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0031B -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0031B
CN106120031B CN201610797429.7A CN201610797429A CN106120031B CN 106120031 B CN106120031 B CN 106120031B CN 201610797429 A CN201610797429 A CN 201610797429A CN 106120031 B CN106120031 B CN 106120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ede
combing
box
melt pi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74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0031A (zh
Inventor
杨绍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ight And W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ight And W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ight And W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ight And W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74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0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2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noil or wast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28Air draught or like pneumatic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包括地坑,地坑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箱,精梳机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控制机箱上设置有转换盒,转换盒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控制机箱的内部设置有气缸,转换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通过输料管与收集箱连接,转换盒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通过输料管与主输料管道相连,主输料管道的一侧连接有送料风机,气缸通过送风管道与地坑相连,地坑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收仓。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的吸绒通道,改变了传统设备中人工收集绒料的缺点,不仅如此,通过编程可以由控制系统进行分时间段来安排每个精梳机的吸绒次序,提高吸绒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特别涉及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精梳机具有布置有多个精梳头的操作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多采用ERP管理系统来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并且通过网络,把总厂与分厂的生产管理进行集成,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加快数据上报统计速度、便于产能、品种、人力的合理分配与调度,以应对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和最佳配置企业资源。为此,企业提出了对主要生产设备必须集中监控的要求,还提出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转状况并与企业ERP管理系统连接的要求,以便能够将机器的生产产量、工艺参数、质量、班次、用电数据通过控制的远程网络接口上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并可以由生产管理部门集中下传机器的工艺参数或者是工作量的参数范围。钳口装置保持每次以预定量供给的棉卷。每个精梳头采用精梳锡林来梳理由钳口装置保持的棉卷的末端。随着钳口装置前进,通过梳理棉卷而产生的棉网移动到分离罗拉。响应于棉网的前进,分离罗拉以相反方向旋转并且使之前得到的棉网后退。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精梳机吸落棉系统中,吸落棉风道能够将毛刷清扫的短纤维、棉结、杂质等及时吸走,来保持锡林等部件的清洁对精梳质量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精梳机吸落棉风道吸走的短纤经过收集,可用于转杯纺纱等低支纱加工。但现有精梳机风道系统只能针对一台精梳机的纤维毛料进行收集,整理入仓,一些老企业使用的精梳机在收集纤维毛料时还是利用人工进行收集,工作效率低下不说,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也有一些工厂在整理收集纤维毛料时候将精梳机设备关闭,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安全性。增加成本投入,费工费时。
更值得一提的是,精梳机工作都是多个同时进行工作,生产量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与此同时,收集纤维毛料也是一项技术难题,除了整理收集优良品,还要将毛屑,碎物等渣屑剔除,在此过程中吸绒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了迫不及待要处理的事项。另外,在吸绒的过程中市场上的精梳机为不间断的形式工作着,在换料的过程中整个吸绒工作仍然在进行,资源浪费严重,有时候由于多个精梳机吸绒同时进行,就增加了吸绒设备的负担,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包括地坑,所述地坑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箱,所述控制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机托,所述地坑的顶部设置有精梳机,所述精梳机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控制机箱上设置有转换盒,所述转换盒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控制机箱的内部设置有气缸,所述转换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输料管与收集箱连接,所述转换盒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输料管与主输料管道相连,所述主输料管道的一侧连接有送料风机,所述送料风机的一端连接有副输料管道,所述副输料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法兰,所述副输料管道通过固定法兰与收集仓连接,所述固定法兰的一侧设置有回风接口,所述回风接口的顶部设置有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尘袋,所述气缸通过送风管道与地坑相连,所述地坑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收仓,所述控制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控制机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数据显示屏,所述控制机箱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机托和控制机箱之间设置有精梳钢板,所述精梳钢板的内部设置有毛条辊,所述机托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中转系统,所述中转系统与控制系统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中转系统与精梳机通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坑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主动电机和第二主动电机,所述第一主动电机和第二主动电机的一端均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一端设置有皮带盘,所述减速器的底部设置有地托,所述第一主动电机和第二主动电机的一侧均设置有主动滚轴,所述主动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主动滚轮,所述皮带盘和主动滚轮之间通过传送皮带连接,所述主动滚轴的一侧设置有从动滚轴,所述从动滚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上固定有刮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箱上设置有散热窗,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箱座,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吸绒端口。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的吸绒通道,改变了传统设备中人工收集绒料的缺点,增强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中转系统可以设置工作量,控制电磁阀来改变各个精梳机的吸绒情况,不仅如此,通过编程可以由控制系统进行分时间段来安排每个精梳机的吸绒次序,这时候就能在不更换吸绒设备的情况下增强吸绒的强度,提高吸绒效率,整个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符合未来技术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地坑;2、控制机箱;3、机托;4、精梳机;5、收集箱;6、转换盒;7、电磁阀;8、气缸;9、第一连接套;10、输料管;11、第二连接套;12、主输料管道;13、送料风机;14、副输料管道;15、固定法兰;16、收集仓;17、回风接口;18、回风管道;19、固定架;20、尘袋;21、送风管道;22、回收管; 23、回收仓;24、第一主动电机;25、第二主动电机;26、减速器;27、皮带盘; 28、地托;29、主动滚轴;30、主动齿轮;31、主动滚轮;32、传送皮带;33、从动滚轴;34、从动齿轮;35、传动链条;36、刮板;37、操作台;38、数据显示屏;39、滑动座;40、轨道槽;41、精梳钢板;42、毛条辊;43、控制系统; 44、中转系统;45、散热窗;46、箱座;47、吸绒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包括地坑1,地坑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箱2,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机托3,地坑1的顶部设置有精梳机4,精梳机4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5,控制机箱2上设置有转换盒 6,转换盒6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7,控制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气缸8,转换盒6 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9,第一连接套9通过输料管10与收集箱5连接,转换盒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套11,第二连接套11通过输料管10与主输料管道12相连,主输料管道12的一侧连接有送料风机13,送料风机13的一端连接有副输料管道14,副输料管道14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法兰15,副输料管道14 通过固定法兰15与收集仓16连接,固定法兰15的一侧设置有回风接口17,回风接口17的顶部设置有回风管道18,回风管道18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架19,固定架19的内部设置有尘袋20,气缸8通过送风管道21与地坑1相连,地坑1 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管22,回收管22的一端连接有回收仓23,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37,控制机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数据显示屏38,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座39,滑动座39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槽40,机托3和控制机箱2 之间设置有精梳钢板41,精梳钢板41的内部设置有毛条辊42,机托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43,控制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中转系统44,通过在滑动座39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槽40,可以进行调节滑动座39,这样根据实际精梳机驻地面积进行调整机身的占地面积,中转系统44与控制系统43通过电性连接,中转系统 44与精梳机4通过电性连接,各部件之间电性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
地坑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主动电机24和第二主动电机25,第一主动电机24 和第二主动电机25的一端均连接有减速器26,减速器26的一端设置有皮带盘 27,减速器26的底部设置有地托28,第一主动电机24和第二主动电机25的一侧均设置有主动滚轴29,主动滚轴29的两端均设置有主动齿轮30,主动齿轮 30的外侧设置有主动滚轮31,皮带盘27和主动滚轮31之间通过传送皮带32 连接,主动滚轴29的一侧设置有从动滚轴33,从动滚轴33上设置有从动齿轮34,从动齿轮34和主动齿轮30之间通过传动链条35连接,传动链条35上固定有刮板36,通过设置的减速器26可以更改电机的转速,以便于符合刮板36的正常移动。
控制机箱2上设置有散热窗45,收集箱5的底部设置有箱座46,收集箱5 的内部设置有吸绒端口47,通过设置的吸绒端口47就是起到解决传统设备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收集毛绒的弊端,变成直接通过吸绒端口47将毛绒吸走。
具体的,在工作的过程中,编程师通过在控制系统43内设计编程,也就是对各个电磁阀7进行控制,达到在编程的命令下通过电性连接对各个电磁阀7 及其有关设备进行指挥,在整个精梳机工作的工程中,整个吸绒设备可以一直进行,此时,通过事先设置的编程改变电磁阀7及其有关设备,这时候,全部精梳机的吸绒端口47均可以进行吸绒工作,劳动强度大,但是工作量高,生产量高,也可以为整个精梳机设备中只有某一个进行吸绒处理,此时同等的设备下,对其中一个精梳机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工作能力也会增强,不仅如此,在结束生产任务的情况下,送风管道21、主输料管道12、副输料管道14和回收管22等都能起到高质量吸出内壁的绒料渣屑,起到了清洁作用,也提高了设备本身的寿命。
通过控制系统43可以对中转系统44进行控制,其中包括:
1、直接控制中转系统44系统的开启与关闭工作;
2、收集中转系统44的各项参数数据,达到对精梳机工作状况的了解;
3、整个设备经过一次编程设置后,就能自行吸绒等工作,另一方面,提高了自动化性能。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之一:
中转系统44的内部设置有电子计数单元,就是在一段时间后通过人工在操作台37上输入数据进行设置相关参数,进行对精梳机各个机械活动的控制,且时间段为某一个数质的周期,并且可以进行随意设置,这时候中转系统44通过电磁阀7进行吸绒工作。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之二:
当精梳机工作速度参数设置的较大时,可以通过回收管22进行对所有收集箱5进行大功率吸绒处理,当精梳机工作速度参数较小时,可以通过设置中转系统44进行设置相关数据编程,此时,通过电性连接到每个地坑1内的吸绒端口 47,通过各个部分的电磁阀7进行开启一个,其余的全部关闭,这个时候,吸绒量小,但是风力强劲,更容易清理管道内的毛绒毛屑,减少损失,还可以进行清洁工作,整个操作系统操作方便,设计合理。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的吸绒通道,改变了传统设备中人工收集绒料的缺点,增强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中转系统可以设置工作量,控制电磁阀来改变各个精梳机的吸绒情况,不仅如此,通过编程可以由控制系统进行分时间段来安排每个精梳机的吸绒次序,这时候就能在不更换吸绒设备的情况下增强吸绒的强度,提高吸绒效率,整个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符合未来技术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包括地坑(1),所述地坑(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箱(2),所述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机托(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1)的顶部设置有精梳机(4),所述精梳机(4)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5),所述控制机箱(2)上设置有转换盒(6),所述转换盒(6)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7),所述控制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气缸(8),所述转换盒(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9),所述第一连接套(9)通过输料管(10)与收集箱(5)连接,所述转换盒(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套(11),所述第二连接套(11)通过输料管(10)与主输料管道(12)相连,所述主输料管道(12)的一侧连接有送料风机(13),所述送料风机(13)的一端连接有副输料管道(14),所述副输料管道(14)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法兰(15),所述副输料管道(14)通过固定法兰(15)与收集仓(16)连接,所述固定法兰(15)的一侧设置有回风接口(17),所述回风接口(17)的顶部设置有回风管道(18),所述回风管道(18)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架(19),所述固定架(19)的内部设置有尘袋(20),所述气缸(8)通过送风管道(21)与地坑(1)相连,所述地坑(1)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管(22),所述回收管(22)的一端连接有回收仓(23),所述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37),所述控制机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数据显示屏(38),所述控制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座(39),所述滑动座(39)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槽(40),所述机托(3)和控制机箱(2)之间设置有精梳钢板(41),所述精梳钢板(41)的内部设置有毛条辊(42),所述机托(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系统(43),所述控制机箱(2)的内部设置有中转系统(44),所述中转系统(44)与控制系统(43)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中转系统(44)与精梳机(4)通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主动电机(24)和第二主动电机(25),所述第一主动电机(24)和第二主动电机(25)的一端均连接有减速器(26),所述减速器(26)的一端设置有皮带盘(27),所述减速器(26)的底部设置有地托(28),所述第一主动电机(24)和第二主动电机(25)的一侧均设置有主动滚轴(29),所述主动滚轴(29)的两端均设置有主动齿轮(30),所述主动齿轮(30)的外侧设置有主动滚轮(31),所述皮带盘(27)和主动滚轮(31)之间通过传送皮带(32)连接,所述主动滚轴(29)的一侧设置有从动滚轴(33),所述从动滚轴(33)上设置有从动齿轮(34),所述从动齿轮(34)和主动齿轮(30)之间通过传动链条(35)连接,所述传动链条(35)上固定有刮板(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箱(2)上设置有散热窗(45),所述收集箱(5)的底部设置有箱座(46),所述收集箱(5)的内部设置有吸绒端口(47)。
CN201610797429.7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Active CN106120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429.7A CN10612003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7429.7A CN10612003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031A CN106120031A (zh) 2016-11-16
CN106120031B true CN106120031B (zh) 2018-07-06

Family

ID=5727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7429.7A Active CN106120031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0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4604B (zh) * 2017-12-08 2023-07-18 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种纤维卷混纺的智能精梳机吸尾卷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0A (zh) * 1990-04-28 1991-11-20 国营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 排式间歇吸梳棉机后车肚落棉装置
US5287597A (en) * 1991-05-22 1994-02-22 Reiter Machine Works, Lt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lap pieces from a combing machine
CN2419217Y (zh) * 2000-02-03 2001-02-14 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公司总厂 用于精梳机的落棉处理装置
CN101413158A (zh) * 2008-11-11 2009-04-22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机吸落棉装置
CN202214476U (zh) * 2011-07-14 2012-05-09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精梳机落棉收集装置
CN103484981A (zh) * 2012-06-07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N203429294U (zh) * 2013-09-12 2014-02-12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机精短落毛收集装置
CN104178853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中原工学院 用于纤维混纺的精梳机吸落棉风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20A (zh) * 1990-04-28 1991-11-20 国营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 排式间歇吸梳棉机后车肚落棉装置
US5287597A (en) * 1991-05-22 1994-02-22 Reiter Machine Works, Lt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lap pieces from a combing machine
CN2419217Y (zh) * 2000-02-03 2001-02-14 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公司总厂 用于精梳机的落棉处理装置
CN101413158A (zh) * 2008-11-11 2009-04-22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机吸落棉装置
CN202214476U (zh) * 2011-07-14 2012-05-09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精梳机落棉收集装置
CN103484981A (zh) * 2012-06-07 2014-01-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精梳机
CN203429294U (zh) * 2013-09-12 2014-02-12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精梳机精短落毛收集装置
CN104178853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中原工学院 用于纤维混纺的精梳机吸落棉风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031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62729U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熨烫收集装置
CN107695067A (zh) 一种方便回收的纺织用收尘设备
CN206256222U (zh) 一种精梳机毛刷的清洁装置
CN106120031B (zh) 一种精梳机自控间隔吸绒系统
CN207578080U (zh) 一种用于竹子表面去毛刺的设备
CN207176294U (zh) 一种新型具有吸尘和收布效率高的梳棉机
CN207899812U (zh) 一种用于纺织车间的吸尘系统
CN203429294U (zh) 精梳机精短落毛收集装置
CN202865426U (zh) 精梳棉网收集装置
CN206721408U (zh) 一种高清洁度梳棉机
CN106087133B (zh) 一种精梳机毛刷的清洁装置
CN214088900U (zh) 一种交叉铺网机的除静电装置
CN211515511U (zh) 一种纺织废料收集装置
CN112226823A (zh) 一种具有绒絮收集功能的纺纱去棉籽装置
CN208844235U (zh) 一种纱线生产梳棉用给棉装置
CN208394467U (zh) 一种具有清尘功能的导纱装置
CN206597396U (zh) 除尘设备及烘干系统
CN207886891U (zh) 一种纺织车间专用除尘装置
CN218893790U (zh) 一种纺纱用毛絮清理除尘装置
CN206680643U (zh) 粗纱机清洁除尘装置
CN108166204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预缩机
CN206328496U (zh) 一种羽绒除灰机
CN213772316U (zh) 一种棉纱加工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梳棉机
CN207933713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预缩机
CN214348329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机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