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1590A -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1590A
CN106161590A CN201610425538.6A CN201610425538A CN106161590A CN 106161590 A CN106161590 A CN 106161590A CN 201610425538 A CN201610425538 A CN 201610425538A CN 106161590 A CN106161590 A CN 106161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agreemen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55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士川
马华文
张天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avi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55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用于解决基于H.323协议的系统和基于ONVIF协议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多种视频终端的环境下,不同的终端支持不同的接入协议,导致两种不同协议的终端音视频信息互通是非常的困难。
H.323协议是一套在分组网上提供实时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的标准,是ITU-T制定的在各种网络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系列协议H.32x的一部分。ONVIF协议是网络视频客户端和视频传输设备的通信规范。该规范使不同的厂商提供的产品均可以通过一种统一的接口进行通信成为了可能。这些接口包括功能如:设备管理、实时的音视频流、事件处理、PTZ控制等接口。
H.323协议和ONVIF协议,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H.323协议和ONVIF协议是两个分离独立的网络通信领域,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彼此之间还没有一种技术方法将二者关联起来,这对于基于H.323协议的系统和基于ONVIF协议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通性造成了很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基于H.323协议的系统和基于ONVIF协议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通性。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包括: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调用第一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调用第二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协商;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协议栈,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并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给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第一协议栈适配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传输的所述呼叫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数据库模块,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协议栈转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确定第二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二协议栈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还包括: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
所述协议栈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还包括GUI层和通信模块;
所述协议栈转换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和所述第二协议栈适配层中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中协商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送给GUI层。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包括:GUI层,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协议栈转换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通过第一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一协议栈的接口通过第一协议栈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通过第二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二协议栈的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协议栈呼叫所述第二终端协商;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用于解决基于H.323协议的系统和基于ONVIF协议的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例一提出了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如图1所示,其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协议栈1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并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给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第一协议栈适配层1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传输的所述呼叫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
数据库模块103,用于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
协议栈转换模块104,用于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确定第二协议栈适配层106,调用第二协议栈107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上述数据库模块103,用于存储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
上述协议栈转换模块104,具体用于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具体地,上述协议栈转换模块104,查询存储的终端的标识、管理通信协议的接口,并将两个协议栈对应的状态相互进行转化。
具体地,上述第一协议栈101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还包括GUI层;协议栈转换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和所述第二协议栈适配层中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中协商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105送给GUI层。
在上述图1的基础上,以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为例,详细阐述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该系统具体可以划分为下述几个部分:
如图2所示,在该系统中,包括H.323协议栈201、H.323协议栈适配层202、ONVIF协议栈203、ONVIF协议栈适配层204、协议栈转换模块205、通信模块206和数据库模块207。
其中,H.323协议栈201、ONVIF协议栈203是具有相互独立的H.323协议的协议栈和ONVIF协议的协议栈,该H.323协议栈201与H.323协议栈适配层202通信相连,该ONVIF协议栈203与ONVIF协议栈适配层204通信相连,该协议栈转换模块205管理H.323协议栈适配层202、ONVIF协议栈适配层204、通信模块206和数据库模块207。通信模块206提供对外的通信接口,供外部进行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或者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单独或者相互调度,并把调度信息返回,方便外部查询和显示。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终端信息、调度信息、媒体转换信息、日志信息等,方便记录、查询和显示。
其中,H.323协议栈适配层可以调用H.323协议栈的API,来进行会话协商、会话控制、呼叫控制、媒体控制等信令协商;同时提供供协议栈转换模块调用的API,来进行发起会话、媒体协商、终端信息查询、挂断会话、资源申请等操作。
ONVIF协议栈适配层调用ONVIF协议栈的API,来进行设备发现、设备配置、媒体配置、图像配置等信令协商;同时提供供协议栈转换模块调用的API,来进行发起会话、媒体协商、终端信息查询、挂断会话、资源申请等操作。
通信模块是双协议栈系统与外部GUI系统通信的接口,供GUI系统进行会话控制、会话信息查询等功能操作。
数据库模块是外部GUI系统记录终端信息、会话信息、媒体信息、日志信息等页面配置来使用的,双协议栈系统也会进行查询、记录终端或会话信息。
协议栈转换模块是双协议栈系统的核心模块,它把H.323协议栈适配层、ONVIF协议栈适配层、通信模块、数据库模块等功能模块管理在一起,把GUI层、协议栈层发起的呼叫、挂断等消息转换为对协议栈的呼叫、会话控制、挂断等命令。
实施例二
基于图2所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述:
步骤3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
其中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步骤32,基于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第一终端协商,获得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
步骤33,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步骤34,确定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
步骤35,按照第二通信协议呼叫第二终端,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其中,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实施例三
基于图2所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三详细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与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互通流程。为便于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简称为H.323终端,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简称为ONVIF终端。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简称为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
步骤一:H.323终端发起呼叫请求,用于请求呼叫ONVIF终端。
步骤二: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接收H.323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
步骤三: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与H.323终端进行会话协商、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H.323协议栈相关资源,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通知会话结果。
协议栈转换模块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被叫号码到数据库中去查询,查询到终端类型是ONVIF终端,则调用ONVIF协议栈的ONVIF协议栈适配层的接口发起呼叫,如果数据库中未找到,则调用H.323协议栈适配层挂断接口,释放此次呼叫,并调用通信模块接口,告知GUI层会话结果。
ONVIF协议栈适配层收到呼叫请求,则调用ONVIF协议栈的接口向ONVIF终端发起呼叫,并进行会话建立,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和会话信息,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ONVIF协议栈的资源,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
两方协议栈协商成功后,协议栈转换模块将会话信息和协商结果告知GUI层,进行显示和进行后面媒体业务创建;如果双协议栈系统带有转码功能,则可以根据协商的媒体信息进行转码输出,把两方的音视频转码后再给对方,达到音视频媒体互通的效果;若双方协商失败,协议栈转换模块则把协商失败原因通过通信模块告知GUI层。
实施例四
基于图2所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三详细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与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互通流程。为便于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简称为H.323终端,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简称为ONVIF终端。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简称为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
步骤一:ONVIF终端发起呼叫请求,用于请求呼叫H.323终端。
步骤二: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接收ONVIF终端发起的呼叫请求。
步骤三: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与ONVIF终端进行会话协商、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H.323协议栈相关资源,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通知会话结果。
协议栈转换模块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被叫号码到数据库中去查询,查询到终端类型是H.323终端,则调用H.323协议栈的H.323协议栈适配层的接口发起呼叫,如果数据库中未找到,则调用ONVIF协议栈适配层挂断接口,释放此次呼叫,并调用通信模块接口,告知GUI层会话结果。
H.323协议栈适配层收到呼叫请求,则调用H.323协议栈的接口向对方H.323终端发起呼叫,并进行会话建立,会话协商、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和会话信息,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H.323协议栈的资源,并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
双方协议栈协商成功后,协议栈转换模块把会话信息和协商结果告知GUI层,进行显示和进行后面媒体业务创建;如果双协议栈系统带有转码模块,则可以根据协商的媒体信息进行转码输出,把两方的音视频转码后再给对方,达到音视频媒体互通的效果;若双方协商失败,协议栈转换层则把协商失败原因通过通信模块告知GUI层。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出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如图4所示,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述:
41,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
其中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42,在确定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调用第一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调用第二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协商。
43,在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其中,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基于图2所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四详细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与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互通流程。为便于阐述,支持H.323协议的终端简称为H.323终端,支持ONVIF协议的终端简称为ONVIF终端。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简称为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将以GUI层同时调度ONVIF终端和H.323终端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一,用户在GUI层发起呼叫请求,同时调度H.323终端和ONVIF终端。
步骤二:GUI层接收用户发送的呼叫请求。
步骤三: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中的协议栈转换模块通过通信模块收到用户的呼叫请求,根据主、被叫的号码,去数据库中查询终端号码是否注册,若未注册,则通过通信模块向GUI层返回失败结果和原因;若终端号码都已经注册,则协议栈转换模块调用H323协议栈适配层和ONVIF协议栈适配层的呼叫接口,进行呼叫。
H.323协议栈适配层收到呼叫请求,则调用H.323协议栈的接口向H.323终端发起呼叫,并进行会话建立,会话协商、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和会话信息,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H.323协议栈的资源,并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会话结果。
ONVIF协议栈适配层收到呼叫请求,则调用ONVIF协议栈的接口向ONVIF终端发起呼叫,并进行会话建立,媒体协商等信令交互;协商成功后,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和会话信息,如果协商失败,则释放ONVIF协议栈的资源,回调到协议栈转换模块,告知其呼叫结果。
双方协议栈协商成功后,协议栈转换模块把会话信息和协商结果告知GUI层,进行显示和进行后面媒体业务创建;如果双协议栈系统带有转码模块,则可以根据协商的媒体信息进行转码输出,把两方的音视频转码后再给对方,达到音视频媒体互通的效果;若双方协商失败,协议栈转换模块则把协商失败原因通过通信模块告知GUI层。
相应地,与图1所示的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结构组成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的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包括:
GUI层,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协议栈转换模块,用于通过通信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通过第一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一协议栈的接口通过第一协议栈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通过第二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二协议栈的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协议栈与所述第二终端协商;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具体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双协议栈转换模块对H.323和ONVIF协议栈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需要与H.323终端互通时,利用H.323协议栈与H.323终端进行会话协商;当需要与ONVIF终端互通时,则利用ONVIF协议栈与ONVIF终端进行会话协商。这样的话,协议栈转换模块达到了对两个协议栈进行控制和交互,大大提高了终端的扩展性和两种协议业务系统的融合。
有了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的发明,解决了H.323系统能够成功接入ONVIF终端,并可以和ONVIF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同时也解决了ONVIF系统能够成功接入H.323终端,并可以和H.323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而且H.323终端和ONVIF终端之间也可以通过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来进行互联互通。所以,H.323/ONVIF双协议栈系统使得H.323与ONVIF彼此之间无关联的系统关联起来,使得他们能互相调度和查看对方的终端输入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只读光盘、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
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包括:
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4.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调用第一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调用第二通信协议的接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协商;
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6.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协议栈,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呼叫第二终端的呼叫请求,并将所述呼叫请求传输给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第一协议栈适配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传输的所述呼叫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终端协商;
数据库模块,获得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协议;
协议栈转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确定第二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二协议栈呼叫所述第二终端,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
所述协议栈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存储的终端的标识与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对应的通信协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UI层和通信模块;
所述协议栈转换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适配层和所述第二协议栈适配层中建立的所述通信链路中协商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送给GUI层。
10.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GUI层,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调度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调度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的终端;
协议栈转换模块,用于通过数据库模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注册终端时,分别通过第一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一协议栈的接口通过第一协议栈与所述第一终端协商,通过第二协议栈适配层调用第二协议栈的接口通过所述第二协议栈呼叫所述第二终端协商;在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协商成功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链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或所述第一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是ONVIF协议,所述第二协议栈支持的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是H.323协议。
CN201610425538.6A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161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538.6A CN106161590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5538.6A CN106161590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590A true CN106161590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5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5538.6A Pending CN106161590A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15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433A (zh) * 2016-12-20 2017-02-22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令协议互通方法及多信令转换设备
CN108881790A (zh) * 2017-10-30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96A (zh) * 2005-09-30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支持系统及方法
CN1937517A (zh) * 2006-10-08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60091A (zh) * 2007-07-30 2009-02-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初始协议终端入会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534571A (zh) * 2009-04-07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之间iwf业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45537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1675A (zh) * 2011-06-23 2011-11-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协议适配网元及其在通信子网中的使用方法
CN103401856A (zh) * 2013-07-26 2013-11-2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和h323双协议栈系统及通话方法
US20150256722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96A (zh) * 2005-09-30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支持系统及方法
CN1937517A (zh) * 2006-10-08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60091A (zh) * 2007-07-30 2009-02-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会话初始协议终端入会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534571A (zh) * 2009-04-07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之间iwf业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45537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视频会议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31675A (zh) * 2011-06-23 2011-11-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协议适配网元及其在通信子网中的使用方法
CN103401856A (zh) * 2013-07-26 2013-11-20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和h323双协议栈系统及通话方法
US20150256722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433A (zh) * 2016-12-20 2017-02-22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令协议互通方法及多信令转换设备
CN106453433B (zh) * 2016-12-20 2019-09-13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信令协议互通方法及多信令转换设备
CN108881790A (zh) * 2017-10-30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7359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の最適化による、エンド・ユーザの要求に応じた会議運営のための迅速なネットワークsip/sdp手順
US2009030331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video call service and video interworking gateway device
JP2005006328A (ja) サーバ・コンポーネントによる移動通信交換局のパケット交換部分と回線交換部分の間の新しいメディア経路のリダイレクト
US201002417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an audio conference connection
CN1089248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核心网设备
MXPA02000017A (es) Implementacion de establecimiento de llamada basica que transporta direccion de capa y punto logico en direccion hacia atras en redes celulares con separacion de control de llamada y control de apoyo.
CN107547818A (zh) 基于云呼叫中心的楼宇设备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5516176A (zh) 一种呼叫中心系统及其通信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8616823A (zh) 调度台加入组呼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23923A (zh) 一种支持多种通信技术的融合网关
EP1691506B1 (en) A method of implementing multi-party conference service in carrying and controlling separate networks
US8879539B2 (en) Method of and a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all over an IP multi medi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circuit switch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161590A (zh) 一种不同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584248A (zh) 沿复杂的呼叫路径控制编解码器选择的技术
CN100531214C (zh) 一种媒体流桥接设备及一种媒体业务系统
CN103702063A (zh) 一种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实现动态媒体协商的方法
WO2009026841A1 (fr) Système, appareil et procédé de prestation de service au dispositif utilisateur
CN102056327A (zh) 一种优化媒体路径的建立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信令网关
CN101155173B (zh) 电路域感知ims域多媒体会话媒体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464761A (zh) 网络间连接控制装置、以及连接控制方法
CN106060784B (zh) 集群通信系统的语音呼叫方法、系统、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01848481B (zh) 一种无接入网条件下的bicc业务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3491579A (zh) Ims业务呼叫方法、ims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6358156A (zh) 一种多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015592B1 (en) Realizing a multimedia call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