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4722A -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 Google Patents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4722A
CN106124722A CN201610686283.9A CN201610686283A CN106124722A CN 106124722 A CN106124722 A CN 106124722A CN 201610686283 A CN201610686283 A CN 201610686283A CN 106124722 A CN106124722 A CN 106124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monitoring
monitor station
formula automatic
work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62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崇玉
梁鸿
何龙
罗澍
张明棣
颜宇春
孙盛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d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862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4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4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包括监测舱、底舱和顶舱,监测舱内部分隔为生活舱、工具舱和工作舱;生活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空间;工具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工具存放空间;工作舱内设有配水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及辅助单元;配水单元用于采集水样送至监测单元;监测单元用于对水样进行监测;控制单元用于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与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辅助单元包含配电、照明、配气、安防、消防、暖通、显示、绿化、试验、办公等模块;底舱用于布线、布管和排风;顶舱设有GPRS通讯天线,GPRS通讯天线用于进行无线通讯。综上可知,本发明实现了水环境监测的功能多样化、自动化和连续监测,是水环境监测领域的重大进步。

Description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站,特别涉及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水环境的形势比较严峻,人工监测等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水环境监管体系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了环境监测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建设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是信息时代环境监管的必然要求。
但在现有技术中,水环境监测的方式单一,大多采用人工定期抽样监测,不能对水环境实现连续自动监测,即使部分技术能够实现连续监测,但因其功能单一,也为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带来各种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以解决现有技术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包括监测舱,所述监测舱外部设有能够开闭的主门,所述主门用于供工作人员进入所述监测舱内,所述监测舱内部分隔为生活舱、工具舱和工作舱,所述生活舱和所述工具舱均与所述工作舱相通;所述生活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空间;所述工具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工具存放空间;所述工作舱内设有配水单元、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配水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联接,所述配水单元用于采集水样,并将所述水样预处理后送至所述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水样进行监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配水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配水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工作。
优选的,所述工作舱与所述生活舱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舱门,所述工作舱与所述工具舱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舱门。
优选的,所述监测舱的外部设有空调室外机,所述监测舱的内部设有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联接,所述空调室内机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外机产生的冷空气输送至所述工作舱内。
优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联接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管口设置于所述监测舱外,所述空调室内机用于通过所述新风管道抽取新风、并将所述新风输送至所述工作舱内。
优选的,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联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监测舱的外部,所述排风风机用于抽取所述工作舱内的空气、并将所述空气经所述排风管排出至所述监测舱外。
优选的,所述监测舱的地板设有栅格地板,所述监测舱的下方设有底舱,所述底舱通过所述栅格地板与所述工作舱空气流通,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底舱内。
优选的,所述底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联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设于所述监测舱的外部,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底舱内的积水经所述排水管自动排出。
优选的,所述底舱内设有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内铺设有电缆电线,所述电缆电线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电之用。
优选的,所述底舱内设有水管桥架,所述水管桥架内铺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水之用。
优选的,所述监测舱的上方设有顶舱,所述顶舱内设有GPRS通讯天线,所述GPRS通讯天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GRPS通讯天线用于控制单元的无线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该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包括监测舱,监测舱内分隔为生活舱、工具舱和工作舱,生活舱和工具舱均与工作舱相通,所以工作人员能够在生活舱内进行休息、在工具舱内存放常用的工具、并在工作舱内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本发明进行多种工作活动,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设备的功能多样化;其次,配水单元与监测单元联接,所以配水单元能够将外界水环境中的水样经预处理后供给监测单元,监测单元便可对水样进行监测分析,而且控制单元与配水单元和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所以控制单元能够控制配水单元进行自动采样,并对水样自动进行预处理、控制监测单元进行自动分析,控制单元还用于机舱式自动监测站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和信息交换,接收上位机的管理控制指令。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现了水环境监测的功能多样化、立体化、自动化和连续监测,可实现配水单元、监测单元等各单元模块本地和远程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从而实现了对水环境的自动、连续、无人值守监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3是图1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监测舱;11、生活舱;12、工作舱;13、工具舱;14、底舱;15、顶舱;16、静电地板;
111、洗手间;112、通风口;
121、监测单元;122、控制单元;123、配水单元;124、辅助单元;125、试验台;126、办公台;127、栅格地板;
141、电缆桥架;142、水管桥架;143、电缆电线;144、水管;
151、GPRS通讯天线;
21、主门;22、第一舱门;23、第二舱门;
211、平移机构;212、门框;213、密封条;
31、空调室外机;32、空调室内机;33、新风管道;34、空调平台;
41、排风风机;42、排风管;
51、水泵;52、排水管;
61、室内摄像头;62、室外摄像头;
71、显示屏;72、雨篷;
81、复合材料层;82、岩棉保温层;83、金属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从图1至5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包括监测舱1,所述监测舱1外部设有能够开闭的主门21,所述主门21用于供工作人员进入所述监测舱1内,所述监测舱1内部分隔为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所述生活舱11和所述工具舱13均与所述工作舱12相通;所述生活舱11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空间;所述工具舱13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工具存放空间;所述工作舱12内设有配水单元123、监测单元121和控制单元122;所述配水单元123与所述监测单元121联接,所述配水单元123用于采集水样,并将所述水样预处理后送至所述监测单元121,所述监测单元121用于对所述水样进行监测;所述控制单元122与所述配水单元123和所述监测单元12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22用于控制所述配水单元123和所述监测单元121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水环境监测的方式单一,大多采用人工定期采样监测,不能对水环境实现连续监测,即使部分技术能够实现连续监测,但因其功能单一,也为工作人员的监测工作带来各种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该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包括监测舱1,监测舱1内分隔为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生活舱11和工具舱13均与工作舱12相通,所以工作人员能够在生活舱11内进行休息、在工具舱13内存放常用的工具、并在工作舱12内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本发明进行多种工作活动,实现了水环境监测设备的功能多样化;其次,配水单元123与监测单元121联接,所以配水单元123能够将外界水环境中的水样抽送至监测单元121,监测单元121便可对水样进行监测分析,而且控制单元122与配水单元123和监测单元121电性连接,所以控制单元122能够控制配水单元123进行自动采样、控制监测单元121进行自动分析,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22还用于机舱式自动监测站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与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了对水环境的连续、自动、无人值守监测。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3所示,所述工作舱12与所述生活舱11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舱门22,所述工作舱12与所述工具舱13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舱门23。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中移动,所述生活舱11和工具舱13均与工作舱12相通,但为了监测结果避免受外界影响,应将工作舱12保持在隔离状态。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实施方式在工作舱12与生活舱11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舱门22,在工作舱12与工具舱13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舱门23,所以第一舱门22和第二舱门23可以保持常闭状态,以保证工作舱12处于隔离状态,从而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而工作人员需要移动时,可以打开第一舱门22、第二舱门23,便可在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中任意移动。
需要指出,为了提高监测舱1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本实施方式优选将第一舱门22和第二舱门23设为推拉式结构,所以第一舱门22和第二舱门23能够通过推拉的方式实现开闭,避免舱门打开时增加占用空间。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监测舱1的外部设有空调室外机31,所述监测舱1的内部设有空调室内机32,所述空调室外机31与所述空调室内机32联接,所述空调室内机32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外机31产生的冷空气输送至所述工作舱12内。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应该保证监测处理过程的环境温度保持恒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实施方式在监测舱1外部设置了空调室外机31,在监测舱1内部设置了空调室内机32,空调室外机31与空调室内机32联接,所以空调室外机31产生的冷空气能够送至空调室内机32,并由空调室内机32将冷空气输送至工作舱12内,以此调节控制工作舱12内的温度;另外,由于空调室外机31设于监测舱1外,所以空调室外机31产生的噪音难以传至监测舱1内,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休息。
还需指出,所述空调室内机32可以安装在生活舱11、工具舱13或工作舱12内,若安装在生活舱11或工具舱13时,只要使用导风管与与空调室内机32联接,并将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工作舱12内便可;其中,本实施方式优选将空调室内机32设置在工具舱13内,从而不会占用工作员工的休息空间和工作空间,而且空调室内机32不设置在工作舱12内,能够防止雨水等穿过空调室内机32与外界联接处渗入,提高了工作舱12的密封性;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空调室外机31的安装,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在工具舱13的外部设置空调平台34,空调室外机31安装在空调平台34上,此实施方式不但便于空调室外机31的安装,也避免增加空调室外机31与空调室内机32的相隔距离,为两者的联接安装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32联接有新风管道33,所述新风管道33的管口设置于所述监测舱1外,所述空调室内机32用于通过所述新风管道33抽取新风、并将所述新风输送至所述工作舱12内。
本发明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虽然能够自动监测水环境,但工作人员也应该定期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进行维修、检测等工作,但工作舱12内为一个密闭空间,空气难以流通,在此空间内工作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感到不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方式增设了新风管道33,新风管道33与空调室内机32联接,新风管道33的管口设置在监测舱1外,新风由空调室内机32送至工作舱12内,从而保证工作舱12内能够时刻充满新鲜空气;其中,当空调室外机31和新风管道33与空调室内机32同时联接时,空调室内机32可以将冷空气和新风混合后输入,以同时达到调温、保持空气新鲜的效果。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还包括排风风机41,所述排风风机41联接有排风管42,所述排风管42的出风口设于所述监测舱1的外部,所述排风风机41用于抽取所述工作舱12内的空气、并将所述空气经所述排风管42排出至所述监测舱1外。
在设置新风管道33后,新风能够不断进入工作舱12内,但是工作舱12内的旧空气并未排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舱12内的空气质量,本实施方式设置了排风风机41,排风风机41联接有排风管42,排风管42的出风口设于监测舱1的外部,所以排风风机能够抽取工作舱12内的空气,并将该空气通过排风管42排出至监测舱1外,从而实现了监测舱1内的空气流通,保持了监测舱1内空气的新鲜度。
其中,所述排风风机41可以设置在监测舱1内,也可以设置在监测舱1外,特别地,若排风风机41设于工作舱12内,便可对工作舱12进行直接换气,而排风风机41设置在其余位置时,也可以在排风风机的抽风口联接有风管,并将风管的管口设置于工作舱12内,同样能够实现对工作舱12的抽风排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监测舱1的地板设有栅格地板127,所述监测舱1的下方设有底舱14,所述底舱14通过所述栅格地板127与所述工作舱12空气流通,所述排风风机41设于所述底舱14内。
为了避免排风风机41占用工作舱12的使用空间,本实施方式在监测舱1的地板设有栅格地板127,并在监测舱1的下方设有底舱14,底舱14通过所述栅格地板127与工作舱12空气流通,所以当排风风机41设置在底舱14内时,排风风机41不但不占用工作舱12的使用空间,而且无需额外设置风管,能够在底舱14内对工作舱12直接进行换气工作,此外底舱14作为过渡舱进行换气,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其中,排风管42可以直接穿过底舱14引出至监测舱1外,也可以如图2所示,将排风管42的主体安装在工具舱13内,并使排风管42的出风口设置在监测舱1外,且出风口水平设置,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排风管42出风口的位置高度,避免地上的积水透过出风口渗入排风风机41内,同理,出风口水平设置,也能够避免雨水渗入排风风机41内,从而避免排风风机41因此损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所述底舱14内设有水泵51,所述水泵51联接有排水管52,所述排水管52的排水口设于所述监测舱1的外部,所述水泵51用于将所述底舱14内的积水经所述排水管52自动排出。
由于监测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可能会出现工作舱12出现积水的情况,若不能及时清理,将会影响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方式在舱内设有水泵51,水泵51联接有排水管52,排水管52的排水口设于监测舱1的外部,所以当工作舱12内出现积水时,积水将通过栅格地板127流入至底舱14内,此时水泵51将会启动,并将积水经排水管52排出至外界,从而保证了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正常工作。
其中,为了实现水泵51的及时排水,可以通过程序设置水泵51定期定时工作,但是这将导致水泵51长期处于空载状态,容易损坏水泵5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方式优选在底舱14内设置液位计,液位计与控制单元122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22与水泵51电性连接,由于液位计能够检测底舱14内的水位,所以液位计能够持续发送水位信息至控制单元122,水位超出允许范围时,控制单元122将启动水泵51进行抽水处理,直至水位进入安全范围,控制单元122再将水泵51关闭,以此实现水泵51的受控启停。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4所示,所述底舱14内设有电缆桥架141,所述电缆桥架141内铺设有电缆电线143,所述电缆电线143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电之用。
由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存在大量电线和电缆,为使各种线缆能够合理布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底舱14内设置有电缆桥架141,此时电缆桥架141上铺设有电缆电线143,此实施方式不但使得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布线更加美观整洁,也便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测。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4所示,所述底舱14内设有水管桥架142,所述水管桥架142内铺设有水管144,所述水管144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水之用。
由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存在大量水管,为使各水管能够合理布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底舱14内设置有水管桥架142,此时水管桥架142上铺设有水管144,此实施方式不但使得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布管更加美观整洁,也便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测。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监测舱1的上方设有顶舱15,所述顶舱15内设有GPRS通讯天线151,所述GPRS通讯天线151与所述控制单元122电性连接,所述GRPS通讯天线151用于控制单元122的无线通讯。
控制单元122的通讯可以采用GPRS无线通讯和光纤有线通讯两种方式,由于水环境主要位于野外,控制单元122采用光纤有线通讯方式不易实现,而且成本较高,因此,控制单元122的通讯采用GPRS无线通讯方式是当前水环境监测的主要通讯方式。
如图4所示,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采用夹层结构,外部结构层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81,中间层采用岩棉保温层82,内表层采用金属内饰层83,如果GPRS天线151放置于监测舱1内,将影响通讯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81具有良好的透波性,GPRS通讯天线151放置于顶舱15内部,可实现GPRS通讯天线151的正常应用。
照明电线、空调管道、通风管道也可设置于顶舱15内;空调风口、通风口可穿过顶舱底部的金属内饰层83后设置于监测舱1的顶部,这样既实现了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立体化布局,又提高了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功能。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工作舱12内设有室内摄像头61,所述室内摄像头61用于对所述工作舱12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由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设有各种贵重仪器,而且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为了对机舱式自动监测站提供安全保障,本实施方式在工作舱12内设有室内摄像头61,室内摄像头61能够对工作舱12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控。
另外,如图1和2所示,为了加强室内摄像头61的监控范围,可以将室内摄像头6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将两个室内摄像头61分别设于工作舱12相对的两侧,从而使得工作舱12处于更广的监控范围内。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监测舱1外部设有室外摄像头62,所述室外摄像头62用于对所述监测舱1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控。
由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设有各种贵重仪器,而且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只有授权人员才可以进入监测舱1内;为了对机舱式自动监测站提供安全保障,本实施方式在监测舱1外部设有室外摄像头62,能够对非授权人员实现威慑作用,而且即使有非授权人员进入,也能为日后维权提供证据。
其中,由于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基本处于完全密闭状态,非授权人员只能通过主门21进入至监测舱1内,所以本实施方式优选将室外摄像头62设于主门21的上方,以保证能够进行准确的拍摄取证。
为了提高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安防等级,在生活舱11安装有红外对射器,红外对射器与控制单元122电性相联,当非授权人员进入监测舱1时,控制单元将向管理人员预警。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所述监测舱1外部设有显示屏71,所述显示屏71用于显示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监测结果。
为了实现监测信息公开化,本实施方式在监测舱1外部设有显示屏71,由于该显示屏71能够显示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方便附近群众及时获取水环境信息,对水环境信息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所述显示屏71可以优选使用LED显示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监测舱1外部设置雨篷72,此时显示屏71将设于雨篷72下方的显示屏专用箱体中,由于有专用箱体的保护,从而减少了雨水、日光对显示屏71的影响及人为破坏,提高了显示屏71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而且所示雨篷72还可以设置在主门21的上方,此时雨篷72还可对室外摄像头62进行承托,加强了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结构紧凑度,也可为工作人员、路人提供一个临时避雨场所。
对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监测舱1,还需要指出:
1、如图4和5所示,所述监测舱1可以设置上部为圆弧形、下部为方形的结构,这种外形结构既提高了监测舱1的结构刚度,又提高了监测舱1的有效面积,同时也提高了监测舱1的美观度;
2、可以在监测舱1的外表面覆盖绿色植被,以使得机舱式自动监测站与环境融为一体,提高美观度,而且绿色植被能够为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实现保温,减少了维持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部温度的能耗;
3、监测舱1的结构可采用夹层结构,具体为外表层、夹层和内表层,夹层设于外表层与内表层之间;其中,外表层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由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较强,从而提高了监测站的抗腐蚀性和防水性能;而夹层为岩棉等保温材料,能够保持监测舱1内部的温度恒定,避免因温度的剧烈变化影响水样的监测结果;再者,内表层主要用于内部装饰,所以内表层可以是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也可以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4、还可以在监测舱1的外表面覆盖纳米防晒涂层,由于纳米防晒涂层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较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监测舱1的物理性能,使得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能够应对各种恶劣的外界环境;
5、为了保证内部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受到干扰,可以使用静电地板16作为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的地板。
对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生活舱11,还需要指出:
1、为便于工作人员日常的身理需求,可以在生活舱11内设置洗手间111;
2、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的休息,可以在生活舱11内设置休息更衣区,如图3所示,除洗手间111外的空间均可用作休息更衣区;
3、如图4所示,为了保持生活舱11的空气流通顺畅,可以设置通风口112,生活舱11能够通过通风口112与外界实现换气。
对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工作舱12,还需要指出:
1、配水单元123包含各种泵、阀门、纯水机、给排水管线及水样预处理装置,配水单元123主要功能是对水样进行泥沙沉淀等预处理,使水样满足监测单元121的设备仪器要求,同时将水样供给至监测单元121进行监测,以及将富余水样排出站外;
2、监测单元121内包括各种在线监测设备仪器,例如: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及在线采样器等在线监测设备仪器,监测单元121是监测站的核心单元,是获取监测数据的基础,监测单元121各种设备仪器在控制单元122管理控制下,可查询设备状态、设置测量频率、设置测量模式、进行远程或本地设备质控等;
3、控制单元122包含逻辑控制和数据采集与传输两部分功能,逻辑控制功能主要通过PLC系统对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部的监测设备仪器、配水、配电、配气、安防、消防、暖通、照明等功能模块实现本地和远程管理控制;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主要通过信息采集控制器实现设备仪器与上位机(远程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通讯方式可以采用光纤有线通讯和GRPS无线通讯两种方式;
4、可在工作舱12内增设辅助单元124,辅助单元124指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部各种辅助性模块,例如:配电模块、照明模块、配气模块、安防模块、消防模块、暖通模块、显示模块、绿化模块、试验模块及办公模块等功能性模块;辅助单元124主要设置于工作舱12内,但也可分布在生活舱11、、工具舱13、底舱14、顶舱15等各功能舱体及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外部;
5、可在工作舱12内增设试验台125,试验台125为供工作人员在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进行化学药品配比、试验分析等工作所需的试验平台;
6、可在工作舱12内增设办公台126,办公台126为供工作人员在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内进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等工作所需的办公平台,办公台126上设置有各种数据接口,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读取、下载各种监测数据。
对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工具舱13,还需要指出:可以在工具舱13内部设置各种工具箱、工具架,以便工作人员存放各种常用的工具。
对于本发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的主门21,还需要指出:
1、主门21用于供工作人员进入监测舱1内,由于监测舱1内分隔为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且生活舱11、工具舱13均与工作舱12相通,所以主门21可以设置为与生活舱11、工具舱13和工作舱12中的任一个相通;但由于工作舱12需要长期保持在密封状态,工具舱13摆放有各种工具不便进出,所以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将主门21设置为与生活舱11相通;
2、主门21可以是木门、塑料门、金属门等,但由于主门21长期置于外界环境中,所以主门21优选使用防水、防腐蚀的材质制成,如图5所示,此时主门21为电动门,电动门是进出监测站的唯一通道,电动门具有高强度、高刚度特点和密封防水功效;其中,电动门采用双层不锈钢面板夹层结构,夹层内部填充岩棉等保温材料,电动门采用平移开启和关闭方式,即安装在平移机构211上,采用电动液压控制系统;另外,电动门采用液压油缸锁紧,油路带有锁紧功能,防止系统泄压导致电动门松动,可靠保险;更进一步的,门框212与门体之间安装专用、长寿命耐磨橡胶密封条213,门框212内部采用专用加紧设备进行预紧密封,可满足压力等级为0.3MPa的防水要求,主门21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采用现场遥控器控制、现场密码锁控制、远程管理中心控制以及手机APP控制等多种方式,各种控制方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提高主门的安防等级。
当然,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舱,所述监测舱外部设有能够开闭的主门,所述主门用于供工作人员进入所述监测舱内,所述监测舱内部分隔为生活舱、工具舱和工作舱,所述生活舱和所述工具舱均与所述工作舱相通;
所述生活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空间;
所述工具舱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工具存放空间;
所述工作舱内设有配水单元、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配水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联接,所述配水单元用于采集水样,并将所述水样预处理后送至所述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水样进行监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配水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配水单元和所述监测单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舱与所述生活舱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一舱门,所述工作舱与所述工具舱之间设有能够开闭的第二舱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舱的外部设有空调室外机,所述监测舱的内部设有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联接,所述空调室内机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外机产生的冷空气输送至所述工作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联接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管口设置于所述监测舱外,所述空调室内机用于通过所述新风管道抽取新风、并将所述新风输送至所述工作舱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联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监测舱的外部,所述排风风机用于抽取所述工作舱内的空气、并将所述空气经所述排风管排出至所述监测舱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舱的地板设有栅格地板,所述监测舱的下方设有底舱,所述底舱通过所述栅格地板与所述工作舱空气流通,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底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联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设于所述监测舱的外部,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底舱内的积水经所述排水管自动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内设有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内铺设有电缆电线,所述电缆电线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电之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舱内设有水管桥架,所述水管桥架内铺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用于供所述机舱式自动监测站配水之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式自动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舱的上方设有顶舱,所述顶舱内设有GPRS通讯天线,所述GPRS通讯天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GRPS通讯天线用于控制单元的无线通讯。
CN201610686283.9A 2016-08-18 2016-08-18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Pending CN106124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6283.9A CN106124722A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6283.9A CN106124722A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4722A true CN106124722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6283.9A Pending CN106124722A (zh) 2016-08-18 2016-08-18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472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10827U (zh) * 2013-05-21 2013-11-27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水质监测站
US20160018376A1 (en) * 2014-05-23 2016-01-21 Hach Company Measureme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KR20160081674A (ko) * 2014-12-31 2016-07-08 주식회사 과학기술분석센타 소규모 상수시설 통합 관리 시스템의 수질 측정 장치
CN206235615U (zh) * 2016-08-18 2017-06-09 深圳市天地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10827U (zh) * 2013-05-21 2013-11-27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水质监测站
US20160018376A1 (en) * 2014-05-23 2016-01-21 Hach Company Measureme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KR20160081674A (ko) * 2014-12-31 2016-07-08 주식회사 과학기술분석센타 소규모 상수시설 통합 관리 시스템의 수질 측정 장치
CN206235615U (zh) * 2016-08-18 2017-06-09 深圳市天地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7810B (zh) 一种变电站辅助综合监控系统
CN211454781U (zh) 智慧小区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
WO2017088555A1 (zh) 一种基于轨道机器人的智慧管网系统
CN206992581U (zh) 一种配备监控室的地埋式箱变
CN206235615U (zh)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CN113489769A (zh) 一种智慧园区一体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
CN108710394A (zh) 一种变电站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440136B1 (ko) 이동통신을 이용한 맨홀 내부의 실시간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모니터링 방법
CN203310827U (zh) 移动水质监测站
CN106124722A (zh) 机舱式自动监测站
CN208888645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CN201541073U (zh) 一种环保非金属全地埋防洪型预装箱式变电站
CN116791914A (zh) 电力铁塔基础养护设备
CN109914483A (zh) 激光可燃气监测井盖
CN110009762A (zh) 一种专用于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智能巡检系统
CN205405212U (zh) 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
CN109222748A (zh) 一种吸尘和喷雾智能协同降尘系统
CN109589526A (zh) 一种智能消防遮阳系统装置及灭火方法
CN112297021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环保管家巡检机器人
CN204642811U (zh) 智能环卫亭
CN219831874U (zh) 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
CN20728816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清洗系统
CN211786695U (zh) 一种油气场所一体化智能仪控撬
CN216248325U (zh) 一种用于外环境辐射监测与评估系统
CN205558364U (zh) 节约用电的新型银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