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0302A - 线性振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0302A
CN106130302A CN201610576928.3A CN201610576928A CN106130302A CN 106130302 A CN106130302 A CN 106130302A CN 201610576928 A CN201610576928 A CN 201610576928A CN 106130302 A CN106130302 A CN 106130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electric motor
oscillator
linear vibration
vibration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69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金全
许洪富
王文礼
路永生
凌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69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30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30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0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配重块的振子、定子及支撑所述振子的弹性部件,所述定子固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振子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方向振动,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限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凸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通过将所述凸包设置为自所述盖体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不仅避免了挡片加工困难、挡片与盖板需要焊接、挡片与盖板焊接时出现焊接牢度不良及焊接造成的盖板平面度的问题,而且节约了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极芯与配重块配合设计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对振动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配重块的振子、定子及支撑所述振子的弹性部件,所述定子固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振子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方向振动,所述振子和所述定子其中一方包括线圈,另一方包括磁钢,所述线圈和所述磁钢正对间隔设置。由于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设计要求跌落后仍能正常工作,因此,当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跌落时,为了保护所述弹性部件,需在所述盖体设置挡片与所述配重块接触限位以保证所述弹性部件不与所述盖体接触,从而避免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盖体接触造成所述弹性部件失效。但所述挡片一般通过焊接工序焊接于所述盖体,这种方式不仅易出现焊接强度不稳定和引起所述盖体不平的问题,而且所述挡片难加工。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线性振动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用于解决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存在极芯与配重块装配不方便和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配重块的振子、定子及支撑所述振子的弹性部件,所述定子固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振子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方向振动,所述振子和所述定子其中一方包括线圈,另一方包括磁钢,所述线圈和所述磁钢正对间隔设置,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限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凸包,所述凸包为自所述盖体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所述配重块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凸包限位所述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凸包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连接部的承载部及连接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盖体的搭接部。
优选的,所述盖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贯穿的缺口部,所述凸包位于所述缺口部的一侧,其中,所述承载部沿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另一端靠近所述弹性部件,所述搭接部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并垂直于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盖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贯穿并间隔设置的避让部和缺口部,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盖体的边缘,所述凸包位于所述避让部和所述缺口部之间,其中,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盖体平行设置,所述搭接部设于所述承载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并垂直于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凸包还包括自所述搭接部沿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盖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包和所述弹性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部件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配重块之间的缓冲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限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凸包,通过将所述凸包设置为自所述盖体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不仅避免了挡片加工困难、挡片与盖板需要焊接、挡片与盖板焊接时出现焊接牢度不良及焊接造成的盖板平面度的问题,而且节约了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中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线性振动电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8为图7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中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线性振动电机沿A-A方向的剖视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1、收容于所述外壳1内的定子3、振子5、支撑所述振子5的弹性部件7、用于防止所述弹性部件7与所述外壳1和所述振子5发生碰撞的缓冲片8及多个间隔设置并用于限位所述弹性部件7的凸包9。
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及与所述壳体11组接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13。
所述定子3包括固设于所述盖体13的软磁体31及固设于所述软磁体31远离所述盖体13一侧的线圈33。所述软磁体31起导磁作用。
所述振子5通过所述弹性部件7悬置于所述定子3的正上方并沿平行于所述盖体13的方向振动。
所述振子5包括正对所述定子3的配重块51、收容于所述配重块51内并与所述线圈33正对间隔设置的磁钢53及固设于所述配重块51远离所述线圈33一侧并覆盖所述磁钢53的极芯55。当所述线圈33通电后,所述配重块51和所述磁钢53在磁场的作用下沿平行于所述盖体13的方向振动。
所述配重块51包括正对所述定子3的下表面511、与所述下表面511相对的上表面513、垂直贯穿所述下表面511和所述上表面513的收容孔515及自所述上表面513向所述下表面511方向凹陷形成的卡合部517。
所述收容孔515位于所述配重块51的中央,其至少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孔515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收容孔515沿所述振子5振动方向间隔设置,相应的,所述磁钢53的数量为两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线圈33和所述磁钢53的位置可以互换,即所述线圈33设置在所述配重块51上,相应的,所述收容孔515的数量和形状发生相应变化,而所述磁钢53固设于所述软磁体31远离所述盖体13一侧。
所述卡合部517呈U型槽结构,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518及连接两所述第一侧壁518的第二侧壁5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5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合部517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并关于所述收容孔515对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517并不局限于U型槽,其也可以为三角形、圆弧形等结构。
所述极芯55包括与所述卡合部517形状相匹配的定位部551。
所述定位部551呈U型片结构,其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侧面553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553的第二侧面5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5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定位部551分别位于所述极芯55的两相对侧。
当所述配重块51与所述极芯55装配时,所述第一侧面553与所述第一侧壁518抵接,所述第二侧面555与所述第二侧壁519抵接,从而使得所述卡合部517通过卡合所述定位部551以定位所述极芯55,定位后可以将所述极芯55焊接于所述配重块51上。
通过所述卡合部517卡合所述定位部551以定位所述极芯55,从而解决了需要通过专门的导向板定位所述极芯55造成的所述极芯55与所述配重块51装配不方便和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所述弹性部件7为U型弹簧,其包括与所述配重块51连接的第一固定部71、与所述壳体1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71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73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7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73的连接部75,所述凸包9限位所述连接部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部件7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缓冲片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片8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71与所述壳体1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73与所述配重块51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缓冲片8防止所述振子5在振动过程中所述弹性部件7与所述壳体11和所述振子5的所述配重块51发生碰撞,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8可以采用泡棉制成。
所述凸包9为自所述盖体13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3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5的振动方向贯穿的缺口部131,所述凸包9位于所述缺口部131的一侧。
所述凸包9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连接部75的承载部91及连接所述承载部91和所述盖体13的搭接部93。其中,所述承载部91沿所述振子5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盖体13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弹性部件7的正下方,所述搭接部93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部91沿平行于所述盖体13并垂直于所述振子5振动方向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91呈曲面形,所述搭接部93呈球面形。
为了使所述凸包9更好的限位所述连接部75,在保证所述凸包9不妨碍所述弹性部件7发生弹性形变的基础上,所述凸包9与所述连接部75的间距尽可能小,以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沿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跌落时所述弹性部件7的位移足够小,从而避免所述弹性部件7跌落时损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和图8,其中,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8为图7所示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线性振动电机200包括外壳1′、定子3′、振子5′、弹性部件7′、缓冲片8′及凸包9′,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和盖体13′。其中,所述壳体11′、所述定子3′、所述振子5′、所述弹性部件7′、所述缓冲片8′及所述凸包9′的结构及位置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相应部件的结构及位置关系相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盖体13′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5′的振动方向贯穿并间隔设置的缺口部131′和避让部133′,所述避让部133′位于所述盖体13′的边缘,所述凸包9′位于所述缺口部131′和所述避让部133′之间。
所述凸包9′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连接部75′的承载部91′、连接所述承载部91′和所述盖体13′的搭接部93′及自所述搭接部93′沿所述振子5′的振动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部95′。其中,所述承载部91′与所述盖板13′平行设置,所述搭接部91′设于所述承载部91′沿平行于所述盖体13′并垂直于所述振子5′振动方向的两端,所述加强部95′与所述盖体1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91′呈平面形,所述搭接部93′呈曲面形,所述加强部95′呈球面形。
相较于实施例一,所述线性振动电机200的所述凸包9′设于所述缺口部131′和所述避让部133′之间,所述凸包9′的所述承载部91′与所述盖板13′平行设置,所述搭接部91′连接所述承载部91′和所述盖体13′的搭接部93′,并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部91′沿平行于所述盖体13′并垂直于所述振子5′振动方向的两端,不仅避免了所述凸包9′妨碍所述壳体11′和所述盖体13′组配的问题,而且所述凸包9′易成型、成型后的所述凸包9′刚性更好及所述凸包9′的所述承载部91′与所述连接部75′接触面的平整度更好;同时,所述凸包9′还通过设置自所述搭接部93′沿所述振子5′的振动方向延伸形成的所述加强部95′,可以更进一步加强所述凸包9′的刚性。
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限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凸包,通过将所述凸包设置为自所述盖体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不仅避免了挡片加工困难、挡片与盖板需要焊接、挡片与盖板焊接时出现焊接牢度不良及焊接造成的盖板平面度的问题,而且节约了加工工序和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盖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具有配重块的振子、定子及支撑所述振子的弹性部件,所述定子固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振子沿平行于所述盖体的方向振动,所述振子和所述定子其中一方包括线圈,另一方包括磁钢,所述线圈和所述磁钢正对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盖体的方向限位所述弹性部件的凸包,所述凸包为自所述盖体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冲模成型的凸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与所述配重块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凸包限位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连接部的承载部及连接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盖体的搭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贯穿的缺口部,所述凸包位于所述缺口部的一侧,所述承载部沿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另一端靠近所述弹性部件,所述搭接部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并垂直于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贯穿并间隔设置的避让部和缺口部,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盖体的边缘,所述凸包位于所述避让部和所述缺口部之间,其中,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盖体平行设置,所述搭接部设于所述承载部沿平行于所述盖体并垂直于所述振子振动方向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还包括自所述搭接部沿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延伸形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盖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和所述弹性部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弹性部件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配重块之间的缓冲片。
CN201610576928.3A 2016-07-20 2016-07-20 线性振动电机 Pending CN106130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6928.3A CN1061303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线性振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6928.3A CN1061303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线性振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0302A true CN106130302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9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6928.3A Pending CN1061303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线性振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303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663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线性振动马达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2132A (en) * 1994-09-28 1997-10-28 Seiko Instruments Inc. Vibrating module
CN204334277U (zh) * 2014-12-23 2015-05-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204947869U (zh) * 2015-09-29 2016-01-06 高宇 方形线性振动马达
CN205081658U (zh) * 2015-10-23 2016-03-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2132A (en) * 1994-09-28 1997-10-28 Seiko Instruments Inc. Vibrating module
CN204334277U (zh) * 2014-12-23 2015-05-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204947869U (zh) * 2015-09-29 2016-01-06 高宇 方形线性振动马达
CN205081658U (zh) * 2015-10-23 2016-03-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3663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线性振动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9922U (zh) 振动电机
CN204886638U (zh) 微型振动电机
CN206834962U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10596594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6834955U (zh) 振动电机
CN207098907U (zh) 振动器件和具有该种振动器件的电子设备
CN204886627U (zh) 振动电机
CN101488697B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4886626U (zh) 振动电机
CN206834960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051554U (zh) 振动电机
US10069394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4886635U (zh) 振动电机
JP6211650B2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ー
US10148161B2 (en) Vibration motor
CN102327864B (zh) 线形振动器
US20200212785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2244453A (zh) 线性振动器
CN202121478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319920U (zh) 振动电机
CN107181383B (zh) 振动激励器
CN205847047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6130302A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10141825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6195578U (zh) 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