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1242B -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1242B
CN106161242B CN201610770645.2A CN201610770645A CN106161242B CN 106161242 B CN106161242 B CN 106161242B CN 201610770645 A CN201610770645 A CN 201610770645A CN 106161242 B CN106161242 B CN 106161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iinformation
business board
routing
information
fib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706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1242A (zh
Inventor
陈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706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1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1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1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5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throughput or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减少或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的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该路由下发方法包括: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路由信息的下发。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容量、高端口密度的交换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交换设备通常包括:机框、背板、主控板和多个业务板。通常交换设备对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时需要通过查找转发信息库(英文全称: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简称:FIB表),从FIB表中获取下一跳网络地址以及转发数据报文的物理出端口等信息。通过查找到的出端口将数据报文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另外,当前FIB表是全局FIB表,所有路由信息都要下发到各个业务板中。
然而,随着路由容量不断增加,交换设备需要支持的路由容量也越来越大。在同一台交换设备中,经常存在有路由容量规格大小不一的业务板。例如:同一台交换设备中可能同时存在512K等容量较大的业务板以及多个16K、32K等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对于容量较小的业务板,无法容纳安装全局FIB表。现有技术中为了更好的利用小容量业务板的资源,按掩码长度顺序优先选择掩码长度长的FIB路由信息下发至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以保证小容量业务板在转发数据报文时,通过路由最长匹配查找自身业务板中安装的FIB路由信息获取的转发路径与容量较大的业务板通过路由最长匹配查找自身业务板安装的全局FBI表时获取的转发路径一致。但是,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中无法容纳安装全局FIB表,进而导致在通过最长匹配查找自身业务板中安装的FIB路由信息可能无法查找到匹配的路由信息,此时容量较小的业务板需要依次通过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与背板、背板与容量较大的业务板之间的内联口将数据报文重定向到容量较大的业务板中,通过容量较大的业务板进行转发处理。此外,当容量较大的业务板通过查找自身安装的全局FIB表获取转发路径中的物理出端口在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上时,又要依次通过容量较大的业务板与背板、背板与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之间的内联口将数据报文回环到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并最终由容量较小的业务板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
上述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对数据报文转发可能需要跨业务板转发,因此会增加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最终影响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用于减少或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不必要的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包括:
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所述剩余容量为下发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由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所述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包括:
获取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其中,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
将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将所述第三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第一业务板剩余容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四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
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所述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且在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路由下发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处理单元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所述剩余容量为下发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所述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其中,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将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三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四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
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所述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以及在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顺序的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在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其中,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并且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即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首先将全局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可以避免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在对应的数据报文跨业务板转发,其次判断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路由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更优路由信息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然后在小于或等于时将全部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或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的不必要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下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由下发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字样仅仅是为了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的发明原理为:针对交换设备中容量较小的业务板无法容纳安装全局FIB表,进而导致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对数据报文转发可能出现不必要的跨业务板转发,增加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而且造成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最终影响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下发至容量较小的业务板,然后再根据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剩余容量大小将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路由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更优路由信息发送至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从而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进行不必要的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下发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中所称全局FIB表是指包括全部路由信息的FIB表,通过查找全局FIB表可以对交换设备接收到的任一数据报文进行转发。此外,全局FIB表可以是指一个包括全部路由信息的FIB表也可以是多个FIB表的合集,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即,本实施例中将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的业务板称为第一业务板,而交换设备中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业务板也可以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的第一业务板,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业务板的数量不做限定。此外,当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第一业务板时,需要同时向多个第一业务板下发全局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中还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容量大于全局FIB表的业务板,即,容量较大的业务板,针对此类业务板,可以直接下发全局FIB表,所以针对此类业务板的路由下发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容量大于全局FIB表的业务板的路由下发方法不做限定。
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因此上述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获取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然后才可以将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与剩余容量进行比较,进而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与剩余容量的大小关系,而获取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需要先获取第二路由信息。示例性的,获取第二路由信息具体可以通过查询全局FIB表,获取路由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路由信息,即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第一业务板时,需要根据每一个第一业务板上的物理端口信息获取第三路由信息,且由于每一个第一业务板上的物理端口信息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第一业务板上的物理端口信息获取的第三路由信息也不同。所以当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第一业务板时,分别获取各第一业务板对应的第三路由信息。在获取第三路由信息后,针对第三路由信息中每一条路由信息在全局FIB表中查找其对应的更优路由信息。同样,当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第一业务板时,分别根据各第一业务板对应的第三路由信息获取更优路由信息。最后将第三路由信息以及根据其获取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归类,得到各第一业务板的第二路由信息。
进一步的,获取第二路由信息后还需要获取剩余容量的大小才可以将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与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进行比较。而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需要获取第一路由信息。其中,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而全局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可以包括:路由出端口为本地环回接口(英文名称:Loopback)、Tunnel接口等逻辑接口,报文转发匹配这类FIB路由时需要直接上送交换设备的主控板转发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因此根据上述第一路由信息的定义在全局FIB表中查找,即可获取第一路由信息。示例性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可以为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上述最优路由信息,是指全局FIB表中不存在更优路由信息的路由信息。即第一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均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且全局FIB表中没有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此外,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第一业务板时,因为多个第一业务板属于同一个交换设备,所以向多个第一业务板下发的第一路由信息均相同。
示例性的,第一业务板容量规格为32K,第一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小为1K,则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为31K,即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为31K。
此外,当交换设备中包括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业务板时,各个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可能不同。在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说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能够安装容纳其第二路由信息,因此直接将各第一业务板对应的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1、将第一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S12、获取第二路由信息。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S13、判断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
当步骤S13中的判断结果为: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执行步骤S14。
S14、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上述步骤S14中将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发送至第一业务板,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第一业务板查找到转发路径中的物理出端口在自身业务板的路由信息,所以可以避免容量较小的业务板收到数据报文转发的出端口在自身业务板上时却还需要将报文进行不必要的跨业务板转发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在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其中,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并且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即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首先将全局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可以避免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在对应的数据报文跨业务板转发,其次判断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路由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更优路由信息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然后在小于或等于时将全部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或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的不必要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还包括: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
即当步骤S13中的判断结果为: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执行步骤S15下发等于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
在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说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无法安装容纳其第二路由信息,此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的不必要跨业务板转发,下发等于剩余容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例中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a、获取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第三路由信息的获取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三路由信息的方式,为避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b、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其中,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
上述公式中的“^”表示异或运算,具体的有:
0^1=1;1^1=0;0^0=0;1^0=1。
上述公式中的“&”表示与运算,具体的有:
0&0=0;0&1=0;1&0=0;1&1=1。
路由信息的掩码长度是指,路由信息中掩码长度为位数。示例性的,一条路由信息为192.168.10.0/24,则其掩码长度为24;另一条路由信息为192.168.10.0/28,则其掩码长度为28;则有路由信息192.168.10.0/28的掩码长度大于路由信息192.168.10.0/24的掩码长度。
c、将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对于第三路由信息中的任一条路由信息,全局FIB表中可能不存在更优路由信息,也可能仅存在一条更优路由信息、还可能存在多条更优路由信息。
d、将第三路由信息和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第二路由信息。
e、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第一业务板已经无法存储全部第二路由信息,所以下发等于剩余容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后第一业务板无法再继续存储其他路由信息,对于此类第一业务板已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报文数据的跨业务板转发;当第二路由信息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后第一业务板也无法再继续存储其他路由信息,所以对于此类第一业务板也已经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报文数据的跨业务板转发;而若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后第一业务板还有剩余的容量,还可以存储其他路由信息,实现最大程度的对此类第一业务板的容量进行利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在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第一业务板剩余容量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
即,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第一业务板对应的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且第一业务板还具有剩余的容量时,进一步将其他容量较小的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且在具有多个其他容量较小的业务板时,优先下发内联口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业务板是指不同于当前正在执行上述步骤的且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业务板。因此,第二业务板属于第一业务板的子集,在对某一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业务板执行上述路由下发方式时,其为第一业务板,其他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业务板则为第二业务板。此外,第一业务板和第二业务板在不同业务板执行上述方式时可以相互转换。同样,而交换设备中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二业务板也可以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的第二业务板,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二业务板的数量也不做限定。
其中,第四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二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的获取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一业务板的第二路由信息的方式,为避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内联口带宽资源是限制交换设备实际转发吞吐能力的瓶颈,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业务板对应的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且第一业务板还具有剩余的容量时,进一步将其他容量较小的业务板对应的第四路由信息,且在具有多个其他容量较小的业务板时,优先下发内联口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板对应的第四路由信息,所以可以减少占用大容量业务板和背板间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资源,从而减小对交换设备实际转发吞吐能力的影响。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且在下发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示例性的,具有四条路由信息,10.1.1.0/24;10.1.1.0/28;10.1.2.0/16;10.1.3.0/16;其中,10.1.1.0/24为第三路由信息中的一条路由信息,其出端口为:Gi1/1,10.1.1.0/28为10.1.1.0/24的更优路由信息,10.1.2.0/16为第三路由信息中的另一条路由信息,其出端口为Gi1/2,10.1.3.0/16为第三路由信息中的另一条路由信息,其出端口为Gi1/3。
根据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为:10.1.1.0/24--10.1.2.0/16--10.1.2.0/16又因为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中的任一路由信息前,需要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最终上述四条路由信息的下发顺序为:
10.1.1.0/28--10.1.1.0/24--10.1.2.0/16--10.1.2.0/16。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IP地址大小、掩码长度等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在下发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顺序的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因此可以避免出现容量较小的业务板中下发了掩码长度较短的路由信息,而没有下发掩码长度较长的路由信息,从而避免在数据报文转发时按照掩码长度最长查找获取的转发路径与在全局FIB表中获取的转发路径不一致。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下发装置,该路由下发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装置300,包括:
发送单元31,用于当处理单元32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
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发送单元在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其中,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剩余容量为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后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第一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由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并且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的信息量,即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装置首先将全局FIB表中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可以避免需要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在对应的数据报文跨业务板转发,其次判断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路由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更优路由信息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然后在小于或等于时将全部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或避免数据报文转发时的不必要跨业务板转发,从而减小容量较大的业务板的转发负担,避免交换设备内的内联口带宽资源浪费,提高交换设备的转发吞吐能力。
发送单元31还用在处理单元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
可选的,参照图4所示,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33,用于获取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32还用于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其中,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将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以及将第三路由信息和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第二路由信息。
可选的,处理单元32还用于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发送单元31还用于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第四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全局FIB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32还用于根据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发送单元31还用于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至第一业务板以及在下发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顺序的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31具体可以为交换设备的发射机;另外,也可以将交换设备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集成在一起构成交换设备的收发机。
处理单元32具体可以为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处理单元32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此外,处理单元32可以通过专用处理器实现,该专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射频处理芯片等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的处理单元32也可以通过一个总处理器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实现处理单元32的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实现处理单元32。
进一步的,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实现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物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介质是非短暂性(英文:non-transitory)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设备,该交换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装置,且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路由下发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获得第二路由信息;
当确定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
所述剩余容量为下发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由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所述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包括:
获取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
将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
将所述第三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第一业务板剩余容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板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四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第三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且在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6.一种路由下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发单元,用于下发第一路由信息值第一业务板;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二路由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当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小于或等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将所述第二路由信息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包括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d1为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1为d1对应的掩码;d2为全局FIB表中任一路由信息的目的地址,m2为d2对应的掩码;
所述剩余容量为下发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后所述第一业务板剩余的容量;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由所述第一业务板所属的交换设备的主控板处理的最优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的信息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第二路由信息的信息量大于第一业务板的剩余容量时,下发等于所述剩余容量的信息量的第二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一业务板上的第三路由信息;
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全局FIB表中是否存在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将所述全局FIB表中满足(d1^d2)&(m1&m2)=0且m1<m2的路由信息定义为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三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进行汇总获取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第二业务板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大小进行排序;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与背板互联的内联口的带宽较小的第二业务的第四路由信息下发至第一业务板;
其中,所述第四路由信息包括所述全局FIB表中路由出端口在所述第二业务板上的第五路由信息以及所述全局FIB表中第五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所述第二业务板的容量小于所述全局FIB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路由信息的出端口关联的物理端口编号对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进行排序;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按照物理端口编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至所述第一业务板以及在下发所述第三路由信息中任一路由信息前,将该路由信息的更优路由信息按照掩码长度由长到短顺序的下发至所述第一业务板。
CN201610770645.2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161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0645.2A CN10616124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0645.2A CN10616124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242A CN106161242A (zh) 2016-11-23
CN106161242B true CN106161242B (zh) 2019-05-21

Family

ID=57345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70645.2A Active CN10616124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1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5881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458A (zh) * 2007-01-30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82846A (zh) * 2009-06-10 2009-11-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下发方法、报文转发方法、转发引擎和报文转发设备
CN101883055A (zh) * 2010-07-19 2010-11-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表容量扩展实现方法、装置及交换设备
CN102291296A (zh) * 2011-08-04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表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4311B2 (en) * 2001-07-27 2006-05-30 4198638 Canad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routing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5458A (zh) * 2007-01-30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路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82846A (zh) * 2009-06-10 2009-11-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下发方法、报文转发方法、转发引擎和报文转发设备
CN101883055A (zh) * 2010-07-19 2010-11-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路由转发表容量扩展实现方法、装置及交换设备
CN102291296A (zh) * 2011-08-04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表的更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1242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7873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0035120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load balancing of service chain
CN104885422B (zh) 在并行处理网络设备中维持分组顺序的方法和设备
US9294309B2 (en) Forwarding tables fo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6664261B (zh) 一种配置流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374250B1 (en) Load balancing
CN109426549A (zh) 针对虚拟环境的加速器互连分配
CN103023827B (zh) 一种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数据转发方法及其实现设备
US10659315B2 (en)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VNF) relocation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CN106302225B (zh) 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的方法与装置
CN108259237A (zh) 网络访问加速方法、云dns服务器、ce和云ip加速网络系统
CN105721535A (zh) 对服务功能链中的服务功能的并行处理
CN103685583A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47391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702316A (zh) 一种vnf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591974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55363B (zh) 一种虚拟机的指令处理方法、装置及物理主机
US10715424B2 (en) 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with queues affinitized to one or more cores
CN108322391A (zh) 基于流表的数据传送方法
CN106161242B (zh) 一种路由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07493245B (zh) 交换机的板卡以及数据流转发方法
CN106453092B (zh) 一种路由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8093047A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中间件系统
CN101980487A (zh) 一种路由选择出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52199B (zh) 一种虚拟路由器的数据转发平面的构建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