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9752A -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9752A
CN106199752A CN201610470370.0A CN201610470370A CN106199752A CN 106199752 A CN106199752 A CN 106199752A CN 201610470370 A CN201610470370 A CN 201610470370A CN 106199752 A CN106199752 A CN 106199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cloth
receiving tube
detection device
infrared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03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琼
代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obow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obow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obow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obow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03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9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9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9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1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one transmitter and one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红外发射管,至少一个红外接收管。所述外壳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开设在同一侧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通孔通信。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850nm的红外光。由于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外壁与外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该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被布料磨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又由于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850nm的红外光,要以降低太阳中的红外线对它的干扰,使得驱动电路简单,节省空间与成本,也易于安装,不用调整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的位置,因为它们装在一个外壳中。

Description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缝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在工业缝纫机上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用包缝机一般分为三线、四线、五线、六线等,主要功能是防止服装面料边缘起毛脱线。使用包缝机可以达到切边与缝纫同时进行,适用于各种面料的缝纫。包缝机的功能强大、适用性能广泛,不仅用于包边缝纫,还能适用于内衣,针织面料的缝合。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也融入了包缝机。电脑直驱自动化控制就必须要有检测与反馈装置等,例如,缝制过程中,对布料进料和布料位置的检测以实现自动缝制和自动剪线的动作。
目前,有厂家通过在工业包缝机上设置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实现对布料位置的检测,从而控制缝制和剪线动作。段晓锋等在2014年6月25日公开了专利名称为一种电脑直驱包缝机的布料位置检测装置,专利号为201420344636.3的布料位置检测装置。但该种检测装置安装不方便,需要调整接收和发射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由于布料对检测装置的磨损,使得该种检测装置的寿命不是很长,同时由于其工作原理所限,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其有影响且对薄料检测不灵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寿命长、检测数据准确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收容在所述外壳中的红外发射管,至少一个收容在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红外发射管间隔设置的红外接收管。所述外壳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开设在同一侧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通孔通信。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事先设定一固定值波长的红外光。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值为850nm或830nm或870n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由黑色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红外挡板以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直接通信。
进一步地,在设置有所述第一、第二通孔的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光学反射涂层,该光学反射涂层用于反射所述外壳外侧的红外线。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与红外发射管同步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与一个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每一个红外接收管电性连接,接收并处理所述红外接收管输出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电路板,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皆电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射头对准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管的接收头对准所述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该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被布料磨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又由于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850nm等一定数值波长的红外光,从而降低太阳中的红外线对它的干扰,使得驱动电路简单,节省空间与成本,也易于安装,不用调整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的位置,因为它们装在一个外壳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100。该布料通过检测装置100包括一个外壳10,一个收容所在所述外壳10中的红外发射管20,至少一个收容在所述外壳10中并与所述红外发射管20间隔设置的红外接收管30,一个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之间的红外挡板40,以及一个用于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的电路板50。可以想到的是,这布料通过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导线,安装机构,电源模块,以及软件程序等,此为本领域技术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作详细说明。
所述外壳10用于收容上述的各个模块与零部件,其形状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设置,如圆形或方形,甚至是不规则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仅为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所述外壳10为长方体。为了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甚至进入该外壳10,所述外壳10可以由黑色材料制成。通常为了制作简单,降低成本,所述外壳10的外面包覆一层黑色材料,如布料,油漆等,起到阻挡外界光的目的。所述外壳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开设在同一侧的第一、第二通孔11、12,以及涂覆在该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11、12的侧壁上的光学反射涂层13。所述第一、第二通孔11、12用于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20和红外接收管30,其具体结构会在下面进行陈述。所述光学反射涂层13用于将外界其它红外背景等外壳10外侧发射的红外光反射出去,以避免或降低其对所述红外接收管30的干扰。该光学反射涂层13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物理沉积法或化学沉积法等方法涂覆在所述外壳10的外壁,特别是设置有第一、第二通孔11、12的侧壁上。
所述红外发射管20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矩阵组成发光体,用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镓)制成PN结,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其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m,其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在此就不再赘述。所述红外发射管20的发射头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优选的是,该发射头与外壳10的外侧壁间隔设置,从而使所述红外发射管20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0的外侧壁间隔设置,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界与该红外发射管20相接触,导致该红外发射管20被磨损。该红外发射管20发射的红外光当射在通过的布料时,该布料会将该红外光反射出去。而布料的厚薄以及疏密程度将决定所反射的光强大小,相反地,根据该所反射的光强大小即可确定布料的厚薄,从而可以确定是薄料还是厚料。
所述红外接收管30是通过外部磁场影响,检测在导体表面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磁性损耗,在检测线圈内使其产生交流磁场,并检测金属体产生的涡电流引起的阻抗变化进行检测的方式。其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并能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该红外接收管30接收所述布料所反射的红外线,以及该红外线的强弱来判断是否有布料通过,以及布料的厚薄。由于仅根据所接收的光强的大小,即可判断所通过的布料的厚薄,从而使得整个检测装置反应灵敏,检测速度快。所述红外接收管30的接收头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2,并与该第二通孔12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即所述红外接收管30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0的外侧壁间隔设置,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界与该红外接收管30相接触,导致该红外接收管30被磨损。所述红外接收管30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使用多个,其根据用户的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作为一个例子仅有一个红外接收管30被公开。为了防止外界的干扰,所述红外接收管30可只接收红外线在850nm波长的红外光,抑制其它光的干扰,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太阳红外的干扰,降低成本。当然除了设定只接收红外线波长在850nm波长的红外光外,还可以设置只接收红外线波长在830nm或870nm的红外光,只要是固定一定数值波长的红外光即可。
所述红外挡板40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之间以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直接通信。该红外挡板40一般是在一块基板涂覆一层红外线过滤层,从而避免红外线透过。具体地,所述红外挡板40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20和红外接收管30。
所述电路板50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红外接收管30与红外发射管20工作,从而使所述红外接收管30与红外发射管20可以协同工作。所述电路板50上还设置有其他的一些零部件,以达到可以完成整个电路正常工作的目的。
在工作时,通过光学的反射原理,当有布料通过时,红外发射管20发射红外同步脉冲,对光路中的布料发射红外辐射的脉冲红外线,经该布料反射后,由红外接收管30接收该红外线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
对于所述红外接收管30所输出的数字信号,缝纫机会对其进行处理,以得出是否有布料通过的结论。具体地,所述缝纫机会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60。该中央处理器60与多个布料通过检测装置100的每一个红外接收管30电性连接,其采用采样保持(T/H)和相关双采样(CDS)技术,通过一个转接板上的MCU来与每一个红外接收管30通信以接收所述红外接收管30所输出的信号,并处理该信号。其具体通信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一个或多个红外接收管30将接收的红外线转化为数字信号后,由该中央处理器60处理以将所检测到的数据呈现给用户,即完成对布料的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0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该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被布料磨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又由于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850nm等一定数值波长的红外光,可以降低太阳中的红外线对它的干扰,使得驱动电路简单,节省空间与成本,也易于安装,不用调整所述红外发射管20与红外接收管30的位置,因为它们装在一个外壳10中。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包括一个外壳,一个收容在所述外壳中的红外发射管,至少一个收容在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红外发射管间隔设置的红外接收管,所述外壳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开设在同一侧的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二通孔通信,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红外接收管仅接收波长为事先设定一固定值波长的红外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值为850nm或830nm或87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黑色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红外挡板以阻挡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直接通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所述第一、第二通孔的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光学反射涂层,该光学反射涂层用于反射所述外壳外侧的红外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管与红外发射管同步驱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与一个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每一个红外接收管电性连接,接收并处理所述红外接收管输出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通过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电路板,所述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皆电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射头对准所述第一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通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管的接收头对准所述第二通孔。
CN201610470370.0A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Pending CN1061997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370.0A CN106199752A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0370.0A CN106199752A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9752A true CN106199752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6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0370.0A Pending CN106199752A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975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295U (zh) * 1992-01-11 1992-07-29 蔺新衔 非触式纺纱纱线动态自动监测器
CN2820897Y (zh) * 2005-09-05 2006-09-27 姚荣波 光电式纱线断丝检测装置
CN202634392U (zh) * 2012-04-13 2012-12-26 上海秋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机用反射式光电开关
CN202798637U (zh) * 2012-08-29 2013-03-13 东莞市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红外感应开关
CN203632637U (zh) * 2013-11-05 2014-06-04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的光电开关
CN203857971U (zh) * 2014-05-08 2014-10-01 台州市速普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控制的工业缝纫机自动切线检测机构
CN203960544U (zh) * 2014-06-25 2014-11-26 浙江宝宇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直驱包缝机的布料位置检测装置
CN104331021A (zh) * 2014-10-23 2015-02-0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平缝机检测装置、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295U (zh) * 1992-01-11 1992-07-29 蔺新衔 非触式纺纱纱线动态自动监测器
CN2820897Y (zh) * 2005-09-05 2006-09-27 姚荣波 光电式纱线断丝检测装置
CN202634392U (zh) * 2012-04-13 2012-12-26 上海秋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机用反射式光电开关
CN202798637U (zh) * 2012-08-29 2013-03-13 东莞市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红外感应开关
CN203632637U (zh) * 2013-11-05 2014-06-04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的光电开关
CN203857971U (zh) * 2014-05-08 2014-10-01 台州市速普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电控制的工业缝纫机自动切线检测机构
CN203960544U (zh) * 2014-06-25 2014-11-26 浙江宝宇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直驱包缝机的布料位置检测装置
CN104331021A (zh) * 2014-10-23 2015-02-0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平缝机检测装置、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9286B (zh) 一种光电检测装置
CN107884066A (zh) 基于泛光功能的光传感器及其3d成像装置
CN106372587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20092254A1 (en) Proximity sensor with motion detection
CN101578915A (zh) 感应加热烹饪用具
CN102565011B (zh) 一种光学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
CN107845627A (zh) 多接近度检测光传感器
CN104023100A (zh) 一种移动设备及一种机身前壳
US9377366B2 (en) Naviga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rmal sensor
CN101738257A (zh) 一种微束等离子弧三维动态光谱检测系统
CN106290267A (zh) 荧光检测装置
CN201583673U (zh) 光电式传感器
CN106908412A (zh) 小型化激光甲烷传感探头
CN109839647A (zh) 激光雷达
JP2021166392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843356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温度场系统
CN106199752A (zh) 一种布料通过检测装置
CN102323863A (zh) 一种基于平面光源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210776866U (zh) 一种采用智能移动终端的门禁调试装置
CN102095497A (zh) 基于小孔成像的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显色信号定量检测器
CN211014637U (zh) 一种基于tof检测模块的背景抑制光电传感器
CN204087227U (zh) 一种扫码器用激光发射接收装置
CN110269274A (zh) 基于EtherCAT的烟支松头和外观检测设备
CN107399342B (zh) 一种铁路周界人为入侵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650395U (zh) 反射式激光测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