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4968A -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4968A
CN106134968A CN201510172944.1A CN201510172944A CN106134968A CN 106134968 A CN106134968 A CN 106134968A CN 201510172944 A CN201510172944 A CN 201510172944A CN 106134968 A CN106134968 A CN 106134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ritional solution
module
planting case
ecologic planting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2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宇
李洪涛
李玉祥
董书娟
朱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72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49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4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49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植物培育方法,用于生态种植箱无土栽培植物。所述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种植种类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入所述储液盘;提供一上端开设有凹槽的海绵体,将海绵体放入所述培育板的贯通孔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将植物种子放入所述海绵体的凹槽中;将所述生态种植箱接通电源并选择种植植物种类按键,生态种植箱根据选择的植物种类开启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所述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为:在植物种子处于育苗期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均不工作;在植物种子完成育苗并进入生长阶段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按照设定程序工作。

Description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植物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土栽培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毒豆芽”、“毒豆角”、“毒韭菜”事件时有发生,其危害程度触目惊心,饮食安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扩大以及人均居住面积的减少,可耕种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蔬菜种植面积更是少之又少。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孩子们少有机会走入田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缺乏直观的认识。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重视精神文明的满足,其中养殖花草被很多中老年人及办公室白领所接受。然而,有土栽培管理麻烦、土壤散落造成的卫生整洁问题以及植物容易吸引昆虫等现象都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问题,降低了种植体验。
现有的无土种植技术都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种苗的培育,而一般的组织培养都是在密封无菌的玻璃瓶中进行,用一定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诱导植物的再生和增殖大量芽苗,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成完整幼苗,最后移栽瓶外培育而成。但由于密封无菌的玻璃瓶内高湿、不通气,使得幼苗较幼嫩,器官发育较差,移栽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弱,易受环境影响。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无土种植技术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植物培育方法,该生态植物培育方法不仅能保证幼苗发育较好,同时还能对生态种植箱进行智能控制,使得植物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植物培育方法,用于生态种植箱无土栽培植物,所述生态种植箱包括箱体及放置在箱体内的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储液盘及位于储液盘上方供培育植物的培育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为植物生长提供光源的光照模块、保持生态种植箱内空气流通的换气模块、为营养液提供氧气的打氧模块及对生态种植箱进行电控的电控组件,所述培育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孔,所述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种植种类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入所述储液盘;
提供一上端开设有凹槽的海绵体,将海绵体放入所述培育板的贯通孔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将植物种子放入所述海绵体的凹槽中;
将所述生态种植箱接通电源并选择种植植物种类按键,生态种植箱根据选择的植物种类开启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
所述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为:在植物种子处于育苗期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均不工作;在植物种子完成育苗并进入生长阶段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按照设定程序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两侧的两支撑壁、连接所述两支撑壁的前壁和后壁及遮盖在所述箱体顶部的遮盖装置,所述前壁组装固定在所述两支撑壁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壁为透明的可转光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盘呈抽屉状设置并可在所述箱体内水平推入和拉出,在向储液盘内注入营养液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前壁从所述两支撑壁上取下,将所述储液盘从所述箱体内拉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生态种植箱接通电源之前还包括步骤:先将所述储液盘推入所述箱体并恢复原位,再将所述前壁组装固定在所述两支撑壁之间并恢复原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监测储液盘内营养液的水位高度的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设有表示营养液充足的下水位线和表示营养液不足的上水位线,在植物处于生长阶段时,若营养液消耗至只能看到上水位线,则电控组件自动检测并发出报警声,提示补充营养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并显示所述生态种植箱内温度、湿度、营养液水位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侧并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种植箱还包括与电控组件相连的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与手机信号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生态种植箱内植物的生长状况参数并根据该生长状况参数调节控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的运行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态种植箱还包括与手机信号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对植物实时拍照并将照片传至手机供用户检测植物的生长状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氧模块包括气泵、设置在所述储液盘上的气水混合结构及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的输气通道,所述气水混合结构包括用于储存氧气的储气区、用于储存营养液的储水区及将所述储气区和储水区分隔开的隔挡筋,氧气从所述储气区进入所述储水区与营养液混合,以增加营养液的氧气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通过将海绵体放置在培育板的贯通孔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从而放置在海绵体的凹槽中的植物种子能够透过海绵体吸收所需要的水分;同时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为植物生长提供光源的光照模块、保持生态种植箱内空气流通的换气模块、为营养液提供氧气的打氧模块及对生态种植箱进行电控的电控组件,从而用户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进行智能控制,使植物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种植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生态种植箱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生态种植箱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生态种植箱的另一视角分解图。
图5是图4中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储液盘与打氧模块的部分分解图。
图7是图3中培育板与储液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储液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1所示生态种植箱的遮盖装置与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生态种植箱除去前壁后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生态种植箱组合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利用生态种植箱进行植物培育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及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生态种植箱100用于无土栽培植物。所述生态种植箱100包括箱体10、收容在所述箱体10内的培育装置70、为植物生长提供光源的光照模块20、保持所述生态种植箱100内空气流通的换气模块、实时监测营养液水位高度的水位监测装置40、为营养液提供氧气的打氧模块50及对所述生态种植箱100进行电控的电控组件。
所述箱体10包括底座106、位于所述底座106两侧的支撑壁、连接所述两支撑壁的前壁101和后壁102以及遮盖在所述箱体10顶部的遮盖装置105,所述遮盖装置105、前壁101、后壁102、两支撑壁及底座106共同围设形成培育空间。
所述底座106的底端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出部80,所述遮盖装置105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部90,从而在将若干个生态种植箱100上下摆放时,可通过位于上部的生态种植箱100的凸出部80与位于下部的生态种植箱100的凹槽部90相互卡合,使得多个生态种植箱100上下排列而堆叠形成生态种植箱组合体200。所述凸出部80包括至少两个呈对角线设置的凸出条801,所述凸出条801整体呈L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条801的个数为4个。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出部80为设置在所述底座106底端四周的环形凸出条801。当多个生态种植箱100上下排列时,所述凸出条801与所述凹槽部90相互卡合固定,从而减小多个生态种植箱100的存放空间,且生态种植箱组合体200也能够培育多种植物,提高用户的种植体验和视觉效果。
所述支撑壁包括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所述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的底端均卡设固定在所述底座106上。所述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的侧边均设有卡扣固定结构107,所述卡扣固定结构107包括设于所述前壁101和后壁102上的圆柱体(未标号)及设于所述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上的卡扣腔1072。所述前壁101和后壁102可通过所述卡扣固定结构107组装固定在所述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上。
所述前壁101、后壁102、左支撑壁103及右支撑壁104中的至少一个为可以过滤自然光中的蓝光与红光并将其他色光转化为植物需要的红、蓝光的可转光玻璃。优选的,所述前壁101为透明的可转光玻璃,但不仅限于所述前壁101。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培育装置70收容于所述培育空间并放置在所述底座106上。所述培育装置70包括放置在所述底座106上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储液盘701、位于所述储液盘701上方供培育植物的第一培育板702及夹在所述储液盘701和所述第一培育板702之间的第二培育板703,所述第一培育板702用于放置植物种子并将植物种子培育成幼苗,所述第二培育板703用于幼苗的生长。所述储液盘701包括底壁7011、自所述底壁7011四侧边缘向上延伸的四侧壁7012,其中一个侧壁7012上凹陷有一凹陷部7013。所述底座106的两侧设有供所述储液盘701自由抽拉的滑道1061,所述储液盘701呈抽屉状收容于所述底座106内,并可在所述底座106内沿所述滑道1061水平推入和拉出。
所述第一培育板702上设有两个可以用手抓住以将所述第一培育板702取出的手柄7024。所述第一培育板702还开设有若干贯通孔7021,所述贯通孔7021内设置有用以放置植物种子的海绵体(未图示),所述海绵体的一端凹设有凹槽、另一端突伸入所述储液盘701的营养液中,植物种子放置在所述凹槽内以透过所述海绵体吸收所需要的水分。所述贯通孔7021上还可放置用于遮挡所述贯通孔7021的生长帽7023,以此挡住没有放置植物种子的所述贯通孔7021,减少营养液的蒸发。
所述第二培育板703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7031,植物幼苗固定在所述固定孔7031内且根系伸入营养液内,以此吸收营养液的成分,满足生长需要。
如图10与图11所示,所述光照模块20设置在所述遮盖装置105内,包括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遮盖装置105内且能发出波长近似太阳光的照明灯201、位于所述照明灯201下方以将所述照明灯201的光源均匀发散的导光板202及设置在所述遮盖装置105上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201光源强度的控制器203。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光照模块20的开、关及开灯时长。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换气模块设置在所述两支撑壁上,且包括开设在左支撑壁103上的进风口301、开设在右支撑壁104上的出风口302及靠近所述出风口302设置的风扇3022,所述进风口301和所述出风口302在所述箱体10内呈空间对角线设置。优选的,所述进风口301靠近所述底座106设置,所述出风口302靠近所述遮盖装置105设置。所述右支撑壁104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风扇3022的固定件3021,所述风扇3022固定在所述右支撑壁104上并限位在所述固定件3021与所述右支撑壁104之间。所述风扇3022工作时,可以不断地将所述生态种植箱100内的空气排出到箱体10外,这样在所述生态种植箱100中形成负压,外部空气就可以通过所述进风口301进入到所述生态种植箱100中,不断的循环保持箱体10内的空气流通,以满足生态种植箱100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二氧化碳的需要。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换气模块的打开和关闭。
如图3所示,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设置在一个半封闭的管型腔401内,所述管型腔401设置在所述储液盘701内靠近前壁101一侧的其中一个拐角处。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由密度比营养液密度小的轻质材料制成,且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上设有水位刻度线,从上到下分别为红色、蓝色和绿色。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漏出的水位刻度线来判断所述储液盘701中的营养液水位情况。当所述储液盘701中没有营养液时,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与所述储液盘701底部接触,此时从外面只能看到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的红色水位刻度线,这说明营养液已经用完,需要添加。添加营养液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在营养液的浮力作用下上升,慢慢漏出蓝色水位刻度线直到漏出绿色水位刻度线,这表示储液盘701中的营养液已加满。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位监测装置40为水位浮标。
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打氧模块50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06上的气泵501、设置在所述储液盘701上以将氧气引入所述储液盘701并与营养液充分混合的气水混合结构502及连通所述气泵501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的输气通道,且在所述储液盘701完全收容在所述底座106内时,所述输气通道连通所述气泵501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在所述储液盘701被拉出时,所述气泵501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断开。
所述打氧模块50还包括罩设在所述气泵501外侧的气泵罩504,所述输气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气泵罩504上的出气口(未图示)和设置在所述气水混合结构上的输气管5032,所述输气管5032突伸入所述出气口以将氧气导入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所述输气管5032一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内部相连。所述打氧模块50还包括密封连接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输气管5032的密封装置5024,所述密封装置5024用于将所述出气口和输气管5032进行密封,以避免所述气泵501向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通入氧气时漏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装置5024为圆环形塑料件。
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收容于所述凹陷部7013内,并包括用于储存氧气的储气区5021、位于所述储气区5021旁侧且用于储存营养液的储水区5022、位于储水区5022和储气区5021之间且部分间隔所述储水区5022和储气区5021的隔挡筋5023、及设置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顶部的盖体5026。所述输气管5032自所述储气区5021凸伸出并延伸至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隔挡筋5023自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的底部向上延伸并延伸至靠近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的顶部位置处,在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的顶部没有格挡,从而不仅可以让氧气与营养液充分混合,同时还能防止在所述气泵501不工作时营养液从所述气泵罩504的出气口漏出。当所述储水区5022中的营养液加满时,营养液的液面高度不会超过所述隔挡筋5023的高度,因而营养液不会流入到所述储气区5021;当所述气泵501工作时,所述储气区5021的氧气通过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顶部的开口进入到所述储水区5022与营养液混合,可以达到给营养液补充氧气的目的。
所述储液盘701的侧壁7012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储水区5022与所述储液盘701的输水管5025,氧气在与所述储水区5022内的营养液充分混合后自所述输水管5025流入所述储液盘701。所述盖体5026为可拆除式,当移除所述盖体5026时可观察到所述输水管5025和输气管5032的管口堵塞状态,也便于对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进行清洗。
当所述打氧模块50工作时,所述气泵501向所述储气区5021内通入氧气,此时储水区5022内的营养液因所述隔挡筋5023的隔挡不会流入储气区5021内,通入的氧气自所述隔挡筋5023的顶端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502的顶部之间进入所述储水区5022并与储水区5022内的营养液充分混合,最后自所述输水管5021流入所述储液盘701内,从而达到给浸入营养液内的植物根系补充氧气的目的。
如图10与图11所示,所述电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用于检测所述箱体10内的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的传感器602及根据所述传感器602检测到的数据控制所述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水位监测装置40及打氧模块50工作的控制电路。
所述箱体10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并显示所述生态种植箱100内温度、湿度、营养液水位和/或光照的控制面板601,所述控制面板601设置在所述遮盖装置105的前侧并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控制面板601包括用来显示植物生长时间、所述生态种植箱100内温度、湿度和营养液水位等参数的显示屏6011及用以控制照明灯201开/关及开灯时长、风扇3022开/关及所述气泵501开/关的触摸按键6012。所述触摸按键6012与控制电路对应连接,以选择性控制所述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50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智能控制。
所述生态种植箱100还包括与电控组件相连的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与手机信号连接,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生态种植箱100内植物的生长状况参数并根据该生长状况参数调节控制所述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50的运行状态。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光照模块20的开灯时长、风扇3022的开/关及所述气泵501的开/关;当然,所述智能模块也可与其他能够发出控制信号的设备相连(如:遥控器),以实时查看植物的生长状况。
所述生态种植箱100还包括与手机信号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对植物实时拍照并将照片传至手机供用户检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同时还能提高用户的体验乐趣。
如图13所示,利用所述生态种植箱100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将前壁101从所述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上取下,将储液盘701从所述箱体10内拉出;
根据种植种类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入所述储液盘701并注满;
将海绵体放入所述培育板702的贯通孔7021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将植物种子放入所述海绵体的凹槽中;
先将所述储液盘701推入所述箱体10并恢复原位,再将所述前壁101组装固定在左支撑壁103和右支撑壁104上并恢复原位;
将所述生态种植箱100接通电源并选择种植植物种类按键,生态种植箱100根据选择的植物种类开启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
种植收获。
所述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为:在植物种子处于育苗期时,所述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50均不工作;在植物种子完成育苗并进入生长阶段时,所述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50按照设定程序工作。所述光照模块20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所述换气模块间断运转,一方面为植物生长提供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排出光合作用所产生的高浓度氧气。所述打氧模块50也是间断性工作,以保证营养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氧气,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
在植物处于生长阶段时,营养液不断消耗,若营养液消耗至只能看到水位监测装置40上的红色水位刻度线,则电控组件自动检测并发出报警声,提示补充营养液。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生态种植箱100通过将海绵体放置在第一培育板702的贯通孔70212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从而放置在海绵体的凹槽中的植物种子能够透过海绵体吸收所需要的水分;同时通过在箱体10内设置为植物生长提供光源的光照模块20、保持生态种植箱100内空气流通的换气模块、为营养液提供氧气的打氧模块50及对生态种植箱100进行电控的电控组件,从而用户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光照模块20、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50进行智能控制,使植物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同时还能提升用户的种植体验乐趣。本发明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保证植物幼苗发育较好,使得植物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态植物培育方法,用于生态种植箱无土栽培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植箱包括箱体及放置在箱体内的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用于盛放营养液的储液盘及位于储液盘上方供培育植物的培育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为植物生长提供光源的光照模块、保持生态种植箱内空气流通的换气模块、为营养液提供氧气的打氧模块及对生态种植箱进行电控的电控组件,所述培育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孔,所述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种植种类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入所述储液盘;
提供一上端开设有凹槽的海绵体,将海绵体放入所述培育板的贯通孔中并使得海绵体的下端浸入营养液中,将植物种子放入所述海绵体的凹槽中;
将所述生态种植箱接通电源并选择种植植物种类按键,生态种植箱根据选择的植物种类开启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
所述预先设定的培育程序为:在植物种子处于育苗期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均不工作;在植物种子完成育苗并进入生长阶段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按照设定程序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两侧的两支撑壁、连接所述两支撑壁的前壁和后壁及遮盖在所述箱体顶部的遮盖装置,所述前壁组装固定在所述两支撑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为透明的可转光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盘呈抽屉状设置并可在所述箱体内水平推入和拉出,在向储液盘内注入营养液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前壁从所述两支撑壁上取下,将所述储液盘从所述箱体内拉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种植箱接通电源之前还包括步骤:先将所述储液盘推入所述箱体并恢复原位,再将所述前壁组装固定在所述两支撑壁之间并恢复原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监测储液盘内营养液的水位高度的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设有表示营养液充足的下水位线和表示营养液不足的上水位线,在植物处于生长阶段时,若营养液消耗至只能看到上水位线,则电控组件自动检测并发出报警声,提示补充营养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并显示所述生态种植箱内温度、湿度、营养液水位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侧并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植箱还包括与电控组件相连的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与手机信号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生态种植箱内植物的生长状况参数并根据该生长状况参数调节控制所述光照模块、换气模块及打氧模块的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种植箱还包括与手机信号连接的摄像头模块,所述摄像头模块对植物实时拍照并将照片传至手机供用户检测植物的生长状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植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氧模块包括气泵、设置在所述储液盘上的气水混合结构及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水混合结构的输气通道,所述气水混合结构包括用于储存氧气的储气区、用于储存营养液的储水区及将所述储气区和储水区分隔开的隔挡筋,氧气从所述储气区进入所述储水区与营养液混合,以增加营养液的氧气浓度。
CN201510172944.1A 2015-04-13 2015-04-13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61349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2944.1A CN106134968A (zh) 2015-04-13 2015-04-13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2944.1A CN106134968A (zh) 2015-04-13 2015-04-13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4968A true CN106134968A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35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2944.1A Pending CN106134968A (zh) 2015-04-13 2015-04-13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49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741A (zh) * 2019-03-11 2019-06-14 深圳市光特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室内生态养殖鱼类的灯光控制方法及灯光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7687U (zh) * 2011-01-26 2012-02-01 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式家庭植物工厂
CN203424101U (zh) * 2013-09-11 2014-02-12 王爱武 家用全自动蔬菜种植机
CN103749275A (zh) * 2013-12-27 2014-04-30 北京中农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蔬菜种植设备
CN103918540A (zh) * 2014-04-01 2014-07-16 黑龙江省爱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智能植物种植箱
CN203708984U (zh) * 2014-01-17 2014-07-16 汪蕾 蔬菜无土栽培机
CN203723212U (zh) * 2014-02-27 2014-07-23 北京农学院 实验用叶类蔬菜水培装置
CN104082119A (zh) * 2014-07-21 2014-10-08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可移动植物led光照循环水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7687U (zh) * 2011-01-26 2012-02-01 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式家庭植物工厂
CN203424101U (zh) * 2013-09-11 2014-02-12 王爱武 家用全自动蔬菜种植机
CN103749275A (zh) * 2013-12-27 2014-04-30 北京中农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蔬菜种植设备
CN203708984U (zh) * 2014-01-17 2014-07-16 汪蕾 蔬菜无土栽培机
CN203723212U (zh) * 2014-02-27 2014-07-23 北京农学院 实验用叶类蔬菜水培装置
CN103918540A (zh) * 2014-04-01 2014-07-16 黑龙江省爱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智能植物种植箱
CN104082119A (zh) * 2014-07-21 2014-10-08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可移动植物led光照循环水培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农业部水产司主编: "《淡水养鱼技术 南方本》", 31 July 1993, 农业出版社 *
宿晓东编著: "《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30 September 2009,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李宁毅著: "《水培花卉栽培与鉴赏》", 31 January 2012, 金盾出版社 *
杨暹,张华编著: "《南方特色蔬菜栽培新技术》", 28 February 1999,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4741A (zh) * 2019-03-11 2019-06-14 深圳市光特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室内生态养殖鱼类的灯光控制方法及灯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4966A (zh) 生态种植箱
WO2017161698A1 (zh) 一种植物水培架和植物生长环境保障系统
CN106472287A (zh) 生态种植箱
CN206078320U (zh) 一种育苗用自动喷灌节水装置
CN204670120U (zh) 智能式鱼菜共生系统
CN204670050U (zh) 生态种植箱组合体
WO2002100162A2 (en) Plant growing system
CN108093991A (zh) 一种玉米育种用多功能育苗箱
KR101818336B1 (ko) 뱃치형 수경재배조
KR20200099340A (ko) 가정용 수경재배기
CN106069702A (zh) 一种芽苗菜智能生产系统
CN204598903U (zh) 生态种植箱
KR101582388B1 (ko) 식물 재배 장치
CN204929894U (zh) 生态种植箱
KR20200111382A (ko) 가정용 식물 재배장치
CN106134968A (zh) 生态植物培育方法
CN106134967B (zh) 打氧模块及具有该打氧模块的生态种植箱
CN105638424A (zh) 一种家庭多功能生态屋装置
CN214709125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花卉植物培养装置
CN205755890U (zh) 智能式混合种植和养殖装置
CN205250137U (zh) 一种室内种养系统
CN213044328U (zh) 一种植物栽培箱
JP2799663B2 (ja) 水耕栽培用装置
KR102034639B1 (ko) 식물재배용 단위 유니트를 이용한 조적식 식물재배장치
CN211509990U (zh) 一种油茶种植专用育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