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9908A -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9908A
CN106209908A CN201610773062.5A CN201610773062A CN106209908A CN 106209908 A CN106209908 A CN 106209908A CN 201610773062 A CN201610773062 A CN 201610773062A CN 106209908 A CN106209908 A CN 106209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730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9908B (zh
Inventor
罗希尔·奥古斯特·卡斯帕·约瑟夫·诺尔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16107730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9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9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9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9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9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4Inter-user-equipment sessions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2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1)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2、3)之间的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4)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

Description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2010年6月1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780101900.3、发明名称为“用于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更具体地,涉及作为基于因特网的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以下也称因特网通信用户或用户设备)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以下也称移动通信用户或用户设备)之间的呼叫建立。
背景技术
由于第一计算机网络的引入,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通过计算机数据网络的语音通信已经成为感兴趣的主题。通过数据分组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确保按顺序传送数据分组。
至少从1990年代起,已经出现了通过因特网来传输语音对话的技术,根据其通信协议,该技术被总称为因特网协议电话或VoIP。VoIP作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型进行操作。
在VoIP起初,语音通信限于因特网用户。未提供对POTS(普通老式电话服务)系统的连接。一些电信设备制造商提供了能够传送移动VoIP的“双模”电话机。
针对计算机通过因特网进行的语音通信而开发的其他通信协议在端到端模型上进行操作,而不是更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这些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目录实质上分散并分发在网络中的节点之间,这意味着,这些网络可以非常容易地扩大至较大的大小而无需复杂且昂贵的集中式基础设施。
除了给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费用之外,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之间的电话呼叫一般是免费的。为了联系因特网通信系统之外的用户,因特网用户可以付费进行订阅以对传统电话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发出呼叫。因特网用户也可以进行订阅以在其计算机或连接至因特网的电话上接收由常规电话订户向本地电话号码拨打的呼叫,通过该本地电话号码来提供对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的访问。例如,澳大利亚的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可以订阅芬兰的本地电话号码。芬兰的主叫方可以仅支付本地或国内费率来呼叫该号码。
电信运营商和消费者已经对移动电话设备进行了大量投资。在发达国家,移动电话已经实现了几乎全部市场渗透,许多人放弃了陆地线路而专门使用移动设备。另一方面,由于进行免费电话呼叫的可能性,因特网通信系统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公众关注。
考虑到这些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和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互相联系同时保持各自优点(即分别为:移动电话的移动性和使用便捷,以及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来建立和接收呼叫)的需求日益增长。
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商用产品可能需要在家中安装硬件,可能需要使用附加的SIM(订户标识模块)卡,或可能需要硬件连接至个人计算机(PC),该PC需要永久开启以建立所需通信。
美国专利申请2001/0034224(McDowell等人)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无线设备和连接至固定IP网络(如因特网)的设备之间共享用户事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移动用户事件信息应被理解为表示与无线或移动设备在其相关联的网络上的存在相关的信息。连接至移动网络和IP网络的移动事件服务器(MES)将该事件信息提供给IP网络的用户。MES将事件信息广播至即时消息收发服务,即时消息收发服务继而将合适的通知发送至即时消息收发订户。
所公开的即时消息收发通信是一种通知系统和方法,向订户通知无线或移动设备的存在,使得IP网络中的用户可以在高度确信消息近乎实时地被接收的情况下向无线或移动用户发送消息或发出呼叫。
Liao等人的文章“VoIP Mobility in IP/Cellular Network Internetworking”详细阐述了IP网络的用户与蜂窝或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建立过程。具体地,讨论了H.323信令对于支持IP网络用户与漫游的蜂窝网络用户之间的呼叫建立的适用性。
看起来,现有H.323信令不足以应对漫游的移动用户。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该公开的作者讨论了在移动用户的HLR/VLR中存储与注册的移动终端相关联的网关标识。根据该网关标识,可以导出移动终端是否从与不同网关相关联的位置区域漫游而来的信息,并从而在必要时发起切换。
美国专利6,636,504(Verizon Services公司)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因特网电话呼叫的反向计费的装置。反向计费应被理解为:向被叫订户收取例如因特网订户和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订户之间的电话呼叫的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因特网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之间建立(即发出和接收)呼叫的方法和设备,而无需附加硬件或对用户设备的硬件修改,并且最低限度地影响对现有呼叫建立过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呼叫建立的方法来提供这些和其他目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
-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状态,以及
-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建立呼叫。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例如但不限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环境、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通信环境、以及在UMA(非授权移动接入)通信域或归属基站域中应用GMS或UMTS的环境)中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将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或系统中的常规客户端而“可见”。这便于因特网通信用户可以向/从移动通信用户发出/接收语音呼叫或视频呼叫,而无需上述特殊订阅。因此,因特网通信用户可以正如联系另一因特网通信用户那样联系移动通信用户。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具有适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进行常规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例如John_Smith)。在该因特网通信标识与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中进行标识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移动通信标识之间维持绑定。因此,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或用户认为是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包括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名。相应地,因特网通信用户可以使用因特网通信标识(如John_Smith)来联系移动通信用户,并且不需要知道另一方(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可见)具有在常规移动通信环境或系统中操作的移动电话设备。
然而,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状态表示可以包括对用户设备是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指示。当移动通信用户称为更具本发明的因特网通信用户时,移动通信用户可以指示他或她是否想要反映为移动通信用户(如John_Smith_mobile)而不是PC绑定的因特网通信用户。
例如,当充当因特网通信用户的移动通信用户也是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时,这一特征可能是有利的。因此,他或她可以在因特网上表示为(1)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如John_Smith_home,其中home指示他或她例如在基于PC的VOIP应用上可达;以及(2)因特网通信用户,在移动通信设备(John_Smith_mobile)上可达。此外,当因特网通信用户在移动通信设备上可达而存在与呼叫该因特网通信用户相关联的成本时,这一特征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状态表示包括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呼叫可用性表示。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可用性状态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可用性状态“同步”。换言之,当用户的移动电话设备开启(或“附着”)时,此时该用户可达并因此将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可用”。当用户的移动电话设备关闭(或“脱离”)时,此时该用户不可达并因此将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不可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对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呼叫,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所有者收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状态表示包括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地理位置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特别是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交换例如小区全球标识符(即移动国家码、移动网络码、位置区域码、小区标识符)、位置号码(例如表示根据本地陆地线路编号方案的位置)和地理坐标来获知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地理信息提供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当前所在位置的指示,例如在其归属区中注册或通过毫微微小区注册。合理地,当移动用户在他/她的归属区中注册时,对该移动用户的端接呼叫将以较低费率收费,例如作为等效的本地呼叫,或者可以免费。
该位置信息用于向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用户状态表示增加“位置限定符”。例如,该位置限定符可以由提供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指示的文本串组成。为了私密原因,当成为因特网通信用户时,移动通信用户可以指示是否使位置信息对因特网通信环境的用户可见。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使呼叫建立依赖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位置。由于该特征,例如如果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漫游至另一移动通信网络(不是其归属网络,如国外网络),则移动通信用户可以避免由于来自因特网通信用户的呼叫而被收费,等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接收呼叫建立请求的指示。该特征还向移动通信用户提供了例如接听或拒绝来自因特网通信环境的呼叫以避免费用的选择。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状态表示选择性地可适配包含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简档中。优选地,移动通信用户总是能够访问用户简档以适配用户简档从而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如果来自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呼叫建立请求包括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则实现呼叫建立。这就是说,移动用户可以通过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直接“拨叫”被叫用户的因特网通信标识来建立至因特网通信用户的呼叫。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信用户建立的呼叫到达因特网通信用户,并如同该呼叫来自另一因特网通信用户一样向该因特网通信用户呈现该呼叫。例如,该方法便于从移动通信用户接收呼叫的因特网通信用户以后可以使用用于呼叫另一因特网通信用户的普通呼叫建立方法来回叫该移动通信用户。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如果目的地因特网通信用户是模仿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的移动通信用户,则禁用该标识特征(通过该标识特征,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直接“拨叫”被叫用户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取代经由因特网通信环境来建立呼叫,可以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常规呼叫建立来建立呼叫建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今天的移动通信中,消息呼叫(如文本或视频消息)的交换非常普遍。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根据存储转发方案来传送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至模仿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消息呼叫。
按照这种方式,当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当前未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客户端进行操作,即由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脱离”而“不可用”时,从常规因特网通信环境内的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转发文本和视频消息。一旦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注册并作为因特网通信客户端进行操作,立即传送消息呼叫。
例如,与上述语音呼叫的接收类似,例如根据移动通信用户的位置,可以启用或禁用消息呼叫的接收。在本发明的示例中,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接收消息呼叫的可用性由因特网通信环境内的合适状态表示来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于任何类型的因特网通信,如VoIP或端到端通信系统(如所谓SkypeTM通信环境),这是由于本发明通过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提供了因特网通信环境通信协议与移动通信环境协议之间的转换。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之间的呼叫建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模仿设备,用于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
-状态表示设备,用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状态,以及
-呼叫建立设备,用于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建立呼叫。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户供应设备,用于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提供适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中进行标识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移动通信标识。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状态表示设备被配置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提供以下至少一项:
-对用户设备是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指示,
-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呼叫可用性,
-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消息收发能力,
-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
-在建立至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呼叫将对于因特网通信用户发生费用的情况下的费用指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示例中,状态表示设备被配置为:在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的显示器上以视觉方式表示状态。例如,在PC的屏幕上或在具有因特网通信能力(如VoIP)的移动通信设备的显示器上。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呼叫建立设备被配置为:根据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位置来进行呼叫建立。此外,呼叫建立设备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包括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在内的呼叫建立请求时,实现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进行的呼叫。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呼叫建立设备被配置为:确保当在两个移动通信用户之间建立语音或视频呼叫或消息呼叫而所述两个移动通信用户均被表示为因特网通信用户时,呼叫建立不经过因特网通信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收费设备,对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呼叫,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所有者收费。
为了向移动通信用户提供接受或拒绝来自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的机会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指示设备,用于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指示来自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的呼叫建立请求。
此外,为了在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不可用时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发出消息呼叫,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示例中,呼叫建立设备还包括:消息处理设备,用于根据存储转发方案来处理从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至模仿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消息呼叫。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在操作连接至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的通信网关中。所述网关位于移动通信环境或网络与公共因特网之间的边缘上。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与移动通信环境之间交换通信数据和信令数据的通信网关,包括上述任一装置。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通信网关包括计算机和具有程序代码装置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加载至计算机的工作存储器中并由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本发明的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上述通信网关。这就是说,通信网关由移动网络运营商来控制和操作。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因特网通信系统,包括上述通信网关。这就是说,通信网关由因特网通信系统的运营商来控制和操作。
在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与因特网通信环境建立呼叫,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机和显示器,用于接收和显示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状态表示。
从以上描述可以认识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不需要在订户或用户的家中安装硬件,
-移动通信用户不需要附加的SIM卡,以及
-不需要需开启的与PC(在家中)的连接。
现在将通过在因特网通信系统与根据公知GSM通信标准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呼叫建立的示例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或受限于该示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将本发明的教导应用至其他通信环境而无需应用创造性技能。附图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指代类似的元件或提供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以示意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置的示例的总体架构。
图2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模仿为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状态模仿的示例。
图3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的信令和媒体转换的示例。
图4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的UMA(非授权移动接入)注册通知的示例。
图5以示意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差异化在线状态表示的示例。
图6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使用USSD(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的主叫名称传送的示例。
图7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对传送至移动通信用户的因特网呼叫收费的示例。
图8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从移动通信环境呼叫因特网通信用户的示例。
图9以示意方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配置中根据本发明向作为因特网通信用户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文本消息传送的示例。
图10以示意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增强状态表示的示例,包括消息收发能力。
图11以示意方式示出了使用图1所示配置中的USSD、根据本发明向作为因特网通信用户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文本消息传送的示例。
图12以示意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网关的示例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针对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以个人计算机形式示出)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示为移动电话)之间的通信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总体架构视图。
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连接至(公共)因特网4,因特网4提供语音通信,并且以更加精巧的方式还提供多个因特网用户之间的视频和/或消息呼叫。在本描述中,以同义的方式使用术语因特网和因特网通信环境。为了清楚,在图1中仅示出了单个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用于因特网语音通信的通信协议可以包括因特网电话(VoIP)或任何其他(专用)数据分组通信协议,包括例如端到端通信协议。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这种通信协议,因此看来不需要更详细的解释。
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可以在任何商用移动或无线通信环境或系统5中操作,例如但不限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环境、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通信环境、应用GMS或UMTS的UMA(非授权移动接入)通信环境、以及归属基站系统。类似地,本发明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仅为了清楚,假定移动通信环境5是GSM网络,无线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是常规GSM移动电话。由于本发明对移动通信用户没备没有提出要求,可以使用任何“黑电话”或传统用户设备。移动通信用户设备3可以是例如具有UMA能力的GSM移动电话。UMA使用非授权频谱(如无线LAN或蓝牙)来便于接入GSM网络。可以认识到,为了提供语音呼叫以及视频呼叫,用户还可以使用例如常规UMTS电话。
GSM网络是一种常规GSM网络,包括移动性管理(MM)通知。GSM网络产生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状态相关的通知(即附着和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通信网关6,通信网关6形成了GSM通信网络5与因特网4之间的接口。一般地,通信网关6预期由GSM网络5的运营商来控制或操作。然而,通信网关6也可以由因特网通信环境4的运营商来控制或操作。
根据本发明,通信网关6本质上被配置用于执行以下任务:
-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由图1中的箭头7示意性指示,
-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由图1中的箭头8示意性指示,以及
-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
这就是说,通信网关6分别处理因特网用户模仿方面、GSM移动性方面和因特网呼叫建立方面。具体地,通信网关6被配置为与GSM网络5交换与呼叫建立相关的信令信息(如ISDN用户部分(ISUP))和与呼叫建立无关的信令(如移动应用部分(MAP))。
通过通信网关6,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客户端“可见”。以下也称为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这便于因特网通信用户可以建立至在GSM网络5中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语音呼叫或视频呼叫。因此,根据本发明,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不需要订阅或必须使用任何设施或服务,通过例如向/从传统电话号码发出/接收呼叫来呼叫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因此,因特网通信用户可以使用常规因特网通信方法来向/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发出/接收呼叫。事实上,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建立后接收呼叫的用户不需要认识到被叫方(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而可见)是从例如GSM电话接收或发出呼叫。
当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以接收呼叫时,必须在通信网关6中对他/她进行供应。在GSM通信示例中,供应设备向通信网关6提供GSM用户的MSISDN(移动台集成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即移动通信标识,以及因特网通信用户名,例如John_Smith,即因特网通信标识。通信网关6维持该MSISDN与因特网通信用户名之间的绑定。
通信网关6代表GSM用户来模仿因特网客户端。因此,在因特网4中,认为该GSM订户是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包括因特网通信名称,例如John_Smith。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可以在常规因特网通信环境4内向John_Smith建立语音呼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可用性状态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GSM网络中的状态“同步”。这就是说,当用户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如GSM电话)开启(“附着”)时,此时该用户或用户设备可达并因此将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可用”。当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关闭(“脱离”)时,此时该用户不可达并因此将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不可用”。
参照图2。通信网关6从GSM网络5(即从形成GSM网络5的一部分的MSC(移动交换中心)或MSC服务器9)接收移动性管理(MM)通知。更具体地,当移动用户开启他/她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附着”)以及当用户关闭他/她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脱离”)或当网络脱离用户设备2、3时,GSM网络发送通知。移动性管理通知包含GSM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MSISDN和IMSI(国际移动订户标识)。MSC服务器9使用ISUP和BICC(独立于承载的呼叫控制)信令来与网络的其他部分通信,如参考标号10示意性所示。
如上所述,通信网关6包含模仿的因特网通信移动客户端及其MSISDN之间的绑定。移动性管理通知用于设置模仿的客户端的状态。当用户开启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时,通信网关6将因特网通信状态设置为“已登录”,例如John Smith的因特网状态符号将在其他因特网用户的PC屏幕1上表现为例如解锁或变绿,如参考标号11所示。当用户关闭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时,网络将用户脱离,通信网关6将因特网通信状态设置为“已退出”,例如JohnSmith的因特网状态符号将在其他因特网用户的PC屏幕1上表现为例如锁止或变红,如参考标号12所示。
移动性管理通知是MAP消息:见3GPP TS 23.078v7.6.0第9部分。在图2中,移动性管理事件通知从MSC 9发送至通信网关6。3GPP TS 23.078规定将移动性管理通知发送至gsmSCF(GSM服务控制功能)。在该架构中,通信网关6用作gsmSCF的作用。
发送至通信网关的移动性通知包含GSM订户的位置信息,由以下信息元素组成,如:例如小区全球标识符(移动国家码、移动网络码、位置区域码、小区标识符)、位置号码(例如表示根据本地陆地线路编号方案的位置)和地理坐标。报告给通信网关6的订户位置可以用于向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用户图标增加“位置限定符”。位置限定符可以由例如与用户图标相关联的文本串组成,给出用户当前所在国家的指示。
为了私密原因,在成为因特网通信用户时,移动通信用户必须指示位置信息是否可以对因特网通信群体可见。在成为因特网通信用户时,移动用户还可以向通信网关指示他/她是否想要他/她的因特网图标反映他/她是移动订户(例如John_Smith_mobile),而不是PC绑定的因特网通信用户。在通信网关6中维护用户首选项作为用户简档的一部分。
本发明不排除将移动性管理通知发送至移动性网关,如通信网关6,移动性网关将通知分发给已订阅通知的实体。
当作为因特网通信用户进行操作的某人建立至John_Smith的因特网呼叫时,在通信网关6中可以向因特网客户端建立该呼叫。这就是说,向与John Smith(移动用户)相关联的因特网客户端建立呼叫。主叫用户不知道John_Smith其实是例如GSM电话。通信网关6位置因特网客户端(John_Smith)与MSISDN(例如+31 65 161 3900)之间的绑定。
如图3示意性所示,通信网关6将该呼叫路由至因特网通信网关6所属的GSM网络5中的GSM核心网服务器13(GMSC)。换言之,通信网关6向GMSC 13应用ISUP信令。GMSC 13应用常规呼叫处理以将呼叫传送至GSM订户。John_Smith不需要知道该呼叫源自因特网主叫方。
应强调,这种呼叫方法完全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内,不使用任何本地接入电话号码来联系因特网通信环境之外的用户。主叫方应用常规因特网通信方法来呼叫John_Smith。
通信网关6还在基于IP的语音或视频与基于时分双工(TDM)的语音或视频(如在GSM网络5中使用)之间进行转换。例如,参考标号14指代Ericsson的移动网络媒体网关(M-MGW)以提供视频呼叫。对网络和通信网关的M-MGW信令是TDM,即分别为参考标号15和16。GMSC13使用向网络和通信网关的ISUP信令,即分别为参考标号17和18。
经由因特网4建立并以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为目的地的呼叫总是传送至移动用户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可能是不利的。例如,向用户提供因特网呼叫传送特征的GSM运营商可能例如想要将该特征限制为归属使用,即在移动用户的GSM网络的归属区中使用。换言之,仅当他/她在归属区中时,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才可以被标记为作为因特网通信用户“已登录”。
这种限制可以使用UMA来完成。见图4。
通用接入网控制器(GANC)19便于具有有UMA能力的用户设备2(支持WLAN)的GSM用户通过WLAN和公共因特网(例如家中的DSL连接)来接入GSM网络。当用户设备向UMA注册时,GANC可以产生通知。这些通知可以用于确保仅当用户设备通过WLAN连接至GSM网络时,通信网关6才将该用户设备标记为“已登录因特网通信”11。
不使用UMA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他/她的归属区中,而是针对GSM用户(即移动通信用户设备3)可以使用毫微微小区技术。
如图4所示,可以将归属区分配给经由所谓A-bis接口连接至GSM网络的基站控制器(BSC)21(即MSC或MSC服务器9)的特定收发基站(BTS)20。当移动用户设备3在与BTS 20相关的小区(即归属区)中注册时,移动通信用户设备3可以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已登录”11(通过MSC或MSC服务器9以及BSC 21)。
归属区可以包括毫微微小区(小于微微小区)。BTS 20可以包括归属接入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针对其中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呼叫,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收费。
考虑上述原理,本发明可以包括以下改进。以上描述了移动通信用户可能想要仅当他/她在GSM网络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例如在他/她的归属区中注册、通过UMA注册或通过毫微微小区注册时才被标记为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合理的情况可以是:当移动用户设备在归属区中注册时,对该移动用户设备的端接呼叫将以更低费率向移动用户(反向)收费,或者可以免费。
当移动用户在他/她指定的归属区外时,他/她可以保持通过因特网通信环境4可连接,然而,不是作为模仿的因特网通信用户可连接。如图5所示,这可以由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移动用户的状态图标来反映。
因特网通信用户通过例如参考标号22指示的状态图标中的虚线对角线得到以下指示:John Smith不能作为模仿的因特网通信用户而联系。John Smith的GSM号码未示出。当因特网通信用户决定呼叫John Smith时,他或她可以使用特殊服务来进行该操作,通过该服务可以获得对GSM网络5的接入,如上所述,如经由(本地)中断。根据本发明,通信网关6可以被配置为建立向John Smith的呼叫,然而,例如使用付费机制来代替上述特殊服务,该呼叫将向因特网通信用户收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为了指示模仿的移动通信订户的可用性状态,可以使用不同于图5所示的任何其他类型的状态图标。
在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在正在被因特网通信环境4呼叫时接收到呼叫的情况下,将没有向GMSC 13和MSC 9的ISUP信令流18、17中可用的呼叫号码。这是如图6中的箭头25所指示的常规GSM呼叫传送。本发明提出,对于所有这些情况,可以取而代之地使用主叫名称呈现(CNAP)。CNAP使得将主叫方的名称呈现给被叫方。用于CNAP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通过ISUP信令传输主叫名称,更具体地,在初始地址消息(IAM)中传输。当通信网关6向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传送呼叫时,通信网关6可以使用主叫方的因特网通信名称作为主叫名称。
该方法仅当GSM网络中的信令系统支持主叫名称的传输时才有效。例如,在北美是这种情况。
备选地,如果在GSM网络中不支持CNAP,则如参考标号26所示,可以通过USSD将因特网主叫方的主叫名称传送至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至此,针对呼叫传送,通信网关6与GMSC 13之间的ISUP信令18以及GMSC 13与GSM网络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3之间的MAP信令需要具有传送主叫名称的能力,如参考标号28示意性所示。然后,HLR 23可以通过USSD将主叫名称传输至被叫方(即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
一种方式是被叫方在呼叫之后发起USSD服务;USSD服务请求将被发送至HLR 23,HLR 23返回主叫方的名称,在这种情况下是主叫因特网通信用户的名称。例如:
用户发送:*100#
HLR返回:“internet:Wendy_Jones”
上述示例中的前缀“internet”向被叫方指示该呼叫的主叫方已经从因特网通信环境建立了该呼叫。也可以使用例如特定因特网通信服务的名称来取代“internet”作为前缀。
当呼叫由因特网通信用户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作为常规因特网通信客户端进行操作)来建立时,运营商可能想要对端接呼叫的收费进行适配。
在图7中,示出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使用直接传送应用部分(DTAP)作为信令的协议,附着(漫游)至访问移动交换中心32,如参考标号33所示。在呼叫详细记录(CDR)29中记录了呼叫细节(其中有收费)。参考标号31指示所谓的漫游段呼叫,即,在GMSC与VMSC之间延伸的呼叫部分,该漫游段呼叫要由移动用户付费。如果移动用户处于他/她的归属网络中,则这部分通常是免费的。
为了对收费进行适配,如图7所示,通信网关6可以在发送至GMSC服务器13的ISUP初始地址消息(IAM)中使用指定的主叫方类别(CPC)值。GMSC服务器13可以调用CAMEL(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服务来进行端接呼叫处理;即,CAMEL服务是收费系统的一部分。从GMSC服务器13至CAMEL服务的服务调用消息包括CPC(如果可用)。指定CPC值向CAMEL服务(即,向收费系统)指示该呼叫是从因特网通信环境4建立的,并且该呼叫是作为正常因特网呼叫而建立的。然后,收费系统可以例如决定:
-对接收该呼叫应用呼叫费用,即使在归属网络中;
-对接收该呼叫应用呼叫费用,即使在归属网络中,但是当订户处于他/她的归属区中时不应用呼叫费用。
CPC在ITU-T建议Q.763的3.11部分中定义。运营商可以使用针对国家使用而预留的CPC值之一。当向GSM用户2的呼叫是作为要向因特网用户收费的呼叫而建立时,根据上述方法,则通信网关6应当使用不同的CPC值。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CPC值应当向GSM网络中的GMSC 13指示该呼叫将由主叫订户付费。
根据本发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可能想要建立至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1的呼叫。移动用户John Smith(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被称为John Smith)可能想要呼叫常规因特网通信用户1Wendy Jones(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被称为Wendy_Jones)。例如,John Smith使用他的GSM电话2来建立呼叫,但是该呼叫以常规因特网类型呼叫的形式传送至Wendy Jones。图8示意性示出了该场景,涉及SCP(服务控制点)网络节点47,SCP网络节点47经由CAP或CS1+信令来与MSC 9通信,如图8所示。在MSC 9与SCP 47之间也可以使用其他标准或专用信令。
John Smith通过将“Internet:Wendy_Jones”放入被叫方BCD(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号码中,来建立至Wendy Jones的呼叫。不使用SIP URI(会话发起协议统一资源标识符)作为被叫方BCD号码,而是使用因特网通信URI。使用指定的编号方案指示符(NPI)来完成将SIP URI放入被叫方BCD号码的操作(由GSM电话2进行)。类似地,因特网通信URI也具有指定的NPI值。对于NPI值,见3GPP TS 24.008 v5.12.0的10.5.4.7部分。
MSC 9将建立至通信网关6的(电路交换)呼叫。由于通信网关6中John Smith的上述供应,通信网关6包含John Smith的MSISDN与John Smith的因特网名称之间的绑定。因此,通信网关可以模仿从John_Smith向Wendy_Jones的因特网呼叫。
可以应用以下方法来将以“Internet:Wendy_Jones”为目的地的呼叫路由至通信网关6:
(1)MSC 9应用基于交换的路由;这需要MSC 9被配置为将以NPI=因特网为目的地的呼叫路由至通信网关,即选择向通信网关6的ISUP路由。MSC 9将被叫方BCD号码中包含的地址拷贝至被叫方号码。此外,将被叫方号码中的NPI设置为指定的、国家专用的值,以指示被叫方号码包含因特网标识符而不是“正常”号码。该方法要求ISUP IAM中的被叫方号码应当能够包含足够的数位以承载至因特网URI。
(2)MSC 9对因特网网关6应用基于交换的路由。取代将因特网URI放入被叫方号码。在ISUP IAM中的另一参数(例如用户对用户信息元素)中放入因特网URI。可以使用CAMEL服务来将呼叫路由至通信网关6。然而,如果CAMEL服务应当保持对预付费可用,则这不是优选的。对因特网用户的呼叫应当作为本地呼叫来收费。然而,能够在GSM电话上输入因特网通信URI可能需要在电话中下载特殊应用。
根据本发明,例如,GSM运营商可能希望防止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一个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至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另一移动通信用户设备3的通信。至此,GSM运营商采取措施来确保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一个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至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另一移动通信用户设备3的呼叫不通过因特网通信环境4来路由,而是在GSM网络中内部处理。例如,这可以在通信网关6或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MSC 9中进行。取代经由通信网关6来路由呼叫,将根据例如正常GSM路由过程来对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之间的呼叫进行路由。
参照图9,可以如下支持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消息收发。任意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可以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发送文本消息35。通信网关6将该消息转换为适于在GSM网络(即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34、MSC 9和HLR23,涉及MAP信令48和49)中进行文本传送的消息格式。
图9示出了将源自因特网用户1的消息提交给SMSC 34;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MSISDN(在通信网关6中已知)用于寻址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用于在通信网关6和SMSC 34之间进行消息传送的信令和通信协议可以是用于从因特网应用向SMSC 34提交消息的任何常用协议。例如包括但不限于:UCP(通用计算机协议)和短消息端到端(SMPP),如参考标号36所示。SMSC 34负责以SMS的形式将消息传送至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通过标准MAP信令49来将SMS传送至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
根据本发明的SMS传送包括存储转发。当以模仿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为目的地的SMS不能传送至该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时,SMSC 34存储该消息并将尝试在以后的时刻传送该SMS。消息的发送者可以设置将信息存储以便延迟传送的时间段(称为“有效期”)。当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发送消息时,任意因特网用户1可以指示该消息的所需有效期。如果例如将有效期设置为0,则SMSC将尝试传送该消息,但是在第一次传送尝试失败的情况下将不重新尝试传送。
SMSC 9可以由因特网通信环境4所拥有和操作。备选地,因特网通信环境运营商可以与一个或多个GSM网络运营商(例如每个国家一个GSM运营商)具有协议,以通过这些GSM运营商的SMSC来传送消息。
图10示出了可以如何改进移动因特网用户的图标以指示可以向该用户发送消息。信封图片37指示(除了对该用户进行因特网呼叫以外)可以向该用户发送消息。当然,可以使用其他图片或符号。电话接收机图片38一般指示可以与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建立呼叫。
对向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发送消息的能力的进一步细化如下。可以使向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发送消息的能力依赖于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的位置。
参照以上描述,向移动因特网用户发出因特网呼叫的能力依赖于移动因特网通信用户的位置。例如,仅当移动因特网用户位于他/她的归属区中时才可以向移动因特网用户发送消息。上述移动性通知指示了移动因特网用户是否在他/她的归属区中。如果移动因特网用户不在他/她的归属区中,则不显示信封37(见图10)。备选地,当移动因特网用户不在他/她的归属区中时,不禁止向该用户发送消息,但是对于发送该消息,将向消息发送者收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修改信封图标37,例如以不同颜色示出,以告知消息的发送者对于发送该消息将适用收费。
如图11中所反映,用于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传送文本消息的备选方法是使用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至此,通信网关6将向USSD网关39发送文本消息。图11示出了作为通信网关6与USSD网关39之间的可能协议的UCP和SMPP。备选地,在通信网关6与USSD网关39之间可以使用MAP或其他合适协议。USSD不具有存储转发原理。因此,如果移动因特网用户的电话2未开启,则将不传送消息。参考标号40指示了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的USSD消息转发。
USSD网关39和HLR 23通常由相同的运营商所拥有和操作。因此,因特网通信运营商将需要与运营商具有协议以通过USSD来传送文本消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发送的消息改进如下。当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向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另一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发送消息时,该消息将不经过因特网通信环境4。取而代之地,消息传送将在GSM网络中处理。例如,在检测到SMS的目的地是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时,可以在通信网关6或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MSC 9中进行上述操作。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形成通信网关6的组件的示例的总体概况。
参考标号41表示模仿设备,用于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状态表示设备42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状态,呼叫建立设备43提供了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呼叫建立。用户供应设备44向移动通信用户设备提供适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中进行标识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移动通信标识。
提供了存储设备45,用于将与用户设备的状态表示相关的信息存储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简档中。优选地,移动通信用户总是能够访问用户简档以适配用户简档从而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
参考标号46指代用于处理上述消息和/或图片呼叫等等的设备。
通信网关6的组件41、42、43、44和46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配置为网关6所包括的计算机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通信网关可以形成移动通信环境的网络运营商的一部分,或者由该网络运营商操作、控制或拥有。备选地,通信网关可以形成因特网通信环境的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的一部分,或者由该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操作、控制或拥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上述组件所执行的功能中的一些可以由硬件或使用适当编程的处理设备的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23)

1.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1)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之间的呼叫建立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表示(8)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
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
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以及
向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提供适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所述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进行标识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移动通信标识;
其中,仅当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时,才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标记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来自作为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呼叫建立请求包括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的标识,则启用呼叫建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呼叫,向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收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接收呼叫建立请求的指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是因特网协议电话通信环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是GSM通信环境、UMTS通信环境和无线数据协议环境中的任一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是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指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中的呼叫可用性表示(3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地理位置信息(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选择性地适于包含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简档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建立依赖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来自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呼叫建立请求包括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另一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标识,则禁用呼叫建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存储转发方案,传送从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至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消息呼叫。
14.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1)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之间的呼叫建立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8)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模仿设备(41),用于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
-状态表示设备(42),用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
-呼叫建立设备(43),用于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以及
用户供应设备(44),用于向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提供适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所述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进行标识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移动通信标识;
其中,仅当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时,才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标记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表示设备(42)被配置为在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的显示器上以视觉方式表示所述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表示设备(42)被配置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提供:
-对所述用户设备是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指示,
-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呼叫可用性(38),
-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消息收发能力(37),
-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地理位置信息(22),以及
-在建立至作为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呼叫将对于所述因特网通信用户设备(1)发生费用的情况下的费用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呼叫建立设备(43)被配置为根据以下至少一项来进行呼叫建立:
-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22),以及
-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的因特网通信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呼叫建立设备(43)还包括:用于根据存储转发方案来处理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至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消息呼叫的设备(46)。
19.一种用于在因特网通信环境(4)与移动通信环境(5)之间交换通信数据和信令数据的通信网关(6),其中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关(6)包括:
-模仿设备(41),用于将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
-状态表示设备(42),用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
-呼叫建立设备(43),用于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以及
用户供应设备(44),用于向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提供适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所述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进行标识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移动通信标识;
其中,仅当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时,才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标记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网关(6),包括:存储设备(45),用于存储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简档,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简档包括与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状态表示(11、12)相关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网关(6),包括:用于处理消息和/或图片呼叫的设备(46)。
22.一种用户设备(1),被配置为与因特网通信环境建立呼叫,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1)包括:接收机和显示器,被配置为接收和显示模仿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表示(11、12),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被提供有适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且所述因特网通信标识被绑定至用于在移动通信环境(5)中进行标识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移动通信标识;其中,仅当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时,才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标记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
23.一种用于作为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1)与作为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客户端进行操作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之间的呼叫建立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中表示(8)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表示模仿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状态的装置;
-用于与作为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的客户端(7)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建立呼叫的装置;以及
-用于向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提供适于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进行标识的因特网通信标识,并将所述因特网通信标识绑定至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进行标识的、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的移动通信标识的装置;
其中,仅当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在所述移动通信环境(5)中的特定区域中注册时,才将所述移动通信用户设备(2、3)标记为在所述因特网通信环境(4)中“有效”。
CN201610773062.5A 2007-12-14 2007-12-14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209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3062.5A CN106209908B (zh) 2007-12-14 2007-12-14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7/010992 WO2009076971A1 (en) 2007-12-14 2007-12-14 A method of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all establishment between a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201610773062.5A CN106209908B (zh) 2007-12-14 2007-12-14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CN2007801019003A CN101897172A (zh) 2007-12-14 2007-12-14 用于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19003A Division CN101897172A (zh) 2007-12-14 2007-12-14 用于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9908A true CN106209908A (zh) 2016-12-07
CN106209908B CN106209908B (zh) 2021-06-25

Family

ID=3977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73062.5A Active CN106209908B (zh) 2007-12-14 2007-12-14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CN2007801019003A Pending CN101897172A (zh) 2007-12-14 2007-12-14 用于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19003A Pending CN101897172A (zh) 2007-12-14 2007-12-14 用于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1276B2 (zh)
EP (1) EP2241098B1 (zh)
CN (2) CN106209908B (zh)
WO (1) WO2009076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657B (zh) * 2007-05-18 2014-06-25 诺基亚公司 使用接入点名称提供本地ip出口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BRPI0924732A2 (pt) * 2009-05-29 2016-01-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stema, nó e método para aprimorar o desempenho de um sistema de compartilhamento de conteúdo, e, artigo de fabricação.
ES2439690T3 (es) * 2011-01-25 2014-01-24 Escaux Nv Una pasarela de abstracción de red y un método correspondiente para abstraer un punto extremo
US20130303207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U20Pia Mobile Pvt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cces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using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on mobile devices
US9794825B2 (en) 2014-11-06 2017-10-17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ll congestion level
US9826422B2 (en) * 2015-05-28 2017-11-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of an application
US9838893B2 (en) 2015-06-25 2017-12-05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ly controlling an application
US11330430B2 (en) * 2016-08-18 2022-05-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hancing VOIP security by selectively scrutinizing caller's geographical location
CN108430042B (zh) * 2018-01-02 2019-06-18 杭州络漫科技有限公司 六模全网通全球移动通信语音短信网络交换转发系统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4224A1 (en) * 2000-01-26 2001-10-25 Mcdowell M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obile user event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fixed IP networks
CN1428057A (zh) * 2000-06-30 2003-07-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站点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方法
US6636504B1 (en) * 1999-03-18 2003-10-21 Verizon Services Corp. Reverse billing of internet telephone calls
US20040052225A1 (en) * 2000-12-29 2004-03-18 Johan Lundstrom Charge advice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40081304A1 (en) * 2002-10-07 2004-04-29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ring back tone
US20040106399A1 (en) * 2000-08-10 2004-06-03 Joon- Seong Ki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us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50147085A1 (en) * 2002-08-30 2005-07-07 Nobuhiko Eguchi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58636A (zh) * 2005-03-25 2005-08-2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3g网络与互联网交互的即时语音通信方法
US20050272438A1 (en) * 2001-07-18 2005-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bandwidth resources
US20060211411A1 (en) * 1998-11-18 2006-09-21 Nokai Corpor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070036138A1 (en) * 2005-08-03 2007-02-15 Chia-Ching Lin VoIP communication module
US20070100981A1 (en) * 2005-04-08 2007-05-03 Maria Adamczyk Applicatio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including one or mor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the same
CN1998249A (zh) * 2003-08-25 2007-07-11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控制器和在小区重选过程中维持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01047750A (zh) * 2006-03-27 2007-10-03 郭国利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传送话音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60664A (zh) * 2006-04-21 200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scdma技术的无线集群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6328B2 (en) * 2005-01-19 2014-06-17 Qualcomm Connected Experiences, Inc. Caller-callee association of a plurality of networked devices with direct dial through thin client
US20080274715A1 (en) * 2007-05-01 2008-11-06 David Lloyd Heit Call Cost Indicator For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1411A1 (en) * 1998-11-18 2006-09-21 Nokai Corpor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6636504B1 (en) * 1999-03-18 2003-10-21 Verizon Services Corp. Reverse billing of internet telephone calls
US20010034224A1 (en) * 2000-01-26 2001-10-25 Mcdowell M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mobile user event inform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and fixed IP networks
CN1428057A (zh) * 2000-06-30 2003-07-02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站点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方法
US20040106399A1 (en) * 2000-08-10 2004-06-03 Joon- Seong Ki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us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40052225A1 (en) * 2000-12-29 2004-03-18 Johan Lundstrom Charge advice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50272438A1 (en) * 2001-07-18 2005-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bandwidth resources
US20050147085A1 (en) * 2002-08-30 2005-07-07 Nobuhiko Eguchi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81304A1 (en) * 2002-10-07 2004-04-29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ring back tone
CN1998249A (zh) * 2003-08-25 2007-07-11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控制器和在小区重选过程中维持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658636A (zh) * 2005-03-25 2005-08-2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3g网络与互联网交互的即时语音通信方法
US20070100981A1 (en) * 2005-04-08 2007-05-03 Maria Adamczyk Applicatio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including one or mor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the same
US20070036138A1 (en) * 2005-08-03 2007-02-15 Chia-Ching Lin VoIP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1047750A (zh) * 2006-03-27 2007-10-03 郭国利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传送话音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60664A (zh) * 2006-04-21 200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d-scdma技术的无线集群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41098A1 (en) 2010-10-20
US8811276B2 (en) 2014-08-19
CN101897172A (zh) 2010-11-24
US20100290394A1 (en) 2010-11-18
EP2241098B1 (en) 2018-12-05
CN106209908B (zh) 2021-06-25
WO2009076971A1 (en) 200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01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wireless roaming
CN106209908A (zh) 因特网通信环境和移动通信环境之间呼叫建立方法和装置
US73800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d data voice over IP data and wireless data through a common IP core network
US79040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grated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utilizing wired cordless acces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wired access with licensed spectrum
US6141545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call forwarding of telephone calls from cellular phone
CN109639717B (zh) 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主叫侧/被叫侧业务控制点服务器
CA2739818C (en) Regional zone based mobile charging
JP5611037B2 (ja) 異なるネットワーク間における相互接続を通じた接続の設定
CN101146266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EP1880562A1 (en) Short message service encapsulation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 requests for ims
CN102960046A (zh) 互联以支持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域的全局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514853A (ja) 有線/無線電話通信システムを統合する単一番号の通信システムとサービス
JP2007520152A (ja) プレゼンス基盤の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呼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863252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31925B (zh) 一号通呼叫的方法及业务控制点
CN100452923C (zh) 一种hlr以及将传统移动终端接入ims域的方法及系统
EP1585355B1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ssociated phone calling
WO2008054218A2 (en) Method of conditionally routing a call made to a fixed telephone number
EP2273809B1 (en) Method for SIM card replacement
EP2203026A1 (en) Unity number service call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79409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wireless calling
CN101568197A (zh) 电话签名业务实现方法及其系统和装置
KR100608285B1 (ko) 화상전화 시도시 발신 그룹별로 제공되는 멀티미디어서비스 방법
KR100608282B1 (ko) 화상전화 시도시 제공되는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방법
KR100629473B1 (ko) 지능망을 연동한 연결통화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