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41525A -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41525A
CN106141525A CN201510134724.XA CN201510134724A CN106141525A CN 106141525 A CN106141525 A CN 106141525A CN 201510134724 A CN201510134724 A CN 201510134724A CN 106141525 A CN106141525 A CN 106141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permanent magnet
holding means
face
magne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47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文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lfor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lfor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lfor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lfor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347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41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41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41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特别是夹紧装置,该保持装置具有保持面和第一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磁体装置,该第二磁体装置相对于第一磁体装置可运动,优选沿着移动方向可线性地移动,其中,第一磁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并且第二磁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其中,第一极方向和第二极方向是不同的、优选彼此反向的,并且其中,在所述磁体装置的第二相对位置中,配属于第一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和配属于第二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彼此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更接近。

Description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特别是夹紧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具有保持面和第一磁体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DE19745930A1公开了一种用于要相互焊接的由铁磁性钢板制成的坯料的磁性夹紧装置。钢板通过永磁体的力夹紧在夹紧板上。永磁体可借助形式为缸-活塞-单元的执行机构从永磁体的夹持位置调节到缩回的中间位置中。在该中间位置中,由永磁体发出的力在夹紧板的保持面上太小,以便能够固定坯料。该解决方案的原理在于,磁体和板材之间的间距是变化的。然而,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可运动的永磁体在夹紧期间附着在板材上并且出于释放的目的向远离板材的方向缩回。然而,在磁体最终由板材分开之前,板材弯曲。这种不连续的过程可以导致板材的局部的、可能不可逆转的变形,这特别是在板材厚度小的情况下产生消极影响。
AT403894B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夹持和连接、特别是焊接板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可控的电磁体并且具有保持面的夹紧元件以及对应压紧元件(被称为衔铁)。在此,板材夹紧在保持面和对应压紧元件之间。然而,已知的电磁体的缺点在于,所述电磁体相对重并且因此已知设备的物流和运输费事地设计。已知的磁体中的控制费用也相对高。此外,电磁体具有电阻,这导致热损耗。为了确保恒定的条件,必须冷却已知的电磁体。当磁铁和要固定的板材之间存在大的空隙并且由此产生大的力时,热功率也必须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供一种磁性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一方面不需要电磁体,由此一开始就避免保持装置和其周围环境以及由保持装置保持的工件的热负荷,并且该保持装置另一方面在对要保持的工件没有不期望的机械影响的情况下起作用。特别是物体附着在保持面上的和之后释放的过程应该尽可能节省地、优选通过连续地提高力或减少力来进行。此外,应该沿着保持面产生尽可能均匀的力分布。在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变换应该是可简单实现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应该以简单的方式与在保持力方面不同的需求相适配。
该目的利用文首提及类型的保持装置实现,该保持装置具有第二磁体装置,该第二磁体装置相对于第一磁体装置可运动,特别是沿着移动方向、优选可线性地移动,其中,第一磁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并且第二磁体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其中,第一极方向和第二极方向是不同的、优选彼此反向的,并且其中,在所述磁体装置的第二相对位置中,配属于第一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和配属于第二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彼此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更接近。
所述两个磁体装置构成磁体联合结构。磁体装置的相对运动产生:磁体联合结构的由保持面促成的磁性保持力是变化的。在一个相对位置中,不同极方向的永磁体相互接近地、优选直接并排地设置。基于永磁体的不同的、优选反向的极方向,永磁体相互至少在确定的范围内“解除”。
也可设想的是,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磁体联合结构,所述磁体联合机构由两个可彼此相对运动的(第一和第二)磁体装置构成。
在第一相对位置中,不同极方向的永磁体之间的间距比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大。基于所述间距,永磁体不相互地或者不在与下面描述的第二相对位置中相同的范围内“解除”。
永磁体的磁通量线在第一位置中在保持面的外部闭合。因此,所 述磁通量线在这样的区域中延伸,在该区域中定位要保持的物体和/或设置(例如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对应压紧元件。在第二相对位置中,保持装置由此处于保持的或夹紧的或者说激活的状态中。
优选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在配属于第一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和配属于第二磁体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之间存在磁性短路。该磁性短路阻止:磁通量充分地延伸穿过保持面。在第二相对位置中,保持装置由此处于释放的或者说解除的状态中。
本发明的优点特别是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可以通过磁体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由解除的状态达到激活的状态中。在此,作用到要保持的物体上的保持力可以连续地改变。不同的相对位置产生不同的保持力。在此,保持装置可以这样设计,使得保持面的特性与磁体装置的相对运动无关,亦即,所述保持面本身保持不变。与此相反,DE19745930A1的保持面通过永磁体的缩回而改变,这导致文首提及的问题。
保持装置用于保持或(夹持)夹紧物体,特别是工件。按照本发明的保持装置的重要使用领域是用于加工工件、特别是面状工件如板材、条带和类似物的加工设备。在此,工件在加工过程(例如焊接、切削、铣削、与另一个工件连接等等)期间通过保持装置固定或夹持。由此,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按照本发明的保持装置。
优选永磁体是稀土磁体、特别是钕磁体,所述永磁体优选具有相应多于1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磁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由此,可以按照本发明的原理空间地扩展,由此可以利用相对均匀的力分布来实现更大的保持面。此外,可以在永磁体的相应的配置结构中在磁体装置的内部实现:相同极方向的(配属于不同磁体装置的)永磁体在第二相对位置中相互接近地、优选直接并排地设置。在该配置结构中,相同极方向的永磁体增强并且由此 导致保持力的提高。
因此,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具有相同极方向的(配属于不同的磁体装置的)永磁体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并排地设置并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相互错开地设置。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在第一相对位置中和/或在第二相对位置中,所述第一磁体装置的永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的永磁体沿横向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方向的方向(优选直接)并排地设置并且优选共同处于一排中。由此,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可以产生尽可能无中断的磁性短路,反之,在第一相对位置中实现最大程度地增强穿过保持面的通量和进而保持力。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磁体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由软磁性材料(特别是软铁)制成的场型区段,所述场型区段在不同极方向的、配属于同一磁体装置的永磁体之间延伸。由此,场力线以最佳的方式并且在小的空间上成形,特别是在第一相对位置中场力线“引导”穿过保持面,而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场力线由具有第一极方向的永磁体“引导”到具有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以便产生磁性短路。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保持装置的保持面通过磁体装置的场型区段构成。这除了节省空间的结构设计之外导致对要保持的物体的最佳力作用。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场型区段的面对所述保持面或构成所述保持面的那面小于配置给所述场型区段的永磁体的极面。通过该措施提高由场型区段向保持面的方向发出的通量密度和进而保持力。
在一个备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同一磁体装置的两个永磁体之间延伸的场型区段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永磁体的极方向的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永磁体沿垂直于所述保持面的方向的长度。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也达到更大的通量密度,由永磁体的极面发出的的场力线变得越来越“密”。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在磁体装置的相邻的场型区段 之间,(各)一个磁性绝缘体在永磁体和保持面之间的区域中延伸。所述磁性绝缘体优选构成所述保持面的区段。所述绝缘体产生:场力线在保持面的外部足够远地延伸并且在那里包含对要保持的物体或对应压紧元件的期望的作用。一个或多个绝缘体可以构成保持面的区段。磁性绝缘体例如可以由非磁性的、不可磁化的材料如塑料或非铁金属(黄铜、铝、……还有非磁性的不锈钢是可能的)制成。
优选所述保持面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构成,这些场型区段分别通过磁性绝缘体分开。因此,保持面本身构成极面,这些极面的极方向在相邻的场型区段之间变化。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极方向和所述第二极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保持面。这能实现特别节省空间的结构,主要是沿垂直于保持面的方向。也就是,两个磁体装置的永磁体可以沿平行于保持面的方向先后相继地设置。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永磁体形式为板或圆盘地构造,所述板或圆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保持面。这同样能实现尽可能好地利用供使用的空间。薄板的相互对置的大的面构成永磁体的极面。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移动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方向,所述磁体装置沿所述移动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由此,所述移动方向也平行于保持面,从而沿垂直于保持面的方向仅需要很少的空间。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磁体装置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通过由一个堆叠构成,该堆叠由多个具有交替的第一和第二极方向的永磁体并且由设置在所述永磁体之间的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构成。由此,一方面可以实现较大长度的保持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仅两个可相对移动的磁体装置来实现尽可能均匀的力分布。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磁体装置构成具有对置的壁的优选U形的引导部,所述第二磁体装置在所述引导部中可移动地引导。这不仅能实现特别紧凑的结构方式(第一磁体装置承担相 同的引导功能),而且一方面贡献于在不同极方向的两个永磁体的磁性短路中的最佳场力线分布,并且另一方面贡献于在相同极方向的永磁体的相互增强的配置结构中的最佳场力线分布。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第一磁体装置的永磁体分别构成由彼此对置的具有相同的极方向的永磁体构成的对,所述第二磁体装置在这些对之间延伸。由此,在第二相对位置中“解除”永磁体是特别有效的,因为该解除从两侧进行。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保持装置包括致动器、特别是缸驱动装置或线性驱动器,所述磁体装置利用所述致动器可彼此相对移动,由此能实现自动控制。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包括所述第一磁体装置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的磁体联合结构构成可更换的模块。由此,不仅原则上简化安装和拆卸,而且该措施开启了使用不同的磁体联合结构的可能性。不同的磁体联合结构的磁体装置特别是可以在磁体装置的永磁体的强度、同一磁体装置的永磁体之间的间距以及由此场型区段和磁性绝缘体的尺寸方面区分。这样类型不同的磁体联合结构也产生不同的保持力或保持力分布。视运行需求而定,所述保持力或保持力分布可以通过变换磁体联合结构来调节。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的磁体联合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磁体联合结构被安装并且至少另一个所述磁体联合结构被储存在仓库中,以便供更换使用。
由此,磁体联合结构可以是一个模块,其中,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视给出的要求而定以简单的方式设置任意数量的模块。因此,存在的设备可以简单地加装备,这在传统的电磁体中只可能是困难的。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保持装置是用于夹紧优选板材形的物体的夹紧设备并且包括具有面对所述保持面的对应压紧面的对应压紧元件,其中,优选所述对应压紧面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和/或包括磁体。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具有两个优选倾斜向下伸出的翼边的夹紧轮廓。面对要保持的物体的翼边端部用于局部提高夹紧力,以便特别是在加工工具的工作区域中特别可靠地固定物体。夹紧轮廓例如可以具有U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夹紧轮廓的翼边和背部构成敞开的梯形的翼边和底侧。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所述夹紧轮廓构造在所述对应压紧元件上,其中,优选所述对应压紧面朝它的面法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翼边的端部错回,优选错回最大1mm、特别优选错回最大0.5mm(例如0.1mm)。在将对应压紧元件压紧到物体(特别是板形的或条带形的工件)上时,(通过由磁体装置构成的磁体联合结构的磁性力产生:)在对应压紧元件贴靠在物体上之前,翼边首先微小地变形。因此,在翼边的区域中,更大的力施加到物体上。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包括所述第一磁体装置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的磁体联合结构关于所述夹紧轮廓不对称地设置,其中,所述磁体联合结构与所述夹紧轮廓的其中一个翼边的间距大于所述磁体联合结构与另一个翼边的间距,优选大20%。由此,可以以完美的方式实现:由所述其中一个翼边施加到要保持的物体上的力大于由所述另一个翼边施加的力。更大的力(和由此更可靠的固定)在加工工具的加工区域中可能是必需的。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特别是板材或条带的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优选在加工工具(特别是焊接机头、激光加工头、铣削工具和/或切削工具)的工作区域中保持或固定一个或多个工件的保持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借助以下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附图中分别以非常简化的示意图示出:
图1以平行于保持面的剖视图示出在磁体装置的第一相对位置(高的保持力)中的保持装置;
图2示出在磁体装置的第二相对位置(没有或者少的保持力)中的图1的保持装置;
图3以透视图示出图2的保持装置;
图4借助第一相对位置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图5借助第二相对位置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图6示出具有对应压紧元件和夹紧轮廓的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确定的是,在不同地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可以按照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的部件上。在说明书中选择的位置说明、如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涉及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这些位置说明在位置变化时按照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所述实施例示出保持装置的可能的实施变型方案,其中,在这一点上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它的特别示出的实施变型方案,而更确切地说各个实施变型方案彼此的不同组合也是可能的,并且从用于通过具体的本发明来技术处理的教导出发,这些变型可能性在于完成这些技术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
此外,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也可以由用于独立的、有独创性的或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示出的和描述的不同实施例表示。
基于独立的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的任务可以从说明书中推断出。
在具体的说明中的对数值范围的全部说明应被这样理解,即,这些数值范围一同包括任意的和所有的部分范围,例如1至10的说明应被这样理解为一同包括基于下限1和上限10的所有部分范围、亦即以下限1或以上开始的并且在上限10或以下处结束的所有部分范围,例如1至1.7、或者3.2至8.1、或者5.5至10。
首先,附图中示出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构成独立的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与此有关的、按照本发明的任务和解决方案从所述 附图的细节说明中推断出。
接着,由于所述顺序要指出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保持装置的构造,所述保持装置或保持装置的组成部分部分不按比例地和/或放大地和/或缩小地表示。
图1至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保持或夹紧(夹持)物体的保持装置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图1的剖视图示出保持的或者说激活的状态中的保持装置:保持力这样高,使得能够直接地或借助对应压紧元件保持或固定物体。图2与之相反地示出释放的或者说解除的状态:保持力不足以能够保持或夹持物体。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10具有保持面9、第一磁体装置3和第二磁体装置4,该第二磁体装置相对于第一磁体装置3沿着移动方向19可线性地移动。
第一磁体装置3具有多个带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11并且第二磁体装置4具有多个带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22,其中,第一极方向1和第二极方向2彼此相反。
在磁体装置3、4的第二相对位置中(按照图2),配属于第一磁体装置3的具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11和配属于第二磁体装置4的具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22彼此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按照图1)更接近。
第一磁体装置3也包括具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12。第二磁体装置4也包括具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21。
磁体装置3、4分别包括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5、6,所述场型区段分别在不同极方向1、2的(配属于同一磁体装置的)永磁体11、12;21、22之间延伸。因此,所述磁体装置分别通过一个堆叠构成,该堆叠由多个具有交替的第一和第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12;21、22并且由设置在永磁体11、12;21、22之间的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5;6构成。
具有相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21;12、22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图2)并排地、优选相互排成直线地设置,并且在第一相对位置 中(图1)相互错开地设置。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11、12和第二磁体装置4的永磁体21、22(不仅在第一相对位置中而且在第二相对位置中)沿横向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方向1、2的方向并排地设置并且优选共同处于一排中。
图3以透视图示出保持装置10。保持装置10的保持面9通过第一磁体装置3的场型区段5构成。
优选地,场型区段6的面对保持面9的或者构成保持面9的那面小于配置给场型区段6的永磁体21、22的极面。
附加地或备选地优选的是,在同一磁体装置3;4的两个永磁体11、12;21、22之间延伸的场型区段5;6沿平行于两个永磁体11、12;21、22的极方向1、2的方向的尺寸小于永磁体11、12;21、22沿垂直于保持面9的方向的长度。
由图3可见,在第一磁体装置3的相邻的场型区段5之间,各一个磁性绝缘体7在永磁体11、12和保持面9之间的区域中延伸。所述磁性绝缘体7构成保持面9的区段。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图1和图2),第一极方向1和第二极方向2基本上平行于保持面9。永磁体11、12;21、22形式为薄板地构造,所述永磁体基本上垂直于保持面9。移动方向19基本上平行于永磁体11、12;21、22的极方向1、2,磁体装置3、4沿所述移动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
由图3可见,第一磁体装置3构成具有对置的壁8的优选U形的引导部,第二磁体装置4在该引导部中可移动地引导。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11;12分别构成由彼此对置的具有相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12构成的对,第二磁体装置4在这些对之间延伸。
由图1和2可见,保持装置10包括致动器13、特别是缸驱动装置或线性驱动装置,磁体装置3、4利用所述致动器可彼此相对移动。通过操纵致动器,由两个磁体装置3、4构成的磁体联合结构和进而保持装置由解除的状态达到激活的状态中。
包括第一磁体装置3和第二磁体装置4的磁体联合结构14为可更换的模块。在本实施例中,磁体联合结构14可拆卸地固定在平台23(图3)上。
下面也再次借助图4和5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图4示出垂直于保持面9的剖视图并且相应于第一相对位置。出于图示原因仅能示出一个磁体装置。但是可看见的是,场力线在保持面9的外部(在这里:尤其是在对应压紧元件15中)闭合成回路。另一个磁体装置的(在图4中不可见的)永磁体增强地作用,因为这些永磁体分别与(图4中示出的)永磁体是同向的并且直接设置在所述永磁体的旁边。
图5相应于第二相对位置,在该第二相对位置中反向的永磁体11、22直接并排地设置。为了说明通量分布,选择平行于保持面9的剖视图。现时,场力线从永磁体22延伸到(直接设置在旁边的)反向的永磁体11,由此得出磁性短路并且图4中示出的场力线在保持面9的外部(很大程度上)消失。
为了对要保持的工件20产生高的(夹紧)力,必须在第一磁体装置3的(构成保持面9的)场型区段5中存在高的磁通量密度。夹紧力与相应的场型区段5中的磁通量密度的平方成比例。在磁体联合结构的结构设计中,永磁体的、特别是永磁体的极面的尺寸和场型区段的、特别是场型区段的构成保持面的或者面对保持面的面的尺寸可自由地并且相互无关地选择。通过选择永磁体和场型区段的尺寸的比例、特别是上面提到的面的比例可以调节由磁体联合结构产生的夹紧力。
优选的尺寸比例已经进一步在上面提到。关于这一点也优选的是,平行于所述永磁体的移动方向的场型区段的尺寸大致认为相应于或小于所述永磁体的宽度。永磁体设置在磁性绝缘体的后面(或下面)(由此可以缩小场型区段的极面)。通过在第一磁体装置的绝缘体之间的间距(分度)也能够调节可以由场力线跨接的空隙。绝缘体之间的间距越大,可以跨接的空隙越大,但是能最大产生的夹紧力越小。在实际的实施例中,第一磁体装置的磁性绝缘体具有大约10mm的宽度,而两个绝缘体之间的间距大约为40mm。
图4和6示出一个实施方式,其中,保持装置10是一种用于夹紧优选板材形的物体(在这里:工件20)的夹紧装置。对应压紧元件15以它的对应压紧面16面对保持面9,以便将工件20束缚在中间空间中。对应压紧元件15可以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和/或包括磁体。
对应压紧元件15的厚度(垂直于保持面或对应压紧面16的尺寸)应该优选至少具有场型区段5、6的宽度(两个永磁体之间的间距)的一半,以便确保对应压紧元件15中的通量密度足够高。
图6示出,保持装置10可以是用于加工工件20的加工设备的部分。加工工具24示意性地示出。两个板材形的工件20利用其端侧相互定位,以便通过加工工具24(特别是通过焊接过程)连接。在此,每个工件20通过保持装置10固定。保持装置10在这里可以机械地相互连接,例如通过底座或工作台相互连接,以便将两个条带端保持在限定的位置中。
由图6可见,保持装置10包括具有两个优选倾斜向下伸出的翼边18的夹紧轮廓17。夹紧轮廓17构造在对应压紧元件15上。
优选对应压紧面16朝它的面法线的方向相对于翼边18的端部错回(如图6中表明的那样),优选错回最大1mm、特别优选错回最大0.5mm。
另一个方面在于,包括第一磁体装置3和第二磁体装置4的磁体联合结构14关于夹紧轮廓17不对称地(亦即不居中地)设置。在此,磁体联合结构14与夹紧轮廓17的其中一个翼边18的间距大于磁体联合结构14与另一个翼边18的间距,优选大20%。因此,磁体联合结构14更接近固定工件(在这里:板材或条带)的边的那些翼边18。
如已经从开头得知的那样,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因此,特别是永磁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配置结构(特别是配置结构的相互间距)和取向可以变化。当每个磁体装置仅具有一个永磁体时,按照本发明的原理也是可实现的。场型区段和/或磁性绝缘体的数量、大小、形状和配置结构同样可以变化。不言而喻,磁体装置本身的(外部)形状可能与示出的实施方式不同。
附图标记列表
1 第一极方向
2 第二极方向
3 第一磁体装置
4 第二磁体装置
5 场型区段
6 场型区段
7 磁性绝缘体
8 壁
9 保持面
10 保持装置
11 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
12 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
13 致动器
14 磁体联合结构
15 对应压紧元件
16 对应压紧面
17 夹紧轮廓
18 翼边
19 移动方向
20 工件
21 第二磁体装置4的永磁体
22 第二磁体装置4的永磁体
23 平台
24 加工工具 。

Claims (20)

1.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10),特别是夹紧装置,该保持装置具有保持面(9)和第一磁体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磁体装置(4),该第二磁体装置相对于第一磁体装置(3)可运动,特别是沿着移动方向(19)、优选可线性地移动,其中,第一磁体装置(3)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11)并且第二磁体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带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22),其中,第一极方向(1)和第二极方向(2)是不同的、优选彼此反向的,并且其中,在所述磁体装置(3、4)的第二相对位置中,配属于第一磁体装置(3)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11)和配属于第二磁体装置(4)的所述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22)彼此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更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极方向(2)的永磁体(12)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极方向(1)的永磁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21;12、22)在第二相对位置中并排地、优选相互排成直线地设置,并且在第一相对位置中相互错开地设置。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相对位置中和/或在第二相对位置中,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11、12)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的永磁体(21、22)沿横向于所述永磁体的极方向(1、2)的方向并排地设置并且优选共同处于一排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5、6),所述场型区段在不同极方向的、配属于同一磁体装置(3;4)的永磁体(11、12;21、22)之间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0)的保持面(9)通过磁体装置(3)的场型区段(5)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场型区段(6)的面对所述保持面(9)或构成所述保持面(9)的那面小于配置给所述场型区段(6)的永磁体(21、22)的极面,和/或在同一磁体装置(3;4)的两个永磁体(11、12;21、22)之间延伸的场型区段(5;6)沿平行于所述两个永磁体(11、12;21、22)的极方向(1、2)的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永磁体(11、12;21、22)沿垂直于所述保持面(9)的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磁体装置(3、4)的相邻的场型区段(5、6)之间,一个磁性绝缘体(7)在永磁体(11、12;21、22)和保持面(9)之间的区域中延伸,其中,优选所述磁性绝缘体(7)构成所述保持面(9)的区段。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方向(1)和所述第二极方向(2)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保持面(9)和/或所述永磁体(11、12;21、22)形式为板或圆盘地构造,所述板或圆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保持面(9)。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方向(19)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永磁体(11、12;21、22)的极方向(1、2),所述磁体装置(3、4)沿所述移动方向可彼此相对移动。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由一个堆叠构成,该堆叠由多个具有交替的第一和第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12;21、22)并且由设置在所述永磁体(11、12;21、22)之间的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场型区段(5;6)构成。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构成具有对置的壁(8)的优选U形的引导部,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在所述引导部中可移动地引导。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的永磁体(11;12)分别构成由彼此对置的具有相同极方向(1;2)的永磁体(11;12)构成的对,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在这些对之间延伸。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0)包括致动器(13)、特别是缸驱动装置或线性驱动器,所述磁体装置(3、4)利用所述致动器可彼此相对移动。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的磁体联合结构(14)构成可更换的模块。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0)是用于夹紧优选板材形的物体的夹紧装置并且包括具有面对所述保持面(9)的对应压紧面(16)的对应压紧元件(15),其中,优选所述对应压紧面(16)由软磁性材料制成和/或包括磁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0)包括具有两个优选倾斜向下伸出的翼边(18)的夹紧轮廓(17)。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轮廓(17)构造在所述对应压紧元件(15)上,其中,优选所述对应压紧面(16)朝它的面法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翼边(18)的端部错回,优选错回最大1mm、特别优选错回最大0.5mm。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磁体装置(3)和所述第二磁体装置(4)的磁体联合结构(14)关于所述夹紧轮廓(17)不对称地设置,其中,所述磁体联合结构(14)与所述夹紧轮廓(17)的其中一个翼边(18)的间距大于磁体联合结构(14)与另一个翼边(18)的间距,优选大20%。
20.用于加工优选板材形的或条带形的工件(20)、特别是用于焊接、切削或铣削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加工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加工工具(24)和至少一个用于优选在加工工具(24)的工作区域中暂时固定工件(20)的保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进行构造。
CN201510134724.XA 2015-03-26 2015-03-26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Pending CN106141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24.XA CN106141525A (zh) 2015-03-26 2015-03-26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4724.XA CN106141525A (zh) 2015-03-26 2015-03-26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41525A true CN106141525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4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4724.XA Pending CN106141525A (zh) 2015-03-26 2015-03-26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415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0837A (zh) * 2018-06-19 2018-09-04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焊接头快速锁紧机构的搅拌摩擦焊加工设备
WO2019136500A1 (de) 2018-01-11 2019-07-18 Berndorf Band Gmbh Magnetische haltevorricht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6936A (en) * 1991-02-21 1991-11-19 Hsu P J Stru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ic work holder
CN1137964A (zh) * 1995-05-04 1996-12-18 伯恩道夫班德股份有限公司 板料末端电磁夹紧和连接特别是焊接的设备
CN2249143Y (zh) * 1995-11-16 1997-03-12 山东临清机床附件厂 磁源离合式永磁吸盘
CN2448513Y (zh) * 2000-09-26 2001-09-19 陈钧台 永磁吸盘
CN2492338Y (zh) * 2001-09-05 2002-05-22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CN2500424Y (zh) * 2001-09-05 2002-07-17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6936A (en) * 1991-02-21 1991-11-19 Hsu P J Structure of permanent magnetic work holder
CN1137964A (zh) * 1995-05-04 1996-12-18 伯恩道夫班德股份有限公司 板料末端电磁夹紧和连接特别是焊接的设备
CN2249143Y (zh) * 1995-11-16 1997-03-12 山东临清机床附件厂 磁源离合式永磁吸盘
CN2448513Y (zh) * 2000-09-26 2001-09-19 陈钧台 永磁吸盘
CN2492338Y (zh) * 2001-09-05 2002-05-22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CN2500424Y (zh) * 2001-09-05 2002-07-17 张展明 一种永磁吸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500A1 (de) 2018-01-11 2019-07-18 Berndorf Band Gmbh Magnetische haltevorrichtung
CN111565888A (zh) * 2018-01-11 2020-08-21 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 磁性的保持装置
CN111565888B (zh) * 2018-01-11 2022-06-24 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 磁性的保持装置
US11915864B2 (en) 2018-01-11 2024-02-27 Berndorf Band Gmbh Magnetic retaining device
CN108480837A (zh) * 2018-06-19 2018-09-04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焊接头快速锁紧机构的搅拌摩擦焊加工设备
CN108480837B (zh) * 2018-06-19 2020-06-30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具有焊接头快速锁紧机构的搅拌摩擦焊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63593B1 (en) Clamp assembly including permanent magnets and coils for selectively magnetizing and demagnetizing the magnets
JP4828344B2 (ja) リニア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で使用される磁石挿入具、ならびにリニアモータ用固定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リニアモータ
US9659699B2 (en) Magnetic substance holding device minimalizing residual magnetism
US4075589A (en) Magnetic plate comprising permanent magnets and electropermanent magnets
JP6337205B2 (ja) 磁性体保持装置
KR101328587B1 (ko) 영구자석 조작기
EP1826784A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CN106141525A (zh) 可控的磁性保持装置
JP4508999B2 (ja) リニア駆動装置
CN104118014A (zh) 电磁铁带动的曲线锯
JPH05284722A (ja) リニアパルスモータ及びこれを具備した直動ユニット
JP2009029086A (ja) 型締装置
CN102689423B (zh) 注射成型机
JP4790566B2 (ja) 型締装置
CN105345565A (zh) 平面永磁工作台
KR20160102761A (ko) 자기 부상 모듈 및 자기 부상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리니어 모터
US20060119189A1 (en) Driving unit
JP3838813B2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6339381A (ja) ソレノイド及びソレノイドの製造方法
JP2019216591A5 (zh)
KR20190080402A (ko) 영전자 척
CN212192786U (zh) 带有过渡磁极的条形磁面板式电控永磁力加电磁力磁盘
DE102015114734A1 (de) Aktor für Textil-Legenadeln und andere Verstellobjekte
CN107112861B (zh) 致动器
JP2001231243A (ja) リニアスライ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