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9865B - 负载器件电路 - Google Patents

负载器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9865B
CN106169865B CN201610573670.1A CN201610573670A CN106169865B CN 106169865 B CN106169865 B CN 106169865B CN 201610573670 A CN201610573670 A CN 201610573670A CN 106169865 B CN106169865 B CN 106169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device
conducting wire
pole plat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tabi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36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9865A (zh
Inventor
李路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36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9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9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9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0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 H02M3/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e.g. potential divider using capacitors charged and discharged alternately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e.g. charg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器件电路,所述负载器件电路包括:一电源输入端口;至少一负载器件组合,所述负载器件组合至少包括:一第一负载器件;一第二负载器件;至少一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以及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连接,所述稳压组件用于对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进行稳压。本发明由于利用一个稳压组件来对至少两个处于非同时工作状态并且具有相近的稳压需求属性的负载器件进行稳压,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容的数量,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负载器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器件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设备一般都包括多个负载器件,这些负载器件需要电容来进行稳压和/或滤波。
因此,这些负载器件一般都与至少一个电容连接。
在实践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传统的电子设备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容,一方面,这会造成电子设备的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大量的电容会占据电子设备的空间,不利于电子设备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器件电路,其能减少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容的数量,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载器件电路,所述负载器件电路包括:一电源输入端口;至少一负载器件组合,所述负载器件组合至少包括:一第一负载器件;一第二负载器件;至少一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以及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连接,所述稳压组件用于对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进行稳压。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负载器件用于在第一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一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二负载器件用于在第二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二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和所述第二运行时间段相异。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具有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二负载器件具有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二数值均处于预定范围内。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均为对电容的稳压需求的属性。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稳压组件包括:一电容器件,所述电容器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至少一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一负载器件连接;至少一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连接;至少一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一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并且所述第四导线接地。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导线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中的第一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一负载器件,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一浪涌电压。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二导线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中的第二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二负载器件,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二浪涌电压。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电容器件为二端子电容。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电容器件为三端子电容;所述电容器件还包括第三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
在上述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电容器件为钽电容;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或所述第二负载器件为功率放大芯片;所述功率放大芯片用于在预定功率范围内运作,并用于降低所述功率放大芯片在预定功率范围外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以避免所述钽电容因所述热量超过预定值而损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由于利用一个稳压组件来对至少两个处于非同时工作状态并且具有相近的稳压需求属性的负载器件进行稳压,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容的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第一导线中的第一寄生电感和第一寄生电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可应用于用户设备中,所述用户设备可例如为智能手机、随身听、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电子设备。
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框图,图2是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第一导线1022中的第一寄生电感和第一寄生电阻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电源输入端口101,至少一负载器件组合103,至少一稳压组件102。
所述负载器件组合103至少包括一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一第二负载器件1032。
所述稳压组件102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101以及所述负载器件组合103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连接,所述稳压组件102用于对所述负载器件组合103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进行稳压。
具体地,所述负载器件组合103包括至少两负载器件,至少两所述负载器件包括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用于在第一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一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用于在第二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二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和所述第二运行时间段相异。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非同时工作(运行/作业),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分别在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和所述第二运行时间段运行。当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运行时,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无法运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处于非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在所述第二时间段运行时,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无法运行(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处于非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和所述第二运行时间段部分不重合或全部不重合。即,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中的任意一个时刻位于所述第二时间段中的任意一个时间之前或之后。
例如,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为所述用户设备中用于处理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外部环境进行录音作业的芯片,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为所述用户设备中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作业的芯片。其中,由于所述录音作业和所述解码作业的时间相异,即,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的录音作业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的解码作业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无法同时进行。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具有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具有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二数值均处于预定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均为对电容的稳压需求的属性。
所述第一数值可例如为电容值、电容器件1021的寄生电感值等。本实施例以电容值为例来说明。
例如,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对电容的稳压需求为电容值等于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对电容的稳压需求为电容值等于所述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的差值与所述第一数值或所述第二数值的比值处于0%至5%的范围内,所述比值可例如为0%、0.1%、0.3%、0.5%、0.7%、0.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5.0%。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稳压组件102包括:
一电容器件1021,所述电容器件1021包括第一极板10211和第二极板10212。
至少一第一导线1022,所述第一导线1022与所述第一极板10211和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连接。
至少一第二导线1023,所述第二导线1023与所述第一极板1021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连接。
至少一第三导线1024,所述第三导线1024与所述第一极板10211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口101连接。
一第四导线1025,所述第四导线1025与所述第二极板10212连接,并且所述第四导线1025接地。
所述电容器件1021用于对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进行稳压。
所述第一导线1022等效成第一电感器件10221和第一电阻器件10222,所述第二导线1023等效成第二电感器件和第二电阻器件。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一导线1022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1021中的第一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导线1022的第一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一浪涌电压。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线1022构成所述第一寄生电感,因此,所述第一寄生电感上形成有第一寄生电压(所述第一浪涌电压),所述第一导线1022用于降低所述第一浪涌电压对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的影响,从而避免所述第一浪涌电压损坏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第二导线1023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1021中的第二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二导线1023的第二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二浪涌电压。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线1023构成所述第二寄生电感,因此,所述第二寄生电感上形成有第二寄生电压(所述第二浪涌电压),所述第二导线1023用于降低所述第二浪涌电压对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的影响,从而避免所述第二浪涌电压损坏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
在本实施例的负载器件电路中,所述电容器件1021为二端子电容。
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容器件1021为三端子电容。
所述电容器件1021还包括第三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一极板10211连接。
所述三端子电容用于降低所述稳压组件102的寄生电感(第三寄生电感),从而降低所述第三寄生电感所对应的第三浪涌电压。
本发明的负载器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容器件1021为钽电容。
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或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为功率放大芯片。
所述功率放大芯片用于在预定功率范围内运作,并用于降低所述功率放大芯片在预定功率范围外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以避免所述钽电容因所述热量超过预定值而损坏。
所述钽电容用于避免所述稳压组件102出现啸叫现象。
所述功率放大芯片用于利用功率自动控制技术降低所述功率放大芯片施加到所述钽电容中的热量,从而提高所述钽电容的使用寿命,避免所述钽电容因所述热量超过预定值而损坏。原因是,当所述钽电容的外部环境温度从+85℃降到+55℃时,所述钽电容中的固钽(Ta2O5)的工作寿命增加10倍。
具体地,所述功率放大芯片用于在检测到弱信号时提供功率,并用于通过所述功率自动控制技术来调低电流,以使所述功率放大芯片在所述预定功率范围内运作,从而避免所述功率放大芯片因在所述预定功率范围外运作时产生的额外热量,并避免将所述额外热量施加到所述钽电容中,从而避免所述钽电容损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利用一个所述稳压组件102来对至少两个处于非同时工作状态并且具有相近的稳压需求属性的负载器件(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或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进行稳压,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电容的数量,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与所述稳压组件102降低了其中的寄生电感,因此本发明还有利于降低浪涌电压对所述负载器件(所述第一负载器件1031和/或所述第二负载器件1032)所造成的损害。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器件电路包括:
一电源输入端口;
至少一负载器件组合,所述负载器件组合至少包括:
一第一负载器件;
一第二负载器件;
至少一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口以及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连接,所述稳压组件用于对所述负载器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进行稳压;
其中,所述稳压组件包括:
一电容器件,所述电容器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
至少一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一负载器件连接;
至少一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二负载器件连接;
至少一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一极板和所述电源输入端口连接;
一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第二极板连接,并且所述第四导线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器件用于在第一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一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二负载器件用于在第二运行时间段内对第二业务进行作业,所述第一运行时间段和所述第二运行时间段相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具有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二负载器件具有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所对应的第二数值均处于预定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需求属性和所述第二稳压需求属性均为对电容的稳压需求的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中的第一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一负载器件,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一浪涌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用于将所述电容器件中的第二电荷传输至所述第二负载器件,以及用于降低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二寄生电感所形成的第二浪涌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件为二端子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件为三端子电容;
所述电容器件还包括第三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一极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器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件为钽电容;
所述第一负载器件和/或所述第二负载器件为功率放大芯片;
所述功率放大芯片用于在预定功率范围内运作,并用于降低所述功率放大芯片在预定功率范围外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以避免所述钽电容因所述热量超过预定值而损坏。
CN201610573670.1A 2016-07-20 2016-07-20 负载器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69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670.1A CN106169865B (zh) 2016-07-20 2016-07-20 负载器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670.1A CN106169865B (zh) 2016-07-20 2016-07-20 负载器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9865A CN106169865A (zh) 2016-11-30
CN106169865B true CN106169865B (zh) 2018-09-21

Family

ID=5806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36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69865B (zh) 2016-07-20 2016-07-20 负载器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9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032B (zh) * 2017-09-26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稳压电路、射频前端模块以及终端
CN107707206A (zh) * 2017-09-28 2018-0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装置、温度控制方法和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5391A (en) * 1979-12-05 1981-06-24 Casio Computer Co Ltd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10110072A (ja) * 2008-10-29 2010-05-13 Nec Network & Sensor Systems Ltd 電源瞬断対策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46234A (ja) * 2009-04-03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用電源装置
CN203368356U (zh) * 2013-08-13 2013-12-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和电视机
CN204498007U (zh) * 2015-05-01 2015-07-22 廖永忠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的稳压电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5391A (en) * 1979-12-05 1981-06-24 Casio Computer Co Ltd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10110072A (ja) * 2008-10-29 2010-05-13 Nec Network & Sensor Systems Ltd 電源瞬断対策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46234A (ja) * 2009-04-03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載用電源装置
CN203368356U (zh) * 2013-08-13 2013-12-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和电视机
CN204498007U (zh) * 2015-05-01 2015-07-22 廖永忠 一种基于多路输出的稳压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9865A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4755B2 (en) In-vehicle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106027012B (zh) 一种下拉电阻开关电路
CN106169865B (zh) 负载器件电路
CN208623330U (zh) 一种具有防反接电路的esd保护电路
CN108599130A (zh) 一种具有防反接电路的esd保护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TW201528873A (zh) 閃光led驅動器放電控制
US9148014B2 (en)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US9667143B2 (en)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20130259276A1 (en) Earphone jack and earphone interface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722417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for ethernet
US9379919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for ethernet and protection component set thereof
US20140334112A1 (en) Motherboard with connector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interface standards
US11509134B2 (e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tection circuit having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
US7583556B2 (en) Switching circuit for CMOS circuit
CN110349928A (zh) 片上系统、电路及向负载供电的方法
CN108762455A (zh) 一种芯片上电复位电路
US10630075B2 (en) Multi-level output circuit having centralized ESD protection
CN203708369U (zh) Mhl接口和hdmi接口共用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579197A (zh) 一种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其模式控制电路
CA2849785C (en) Electronic inductance circuit for power supply of 2-wire bus intercom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CN101877473A (zh) 用于高清摄像机的浪涌保护器中保护电路
CN113050786A (zh) 一种可待机系统及显示设备
US20140349718A1 (en) Wireless signal controlling circuit
CN220553999U (zh) 一种用于电子开关的集成电路
US8296492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IEEE 1394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