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6069A -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6069A
CN106126069A CN201610510453.8A CN201610510453A CN106126069A CN 106126069 A CN106126069 A CN 106126069A CN 201610510453 A CN201610510453 A CN 201610510453A CN 106126069 A CN106126069 A CN 106126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operation
interface
slide
terminal
function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0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04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6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6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便携设备,人们通常通过智能终端来使用一些应用,而为了简化操作,能够更好的切换应用,或者界面,大多数手机都增加了HOME键,通过按压HOME键,来实现返回主界面,或者返回上一级的操作。
目前,HOME键采用电容模块,能够识别用户对HOME键的触摸,用户只需要轻触HOME键,就可以实现页面的返回,返回至当前页面的上一级,或者返回到主页面。虽然这种操作方式方便用户切换页面,但是,由于HOME键的灵敏度比较高,不小心的触碰,都可能引起其返回的操作,比如,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HOME键,就会返回到上一页面,或者主界面,此时,就需要,重新再进入之前的页面,找到之前浏览的位置。
因此,目前通过按压HOME键来进行返回操作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容易误触碰,并且会引起操作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事件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控制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等终端。其中,该终端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 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10中,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功能按键为电容式HOME键,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按键,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受此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HOME键上的用户操作状态进行监控,以确定是否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的,当手机用户在上述Home键上做操作时,手机可接收上述HOME键上的操作指令,进而可根据上述操作指令确定是否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上述终端的HOME键上的操作指令可包括:按压操作,如,轻触操作或者重按操作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HOME键采用电容模块,能够识别用户对HOME键的触摸,用户只需要轻触HOME键,就可以实现页面的返回,返回至当前页面的上一级,或者返回到主页面。
具体地,当用户在HOME键上进行按压操作时,将会增加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充电放电周期就变长,频率就会相应减少。所以,根据测量周期的变化,就可以侦测触摸动作。进一步,判断该触摸动作对应的操作,比如,为按压操作时,则返回上一级界面,或者放回主界面。
在步骤S120中,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触控面板划分成触摸屏区域和触摸按键区域,其中,触摸按键区域中的触摸按键独立于触摸屏部署。该触控面板可以是终端的电容屏,也可以是终端的电阻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用户可以在终端的触控面板上进行各种操作,如点击、滑动、触摸等。
因此,在触摸按键区域检测到用户在HOME键上进行按压操作时,同时通过触摸屏区域的感应功能,检测在该HOME键的周围的触摸屏区域是否同时有触摸动作,并且该触摸动作是以该按压操作的按压位置作为坐标原点的连续的滑动操作时,判断为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
进一步,当HOME键接收按压操作时,触摸屏区域未检测到触摸动作时,则认为按压操作过程中没有接收到滑动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滑动操作包括滑动方向、滑动时间、滑动速度等。
在步骤S130中,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包括:
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上一级界面,或者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预设的主界面。
其中,预设界面可以为当前界面的上一级界面,也可以为主界面,或者其他的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当按压操作过程中没有接收到滑动操作,则执行HOME键的按压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比如,从当前界面返回到上一级界面,或者返回到主界面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
在步骤S140中,若是,则,不进行界面的跳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时,判断该滑动操作与预设的滑动操作是否一致,当判断一致时,则默认为该按压操作为误触碰,无需执行该按压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即,保持当期界面不变,有效的避免了,由于误触碰,而执行的误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误操作带来的再次操作的繁琐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事件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其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包括:
在步骤S210中,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预设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滑动操作包括滑动方向、滑动时间、滑动速度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进行按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触摸屏上是否有触摸操作,来判断,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滑动操作,并在触摸屏检测到滑动操作时,将该按压操作所对应的按压位置作为起始坐标,将触摸屏上检测到的滑动操作的终点位置作为终点坐标,以起始坐标做平面坐标系,与终点坐标连线做直线,直线与x正半轴计算角度,以45度角为方向分割线,如:只要滑动角度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135度,则判断更改滑动操作的方向为向上滑动。
在本发明实施中,预设的滑动方向包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具体的,当检测到滑动操作的方向为向上滑动时,通过与预设的滑动操作方向进行比对,当比对一致时,则认为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其中,该滑动操作的方向可以是系统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检测该滑动操作的滑动时间、或者滑动速度来判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比如,可以设置,滑动操作的时间大于2秒时,认为为滑动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简便操作,可以不设置滑动方向,即,只要检测到滑动操作时,即可执行下一步骤,滑动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300,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所述装置300包括:按压操作接收单元31、判断单元32、第一控制单元33以及第二控制单元34。
按压操作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功能按键为电容式HOME键,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按键,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受此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HOME键上的用户操作状态进行监控,以确定是否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的,当手机用户在上述Home键上做操作时,手机可接收上述HOME键上的操作指令,进而可根据上述操作指令确定是否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上述终端的HOME键上的操作指令可包括:按压操作,如,轻触操作或者重按操作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HOME键采用电容模块,能够识别用户对HOME键的触摸,用户只需要轻触HOME键,就可以实现页面的返回,返回至当前页面的上一级,或者返回到主页面。
具体地,当用户在HOME键上进行按压操作时,将会增加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充电放电周期就变长,频率就会相应减少。所以,根据测量周期的变化,就可以侦测触摸动作。进一步,判断该触摸动作对应的操作,比如,为按压操作时,则放回上一级界面,或者放回主界面。
判断单元32,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触控面板划分成触摸屏区域和触摸按键区域,其中,触摸按键区域中的触摸按键独立于触摸屏部署。该触控面板可以是终端的电容屏,也可以是终端的电阻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用户可以在终端的触控面板上进行各种操作,如点击、滑动、触摸等。
因此,在触摸按键区域检测到用户在HOME键上进行按压操作时,同时通过触摸屏区域的感应功能,检测在该HOME键的周围的触摸屏区域是否同时有触摸动作,并且该触摸动作是以该按压操作的按压位置作为坐标原点的连续的滑动操作时,判断为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
进一步,当HOME键接收按压操作时,触摸屏区域未检测到触摸动作时,则认为按压操作过程中没有接收到滑动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滑动操作包括滑动方向、滑动时间、滑动速度等。
第一控制单元33,用于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3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331
第一控制子单元331,用于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上一级界面,或者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预设的主界面。
其中,预设界面可以为当前界面的上一级界面,也可以为主界面,或者其他的界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当按压操作过程中没有接收到滑动操作,则执行HOME键的按压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比如,从当前界面返回到上一级界面,或者放回到主界面中。
第二控制单元34,用于若是,则,不进行界面的跳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时,判断该滑动操作与预设的滑动操作是否一致,当判断一致时,则默认为该按压操作为误触碰,无需执行该按压操作对应的操作指令,即,保持当期界面不变,有效的避免了,由于误触碰,而执行的误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误操作带来的再次操作的繁琐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所述判断单元32包括:判断子单元321。
判断子单元321,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预设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滑动操作包括滑动方向、滑动时间、滑动速度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进行按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触摸屏上是否有触摸操作,来判断,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滑动操作,并在触摸屏检测到滑动操作时,将该按压操作所对应的按压位置作为起始坐标,将触摸屏上检测到的滑动操作的终点位置作为终点坐标,以起始坐标做平面坐标系,与终点坐标连线做直线,直线与x正半轴计算角度,以45度角为方向分割线,如:只要滑动角度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135度,则判断更改滑动操作的方向为向上滑动。
在本发明实施中,预设的滑动方向包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具体的,当检测到滑动操作的方向为向上滑动时,通过与预设的滑动操作方向进行比对,当比对一致时,则认为在按压操作过程中接收到滑动操作,其中,该滑动操作的方向可以是系统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过检测该滑动操作的滑动时间、或者滑动速度来判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比如,可以设置,滑动操作的时间大于2秒时,认为为滑动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简便操作,可以不设置滑动方向,即,只要检测到滑动操作时,即可执行下一步骤,滑动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在不小心触碰功能按键时,通过在功能按键上,向任意方向滑动,来取消轻触返回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HOME键,进行返回操作时,易发生误触碰,使得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若否,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包括:
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上一级界面,或者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预设的主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预设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按键为电容式HOME键。
5.一种事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压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终端中的功能按键的按压操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在所述按压操作结束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界面跳转至预设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上一级界面,或者将所述当前界面返回至预设的主界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滑动操作,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操作过程中是否接收到预设滑动方向的滑动操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按键为电容式HOME键。
CN201610510453.8A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126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0453.8A CN106126069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0453.8A CN106126069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6069A true CN106126069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68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0453.8A Pending CN106126069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60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7217A (zh) * 2019-06-24 2019-10-25 王浪伟 一种触摸屏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触摸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561A (zh) * 2010-05-10 2011-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入信息的修正方法和装置
CN102799353A (zh) * 2012-06-18 2012-11-28 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指令动作的确认方法、指令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077003A (zh) * 2014-07-21 2014-10-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将手机返回键、home键和菜单键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6074A (zh) * 2015-10-29 2016-03-23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消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3561A (zh) * 2010-05-10 2011-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输入信息的修正方法和装置
CN102799353A (zh) * 2012-06-18 2012-11-28 上海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指令动作的确认方法、指令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077003A (zh) * 2014-07-21 2014-10-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将手机返回键、home键和菜单键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26074A (zh) * 2015-10-29 2016-03-23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消误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7217A (zh) * 2019-06-24 2019-10-25 王浪伟 一种触摸屏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触摸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6678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eventing touch button from being false triggered
JP6675769B2 (ja) 迅速な画面分割方法、装置、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表示ui、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180203568A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Function Modul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50370449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with touchscreen
WO2014029345A1 (zh) 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79295A (zh) 一种终端桌面图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77508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699326A (zh) 触控操作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
EP2955619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3246382A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473014A (zh) 一种多任务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04536643A (zh) 一种图标拖动方法及终端
CN103257820A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69947A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57458A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5631279A (zh) 一种数据卡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252254A (zh) 触碰输入来源的选择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9976656B (zh) 一种浏览网页的翻页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179849B (zh) 终端及其输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77404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337376A (zh) 副屏信息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915178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进入多选列表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88424A (zh) 一种信息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26069A (zh)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50292A (zh)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模式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