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置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当用户设备正常驻网时,时常会出现被叫提示关机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隐式关机。隐式关机会使用户漏接掉电话,给用户带来损失。
目前,造成隐式关机主要原因是接入网与其隶属的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T3212)不一致。在通信领域中,接入网用于将用户设备数据一级一级汇接到核心网,以实现用户设备与网络连接。核心网负责数据交换、转发、接续等。多个接入网可以隶属于同一个核心网。
在开机状态下,用户设备选取网络后,会通过接入网广播的消息获取当前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达到位置更新周期后,用户设备会再次向接入网发送位置区更新消息,接入网将接收到的位置区更新消息上报给核心网,核心网在接收到接入网上报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区更新消息后,将该用户设备在核心网中的状态更改为开机状态。当接入网和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不一致时,若核心网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入网上报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区更新消息,则核心网会认为用户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例如,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为30分钟,即核心网要求接入网每30分钟上报一次用户设备的位置区更新消息;接入网的位置更新周期为36分钟,即接入网要求用户设备每36分钟发送一次位置区更新消息。当待机时长到达36分钟时,用户设备会向接入网发送位置区更新消息。然而核心网在待机30~36分钟之间时,由于未接收到接入网上报的用户设备的位置区更新消息,将用户设备在核心网中的状态更改
为关机状态,此时如果其他用户向该用户发起呼叫,就会出现提示该用户设备已关机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用户设备隐式关机的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位置更新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用户设备正常驻网时,出现隐式关机的频率,提高通信成功率及通信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位置更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由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所述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第二核心网为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基于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时,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所述缓存数据库
中的数据被清空;或,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或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保留所述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所述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包括:
当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时,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判断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的过程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的位置区识别码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位置区识别码)发生改变时,判断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由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
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所述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第二核心网为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时,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
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根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或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保留所述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所述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时,将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的位置区识别码LAI发生改变时,判断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由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所述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所述第二核心网为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具体用于:
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时,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所述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
空;或,
根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所述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所述用户设备关机或在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保留所述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所述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所述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结合第三方面或上述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述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时,具体用于从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时,将所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所述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的位置区识别码LAI发生改变时,判断所述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根据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然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由于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下进行位置更新时,用户设备并不会简单地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通过自主学习,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切换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确定,这使得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最大程度地接近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因此,降低了用户设备出现隐式
关机的频率,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位置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通信领域,当接入网与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不同时,会导致正常驻网的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的现象。由于隐式关机会使用户漏接掉电话,给用户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降低正常驻网的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提高通信成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更新方法,该方法中用户设备通过自主学习,使接入网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与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相近,之后,根据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位置更新方法,主要应用于用户设备在不同小区间进行切换的场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在任一小区驻留之后,用户设备都会获取驻留过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存储在缓存数据库中,该缓存数据库用于暂时存储位置更新周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101、开机后,用户设备获取所在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为手机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设备的通信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接入网要求用户设备周期性地上报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用户设备上报的位置位置信息上报给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基于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核心网对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将用户设备在核心网中的状态更改为开机状态。在通信领域,用户设备上报位置信息的周期即为位置更新周期,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定时进行位置区更新的周期时长,且该位置更新周期由所在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分配。
当用户设备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设备无需处理任何通信业务,此时用户设备不会向所在小区的接入网发起位置更新。当用户设备开机后,用户设备先选取需要接入的网络,之后,向所选取的接入网发起位置更新请求,该位置更新请求中至少携带用户设备标识、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等。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接入网接收到位置更新请求后,将接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上报给其所隶属的核心网,基于接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核心网将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位置更新周期及各种配置参数等信息下发给接入网,接入网将这些信息携带在广播消息发送至用户设备。由于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每次执行关机操作之后,都会将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清除,因此,当用户设备开机之后,用户设备获取到的所在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即为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运行时,用户设备会获取驻留过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存储。关于存储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存储在本地的存储单元中。另外,由于用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在多个小区驻留,因此,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存储多个位置更新周期时出现错误,当用户设备存储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时,可以将对应的小区标识一并进行存储。
102、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
新周期。
随着用户设备的移动,用户设备所在的小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需要重新进行位置更新。此时用户设备需要向第二小区的接入网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该位置更新请求至少携带用户设备标识、用户位置信息等。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之后,将接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上报给所隶属的核心网。当接收到所隶属的核心网下发的第二小区标识、位置更新周期及第二小区配置参数等信息时,接入网将这些信息携带在广播消息中发送至用户设备。基于接收到的广播消息,用户设备就可从广播消息中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实际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由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且该第二核心网为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103、用户设备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包含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其中,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可以存储在缓存数据库中,且在某些状态触发下,缓存数据库中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可能会被清空。例如,当用户设备关机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当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缓存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会被清空。
在本实施例中,缓存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否被清空,直接影响着用户设备所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例如,当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时,用户设备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集,此时用户设备不会获取到的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未被清空时,用户设备可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到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
根据缓存数据库清除的方式,用户设备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的方式可能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用户设备关机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
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在刚开机时,缓存数据库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当用户设备在小区驻留之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会被保存在缓存数据库中。
当用户设备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用户设备可以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已存储的所有位置更新周期。例如:缓存数据库包括核心网A的a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核心网B的b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获取a小区和b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用户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无论是否发生变化,用户设备获取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是相同的。
方式二:用户设备可以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已存储的第二小区所在的核心网的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即获取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包括:第二小区所在的核心网的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例如:缓存数据库包括核心网A的a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核心网B的b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第二小区所在的核心网为核心网A时,用户设备获取a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第二小区所在的核心网为核心网B时,用户设备获取b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用户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发生变化与没有发生变化,用户设备获取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是不同的。
用户设备在每个小区驻留时,用户设备可以会将驻留过小区的小区标识及相应的位置更新周期存储在缓存数据库中。因此,基于缓存数据库中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可根据核心网的标识,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该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
第二种情况:当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
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刚发生改变时,缓存数据库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当用户设备新核心网的小区驻留之后,小区的位置更新
周期会被保存在缓存数据库中。
当用户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如果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与第一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不同,即如果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则用户设备清空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即清空之前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然后重新记录之后所在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当用户设备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没有发生改变,则用户设备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已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
其中,用户设备可根据存储的配置参数,判断切换前后两个小区的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位置区识别码)是否相同;若切换前后两个小区的LAI相同,则可确定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未发生改变;若切换前后两个小区的LAI不相同,则可确定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配置参数可以为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号)、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号码)和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号)等。LAI为位置识别码,由MCC、MNC和LAC组成,LAI用于表征核心网。
104、用户设备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在通信领域,造成用户设备隐式关机的主要原因是接入网和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不同。而通常情况下,接入网的位置更新周期要比其所隶属的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要大。因此,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在第二小区内出现隐式关机,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之后,用户设备并不会直接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根据用户设备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以使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与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接近。
用户设备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时,通常会从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
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并将该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例如,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有第一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且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36分钟、第三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2分钟、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54分钟。若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8分钟,由于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最小的为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36分钟,因此,用户设备将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36分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仅作为一个示例。在另一种情况下,当用户设备先驻留第一小区,然后驻留第三小区或第四小区时;由于每次都选择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所以,存储的第一小区、第三小区或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均为36分钟;此时,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可以仅保留一个数据,即36分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更新周期以分钟为单位。而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以T3212参数作为位置更新周期。例如,设置T3212的单位为6分钟,当T3212为5时,表示位置更新周期为6*5=30分钟。
105、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
当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后,用户设备将以该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为更新时长向接入网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接入网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之后,将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上报至其所隶属的核心网。基于接收到的位置更新请求,核心网对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将用户设备在核心网中的状态更改为开机状态。例如,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为30分钟;当用户设备在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将每隔30分钟向第二小区的接入网发送一次位置更新请求;而该接入网在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之后,将该位置更新请求上报给其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以使第二核心网对该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
此外,为了节省存储空间,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用户设备关机之后,将清除用户设备开机过程中所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根据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然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由于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下进行位置更新时,用户设备并不会简单地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通过自主学习,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切换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确定,这使得切换后小区的位置实际更新周期最大程度地接近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因此,降低了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的频率,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更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在不同小区间切换的场景,且当用户设备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时,切换前后的两个小区的核心网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在任一小区驻留之后,用户设备都会获取驻留过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存储在位置区数据库中,该位置区数据库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201、开机后,用户设备确定所在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位置区数据库中永久性地存储着位置更新周期,因此,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当用户设备开机后,获取到所在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时,用户设备还将根据位置数据库中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所在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例如,若位置区数据库中存储着与用户设备所在小区的核心网为同一个核心网的其他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则将位置区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一个核心网的其他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与当前所在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比较,并将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当前所在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
期;若位置区数据库中未存储与用户设备当前所在小区的核心网为同一个核心网的其他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则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当前所在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在多个小区驻留,因此,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存储多个位置更新周期时出现错误,用户设备在存储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时,可将所在核心网的标识及对应的小区标识一并进行存储。
202、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步骤102相同,具体参见上述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
203、用户设备根据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其中,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用户设备关机或在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依然保留。由于用户设备在第二核心网中的每个小区驻留时,用户设备都会存储在第二核心网中驻留过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因此,基于位置区数据库中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可根据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该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例如,第二核心网标识为A,用户设备在第二核心网中驻留过的小区为第一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和第五小区,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2分钟,第三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8分钟,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60分钟,第五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54分钟,则根据第二核心网标识A,用户设备可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到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42分钟,第三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48分钟,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60分钟,第五小区的位置更新周
期54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03可以被替换为:用户设备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已存储的所有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例如:位置区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在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获取所有已存储的位置更新周期,而不是仅获取第二核心网对应的位置更新周期。
204、用户设备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在第二小区内出现隐式关机,用户设备在获取到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之后,还将根据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以使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与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接近。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时,可先从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例如,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包含的小区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和第五小区,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2分钟,第三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48分钟,第四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60分钟,第五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54分钟,若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36分钟,由于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和第五小区中位置更新周期中最小的为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36分钟,因此,可将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36分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若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为54分钟,由于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第四小区和第五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最小的为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42分钟,因此,可将第一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42分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在该过程中,若用户设备从未在第二核心网中任一小区中驻留过,用户设
备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此时用户设备需要将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而将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205、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步骤105相同,具体参见上述步骤105,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根据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然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由于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下进行位置更新时,用户设备并不会简单地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通过自主学习,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切换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确定,这使得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最大程度地接近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因此,降低了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的频率,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2任一所示实施例所述的位置更新方法。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周期由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第二核心网为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更新模块303,用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用户设备关机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在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用户设备关机或在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保留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02,用于从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302,还用于当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时,将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的位置区识别码LAI发生改变时,判断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根据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然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用户设备进行位置更新。由于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下进行位置更新时,用户设备并不会简单地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通过自主学习,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切换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确定,这使得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最大程度地接近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因
此,降低了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的频率,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参见图4,该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
其中,存储器401,用于存储处理器402执行的指令;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实现以下操作。
具体地,
处理器402,用于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周期由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第二核心网分配;
处理器402,还用于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中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第二核心网为第二小区的接入网所隶属的核心网;
处理器402,还用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2,还用于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之前,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2,在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时,具体用于从缓存数据库中获取位置更新周期集合,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用户设备关机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者,在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清空;或,根据第二核心网的标识,从位置区数据库中获取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位置区数据库用于存储位置更新周期,且在用户设备关机或在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时,保留位置区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二核心网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隶属于第二核心网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集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2在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时,具体用于:从位
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中,选取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将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2,还用于当位置更新周期集合为空时,将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最小的位置更新周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2,还用于当用户设备所驻留的核心网的LAI发生改变时,判断用户设备驻留的核心网发生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当由第一小区切换到第二小区时,获取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并根据存储有用户设备驻留过的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的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第二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确定出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然后基于第二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进行位置更新。由于在小区切换的场景下进行位置更新时,用户设备并不会简单地将获取到的位置更新周期作为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而是通过自主学习,根据位置更新周期集合及切换后小区的位置更新周期进行确定,这使得切换后小区的实际位置更新周期最大程度地接近核心网设置的位置更新周期,因此,降低了用户设备出现隐式关机的频率,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用户设备在进行位置更新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用户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用户设备及位置更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