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9479B - 接线板 - Google Patents

接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9479B
CN106159479B CN201510334286.1A CN201510334286A CN106159479B CN 106159479 B CN106159479 B CN 106159479B CN 201510334286 A CN201510334286 A CN 201510334286A CN 106159479 B CN106159479 B CN 106159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ductor
terminal plate
conductor rail
rai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42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9479A (zh
Inventor
B·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go Verwalt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go Verwalt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go Verwalt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Wago Verwaltungs GmbH
Priority to CN2015103342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9479B/zh
Priority to CN201810686348.9A priority patent/CN108832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9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9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9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板(1),包括绝缘材料外壳(2)和三个导电轨部段(6,7,8),以及包括闸刀开口(17)和用于元件插头的插座(14)。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具有由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6)通向所述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通道(25),用于定位导电的跨接元件(26)。所述跨接元件(26)可或者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导电地相连接。

Description

接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板,包括绝缘材料外壳,该外壳具有用于卡锁到支承轨道上的卡止底脚,包括至少两个导体导入孔、闸刀开口和用于固定元件插头的插座,并且包括至少三个被装入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内的导电轨部段,其中的第一导电轨部段具有至少一个导体接口,用于接上可被导入所配属的导体导入孔内的通电导体,正好反着与所述至少一个导体接口相对地具有伸进所述插座内的第一插塞接触件,用于与可插进所述插座内的元件插头实现通电接触,其中的第二导电轨部段与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相邻,在第一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插座内的第二插塞接触件,用于导电地接触可插进所述插座内的元件插头,并且在其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内的闸刀式接触件,用于导电地接触闸刀,并且其中,第三导电轨部段与第二导电轨部段相邻,并且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内的闸刀式接触件,以便导电地接触所述闸刀,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导体接口,用于连接到被导入所配属的导体导入孔内的电导体上。
背景技术
已知在多种形式下接线板是作为包括两个独立的导电轨部段的隔离接头,这些导电轨部段能够经由插入式或摆动式闸刀相互断开电路或者彼此导电相连。
此外,已知接线板是用于支承元件插头。
US 4,159,500 A说明了这样一种包括两个导电轨部段的导体接口接头,这两个导电轨部段均通向元件插头的插接位置。元件插头可借助由其上面突起的接口接线柱与弹簧销触点相连接,所述弹簧销触点则与各个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在拔出元件插头时,弹簧触点就被短路切断,致使导电轨部段那么就导电地彼此相连。
DE 43 25 614 A1说明了一种具有超压保护机制的接线板装置,其一面接触接线板的导电轨,另一面则接触支承着该接线板装置的汇流条(支承轨道)。
DE 10 2008 014 177 A1说明了一种包括两个导电轨部段的接线板,这两个导电轨部段能够通过摆动式闸刀彼此导电地相连接或者相断开。此外,还存在用于固定跳线的跳线孔,以便两个彼此相邻的接线板借助与所配属的导电轨部段插塞接触的跳线导电地相互连接。
由WO 2013/167253 A1已知一种电气接线板,包括摆动式隔离杆和两个用于定位例如跳线的进线孔。所述定位孔通向相配属的导电轨部段,以便其与跳线导电地接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的接线板,其能够被用作具有隔离功能的基础接线板并且也适用于插上元件插头。
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接线板实现,所述接线板具有绝缘材料外壳,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具有用于卡锁在支承轨道上的卡止底脚,所述接线板还具有至少两个导体导入孔、闸刀开口和用于容纳元件插头的插座,并且所述接线板还具有至少三个安装在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内的导电轨部段,其中,第一导电轨部段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可导入所属的导体导入孔内的电导体的导体接口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导体接口反向对置的伸入所述插座内的第一插塞接触件,用于导电地接触可插入所述插座内的元件插头,其中,第二导电轨部段与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相邻,在第一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插座内的第二插塞接触件,用于导电地接触可插进所述插座内的元件插头,并且在其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内的闸刀式接触件,用于导电地接触闸刀,其中的第三导电轨部段与所述第二导电轨部段相邻,并且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内的闸刀式接触件,以便导电地接触所述闸刀,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导体接口,用于连接上被导入所配属的导体导入孔内的电导体,其中规定,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另外具有由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通向所述第二导电轨部段的通道,以便定位可导电的跨接元件,所述跨接元件可或者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接。
针对这类接线板,本发明提出,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另外具有由第一导电轨部段通向第二导电轨部段的通道,用于固定导电的跨接元件,所述通道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或者固定地相连接。
在一种具有用于固定闸刀的闸刀开口的接线板中,该接线板包括三个导电轨部段以及用于卡锁到支承轨道上的卡止底脚,由于由第一导电轨部段通向第二导电轨部段的通道,就会通过被定位在该通道内的跨接元件,形成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的跳线。因此,基础接线板就可由工厂方面或者由用户通过置入跨接元件而进行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导电地彼此相连。在这种情况下,所插入的元件插头就将导电地接触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和至少一个可能被连接到导体接口上的电导体。因此,使用元件插头就能够提取电位。跨接地通过至少两个在支承轨道上彼此平行布置的接线板而被插入的元件插头就可满足基本的电气功能。这样一种元件插头例如可以是避雷模块,其被放置到多个彼此相邻布置的接线板上,其中的一个接线板连接接地线或地网(GND)并且至少另一个接线板是超前电位。
但也可选择使用不带跨接元件的接线板。在这种情况下,元件插头借助伸进插座的插塞接触件一面与第一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接,另一面与第二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接。因此,在第一导电轨部段与第二导电轨部段之间的另外的通道就能够定位另外的跨接元件。由于插塞接触件会在拔出元件插头时在第一与第二导电轨部段之间自动建立起导电连接,这样插塞接触件也就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另外,与最简单的解决方案相比,在其中取代元件插头而简单地将跨接第一和第二汇流条的第一和第二插塞接触件的跳线插头插进插座内,就不需要用于元件插头的插座。
因此,接线板就构成了一种通用的基础接线板,通过简单的改装就可特定地加以调整。
尤其有利的是,所述卡止底脚具有可导电的卡止臂,以便在当接线板被卡锁到支承轨道上时与该支承轨道的导电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可通向所述卡止臂,所述跨接元件导电地与该卡止臂相连接。
因此,在工厂或者用户方面就可以选择,将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的其中至少一个或者同时将两个导电轨部段与定位插接件、进而与支承轨道导电地连接起来,并且由此利用该基础接头作为PE接头。
通过在绝缘材料外壳内提供相对应的通道以便定位适合的跨接元件,来提供这种选择。
另外有利的是,所述绝缘材料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定位跳线的跳线孔。这一跳线孔通向其中一个导电轨部段,在这个相配属的导电轨部段上设置跳线接点,用于跳线的插塞接触。这些跳线大多具有可导电的接触刀片或者弹簧销钉,其插入导电轨部段的开口、例如长孔内。
用于定位跨接元件的通道优选被布置在卡止底脚与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之间的空隙内。因此,位于导电轨部段上方的空间,即用于待要接上的电导体的导体导入孔、用于定位元件插头的插座以及用于定位闸刀的隔离孔被布置在其内的空间,就不受跨接元件的影响。跨接元件更多的是被定位在位于导电轨下方、朝向支承轨道或者说朝向卡止底脚的区域内。
即便是在考虑到接线板内所需要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情况下,在这一区域内也大多仍有充足的空间。
跨接元件例如可以是一段被固定地钎焊、熔焊、铆接或者压接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上的电缆或导电轨。在由工厂装配接线板的情况下,这尤其推荐。
但也可设想,第一和/或第二导电轨部段具有插塞接触元件,以便跨接元件与所配属的导电轨部段的插塞接触。因此,例如可设置弹簧夹接头,用于电缆或者跨接元件在第一和/或第二导电轨部段上的接触。
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和/或第二导电轨部段具有通孔、例如长孔,以便定位和接触跨接元件的相配属的自由端。那么,跨接元件就例如以扁平的自由端进入该通孔内并且在该处被导电地接触。这也可能是借助弹簧元件或者通过其他的机械和/或热力连接来实现或者加以辅助。
在所有上述实施方式中,跨接元件可以是电缆、电线、销钉、导电杆等等。
可进入隔离孔内的闸刀要么以可摆动的方式被铰接到绝缘材料外壳上。但所述闸刀也可独立于接线板来实施,并且被插入闸刀开口内,以便连接第二和第三导电轨部段。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接线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示出图1的接线板在区域A内的截图;
图3示出图2的接线板部分沿剖切线B-B剖切所得的剖面图;
图4示出图1的接线板的立体图;
图5示出接线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6示出图5的接线板的立体图;
图7示出具有三个相邻布置的接线板以及搭接地插在接线板上的元件插头的接线板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接线板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接线板1具有绝缘材料外壳2。绝缘材料外壳2在下方区域具有卡止底脚3,卡止底脚具有可移动的卡止臂4和定位横档5,以便当接线板1装在已知的支承轨道上时从下方嵌接支承轨道。然后,接线板1借助定位横档5被卡锁在支承轨道上。
另外,在绝缘材料外壳2内安置三个导电轨部段6、7、8。第一导电轨部段6具有导体接口9,用于卡住在导入绝缘材料外壳内的所属的导体导入孔10内在与卡止底脚3相对的侧面上可导入的电导体。所述导体接口例如被设计为具有卡簧11的弹力夹紧接口,所述卡簧被挂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内的导体容纳孔。导体导入孔10设有孔眼卡圈12,借助孔眼卡圈从一侧引导电导体。
也可设想其他类型的导体接口9,例如具有笼式拉力弹簧、螺栓端子触点、闸刀式端子触点或者用于容纳对应插头的插塞接触件等类似导体接口。
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与导电接口9相对置的端部上设置插塞接触件13,所述插塞接触件由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平面向上朝向背离卡止底脚6的方向突出。这个插塞接触件13伸进设计在绝缘材料外壳2内、用于容纳元件插头40的插座14内。因此,这个插座构成了用于固定元件插头40的插塞轮廓的容纳空间,其可以通过适合的对应接触件41与插塞接触件13导电地相连。
与第一导电轨部段6相邻,在绝缘材料外壳2内布置第二导电轨部段7。这个导电轨部段7在第一端部上具有同样伸进插座14内的插塞接触件15。这一插塞接触件15由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平面向外突出。
在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与插塞接触件15相对置的端部上,存在闸刀式接触件16a,所述闸刀式接触件同样自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平面起朝向背离卡止底脚的方向突起并且伸进闸刀开口17内。
在这个所示实施例中,闸刀18可摆动地支承在闸刀开口17内。为此,在第三导电轨部段8的上方与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插塞接触件16相对的侧面上布置支承轴19。闸刀18可通过这种方式摆动离开插座14和在此置入的元件插头40。
闸刀18具有导电的刀片部分20,其与由绝缘材料构成的闸刀18的把手件21一起成型或安装。
第三导电轨部段8同样具有闸刀式接触件16b,所述闸刀式接触件进入闸刀开口17,并且相对于第一闸刀式接触件16a和闸刀18的刀片部分20这样定向,使得在闸刀18摆动进入绝缘材料外壳2时,刀片元件20会导电地接触并跨接两个闸刀式接触件16a、16b。闸刀式接触件16a、16b可例如被设计为叉式接触件,其具有两个通过用于容纳刀片元件20的缺口而彼此间隔的叉齿。
元件插头的插塞接触件13、15也可以相应的方式被设计为叉式接触件。
第三导电轨部段8在其与闸刀式接触件16b相对的侧面上同样具有导体接口22,所述导体接口例如被设计为具有卡簧23的弹力夹紧接口。对此,可参照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实施方案。还在绝缘材料外壳2的与卡止底脚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用于导入电导体的导体导入孔24。导体导入孔24通向导体接口22。
在此规定,在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与卡止底脚3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用于容纳导电的跨接元件26的通道25。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空隙,例如以电缆、导电杆(导电轨)、电线或者销钉等为形式的可导电的跨接元件26可以选择被容纳在该空隙内。该通道25通向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位于导体接口9与插塞接触件13之间的区域,以及通向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位于插塞接触件15与闸刀式接触件16a之间的区域。这些区域用于建立起跨接元件26与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之间的导电连接。其中跨接元件26可以例如通过钎焊、熔焊、铆接、压接、锁紧等类似的机械方式与所配属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固定连接。但也可设想的是,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具有能够简单实现跨接元件26的插塞接触的插塞接触元件。
另外还可看到,例如第一导电轨部段6在与跨接元件26的接触位置的相邻处具有具备接触弹簧28的桥接接触件27,所述接触弹簧挂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内的相应凹槽内。横向桥接孔29延伸至该桥接接触件27,用于容纳一个或两个相邻的横向桥接件,其各自通过其接触柱可导电与桥接接触件27相连接。
相应地,可设想还将用于跨接元件26的弹簧元件挂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内的长孔中,以便优选为电缆、电线或导电杆形式的跨接元件26能够实现弹力插塞接触。
从图2中可以看到图1的截取部分A的截图。其中,跨接元件26连接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上的连接区域更加清晰。可以看出,跨接元件26穿过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开口、例如长孔被插塞,其中,跨接元件26的从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上侧面突出的自由端具有比跨接元件26位于该自由端以下的部分更大的宽度。这个更宽的自由端被引导着穿过相对应的狭窄长孔,并且与该长孔的跨接元件26的侧面边缘导电连接。
图3示出了图2的剖面B-B在第一导电轨部段6的俯视图内的剖面图。其中可以看出,导电杆形式的跨接元件26的自由端与该跨接元件的其余宽度B相比经过了压平。
因此,自由端30具有比跨接元件26的宽度B更小的宽度B'。
从图4中可以看到图1中的接线板1的立体图。在此,导电棒或导电杆形式的跨接元件26被弯曲并被引导着自第一导电轨部段6起通过通道25导向第二导电轨部段7。其中,跨接元件26的自由端30被引导着穿过相应导电轨部段6、7内的长孔31,并且在长孔31的区域内导电地与相配属的第一或第二导电轨部段6、7相连接。
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位于绝缘材料外壳2的上侧面上与卡止底脚3相反对置的插座14和闸刀开口17。
还可以看出,闸刀18的把手件21具有用于定位例如螺丝刀的自由端的控制孔32,以便将闸刀由同样仅简略示出的跳线位置C进入自该位置摆动的打开位置D。
图5示出了接线板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此,,也存在三个导电轨部段6、7、8,因此,基本可参照上述内容。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所不同的是,卡止底脚3具有可导电的卡止臂33,其具有弹性的卡销34,以便在卡锁的状态下导电地接触同样可导电的支承轨。由此形成了一种PE接线板,使用这种接线板就能够实现接地。为此,在卡止臂33上沿其引导跨接元件26,并且在该处实现导电接触。例如,卡止臂33通过自由延伸的端部35被导入跨接元件26的与之相适合的接触孔内,并且导电地与跨接元件26相连接。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不存在任何以摆动的方式被置入绝缘材料外壳2内的闸刀18。更多的是设置了一种单独的分隔插头(未示出),所述分隔插头可被插进闸刀开口17并且在该处与闸刀式接触件16a、16b导电连接。
图6可以看出图5中的接线板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此更清晰地看到,单独的分隔插头36被插进闸刀开口17。
还可以看到,可导电的卡止底脚33以其被设计为叉式接触件的延伸端部35围绕跨接元件26,并且导电地接触该跨接元件,在其中附加的材料接合的连接也是有利的。
其余均可参照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可摆动的闸刀18的位置上设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隔插头36。但还可设想,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可插塞式分隔插头36的位置上设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可摆动的闸刀18。
图7示出了一种包括三个相邻布置的接线板1a、1b、1c的接线板装置的立体图。为了构建这种接线板,可参照上面结合图1至图6针对接线板1所作的说明。
可以看到,两个外面的接线板1a和1c分别具有可摆动的闸刀18,并且由此与接线板1如图1和图4中所示的版本相对应。中间的接线板1b则反之在可摆动支承的闸刀的位置上设有可插塞的分隔插头36,并且由此是根据如图5和图6的接线板1来实施的。在所示实施例中,中间的接线板1b被用于信号传输。通过分隔插头36以及通过中间的接线板1b内的用于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和7的跨接元件26,确保了例如通过由中间的接线板1b的导体导入孔24向电子线路输入的信号,即便没有元件插头40,至少也会贴靠在被导入相对置的导体导入孔10内的电导体上。通过可插塞的分隔插头36,确保信号不容易像在打开可摆动的闸刀18时那样被中断。
直接彼此相邻布置在支承轨道(未示出)上的接线板1a、1b、1c中的两个外面的接线板1a和1c则与电压电位或者接地线相连接。
在这种所示的接线板装置中,元件插头40搭接地被插到所有三个彼此相邻布置的接线板1a、1b、1c上,其中,元件插头40在插接状态下借助与接线板1a、1b、1c的插塞接触件13、15相匹配的对应接触件41与彼此相邻布置的接线板1a、1b、1c中的多个接线板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6、7导电地相连接。
如果元件插头40为一种超压保护元件,元件插头40例如就可具有这样一种电子电路,引导电压电位的导电轨部段6、7会在超压的情况下借助该电子电路将其中一个接线板、例如接线板1c与相对置的外侧接线板、例如接线板1a的导电轨部段6、7连接起来,以便实现与接地电位相连接的能量导出。其中,元件插头40与引导信号的接线板1b并非必需要建立导电的连接。也可设想元件插头40的其他变型和电子电路,在其中,所述电子电路在插接状态下与接线板的其他组合或者与接线板1a、1b、1c的其中一个或者与所有接线板1a、1b、1c导电连接。

Claims (9)

1.一种接线板(1),具有绝缘材料外壳(2),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具有用于卡锁在支承轨道上的卡止底脚(3),所述接线板(1)还具有至少两个导体导入孔(10,24)、闸刀开口(17)和用于容纳元件插头(40)的插座(14),并且所述接线板(1)还具有至少三个安装在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内的导电轨部段,其中,第一导电轨部段(6)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可导入所属的导体导入孔(10)内的电导体的导体接口(9)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导体接口(9)反向对置的伸入所述插座(14)内的第一插塞接触件(13),用于导电地接触可插入所述插座(14)内的元件插头(40),其中,第二导电轨部段(7)与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6)相邻,在第一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插座(14)内的第二插塞接触件(15),用于导电地接触可插进所述插座(14)内的元件插头(40),并且在其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上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17)内的闸刀式接触件(16a),用于导电地接触闸刀(18),其中的第三导电轨部段(8)与所述第二导电轨部段(7)相邻,并且具有伸进所述闸刀开口(17)内的闸刀式接触件(16b),以便导电地接触所述闸刀(18),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导体接口(22),用于连接上被导入所配属的导体导入孔(24)内的电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另外具有由所述第一导电轨部段(6)通向所述第二导电轨部段(7)的通道(25),以便定位可导电的跨接元件(26),所述跨接元件可或者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导电地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底脚(3)具有可导电的卡止臂(33),用于在当所述接线板(1)被卡锁到支承轨道上时与该支承轨道的导电连接,其中,所述跨接元件(26)可或者被与所述卡止臂(33)导电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另外具有用于定位跳线的跳线孔(29),其中,所述跳线孔(29)通向其中一个导电轨部段,并且,在这个相配属的导电轨部段上,为跳线-插塞接触件元件设置跳接触点(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用于定位跨接元件(26)的通道(25)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卡止底脚(3)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之间的空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元件(26)为一段被固定地钎焊、熔焊、铆接或者压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轨部段上的电缆或者导电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导电轨部段具有插塞接触件元件,用于所述跨接元件(26)与相配属的导电轨部段的插塞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导电轨部段具有通孔,用于定位和接触所述跨接元件(26)的所配属的自由端(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18)以可摆动的方式被铰接到所述绝缘材料外壳(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18)单独于所述接线板(1)实施并且可被插入所述闸刀开口(17)内。
CN201510334286.1A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Active CN106159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286.1A CN1061594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CN201810686348.9A CN108832321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286.1A CN1061594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348.9A Division CN108832321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9479A CN106159479A (zh) 2016-11-23
CN106159479B true CN106159479B (zh) 2019-08-20

Family

ID=573481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4286.1A Active CN106159479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CN201810686348.9A Active CN108832321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348.9A Active CN108832321B (zh) 2015-03-30 2015-03-30 接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1594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7075A1 (de) * 2020-11-25 2022-06-0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zur potentialverteil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33255A1 (de) * 1982-09-08 1984-03-08 Phönix Elektrizitätsgesellschaft H. Knümann GmbH & Co KG, 4933 Blomberg Elektronische anschlussklemme, insbesondere schaltanlagen-reihenklemme
EP1246303A2 (de) * 1996-03-05 2002-10-02 Quante Aktiengesellschaft Anschlussmodul für die Telekommunikationstechnik
CN101320850A (zh) * 2007-06-05 2008-12-10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回转式连接单元和带有这种回转式连接单元的接线板
CN101438462A (zh) * 2006-05-09 2009-05-20 德恩及索恩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在成排接线端子结构中的多极闪电电流放电器和/或过压放电器
CN102738675A (zh) * 2011-04-08 2012-10-17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导体连接插头、插接器和由它们组成的套件
CN103229360A (zh) * 2010-09-30 2013-07-31 凤凰通讯发展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断路件的用于电涌保护的接线板
DE102012009286A1 (de) * 2012-05-11 2013-11-1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Reihenklemme
CN103917403A (zh) * 2011-09-16 2014-07-09 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具有可通过连接器可拆除地连接的导电轨的接触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7732A1 (de) * 1992-11-09 1994-05-11 Weidmueller Interface Schutzleiterklemme
GB9302586D0 (en) * 1993-02-10 1993-03-24 Egerton A C Ltd Transmission line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33255A1 (de) * 1982-09-08 1984-03-08 Phönix Elektrizitätsgesellschaft H. Knümann GmbH & Co KG, 4933 Blomberg Elektronische anschlussklemme, insbesondere schaltanlagen-reihenklemme
EP1246303A2 (de) * 1996-03-05 2002-10-02 Quante Aktiengesellschaft Anschlussmodul für die Telekommunikationstechnik
CN101438462A (zh) * 2006-05-09 2009-05-20 德恩及索恩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在成排接线端子结构中的多极闪电电流放电器和/或过压放电器
CN101320850A (zh) * 2007-06-05 2008-12-10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回转式连接单元和带有这种回转式连接单元的接线板
CN103229360A (zh) * 2010-09-30 2013-07-31 凤凰通讯发展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断路件的用于电涌保护的接线板
CN102738675A (zh) * 2011-04-08 2012-10-17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导体连接插头、插接器和由它们组成的套件
CN103917403A (zh) * 2011-09-16 2014-07-09 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具有可通过连接器可拆除地连接的导电轨的接触线
DE102012009286A1 (de) * 2012-05-11 2013-11-1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Reihenklem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7075A1 (de) * 2020-11-25 2022-06-0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lemme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zur potentialvertei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9479A (zh) 2016-11-23
CN108832321B (zh) 2020-11-10
CN108832321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5422B2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motor drives
KR950034903A (ko) 전기 터미널 및 커플링 커넥터
US7232331B2 (en) Plug-in connector for a connector-ended cable
CN105637711B (zh) 插拔连接器模块
CN101222090A (zh) 接线盒、检验插头和检验端子块
RU2009121514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CN106068582B (zh) 接线端子和接线端子板
CN107949963B (zh) 电连接箱
CN103199351A (zh) 适配器与由排式接线夹和适配器组成的套件
CN111509413B (zh) 导线连接接触件和电路板装置
CN107251327A (zh) 电接线夹
US9300060B2 (en) Terminal
CN106159479B (zh) 接线板
US20070099444A1 (en) Circuit board with shielded connection
EP1233437A2 (en) Plug-in module, carrier plate and relay arrangement
KR101782652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상호접속 시스템
CN104577410B (zh) 用于将至少一个保护插头装配在终端设备中的装置
CN106134003B (zh) 具有至少一个过电压保护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JP4322387B2 (ja) 電気開閉装置ユニットのための接続組立体
CN102844939A (zh) 具有在导线接头之间可改变的电连接的接线设备
CN103430397A (zh) 用于电端子的跳线器
CN110506369A (zh) 在导体连接装置的矩阵上实现接线的方法和串联端子组件
CN204156163U (zh) 一种电子接插件
EP2780991B1 (de) Adapter zur montage von als steckmodule ausgeführten überspannungsschutzgeräten auf einem verdrahtungsträger
DK1515402T3 (en) Electrical mounting device for build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