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5332A -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5332A
CN106165332A CN201580018552.8A CN201580018552A CN106165332A CN 106165332 A CN106165332 A CN 106165332A CN 201580018552 A CN201580018552 A CN 201580018552A CN 106165332 A CN106165332 A CN 106165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ck
packet
tuning
network
timing config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85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5332B (zh
Inventor
M·K·高恩达
G·A·肖
R·夏希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5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5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1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涉及用于在用户装备(UE)调谐离开第一网络后又调谐返回到第一网络之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UE可以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并且响应于该确定而从默认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触发事件而使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

Description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35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S/N.61/978,538以及于2015年4月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S/N.14/681,637的优先权,这两篇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用于在调谐离开之后接收到脱序分组时加速发送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新兴电信标准的一示例是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LTE-A)是对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它被设计成通过改善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以及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他开放标准更好地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LTE技术中的进一步改进的需要。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概述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于该确定而修改否定确收(NACK)定时配置,以及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该装备一般包括用于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的装置。该装备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该确定而修改NACK定时配置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的装置。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响应于触发事件,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修改NACK定时配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UE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指令,该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响应于该确定而修改NACK定时配置,以及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各方面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参照附图所描述并且如通过附图所解说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处理系统。“LTE”一般指LTE、高级LTE(LTE-A)、无执照频谱中的LTE(空白空间LTE)等。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网络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解说接入网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解说LTE中的D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解说LTE中的U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解说用于用户面及控制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接入网中的演进型B节点和用户装备的示例的示图。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例如由UE执行以用于发送快速NACK的示例操作。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对缺失分组进行快速否定确收的示例呼叫流。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例如由UE执行以用于发送快速NACK的示例操作。
详细描述
UE可配置有双SIM(订户身份模块)能力,其具有两个SIM适配器来容纳两个SIM卡,每个SIM卡被调谐到不同信道/网络。在双SIM双待(DSDS)配置中,两个SIM卡均可以待机以等待呼叫/数据连接。然而,一次仅一个SIM可被活跃地调谐至信道/网络。UE可被配置成周期性地调谐离开活跃呼叫以监听另一信道/网络上的数据(例如,寻呼)。基站一般看不到此调谐离开并继续向UE发送分组。由于UE在被调谐离开时未在监听该基站,因此它可能错过由该基站在此调谐离开期间传送的分组。UE一般基于例如在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的脱序分组来确定错过了分组。UE一般响应于检测到缺失分组而启动重排序定时器,并且在该重排序定时器期满之际发送NACK以检索缺失分组。然而,这可能引入填充作为此调谐离开的结果而造成的数据间隙的大量延迟。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用于在用户装备(UE)调谐离开第一网络后又调谐返回到第一网络之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在某些方面,UE可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并且响应于该确定而从默认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触发事件而使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以便比预期更快速地传送NACK以供更快地恢复缺失分组。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给出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由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来解说。这些元素可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此类元素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作为示例,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其他配置成执行本公开中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合适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固件、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
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被实现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如果被实现在软件中,那么这些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被存储或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PCM(相变存储器)、闪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图1是解说可以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LTE网络架构100的示图。例如,UE102可配置有双SIM能力,其中一个SIM被配置成与第一基站(例如,eNB 106)联用并且另一SIM被配置成与另一eNB(例如,eNB 108)联用。UE 102可被活跃地调谐至eNB 106并且可周期性地调谐离开以从eNB 108接收数据。如上所述,eNB 106可能看不到该调谐离开并继续在该调谐离开期间向UE 102传送分组,并且UE 102可能错过这些分组,因为它在此调谐离开期间未在监听eNB 106。UE 102在调谐返回到eNB 106之后一旦接收到脱序分组,就可确定它已错过由eNB 106传送的分组。
在某些方面,相对于使用默认配置,UE 102可以从默认网络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以更快速地检索缺失分组。在一方面,UE 102可响应于检测到触发事件而使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以便比预期更快速地传送NACK以供更快地恢复缺失分组。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
LTE网络架构100可称为演进型分组系统(EPS)100。EPS 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102、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104、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10、归属订户服务器(HSS)120、以及运营商的IP服务122。EPS可与其他接入网互连,但出于简单化起见,那些实体/接口并未示出。示例性的其他接入网可以包括IP多媒体子系统(IMS)PDN、因特网PDN、管理性PDN(例如,置备PDN)、因载波而异的PDN、因运营商而异的PDN、和/或GPS PDN。如图所示,EPS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本公开中通篇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被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
E-UTRAN包括演进型B节点(eNB)106和其他eNB 108。eNB 106提供朝向UE 102的用户面及控制面协议终接。eNB 106可经由X2接口(例如,回程)连接到其他eNB 108。eNB 106也可被称为基站、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eNB 106可为UE 102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UE 102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UE 102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
eNB 106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12、其他MME 114、服务网关116、以及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是处理UE 102与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一般而言,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所有用户IP分组通过服务网关116来传递,服务网关116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18。PDN网关118提供UE IP地址分配以及其他功能。PDN网关118连接到运营商的IP服务122。运营商的IP服务122可包括例如因特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以及PS(分组交换)流送服务(PSS)。以此方式,UE 102可通过LTE网络耦合至PDN。
图2是解说可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LTE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200的示例的示图。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UE 206可以能够进行DSDS操作,并且可以实现用于对在调谐离开期间错过的分组进行快速否定确收的技术。在一方面,UE 206可以从默认网络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以比使用默认配置更快速地检索缺失分组。在一方面,UE 206可响应于检测到触发事件而使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以便比预期更快速地传送NACK以供更快地恢复缺失分组。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
在此示例中,接入网200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区划(蜂窝小区)202。一个或多个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具有与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202交叠的蜂窝区划210。较低功率类eNB 208可被称为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较低功率类eNB208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家用eNB(HeNB))、微微蜂窝小区、或者微蜂窝小区。宏eNB 204各自被指派给相应的蜂窝小区202并且被配置成为蜂窝小区202中的所有UE 206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在接入网200的此示例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换性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B 204负责所有与无线电有关的功能,包括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以及与服务网关116的连通性。网络2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未示出)。根据一个应用,UE可以用作中继器。
接入网200所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取决于正部署的特定电信标准而变动。在LTE应用中,在DL上使用OFDM并且在UL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从以下详细描述中领会的,本文给出的各种概念良好地适用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概念可以容易地扩展到采用其他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他电信标准。作为示例,这些概念可扩展到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颁布的作为CDMA 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采用CDMA向移动站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这些概念还可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诸如TD-SCDMA)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采用OFDMA的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Flash-OFDM。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所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eNB 204可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MIMO技术的使用使得eNB 204能利用空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被用于在相同频率上同时传送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可被传送给单个UE 206以增大数据率或传送给多个UE 206以增加系统总容量。这是藉由对每一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例如,应用振幅和相位的比例缩放)并且然后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在DL上传送每一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达成的。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带有不同空间签名地抵达(诸)UE 206处,这些不同的空间签名使得每个UE 206能够恢复旨在去往该UE 206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UL上,每个UE 206传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eNB 204能够标识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空间复用一般在信道状况良好时使用。在信道状况不那么有利时,可使用波束成形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以供通过多个天线传输来达成。为了在蜂窝小区边缘处达成良好覆盖,单流波束成形传输可结合发射分集来使用。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将参照在DL上支持OFDM的MIMO系统来描述接入网的各种方面。OFDM是将数据调制到OFDM码元内的数个副载波上的扩频技术。这些副载波以精确频率分隔开。该分隔提供使接收机能够从这些副载波恢复数据的“正交性”。在时域中,可向每个OFDM码元添加保护区间(例如,循环前缀)以对抗OFDM码元间干扰。UL可使用经DFT扩展的OFDM信号形式的SC-FDMA来补偿高峰均功率比(PAPR)。
图3是解说LTE中的D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300。帧(10ms)可被划分成具有索引0-9的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可包括2个连贯的时隙。可使用资源网格来表示2个时隙,其中每个时隙包括一资源块。该资源网格被划分成多个资源元素。在LTE中,资源块包含频域中的12个连贯副载波,并且对于每个OFDM码元中的正常循环前缀而言,包含时域中的7个连贯OFDM码元,或即包含84个资源元素。对于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形,资源块包含时域中的6个连贯OFDM码元,并且具有72个资源元素。如指示为R 302、R 304的一些资源元素包括DL参考信号(DL-RS)。DL-RS包括因蜂窝小区而异的RS(CRS)(有时也称为共用RS)302以及因UE而异的RS(UE-RS)304。UE-RS 304仅在对应的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所映射到的资源块上传送。由每个资源元素携带的比特数目取决于调制方案。因此,UE接收的资源块越多且调制方案越高,则该UE的数据率就越高。
在LTE中,eNB可为该eNB中的每个蜂窝小区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副同步信号(SSS)。主同步信号和副同步信号可在具有正常循环前缀(CP)的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和5中的每一者中分别在码元周期6和5中被发送。同步信号可被UE用于蜂窝小区检测和捕获。eNB可在子帧0的时隙1中的码元周期0到3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携带某些系统信息。
eNB可在每个子帧的第一个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CFICH可传达用于控制信道的码元周期的数目(M),其中M可以等于1、2或3并且可以逐子帧地改变。对于小系统带宽(例如,具有少于10个资源块),M还可等于4。eNB可在每个子帧的头M个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ICH可携带用于支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信息。PDCCH可携带关于对UE的资源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控制信息。eNB可在每个子帧的其余码元周期中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可携带给予为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所调度的UE的数据。
eNB可在由该eNB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发送PSS、SSS和PBCH。eNB可在每个发送PCFICH和PHICH的码元周期中跨整个系统带宽来发送这些信道。eNB可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中向UE群发送PDCCH。eNB可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中向特定UE发送PDSCH。eNB可按广播方式向所有UE发送PSS、SSS、PBCH、PCFICH和PHICH,可按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CCH,并且还可按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SCH。
在每个码元周期中有数个资源元素可用。每个资源元素(RE)可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并且可被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码元,该调制码元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每个码元周期中未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可被安排成资源元素群(REG)。每个REG可包括一个码元周期中的四个资源元素。PCFICH可占用码元周期0中的四个REG,这四个REG可跨频率近似均等地间隔开。PHICH可占用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码元周期中的三个REG,这三个REG可跨频率展布。例如,用于PHICH的这三个REG可都属于码元周期0,或者可展布在码元周期0、1和2中。举例而言,PDCCH可占用头M个码元周期中的9、18、36或72个REG,这些REG可从可用REG中选择。仅仅某些REG组合可被允许用于PDCCH。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一些方面,一个子帧可包括不止一个PDCCH。
UE可获知用于PHICH和PCFICH的具体REG。UE可搜索不同REG组合以寻找PDCCH。要搜索的组合的数目通常少于允许用于PDCCH的组合的数目。eNB可在UE将搜索的任何组合中向该UE发送PDCCH。
图4是解说LTE中的UL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400。用于UL的可用资源块可被划分成数据区段和控制区段。控制区段可形成在系统带宽的2个边缘处并且可具有可配置大小。控制区段中的这些资源块可被指派给UE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数据区段可包括所有不被包括在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该UL帧结构导致数据区段包括毗连的副载波,这可允许单个UE被指派数据区段中的所有毗连副载波。
UE可被指派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410a、410b以向eNB传送控制信息。该UE还可被指派数据区段中的资源块420a、420b以向eNB传送数据。该UE可在该控制区段中获指派的资源块上在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中传送控制信息。该UE可在该数据区段中获指派的资源块上在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中仅传送数据或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两者。UL传输可横跨子帧的这两个时隙并且可跨频率跳跃。
资源块集合可被用于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430中执行初始系统接入并达成UL同步。PRACH 430携带随机序列并且不能携带任何UL数据/信令。每个随机接入前置码占用与6个连贯资源块相对应的带宽。起始频率由网络指定。即,随机接入前置码的传输被限制于某些时频资源。对于PRACH不存在跳频。PRACH尝试被携带在单个子帧(1ms)中或包含数个毗连子帧的序列中,并且UE每帧(10ms)仅可作出单次PRACH尝试。
图5是解说LTE中用于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电协议架构的示例的示图500。用于UE和eNB的无线电协议架构被示为具有三层: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低层并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将在本文中被称为物理层506。层2(L2层)508在物理层506之上并且负责UE与eNB之间在物理层506之上的链路。
在用户面中,L2层508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51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512、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514子层,它们在网络侧上终接于eNB处。尽管未示出,但是UE在L2层508之上可具有若干个上层,包括在网络侧终接于PDN网关118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以及终接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的应用层。
PDCP子层514提供在不同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514还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报头压缩以减少无线电传输开销,通过将数据分组暗码化来提供安全性,以及提供对UE在各eNB之间的切换支持。RLC子层512提供对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装、对丢失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对数据分组的重排序以补偿由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造成的无序接收。MAC子层510提供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510还负责在各UE间分配一个蜂窝小区中的各种无线电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510还负责HARQ操作。
在控制面中,用于UE和eNB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对于物理层506和L2层508而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控制面而言没有报头压缩功能。控制面还包括层3(L3层)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子层516。RRC子层516负责获得无线电资源(即,无线电承载)以及负责使用eNB与UE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各下层。
图6是可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接入网中eNB 610与UE 650通信的框图。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UE 650可以能够进行DSDS操作,并且可以实现用于对在调谐离开期间错过的分组进行快速否定确收的技术。在一方面,UE 650可以从默认网络配置修改NACK定时配置以比使用默认配置更快速地检索缺失分组。在一方面,UE 650可响应于检测到触发事件而使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以便比预期更快速地传送NACK以供更快地恢复缺失分组。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
在DL中,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75。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的功能性。在DL中,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度量来向UE 650进行的无线电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UE 650的信令。
TX(发射)处理器616实现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这些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成UE 650处的前向纠错(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振幅调制(M-QAM))向信号星座进行的映射。随后,经编码和调制的码元被拆分成并行流。每个流随后被映射到OFDM副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中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复用、并且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到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码元流的物理信道。该OFDM流被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674的信道估计可被用来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于空间处理。该信道估计可以从由UE 650传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推导出来。每个空间流随后经由分开的发射机618TX被提供给一不同的天线620。每个发射机618TX用各自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输。
在UE 650处,每个接收机654RX通过其各自相应的天线652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54RX恢复出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接收机(RX)处理器656。RX处理器656实现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656对该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出以UE 650为目的地的任何空间流。如果有多个空间流以该UE 650为目的地,那么它们可由RX处理器656组合成单个OFDM码元流。RX处理器656随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该OFDM码元流从时域变换到频域。该频域信号对该OFDM信号的每个副载波包括单独的OFDM码元流。通过确定最有可能由eNB 610传送了的信号星座点来恢复和解调每个副载波上的码元、以及参考信号。这些软判决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658计算出的信道估计。这些软判决随后被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出原始由eNB 610在物理信道上传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这些数据和控制信号随后被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59。
控制器/处理器659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60相关联。存储器660可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处理器659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组装、暗码译解、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这些上层分组随后被提供给数据阱662,数据阱662代表L2层以上的所有协议层。各种控制信号也可被提供给数据阱662以进行L3处理。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使用确收(ACK)和/或否定确收(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
在UL中,数据源667被用来将上层分组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59。数据源667代表L2层以上的所有协议层。类似于结合由eNB 610进行的DL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性,控制器/处理器659通过提供报头压缩、暗码化、分组分段和重排序、以及基于由eNB 610进行的无线电资源分配在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进行的复用,来实现用户面和控制面的L2层。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对eNB 610的信令。
由信道估计器658从由eNB 610所传送的参考信号或者反馈推导出的信道估计可由TX处理器668用来选择恰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促成空间处理。由TX处理器668生成的诸空间流经由分开的发射机654TX被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52。每个发射机654TX用各自的空间流来调制RF载波以供传输。
在eNB 610处以与结合UE 6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相类似的方式来处理UL传输。每个接收机618RX通过其相应各个天线620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18RX恢复出被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将该信息提供给RX处理器670。RX处理器670可实现L1层。
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675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76相关联。存储器676可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UL中,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传输信道与逻辑信道之间的分用、分组重组、暗码解译、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出来自UE 650的上层分组。来自控制器/处理器675的上层分组可被提供给核心网。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进行检错以支持HARQ操作。控制器/处理器675、659可分别指导eNB 610和UE 650处的操作。
UE 650处的控制器/处理器659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执行或指导操作,例如图7和9中各自的操作700和9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例如,控制器/处理器659可被配置成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并且响应于该确定而修改NACK定时配置。在此类方面,控制器/处理器659和TX处理器668可被配置成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使发射机654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在某些方面,图6中所示的任何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被用于执行示例操作700和9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660和676可以分别存储UE 650和eNB 61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这些数据和程序代码能由UE 650和eNB610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访问和执行。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示例技术
如上所述,UE可配置有双SIM能力(双订户身份模块)。在此方面,UE可包括两个SIM适配器来容纳两个SIM卡。双SIM操作允许单个UE使用在不同射频(RF)信道上操作的两种服务(或网络)。在另一方面,双SIM操作可允许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其中对每一种RAT的接入可基于不同的SIM卡。
在某些方面,配置了双SIM双待(DSDS)的UE允许这两个SIM卡待机以等待呼叫/数据连接。当在一个SIM卡上建立呼叫/数据时,另一个SIM卡不再活跃。在双SIM配置中,这两个SIM对接收链进行时分,接收链包括例如至少一组天线(例如,天线652)以及RX处理器(例如,图6的RX处理器656)。在一方面,一次仅一个SIM可以使用该接收链。由此,一次仅一个SIM可被活跃地调谐至信道/网络。在某些方面,根据3GPP标准,当具有双SIM配置的UE在一个信道(关联到其中一个SIM)上具有活跃呼叫时,该UE周期性地调谐离开该活跃信道以监视另一个信道(关联到另一个SIM)以检查呼叫或数据。例如,UE的第一SIM可被配置成与LTE网络联用并且第二SIM可被配置成与1x网络联用。这两个SIM可以共享UE处的单个接收链。当被调谐至LTE网络时,UE可被配置成周期性地调谐离开以监听来自1x网络的寻呼。
在某些方面,UE处的这两个SIM可以共享该UE处的两个或更多个接收链,每个接收链包括它自己的天线集和RX处理器。在一方面,这两个或更多个接收链可被配置成一次调谐至单个信道/网络。例如,UE可具有两个分开的接收链,并且可被配置成在第一接收链上接收具有奇序列号的分组以及在第二接收链上接收具有偶序列号的分组。在一方面,UE可被配置成周期性地将这些接收链中的一个接收链调谐离开(分集调谐离开)以监听第二信道/网络上的寻呼。
eNB一般看不到此类调谐离开。由此,当UE被调谐离开RF信道时,eNB可在此RF信道上向UE发送分组。由于UE未在监听此信道,这些分组可能未被UE接收到并且可能丢失。当UE调谐返回到其原始RF信道并在此信道上接收到下一分组时,在此调谐离开期间已错过一个或多个分组。在一方面,UE基于在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的脱序分组来确定缺失分组。
在某些方面,根据3GPP标准,在UE调谐离开至不同的频率信道后又调谐返回到原始RF并且基于所接收到的脱序分组检测到缺失分组之后,UE启动默认重排序定时器。在一方面,UE可在该重排序定时器期满之际向eNB发送NACK以供重传所检测到的缺失分组。然而,这可能引入填充作为调谐离开的结果所引起的数据间隙的大量延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讨论了UE可藉以修改(例如,缩短)NACK定时配置(例如,默认配置)的技术,以使UE能够在调谐返回之后以比通过使用默认重排序定时器可用的方式更快的方式发送针对缺失分组的NACK。
在某些方面,响应于检测到触发条件或事件,UE可以使用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例如,由网络所定义的默认NACK定时配置)的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触发事件可包括在调谐返回之后检测到缺失分组、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保持分组直至可以填充由缺失分组造成的间隙、或者调谐返回到网络。UE可在该激进时间段期满之后恢复到默认NACK定时配置。在一方面,可在UE处配置激进NACK定时配置。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例如由UE执行以用于发送快速NACK的示例操作700。
操作700始于在702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在704,UE可响应于对触发事件的确定而修改(例如,缩短)NACK定时配置。如上所述,该修改可包括使用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的激进NACK定时配置达可配置时间段。在706,UE可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在某些方面,作为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一部分,取代或连同在调谐返回后在下行链路(DL)上接收到第一脱序分组之后启动重排序定时器,UE可在检测到缺失分组之后基本上立即在RLC层级发送针对任何检测到的缺失分组的NACK。例如,一旦UE调谐返回到原始频率,UE就接收到RF可用指示,此后UE监视任何新接收到的分组并且确定是否错过了任何分组(例如,在调谐离开期间)。
如果UE接收到脱序分组,则UE可确定错过了分组。如果UE确定缺失一个或多个分组(例如,数据接收中存在间隙),则UE可在该确定之后(例如,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向eNB发送NACK以供由eNB重传缺失分组。在某些方面,如果调谐离开相对较小且UE未接收到任何脱序分组,则它不发送任何NACK。
在某些方面,作为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一部分,UE可在调谐返回到原始信道之后使用默认重排序定时器的更激进配置,以计及信道上这一时间段内的接收间隙。例如,重排序定时器的激进配置可包括使用较短的重排序定时器(例如,10ms)而非由网络配置的重排序时间(例如,40ms),从而UE可以较早发送NACK并且相对较快地接收重传。
在某些方面,UE可在接收到RF可用指示之后启动可配置定时器(例如,激进NACK配置定时器)以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并且使用该激进重排序定时器直至激进NACK配置定时器期满。UE可在该定时器期满之际恢复到默认重排序定时器配置。在某些方面,UE可在接收到脱序分组之际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并且保持该激进配置直至恢复所有或大部分缺失分组。在一方面,激进重排序定时器可以是在UE处可配置的。
以上用于更快速地恢复缺失分组的技术可应用于上述分集调谐离开场景。例如,如果UE具有调谐至一信道的两个接收链并且其中一个接收链周期性地调谐离开以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数据,则以上讨论的激进NACK定时配置可被用来恢复在该接收链被调谐离开时错过的分组。在一方面,可在确定在该接收链调谐离开后又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脱序分组之际应用激进NACK定时配置。
在某些方面,如上所述,UE可被配置成在第一接收链上接收具有奇序列号的分组并且在第二接收链上接收具有偶序列号的分组。由此,当这些UE接收链中的一个UE接收链调谐离开时,UE知晓错过了哪些分组(例如无需接收到脱序分组)。例如,如果接收具有奇序列号的分组的接收链被调谐离开,则分组次序中的所有间隙将在调谐离开期间处于奇数分组的位置。由此,在某些方面,由于这些间隙是确定性的(即,UE知晓将在调谐离开期间错过哪些分组),因此UE可以能够比通常更快地触发NACK以填充这些间隙。例如,一旦接收链调谐返回到原始信道,UE就可以开始发送针对缺失分组的NACK。在某些方面,虽然以上示例讨论了第一和第二接收链被配置成分别接收具有奇序列号和偶序列号的分组,但是可注意到,在UE处的接收链可被配置成按任何次序接收分组。例如,UE可被配置成在一个接收链上连续接收五个分组之后切换接收链。此外,UE可配置有两个以上接收链,其中接收链接收分组的次序被预配置。
在某些方面,每当UE检测到分组次序中的间隙(例如,由于缺失分组)时,其将到所接收到的最高序列号的所有收到分组保持在其存储器中,直至该间隙被填充。在一方面,UE可能不具有足够的存储器来存储所有分组,直至该间隙被填充。在此类情形中,流控制触发机制可以触发激进NACK定时配置以更快地填充这些间隙,以便释放存储器。例如,一旦检测到存储器不足(例如,低于可配置阈值),UE就可以开始发送NACK而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附加地或替换地,UE可以使用较短的重排序定时器直至存储器被释放(例如,高于可配置阈值)。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由UE 802对缺失分组进行快速否定确收的示例呼叫流。
在一些情形中,UE 802可以能够进行双SIM操作,并且可被配置成在两个分开的信道/网络上通信。例如,UE 802可被配置成在不同信道上接收来自基站(BS1)804和BS2 806的数据分组。在一方面,BS1 804和BS2 806可以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服务UE802。此外,UE 802可具有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接收链的接收链集合,该集合中的接收链一次被调谐至BS1 804和BS2 806之一。
如图8所示,在808,UE 802被调谐至BS1 804并且在下行链路上接收来自BS1 804的数据分组。如上所述,在812,UE 802可被配置成周期性地调谐离开(例如,将一个或多个接收链调谐离开)BS1 804以接收来自BS2 806的数据(例如,寻呼)。在监听来自BS2 806的寻呼之后,UE 802在所配置的时间段(例如,由网络或在UE处配置的时间段)之后将这一个或多个接收链调谐返回到BS1 804(在814)。在816,UE 802接收来自BS1 804的RF可用指示,并且在818开始接收来自BS 804的分组。
在820,作为调谐离开的结果,UE 802接收到脱序分组,该脱序分组指示接收自BS1804的分组次序中的间隙。响应于接收到脱序分组,UE 802在822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
如上所述,作为激进NACK配置的一部分,UE 802可在接收到脱序分组之后基本上立即发送针对缺失分组的NACK,或者使用相对于默认重排序定时器更短的重排序定时器来触发更快的NACK。如图8所示,UE 802基于激进NACK配置在824发送针对缺失分组的快速NACK,并且在826接收来自BS1 804的缺失分组。在828,UE 802在可配置时间段之后终止激进NACK配置并且恢复到网络配置的NACK定时配置。
在某些方面,激进NACK配置可由UE 802作出存储器不足(例如,低于阈值)的确定来触发。例如,一旦检测到脱序分组,UE 802就可继续使用默认NACK配置直至其确定UE 802处的存储器低于阈值,此时UE可触发激进NACK配置来快速地恢复缺失分组以释放该存储器。
由此,以上讨论的技术使得能够相对较早地对缺失分组进行否定确收,从而导致eNB相对较快速地重传缺失分组,藉此相对较快速地填充接收间隙并增加吞吐量。
在某些方面,UE可以使用以上所讨论的办法的组合。例如,在获得RF可用指示之后,UE可针对基于在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第一或前几个脱序分组所检测到的缺失分组基本上立即发送NACK(例如,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并且还在调谐返回之后运行激进NACK定时配置(包括较短的重排序定时器)达可配置时间段以计及在此时段期间检测到的任何进一步间隙。
在某些方面,针对基于第一或前几个分组所检测到的间隙基本上立即发送NACK可能造成BLER(块差错率),因此UE可能在将来错过更多的分组。在RF可用指示之后保持激进配置达一段时间有助于恢复这些缺失分组。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例如由UE(例如,UE 650、UE 102、UE 206等)执行以用于发送快速NACK的示例操作900。
操作900始于在902,UE例如在已从第一网络调谐离开至第二网络之后从第二网络调谐返回到第一网络。在904,UE在调谐返回之后接收针对第一网络的RF可用指示。
在906,UE可在调谐返回时接收到针对第一网络的RF可用指示之后例如通过启动定时器来开始激进NACK配置的时间段。在908,UE可监视所接收到的分组并且尝试检测其是否已错过任何分组。
在910,UE可接收脱序分组,其指示UE已错过一个或多个分组(例如,由于调谐离开)。在912,如果在910接收到的脱序分组是调谐返回之后的第一分组,则操作行进至914,在此UE立即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例如,无需启动重排序定时器)。
在912,如果所检测到的脱序分组不是调谐返回之后的第一分组,则操作行进至916,在此UE可检查激进NACK配置的时间段是否已期满。在一方面,UE可通过检查在906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已期满来确定该时间段是否已期满。
如果该激进时段尚未期满,则操作行进至918,在此UE可根据激进重排序定时器开始执行NACK(达该激进配置时段的剩余历时)。如上所述,激进重排序定时器的值可以小于由网络所定义的默认值。在922,UE可在激进重排序定时器期满之际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
在916,如果激进时段已期满,则UE可在默认定时器期满之后发送NACK(在922)。如上所述,UE可在906启动的定时器期满之际终止激进NACK时间段。
可注意到,以上讨论的用于快速否定确收以供恢复缺失分组的技术不仅限于调谐离开和调谐返回场景。这些技术可应用于检测到缺失分组并且需要快速地恢复这些分组以填充收到分组次序中的一个或多个间隙的任何情境。
应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办法的解说。应理解,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编排这些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此外,一些步骤可被组合或被略去。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给出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此外,术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他性“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例如“X采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可兼排列。即,例如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一般应当被解释成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以及a-b-c。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改动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语言上的权利要求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元素应被解释为装置加功能,除非该元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

Claims (30)

1.一种由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
响应于所述确定,修改否定确收(NACK)定时配置;以及
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确定接收到指示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脱序分组,其中确定所述触发事件包括确定可用于存储所接收到的脱序分组的存储器已下降到低于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是在所述UE处可配置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其中确定所述触发事件包括确定在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之后接收到的分组是脱序接收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在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将第一接收链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将所述第一接收链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所述第一接收链是配置成用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至少两个接收链之一,
其中确定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确定所述第一接收链被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或者确定在所述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的分组是脱序接收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包括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以使得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更快发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使用具有一值的重排序定时器,所述值小于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默认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一个或多个NACK而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
在脱序接收到的分组是在调谐返回至网络之后接收到的第一分组的情况下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而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以及
在脱序接收到的分组不是在调谐返回至所述网络之后接收到的第一分组的情况下用一值来初始化重排序定时器,所述值小于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默认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是在所述UE处可配置的。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间段期间使用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值是在所述UE处可配置的。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恢复到默认NACK定时配置。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
用于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所述确定而修改否定确收(NACK)定时配置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接收到指示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脱序分组的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确定可用于存储所接收到的脱序分组的存储器已下降到低于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是在所述装备处可配置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的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确定在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之后接收到的分组是脱序接收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包括在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将第一接收链调谐离开第一网络之后将所述第一接收链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的装置,所述第一接收链是配置成用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至少两个接收链之一,
其中所述触发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确定所述第一接收链被调谐返回至所述第一网络、或者确定在所述调谐返回之后接收到的分组是脱序接收的。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修改的装置被配置成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以使得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更快发生。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使用具有一值的重排序定时器的装置,所述值小于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默认值。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一个或多个NACK而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所述时间段期间执行以下操作的装置:
在脱序接收到的分组是在调谐返回至网络之后接收到的第一分组的情况下发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而无需等待重排序定时器期满;以及
在脱序接收到的分组不是在调谐返回至所述网络之后接收到的第一分组的情况下用一值来初始化重排序定时器,所述值小于所述重排序定时器的默认值。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段是在所述装备处可配置的。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时间段期间使用的重排序定时器的值是在所述装备处可配置的。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恢复到默认NACK定时配置的装置。
2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
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
响应于所述确定,修改否定确收(NACK)定时配置;以及
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以及
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通过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以使得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更快发生来修改所述NACK定时配置。
29.一种用于由用户装备(UE)进行无线通信的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触发事件已发生;
响应于所述确定,修改否定确收(NACK)定时配置;以及
根据经修改的NACK定时配置来传送一个或多个NACK。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包括初始化激进NACK定时配置的时间段以使得传送针对一个或多个缺失分组的NACK相对于默认NACK定时配置更快发生。
CN201580018552.8A 2014-04-11 2015-04-09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165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78538P 2014-04-11 2014-04-11
US61/978,538 2014-04-11
US14/681,637 2015-04-08
US14/681,637 US10320549B2 (en) 2014-04-11 2015-04-08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ast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s (NACKs)
PCT/US2015/025086 WO2015157506A1 (en) 2014-04-11 2015-04-09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ast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s (nac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5332A true CN106165332A (zh) 2016-11-23
CN106165332B CN106165332B (zh) 2020-03-13

Family

ID=5426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8552.8A Active CN106165332B (zh) 2014-04-11 2015-04-09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0549B2 (zh)
EP (1) EP3130098B1 (zh)
JP (1) JP6495328B2 (zh)
KR (1) KR20160142846A (zh)
CN (1) CN106165332B (zh)
BR (1) BR112016023655A2 (zh)
WO (1) WO20151575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9934A1 (en) * 2014-02-04 2015-08-13 Dipankar Sark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multicast data transport
US10320549B2 (en) * 2014-04-11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ast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s (NACKs)
US9992088B1 (en) 2014-11-07 2018-06-05 Speedy Packets, Inc. Packet coding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9992126B1 (en) 2014-11-07 2018-06-05 Speedy Packets, Inc. Packet coding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9825733B1 (en) 2014-11-07 2017-11-21 Speedy Packets, Inc. Packet coding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0320526B1 (en) 2014-11-07 2019-06-11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Packet coding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9979664B2 (en) 2015-07-07 2018-05-22 Speedy Packets, Inc. Multiple protocol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0999012B2 (en) 2014-11-07 2021-05-04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Packet coding bas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0574403B2 (en) * 2014-12-01 2020-02-25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data transmission
EP3466191A4 (en) * 2016-05-26 2020-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SUBSCRIPTION DATA FLOW AFTER DETACHMENT ON A DSDS TELEPHONE
US10430374B2 (en) * 2016-06-29 2019-10-01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 of RDMA packets
KR102371206B1 (ko) * 2016-09-30 2022-03-07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 대한 노드 및 동작 방법
US10397897B2 (en) 2017-03-31 2019-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aging type2 performance in dual SIM dual standby (DSDS) devic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856227B2 (en) * 2018-09-28 2020-12-01 Mediatek Inc. Triggering adaptation mechanisms for UE power-saving
US11797472B2 (en) 2019-10-17 2023-10-2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Data cache mechanism through dual sim phone
US11019563B1 (en) 2020-01-15 2021-05-25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self-organization in 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 network
US11277733B2 (en) 2020-01-30 2022-03-15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Data transfer using a dual SIM phone
US11706323B2 (en) * 2020-02-13 2023-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reordering timer
US11330421B2 (en) 2020-03-02 2022-05-10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Dual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SIM)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for wireless network power measurements
CN114520711B (zh) 2020-11-19 2024-05-03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选择性重传
EP4292228A1 (en) * 2021-02-11 2023-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gative acknowledgment transmissions during physical layer issu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81A (zh) * 2006-03-27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自动重传请求分布式反馈方法
US20080010578A1 (en) * 2006-06-22 2008-01-10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local N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83507A (zh) * 2008-01-0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系统的自动请求重传状态报告抑制方法
CN101552658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90504A1 (en) * 2007-06-18 2010-07-29 Lee Young-Dae Method for enhancing of controlling radio resources and transmitting status report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ceiv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041022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49919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djustment of Reordering Release Timer
WO2013044982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rup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620B2 (en) * 2003-12-24 2010-08-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overrun identification
US7536622B2 (en) * 2004-03-29 2009-05-19 Nokia Corporation Data repair enhancements for multicast/broadcast data distribution
US7792026B2 (en) 2006-02-17 2010-09-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calculating a time period to wait for missing data packets
US7958423B2 (en) * 2006-04-04 2011-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HARQ)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130325A2 (en) 2006-05-01 2007-1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MX2009005898A (es) * 2007-02-05 2009-06-26 Nokia Corp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proporcionar señalizacion de acuse de recibo.
EP2109953B1 (en) * 2007-02-07 2016-09-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s
EP1965535A3 (en) * 2007-03-02 2013-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packet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13206B2 (en) 2008-03-21 2018-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s
EP2427982A4 (en) 2009-05-04 2017-03-22 Apple Inc. Using a variable timer for sending an error indication
KR20140007940A (ko) * 2009-06-16 2014-01-20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동기 harq 동작 및 간섭 회피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191870B2 (en) 2009-08-10 2015-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amount of data forwarded to a target node
EP2710857B1 (en) * 2011-05-20 2021-07-07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lient server interaction in hybrid network environments
CN104255080B (zh) * 2012-03-26 2019-05-10 苹果公司 基于网络的检测和减少混合型客户端设备接收中断事件
US9906998B2 (en) 2012-05-08 2018-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chanism to improve dynamic sharing of receive chain(s) amo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094918B2 (en) 2012-06-18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power control for tune away mode in a DSDS device
US9415849B2 (en) * 2013-03-15 2016-08-16 Savant Systems, Llc Remote motion control using a wireless mobile device
US10320549B2 (en) * 2014-04-11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ast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s (NACK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81A (zh) * 2006-03-27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自动重传请求分布式反馈方法
US20080010578A1 (en) * 2006-06-22 2008-01-10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local N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190504A1 (en) * 2007-06-18 2010-07-29 Lee Young-Dae Method for enhancing of controlling radio resources and transmitting status report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ceiv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83507A (zh) * 2008-01-08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系统的自动请求重传状态报告抑制方法
CN101552658A (zh) * 2008-04-03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041022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49919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djustment of Reordering Release Timer
WO2013044982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rup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23655A2 (pt) 2017-08-15
JP2017517179A (ja) 2017-06-22
KR20160142846A (ko) 2016-12-13
JP6495328B2 (ja) 2019-04-03
US20150295692A1 (en) 2015-10-15
CN106165332B (zh) 2020-03-13
WO2015157506A1 (en) 2015-10-15
EP3130098A1 (en) 2017-02-15
EP3130098B1 (en) 2020-02-19
US10320549B2 (en)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5332A (zh) 用于发送快速否定确收(nack)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5369B (zh) 针对多种服务的网络辅助的干扰消除/抑制
KR101891908B1 (ko) LTE 에서 eIMTA 에 대한 반지속적 스케줄링
CN102907157B (zh)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推断用户设备干扰抑制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06233B (zh) 在邻近区域和/或毗邻载波中支持不同lte‑tdd配置
CN104272829B (zh) 用于管理针对低成本用户设备的控制传输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04275B (zh) 扩展lte embms中的embms会话
CN105814824B (zh) 网络辅助干扰消除信令
CN104662830B (zh) 用于促成集中式d2d调度的调度指派和ack/nack报告
JP6545725B2 (ja) チューンアウェイ中のharq失敗時の高速rlc再送信
CN105874738A (zh) 多子帧集csi反馈
CN104737468A (zh) 针对使用d2d的lte中的中继站的新架构
CN104756552A (zh) 功率高效的中继站发现协议
CN103563267A (zh) 用于远程无线电头端(rrh)部署的无线电资源监视(rrm)和无线电链路监视(rlm)规程
CN105493411A (zh) 针对多个无线设备中的lte的发射天线选择
CN106233654B (zh) 延迟无线电链路控制重传
CN104170514B (zh) 在本地断开之后重新连接至pdn之前执行eps承载同步
CN106973432A (zh) 协调式多点传输方案中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和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37496A (zh) 用于启用非解交错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23628B (zh) 启用slte的调制解调器中用于实现更高吞吐量的主动秩索引管理
CN105432123A (zh) 用于异步网络部署中的直接发现的方法
CN104041123A (zh) 系统信息块(sib)消息的推迟的测量控制读取
CN104937854A (zh) 用于多蜂窝小区多用户上行链路的伺机干扰对准
CN105122921A (zh) 用于传输限制和高效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62613A (zh) 用于提供鲁棒的电路交换回退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