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511A - 用户装置、基站、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以及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基站、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以及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65511A CN106165511A CN201580019587.3A CN201580019587A CN106165511A CN 106165511 A CN106165511 A CN 106165511A CN 201580019587 A CN201580019587 A CN 201580019587A CN 106165511 A CN106165511 A CN 1061655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load
- information
- user
- wireless qu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2-(2,3-dihydro-1H-inden-2-ylamino)-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C=CC=C12)NC1=NC=C(C=N1)C(=O)NCCC(N1CC2=C(CC1)NN=N2)=O VZSRBBMJRBPUN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N-[3-oxo-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AFCARXCZXQIEQ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NIPNSKYNPDTRPC-UHFFFAOYSA-N N-[2-oxo-2-(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eth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NIPNSKYNPDTRP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propan-1-one Chemical compound N1N=NC=2CN(CCC=21)CCC(=O)N1CCN(CC1)C=1C=NC(=NC=1)NCC1=CC(=CC=C1)OC(F)(F)F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33—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load-splitting rati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用户装置中,包括: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比率计算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装置对多个基站发送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LTE系统中,导入了能够同时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以下,CC)进行通信的载波聚合(以下,CA)。如图1所示,在LTE的Rel-10之前的CA中,通过使用同一基站eNB下属的多个CC进行同时通信,能够实现高吞吐量。
另一方面,在Rel.12中提出了将其进一步扩展,使用不同的基站eNB下属的CC进行同时通信,实现高吞吐量的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非专利文献1)。也就是说,在双重连接中,用户装置UE同时使用物理上不同的两个基站eNB的无线资源而进行通信。
双重连接也被称为eNB间CA(Inter eNB CA)(基站间载波聚合),导入主管eNB(Master-eNB(MeNB))和副eNB(Secondary-eNB(SeNB))。在图2中示出双重连接的例子。在图2的例子中,MeNB通过CC#1与用户装置UE进行通信,SeNB通过CC#2与用户装置UE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双重连接。
在双重连接中,将M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称为MCG(Master Cell Group,主管小区组),将SeNB下属的小区(一个或者多个)称为SCG(Secondary Cell Group,副小区组)。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36.842V12.0.0(2013-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2所示的双重连接中,正在研究用户装置UE将一个承载的数据(也可以改称为分组)发送给多个基站的上行链路承载分割(UL bearer split)的技术。另外,承载是指分组的逻辑性的通信路径。
在图3中示出图2所示的双重连接中的上行链路的承载分割的例子。在图3的例子中,用户装置UE将一个承载的数据中的一部分(特定的比率)数据通过CC#1发送给基站MeNB,将剩余的数据通过CC#2发送给基站SeNB。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基站SeNB将通过CC#2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基站MeNB,基站MeNB将数据转发给核心网络10。
LTE中的无线接口协议由PHY(物理(Physical))、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构成,用户装置UE具有各自的实体(处理相应协议的功能单元)。在UL承载分割中,如图4所示,在PDCP实体中一个承载的数据(PDCP PDU)被分割,一方的数据被递给进行用于向基站MeNB的发送的处理的RLC/MAC实体,另一方的数据被递给进行用于向基站SeNB的发送的处理的RLC/MAC实体。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在附加了标号“1”的情况下这是对基站MeNB的值,在附加了标号“1”的情况下这是对基站SeNB的值。
在此,例如设进行UL发送的PDCP数据的数据量为X,对基站MeNB进行UL发送的RLC数据的数据量为Y1,对基站SeNB进行UL发送的RLC数据的数据量为Y2。此外,将PDCP数据的分割比率(以后,称为比率)设为α。该比率α是发送给基站MeNB的数据量相对于发送给基站MeNB和基站SeNB的合计的数据量的比例。在以后的说明中也同样。但是,如此定义比率只不过是一例。
在该情况下,发送给基站MeNB的数据的数据量(缓冲器尺寸)成为αX+Y1,发送给基站SeNB的数据量(缓冲器尺寸)成为(1-α)X+Y2。
通过如上述那样设定比率α,能够将进行UL承载分割的情况下的对于基站MeNB和基站SeNB的数据的分配根据比率α来进行,但并不存在适当地计算该比率并进行设定的现有技术。因此,存在用户装置UE不能以适当的分配将UL数据滞留量报告给各基站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引起分配资源不足或资源的过多分配,招致UL吞吐量变差或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计算在用户装置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时使用的分割比率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以及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计算在用户装置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时使用的分割比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Rel-10之前的CA的图。
图2是表示双重连接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双重连接中的承载分割的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课题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UE的功能的概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例1-1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从基站对用户装置UE通知负荷信息时的禁止定时器(prohibitTimer)操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例1-2的图。
图10是表示例1-2中的比率α的转变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例1-3的图。
图12是表示例1-3中的比率α的转变的例子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例2-1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例2-2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例2-3的图。
图16是用户装置UE的功能结构图。
图17是表示用户装置UE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基站MeNB的功能结构图。
图19是表示基站MeNB的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设想支持LTE,但本发明不限于LTE,也能够应用于其他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只要不特别说明,则“LTE”的用语以3GPP的Rel-12或者Rel-12以后的方式的含义来使用。
(通信系统整体结构例)
图5中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通用)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分别连接到核心网络10的基站MeNB和基站SeNB,在与用户装置UE之间能够进行双重连接。此外,基站MeNB和基站SeNB之间例如能够通过X2接口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UE在UL发送时进行承载分割,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到基站MeNB和基站SeNB。如前述那样,在进行承载分割时,使用比率α来分配对基站MeNB的数据和对基站SeNB的数据。以下,将用户装置UE决定比率α的例子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将基站MeNB决定比率α并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例子作为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UE根据预定的规则来决定比率α。参照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如图6所示,用户装置UE包含作为进行比率α的计算的功能单元的比率计算单元101、和作为根据比率α将一个承载(通信路径)的数据分为两个(对MeNB和对SeNB)的功能单元的数据分配单元10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有基于无线质量和负荷信息(load信息)来决定比率α的例1-1、基于UL发送速率(UL发送速度)来决定比率α的例1-2、以及将例1-1和例1-2进行了组合的例1-3,以下说明各个例子。另外,能够将例1-1称为开环方式,将例1-2称为闭环方式。
如以下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例中,由PDCP实体进行比率α的计算,但这只不过是例子,也可以设为由用户装置UE中的PDCP实体以外的功能单元执行比率α的计算。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例中,设为由PDCP实体进行承载的数据的分割,但也可以在PDCP的前级(比PDCP更高的层)进行分割,也可以在PDCP的后级(比PDCP更低的层)进行分割。
<例1-1>
参照图7说明例1-1的处理内容。图7是主要表示用户装置UE中的执行例1-1所涉及的处理的PDCP实体的图。PDCP实体中的赋予序列号、压缩报头、隐藏、赋予PDCP报头的各个功能是现有的功能。图7所示的调度器100进行比率决定以及分配。即,在图7的例子中,调度器100包含图6所示的比率计算单元101和数据分配单元102。这一点在图9、图11中也同样。
如图7所示,调度器100接收路径损耗PL1(t)以及PL2(t)和业务量负荷信息(以下,负荷信息)Load1(t)以及Load2(t),基于这些信息来计算比率α,进行数据分配。在图7的例子中示出,根据时刻t的比率α(t),数据6被分为队列(queue)1。在图7的例子中,队列1相当于对基站MeNB的PDCP数据的缓冲器,队列2相当于对基站SeNB的PDCP数据的缓冲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被分配的数据的缓冲器可以是任一层的缓冲器。
路径损耗PL1(t)以及PL2(t)中的PL1(t)是基站MeNB与用户装置UE之间在时刻t的路径损耗,PL2(t)是基站SeNB与用户装置UE之间在时刻t的路径损耗。各路径损耗可以由用户装置UE基于来自基站(MeNB、SeNB)的接收信号等进行计算(估计),也可以设为用户装置UE从基站MeNB等接收在基站(MeNB、SeNB)中计算(估计)出的路径损耗而使用。另外,路径损耗是无线质量的例子,也可以取得路径损耗以外的信息作为无线质量并在比率α的计算中使用。在使用路径损耗的其他例子中也同样。作为在比率α的计算中使用的路径损耗以外的无线质量的信息,例如有CQI、RSRP、RSRQ等。
负荷信息Load1(t)以及Load2(t)中的Load1(t)是基站MeNB的负荷(load)信息,Load2(t)是基站SeNB的负荷信息。可以设为各负荷信息由基站(MeNB、SeNB)进行计算,并由用户装置UE从该基站(MeNB、SeNB)进行接收,也可以设为用户装置UE基于从各基站接收的信号的质量信息(RSRQ等)而计算(估计)各负荷信息。例如,负荷(Load)在相应eNB(MCG、SCG)中的激活UE数量越多时变得越大。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计算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
时刻t的比率α(t)基于PL1(t)、PL2(t)、Load1(t)、Load2(t)算出,因而能够表示为α(t)=f(PL1(t),PL2(t),Load1(t),Load2(t))。以下示出用于计算α的计算式的例子。
[数学式1]
上式中的
[数学式2]
是调度因子(Scheduling factor)。此外,ER是估计速率,由下式算出。
[数学式3]
上式中的ki是补偿因子(Compensating factor)(预定的系数)。
如式1所示,对负荷小且路径损耗小的基站侧的比率增大。另外,使用式1计算比率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设为使用无线质量和负荷信息通过其他方法来计算比率。
如前所述,负荷信息可以由用户装置UE从基站(MeNB、SeNB)接收,也可以设为由用户装置UE进行估计。在用户装置UE从基站(MeNB、SeNB)接收负荷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设为从基站MeNB接收Load1(t)且从基站SeNB接收Load2(t),也可以设为基站MeNB从基站SeNB接收Load2(t)且由基站MeNB将Load1(t)和Load2(t)通知给用户装置UE。此外,从基站(MeNB、SeNB)对用户装置UE的负荷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RRC信号进行,也可以通过MAC信号进行,也可以通过这些以外的信号来进行。
此外,也可以设为基站MeNB以被追加了SeNB(SCG)作为触发而进行负荷信息的通知。在追加SCG的情况下,基站MeNB对用户装置UE发送RRC信号,能够使用该RRC信号来通知负荷信息。
此外,也可以以基站MeNB或者基站SeNB中的负荷变化了预定的阈值以上作为触发,由基站将负荷信息通知给用户装置UE。例如,将基站MeNB中的预定的阈值设为3,在某时刻T1时基站MeNB的负荷值为10,若在时刻T2时负荷值成为了13,则由于变化了阈值以上,因而在T2的时刻进行将Load1(t)通知给用户装置UE的操作。也可以通过该触发而通知Load1(t)和Load2(t)的双方。
上述预定的阈值可以作为基站MeNB用的阈值1和基站SeNB用的阈值2而在基站之间分别设定,也可以使用共同的阈值。
另外,如果负荷信息动态地变化,则基站将再三发送负荷信息,通信的开销变大。因此,也可以设置禁止定时器(prohibitTimer),只在该禁止定时器没有启动的情况下通知负荷信息。设禁止定时器在通知了负荷信息的时刻启动。禁止定时器可以在基站之间通用,也可以对基站单独地设定值。
参照图8说明禁止定时器的操作例。在基站eNB(MeNB或者SeNB)中产生负荷信息通知的触发,将负荷信息通知给用户装置UE(步骤101)。此时,禁止定时器被启动。在禁止定时器已启动的时刻A,产生负荷信息的通知的触发,但由于禁止定时器已启动,因而不进行负荷信息的通知。
在禁止定时器期满后的时刻B产生了触发的情况下,由于禁止定时器已期满,因而进行负荷信息的通知(步骤102)。此外,在该时刻启动禁止定时器。
<例1-2>
下面,参照图9说明例1-2。如图9所示,在例1-2中,用户装置UE测量(取得)对基站MeNB(MCG)的UL发送速率R1(t)和对基站SeNB(SCG)的UL发送速率R2(t),调度器100使用R1(t)和R2(t)来计算比率α(t)。
在此,例如,设在数据发送开始时刻(t=0),α(0)=1/2,随着经过时刻t,作为α(t)=f(R1(t),R2(t))而计算α(t)。
在图9的例子中,作为在比率α计算中使用的UL发送速率,使用PDCP数据(UL PDCPPDU)的发送速率,但在比率α计算中使用的UL发送速率也可以是PDCP数据的发送速率以外的发送速率。例如,UL发送速率可以是UL MAC PDU发送速率,可以是UL RLC PDU发送速率,也可以是其他数据的发送速率。此外,关于MAC CE、RLC控制PDU(RLC control PDU)、PDCP控制PDU(PDCP control PDU)、MAC重发、RLC重发,也可以不作为速率的计算对象。
发送速率的测量(计算)例如定期进行。但是,也可以设为在没有UL发送的定时不进行发送速率的测量。也就是说,在没有UL发送的定时,R的值也可以不被更新。
此外,发送速率可以由用户装置UE测量,也可以由基站(MeNB、SeNB)测量UL数据的接收速率(相当于从用户装置UE来看的发送速率),并将测量的值通知给用户装置UE。基站中的接收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
以下示出例1-2中的比率α的计算式的例子。
[数学式4]
在上述的式2中,B1(0)=B2(0)=0、R1(0)=R2(0)=0。Bj(t)是在时刻t滞留在缓冲器j中的数据量。D(t)是在时刻t的流入数据量。Rj(t)是在时刻t的缓冲器j的UL发送速率。Δt是控制周期(例:BSR报告周期)。在此,缓冲器1是存储对基站MeNB的数据的缓冲器,缓冲器2是存储对基站SeNB的数据的缓冲器。上述的式2如下导出。
在时刻t滞留在缓冲器1中的数据量B1(t)是,对在t-Δt时刻的缓冲器滞留量(B1(t-Δt))加上从t-Δt到t为止流入缓冲器的数据量(α(t)×D(t)),并减去在此期间所发送的数据量(R1(t)×Δt(从缓冲器读出的数据量))后的值,因而如下算出。
B1(t)=B1(t-Δt)+α(t)×D(t)-R1(t)×Δt
同样地,如下算出B2(t)。
B2(t)=B2(t-Δt)+[1-α(t)]×D(t)-R2(t)×Δt
并且,在本例中,以B1(t)=B2(t)作为目标而求解,从而得到如上求出α(t)的式2。另外,以B1(t)=B2(t)作为目标是一例。此外,对于上述各式,也可以考虑遗忘系数。
下面,参照图10说明例1-2中伴随时间的经过的α的变化例。另外,也可以认为图10中的队列与上述的缓冲器同义。
如图10(a)所示,在t=0的时刻,初始值α(0)=1/2,并且,在队列1和队列2中存储着同量的数据。
如图10(b)所示,在t=1ms的时刻,成为α(1)=f(R1(1),R2(1))=1/4。在该时刻队列2为空(empty)。由于是α(1)=1/4,所以在该时刻产生的4个数据中的一个被存储在队列1,三个被存储在队列2。经过这样的状态转变,如图10(c)所示,在例如t=200ms时α成为适当的值。
<例1-3>
下面,说明例1-3。例1-3是将例1-1(开环方式)和例1-2(闭环方式)进行了组合的方式。即,如图11所示,在例1-3中,调度器100根据路径损耗(PL1(0)、PL2(0))、负荷信息(Load1(0)、Load2(0))、UL发送速率(R1(t)、R2(t))计算比率α。路径损耗、负荷信息、以及UL发送速率的取得方法如至今为止说明的那样。
在本例中,在计算时刻0的比率α时,如α(0)=f(PL1(0),PL2(0),Load1(0),Load2(0))那样,使用路径损耗和负荷信息,在计算时刻0以后的比率α时,如α(t)=f(α(t-1),R1(t),R2(t))那样,使用UL发送速率。但是,这样计算α是一例。
例1-3中的α(0)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数学式5]
上述的式3是在例1-1的计算式中设为t=0的式。此外,α(t)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数学式6]
在上述的式4中p、q是遗忘系数。在上述的式中,如果R1(t)为R2(t)以上,则增加α。即,增加分配给基站MeNB的数据量的比例。如果R1(t)小于R2(t),则减少α。即,增加分配给基站SeNB的数据量的比例。
下面,参照图12说明在例1-3中伴随时间的经过的α的变化例。
如图12(a)所示,在t=0的时刻,调度器100基于PL1(0)、Load1(0)、PL2(0)、Load2(0),作为α(0)=f(PL1(0),Load1(0),PL2(0),Load2(0))=2/5而计算α(0)。
如图12(b)所示,在t=1ms的时刻,成为α(1)=f(α(0),R1(t),R2(t))=1/4。经过这样的状态转变,如图12(c)所示,例如在t=100ms,α成为稳定的值。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如前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基站(MeNB或者SeNB)计算比率α,并将算出的比率α通知给用户装置UE,用户装置UE根据接收到的比率α而进行数据的分配。比率α可以在基站MeNB和基站SeNB中的任一方中进行计算,但在以下的例子中,说明由基站MeNB进行计算的例子。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比率α的计算方法本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计算方法相同。以下说明的例2-1、例2-2、例2-3分别与例1-1、例1-2、例1-3对应。
<例2-1>
参照图13说明例2-1的处理内容。如图13所示,基站MeNB包括作为计算比率α且将算出的比率α发送给用户装置UE的功能单元的调度器200。
在例2-1中,基站MeNB取得PL1(t)、PL2(t)、Load1(t)以及Load2(t),并基于这些,使用在例1-1中说明的计算式来算出比率α。
关于在比率α的计算中使用的参数中的PL1(t)和Load1(t),基站MeNB能够使用自身算出(估计)的值。关于PL2(t)和Load2(t),例如由基站SeNB计算并通过X2接口发送给基站MeNB。另外,作为通过X2接口来发送的信息,可以是PL2(t)或Load2(t)本身,也可以是为了计算这些而使用的信息。该信息例如是用于计算路径损耗的发送功率信息(例:PHR)、用于计算负荷信息的连接UE数量(细节后述)等。
这些是一例,关于路径损耗,也可以设为基站MeNB从用户装置UE接收有关MCG的发送功率信息(例:PHR)和有关SCG的发送功率信息,并使用接收到的发送功率信息来计算PL1(t)和PL2(t)。
此外,关于负荷信息,也可以是基站MeNB从用户装置UE接收有关MCG的质量信息(例:RSRQ)和有关SCG的质量信息,并使用接收到的质量信息来计算(估计)Load1(t)和Load2(t)。
此外,基站MeNB和基站SeNB能够分别使用RRC连接UE(RRC connected UE)数量、调度UE数量、DRX UE比率、个别(individual)资源使用率、基站中的CPU使用率、PDSCH/PUSCH/PUCCH使用率、DL缓冲器(DL buffer)滞留量的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来计算负荷信息。
<例2-2>
参照图14说明例2-2的处理内容。在例2-2中,基站MeNB的调度器200取得R1(t)和R2(t),使用在例1-2中说明的计算式来计算比率α。
关于在比率α的计算中使用的参数中的R1(t),基站MeNB能够使用自身计算(估计)的值。关于R2(t),例如由基站SeNB算出并通过X2接口发送给基站MeNB。
在例2-2中,基站MeNB(SeNB也同样)将用户装置UE中的UL发送速率作为UL接收速率来计算。作为UL接收速率,可以是UL MAC SDU接收速率、UL RLC SDU接收速率、UL PDCPSDU接收速率的任一个。此外,也可以只将特定的承载的速率(例:设定了承载分割(bearersplit)的承载)作为计算对象。
<例2-3>
参照图15说明例2-3的处理内容。例2-3是将例2-1和例2-2进行了组合的方式。在例2-3中,基站MeNB的调度器200使用在例1-3中说明的计算式,根据路径损耗(PL1(0)、PL2(0))、负荷信息(Load1(0)、Load2(0))、UL发送速率(R1(t)、R2(t))来计算比率α。
(装置结构、流程图)
在图16中示出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用户装置UE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UE具有DL信号接收单元301、UL信号发送单元302、负荷信息取得单元303、无线质量取得单元304、发送速率取得单元305、U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306、比率计算单元307。
DL信号接收单元301从基站(MeNB、SeNB)接收无线信号,并从无线信号提取信息。UL信号发送单元302根据发送信息而生成无线信号,并发送给基站(MeNB、SeNB)。此外,UL信号发送单元302具备UL数据的缓冲器1和缓冲器2。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303通过信号测量或者来自基站的信息接收等,取得负荷信息(例:Load1(t)、Load2(t))。无线质量取得单元304通过信号测量或者来自基站的信息接收等,取得无线质量(例:PL1(0)、PL2(0))。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305通过发送数据的速率测量或者来自基站的信息接收等,取得发送速率(R1(t)、R2(t))。U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306包含根据由比率计算单元307算出的比率α而将发送数据分配给缓冲器的功能。比率计算单元307通过在例1-1~1-3中说明的方法来计算比率α。
在图17中示出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用户装置UE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在例1-1~1-3中说明的那样,用户装置UE取得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发送速率等参数(步骤201)。用户装置UE使用在步骤201中取得的参数来计算比率α(步骤202),并基于该比率α,将承载分割对象的上行数据分配给缓冲器1和缓冲器2(步骤203)。并且,用户装置UE例如根据基于缓冲量的报告的来自基站(MeNB、SeNB)的资源分配,将被分配的数据发送给基站(MeNB、SeNB)(步骤204)。
在图18中示出与第二实施方式对应的基站MeNB的功能结构图。另外,在基站SeNB中进行比率α的计算的情况下,基站SeNB具备与图18所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MeNB具有DL信号发送单元401、UL信号接收单元402、负荷信息取得单元403、无线质量取得单元404、发送速率取得单元405、D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406、比率计算单元407、比率通知单元408、基站间通信单元409、调度单元410。
DL信号发送单元401根据发送信息而生成无线信号,并发送给用户装置UE。UL信号接收单元402从用户装置UE接收无线信号,并从无线信号提取信息。DL信号发送单元401具备临时存储要发送给用户装置UE的数据的缓冲器。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403通过信号测量、根据调度信息等的计算、来自基站SeNB的信息接收等,取得负荷信息(例:Load1(t)、Load2(t))。无线质量取得单元404通过信号测量、来自基站SeNB的信息接收等,取得无线质量(例:PL1(0)、PL2(0))。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405通过接收数据的速率测量、来自基站SeNB的信息接收等,取得发送速率(R1(t)、R2(t))。D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406取得DL缓冲器的滞留量。该滞留量能够用于负荷信息的计算。比率计算单元407通过在例2-1~2-3(也就是说,例1-1~1-3)中说明的方法来计算比率α。比率通知单元408进行用于将由比率计算单元407算出的比率α发送给用户装置UE的控制。
基站间通信单元409在与基站SeNB之间进行数据通信。调度单元410进行对用户装置UE的无线资源分配等调度。通过调度得到的资源分配信息等能够用于负荷信息的计算。
在图19中示出与第二实施方式对应的基站MeNB的操作的流程图。如在例2-1~2-3中说明的那样,基站MeNB取得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发送速率等参数(步骤301)。基站MeNB使用在步骤301中取得的参数而计算比率α(步骤302),并将该比率α通知给用户装置UE(步骤30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用户装置包括: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以及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通过如上构成用户装置,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计算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其结果,能够实现UL吞吐量的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同时进行通信的基站的数量不限于2。即使基站的数量为3以上,也能够关于其中的任意两个基站,如上述那样算出分割比率,其结果,能够算出针对所有基站的比率。
上述的用户装置也可以还包括: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以及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所述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和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分割比率。在该结构中,由于使用更多的参数,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算出分割比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通过如上构成基站,基站能够适当地计算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上述的基站也可以还包括: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以及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所述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和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分割比率。在该结构中,由于使用更多的参数,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算出分割比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由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用户装置执行,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包括:无线质量取得步骤,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取得步骤,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由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用户装置执行,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包括:发送速率取得步骤,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以及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由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执行,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包括:无线质量取得步骤,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负荷信息取得步骤,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发送步骤,将由所述比率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由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执行,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包括:发送速率取得步骤,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发送步骤,将由所述比率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通过上述的各方法,能够适当地计算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用户装置,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且通过由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具备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所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站,可以是具备CPU和存储器且通过由CPU(处理器)执行程序而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具备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的逻辑的硬件电路等硬件所实现的结构,也可以是程序和硬件混合存在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所公开的发明不限于那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会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换例、置换例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合适的任意值。上述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对于本发明不是本质性的,两个以上的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某一项目中记载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另一项目中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框图中的功能单元或者处理单元的边界不一定对应于物理上的元件的边界。多个功能单元的操作可以由物理上的一个元件进行,或者一个功能单元的操作也可以由物理上的多个元件进行。为了便于说明,用户装置、基站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进行了说明,但那样的各装置也可以由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由用户装置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由基站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可以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及其他适合的任意存储介质中。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则各种变形例、修正例、替换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国际专利申请基于2014年4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86728号主张其优先权,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86728号的全部内容引入本申请。
标号说明
MeNB、SeNB 基站
100、200 调度器
301 DL信号接收单元
302 UL信号发送单元
303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
304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
305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
306 U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
307 比率计算单元
401 DL信号发送单元
402 UL信号接收单元
403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
404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
405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
406 DL滞留数据管理单元
407 比率计算单元
408 比率通知单元
409 基站间通信单元
410 调度单元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2.一种用户装置,用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所述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以及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以及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
所述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和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分割比率。
4.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5.一种基站,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
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比率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以及
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
所述比率计算单元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和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分割比率。
7.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由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用户装置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步骤,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步骤,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以及
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8.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由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用户装置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步骤,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以及
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
9.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由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包括:
无线质量取得步骤,取得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第一无线质量、和所述用户装置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第二无线质量;
负荷信息取得步骤,取得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一负荷信息、和作为所述第二基站中的负荷信息的第二负荷信息;
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无线质量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无线质量以及第二无线质量、和由所述负荷信息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负荷信息以及第二负荷信息,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步骤,将由所述比率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10.一种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由对应于具备通过基站间载波聚合与用户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基站以及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包括:
发送速率取得步骤,取得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一发送速率、和作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对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发送的速率的第二发送速率;
比率计算步骤,使用由所述发送速率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以及第二发送速率,计算所述用户装置为了将上行数据分割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而使用的分割比率;以及
发送步骤,将由所述比率计算步骤所计算的所述分割比率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86728 | 2014-04-18 | ||
JP2014-086728 | 2014-04-18 | ||
PCT/JP2015/061463 WO2015159879A1 (ja) | 2014-04-18 | 2015-04-14 |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上りデータ分割比率算出方法、及び上りデータ分割比率提供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65511A true CN106165511A (zh) | 2016-11-23 |
Family
ID=5432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9587.3A Pending CN106165511A (zh) | 2014-04-18 | 2015-04-14 | 用户装置、基站、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以及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111911A1 (zh) |
JP (1) | JP6456926B2 (zh) |
CN (1) | CN106165511A (zh) |
WO (1) | WO201515987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1944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网络节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92016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85212B2 (en) | 2014-03-20 | 2019-05-07 | Kyocera Corporation | Master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JP6425800B2 (ja) * | 2015-04-10 | 2018-11-2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セッサ |
JP2018056974A (ja) * | 2016-09-30 | 2018-04-05 | Kddi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
EP3556176B1 (en) | 2016-12-19 | 2023-03-22 | Netsia, Inc. | Method for programmable virtualiz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of split-channel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tilizing dual connectivity |
WO2018116096A1 (en) | 2016-12-19 | 2018-06-28 | Netsi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able virtualization of co-channel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tilizing dual connectivity |
KR102386305B1 (ko) * | 2017-07-25 | 2022-04-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9030077A1 (en) * | 2017-08-10 | 2019-02-14 | Son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
CN110572882B (zh) * | 2017-08-11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
JP7003590B2 (ja) * | 2017-11-15 | 2022-01-2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
CN111937433A (zh) * | 2018-04-03 | 2020-11-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KR20210009734A (ko) * | 2019-07-17 | 2021-0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KR20210009730A (ko) * | 2019-07-17 | 2021-0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JP7095005B2 (ja) * | 2020-03-02 | 2022-07-04 | 株式会社構造計画研究所 | 衛星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衛星通信方法 |
US11330471B2 (en) * | 2020-06-22 | 2022-05-10 | T-Mobile Usa, Inc. | Simultaneous multi-path uplink transmissions to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11582645B1 (en) * | 2020-11-13 | 2023-02-14 | Sprint Spectrum Llc | Use of per-connection frequency bandwidth as basi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air-interface communication with dual-connected device |
US11546792B1 (en) | 2021-02-18 | 2023-01-03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control of split-uplink-mode operation to help facilitate resource availability for UEs served without split uplink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857A (zh) * | 2003-05-16 | 2006-06-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基站和无线终端 |
CN101567841A (zh) * | 2008-04-24 | 2009-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转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868998A (zh) * | 2007-11-20 | 2010-10-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时机性的上行链路调度 |
US20130176988A1 (en) * | 2010-02-12 | 2013-07-1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ata split between multiple sites |
CN103339993A (zh) * | 2010-12-10 | 2013-10-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软切换中的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解码的改进管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30132U (en) * | 2011-07-15 | 2012-05-21 | Wistron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ts battery releasing structure |
GB201122010D0 (en) * | 2011-12-21 | 2012-02-01 | Element Six Abrasives Sa | A method for attaching a pre-sintered body of polycrystalline diamondmaterial to a substrate |
KR102091265B1 (ko) * | 2013-07-10 | 2020-03-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을 이용한 다중 셀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
CN104640223B (zh) * | 2013-11-11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bsr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
2015
- 2015-04-14 CN CN201580019587.3A patent/CN106165511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4-14 WO PCT/JP2015/061463 patent/WO201515987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14 US US15/129,446 patent/US2017011191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4-14 JP JP2016513791A patent/JP645692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857A (zh) * | 2003-05-16 | 2006-06-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基站和无线终端 |
CN101868998A (zh) * | 2007-11-20 | 2010-10-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时机性的上行链路调度 |
CN101567841A (zh) * | 2008-04-24 | 2009-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转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30176988A1 (en) * | 2010-02-12 | 2013-07-1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ata split between multiple sites |
CN103339993A (zh) * | 2010-12-10 | 2013-10-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软切换中的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解码的改进管理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1944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终端、网络节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92016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系统 |
CN109392016B (zh) * | 2017-08-11 | 2022-06-2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数据传输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56926B2 (ja) | 2019-01-23 |
WO2015159879A1 (ja) | 2015-10-22 |
JPWO2015159879A1 (ja) | 2017-04-13 |
US20170111911A1 (en) | 2017-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5511A (zh) | 用户装置、基站、上行数据分割比率计算方法、以及上行数据分割比率提供方法 | |
CN102027794B (zh) |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3765798B (zh) | 降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期间的信令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647415B2 (en) | Handling delay budg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394484B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835516A (zh) | 用于共享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974436B (zh) | 一种调度优先级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0932724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5188110A (zh) | 确定性rrc连接 | |
CN103931262B (zh) |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和设备 | |
CN11026644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06105307A (zh)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 |
CN105025557A (zh) | 应用与基带层操作之间的协调 | |
WO2016082453A1 (zh) | 虚拟小区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RU2010115370A (ru) | Дифференциация категорий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gos) в сет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CN108809742B (zh) | 一种确定无线承载重复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748914B (zh) | 基于过程延迟的准入控制节点和方法 | |
CN109479295A (zh) | 传输状态报告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CN106068659A (zh) | 参数测量装置、基站及通信系统 | |
CN108476108A (zh) | 资源需求信令以及速率设置 | |
CN110972150A (zh) |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4244274B (zh) | 一种无线保真Wi-Fi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9600852A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 |
CN108463001A (zh) | 物联网中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
CN107295643A (zh) | 一种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