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3695B -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3695B
CN106123695B CN201610472496.1A CN201610472496A CN106123695B CN 106123695 B CN106123695 B CN 106123695B CN 201610472496 A CN201610472496 A CN 201610472496A CN 106123695 B CN106123695 B CN 106123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board
plate
terrorism
armour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2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3695A (zh
Inventor
许金栋
邹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e Feng
Original Assignee
Fre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re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23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3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3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3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包括底架,该底架上设置有踏板,该底架上还设置有前板,前板上方设置有斜坡顶板,该前板上还设置有前板观察窗,前板观察窗下方设置有前板射击孔,该前板射击孔内侧设置有前板射击孔挡板;在斜坡顶板与底架之间还设置有后骨架;所述底架、踏板、前板、斜坡顶板、前板射击孔挡板均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均与电源系统相连。使用本方案减少特战队员在反恐事件中的伤亡,有效的提高特战队员的任务完成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背景技术
在恐怖活动事件中,特战队员在一线与恐怖分子对峙时,由于恐怖分子会携带枪支等危险武器,对特战队员的生命存在巨大的威胁,使用何种设备(装备)降低恐怖活动带来的影响和伤亡成为目前各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城镇、巷道、及广场中解救人质和反恐行动时,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及建筑物复杂性的影响,传统的反恐行动中,特战队员只能使用随身携带的盾牌或者根据地形和建筑物特性制造掩体,行动路线和速度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行动中特战队员自身的人身安全也受到较大的威胁,且行动小组之间配合也需根据地形地貌和建筑物特性才能组成相应的战术队形,不能有效的在任务前做相应地形战术训练,增大了特战队员在行动中的危险性。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特战队员在反恐事件中的伤亡,有效的提高特战队员的任务完成率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包括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和电源系统;
所述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由方钢管根据承载和受力均衡分布原则焊接而成;该底架上设置有踏板,该底架上还设置有前板,前板上方设置有斜坡顶板,该前板上还设置有前板观察窗,前板观察窗下方设置有前板射击孔,该前板射击孔内侧设置有前板射击孔挡板;在非战斗时,可将前板射击孔挡板遮挡前板射击孔,保护特战队员安全;在斜坡顶板与底架之间还设置有后骨架;所述底架、踏板、前板、斜坡顶板、前板射击孔挡板均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可选用型号为PRO500防弹钢板制作。
优选的,在踏板的上层再设置一层花纹防滑钢板;踏板设置成下层防弹钢板和上层花纹防滑钢板的双层结构,其目的为在系统部署平台举高时防止从下方射击的子弹,花纹钢板增大摩擦力,防止特战队员在进行应急任务时滑倒;
所述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设置在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上;
所述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均与电源系统相连。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每个侧板的上方设置有斜坡顶板,所述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侧板观察窗,在侧板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侧板射击孔,该侧板射击孔的内侧设置有侧板射击孔挡板;所述侧板与前板依次相连,所述侧板及前板上的斜坡顶板依次相连,所述顶板上的斜坡顶板和侧板上的斜坡顶板构成斜坡顶盖;所述侧板、侧板上的斜坡顶板、侧板上的侧板射击孔挡板均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可选用型号为PRO500防弹钢板制作。如此设置,可控制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前方270°范围内恐怖分子,并不受恐怖分子威胁。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板上的前板观察窗和前板射击孔的位置均高于侧板上侧板观察窗和侧板射击孔的位置。当然,前板上的前板观察窗位于前板射击孔的上方,前板上的前板射击孔有两个,呈圆形;侧板上的侧板观察窗同样位于侧板射击孔的上方,侧板上的侧板射击孔有一个。前板上前板射击孔最上端到前板上前板观察窗最下端的距离与侧板上侧板射击孔最上端到侧板上侧板观察窗最下端的距离相等。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前板上前板观察窗和前板射击孔重点控制前方和偏上位置的反恐势力,侧板上的侧板观察窗和侧板射击孔重点控制侧方及偏下的位置的反恐势力。同时,本装置的空间利用率高,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实现四名反恐人员同时射击,由于侧板和前板的射击孔高度不同,可以根据反恐人员的身高选择合适的射击孔,提高了本方案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板上还设置有安全应急门,所述前板观察窗和前板射击孔均设置在安全应急门上,所述安全应急门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可选用型号为PRO500防弹钢板制作。设置安全应急门的目的是,当反恐人员需要移动位置时,可以通过本方案的安全应急门实现。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踏板上还设置有快速接口。通过该快速接口可与由滑移装载机改装的应急战术平台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遥控聚光灯、强磁底座、遥控器和遥控器套。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遥控聚光灯放置在斜坡顶盖上端两侧的位置;所述遥控聚光灯安装在强磁底座上,所述遥控器套设置在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内侧。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信号接收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放置在斜坡顶板上,优选的,该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放置在斜坡顶板上端中间位置;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斜坡顶板上,优选的,该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的右侧;所述信号接收器放置在斜坡顶板内侧。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电源系统包括高强锂电池及与高强锂电池相连的电源线。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利用该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可容纳四名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员,对前侧方270度范围内无障碍实施攻防作业,实施多项救援突击任务;可通过快速接口实现与基于滑移装载机的战术应急平台配合使用,将队员利用平台举升到3.4米 (不加爬梯时,可对6米高处实施营救)。通过前板观察窗和顶置的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确认安全后,特战队员可通过前板上的安全应急门进入一楼屋顶或二楼实施突击作业任务,减小特战队员在登楼过程中的受到袭击的可能;可使用基于滑移装载机的战术应急平台将带有特战队员的装甲部署平台运送到可疑系统附近,用作加强型工事,减少队员携重步行距离,减少特战队员非战斗体力消耗,增强进攻效率;可将多个装甲部署平台根据地形需要组成战术队形,通过顶置无线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将应急部署平台前方影像实时传输至基于滑移装载机的战术应急平台和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可统一部署多个装甲部署平台位置,根据需要逐步移动相应的装甲部署平台压缩恐怖分子的活动范围;通过遥控高强度防水搜索遥控聚光灯干扰恐怖分子视野,对恐怖分子进行心理震慑;静止的装甲部署平台可额外提供三名增援队员的保护屏障,为营救被恐怖分子控制的人质提供更大的安全空间。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正面结构图;
图3为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监控系统示意图。
图中,1-底架;2-踏板;21-花纹防滑钢板;22-防弹钢板;3-前板;31-前板前板观察窗;32-前板前板射击孔;4-斜坡顶板;5-后骨架;6-侧板;61-侧板前板观察窗;62-侧板前板射击孔;7-安全应急门;8-快速接口;9-照明系统;91-强磁底座;92-遥控聚光灯;10-监控系统;11-可旋转横竖放置的手扶杆;12-抗撞击刚性滑道;13-红外夜视摄像机;14-无线信号发射器;15-移动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包括: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
该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后端设置与应急战术平台连接的快速接口8,可与由滑移装载机改装的应急战术平台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当配合使用时:通过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后端设置的、与应急战术平台连接的快速接口8,可由应急战术平台将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运送至相对应位置,也可由应急战术平台将新型反恐装甲战术平台举高使用,特战队员可通过前板3上设置的安全应急门7实施突击或者救援;单独使用时:将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运送至相对应的位置后,可作为掩体使用,特战队员可通过前板观察窗观察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前端影像,通过前板射击孔武力控制现场;在与应急战术平台分离后,该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拥有独立的电源,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可继续使用。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包括底架1、踏板2、后骨架5、前板3、侧板6、斜坡顶板4、安全应急门7、前板观察窗31、前板射击孔32;最下方的底架1使用方钢管焊接而成;前板3、侧板6和后骨架5焊接在底架上;斜坡顶板4焊接在前板3、侧板6和后骨架5上;前板3上有安全应急门7;安全应急门7上设有一个前置矩形宽视野防弹玻璃前板观察窗31与两个关联锁定前板射击孔32;两侧侧板6各自具有一组侧方矩形宽视野防弹玻璃侧板观察窗61与关联锁定侧板射击孔62,可控制装甲战术平台前方270°范围内恐怖分子,并不受恐怖分子威胁;
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由斜坡顶板4、两侧的侧板6、前板3和花纹防滑钢板21共同组成为队员左右270度上下全覆盖的钢板防护安全区域,其中由方钢管矩形阵列组成的前板、后骨架和防滑花纹钢板为安全防护区域又提供了强度支撑;带有自锁系统的前置安全应急门7镶嵌在前板3内部,可以自由左右开启最大60厘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名全装备队员通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且安全应急门开启时,通过抗撞击刚性滑道12上;设计前板观察窗31矩形防弹玻璃组成,分别位于前板上;前板射击孔由可在内部方便开启关闭的两个圆孔组成,与前板观察窗共同组成队员的观察前方紧急状况和进攻射击点;后骨架5和可旋转横竖放置的手扶杆11为整个反恐部署平台提供刚度支撑,并可为特战队员提供最大的安全活动空间;可旋转横竖放置的手扶杆11为队员在执行高空和行进应急任务时,提供身体稳定支撑;连接支撑板为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和装甲滑移装载机提供刚性连接功能,为反恐部署平台提供动力源。
所述底架1由方钢管根据承载和受力均衡分布原则焊接而成;
所述踏板1下层为防弹钢板22,上层为花纹防滑钢板21;其目的为在系统部署平台举高时防止从下方射击的子弹,花纹钢板增大摩擦力,防止特战队员在进行应急任务时滑倒;
所述前板射击孔32为可活动式前板射击孔,在非战斗时,可将前板射击孔挡板遮挡前板射击孔,保护特战队员安全;
所述底板中的下层防弹钢板、前板、侧板、斜坡顶板、前板射击孔挡板、前置门均由相对应的PRO500防弹钢板制作;
所述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为装甲部署平台的基体,构成装甲部署平台的骨架部分。由相对应标准的PRO500防弹钢板、防弹玻璃及前板射击孔和方钢管焊接组成,主要目的为防护特战队员及平台易损部位,方便特战队员观察前方及侧方情况,必要时射击;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照明系统9包括遥控聚光灯92、强磁底座91、遥控器和遥控器套;
遥控聚光灯92有两个,可左右360度上下240度自由转动;具有两个作用:第一可进行集束超远距离强光照明,并可手动调整聚光角度;第二可用作照射恐怖分子所在地,使其眩晕并对其心理震慑;遥控聚光灯放置位置为斜坡顶盖上端两侧位置;
强磁底座91:可将遥控聚光灯整体吸附在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表面,具有强吸附性和机动性;
所述遥控器为遥控聚光灯遥控器,用以调整灯管角度和开关;遥控器分别设置在方便取舍的侧板内侧。
所述遥控器套为遥控器安装位置,遥控器套放置位置为特战队员方便取到的装甲战术平台内侧。
遥控聚光灯92安装在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顶端两侧,遥控器放置在平台内侧,方便特战队员取用的位置。主要目的为车载遥控探照灯可照明,也可以用作照射恐怖分子藏身处,使其产生眩晕及心里震慑作用;方便队员在安全部署平台内最大范围的对前方应急区域进行强光观察控制。
本发明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13、信号转换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14;本监控系统具有移动电源15,该移动电源15对监控系统提供电源。主要目的为监控装甲部署平台前面景象。实时的将装甲部署平台前方景象传输至驾驶员监视屏幕和指挥中心;
所述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放置在斜坡顶盖上端中间位置,负责采集部署平台前端图像;具体来说,车载防水摄像机将采集的部署平台前方图像传递给信号转换器,将图形信号进行解析加密,通过特置的信号发射器,将图像数据无线传送到数据无线接收端。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放置在斜坡顶盖中间偏右位置,信号接收器基体放置在斜坡顶盖内侧。
独立电源系统包括:由高续航能力的锂电池与全部隐藏放置的电源数据线组成。独立电源放置在侧板后侧,方便拆卸而又不妨碍特战队员执行应急任务,为部署平台的监控系统和照明系统提供持久的电源保障。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和电源系统;
所述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系统为非封闭结构,包括底架,该底架上设置有踏板,该踏板上还设置有快速接口;该底架上还设置有前板,前板上方设置有斜坡顶板,该前板上还设置有前板观察窗,前板观察窗下方设置有前板射击孔,该前板射击孔内侧设置有前板射击孔挡板;在斜坡顶板与底架之间还设置有后骨架;所述底架、踏板、前板、斜坡顶板、前板射击孔挡板均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设置在防弹射击观察关联基体上;
所述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均与电源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每个侧板的上方设置有斜坡顶板,所述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侧板观察窗,在侧板观察窗的下方设置有侧板射击孔,该侧板射击孔的内侧设置有侧板射击孔挡板;所述侧板与前板依次相连,所述侧板及前板上的斜坡顶板依次相连,所述顶板上的斜坡顶板和侧板上的斜坡顶板构成斜坡顶盖;所述侧板、侧板上的斜坡顶板、侧板上的侧板射击孔挡板均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的前板观察窗和前板射击孔的位置均高于侧板上侧板观察窗和侧板射击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还设置有安全应急门,所述前板观察窗和前板射击孔均设置在安全应急门上,所述安全应急门由防弹钢板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包括遥控聚光灯、强磁底座、遥控器和遥控器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聚光灯放置在斜坡顶盖上端两侧的位置;所述遥控聚光灯安装在强磁底座上,所述遥控器套设置在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信号接收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放置在斜坡顶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电源系统包括高强锂电池及与高强锂电池相连的电源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上层设置一层花纹防滑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放置在斜坡顶板上端中间位置;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斜坡顶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其特征在于: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在红外夜视枪型摄像机的右侧;所述信号接收器放置在斜坡顶板内侧。
CN201610472496.1A 2016-06-01 2016-06-27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Active CN106123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1253 2016-06-01
CN2016103812537 2016-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3695A CN106123695A (zh) 2016-11-16
CN106123695B true CN106123695B (zh) 2018-06-26

Family

ID=5726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2496.1A Active CN106123695B (zh) 2016-06-01 2016-06-27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3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2408A (zh) * 2018-01-16 2019-02-22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室内电磁反恐系统及室内电磁反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3323A1 (en) * 2009-09-17 2011-03-24 George Glentos Bullet proof sentry box made of steel and multi-layered transparent armor equipped with tear gas and flash-bang grenade launching systems
CN101699212A (zh) * 2009-10-26 2010-04-28 温涛 一种折叠式单兵护甲
CN102445113A (zh) * 2010-10-11 2012-05-09 张静 小碉堡
CN202133334U (zh) * 2010-10-11 2012-02-01 张静 推轮装甲挡板
US8726780B2 (en) * 2011-05-18 2014-05-20 Defenshield, Inc. Barr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3695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2379B2 (en) Low profile camera housing having concavely curved base surfac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0070745U (zh) 新型智能网捕反无人机系统
CN106123695B (zh) 一种新型反恐装甲部署平台
CN201674606U (zh) 一种小型侦查反恐战斗机器人
CN113848992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武装打击机器人的目标检测定位与自动射击系统
CN210802215U (zh) 一种人机协同模拟演练系统
CN204944313U (zh) 一种反恐防暴车
JP2008292125A (ja) 武装した凶悪犯に対処する盾
RU2503591C2 (ru) Система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захвата террористами объектов с большим скоплением материальных и людских ресурсов
US20140366711A1 (en) Roman Shield Cycle (RSC)
CN204944306U (zh) 一种反恐防暴车
CN206269677U (zh) 军用车辆激光通信压制及敌我识别综合系统
US20140366714A1 (en) Roman Shield Armored Vehicle (RSAV)
CN101854523A (zh) 一种小型侦查反恐战斗机器人
RU2577604C1 (ru) Способ кочетова защиты объектов с большим скоплением людей от террористов
CN106839885A (zh) 一种基于非致命武器的联合作战方法
CN210089494U (zh) 车载移动实弹训练系统
US20140202324A1 (en) Armored critical incident vehicle and related methods
RU118418U1 (ru) Скрывающееся огнев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RU2373483C1 (ru) Комплекс стрельбовой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управляемый дым-ск
CN205619833U (zh) 一种反恐驱暴机器人
RU143953U1 (ru) Робот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фортификационный огневой комплекс
CN211234134U (zh) 高空反恐防暴狙击车
RU2338995C1 (ru) Штурмовой комплекс
US20140366712A1 (en) Roman Shield Trike (R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1

Address after: No. 201, unit 1, building 23, No. 8, Tianzhuang East Road, Tianqiao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e Feng

Address before: 100000. 1 storey 11 storey office building, No. 48 East Gate Street,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11D

Patentee before: Fred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