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2235A -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2235A
CN106172235A CN201610725225.2A CN201610725225A CN106172235A CN 106172235 A CN106172235 A CN 106172235A CN 201610725225 A CN201610725225 A CN 201610725225A CN 106172235 A CN106172235 A CN 106172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water
culturing pool
salamander
fac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52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杰
饶福江
王建平
陈红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filed Critic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hui AAS
Priority to CN2016107252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72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72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2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6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lighting in, or attach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65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地下室、及设于地下室内的若干养殖池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出水管路、沉淀池、水质净化器和动力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养殖装置的水体进行进化和排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工厂化大鲵生产装置可以设置在具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地域地貌上,实现大鲵的工厂化养殖,打破了大鲵对地域地貌的限制;采用层状设置,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大鲵的养殖需要,而且节省空间,易于人工操作;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养殖水的净化效率高,节水率可达90%以上,大鲵养殖密度和存活率均有较大的提高,适宜工厂化养殖大鲵。

Description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水产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大鲵俗称叫娃娃鱼,是我国珍贵动物之一,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活化石”。1975年7月1日,大鲵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大鲵还被IUCN物种保护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大鲵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颇受社会各界关注。大鲵的养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大鲵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在非大鲵原产地人工高密度养殖较为困难,目前人工建立的大鲵养殖设施的成本高,养殖环境不易控制,且大鲵的成活率也较低。如何建造一种不仅可提供大鲵所需的阴暗、安静、清洁、温度适宜的养殖环境,成活率高,且设施简单,便于操作,成本较低的大鲵养殖设施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在非大鲵原产地人工高密度养殖较为困难、人工养殖设施成本高、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包括地下室、及设于地下室内的若干养殖池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出水管路、沉淀池、水质净化器和动力系统,其中:
所述地下室设于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封闭的暗室,其外层设有保温层;地下水的温度常年维持在18℃左右,这与大鲵的最适生长温度基本一致,本发明将大鲵养殖装置设于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直接利用环境中的资源进行控温控湿而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保证了大鲵养殖的最适温湿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所述养殖池呈层状梯度排列,即所述养殖池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大,这样就给下层大鲵提供一个半封闭的栖息空间,以适应大鲵喜静的生活习性,层叠状排列充分利用了地下室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养殖密度,同时也非常方便人工操作;每个养殖池包含若干独立的养殖小室,每个养殖小室的侧面设有溢水口,其底部设有出水端和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
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路与养殖池的各个养殖小室连接,从而将蓄水池中的水引至各个养殖小室中;上一层养殖小室的溢水口通过管道与下一层养殖小室连接,从而将上一层养殖小室中溢出的水引流至下一层养殖小室中,以避免水资源浪费;
最底层养殖小室的溢水口和各养殖小室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水质净化器的进水端连接,其排污端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水质净化器的出水端与蓄水池的进水端连接,实现水路循环;沉淀池可以大大减小水质净化器的负荷,提高水质净化器的污水处理能力,保证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大鲵养殖需要,实现水路循环,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延长了水质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端设有水量控制阀,每个养殖小室至少对应一个出水管路的出水端;水量控制阀可以控制出水管路流入养殖小室的水量,一般调至最小水量,保证流入养殖小室内的水流始终处于微流水状态,以营造一个仿生态养殖环境,提高大鲵的存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的排污端还设有二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水质净化器连接,其排污端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以最大限度回收水资源,进一步节约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净化器与蓄水池之间还设有冷暖机,冷暖机将控温后的净化水输送到蓄水池中,保证水质温度为大鲵最佳生长温度。
进一步地,每个养殖小室上设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设于养殖小室侧面的L型双通弯管,这样弯管与养殖小室形成一U型管,弯管内水位即为养殖小室的水位;所述弯管的管壁为透明体,其上设有刻度,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弯管读出养殖小室内的水位高度,给大鲵养殖的科学化管理带来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设于深水井旁,蓄水池的进水端通过泵与深水井连接,直接将深井水作为水源,为蓄水池补充失去的;由于深水井中的水为地下水,将深水井的水直接作为水源补充,可保障养殖池水温常年处于19-21℃,与大鲵的最佳生长温度一致,因此深井水可直接供大鲵使用;就地取深井水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深井水质清澈无污染,富含丰富的矿质营养,有利于大鲵的人工养殖。
进一步地,各层养殖池用于养殖不同年龄段的大鲵,根据养殖大鲵年龄的不同,养殖池的高度也不同,且大鲵年龄越大,养殖池的高度越高。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设有三层,由上至下依次为幼鲵养殖池、2龄鲵养殖池和3龄鲵养殖池,分别用于1龄及以下幼鲵、2龄大鲵和3龄及以上大鲵的养殖,其中,所述幼鲵养殖池为玻璃钢制成,包括设于养殖小池内侧边的栖息洞穴,所述栖息洞穴的面积为养殖小室面积的1/4;所述2龄鲵养殖池和3龄鲵养殖池为砖混结构,且所述3龄鲵养殖池的养殖小室的内侧面为凹陷的弧面;三层不同功能养殖池的设计,既保证了不同规格大鲵生长需要,又兼顾人工操作的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养殖大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期投放微生物菌群至沉淀池的水体中,所述微生物菌群为1×1010CFU/ml以上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按照循环水总体积计算,每立方水投放0.8-1.2ml,每7天投放一次;投放微生物菌群可以净化水体降低亚硝酸盐浓度,对大鲵的成长都具有显著增效。
(2)将1龄及以下幼鲵置于最上层养殖池内,2龄鲵置于中层养殖池内,3龄及以上鲵置于下层养殖池内同时养殖,其中上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200条/立方米,中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50条/立方米,下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10条/立方米;为了减少大鲵间相互打斗,同一养殖小池内养殖的大鲵为同一母本繁殖的同一批大鲵。
(3)定期对各养殖小室和沉淀池进行排污处理,保持水体洁净。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在任何具有地下水资源的地域地貌上均可大规模设置,并进行商品化养殖,打破了大鲵对地域地貌的限制;通过地下水直接进行控温保湿,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证了大鲵养殖处于最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通过微流水管内水加温和空气温度形成独立温区,保持装置适宜的温度,解决了大鲵养殖环境不易控制的问题;系统中的养殖池采用层状设置,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大鲵的养殖需要,而且节省空间,易于人工操作。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养殖水的净化效率高,节水率可达90%以上,大鲵养殖密度达30千克/立方米以上,大鲵养殖存活率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的A-A剖视图;
图3为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具体为:
(1)装置建造:
先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打一口深井,然后在深井旁建造大鲵养殖装置;所述大鲵养殖装置包括地下室1,及设于地下室1内的养殖池2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3、出水管路7、沉淀池4、水质净化器5、冷暖机6和动力系统。
如图1、2所示,所述地下室1为封闭的暗室,其外层设有保温层11。所述养殖池2分成四组排列在地下室1内并预留供饲养人员通过的过道,每组养殖池2包括三层梯度的条形养殖池2,且上层养殖池2的宽度小于下层养殖池2的宽度;每个养殖池2被分隔成若干独立的养殖小室21,每个养殖小室21的侧面设有溢水口,其底部设有出水口和排污口,养殖小室21的排污口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以保持养殖小室21的清洁。
本实施例中,按照功能划分,每组养殖池2由上至下依次为幼鲵养殖池、2龄鲵养殖池和3龄鲵养殖池,分别用于1龄及以下幼鲵、2龄大鲵和3龄及以上大鲵的养殖,其中:
幼鲵养殖池:高度35cm,每个养殖小室21长1.2m,宽0.4m,材质玻璃钢,在每个幼鲵养殖池的养殖小室21内侧边搭建1个平顶方形的栖息洞穴22,洞穴22面积约占每个养殖小室21面积的1/4,以使大鲵幼苗集群,安稳生息;
2龄鲵养殖池:高度55cm,每个养殖小室21长1.2m,宽0.8m,材料砖混结构;
3龄鲵养殖池:高度75cm,每个养殖小室21长1.2m,宽1.5m,材料砖混结构,养殖小室21的内侧面为凹陷的椭圆型面,排污口位于池底最低部分。
每个养殖小室21上均设有水位检测装置23,所述水位检测装置23为L型双通弯管,双通弯管采用透明材质,其上设有刻度;双通弯管的一端与养殖小室21连通,与养殖小室21形成一U型管,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弯管读出养殖小室内的水位高度,给大鲵养殖的科学化管理带来便利。
如图3所示,所述蓄水池3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路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出水管路7包含若干出水端,每个养殖小室21至少对应一个出水端,每个出水端上还设有水量控制阀,以控制养殖小室内的水始终处于微流水状态;上层养殖小室21的溢水口通过管道与下一层养殖小室21连接,以回收上层养殖小室中溢出的水;最底层养殖小室21的溢水口和各养殖小室21的出水端与沉淀池4的进水端连接,沉淀池4的出水端与水质净化器5的进水端连接,其排污端通过二级沉淀池沉淀后,清洁的水泵送至水质进化器5中,污物再通过排污管排出;水质净化器5的出水端通过冷暖机6连接至蓄水池3的进水端,实现水路循环。同时,蓄水池3的出水端还通过泵与深水井连接,用于直接从深水井中取水,补充蓄水池3的水源。
(2)养殖
利用微生物菌群进化水体:定期投放微生物菌群至沉淀池的水体中,所述微生物菌群为1×1010CFU/ml以上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按照循环水总体积计算,每立方水投放0.8-1.2ml,每7天投放一次;投放微生物菌群可以净化水体降低亚硝酸盐浓度,对大鲵的成长都具有显著增效。
将1龄及以下幼鲵置于最上层养殖池2内,2龄鲵置于中层养殖池2内,3龄及以上鲵置于下层养殖池2内同时养殖,其中上层养殖池2的养殖密度为不超过200条/立方米,中层养殖池2的养殖密度为不超过50条/立方米,下层养殖池2的养殖密度为不超过10条/立方米;为了减少大鲵间相互打斗,同一养殖小池内养殖的大鲵为同一母本繁殖的同一批大鲵。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养殖管理,养殖过程中,定期对各养殖小室21和沉淀池4进行排污处理,保持水体洁净。
以上为本发明一种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及设于地下室内的若干养殖池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出水管路、沉淀池、水质净化器和动力系统,其中:
所述地下室设于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封闭的暗室,其外层设有保温层;
所述养殖池呈层状梯度排列,每个养殖池包含若干独立的养殖小室,每个养殖小室的侧面设有溢水口,其底部设有出水端和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
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路与养殖池的各个养殖小室连接,上一层养殖小室的溢水口通过管道与下一层养殖小室连接,最底层养殖小室的溢水口和各养殖小室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水质净化器的进水端连接,其排污端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水质净化器的出水端与蓄水池的进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端设有水量控制阀,每个养殖小室至少对应一个出水管路的出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排污端还设有二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水质净化器连接,其排污端通过排污管将污物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净化器与蓄水池之间还设有冷暖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养殖小室上设有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设于养殖小室侧面的L型双通弯管,所述弯管的管壁为透明体,其上设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设于深水井旁,所述蓄水池的进水端还与深水井连接,直接从深水井中取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养殖池用于养殖不同年龄段的大鲵,根据养殖大鲵年龄的不同,养殖池的高度也不同,且大鲵年龄越大,养殖池的高度越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设有三层,由上至下依次为幼鲵养殖池、2龄鲵养殖池和3龄鲵养殖池,其中,所述幼鲵养殖池为玻璃钢制成,包括设于养殖小池内侧边的栖息洞穴,所述栖息洞穴的面积为养殖小室面积的1/4;所述2龄鲵养殖池和3龄鲵养殖池为砖混结构,所述3龄鲵养殖池的养殖小室的内侧面为凹陷的弧面。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养殖大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定期投放微生物菌群至沉淀池的水体中,所述微生物菌群为1×1010CFU/ml以上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按照循环水总体积计算,每立方水投放0.8-1.2ml,每7天投放一次;
(2)将1龄及以下幼鲵置于最上层养殖池内,2龄鲵置于中层养殖池内,3龄及以上鲵置于下层养殖池内同时养殖,其中上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200条/立方米,中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50条/立方米,下层养殖池的最大养殖密度为10条/立方米;为了减少大鲵间相互打斗,同一养殖小池内养殖的大鲵为同一母本繁殖的同一批大鲵。
(3)定期对各养殖小室和沉淀池进行排污处理,保持水体洁净。
CN201610725225.2A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6172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5225.2A CN106172235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5225.2A CN106172235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2235A true CN106172235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52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5225.2A Pending CN106172235A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722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6036A (zh) * 2017-05-25 2017-09-15 湖北省房县秦楚源大鲵专业合作社 鄂西北大鲵仿野生驯养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8332U (zh) * 2010-02-09 2011-01-26 深圳市大龙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恒温梯级循环型养殖池
CN202664018U (zh) * 2012-05-15 2013-01-16 贵阳学院 一种喷泉式梯级大鲵养殖池
CN203814410U (zh) * 2014-04-29 2014-09-10 金寨县胜华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娃娃鱼养殖池活水循环装置
CN203985615U (zh) * 2014-08-26 2014-12-10 湖南亿年酉鱼农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多层养殖池
CN204335583U (zh) * 2014-11-27 2015-05-20 巫溪县菊红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大鲵地下室养殖设施
CN105123594A (zh) * 2015-08-05 2015-12-09 句容市龙泉大鲵繁殖中心 一种大鲵生态循环池及其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5340833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广元市顺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弱光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8332U (zh) * 2010-02-09 2011-01-26 深圳市大龙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恒温梯级循环型养殖池
CN202664018U (zh) * 2012-05-15 2013-01-16 贵阳学院 一种喷泉式梯级大鲵养殖池
CN203814410U (zh) * 2014-04-29 2014-09-10 金寨县胜华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娃娃鱼养殖池活水循环装置
CN203985615U (zh) * 2014-08-26 2014-12-10 湖南亿年酉鱼农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多层养殖池
CN204335583U (zh) * 2014-11-27 2015-05-20 巫溪县菊红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大鲵地下室养殖设施
CN105123594A (zh) * 2015-08-05 2015-12-09 句容市龙泉大鲵繁殖中心 一种大鲵生态循环池及其养殖大鲵的方法
CN105340833A (zh) * 2015-12-09 2016-02-24 广元市顺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大鲵弱光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振海等: "中国大鲵地下室微流水人工养殖技术初步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徐元真等: "大鲵引进与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研究", 《河北渔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6036A (zh) * 2017-05-25 2017-09-15 湖北省房县秦楚源大鲵专业合作社 鄂西北大鲵仿野生驯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9530B (zh) 一种养殖业处理粪污的方法
WO2010072062A1 (zh) 一种养鱼设施
KR20160123375A (ko) 정수용 대규모 광자 에코 캡처 생물 반응기 및 그 작동방법
CN103960113B (zh) 全自动工厂化池塘多层分级养殖
CN205962302U (zh) 一种新型种鹅养殖场
CN207322400U (zh)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N204244906U (zh) 鳗鱼养殖装置
CN104956951A (zh) 一种全天候全地域循环生态农业系统
CN106719256A (zh) 跑道式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204599025U (zh) 一种节水式流水养殖池
CN107232111A (zh) 基于温室大棚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CN101381248A (zh) 将人畜粪便就地转化为动物蛋白的转化设施
CN208577605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06993574A (zh) 一种海基复合循环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CN102047856A (zh) 一种地膜沙层自净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及方法
CN204335565U (zh) 循环立体复合型“陆上水产养殖”生态微系统
CN206354218U (zh) 跑道式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10158994A (zh) 一种清洁生态发展系统
CN106172235A (zh) 一种工厂化大鲵养殖装置及其方法
CN104150582A (zh) 用于多楼层楼宇的模块化节能立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01144175Y (zh) 立体微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9474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
CN202456136U (zh) 一种无土水床蛙类养殖圈舍
CN104137802B (zh) 水产苗种培育和养殖装置
CN104031866B (zh) 一种葛仙米的生态养殖方法及其生态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