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1418A -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1418A
CN106131418A CN201610575262.XA CN201610575262A CN106131418A CN 106131418 A CN106131418 A CN 106131418A CN 201610575262 A CN201610575262 A CN 201610575262A CN 106131418 A CN106131418 A CN 106131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trategy
image
main body
targe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52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歆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52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1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1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1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根据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对摄取的图像的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检查,根据主体包含状态以及线条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进而按照目标构图策略自动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实现在拍摄过程自动进行图像构图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拍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子设备的发展,数字照相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比于早期的照相机,现有的数字照相机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对焦、曝光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学者的使用难度。但是,若要拍摄一张吸引众人目光、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就比较困难了,这需要依靠使用者的拍摄技术及经验的积累,也就是使用者构图技巧的好坏。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构图的拍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用于实现对摄取的图像进行自动构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一种构图控制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图像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构图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构图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一种拍照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构图控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图控制方法,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根据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对摄取的图像的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检查,根据主体包含状态以及线条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进而按照目标构图策略自动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实现在拍摄过程自动进行图像构图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构图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焦点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水平线条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垂直线条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按照S线条构图策略构图效果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构图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图控制方法基于拍照设备,能够在拍照设备拍照过程对摄取图像进行自动构图。该拍照设备可以是数码相机以及其它具备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笔记本等。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构图控制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具体地,用户开启拍照设备后将镜头对准所要拍摄的景色。摄像模块摄取当前成像视野范围内的景色,并处理成图像显示在拍照设备的图像框中,供用户查看。
本步骤中所获取的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即为图像框中显示的图像。
步骤S101、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对于任意一幅图像,其均包含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前景图像中可以包含主体也可以不包含主体,主体可以是人物、景物等。背景图像中的景色按照形状可以划分为线条状和非线条状,例如背景图像为树林,则树林可以看作由多条竖线条组成,再比如背景图像为海面和沙滩,则海面和沙滩的交接线看以看作横线条。
本申请对获取的图像确定其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其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包含主体,包含主体个数、类型,包含主体间联系等。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包含线条、包含线条的形状等。
具体地,在确定前景图像对主体包含状态时,可以基于颜色反差、人脸识别、物体边缘检测等手段来检测主体。在确定背景图像对线条包含状态时,可以基于线条检测技术,如直线检测、曲线检测等手段来检测线条。
步骤S102、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具体地,本申请可以预先设定前景图像对主体包含状态与背景图像对线条包含状态的组合,所对应的构图策略。构图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主体大小、位置,线条大小、位置等。
本步骤中,在确定了所述图像的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之后,确定对应的目标构图策略。
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具体地,在确定了目标构图策略之后,可以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具体实现时,可以控制摄像模块调整变焦、调整聚焦、调整光圈等,以实现按照目标构图策略对图像进行构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图控制方法,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根据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对摄取的图像的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检查,根据主体包含状态以及线条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进而按照目标构图策略自动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实现在拍摄过程自动进行图像构图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在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之后,用户可以直接确认拍照,生成最终图像。当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再次调整图像构图,并在调整后确认拍照。
接下来的实施例中,本申请介绍几种不同主体包含状态及线条包含状态下,对应的目标构图策略。
本申请可以将前景图像对主体包含状态划分为三个大类,分别为:有一个主体、有两个及以上的主体、无主体。
基于此,介绍确定目标构图策略的过程:
1、前景图像包含一个主体
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判断主体的面积与所述图像的面积的比值是否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若超过,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
其中,本申请可以预先设定面积比例阈值,如80%或其它数值。
在确定比值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时,确定用户想要重点突出主体,因此采用紧凑式构图策略。
紧凑式构图策略是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
1.1比值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
在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时,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铺满图像。
在紧凑式构图策略下,对图像进行放大,以使主体布满图像,使得图像紧凑细腻。
参见图2,图2中以主体为人脸进行示例,在确定图像中人脸面积与图像面积比值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时,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调整图像构图,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像显示效果。
1.2比值未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
在确定比值未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时,进一步判断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交叉线条,若确定不包含交叉线条,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三分线构图策略即,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就如同是书写中文的“井”字。这样就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然后再将需要表现的主体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
1.2.1不包含交叉线条
在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时,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通过将主体移动到三分黄金分割位置,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三分黄金分割位置有四个,在控制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时,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将主体移动至距离最近的一个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参见图3,图3中以主体为大树进行示例,在确定图像中大树面积与图像面积比值未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且背景图像中无交叉线条时,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调整图像构图,得到如图3所示的图像显示效果。
1.2.2包含交叉线条
在确定比值未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且背景图像中包含交叉线条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中心位置。
通过将主体移动至图像中心位置,让交叉线条引导视线到主体中心,形成稳定的画面。
参见图4,图4中以主体为大树,交叉线为道路进行示例,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调整图像构图,将大树移动至图像中心,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像显示效果。
2、前景图像包含两个及以上主体
在此情况下,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大主体,其余作为小主体。在选择大主体时,可以按照图像中主体所占面积,选择所占面积最大的一个主体作为大主体。当然,也可以按照其它策略来选择大主体。
在确定了大主体和小主体之后,判断图像的拍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具体地,如果图像拍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阈值,则代表用户想要进行微距拍摄,因此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焦点构图策略中,将作为焦点的大主体之外的景物进行模糊处理,突出大主体来增强空间对比。
进一步可选的,在确定目标构图策略时,可以进一步将目标构图策略确定为焦点构图策略与三分线构图策略的结合。
2.1图像拍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时,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焦点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将图像中除所述大主体之外的物体模糊处理。
具体地,可以是控制摄像模块利用大光圈将大主体从环境中剥离出来,将大主体之外的事物模糊处理。
参见5,图5中大主体为花朵50,小主体为花朵51。按照焦点构图策略,将图像中除大主体50之外的小主体51及其它背景图像中的事物进行模糊处理,得到效果如图5所示。
2.2图像拍摄距离不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在确定图像拍摄距离不小于设定距离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大主体与所述小主体位置是否相连。若确定不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其中,大主体与小主体是否相连,具体可以是二者在位置上是否连接。
2.2.1大主体与小主体不相连
在确定大主体与小主体不相连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具体地,可以将大主体移动至三分黄金分割位置,或者是将大主体与小主体的中心移动至三份黄金分割位置。
参见6,图6中大主体为树60,小主体为花朵61。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将大主体60与小主体61的中心移动至三分黄金分割位置,效果如图6所示。
2.2.2大主体与小主体相连
在确定大主体与小主体相连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或水平线构图策略。
对角线构图策略是,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同理,水平线构图策略是,将主体安排在水平线上。
通过把大小主体移动至对角线或水平线上,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或水平线的长度。
在此情况下,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对角线上;
或者,
按照水平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水平线上。
参见7,图7中大主体为大手70,小主体为小手71。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将大主体70与小主体71在对角线上排布,效果如图7所示。
这里仅以对角线构图为例进行了说明,水平线构图方式类似。
3、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背景图像包含线条
在确定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而背景图像包含线条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
具体地,线条构图策略即,控制图像完整显示线条。线条可以是横线条、竖线条、S线条等各种形状。
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接下来列举几种不同线条形状下的具体构图策略:
3.1背景图像包含横线条
具体的,若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背景图像中包含横线条,则可以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水平线条构图策略。
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水平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横线条将图像画面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且上下图像画面比例为2:1。
参见图8,图8示例了一种按照水平线条构图策略进行构图后的效果图。其中,沙漠与树林边缘构成横线条,横线条将图像分割为上下两部分,比例为2:1。
3.2背景图像包含竖线条
具体的,若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背景图像中包含竖线条,则可以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垂直线条构图策略。
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垂直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竖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通过展示竖线条部分,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参见图9,图9示例了一种按照垂直线条构图策略进行构图后的效果图。其中,树木主干构成竖线条,图9中充分展示了竖线条部分。
3.3背景图像包含S线条
具体的,若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背景图像中包含S线条,则可以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S线条构图策略。
上述步骤S103,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按照S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S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参见图10,图10示例了一种按照S线条构图策略进行构图后的效果图。其中,山间的云雾构成S形线条,图10中充分展示了S线条部分。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图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构图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构图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构图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图像检测单元11,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构图策略确定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构图控制单元13,用于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图控制装置,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根据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对摄取的图像的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检查,根据主体包含状态以及线条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进而按照目标构图策略自动控制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实现在拍摄过程自动进行图像构图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一个主体,则判断所述主体的面积与所述图像的面积的比值是否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
第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时,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铺满图像。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交叉线条;
第四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可以还包括:
第二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五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三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六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两个及其以上的主体,则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大主体,其余作为小主体;
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图像的拍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第八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四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八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时,按照焦点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将图像中除所述大主体之外的物体模糊处理。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九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大主体与所述小主体位置是否相连;
第十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不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五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或水平线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六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时,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对角线上;
第七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水平线构图策略时,按照水平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水平线上。
可选的,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十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则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线条;
第十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
基于此,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七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时,按照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拍照设备,该拍照设备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构图控制装置。
对于拍照设备的硬件结构,参照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照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终端可以包括:
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和显示屏5;
其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和显示屏5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可选的,通信接口2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如GSM模块的接口;
处理器1,用于执行程序;
存储器3,用于存放程序;
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处理器的操作指令。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程序具体可以用于:
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构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包括:
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一个主体,则判断所述主体的面积与所述图像的面积的比值是否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
若是,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铺满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主体的面积与所述图像的面积的比值未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则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交叉线条;
若不包含交叉线条,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判断背景图像中包含交叉线条,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包括:
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两个及其以上的主体,则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大主体,其余作为小主体;
判断所述图像的拍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若是,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焦点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将图像中除所述大主体之外的物体模糊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拍摄距离不小于设定距离阈值,则判断所述大主体与所述小主体位置是否相连;
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不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或水平线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对角线上;
或者,
按照水平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水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包括:
若所述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则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线条;
若是,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
所述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包括:
按照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9.一种构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摄像模块摄取的图像;
图像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图像中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图像中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
构图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前景图像对主体的包含状态,以及所述背景图像对线条的包含状态,确定目标构图策略;
构图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目标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调整摄取图像的构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一个主体,则判断所述主体的面积与所述图像的面积的比值是否超过设定面积比例阈值;
第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紧凑式构图策略时,按照紧凑式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铺满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交叉线条;
第四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二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五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三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交叉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交叉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中心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六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包含两个及其以上的主体,则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大主体,其余作为小主体;
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图像的拍摄距离是否小于设定距离阈值;
第八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四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八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焦点构图策略时,按照焦点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将图像中除所述大主体之外的物体模糊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九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大主体与所述小主体位置是否相连;
第十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不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五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三分线构图策略时,按照三分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三分黄金分割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大主体与小主体位置相连,则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或水平线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六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对角线构图策略时,按照对角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对角线上;
第七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一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水平线构图策略时,按照水平线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大主体和小主体移动至图像的水平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图策略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十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景图像不包含主体,则判断所述背景图像中是否包含线条;
第十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二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
所述构图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七构图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十三构图策略确定子单元确定目标构图策略为线条构图策略时,按照线条构图策略,控制所述摄像模块对图像进行缩放,以使所述线条完整显示在图像中。
17.一种拍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构图控制装置。
CN201610575262.XA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Pending CN106131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5262.XA CN106131418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5262.XA CN106131418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1418A true CN106131418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9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5262.XA Pending CN106131418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1418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064A (zh) * 2017-06-23 2017-09-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38161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画面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509032A (zh) * 2017-09-08 2017-1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06910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9169A (zh) * 2018-01-09 2018-07-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33305A1 (zh) * 2017-01-19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10407A (zh) * 2018-05-30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10418A (zh) * 2018-07-16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6942A (zh) * 2017-04-14 2019-12-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终端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CN11126306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32122A (zh) * 2020-03-30 2020-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53841A (zh) * 2020-12-23 2021-04-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37990A (zh) * 2019-12-24 2021-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拍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45086B2 (en) 2017-03-09 2021-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283970B2 (en) 2017-03-09 2022-03-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6250A (ja) * 2005-12-14 2007-06-28 Pentax Corp モニタ表示装置を備えるカメラ
CN101990068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3030965A1 (ja) * 2011-08-30 2013-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影支援プログラム、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03533245A (zh) * 2013-10-21 2014-01-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及辅助拍摄方法
CN10392959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引导拍摄构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5810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引导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2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美学的人物图像辅助拍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6250A (ja) * 2005-12-14 2007-06-28 Pentax Corp モニタ表示装置を備えるカメラ
CN101990068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3030965A1 (ja) * 2011-08-30 2013-03-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影支援プログラム、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03533245A (zh) * 2013-10-21 2014-01-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及辅助拍摄方法
CN10392959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引导拍摄构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5810A (zh) * 2015-05-29 2015-09-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引导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100625A (zh) * 2015-08-27 2015-1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图像美学的人物图像辅助拍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910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图像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9087A (zh) * 2017-01-19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9087B (zh) * 2017-01-19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33305A1 (zh) * 2017-01-19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283970B2 (en) 2017-03-09 2022-03-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145086B2 (en) 2017-03-09 2021-10-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0546942A (zh) * 2017-04-14 2019-12-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终端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程序
CN110546942B (zh) * 2017-04-14 202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终端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7155064B (zh) * 2017-06-23 2019-1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55064A (zh) * 2017-06-23 2017-09-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38161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画面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7509032A (zh) * 2017-09-08 2017-1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89169A (zh) * 2018-01-09 2018-07-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10407A (zh) * 2018-05-30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10418A (zh) * 2018-07-16 2018-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33933B2 (en) 2018-07-16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mag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037990A (zh) * 2019-12-24 2021-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拍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7990B (zh) * 2019-12-24 2022-09-06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拍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306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32122A (zh) * 2020-03-30 2020-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53841A (zh) * 2020-12-23 2021-04-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53841B (zh) * 2020-12-23 2023-01-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1418A (zh) 一种构图控制方法、装置及拍照设备
US10334153B2 (en) Image preview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9068056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拍摄图像的滤镜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05580348B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5493493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US10827107B2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104917959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5872393A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303514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DE112013006817B4 (de) Bildaufnahmevorrichtung, Signal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Signalverarbeitungsprogramm
CN103188434B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和设备
CN104363377B (zh) 对焦框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716529B (zh) 阈值设定装置、被摄体检测装置、阈值设定方法
CN103595917A (zh) 移动终端及其调焦方法
CN105409198B (zh) 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769067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TWI532361B (zh) 自動尋景拍攝方法及其系統
DE102007011222A1 (de) Autofokusverfahren und Autofokusvorrichtung zu dessen Durchführung
CN106550184A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12649A (zh) 一种摄像方法和装置
CN106254780A (zh) 一种双摄像头拍照控制方法、拍照控制装置及终端
CN109218609B (zh) 图像构图方法及装置
CN110740260B (zh)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15348B (zh) 摄像装置及对焦控制方法
CN104272732B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