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1692A - 空余板 - Google Patents

空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1692A
CN106211692A CN201510270179.7A CN201510270179A CN106211692A CN 106211692 A CN106211692 A CN 106211692A CN 201510270179 A CN201510270179 A CN 201510270179A CN 106211692 A CN106211692 A CN 106211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t
vacant
plate
installing ho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01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鸟居骏介
片山友广
铃木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Kog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Kog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Kog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Kogyo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2701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1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1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1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余板,不使用工具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装在安装用角材上,能够容易且低价地制造。空余板用于对设置在支架内的安装用角材(2)中的未安装电子设备单元的部位进行堵塞,空余板的整个板由挠性的片状构件(1)构成,在片状构件(1)上一体成形有中空状的安装突部(4),安装突部(4)用于插入安装用角材(2)的设备安装孔(3)中,安装突部(4)包括具有小于等于设备安装孔(3)的宽度的宽度(A)的基端部(5)和具有大于设备安装孔(3)的宽度的宽度(B)的顶端部(6),安装突部(4)的顶端部(6)在以变形后的状态经过设备安装孔(3)后,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由此与设备安装孔(3)卡止。

Description

空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设置在支架内的安装用角材中的未安装计算机或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单元的空余部位进行堵塞的空余板。
背景技术
图8表示设置有计算机、服务器、数据通信装置等的数据中心。另外,图9表示在数据中心内配置的多个支架。如图8、图9所示,在数据中心100内以互相相向的方式配置有支架列,该支架列是多个支架101、101、101……排列而成的。在相向的支架101彼此之间形成有通路。在各支架101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安装用角材。安装用角材是用于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安装多个服务器103的支柱。
在数据中心100内设置有用于冷却各支架101内的服务器103的空气调节器102。从空气调节器102排出的冷气在数据中心100的地板下方通过,供给至支架101彼此之间的通路。该通路的顶板及两端部被遮挡构件111、112堵塞。另外,在支架101的正面门101a和背面门101b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冷气通过的通气孔。根据这样的结构,供给至通路的冷气经过正面门101a进入支架101内,对服务器103进行冷却。对服务器103进行冷却后的废热,从背面门101b向支架101外排出。
这里,如图8所示,在支架101内的安装用角材上并不一定以无间隙的方式安装有服务器103。可以有在安装用角材上未安装服务器103的空余部位。安装用角材的空余部位变成冷气的通道。经过空余部位的冷气不对服务器103进行冷却,直接向支架101的外部排出。因此,以往使用空余板来堵塞安装用角材的空余部位。通过空余板来堵塞安装用角材的空余部位,能够提高支架101内的服务器103的冷却效率。
一般的空余板是具有与空余部位对应的形状及大小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两端部或四角处设置有与安装用角材的设备安装孔对应的两个或者四个圆孔。通过使用螺钉或者螺栓将圆孔和设备安装孔紧固连接,来将这样的空余板安装在安装用角材上。但是,因为必须使用工具来紧固连接螺钉或螺栓,所以存在空余板的安装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2009-218246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图2中,提出了不需要使用工具的空余板。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具有在板11的背面侧设置有保持部12的结构,所述保持部12由卡止部13、14和嵌合部15、16构成。嵌合部15、16和安装用角材17的螺纹孔嵌合。卡止部13、14在嵌合部15、16与螺纹孔嵌合了时,卡在安装用角材17上被卡止。根据这样的结构,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安装在安装用角材17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8246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的卡止部13、14及嵌合部15、16全都具有复杂的结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用于在空余板上一体成形卡止部13、14及嵌合部15、16的模具的形状复杂,制造成本高。
即,卡止部13、14的结构为,多个爪状的第1卡止部13及第2卡止部14通过改变高度而设置成阶梯状。另一方面,嵌合部15、16的结构为,在圆柱状的第1嵌合部15的外周面上呈十字状地形成有4个叶片状的第2嵌合部16、16、16、16。卡止部13、14和嵌合部15、16互相相邻地一体成形在板11的背面。这样,卡止部13、14及嵌合部15、16都具有复杂的结构,用于一体成形卡止部及嵌合部的模具形状变得复杂。
另外,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的整个板由上表面、前表面及下表面构成,在板的后表面上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有用于支撑这三个面的多个加固板(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这样,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不仅卡止部及嵌合部的结构复杂,整个板的结构都很复杂。空余板所需要的功能是堵塞安装用角材的空余部位,以及具有能够承受冷却时的风压的强度。作为用于实现这样的单纯的功能的方法,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具有不必要的复杂结构,制造成本过高。因此,专利文献1的空余板不适合实际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以下的技术问题的空余板:包括安装结构的板整体具有等同于或超过以往的金属板的简单的结构:包括安装结构的整个板能够使用简单形状的模具容易地一体成形;安装结构不需要使用工具,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装在安装用角材上;通过与板一体成形的简单的加固构件,提高整个板的强度;包括安装结构的整个板的阻燃性好,且安全性高;空余板的制造成本极低。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余板,用于对设置在支架内的安装用角材中的未安装电子设备单元的空余部位进行堵塞,上述空余板的整个板由挠性的片状构件构成,在所述片状构件上一体成形有中空状的安装突部,该安装突部用于插入所述安装用角材的设备安装孔中,所述安装突部具有基端部和顶端部,所述基端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宽度,所述顶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宽度,所述安装突部的顶端部在以变形的状态经过所述设备安装孔后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由此与所述设备安装孔卡止。
(2)优选地,在上述(1)的空余板中,所述安装突部的顶端部具有伸出到所述基端部的宽度的外侧的一对伸出部,各伸出部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周边部抵接。
(3)优选地,在上述(1)或(2)的空余板中,在所述片状构件上一体成形有沿着所述片状构件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中空状的加固突部。
(4)优选地,在上述(3)的空余板上中,所述加固突部以向与所述安装突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方式一体成形在所述片状构件上。
(5)优选地,在上述(1)至(4)的空余板上中,所述片状构件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者氯化石蜡(Chloroparaffin)。
(6)优选地,在上述(1)至(5)的空余板中,所述片状构件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使用一段所述安装用角材的所述电子设备单元的高度大致相同,多个所述片状构件能够以分割线为边界分离地相连接,该分割线由虚线状的孔或实线状的槽构成。
发明的效果
第1,本发明的空余板的包括安装突部及加固突部的整个板由挠性的片状构件构成,具有简单的结构,复杂度与以往的金属板相当或更简单。特别是片状的材料便宜;另外,空余板的质量轻。
第2,在本发明的空余板中,因为安装突部及加固突部全都形成为使片状构件的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中空状,所以能够使用简单形状的模具容易地一体成形。特别是在加固突部向与安装突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情况下,能够将安装突部及加固突部同时一体成形在片状构件上,简化了制造工序。这样,因为本发明的空余板能够以使用简单形状的模具的一体成形的方式容易地制造,所以其制造成本非常低。
第3,在本发明的空余板中,安装突部的顶端部以变形后的状态经过设备安装孔以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由此与设备安装孔卡止。即,本发明的空余板仅通过将安装突部的顶端部压入设备安装孔,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装在安装用角材上。本发明的空余板的安装操作不需要任何工具。
第4,在本发明的空余板上一体成形有在片状构件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中空状的加固突部。通过这样的简单的加固突部,有效地防止了由片状构件构成的整个板弯曲,提高了板整体的强度。特别是通过简单的加固突部就可以实现能够承受冷却时的风压的足够的强度。
第5,在构成本发明的空余板的片状构件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氯化石蜡的情况下,包括安装突部及加固突部的整个板具有优异的难燃性,安全性提高。
第6,构成本发明的空余板的多个片状构件能够以分割线为边界分离地相连接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多个片状构件任意地分离,来构成适合空余部位的大小的一张空余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从正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安装突部及加固突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突部和设备安装孔的卡止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安装突部和设备安装孔的卡止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沿图6的E-E线剖切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数据中心的内部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数据中心内的支架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片状构件
2 安装用角材
3 设备安装孔
4 安装突部
5 基端部
6 顶端部
7 伸出部
8 加固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余板进行说明。
(片状构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整个板由片状构件1构成。这样的空余板以架设在两个安装用角材2、2上的状态安装,所述两个安装用角材设置在未图示的支架内的前表面侧或后表面侧。由此,两个安装用角材2、2之间的空余部位(未安装电子设备单元的部位)被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堵塞。例如,可以用一个空余板堵塞所述支架内的前表面侧或者后表面侧的任一侧的空余部位。或者,可以用两张空余板堵塞所述支架内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这两侧的空余部位。
构成空余板的片状构件1例如由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制的片构成。片状构件1的合成树脂材料能够使用模具成形,并且具有能使后述的安装突部4反复地变形和复原的挠性。此外,优选地,片状构件1的合成树脂材料具有优异的难燃性。作为满足以上的条件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有聚氯乙烯或者氯化石蜡等。片状的合成树脂材料的重量轻,且价格便宜。因此,通过使用片状构件1构成空余板,能够实现空余板的轻量化和低价化。
这里,图1示出了三个空余板,图2及图3示出了一个空余板。构成一个空余板的片状构件1的短边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使用一段安装用角材2的电子设备单元(一般称为“1U(单元)”,在此,1U根据各国的标准定义为不同的尺寸,例如,根据美国EIA(Electronic IndustriesAlliance)标准,1U的高度为44.45mm,根据日本JIS标准,1U的高度为50mm)的高度大致相同。并且,一般使用两段安装用角材2的两段的电子设备单元称为“2U”、使用3段安装用角材2的电子设备称为“3U”……。这样,一张空余板的短边方向的宽度根据“1U”的高度来决定。由此,通过使用规定个数的空余板,能够以无间隙的方式堵塞两个安装用角材2、2之间形成的“1U”、“2U”、“3U”等所有大小的空余部位。
进而,多张空余板也可以是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的状态。例如,如图1所示,在构成三张空余板的片状构件1、1、1的边界上,形成有分割线1a、1a。分割线1a,例如是虚线状的微细孔或者实线状的微细槽。通过这样的分割线1a,片状构件1、1、1的边界的强度变低。用户不使用工具,仅通过手工操作就能够将片状构件1、1、1任意地分离。
三张片状构件1、1、1在不分离的状态下,构成与“3U”的空余部位对应的一张空余板。另外,当沿着分割线1a任意分离一张片状构件1分离时,构成与“1U”的空余部位对应的一张空余板,以及与“2U”的空余部位对应的一张空余板。即,用户沿着分割线1a任意地分离片状构件1、1、1,能够构成适合空余部位的大小的一张空余板。特别是因为两张以上的片状构件1、1、1以无间隙连接的状态构成一张空余板,所以能够有效地遮挡用于冷却电子设备单元的冷气。
(安装突部)
如图2至图4所示,在片状构件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上,分别一体成形有安装突部4、4。如图5、图6所示,两个安装突部4分别插入安装用角材2的设备安装孔3,使由片状构件1构成的空余板分别与两个安装用角材2、2卡止。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堵塞两个安装用角材2、2之间形成的空余部位。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突部4主要由基端部5及顶端部6构成。在图7中的附图标记4表示的部分中,具有比设备安装孔3的宽度小的宽度A的部分是基端部5,具有比设备安装孔3的宽度大的宽度B的部分是顶端部6。顶端部6中的伸出到基端部5的宽度A的外侧的一对部分称为伸出部7、7。
整个安装突部4由模具成形,形成为使片状构件1的一部分隆起的中空状。因此,基端部5及顶端部6都具有与片状构件1大致相同的厚度。由此,顶端部6具有能够反复变形和复原的挠性。
当将这样结构的安装突部4插入设备安装孔3时,顶端部6以变形后的状态经过设备安装孔3以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于是,恢复到原来形状的顶端部6的各伸出部7、7与设备安装孔3的周边部相抵接。结果,安装突部4和设备安装孔3卡止。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顶端部6的伸出部7、7形成为倾斜面,能够使顶端部6容易地插入设备安装孔3。
这里,对安装突部4的各部分的尺寸进行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的基端部5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A,具有比设备安装孔3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稍小的尺寸。通过这样的尺寸设定,将安装突部4向设备安装孔3插入时的阻力变小,并且安装突部4与设备安装孔3相卡止时的晃动变小。
如图7所示的顶端部6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B,具有比设备安装孔3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稍大的尺寸。若顶端部6的宽度B过大,则向设备安装孔3内插入时的阻力变大,有可能导致顶端部6无法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因此,通过针对设备安装孔3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将顶端部6的宽度B设定为适度的大小,从而将顶端部6所受的阻力抑制得小,实现顶端部6的长寿命化。
如图6所示的基端部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C为比设备安装孔3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D小的尺寸。本实施方式的基端部5的宽度C约为设备安装孔3的宽度D的一半。通过这样的尺寸设定,能够应对因两个安装用角材2、2的组装误差引起的左右的设备安装孔3、3的偏移。即,即使在对应的两个设备安装孔3、3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宽度C与宽度D的尺寸差来吸收该偏移。并且,在安装用角材2的制造过程中,即使在设备安装孔3所设置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偏移的情况下,通过宽度C和宽度D之间的尺寸差,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应对。
并且,上述的安装突部4各部分的尺寸是所希望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也可变更成其它的尺寸。例如,也可以将如图6所示的基端部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C设定为与设备安装孔3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D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也可以将顶端部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比宽度C及宽度D大的尺寸。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基端部5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全都设定为与设备安装孔3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将顶端部6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全都设定为比设备安装孔3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的尺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端部5及顶端部6的外形不限定为如图4所示的棱柱形状,例如能够变更成圆柱形状。
(加固突部)
如图1至4所示,在片状构件1上一体成形有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两个加固突部8、8。加固突部8和上述的安装突部4一样,通过模具成形,形成为使片状构件1的一部分向一个方向隆起的中空状。两个加固突部8都向与安装突部4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
通过这样的加固突部8,有效地防止了由片状构件1构成的空余板整体弯曲,提高了空余板整体的强度。即,加固突部8对由具有挠性的片状构件1构成的空余板赋予了能够承受冷却时的风压的足够的强度。
另外,因为加固突部8向与安装突部4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所以能够使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同时与片状构件1一体成形,简化了制造工序。这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应用真空成型法。在应用真空成型法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主要通过以下的工序来制造。若采用以下的真空成型法,和注塑成型法相比,能够以低价且耗时短的方式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
·例如热将片状构件1软化的工序
·将软化后的片状构件1安装在模具上的工序
·从片状构件1与模具之间抽吸空气,在与模具紧贴的片状构件1上一体形成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的工序
并且,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加固突部8的截面是四方形,但是也可以变更成其它的截面形状。另外加固突部8的个数也不限定为两个。
(作用効果)
第1,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包括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的板整体,由挠性的片状构件构成,由此结构的复杂度与以往的金属板相比大致相同或更简单。特别是片状的材料1价格低;另外,空余板的质量轻。
第2,在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中,因为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都形成为使片状构件1的一部分隆起而成的中空状,所以能够使用简单的形状的模具容易地一体成形。特别是因为加固突部8向与安装突部4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所以能够将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同时一体成形在片状构件1上,简化了制造工序。这样,因为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能够以使用简单形状的模具的一体成形的方式容易地制造,所以其制造成本非常低。
第3,在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中,安装突部4的顶端部6以变形后的状态经过设备安装孔3以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此与设备安装孔3卡止。即,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仅通过将安装突部4的顶端部6压入设备安装孔3,就能够简单并且可靠地安装在安装用角材2上。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安装操作不需要任何工具。
第4,在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上,一体成形有沿着片状构件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中空状的加固突部8。通过这样简单的加固突部8,有效地防止了由片状构件1构成的板整体弯曲,提高了板整体的强度。特别是通过简单的加固突部8,发挥了能够承受冷却时的风压的足够的强度。
第5,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片状构件1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氯化石蜡的情况下,包括安装突部4及加固突部8的板整体具有优异的难燃性,安全性提高。
第6,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空余板的多个片状构件1、1、1形成为能够以分割线1a为边界分离地相连接的结构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多个片状构件1、1、1任意地分离,来构成适合空余部位的大小的一张空余板。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使用工具,仅通过手工操作就能够使片状构件1、1、1任意地分离。特别是因为两张以上的片状构件1、1、1以无间隙连接的状态构成一张空余板,所以能够有效地遮挡用于冷却电子设备单元的冷气。

Claims (6)

1.一种空余板,用于对设置在支架内的安装用角材中的未安装电子设备单元的空余部位进行堵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余板的整个板由挠性的片状构件构成,
在所述片状构件上一体成形有中空状的安装突部,该安装突部用于插入所述安装用角材的设备安装孔中,
所述安装突部具有基端部和顶端部,所述基端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宽度,所述顶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宽度,
所述安装突部的顶端部在以变形的状态经过所述设备安装孔后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由此与所述设备安装孔卡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突部的顶端部具有伸出到所述基端部的宽度的外侧的一对伸出部,各伸出部与所述设备安装孔的周边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状构件上一体成形有沿着所述片状构件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中空状的加固突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突部以向与所述安装突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方式一体成形在所述片状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构件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者氯化石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余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构件的高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使用一段所述安装用角材的所述电子设备单元的高度大致相同,
多个所述片状构件能够以分割线为边界分离地相连接,该分割线由虚线状的孔或实线状的槽构成。
CN201510270179.7A 2015-05-25 2015-05-25 空余板 Pending CN106211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0179.7A CN106211692A (zh) 2015-05-25 2015-05-25 空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70179.7A CN106211692A (zh) 2015-05-25 2015-05-25 空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1692A true CN106211692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6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0179.7A Pending CN106211692A (zh) 2015-05-25 2015-05-25 空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169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842A (zh) * 2001-12-11 2003-06-25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框架门
JP3925843B2 (ja) * 2002-01-11 2007-06-06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機器取付台
CN102308680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遮盖板、框体以及遮盖板的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842A (zh) * 2001-12-11 2003-06-25 河村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框架门
JP3925843B2 (ja) * 2002-01-11 2007-06-06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機器取付台
CN102308680A (zh) * 2009-02-09 2012-0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遮盖板、框体以及遮盖板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3373B2 (en) Front adjustable wall panel mounting device
US9061403B2 (en) Elastic tube alignment system for precisely locating an emblem lens to an outer bezel
US20120175331A1 (en) Ceiling rack
Bamba et al. Accelerating cosmologies in the Einstein-Gauss-Bonnet theory with a dilaton
CN108733153B (zh) 模块化机箱及机箱的模块化制造方法
CN106304713A (zh) 壳体、使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及该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3429033A (zh) 具有组装定位功能的盖板及具有组装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05221531A (zh) 弹性平均对准系统以及方法
CN106211692A (zh) 空余板
CN103687449A (zh) 电子设备和数据中心
US20090040692A1 (en) Ruggedized Mou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One Or More Computer Racks
US20170177033A1 (en) Positioning frame for a touch pad film and method for adhering a film to a touch pad
KR101517507B1 (ko) 물품 보관용 조립식 선반
CN205536420U (zh) 插接结构、插接连接组件及空调机组
JP2016014190A5 (zh)
CN104902726A (zh) 多件式显示器铝挤前框的激光焊接结构
US20130255914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CN101290809B (zh) 可适应不同厚度本体的框体结构及其对应衔接装置
CN101535578B (zh) 包括多个面板元件的建筑套装附件
US20150229109A1 (en) Medium voltage switchgear construction using symmetric sheet metal parts and panels to build compartment assemblies and subassemblies
KR20140082617A (ko) 직각 삼각형 타입 엘이디 표시장치 및 직각 삼각형 타입 엘이디 모듈의 설계 방법
KR20180002875U (ko) 원활한 공기 흐름과 물이 침투하는 것을 방지하는 통신장비 보관용 랙
US20240141636A1 (en) Modular building system
US8302313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ase
CN106659045A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引导和支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