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1082A -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1082A
CN106201082A CN201610539858.4A CN201610539858A CN106201082A CN 106201082 A CN106201082 A CN 106201082A CN 201610539858 A CN201610539858 A CN 201610539858A CN 106201082 A CN106201082 A CN 106201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point
touch
physical coordinates
point
display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98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1082B (zh
Inventor
李新
王武军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398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1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1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1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1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涉及触控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显示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用户在显示窗口中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具体方案为: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本发明用于设置触摸区域。

Description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设备能够监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触控操作,以此实现人机交互,通常,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的触摸区域和显示屏的显示窗口相互重叠。
相关技术中,触控设备的触摸区域与显示屏上的显示窗口的大小是1:1的对应关系,在全屏显示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触控操作的准确性。但是,在有些应用场景中,例如,触控设备显示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视频图形阵列(英文:Video Graphics Array,VGA)接口等接口连接的外接电脑显示的图像或视频,这些场景中显示窗口会小于显示屏,此时,触摸区域和显示窗口不完全对应。如图1所示,在触控操作的过程中,当用户在A点进行触控操作时,触摸屏在A点监测到触摸操作后,根据触摸屏上A点的物理坐标与在显示窗口中的逻辑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在显示屏上实际响应的点是B点,用户发生触摸的点与实际响应的点的位置不对应,为提高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根据影响信号的分辨率和显示状态确定显示屏上的无作用区域,无作用区域即为显示屏上显示窗口之外的区域,根据无作用区域调整触摸区域,使得触摸区域和显示窗口大小相适应。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触控设备的触摸屏在安装过程中会相对于显示屏发生平移、旋转,或者因为自重使得触摸屏产生形变,这使得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点与显示屏上实际响应的点之间因为平移和形变存在偏差,而现有技术仅仅通过显示屏上的无作用区域调整触摸区域,并没有考虑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产生的位移或形变,无法使得发生触摸的点与实际响应的点准确的对应,用户在显示窗口中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依旧有较大误差,使得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不能准确点击想要点击的位置,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显示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用户在显示窗口中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应用于触控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
根据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二参照点为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第一参数用于指示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有效感应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设备,该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数对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二参照点为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第一参数用于指示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
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校正单元得到的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有效感应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因为第一参数指示了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更加准确地确定了显示窗口的第一参考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第二参考点,使得根据第二参考点确定出的触摸区域更适应于显示窗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显示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用户在显示窗口中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发生触摸的点与实际响应的点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生触摸的点与实际响应的点坐标转换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窗口与触摸区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应用于触控设备,本实施例中,基于触摸屏设置坐标系,以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的一个顶点为坐标原点,以触摸屏的相邻两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和y轴。当然,本实施例中只是举例说明,也可以将触摸屏的中心点作为坐标原点,将经过触摸屏的中心点,且分别于触摸屏相邻两边平行的两条直线作为x轴和y轴,只要坐标系是统一的,对于如何设置坐标系,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根据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也可以推导出显示窗口的大侠,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是基于触摸屏坐标系中的坐标。显示窗口是显示屏上的有效显示窗口,例如,当播放视频时,视频的播放窗口没有占满整个显示屏,视频的播放窗口即为显示窗口。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触控设备的显示屏的显示窗口呈现矩形形状,第一参照点可以有四个,分别为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当然,第一参照点也可以是显示窗口每条边的中点,或者是显示窗口中的点,只要能够指示显示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即可。可选的,第一参照点的数量可以是N,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优选的,N=4,通常情况下四个第一参照点可以比较准确的确定显示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当然,也可以包含更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包括:获取显示窗口相对于触摸屏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一步可选的,以显示窗口和触摸屏是矩形形状为例,该位置信息可以包括显示窗口的四条边与触摸屏四条边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包括显示窗口的四条边的长度。
202、根据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第二参照点为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第一参数用于指示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参数至少有一个。
优选的,第一参数中用于指示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可选的,第一参数是触控设备在出厂时经过检测获取并存储在触控设备内的,需要利用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坐标进行校正时,可以直接在存储介质中读取。因为发生触摸的点在触摸屏上,实际响应的点在显示屏上,第一参数也就指示了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点与显示屏上实际响应的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当然,发生触摸的点和实际响应的点的坐标都是基于触摸屏坐标系。可选的,第一参数可以包括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垂直方向位移量、水平方向缩放比例、垂直方向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其中,水平方向缩放比例和垂直方向缩放比例用于指示形变量,水平方向位移量、垂直方向位移量用于指示平移的位移量,旋转角度用于指示旋转位移量。
进一步可选的,第一参数可以构成矩阵,当然,也可以构成公式,此处,以显示窗口的大小为整个显示屏,第一参数构成第一矩阵为例对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点与显示屏上实际响应的点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进行说明。
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了触摸屏上发生触摸的点A与实际响应的点B。图3中为了便于解释,将触摸屏所在平面和显示屏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拉大,但在实际实现中,触摸屏和显示屏距离很近,触摸屏和显示屏平行,当用户在A点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控设备监测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后,获取A点的物理坐标(x1,y1),将A点的物理坐标转换为显示窗口中的逻辑坐标,根据转换后的逻辑坐标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是固定不变的(0,0)、(0,ymax)、(xmax,0)、(xmax,ymax),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与触摸屏的四个顶点的物理坐标一一对应,而因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发生了形变和位移,触摸屏中A点所在的位置在显示窗口中相当于B点的位置,将A点的物理坐标转换为显示窗口中的逻辑坐标后在显示窗口中对应的点是B点,但是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是按照显示窗口中显示的图像进行触摸操作,这就使得用户想要点击的位置和实际响应的位置有偏差。
为了使得发生触摸的点和实际响应的点能够一致,需要通过第一矩阵将A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使校正后的坐标对应的实际响应的点变为A点,这就能够使得发生触摸的点和实际响应的点相一致,用户可以做到所触即所得。
具体的,在基于触摸屏的坐标系中,第一矩阵与A点的坐标相乘得到B点的坐标,第一矩阵用于指示发生触摸的点和实际响应的点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基于触摸屏的坐标系中,A点的物理坐标为(x1,y1),B点的物理坐标为(x2,y2)。
x 2 y 2 1 = m 1 m 2 m 3 m 4 m 5 m 6 0 0 1 x 1 y 1 1 , M = m 1 m 2 m 3 m 4 m 5 m 6 0 0 1 ;
其中,M为第一矩阵,m1、m2、m3、m4、m5、m6均为第一矩阵中的参数,用于指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
进一步的,
M = c o s θ - s i n θ 0 s i n θ cos θ 0 0 0 1 1 0 T X 0 1 T Y 0 0 1 S X 0 0 0 S Y 0 0 0 1 ,
其中,θ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旋转的角度,TX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水平方向的位移量,TY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垂直方向的位移量,SX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水平方向的缩放比例,SY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垂直方向的缩放比例。第一矩阵中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到:
m1=SXcosθ,m2=-SYsinθ,m3=TXcosθ-TYsinθ;
m4=SXsinθ,m5=SYcosθ,m6=TXsinθ+TYcosθ;
因此,第一矩阵的逆矩阵与A点的坐标相乘得到C点的坐标,C点即为校正后触摸屏上感应到A点触摸操作的点。这样,用户在A点进行触摸操作时,将触摸屏上感应的点A点通过第一矩阵的逆矩阵较正成为C点,将C点的物理坐标转换为显示窗口的逻辑坐标后,在显示窗口中对应的点仍然是A点,使得用户点击的位置和实际响应的位置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将C点的物理坐标转换为显示窗口的逻辑坐标可以根据预设的映射列表查找C点的物理坐标对应的显示窗口中的逻辑坐标,也可以根据预设的公式计算,或者根据预设的矩阵进行转换,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4所示,以第一参照点是显示窗口的顶点为例,第一参照点有四个,因为用户是根据显示窗口显示的内容进行触摸操作,所以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指示了用户期望的实际响应的区域,但因为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发生了形变和位移,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为第二参照点。结合上述对第一矩阵的解释说明,此处,第一矩阵与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相乘即为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因此,要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将第一矩阵的逆矩阵与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相乘即可,具体原理与上述对第一矩阵的解释说明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203、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
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响应区域。
具体的,设置触摸区域是将触摸区域内点的物理坐标与对应的显示窗口内点的逻辑坐标进行关联。
进一步可选的,可以获取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与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一一对应;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和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触摸区域中发生触摸的点的物理坐标与显示窗口中实际响应的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以第一参照点为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为例,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是固定的(0,0)、(0,ymax)、(xmax,0)、(xmax,ymax),根据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对应的四个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可以构成第二矩阵。
又如,第一参照点也可以是显示窗口的四条边上的中点,则显示窗口的四条边上的中点的逻辑坐标分别是(0,0.5*ymax)、(0.5*xmax,0)、(0.5*xmax,ymax)、(xmax,0.5*ymax)。
可选的,触控设备可以监测显示窗口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当显示窗口的大小发生变化时,执行步骤201-203,这样,就可以及时调整触摸区域,使得触摸区域动态适应显示窗口的变化。具体的,触控设备监测显示窗口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包括:监测当前通道以及显示状态,当前通道可以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HDMI)、视频图形阵列(英文:Video Graphics Array,VGA)等。例如,当前触控设备外接笔记本电脑,显示通道为HDMI,显示设置为点对点。如果笔记本电脑的分辨率为1366*768,触控设备的显示屏分辨率为1920*1080,此时点对点显示,系统会将笔记本显示内容(1366*768)按照预设的规则,显示在液晶屏幕中间或者居左、居右等。
结合步骤202中的解释说明,以第二矩阵为例,当用户在触摸屏上的A点进行触控操作时,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存在形变和位移,将第一矩阵和A点的物理坐标相乘得到校正后的感应点C点的物理坐标,将第二矩阵与C点的物理坐标相乘就可以转换为显示窗口中实际响应的点的逻辑坐标,而第二矩阵是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和对应的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的,因此,C点对应的实际响应的点依旧是A点,这样,就可以使得触摸区域适应于显示窗口的大小,使得用户在进行触控操作时,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一致。
基于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本实施中以第一参照点是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监测显示窗口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可选的,可以周期性监测显示窗口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当监测到显示窗口的大小发生变化时,执行步骤502,当监测到显示窗口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时,等待下一个周期继续监测。
502、获取显示窗口相对于触摸屏的位置信息。
503、根据位置信息计算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的物理坐标。
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的物理坐标是基于触摸屏坐标系的坐标。
504、根据第一参数对四个顶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四个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505、获取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根据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与四个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
四个顶点的逻辑坐标分别于四个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对应,根据其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将四个第二参照点与显示窗口的四个顶点对应起来,就使得触摸区域和显示窗口相适应,而且四个第二参照点是根据第一参数校正得到的,已经考虑到了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移和形变,使得用户在显示窗口中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误差较小,提高了用户体验。
506、完成触摸区域的设置。
存储步骤505中生成的第二参数,以便之后在响应用户触控操作时,根据第二参数确定显示窗口中实际响应的点的坐标,这样就完成了触摸区域的设置。
可选的,可以循环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步骤506之后,可以继续执行步骤501,这样,可以在显示窗口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触摸区域,使触摸区域始终适应显示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基于上述图2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2和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索淼数的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参照图6所示,该触控设备60包括:获取单元601、校正单元602和管理单元603。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
校正单元602,用于根据第一参数对获取单元601获取的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第二参照点为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第一参数用于指示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
管理单元603,用于根据校正单元602得到的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有效感应区域。
可选的,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与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一一对应;
管理单元603,还用于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和获取单元601获取的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显示窗口中发生触摸的点的逻辑坐标与触摸区域中实际响应的点的物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可选的,触控设备还包括监测单元604,用于监测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获取单元601,还用于当监测单元604监测到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可选的,获取单元601,还用于获取显示窗口相对于触摸屏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可选的,第一参数包括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垂直方向位移量、水平方向缩放比例、垂直方向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设备,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一参数对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一参照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因为第一参数指示了触摸屏相对于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更加准确地确定了显示窗口的第一参考点在触摸屏上对应的第二参考点,使得根据第二参考点确定出的触摸区域更适应于显示窗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显示窗口大小发生变化时,用户在显示窗口中想要点击的位置与实际响应的位置误差较大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触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所述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
根据第一参数对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所述第二参照点为所述第一参照点在所述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触摸屏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所述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有效感应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与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一一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和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触摸区域中发生触摸的点的物理坐标与所述显示窗口中实际响应的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触控设备上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所述获取所述触控设备上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触控设备上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窗口相对于所述触摸屏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触摸屏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垂直方向位移量、水平方向缩放比例、垂直方向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
6.一种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用于指示显示窗口在所述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位置;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参数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进行校正得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所述第二参照点为所述第一参照点在所述触摸屏上对应的发生触摸的点,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触控设备的触摸屏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形变量和位移量中的至少一项;
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正单元得到的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设置触摸区域,所述触摸区域为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的有效感应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与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一一对应;
所述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照点的物理坐标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参照点的逻辑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显示窗口中发生触摸的点的逻辑坐标与所述触摸区域中实际响应的点的物理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设备还包括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显示窗口的大小或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获取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显示窗口相对于所述触摸屏屏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参照点的物理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触摸屏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水平方向位移量、垂直方向位移量、水平方向缩放比例、垂直方向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
CN201610539858.4A 2016-07-08 2016-07-08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6201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9858.4A CN10620108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9858.4A CN10620108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082A true CN106201082A (zh) 2016-12-07
CN106201082B CN106201082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47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9858.4A Active CN106201082B (zh) 2016-07-08 2016-07-08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108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6952B1 (en) * 2000-03-29 2002-09-24 Ncr Co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environmental calibration
US8264468B1 (en) * 2007-06-19 2012-09-11 Imaging Systems Technology, Inc. Touch system for blue screen
CN102736816A (zh) * 2012-07-06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8330730B1 (en) * 2007-09-04 2012-12-11 Imaging Systems Technology, Inc. Calibrating of interactive touch system for image compositing
CN103472953A (zh) * 2013-09-25 2013-12-25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屏的校准方法
CN104267866A (zh) * 2014-09-15 2015-01-07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及系统
CN104737104A (zh) * 2012-10-19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终端、信息处理系统及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6952B1 (en) * 2000-03-29 2002-09-24 Ncr Co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environmental calibration
US8264468B1 (en) * 2007-06-19 2012-09-11 Imaging Systems Technology, Inc. Touch system for blue screen
US8330730B1 (en) * 2007-09-04 2012-12-11 Imaging Systems Technology, Inc. Calibrating of interactive touch system for image compositing
CN102736816A (zh) * 2012-07-06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737104A (zh) * 2012-10-19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终端、信息处理系统及校准方法
CN103472953A (zh) * 2013-09-25 2013-12-25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显示屏的校准方法
CN104267866A (zh) * 2014-09-15 2015-01-07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1082B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64865A1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3472953B (zh) 一种触摸显示屏的校准方法
CN104391603B (zh) 一种触控屏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校准系统
CN101349955A (zh) 基于5点校准的触摸屏映射方法
TWI652489B (zh) 應用於半導體檢測裝置的對位方法
CN102221933B (zh) 电子白板中失真投影面内触摸点屏幕坐标的精确计算方法
CN101354621A (zh) 一种触摸屏校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TW20081169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osition, and touch panel using the same
CN103679637B (zh) 基于拼接显示墙信号窗口的显示单元坐标设置方法及装置
JP6171643B2 (ja) ジェスチャ入力装置
CN102495687A (zh) 简易空中鼠标的实现方法、视频终端及系统
CN102004608A (zh) 一种通过触摸屏设置时间的方法
WO2011022014A1 (en) Configuration of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s
JP2016181129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736816A (zh)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59809A (zh) 基于计算机的现场交互演示系统
WO2014080864A1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CN105425084A (zh) 触控显示屏的旋转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699434A (zh) 桌上型电子装置以及使用者界面显示方法
CN10578623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01082A (zh) 触摸区域的设置方法及设备
TWI426430B (zh) Touch panel coordinate point calibration method
CN103279219B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的光标移动方法及系统
CN109445636A (zh) 一种自电容触摸屏边缘触摸坐标补偿方法
US9948907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