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6881A -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6881A
CN106106881A CN201610739160.7A CN201610739160A CN106106881A CN 106106881 A CN106106881 A CN 106106881A CN 201610739160 A CN201610739160 A CN 201610739160A CN 106106881 A CN106106881 A CN 106106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pipe
cylinder
tank body
air inlet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9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凤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AN MINGSHAN AREA SHANFENG TEA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YA'AN MINGSHAN AREA SHANFENG TEA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AN MINGSHAN AREA SHANFENG TEA FACTORY filed Critical YA'AN MINGSHAN AREA SHANFENG TEA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6107391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6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6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6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包括发酵罐、机架、搅拌器、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上盖和下盖,传动机构安装在上盖上,所述罐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盖安装在罐体的上端,下盖安装在罐体的下端,所述上盖设有罐体进料斗,上盖内设有喷水圈,所述罐体设有接头Ⅱ,所述下盖设有罐体出料口。本发明促使茶叶快速、均匀发酵,5‑7天达到藏茶发酵品质,发酵时间短,实现了臧茶不落地发酵过程,改变了传统藏茶发酵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藏茶发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背景技术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几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目前,藏茶发酵一直采用人工自然渥堆发酵,全程需要人工翻动,没有相关设备,一次发酵时间长达30天以上,人工强度大,并且在人工翻动、加湿和自然条件加温的环境中,卫生条件也难控制,大大影响了藏茶的品质。
如申请号为201120242635.4,发明名称为“红茶发酵塔”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塔,适合于红茶半发酵使用,因红茶是以茶青为原料,而藏茶是以干茶为原料,其结构特点决定无法用于藏茶发酵。
又如申请号为201420676051.1,发明名称为“一种热循环茶叶发酵塔”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循环茶叶发酵塔,包括塔体、水池、集液池和富氧风机,所述水池设置在塔体下方,在塔体内部下方设置有集液池,所述塔体内部还设有支杆,在支杆上放置有发酵筛,在每个发酵筛上方均设置有加湿管,在加湿管下平面安装有雾化喷头,通过在塔体上设置富氧风机,该专利是一种通过将水加热进行循环加温,通过摆放筛框承叶,对其喷湿、给风,实现发酵;然而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发酵所需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本发明促使茶叶快速、均匀发酵,5-7天达到藏茶发酵品质,发酵时间短,实现了臧茶不落地发酵过程,改变了传统藏茶发酵工艺。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机架、搅拌器、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上盖和下盖,传动机构安装在上盖上,所述罐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盖安装在罐体的上端,下盖安装在罐体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套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在下盖上,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出上盖外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轴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搅拌轴外壁上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气孔,所述空腔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腔盖上安装有与空腔连通的接头Ⅰ,所述上盖设有罐体进料斗,上盖内设有喷水圈,所述罐体设有接头Ⅱ,所述下盖设有罐体出料口。
所述罐体包括上圆筒、倒圆锥筒和下圆筒,所述上圆筒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的外扩端与上圆筒连接,倒圆锥筒的内缩端与下圆筒连接,所述上盖安装在上圆筒上,下盖安装在下圆筒上,所述接头Ⅱ设置在上圆筒上。
所述上圆筒和倒圆锥筒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外层上圆筒、内层倒圆锥筒和外层倒圆锥筒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设置在外层上圆筒上。
所述内层倒圆锥筒上按圆周至少分布有1周透气孔。
所述内层倒圆锥筒上按圆周分布有3周透气孔。
每周透气孔的数量为12-36个。
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提升机构和提升机出料口,所述提升机进料斗设置在提升机构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设置在提升机构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插入罐体进料斗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和压力喷气头,雾化喷水头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的位置。
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罐、进气管Ⅰ,进气管Ⅱ,进水管Ⅰ和进水管Ⅱ,所述储水罐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进水管Ⅰ的一端与抽水泵连通,进水管Ⅰ的另一端插入上盖内与喷水圈连通,所述进水管Ⅱ的一端与抽水泵连通,进水管Ⅱ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连通,所述进气管Ⅰ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连通,进气管Ⅰ的另一端与接头Ⅱ连通,所述进气管Ⅱ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连通,进气管Ⅱ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连通。
所述进气管Ⅰ设有控制阀Ⅰ,进气管Ⅱ设有控制阀Ⅱ,进水管Ⅰ设有控制阀Ⅲ,进水管Ⅱ设有控制阀Ⅳ。
还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进气管Ⅲ,所述进气管Ⅲ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进气管Ⅲ的另一端与接头Ⅰ连通。
还包括振动槽,所述振动槽安装在罐体出料口的下方。
所述机架上设有三根呈三角分布的支杆,罐体通过三根支杆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搅拌叶片为螺旋搅龙叶片。
所述搅拌叶片为倒锥形的螺旋搅龙叶片。
工作原理:
绿干茶原料通过螺旋提升机进料斗进入螺旋提升机提升至上半部时,绿干茶原料开始与雾化喷水头供给的水和压力喷气头供给的气混合,通过提升机构中的螺旋叶片搅拌使绿干茶原料迅速湿润膨胀后,通过提升机出料口送入发酵罐内,待发酵罐装满后,停止螺旋提升机供料;
电热蒸汽发生器通过进气管Ⅰ、接头Ⅱ向恒温腔的循环供气,并保持恒温;每间隔6小时,搅拌器转动20分钟,同时开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Ⅲ、接头Ⅰ、搅拌轴的空腔向发酵罐内供风或蒸汽;循环操作5-7天后,取样检查发酵程度,合格后,停气、停风、停水,开启搅拌器反转出茶,茶通过振动槽收集、抖松后输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包括发酵罐、机架、搅拌器、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上盖和下盖,传动机构安装在上盖上,所述罐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盖安装在罐体的上端,下盖安装在罐体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套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在下盖上,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出上盖外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搅拌轴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搅拌轴外壁上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气孔,所述空腔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腔盖上安装有与空腔连通的接头Ⅰ,所述上盖设有罐体进料斗,上盖内设有喷水圈,所述罐体设有接头Ⅱ,所述下盖设有罐体出料口,发酵过程中,搅拌器在搅拌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热蒸汽、空气送入发酵罐内,促使绿干茶原料快速发酵,大大降低了绿干茶原料的发酵时间。
2、本发明采用所述罐体包括上圆筒、倒圆锥筒和下圆筒,所述上圆筒的直径大于下圆筒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的外扩端与上圆筒连接,倒圆锥筒的内缩端与下圆筒连接,所述上盖安装在上圆筒上,下盖安装在下圆筒上,所述接头Ⅱ设置在上圆筒上,倒圆锥筒的设置可以形成倒锥台,在发酵时减轻发酵罐底部茶叶的重量,实现茶叶不落地发酵。
3、本发明采用所述上圆筒和倒圆锥筒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外层上圆筒、内层倒圆锥筒和外层倒圆锥筒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设置在外层上圆筒上,通入蒸汽后实现发酵罐的循环恒温,促进了罐内茶叶均匀氧化、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的效率。
4、本发明采用所述内层倒圆锥筒上按圆周至少分布有1周透气孔,每周透气孔的数量为12-36个,透气孔用于向发酵罐内的茶叶渗透蒸汽,保证发酵罐实现循环恒温。
5、本发明采用所述内层倒圆锥筒上按圆周分布有3周透气孔,透气和恒温效果非常好。
6、本发明采用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提升机构和提升机出料口,所述提升机进料斗设置在提升机构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设置在提升机构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插入罐体进料斗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和压力喷气头,雾化喷水头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的位置,在提升阶段向绿干茶原料加水和加热蒸汽,促使绿干茶原料在提升过程中快速发湿膨胀,使得绿干茶原料在提升阶段已经实现了干茶湿热膨胀工艺,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有效避免了传统发湿膨胀过程需要人工洒水,人工将茶叶摊开24小时才能进行。
7、本发明采用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储水罐、进气管Ⅰ,进气管Ⅱ,进水管Ⅰ和进水管Ⅱ,所述储水罐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进水管Ⅰ的一端与抽水泵连通,进水管Ⅰ的另一端插入上盖内与喷水圈连通,所述进水管Ⅱ的一端与抽水泵连通,进水管Ⅱ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连通,所述进气管Ⅰ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连通,进气管Ⅰ的另一端与接头Ⅱ连通,所述进气管Ⅱ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连通,进气管Ⅱ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连通,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均十分方便。
8、本发明采用所述进气管Ⅰ设有控制阀Ⅰ,进气管Ⅱ设有控制阀Ⅱ,进水管Ⅰ设有控制阀Ⅲ,进水管Ⅱ设有控制阀Ⅳ,控制阀Ⅰ、控制阀Ⅱ、控制阀Ⅲ和控制阀Ⅳ的设置,方便了按发酵工艺要求,对水和蒸汽的量的控制,保证了发酵的需求,避免过多的水和蒸汽进入发酵罐内,影响发酵。
9、本发明采用还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进气管Ⅲ,所述进气管Ⅲ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进气管Ⅲ的另一端与接头Ⅰ连通,空气压缩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进气管Ⅲ、接头Ⅰ往发酵罐内供风或蒸汽,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
10、本发明采用还包括振动槽,所述振动槽安装在罐体出料口的下方,振动槽收集发酵罐出料口输出的发酵茶叶,将其抖松后输出。
11、本发明采用所述机架上设有三根呈三角分布的支杆,罐体通过三根支杆安装在机架上,安装方便,结构稳固。
12、本发明采用所述搅拌叶片为螺旋搅龙叶片,可使茶叶在发酵罐内由下至上循环,间断工作,实现翻料均匀,并通过独立供气供风促进均匀氧化、发酵,实现均匀快速发酵。
13、本发明采用所述搅拌叶片为倒锥形的螺旋搅龙叶片,方便与上圆筒、倒圆锥筒和下圆筒形成的罐体配合,罐体内茶叶上多下少,实现茶叶由下至上循环,实现均匀快速发酵。
14、本发明采用独立供气、独立供水和独立供风的方式,再通过搅拌器间断工作,实现翻料均匀,促进均匀氧化、发酵,实现快速发酵目的。
15、本发明的结构,占地面积6㎡,一次发酵2吨绿干茶原料在5-7天完工,只需要1人操作;而传统发酵一次一般要30天,同比10吨绿干茶原料,占地需100平方米,而且须用人工3-5人;因此,本发明与传统发酵相比,大大节约了人力和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PLC控制图。
图中标记:1、机架,2、驱动电机,3、传动机构,4、罐体,5、上盖,6、下盖,7、搅拌轴,8、搅拌叶片,9、空腔,10、气孔,11、腔盖,12、接头Ⅰ,13、罐体进料斗,14、喷水圈,15、接头Ⅱ,16、罐体出料口,17、提升机进料斗,18、提升机构,19、提升机出料口,20、雾化喷水头,21、压力喷气头,22、电热蒸汽发生器,23、储水罐,24、进气管Ⅰ,25、进气管Ⅱ,26、进水管Ⅰ,27、进水管Ⅱ,28、抽水泵,29、控制阀Ⅰ,30、控制阀Ⅱ,31、控制阀Ⅲ,32、控制阀Ⅳ,33、空气压缩机,34、进气管Ⅲ,35、振动槽,36、支杆,37、PLC控制器,38、罐体出料盖,41、上圆筒,42、倒圆锥筒,43、下圆筒,311、传动轮Ⅰ,312、传动皮带,313、传动轮Ⅱ,314、轴承Ⅰ,411、内层上圆筒,412、外层上圆筒,421、内层倒圆锥筒,422、外层倒圆锥筒,42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包括发酵罐、机架1、搅拌器、驱动电机2和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连接,传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4、上盖5和下盖6,传动机构3安装在上盖5上,所述罐体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上盖5安装在罐体4的上端,下盖6安装在罐体4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7和套在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与传动机构3连接,所述搅拌轴7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9,搅拌轴7外壁上设有6个与空腔9连通的气孔10,所述空腔9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11,腔盖11上安装有与空腔9连通的接头Ⅰ12,所述上盖5设有罐体进料斗13,上盖5内设有喷水圈14,所述罐体4设有接头Ⅱ15,所述下盖6设有罐体出料口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包括上圆筒41、倒圆锥筒42和下圆筒43,所述上圆筒41的直径大于下圆筒43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42的外扩端与上圆筒41连接,倒圆锥筒42的内缩端与下圆筒43连接,所述上盖5安装在上圆筒41上,下盖6安装在下圆筒43上,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上圆筒4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圆筒41和倒圆锥筒42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411、外层上圆筒412、内层倒圆锥筒421和外层倒圆锥筒422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外层上圆筒4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倒圆锥筒421上按圆周分布有1周透气孔423,每周透气孔423的数量为36个,每个透气孔423的孔径为5mm。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17、提升机构18和提升机出料口19,所述提升机进料斗17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19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19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13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19插入罐体进料斗13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18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20和压力喷气头21,雾化喷水头20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2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22、储水罐23、进气管Ⅰ24,进气管Ⅱ25,进水管Ⅰ26和进水管Ⅱ27,所述储水罐23连接有抽水泵28,所述进水管Ⅰ26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Ⅰ26的另一端插入上盖5内与喷水圈14连通,所述进水管Ⅱ27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Ⅱ2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20连通,所述进气管Ⅰ24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Ⅰ24的另一端与接头Ⅱ15连通,所述进气管Ⅱ25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Ⅱ25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20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压缩机33和进气管Ⅲ34,所述进气管Ⅲ3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33连通,进气管Ⅲ34的另一端与接头Ⅰ12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槽35,所述振动槽35安装在罐体4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三根呈三角分布的支杆36,罐体4通过三根支杆36安装在机架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8为螺旋搅龙叶片。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驱动电机2采用摆线减速机,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轮Ⅰ311、传动皮带312、传动轮Ⅱ313和轴承Ⅰ314,传动轮Ⅰ411安装在摆线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轴承Ⅰ314安装在上盖5上,下盖6内设有轴承Ⅱ,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内的轴承Ⅱ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固定在轴承Ⅰ314上,传动轮Ⅱ313套装在搅拌轴7上,传动皮带312的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Ⅰ311上,传动皮带312的另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Ⅱ313上。
实施例2: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包括发酵罐、机架1、搅拌器、驱动电机2和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连接,传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4、上盖5和下盖6,传动机构3安装在上盖5上,所述罐体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上盖5安装在罐体4的上端,下盖6安装在罐体4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7和套在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与传动机构3连接,所述搅拌轴7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9,搅拌轴7外壁上设有9个与空腔9连通的气孔10,所述空腔9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11,腔盖11上安装有与空腔9连通的接头Ⅰ12,所述上盖5设有罐体进料斗13,上盖5内设有喷水圈14,所述罐体4设有接头Ⅱ15,所述下盖6设有罐体出料口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包括上圆筒41、倒圆锥筒42和下圆筒43,所述上圆筒41的直径大于下圆筒43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42的外扩端与上圆筒41连接,倒圆锥筒42的内缩端与下圆筒43连接,所述上盖5安装在上圆筒41上,下盖6安装在下圆筒43上,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上圆筒4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圆筒41和倒圆锥筒42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411、外层上圆筒412、内层倒圆锥筒421和外层倒圆锥筒422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外层上圆筒4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倒圆锥筒421上按圆周分布有2周透气孔423,每周透气孔423的数量为18个,每个透气孔423的孔径为5mm。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17、提升机构18和提升机出料口19,所述提升机进料斗17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19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19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13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19插入罐体进料斗13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18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20和压力喷气头21,雾化喷水头20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2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22、储水罐23、进气管Ⅰ24,进气管Ⅱ25,进水管Ⅰ26和进水管Ⅱ27,所述储水罐23连接有抽水泵28,所述进水管Ⅰ26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Ⅰ26的另一端插入上盖5内与喷水圈14连通,所述进水管Ⅱ27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Ⅱ2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20连通,所述进气管Ⅰ24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Ⅰ24的另一端与接头Ⅱ15连通,所述进气管Ⅱ25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Ⅱ25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20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压缩机33和进气管Ⅲ34,所述进气管Ⅲ3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33连通,进气管Ⅲ34的另一端与接头Ⅰ12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槽35,所述振动槽35安装在罐体出料口16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三根呈三角分布的支杆36,罐体4通过三根支杆36安装在机架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8为倒锥形的螺旋搅龙叶片。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驱动电机2采用摆线减速机,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轮Ⅰ311、传动皮带312、传动轮Ⅱ313和轴承Ⅰ314,传动轮Ⅰ411安装在摆线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轴承Ⅰ314安装在上盖5上,下盖6内设有轴承Ⅱ,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内的轴承Ⅱ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固定在轴承Ⅰ314上,传动轮Ⅱ313套装在搅拌轴7上,传动皮带312的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Ⅰ311上,传动皮带312的另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Ⅱ313上。
实施例3: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包括发酵罐、机架1、搅拌器、驱动电机2和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连接,传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4、上盖5和下盖6,传动机构3安装在上盖5上,所述罐体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上盖5安装在罐体4的上端,下盖6安装在罐体4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7和套在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与传动机构3连接,所述搅拌轴7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9,搅拌轴7外壁上设有12个与空腔9连通的气孔10,所述空腔9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11,腔盖11上安装有与空腔9连通的接头Ⅰ12,所述上盖5设有罐体进料斗13,上盖5内设有喷水圈14,所述罐体4设有接头Ⅱ15,所述下盖6设有罐体出料口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包括上圆筒41、倒圆锥筒42和下圆筒43,所述上圆筒41的直径大于下圆筒43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42的外扩端与上圆筒41连接,倒圆锥筒42的内缩端与下圆筒43连接,所述上盖5安装在上圆筒41上,下盖6安装在下圆筒43上,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上圆筒4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圆筒41和倒圆锥筒42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411、外层上圆筒412、内层倒圆锥筒421和外层倒圆锥筒422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外层上圆筒4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倒圆锥筒421上按圆周分布有3周透气孔423,每周透气孔423的数量为12个,每个透气孔423的孔径为5mm。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17、提升机构18和提升机出料口19,所述提升机进料斗17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19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19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13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19插入罐体进料斗13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18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20和压力喷气头21,雾化喷水头20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21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22、储水罐23、进气管Ⅰ24,进气管Ⅱ25,进水管Ⅰ26和进水管Ⅱ27,所述储水罐23连接有抽水泵28,所述进水管Ⅰ26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Ⅰ26的另一端插入上盖5内与喷水圈14连通,所述进水管Ⅱ27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Ⅱ2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20连通,所述进气管Ⅰ24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Ⅰ24的另一端与接头Ⅱ15连通,所述进气管Ⅱ25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Ⅱ25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20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Ⅰ24设有控制阀Ⅰ29,进气管Ⅱ25设有控制阀Ⅱ30,进水管Ⅰ26设有控制阀Ⅲ31,进水管Ⅱ27设有控制阀Ⅳ3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压缩机33和进气管Ⅲ34,所述进气管Ⅲ3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33连通,进气管Ⅲ34的另一端与接头Ⅰ12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槽35,所述振动槽35安装在罐体出料口16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三根呈三角分布的支杆36,罐体4通过三根支杆36安装在机架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片8为倒锥形的螺旋搅龙叶片。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驱动电机2采用摆线减速机,传动机构3包括传动轮Ⅰ311、传动皮带312、传动轮Ⅱ313和轴承Ⅰ314,传动轮Ⅰ411安装在摆线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轴承Ⅰ314安装在上盖5上,下盖6内设有轴承Ⅱ,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内的轴承Ⅱ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固定在轴承Ⅰ314上,传动轮Ⅱ313套装在搅拌轴7上,传动皮带312的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Ⅰ311上,传动皮带312的另一端套装在传动轮Ⅱ313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还包括PLC控制器37,PLC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2、提升机构18、空气压缩机33、振动槽35、电热蒸汽发生器22、抽水泵28、控制阀Ⅰ29、控制阀Ⅱ30、控制阀Ⅲ31和控制阀Ⅳ32连接,可以形成连续化、自动化的藏茶发酵工艺,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还节约了劳动力和人工成本,环境卫生条件好,保证藏茶的品质。
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在使用时,罐体出料口16上安装有罐体出料盖38。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机架(1)、搅拌器、驱动电机(2)和传动机构(3),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搅拌器安装在发酵罐内,所述传动机构(3)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连接,传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搅拌器连接,驱动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搅拌器转动,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4)、上盖(5)和下盖(6),传动机构(3)安装在上盖(5)上,所述罐体(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上盖(5)安装在罐体(4)的上端,下盖(6)安装在罐体(4)的下端,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7)和套在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固定在下盖(6)上,搅拌轴(7)的另一端伸出上盖(5)外与传动机构(3)连接,所述搅拌轴(7)内部设有上端开口的空腔(9),搅拌轴(7)外壁上设有多个与空腔(9)连通的气孔(10),所述空腔(9)的开口处安装有腔盖(11),腔盖(11)上安装有与空腔(9)连通的接头Ⅰ(12),所述上盖(5)设有罐体进料斗(13),上盖(5)内设有喷水圈(14),所述罐体(4)设有接头Ⅱ(15),所述下盖(6)设有罐体出料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包括上圆筒(41)、倒圆锥筒(42)和下圆筒(43),所述上圆筒(41)的直径大于下圆筒(43)的直径,所述倒圆锥筒(42)的外扩端与上圆筒(41)连接,倒圆锥筒(42)的内缩端与下圆筒(43)连接,所述上盖(5)安装在上圆筒(41)上,下盖(6)安装在下圆筒(43)上,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上圆筒(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筒(41)和倒圆锥筒(42)均为双层结构,内层上圆筒(411)、外层上圆筒(412)、内层倒圆锥筒(421)和外层倒圆锥筒(422)之间围成恒温腔,所述接头Ⅱ(15)设置在外层上圆筒(4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倒圆锥筒(421)上按圆周至少分布有1周透气孔(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倒圆锥筒(421)上按圆周分布有3周透气孔(4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提升机,所述螺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进料斗(17)、提升机构(18)和提升机出料口(19),所述提升机进料斗(17)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进料端,提升机出料口(19)设置在提升机构(18)的出料端,所述提升机出料口(19)的位置高于罐体进料斗(13)的位置,螺旋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出料口(19)插入罐体进料斗(13)内与发酵罐连通,所述提升机构(18)的上部设有雾化喷水头(20)和压力喷气头(21),雾化喷水头(20)的位置高于压力喷气头(2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蒸汽发生器(22)、储水罐(23)、进气管Ⅰ(24),进气管Ⅱ(25),进水管Ⅰ(26)和进水管Ⅱ(27),所述储水罐(23)连接有抽水泵(28),所述进水管Ⅰ(26)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Ⅰ(26)的另一端插入上盖(5)内与喷水圈(14)连通,所述进水管Ⅱ(27)的一端与抽水泵(28)连通,进水管Ⅱ(27)的另一端与雾化喷水头(20)连通,所述进气管Ⅰ(24)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Ⅰ(24)的另一端与接头Ⅱ(15)连通,所述进气管Ⅱ(25)的一端与电热蒸汽发生器(22)连通,进气管Ⅱ(25)的另一端与压力喷气头(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Ⅰ(24)设有控制阀Ⅰ(29),进气管Ⅱ(25)设有控制阀Ⅱ(30),进水管Ⅰ(26)设有控制阀Ⅲ(31),进水管Ⅱ(27)设有控制阀Ⅳ(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压缩机(33)和进气管Ⅲ(34),所述进气管Ⅲ(34)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33)连通,进气管Ⅲ(34)的另一端与接头Ⅰ(1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槽(35),所述振动槽(35)安装在罐体出料口(16)的下方。
CN201610739160.7A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Pending CN106106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9160.7A CN106106881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9160.7A CN106106881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6881A true CN106106881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9160.7A Pending CN106106881A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68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8290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务川自治县鑫隆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10859232A (zh) * 2019-11-29 2020-03-06 湖南浩茗茶业食品有限公司 黑茶茶叶自动摊铺渥堆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987A (zh) * 2010-07-13 2010-12-15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六堡茶发酵罐及六堡茶发酵工艺过程
CN103039641A (zh) * 2013-01-11 2013-04-17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茶叶发酵装置
CN103549050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罐
CN204217787U (zh) * 2014-11-13 2015-03-25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循环茶叶发酵塔
CN204519151U (zh) * 2015-02-09 2015-08-0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改进的普洱茶发酵罐
CN105695339A (zh) * 2016-02-02 2016-06-22 广西大学 六堡茶自动渥堆发酵工艺及发酵菌种组合物
CN205361172U (zh) * 2015-12-25 2016-07-06 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双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CN206314510U (zh) * 2016-08-26 2017-07-11 雅安市名山区山峰茶机厂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987A (zh) * 2010-07-13 2010-12-15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六堡茶发酵罐及六堡茶发酵工艺过程
CN103039641A (zh) * 2013-01-11 2013-04-17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茶叶发酵装置
CN103549050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罐
CN204217787U (zh) * 2014-11-13 2015-03-25 桂东县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循环茶叶发酵塔
CN204519151U (zh) * 2015-02-09 2015-08-0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改进的普洱茶发酵罐
CN205361172U (zh) * 2015-12-25 2016-07-06 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双螺带立式固体发酵罐
CN105695339A (zh) * 2016-02-02 2016-06-22 广西大学 六堡茶自动渥堆发酵工艺及发酵菌种组合物
CN206314510U (zh) * 2016-08-26 2017-07-11 雅安市名山区山峰茶机厂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杨锋 等: "普洱茶发酵潮水机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8290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务川自治县鑫隆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10859232A (zh) * 2019-11-29 2020-03-06 湖南浩茗茶业食品有限公司 黑茶茶叶自动摊铺渥堆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6092A (zh) 一种建筑材料烘干装置
CN108101600A (zh) 一种村镇混合有机固体废弃物好氧堆肥装置
CN206891085U (zh) 一种高效烘干装置
CN205980640U (zh) 一种畜牧饲料烘干搅拌装置
CN208378748U (zh) 可自动预混堆肥发酵装置
CN106106881A (zh)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CN210434346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109355167A (zh) 一种玉米秸秆用粉碎发酵装置
CN209508073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制备用发酵罐
CN206314510U (zh) 一种藏茶快速发酵塔
CN105318360B (zh) 一种农村家用生物质灶集中供能系统
CN206778320U (zh) 养鸡场用高效饲料搅拌装置
CN206253080U (zh) 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料的滚筒式搅拌装置
CN208964827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处理装置
CN207692946U (zh) 一种生物饲料保温发酵装置
CN214261701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8002074U (zh) 一种饲料搅拌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CN209185358U (zh) 一种饲料搅拌投料装置
CN208378749U (zh) 自动预混堆肥发酵装置
CN114562871A (zh) 一种绿化草皮用无土栽培缓释肥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9672759U (zh) 一种牦牛饲养用饲料快速烘干装置
CN208378750U (zh) 带取料器的自动预混堆肥发酵装置
CN208821714U (zh) 一种构树发酵饲料的配料罐
CN209144040U (zh) 有氧生物堆肥机
CN209530692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半自动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