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1018B -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1018B
CN106171018B CN201480030141.6A CN201480030141A CN106171018B CN 106171018 B CN106171018 B CN 106171018B CN 201480030141 A CN201480030141 A CN 201480030141A CN 106171018 B CN106171018 B CN 106171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ation
time delay
receiving window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1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1018A (zh
Inventor
嵇家刚
楼群芳
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71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1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1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1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辅助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在主基站和辅助基站同时接收主基站的主站UE的上行信号时,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并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对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进行调整得到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并利用实际接收窗接收主站UE的上行信号。

Description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为降低异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简称HetNet)中小区之间的干扰,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提出了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简称CoMP)技术,通过宏基站(Macro Evolved Node B,简称Macro eNB)和低功率节点(Low Power Node,简称LPN)协作来解决Macro eNB与LPN之间信号干扰的问题。
采用CoMP技术,除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所接入的基站作为主基站可以接收UE的上行信号外,如果该UE同时还处于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那么其它基站也可以作为辅助基站也接收UE的上行信号。例如,当接入Macro eNB的UE处于LPN的覆盖范围内时,LPN也可以对该UE的上行信号进行接收。
为消除UE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对通信造成的影响,UE在发送信号之前,需要与基站进行时间校准(Timing Alignment,简称TA)调整,通过TA调整确定该UE的信号发送窗及基站接收该UE的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由于在HetNet中UE只能与其接入的主基站进行TA调整,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辅助基站通常就将主基站通过TA调整确定的所述预定接收窗作为自身接收该UE的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并根据该实际接收窗接收该UE上行信号。
但是,由于接入主站的UE(以下简称主站UE)与各个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不同,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并不相同,从而导致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以减轻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基站,所述辅助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的站间距获取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Δτ=d/c,其中,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Δτ=d′/c,其中,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结合第一方面或在第一方面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将所述预定接收窗提前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或者,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将所述预定接收窗延迟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其中,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或在第一方面第一至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调整为所述辅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发送窗,其中,所述辅站UE接入所述辅助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或在第一方面第一至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主基站为宏基站Macro eNB,所述辅助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所述辅助基站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包括: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站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Δτ=d/c,其中,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包括: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Δτ=d′/c,其中,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结合第二方面或在第二方面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包括: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预定接收窗的起始时刻提前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或者,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预定接收窗的结束时刻延迟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其中,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或在第二方面第一至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调整为所述辅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发送窗,其中,所述辅站UE接入所述辅助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或在第二方面第一至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主基站为宏基站Macro eNB,所述辅助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辅助基站,所述辅助基站包括处理器及收发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所述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主基站接收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将主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的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由于实际接收窗由预定接收窗根据Δτ调整后得到,辅助基站在实际接收窗内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可以提高接收信号接收的完整性,减轻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以Macro eNB为主基站,LPN为辅助基站,接入Macro eNB的UE为主站UE为例。由于在HetNet中LPN的覆盖范围远小于Macro eNB的覆盖范围,因此当接入Macro eNB的主站UE处于LPN的覆盖范围时,主站UE与LPN之间的距离会小于其与Macro eN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主站UE与LPN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小于其与Macro eNB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如果将UE与Macro eNB的通过TA调整确定的预定接收窗,作为LPN接收该UE的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那么该主站UE上行信号会在该实际接收窗到来之前传播到LPN。在此情况下,在该实际接收窗到来之前传播到LPN的部分信号会被LPN错失,从而造成LPN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主基站可以为HetNet中的Macro eNB,辅助基站可以为HetNet中的LPN,主站UE接入Macro eNB。
如图2所示,辅助基站包括:获取单元210、处理单元220与收发单元230。
其中,获取单元210,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处理单元220,用于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其中,该主站UE接入主基站。
收发单元230,用于根据该实际接收窗接收该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可选的,获取单元210,可以用于获取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的站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Δτ=d/c,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
可选的,获取单元210,可以用于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第一间距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距离,第二间距为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Δτ=d′/c,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处理单元220,可以用于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将预定接收窗提前Δτ得到实际接收窗;或者,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将预定接收窗延迟Δτ得到实际接收窗;其中,第一时延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第二时延为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处理单元220,还可以用于根据该接收窗偏置量Δτ,调整辅站UE的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为实际发送窗,其中,辅站UE接入该辅助基站。
采用本实施例,辅助基站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对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进行调整得到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由于实际接收窗由预定接收窗根据Δτ调整后得到,辅助基站在实际接收窗内可以接收到更完整的主站UE上行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接收信号接收的完整性,减轻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所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辅助基站执行。
步骤301,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由于主站UE距离主基站的距离通常情况下不同于主站UE距离辅助基站的距离,因此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第一时延t1与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第二时延t2之间会存在一个时延差τ。其中,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辅助基站在确定自身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时,需要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接收窗偏置量Δτ可以大于或等于时延差τ,当接收窗偏置量Δτ大于或等于时延差τ时,可以消除主站UE上行信号接收不完整问题。
接收窗偏置量Δτ可以由辅助基站计算得出,也可以由其它设备发送给辅助基站。例如,所述辅助基站可以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站间距获取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也可以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获取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或者,也可以由主基站计算出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并发送给所述辅助基站。
接收窗偏置量Δτ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接收窗偏置量Δτ的大小也不相同。
在计算接收窗偏置量Δτ时,辅助基站可以不区分主站UE位于所述辅助基站覆盖范围内的位置,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的站间距确定一个公用的接收窗偏置量Δτ。
在此方式下,可以令Δτ=d/c,其中,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当Δτ=d/c时,Δτ为第一时延与第二时延之间的最大时延差。当主站UE处于辅助基站的覆盖范围时,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d′必然小于等于所述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d,所述第一间距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因此τ小于等于Δτ。采用此方式,不但可以消除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而且由于站间距d为固定值,使得Δτ的计算过程非常方便,适合在对接收窗精确度要求不高的通信系统中使用。
在计算接收窗偏置量Δτ时,辅助基站也可以根据主站UE在所述辅助基站覆盖范围内位置的不同的计算出不同的接收窗偏置量Δτ。
在此方式下,可以令Δτ=d′/c,其中,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所述第一间距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c为光速。由于,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该距离差为正值,因此在此方式下,τ等于Δτ。采用此方式,不但可以消除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而且Δτ的取值非常精确,适合在对接收窗精确度要求较高的系统中使用。
步骤302,根据该接收窗偏置量Δτ,辅助基站将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根据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距离的不同,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辅助基站的时间可能早于该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主基站的时间,也可能晚于该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主基站的时间。
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即,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辅助基站的时间早于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主基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提前Δτ得到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即,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辅助基站的时间晚于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主基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推迟Δτ得到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步骤303,辅助基站根据实际接收窗接收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在实际接收窗确定之后,辅助基站可以根据实际接收窗接收主站UE的上行信号。辅助基站在实际接收窗的起始时刻到来时开始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直至实际接收窗结束时停止。采用此方式可以比现有技术中的接收方法更完整的接收到主站UE上行信号,从而减轻或消除主站UE上行信号接收不完整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基站还可以根据该接收窗偏置量Δτ,调整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为实际发送窗,其中,所述辅站UE接入所述辅助基站。
具体来说,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辅助基站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提前Δτ得到实际发送窗;当所述第一时延小于所述第二时延时,所述辅助基站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推迟Δτ得到实际发送窗。
例如,LPN在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实际接收窗之后,还可以对接入LPN的辅站UE上行信号的发送窗进行调整,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调整为实际发送窗,从而保证辅站UE在实际发送窗内的上行信号在所述实际接收窗内传播到所述LPN。
采用本实施例,辅助基站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对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进行调整,得到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由于实际接收窗由预定接收窗根据Δτ调整后得到,辅助基站在实际接收窗内可以接收到更完整的主站UE上行信号,因此可以提高接收信号接收的完整性,减轻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所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主基站可以为HetNet中的Macro eNB,辅助基站可以为HetNet中的LPN。
辅助基站可以由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收发器403等物理模块构成。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收发器403等物理模块相互连接。
其中,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器4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401执行存储器4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处理器401,还用于根据该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该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该辅助基站接收该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收发器403,用于根据该实际接收窗接收该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其中,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获取根据主基站与辅助基站站间距设置的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Δτ=d/c,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或者,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第一间距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距离,第二间距为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其中,Δτ=d′/c,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将该预定接收窗提前Δτ得到实际接收窗;或者,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将该预定接收窗延迟Δτ得到实际接收窗;其中,第一时延为主站UE与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第二时延为主站UE与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所理器401还可以用于根据该接收窗偏置量Δτ,调整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为实际发送窗,其中,辅站UE接入该辅助基站。
辅助基站根据接收窗偏置量Δτ对主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的进行调整,从而得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由于实际接收窗由预定接收窗根据Δτ调整后得到,辅助基站在实际接收窗内可以接收到更完整的主站UE上行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接收信号接收的完整性,减轻因主站UE上行信号到达不同的基站的时间不同所造成辅助基站在接收主站UE上行信号时信号接收不完整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服务器、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辅助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所述接收窗偏置量大于或等于时延差;其中,所述时延差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第一时延与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第二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的站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或者,用于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Δτ=d/c,其中,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Δτ=d'/c,其中,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将所述预定接收窗提前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或者,
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将所述预定接收窗延迟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
其中,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调整为所述辅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发送窗,其中,所述辅站UE接入所述辅助基站。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为宏基站Macro eNB,所述辅助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
7.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所述辅助基站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所述接收窗偏置量大于或等于时延差;其中,所述时延差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第一时延与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第二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包括:
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站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或者,
所述辅助基站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τ=d/c,其中,d为主基站与辅助基站之间的站间距,c为光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Δτ=d'/c,其中,d'为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之间的距离差,c为光速。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包括:
当第一时延大于第二时延时,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预定接收窗的起始时刻提前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或者,
当第一时延小于第二时延时,所述辅助基站将所述预定接收窗的结束时刻延迟所述Δτ得到所述实际接收窗;
其中,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11.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所述辅助基站将辅站UE上行信号的预定发送窗调整为所述辅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发送窗,其中,所述辅站UE接入所述辅助基站。
12.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为宏基站Macro eNB,所述辅助基站为低功率节点LPN。
13.一种辅助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接收窗偏置量Δτ;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将所述辅助基站接收主站用户设备UE上行信号的预定接收窗调整为所述辅助基站接收所述主站UE上行信号的实际接收窗;
所述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接收窗接收所述主站UE的上行信号;
其中,所述主站UE接入主基站;
所述接收窗偏置量大于或等于时延差;其中,所述时延差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第一时延与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第二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第一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所述第二时延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根据所述主基站与所述辅助基站的站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或者,用于获取根据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设置的所述接收窗偏置量Δτ,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主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间距为所述主站UE与所述辅助基站之间的距离。
CN201480030141.6A 2014-11-27 2014-11-27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Active CN106171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2373 WO2016082152A1 (zh) 2014-11-27 2014-11-27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1018A CN106171018A (zh) 2016-11-30
CN106171018B true CN106171018B (zh) 2020-01-21

Family

ID=5607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141.6A Active CN106171018B (zh) 2014-11-27 2014-11-27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71018B (zh)
WO (1) WO2016082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2303B (zh) 2017-05-05 2023-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序列确定方法及装置、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5848B (zh) * 2007-07-0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蜂窝网络基站同步的方法、系统和基站
JP5147476B2 (ja) * 2008-03-17 2013-02-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データ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CN102340861A (zh) * 2010-07-16 2012-02-0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emto设备与宏站之间的空口同步方法
CN10303743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基于载波分组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US8934891B2 (en) * 2012-04-19 2015-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Small cell network self-synchron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82152A1 (zh) 2016-06-02
CN106171018A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4413B2 (en)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13397A1 (zh) 确定终端与基站时钟时间偏差的方法与装置
KR101926664B1 (ko) 측정 간격 gap의 길이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JP6208382B2 (ja) 大きいセルのためのタイミングアドバンス技法
US10270516B2 (en) Timing a random access UE to relay AP
TWI521989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交接方法以及使用者設備
CN110574450B (zh) 确定协作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JP2017519400A5 (zh)
US20180020472A1 (en) Handover mechanism with pre-scheduling consecutive grants and pre-calculated timing advance
WO2018120984A1 (zh) 一种进行同步的方法和终端
CN106686669B (zh) 同步方法及装置
US11737144B2 (en) On multiple PRACH preambles and random access responses
CN106936560B (zh) 一种帧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JP5357209B2 (ja) 移動通信方法
WO2018119613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JP2017521975A (ja) 同期方法、同期装置、および基地局
CN106658696A (zh) 无线授时方法和系统、终端
WO2013185674A1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接收机
JP2023126861A (ja) 通信用の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EP280042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nodes
EP3008833B1 (en) Method and its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continuous signal
CN106171018B (zh)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US20200396773A1 (en) Determining device location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ing
WO2014032281A1 (zh) 增加辅小区的方法及基站、终端
US201602274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transmission time of a wireless data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