构固定于拉力机上。
夹具还包括固定于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下的两个横向限位杆,搭接于两个横向限位杆上的两个纵向限位杆,以及四根竖直螺杆和与四根竖直螺杆相配合的八个锁紧螺母,其中,每个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四根竖直螺杆分别穿过对应的限位孔,将两个横向限位杆和两个纵向限位杆组合成矩形,四个锁紧螺母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下方,另外四个锁紧螺母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上方。
U型底座的每个侧壁底端均设置有两个螺孔,每个横向限位杆的中部均设置有与两个螺孔相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夹具还包括四个螺栓,每个螺栓均依次穿过横向限位杆上的安装孔以及U型底座上的螺孔,将U型底座固定于两个横向限位杆上。
横向限位杆以及纵向限位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固定结构为圆柱状,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
第一夹持部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一夹持部的顶部与第一螺杆连接,第二夹持部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二夹持部的顶部与第二螺杆连接。
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以及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橡胶垫上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起。
第二螺杆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第二夹持部与第二螺杆的球形的一端间隙配合。
该夹具所包括的U型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不锈钢材质。
根据上述结构可知,在本发明中利用夹具的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7将试料带夹住,并利用拉力机将试料带剥离,这样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夹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夹具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型底座; 2-第一螺杆; 3-第二螺杆;
4-第一夹持部; 5-第二夹持部; 6-螺母;
7-固定结构; 8-横向限位杆; 9-纵向限位杆;
10-竖直螺杆; 11-锁紧螺母; 12-限位孔;
21-螺孔; 71-通孔; 8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具,如图1~图3所示,该夹具包括U型底座1,第一螺杆2、第二螺杆3、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其中,U型底座1的两个侧壁1a上相对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21,第一螺杆2的一端穿过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6固定,第一螺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4;第二螺杆3的一端穿过另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6固定,第二螺杆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夹持部5,第二夹持部5可绕第二螺杆3的端部转动;U型底座1的底部1b向外突出设置有固定结构7,夹具通过该固定结构7固定于拉力机上(图中未示出)。示例性地,该夹具所包括的U型底座1、第一螺杆2、第二螺杆3、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均为不锈钢材质,以使得夹具的质量较大而且较为结实,能够更稳的将试料带夹持住。
示例性地,利用上述夹具对密封胶的剥离粘结性能进行测试的过程如下:
在粘结基材上涂一层密封胶,在密封胶上覆盖一层布条或金属丝网,再将布条或金属丝网沿180°折回,从而形成试料带,利用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将试料带夹紧,其中,布条或金属丝网的折回方向与拉力机的拉力方向相同,并利用螺母6和第一螺杆2将第一夹持部4固定在U型底座的一个侧壁1a上,利用另外一个螺母6和第二螺杆3将第二夹持部5固定在U型底座的另一个侧壁1a上,使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5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之后将夹具通过固定结构7固定到拉力机上,利用拉力机对折回的布条或金属丝网施加拉力,使密封胶剥离粘结基材表面,最终记录试料带粘结或内聚破坏的面积和试料带的剥离强度,根据测试的结果值对密封胶的剥离粘结性能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结构以及测试过程可知,在本发明中利用夹具的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7将试料带夹住,并利用拉力机将试料带剥离,这样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图2~图3,本实施例中的夹具还可包括固定于U型底座1的两个侧壁1a下的两个横向限位杆8,搭接于两个横向限位杆8上的两个纵向限位杆9,以及四根竖直螺杆10和与四根竖直螺杆10相配合的八个锁紧螺母11,其中,每个横向限位杆8和纵向限位杆9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12,四根竖直螺杆10分别穿过对应的限位孔12,将两个横向限位杆8和两个纵向限位杆9组合成矩形,四个锁紧螺母11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8和纵向限位杆9下方,另外四个锁紧螺母11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8和纵向限位杆9上方。示例性地,横向限位杆8以及纵向限位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再次参见图1,每个横向限位杆8和每个纵向限位杆9上可从端部至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三个限位孔12;且为了制作方便,可将横向限位杆8和纵向限位杆9设计成相同结构,从而方便组装夹具。
在上述利用夹具夹紧试料带时,可将两个横向限位杆8调节至与试料带的宽度相对应,具体可通过使竖直螺杆10穿过不同的限位孔12实现,将两个纵向限位杆9搭接于试料带的顶部,并将位于上方的四个锁紧螺母11拧紧,进而使得在测试过程中,两个纵向限位杆9可以将试料带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限制住,防止试料带随着拉力机的拉力方向移动,保证了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U型底座1在测试过程中的晃动,可在U型底座1的每个侧壁底端均设置两个螺孔(图中未示出),每个横向限位杆8的中部均设置有与两个螺孔相对应的两个安装孔81;夹具还包括四个螺栓(图中未示出),每个螺栓均依次穿过横向限位杆8上的安装孔81以及U型底座1上的螺孔,将U型底座1固定于两个横向限位杆8上。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固定结构7为圆柱状,固定结构7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71,进而使得可以使拉力机包括的销栓可穿过固定结构7上的通孔71,将夹具固定在拉力机上。当然固定结构7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能与对应的拉力机相匹配即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性地,再次参见图3,第一夹持部4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一夹持部4的顶部与第一螺杆2连接,第二夹持部5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二夹持部5的顶部与第二螺杆3连接。当然,还可将第一夹持部4与第二夹持部5相对的面,以及第二夹持部5与第一夹持部4相对的面设置成相同的面积,这样增大了夹持力,避免试料带从第一夹持部4与第二夹持部5之间滑落,保证了测试过程中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1,第一夹持部4与第二夹持部5相对的面,以及第二夹持部5与第一夹持部4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图中未示出),以防止试料带与第一夹持部4和第二夹持部5造成互相损坏,且可以使试料带被夹得更紧。进一步地,可在橡胶垫上设置多个半圆形凸起(图中未示出),这样的设计增大了第一夹持部4与试料带之间以及第二夹持部5与试料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夹具对试料带的夹持效果。
示例性地,由于粘结基材不一定是规则的立方体,对于其他形状的粘结基材,因此,继续参见图1,本发明中优选,第二螺杆3与第二夹持部5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第二夹持部与第二螺杆的球形的一端间隙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第二夹持部5可沿着任意角度旋转,进而保证无论任何形状的粘结基材都可以被夹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夹具包括U型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上相对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另一个螺孔,并通过一个螺母固定,第二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绕第二螺杆的端部转动;U型底座的底部向外突出设置有固定结构,夹具通过该固定结构固定于拉力机上;
其中夹具还包括固定于U型底座的两个侧壁下的两个横向限位杆,搭接于两个横向限位杆上的两个纵向限位杆,以及四根竖直螺杆和与四根竖直螺杆相配合的八个锁紧螺母,其中,每个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四根竖直螺杆分别穿过对应的限位孔,将两个横向限位杆和两个纵向限位杆组合成矩形,四个锁紧螺母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下方,另外四个锁紧螺母分别位于横向限位杆和纵向限位杆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U型底座的每个侧壁底端均设置有两个螺孔,每个横向限位杆的中部均设置有与两个螺孔相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夹具还包括四个螺栓,每个螺栓均依次穿过横向限位杆上的安装孔以及U型底座上的螺孔,将U型底座固定于两个横向限位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横向限位杆以及纵向限位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固定结构为圆柱状,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部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一夹持部的顶部与第一螺杆连接,第二夹持部为圆锥状,该圆锥状的第二夹持部的顶部与第二螺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以及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橡胶垫上设置有多个半圆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杆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的一端为球形,第二夹持部与第二螺杆的球形的一端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所包括的U型底座、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不锈钢材质。
CN201610799829.1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夹具 Active CN106217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829.1A CN106217287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829.1A CN106217287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夹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7287A CN106217287A (zh) 2016-12-14
CN106217287B true CN106217287B (zh) 2023-02-21

Family

ID=5807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9829.1A Active CN106217287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7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5777A (zh) * 2017-12-21 2018-06-05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木工用便于调节木材角度位置的固定装置
CN109342083B (zh) * 2018-11-08 2024-03-22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用于双轮电动平衡车安全性能测试的固定方法及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2410B2 (ja) * 2010-04-30 2014-05-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クランプ装置
CN202726558U (zh) * 2012-08-22 2013-02-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夹具
CN102873657A (zh) * 2012-10-18 2013-01-16 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夹具
CN102941488A (zh) * 2012-10-18 2013-02-27 昆山西诺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203189922U (zh) * 2013-01-14 2013-09-11 佛山德力梅塞尔气体有限公司 多用途定标气体进样卡套
CN203502293U (zh) * 2013-09-30 2014-03-26 昆山先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拉力测试夹具
CN205218130U (zh) * 2015-12-29 2016-05-11 天津市华洋鑫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CN206362685U (zh) * 2016-08-31 2017-07-28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7287A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7287B (zh) 一种夹具
JP6416205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テストヘッド
US20200274258A1 (en) Universal End Clamp for Securing a Solar Panel to a Rail Support Guide
US20140010616A1 (en) Assembly for clamping and grounding objects
US20180102729A1 (en) Electrical Bonding Splice for Solar Panel Rail Guides
US7260998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tructurally testing fasteners
CN108444634B (zh) 一种六角头螺栓的预紧力超声检测夹具
CN201437222U (zh) 一种夹具
US8844881B2 (en) Line routing clip
KR102590971B1 (ko) 압축 쐐기
EP2022902A3 (de) Winkelverbinder
CN107984418A (zh) 一种用于拆装螺母的工装
CH710587B1 (fr) Plate-forme de test pour câble à haute fréquence.
EP1739440A3 (de) Elektrisches Prüf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ontaktiervorrichtung
EP2916409A3 (de) Rahmen für Kabeldurchführungen, Befestigungselemente sowie Kabeldurchführungssystem
CN206601408U (zh) 测试接头及测试仪器
CN206362685U (zh) 一种夹具
CN211398889U (zh) 一种船只用铜合金法兰连接结构
CN214748092U (zh) 一种基于碳纤维骨架检具与工装
CN1051820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夹具
CN214200957U (zh) 一种用于剪切流变实验的声发射传感器固定装置
JPS6120727B2 (zh)
CN207863456U (zh) 铝合金模板k板结构
CN207502372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绝缘胶带撕拉的测试装置
HU229753B1 (hu) Szerkezet erõsáramú villamos berendezések, elsõsorban áramvezetõ sínek csatlakoztatásáho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Ruijuan

Inventor after: Tan Chunli

Inventor after: Ping Yongjie

Inventor after: Feng Xiuyan

Inventor after: Guo Aili

Inventor after: Zhang Lichuan

Inventor after: Chen Wen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

Inventor before: Lu Ruijuan

Inventor before: Tan Chunli

Inventor before: Ping Yongjie

Inventor before: Tian Ruixia

Inventor before: Feng Xiuyan

Inventor before: Guo Aili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chuan

Inventor before: Chen Wenhua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41 No. 69 Jinding North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No. 69 Jinding North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ACADEMY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Ruijuan

Inventor after: Feng Xiuyan

Inventor after: Shi Hang

Inventor after: Tan Chunli

Inventor after: Ping Yongjie

Inventor after: Guo Aili

Inventor after: Zhang Lichuan

Inventor after: Chen Wen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

Inventor before: Lu Ruijuan

Inventor before: Tan Chunli

Inventor before: Ping Yongjie

Inventor before: Feng Xiuyan

Inventor before: Guo Aili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chuan

Inventor before: Chen Wenhua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