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293A -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5293A
CN106105293A CN201480077251.8A CN201480077251A CN106105293A CN 106105293 A CN106105293 A CN 106105293A CN 201480077251 A CN201480077251 A CN 201480077251A CN 106105293 A CN106105293 A CN 106105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message
cell
base station
orig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2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藤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设备(1),被配置为自动更新源小区(10A)的邻接关系表(40,131)。该控制设备(1)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S105)而向邻接关系表(40,131)添加新条目(40),该新条目(41)表示从源小区(10A)至与源小区(10A)和从源小区(10A)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10C)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10B)的邻接小区关系,其中第一消息是在源小区(10A)或目标小区(10C)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2)尝试与另一小区(10B)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所发出的。这有助于响应于检测到切换故障而更新邻接小区关系。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公开涉及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的自配置(self-configuration)或自优化(self-optimization)所用的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Network,SON)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自动邻接关系(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ANR)功能。
背景技术
非专利文献1的第22章定义了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的自配置和自优化所用的自组织网络(SON)技术。E-UTRAN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接入网。非专利文献1的第22章中所定义的SON技术包括S1-MME接口和X2接口的动态配置、自动邻接关系(ANR)功能、移动负载平衡和移动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MRO)。S1-MME接口(或S1-MME链路)是演进型NodeB(eNB)和核心网(即,演进型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Core,EPC))内所配置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之间的通信接口。X2接口(或X2链路)是eNB间通信接口。eNB是E-UTRAN/长期演进(LTE)基站。MME是核心网(即,演进型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内所配置的控制实体,并且例如进行用户设备(UE)的移动管理(例如,位置登记)以及承载管理(例如,承载建立、承载修改、承载释放)。UE是E-UTRAN/LTE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
ANR功能是SON的重要特征其中之一。ANR功能的目的是使运营商从手动管理邻接小区关系(即,Neighbour Relations(NR))的负担中解放。图1示出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ANR功能所包括的多个要素。图2示出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邻接关系列表(NRT)的具体示例。
如图1所示,ANR功能配置在演进型NodeB(eNB)内并且管理概念上的NRT。邻接检测功能(Neighbour Detection Function)发现新的邻接小区,并且将与这些邻接小区相对应的NR添加至NRT。邻接移除功能(Neighbour Removal Function)将不必要的NR从NRT中移除。
NRT包含eNB所控制的小区的所有邻接小区关系(NR)的条目。NRT上下文中的NR被定义为从源小区至目标小区的单向的小区-小区关系。如图2所示,NRT包含用以指定各NR的目标小区的目标小区标识符(Target Cell Identifier,TCI)。在目标小区是E-UTRAN小区的情况下,TCI与目标小区的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ECGI)和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相对应。ECGI包括3个字节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entity(PLMN ID))和28位的E-UTRAN小区标识符(E-UTRAN Cell Identifier,ECI),并且用于在全局中唯一指定E-UTRAN小区。PLMN ID是PLMN的唯一标识符,并且ECI是特定PLMN中的E-UTRAN小区的唯一标识符。PCI是0~503之间的数字并且区分小区及其紧邻的小区。在PLMN中,重复使用504(0~503)个不同的PCI。也就是说,PCI不能在PLMN内或在全局中唯一指定小区。
此外,如图2所示,NRT中的各NR的条目可以包含多个属性。这些属性包括由操作和维护(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系统所控制的三个属性(即,禁止移除(NoRemove)标志、禁止HO(NO HO)标志和禁止X2(NO X2)标志)。禁止移除标志表示eNB是否可以移除相应的NR。禁止HO标志表示eNB是否可以为了切换而使用相应的NR。禁止X2标志表示eNB是否可以使用X2接口(X2链路)以发起与控制目标小区的eNB的过程。
在LTE内部(Intra-LTE)和频率内部(Intra-frequency)的情况下,ANR功能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工作。ANR功能依赖于对全局唯一标识符(即,ECGI)进行广播的小区。具有ANR功能的服务eNB指示各UE对邻接小区进行正常测量。各UE将正常测量报告发送至服务eNB。该正常测量报告包含邻接小区的PCI,但不包含邻接小区的ECGI。
在来自UE的测量报告表示服务eNB未知的新PCI的情况下,服务eNB指示该UE使用新发现的PCI作为参数来进行专用报告(dedicated reporting)。在UE发现了与新发现的PCI相对应的新小区的情况下,UE检测包括ECGI、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和所有可用的PLMN ID等的系统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在专用报告中报告给服务eNB。TAC表示eNB的小区所属于的跟踪区域。TAC是PLMN内的唯一标识符并且包括16位。
服务eNB确定通过使用从UE报告来的PCI和ECGI来将从源小区至新发现的小区的NR添加至NRT。服务eNB可以使用从UE报告来的PCI和ECGI来查找用于控制新发现的小区的eNB的传输层地址。此外,服务eNB可以使用PCI和ECGI来建立与用于控制新发现的小区的eNB的X2接口(X2链路)。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V9.10.0(2012-12),"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版本9)",2012年12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423V9.6.0(2011-03),"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X2application protocol(X2AP)(版本9)",2011年3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根据以上可以理解,在ANR功能中,与小区有关的NR的添加或移除是基于从UE至用于控制该小区的eNB的测量报告来执行的。换句话说,并没有假定ANR功能的执行是由检测到诸如切换过迟(Too Late Handover)和切换至错误小区(Handover to Wrong Cell)等的切换故障(handover failure)而触发的。如下所述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切换过迟”和“切换至错误小区”。
(1)第一种切换过迟表示如下状况:在从源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过程的执行期间UE在源小区中经历了涉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的断开的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此后,UE尝试与目标小区重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2)第二种切换过迟表示如下状况:在发起切换之前UE在源小区中经历了RLF,此后,UE尝试和与源小区不同的小区重建立RRC连接。
(3)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表示如下状况:在从源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过程期间或者紧挨在切换完成之后UE在目标小区中经历了RLF,此后,UE尝试和与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重建立RRC连接。
(4)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表示如下状况:在从源小区向目标小区的切换过程期间UE在源小区中经历了RLF,此后,UE尝试和与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重建立RRC连接。
上述的切换故障的定义并不是一定的,并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切换故障。例如,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可以包括在第二种切换过迟中。这是由于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和第二种切换过迟在以下方面是共通的:UE在源小区中经历了RLF,然后尝试与没有发生切换的小区重建立RRC连接。
在上述的第二种切换过迟中,在X2链路上从用于控制既不是源小区也不是目标小区的另一小区的eNB向用于控制源小区的eNB发送RLF指示(RLF INDICATION)消息。该RLF指示消息包含UE已经历RLF的故障小区(即,源小区)的PCI以及UE已尝试重建立RRC连接的重建立小区(即,另一小区)的ECGI。同样地,在上述的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中,从用于控制另一小区的eNB向用于控制源小区的eNB发送与第二种切换过迟中所发送的RLF指示消息相同的RLF指示消息。
在上述的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中,从用于控制另一小区的eNB向用于控制目标小区的eNB发送RLF指示消息,并且从用于控制目标小区的eNB向用于控制源小区的eNB发送切换报告(HANDOVER REPORT)消息。该RLF指示消息表示作为故障小区的目标小区的PCI以及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另一小区的ECGI。该切换报告消息表示切换故障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即切换至错误小区)、源小区的ECGI、作为故障小区的目标小区的ECGI、以及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另一小区的ECGI。在非专利文献1的第22.4.2章节中描述了发送RLF指示消息和切换报告消息的条件。在非专利文献2的第9.1.2.18章节和9.1.2.19章节中描述了RLF指示消息和切换报告消息的上下文的详情。
切换优化或移动鲁棒性优化(MRO)是源小区的基站响应于接收到RLF指示消息或切换报告消息来调整切换参数以减少切换故障的技术。切换参数例如包括作用于邻接小区的无线质量的小区个体偏移(Cell Individual Offset,CIO)、作用于邻接小区的无线质量的Qoffset、作用于源小区的无线质量的a3-offset、以及用于控制发起切换的时间的触发时间(Time to Trigger,TTT)。
这里应注意,在上述的第二种切换过迟以及第一种和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中,存在如下可能性:源小区的NR(即,NRT)不包含UE尝试重建立RRC连接的另一小区(重建立小区)的条目。然而,并没有假定ANR功能的执行是由接收到RLF指示消息或切换报告消息(即,由检测到切换故障)而触发的。因此,源小区的eNB无法将从源小区至另一小区(重建立小区)的新NR添加至源小区的NR(即,NRT)。因而,存在如下可能性:源小区的NR的更新(即,新NR的添加)可能会花费许多时间。
此外,通常对NRT中所包含的源小区的NR执行MRO。这是由于从eNB发送至UE的邻接小区列表(neighbour cell list,NCL)是NRT中所包含的NR的全部或子集。在一些实现中,NCL中所包含的各邻接小区是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的测量报告的对象,并且可以被指定为UE的切换的目标小区。因此,不对源小区的NR中没有包含的小区进行切换参数优化。因而,无法响应于检测到切换故障而执行ANR功能,这可能会引起MRO所进行的切换改善的延迟。
有鉴于以上情况,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要达成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响应于检测到切换故障而更新邻接小区关系(NR)的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方法和程序。应注意,该目的仅是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要达成的目的之一。根据以下说明和附图,将使得其它目的或问题以及新颖特征明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一方面,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邻接关系表,所述邻接关系表包括表示从源小区至各邻接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多个条目;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自动更新所述邻接关系表,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所述邻接关系表添加表示从所述源小区至与所述源小区和从所述源小区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新条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在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发出的。
在一方面,一种基站设备,包括: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基站设备与其它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核心网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用于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小区或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起的第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第二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不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消息至少包含所述第三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在一方面,一种无线终端,包括:无线收发器;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用于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在所述无线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a)在从源小区起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切换的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情况下,将用于请求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的重建立请求消息发送至与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b)响应于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表示拒绝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的拒绝消息,进行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的新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过程;以及(c)在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或者在所述建立过程之后,向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所述源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的第一消息。
在一方面,一种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所述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用于控制源小区的基站的邻接关系表添加新条目,其中所述新条目表示从所述源小区至与所述源小区和从所述源小区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所述第一消息是在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所发出的。
在一方面,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小区或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起的第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第二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和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不相同的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包含所述第三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在一方面,一种无线终端所进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源小区起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切换期间在所述切换的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情况下,将用于请求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的重建立请求消息发送至与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
(b)响应于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表示拒绝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的拒绝消息,进行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的新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过程;以及
(c)在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或者在所述建立过程之后,向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源小区的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即ECGI、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跟踪区域码即TAC、以及EUTRA绝对无线频点号即EARFCN至少之一。
在一方面,一种包括指令集(软件代码)的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加载到计算机中的情况下,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上述方法其中之一。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方面,可以提供有助于响应于检测到切换故障而更新邻接小区关系(NR)的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方法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自动邻接关系(ANR)功能中所包括的多个要素的图;
图2是示出邻接关系表(NRT)的具体示例的表;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的具体示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邻接关系表(NRT)的具体示例的表;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eNB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eNB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eNB的另一结构示例;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eNB的又一结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eNB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结构示例的图;
图16A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6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A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B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19A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9B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9C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UE的结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在图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应的要素,并且为了使说明清楚而根据需要省略重复说明。
可以独立或组合地执行下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具有不同的新颖特征。因此,这些实施例有助于达到不同的目的或者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还有助于提供不同的有利效果。
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该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提供诸如语音通信或分组数据通信或这两者等的通信服务。参考图3,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A和1B以及无线终端2。基于该无线通信系统是LTE系统或高级LTE系统这一假定来说明本实施例。具体地,基站1A和1B对应于eNB,并且无线终端2对应于UE。
eNB 1A和1B分别控制小区10A和10B。eNB 1A和1B建立基站间通信接口(即,X2接口(X2链路)51),因而可以经由X2接口51彼此通信。
eNB 1A具有改进的ANR功能。eNB 1B也可以具有与eNB 1A的ANR功能相同的ANR功能。以下参考图4来说明eNB 1A的改进的ANR功能。图4涉及上述的第二种切换过迟并且示出UE 2从小区10A向小区10B移动的情况。
首先,在步骤S101中,UE 2在eNB 1A的小区10A中建立RRC连接。换句话说,UE 2在小区10A中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
以下给出这里所使用的术语“RRC连接”和“无线链路连接”的定义。RRC连接是无线链路连接的示例。使用RRC连接来发送并接收与UE和eNB之间的RRC协议有关的控制消息。RRC连接包括用于发送并接收UE专用控制消息(即,RRC消息和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消息)的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G)。
RRC连接的建立表示至少建立了用于发送并接收UE专用控制消息的SRB(即,信令无线承载1(SRB1))的状态。RRC_CONNECTED表示UE已经建立了RRC连接的状态。eNB保持与RRC_CONNECTED的UE有关的信息(UE上下文)。核心网(EPC)以小区为单位或者以eNB为单位来跟踪RRC_CONNECTED的UE的位置。在多数情况下,RRC_CONNECTED的UE可以相对于eNB进行单播数据传输。另一方面,RRC空闲(RRC_IDLE)表示UE已经释放了RRC连接的状态。eNB不具有任何与RRC_IDLE的UE有关的信息(UE上下文)。EPC以跟踪区域为单位来跟踪RRC_IDLE的UE的位置。EPC可以通过寻呼而到达RRC_IDLE的UE。RRC_IDLE的UE无法相对于eNB进行单播数据传输。因此,RRC_IDLE的UE需要转换成RRC_CONNECTED以进行单播数据传输。
再参考图4,继续进行说明。在步骤S102中,UE 2向小区10B移动。然而,小区10A的邻接小区关系(NR)或eNB 1A中的NRT并不包括与小区10B有关的条目。因此,没有发起UE 2从eNB 1A的小区10A至eNB 1B的小区10B的切换。结果,UE 2在小区10A中经历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
在步骤S103中,UE 2检测到小区10B并且尝试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具体地,UE 2将RRC连接重建立请求(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发送至小区10B的eNB 1B。注意,在图4中,省略如下随机接入过程的说明:该随机接入过程涉及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的发送之前所进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前导码的发送。
步骤S103中所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表示作为重建立原因(reestablishment Cause)的“其它故障(other failure)”。“其它故障”例如对应于“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包含小区10A的物理小区标识(PCI)、UE 2在小区10A中所分配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以及安全算法所用的shortMAC-I。如上所述,PCI是0~503之间的数字并且是用于区分小区及其邻接小区的标识符。在频带中重复使用PCI。C-RNTI是小区内唯一的临时标识符,并且用于进行针对各UE的专用发送。使用shortMAC-I在RRC连接建立中指定并认证UE。shortMAC-I与数据完整性所用的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I)的16个最低有效位相对应,并且是使用UE紧挨在之前所连接至的小区的安全配置(security configuration)所计算出的。
RRC连接重建立(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是由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所发起的,并且是为了重建立紧挨在之前断开的紧挨在之前断开的RRC连接而执行的。RRC连接的重建立涉及SRB1的恢复(resumption)和安全算法的再激活。然而,RRC连接重建立过程仅在接收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的eNB具有有效UE上下文的情况下才会成功。
在图4的情况下,eNB 1B不具有UE 2的有效UE上下文。这是由于尚未发起从小区10A向小区10B的切换因而eNB 1B尚未从eNB 1A接收到UE 2的有效UE上下文。因此,在步骤S104中,eNB 1B发送RRC连接重建立拒绝(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ject)消息。UE 2响应于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而转换成RRC_IDLE。尽管图4未示出,但在步骤S103之后,UE 2可以发起涉及向eNB 1B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的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以建立新的RRC连接。
eNB 1A与UE 2已经历RLF的故障小区相对应。eNB 1B与UE 2已尝试RRC连接重建立的重建立小区相对应。因此,在步骤S105中,eNB 1B经由X2接口51发送RLF指示消息。RLF指示消息表示:在UE 2在小区10A中经历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之后,UE 2已尝试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
此外,改进步骤S105中所发送的RLF指示消息以使得该RLF指示消息包括附加的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具体地,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包含重建立小区(即,小区10B)的PCI。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可以包含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TAC和EUTRA绝对无线频点号(E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EARFCN)其中之一或两者。EARFCN是与LTE中所使用的载波频率一一对应的0~65535之间的数字。用于控制重建立小区(小区10B)且发出RLF指示消息的eNB 1B已知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
图5示出改进的RLF指示消息的具体示例。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包括表示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的信息元素(IE)。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可选(Optional(O))”来表示这些附加的信息元素(IE)的有无,但也可以通过任何其它值(即,“强制(Mandatory(M))”或“条件(Conditional(C))”)来表示这些附加的信息元素(IE)的有无。
再参考图4,继续进行说明。在步骤S106中,eNB 1A基于从eNB 1B接收到RLF指示消息而检测到切换过迟。eNB 1A将所检测到的切换过迟作为切换故障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在步骤S107中,eNB 1A响应于接收到如下的RLF指示消息而进行包括小区10A的邻接小区关系(NR)的更新的ANR,其中该RLF指示消息表示:在UE 2在小区10A中经历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之后,UE 2已尝试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换句话说,eNB 1A响应于检测到与小区10A中的UE 2的RLF的发生相对应的切换过迟而没有发起从小区10A向外的切换,来更新小区10A的NR。具体地,eNB 1A向小区10A的NRT添加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新的邻接关系(NR)。
图6示出步骤S107中通过ANR操作更新后的小区10A的NRT的示例。图6所示的NRT40包括与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有关的新条目41。这里应注意,条目41中所包含的小区10B的TCI(即,ECGI和PCI)是根据从eNB 1B接收到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IE)而获得的。现有RLF指示消息中也包含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小区10B的ECGI。然而,如图5的具体示例所示,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小区10B的PCI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中所包括的新信息元素(IE)其中之一。此外,如图6所示,条目41可以在NR内包含小区10B的EARFCN和TAC。如图5的具体示例所示,还可以根据基于本实施例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中所包含的新信息元素(IE)来获得这些EARFCN和TAC。
再参考图4,继续进行说明。并没有特别限制上述的步骤S106和S107的顺序。可以相对于步骤S106中的处理独立地执行步骤S107中的处理。步骤S107中的ANR处理可以在步骤S106中的处理之前进行,或者可以与步骤S106中的处理并行进行。
在步骤S108中,eNB 1A通过使用所存储的切换故障历史信息来进行包括切换参数的优化的针对小区10A的MRO。在该MRO之前,已在步骤S107中添加了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因此,eNB 1A可以对与从小区10A向小区10B的切换有关的切换参数进行MRO。
图4所示的序列仅是示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例如,可以使用与RLF指示消息不同的任何其它X2应用协议(X2AP)消息来发送重建立小区(即,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等。例如,eNB 1A可以从eNB 1B接收与现有RLF指示消息(即,不包括重建立小区的PCI、TAC和EARFCN的RLF指示消息)相同的RLF指示消息,判断为小区10A的NRT不包括与该RLF指示消息中所包含的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CGI相对应的NR,并且向eNB 1B发送用于请求发送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的X2AP消息。eNB 1B可以响应于来自eNB 1A的请求而向eNB 1A发送表示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的X2AP消息。可选地,eNB 1A可以请求小区10A中所驻留的UE发送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说明其它变形例。
图7是示出eNB 1A所执行的控制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11中,eNB 1A经由X2接口51从eNB 1B接收到RLF指示消息。在步骤S12中,eNB 1A确认故障小区(即,小区10A)的NR是否包括与重建立小区(即,小区10B)有关的NR。具体地,eNB 1A可以确认故障小区(小区10A)的NRT是否包括表示所接收到的RLF指示消息中所包含的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CGI的条目。在故障小区(小区10A)的NR不包括与重建立小区(小区10B)有关的NR的情况下(步骤S12为否),eNB 1A执行包括将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添加至小区10A的NR(NRT)的ANR操作。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的结构示例。图8示出eNB 1A的结构示例。参考图8,eNB 1A包括无线收发器110、网络接口111、控制单元112和ANR功能单元113。无线收发器110被配置为与UE 2进行通信。使用网络接口111来与包括eNB 1B的其它基站、核心网节点(例如,MME)和OAM等进行通信。网络接口111例如可以包括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控制单元112进行包括RRC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通信控制。例如,控制单元112进行包括如下内容的RRC:与UE 2的RRC连接的建立、UE 2所用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系统信息的广播和UE 2的寻呼。ANR功能单元113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eNB 1A的ANR操作。
图9示出eNB 1A的另一结构示例。参考图9,eNB 1A包括无线收发器120、网络接口121、处理器122和存储器123。无线收发器120被配置为与UE 2进行通信。使用网络接口121来与包括eNB 1B的其它基站、核心网节点(例如,MME)和OAM等进行通信。
处理器122从存储器123加载软件(计算机程序)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由此进行包括RRC、RRM的通信控制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eNB 1A的ANR操作。处理器122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PU)或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器12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123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RAM(DRAM)或它们的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掩膜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ROM(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123可以包括配置在与处理器122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22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21或其它I/O接口(未示出)来访问存储器123。
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存储器123来存储包括如下模块的软件模块:RRC模块124、RRM模块125、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模块126、X2应用协议(X2AP)模块127、S1应用协议(S1AP)模块128、操作和维护(OAM)模块129和自组织网络(SON)模块130。SON模块130包括用于执行包括ANR功能和MRO的SON功能的指令集和数据。处理器122可以通过从存储器123加载SON模块130并执行所加载的SON模块来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eNB 1A的ANR操作。此外,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存储器123来存储邻接关系表(NRT)131。通过进行ANR操作的处理器122来更新NRT 131。
图10示出eNB 1A的又一结构示例。参考图10,eNB 1A包括ANR功能140、RRC功能142和X2AP功能143。ANR功能140包括NRT管理功能1401、邻接检测功能1402和邻接移除功能1403。NRT管理功能1401管理概念上的NRT 141。NRT管理功能1401可以与OAM 60进行通信。邻接检测功能1402基于通过RRC功能142从UE接收到的测量报告来发现新的邻接小区,并且将与该新的邻接小区相对应的NR添加至NRT 141。此外,邻接检测功能1402基于通过X2AP功能143经由X2接口(X2链路)51从eNB 1B接收到的X2消息(例如,RLF指示消息)来发现新的邻接小区,并且将与该新的邻接小区相对应的NR添加至NRT 141。邻接移除功能143将不必要的NR从NRT 141移除。ANR功能140、RRC功能142和X2AP功能143各自可以通过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eNB 1B的结构可以与上述的eNB 1A的结构相同。eNB 1B的控制单元112、ANR功能单元113或处理器122可以进行工作以向用于控制故障小区(小区10A)的eNB 1A发送表示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小区10B的PCI、TAC或EARFCN等的X2AP消息(例如,上述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eNB 1B的ANR功能单元113可以具有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eNB 1A的ANR功能相同的ANR功能。
如根据以上可以理解,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可以响应于接收到如下的RLF指示消息来更新小区10A的邻接小区关系(NR),其中该RLF指示消息表示UE 2在小区10A中经历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并且尝试了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换句话说,可以响应于检测到与小区10A中的UE 2的RLF的发生相对应的切换过迟而没有发起从小区10A向外的切换,来更新小区10A的NR。
此外,根据以上参考图4和5等所述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的具体示例,eNB 1A可以通过接收RLF指示消息来获取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因此,不需要请求eNB 1B或UE发送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了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ANR操作有关的控制过程的变形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以上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3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和eNB 1B的结构示例可以与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第一实施例示出了用于控制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NB 1B将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故障小区(小区10A)的eNB 1A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eNB 1B判断要发送改进的RLF指示消息还是发送现有(即,不包括重建立小区的PCI、TAC和EARFCN的)RLF指示消息。图11是示出eNB 1B的判断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中,eNB 1B确定要发送RLF指示消息。eNB 1B可以根据非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通常的条件来发起涉及RLF指示消息的发送的RLF指示过程。具体地,在eNB 1A(小区10A)中发生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即,RRC连接)的断开的故障(即,无线链路故障或切换故障)之后UE 2已尝试在eNB 1B(小区10B)中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eNB 1B可以发起RLF指示过程。
在步骤S22中,eNB 1B确认故障小区(即,小区10A)的NR是否包括与重建立小区(即,小区10B)有关的NR。具体地,eNB 1B可以确认故障小区(小区10A)的NRT是否包括表示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CGI的条目。针对该确认,eNB 1B可以使用先前经由X2接口51从eNB 1A接收到的X2AP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IE)。具体地,eNB 1B可以使用X2接口51的建立过程期间来自eNB 1A的X2建立请求(X2SETUP REQUEST)消息或X2建立应答(X2SETUPRESPONSE)消息。可选地,eNB 1B可以使用先前经由X2接口51从eNB 1A接收到的ENB配置更新(ENB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eNB 1A响应于eNB 1A的配置信息的更新来发送ENB配置更新消息。
X2建立请求消息和X2建立应答消息各自包括邻接信息(Neighbour Information)IE。邻接信息IE表示eNB 1A已知的各邻接小区的ECGI、PCI和EARFCN。与X2建立请求消息和X2建立应答消息相同,ENB配置更新消息包含邻接信息IE。eNB 1B可以参考从eNB 1A接收到的邻接信息IE中所包含的ECGI并且确认这些ECGI中是否包括小区10B的ECGI。在非专利文献2的第9.1.2.3章节、第9.1.2.4章节和第9.1.2.8章节中分别定义了X2建立请求消息、X2建立应答消息和ENB配置更新消息的详情。
在故障小区(小区10A)的NR不包括与重建立小区(小区10B)有关的NR的情况下(步骤S22为否),eNB 1B发送包含表示重建立小区的PCI等的新IE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步骤S23)。在故障小区(小区10A)的NR包括与重建立小区(小区10B)有关的NR的情况下(步骤S22为是),eNB 1B发送不包括新IE的现有RLF指示消息(步骤S24)。
图12是示出X2建立请求消息、X2建立应答消息和ENB配置更新消息的发送的序列图。图12所示的过程在图11所示的过程之前进行。在情况#1中,eNB 1B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201),并且eNB 1A发送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202)。在情况#2中,eNB 1A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203),并且eNB 1B发送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204)。在情况#3中,eNB 1A发送ENB配置更新消息(步骤S205),并且eNB 1B发送ENB配置更新确认(ENB CONFIGURATIONUPDATE ACKNOWLEDGE)消息(步骤S206)。来自eNB 1A的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202)、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203)和ENB配置更新消息(步骤S205)各自包括邻接信息IE。在步骤S207中,eNB 1B存储从eNB 1A接收到的邻接信息IE。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此外,根据以上参考图11所述的过程,在eNB 1A中不需要表示重建立小区的PCI等的新IE的情况下,eNB 1B发送不包括新IE的现有RLF指示消息。因此,本实施例在可以避免从eNB 1B向eNB 1A发送冗余IE的方面是有利的。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了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ANR操作有关的控制过程的变形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以上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3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和eNB 1B的结构示例可以与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第一实施例示出了用于控制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NB 1B将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故障小区(小区10A)的eNB 1A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eNB 1B发送现有(即,不包括重建立小区的PCI、TAC和EARFCN的)RLF指示消息。因此,eNB 1A通过使用其它方式来获取重建立小区的PCI、TAC或EARFCN等。eNB 1A可以使用先前经由X2接口51从eNB 1A接收到的X2AP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IE)。
具体地,eNB 1A可以使用X2接口51的建立过程期间从eNB 1B接收到的X2建立请求消息或X2建立应答消息。X2建立请求消息和X2建立应答消息各自包括所服务小区信息(Served Cell Information)IE。所服务小区信息IE表示eNB 1B所控制的小区10B的PCI、ECGI和TAC、所有广播的所有的PLMN ID、以及EARFCN等。与X2建立请求消息和应答消息相同,ENB配置更新消息包含所服务小区信息IE。eNB 1A可以存储从eNB 1B接收到的所服务小区信息IE中所包含的小区10B的PCI、ECGI和TAC等。在非专利文献2的第9.2.8章节中描述了所服务小区信息IE的详情。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过eNB 1A来进行ANR操作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与以上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4相同,图13涉及第二种切换过迟并且示出UE 2从小区10A向小区10B移动的情况。
步骤S301~S304中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1~S104中的处理相同。在步骤S305中,eNB 1B将RLF指示消息发送至eNB 1A。该RLF指示消息可以与现有RLF指示消息(即,不包括重建立小区的PCI、TAC和EARFCN)相同。
步骤S306中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6中的处理相同。步骤S307中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7中的处理基本相同。具体地,eNB 1A响应于接收到RLF指示消息,将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新邻接关系(NR)发送至小区10A的NRT。然而,eNB 1A从先前从eNB 1B接收到并由eNB 1A所保持的所服务小区信息IE来获取要包括在新NR中的PCI、TAC和EARFCN等。
没有特别限制步骤S306和S307的顺序。可以相对于步骤S306中的处理独立地执行步骤S307中的处理。步骤S308中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8中的处理相同。
图14是示出X2建立请求消息、X2建立应答消息和ENB配置更新消息的发送的序列图。图14所示的过程在图13所示的过程之前进行。在情况#1中,eNB 1B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311),并且eNB 1A发送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312)。在情况#2中,eNB 1A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313),并且eNB 1B发送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314)。在情况#3中,eNB 1B发送ENB配置更新消息(步骤S315),并且eNB 1A发送ENB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步骤S316)。来自eNB 1B的X2建立请求消息(步骤S311)、X2建立应答消息(步骤S314)和ENB配置更新消息(步骤S315)各自包括所服务小区信息IE。在步骤S317中,eNB 1A存储从eNB 1B接收到的所服务小区信息IE。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此外,根据以上参考图13所述的过程,eNB 1B不需要发送包含表示重建立小区的PCI等的新IE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因此,本实施例在可以无需改进地使用现有RLF指示消息方面是有利的。
第四实施例
图15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此外,假定无线通信系统是LTE系统或高级LTE系统来说明本实施例。eNB 1A、1B和1C分别控制小区10A、10B和10C。eNB1A和1B建立基站间通信接口(即,X2接口(X2链路)51),因而可以经由X2接口51彼此通信。同样地,eNB 1A和1C建立X2接口(X2链路)52,因而可以经由X2接口52彼此通信。eNB 1B和1C建立X2接口(X2链路)53,因而可以经由X2接口53彼此通信。eNB 1A、1B和1C的结构示例可以与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以上在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二种切换过迟,而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具体地,图15示出UE 2从小区10A经由小区10C向小区10B移动的情况。所假定的切换情形如下所述。eNB 1A保留从小区10A至小区10C的NR,但没有保留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因此,eNB 1A发起从小区10A向小区10C的UE 2的切换。然而,在该切换过程期间,UE 2在源小区(小区10A)中经历RLF,然后UE 2尝试和与切换的源小区(小区10A)和目标小区(小区10C)均不相同的小区10B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RRC连接)。也就是说,小区10A是切换的源小区并且是发生了RLF的故障小区。小区10C是切换的目标小区。小区10B是UE 2已尝试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小区。
图16A和16B说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过eNB 1A进行ANR操作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注意,如上所述,本说明书中定义的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与本说明书中定义的第二种切换过迟在以下方面是相同的:UE 2在源小区(小区10A)中经历了RLF并尝试与没有发起切换的另一小区(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因此,图16A和16B所示的过程与图4所示的过程类似。
在步骤S401中,UE 2在eNB 1A的小区10A中建立RRC连接。换句话说,UE 2在小区10A中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
在步骤S402中,UE 2向小区10C移动。此外,UE 2响应于与源小区10A和邻接小区10C有关的测量报告的发送条件(例如,针对事件A3(邻接小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质量,Neighbour becomes offset better than serving)的测量报告触发条件)的成立来将测量报告发送至eNB 1A。该测量报告触发eNB 1A以发起切换过程。
在步骤S403中,eNB 1A基于来自UE 2的测量报告来确定UE 2向小区10C的切换。eNB 1A向用于控制小区10C的eNB 1C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以发起切换过程(步骤S404)。
在步骤S405中,UE 2在切换过程期间在源小区(小区10A)中经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
在步骤S406中,UE 2检测到小区10B并且尝试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步骤S406中所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表示作为重建立原因的“其它故障”或“切换故障”。“其它故障”例如对应于“无线链路故障”。在UE从源小区(小区10A)的eNB 1A接收到包含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 Information))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之后在预定时间(计时器T304)内没有成功完成切换的情况下,设置“切换故障”。
步骤S407~S411中的处理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3~S108中的处理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针对第二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
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以上针对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图15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eNB 1B和eNB 1C的结构示例可以与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所假定的切换情形如下所述。参考图15,UE 2从小区10A经由小区10C向小区10B移动。eNB 1A保留从小区10A至小区10C的NR,但没有保留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因此,eNB 1A发起UE 2从小区10A向小区10C的切换。然而,紧挨在切换过程完成之后或者在切换过程期间,UE 2在目标小区(小区10B)中经历RLF,然后UE 2尝试和与切换的源小区(小区10A)和目标小区(小区10C)均不相同的小区10B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RRC连接)。也就是说,小区10A是切换的源小区,并且小区10C是切换的目标小区并且是已发生RLF的故障小区。小区10B是UE 2已尝试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小区。
图17A和17B说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过eNB 1A进行ANR操作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步骤S501~S503中的处理与图16A所示的步骤S401~S403中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504中,eNB 1A进行eNB 1C和UE 2之间的切换过程,并且完成该切换过程。在步骤S505中,紧挨在切换过程完成之后,UE 2在目标小区(小区10B)中经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进行步骤S504和S505的时刻可以在切换(即,从目标eNB 1C向源eNB 1A的UE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消息的发送)完成之前、且在UE 2在小区10B中的同步完成时发送表示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之后。
在步骤S506中,UE 2检测到小区10B并且尝试与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步骤S506中所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消息表示作为重建立原因的“其它故障”。“其它故障”例如对应于“无线链路故障”。
在图17A和17B的情况下,eNB 1B没有保留UE 2的有效UE上下文。因此,在步骤S507中,eNB 1B发送RRC连接重建立拒绝(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ject)消息。UE2响应于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而转换成RRC_IDLE。在步骤S507之后,UE 2可以发起涉及向eNB 1B的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发送的RRC连接建立过程,以建立新的RRC连接。
eNB 1C与UE 2经历了RLF的故障小区相对应。eNB 1B与UE 2已尝试RRC连接重建立的重建立小区相对应。因此,在步骤S508中,eNB 1B将RLF指示消息经由X2接口53发送至eNB1C。RLF指示消息表示如下:在UE 2在小区10B中经历了涉及RRC连接的断开的RLF之后,UE 2已尝试与小区10C重建立RRC连接。
步骤S508中所发送的RLF指示消息可以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具体地,步骤S508中所发送的RLF指示消息可以包含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该RLF指示消息还可以包含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TAC和EARFCN其中之一或两者。
在步骤S509中,eNB 1C基于紧挨在步骤S504中的切换完成之后(即,在切换完成之后的预定时间(TStore_UE_cntxt)内)接收到RLF指示消息,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在步骤S510中,eNB 1C将切换报告(HANDOVER REPORT)消息发送至源eNB 1A。切换报告消息表示切换故障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即切换至错误小区)、源小区(小区10A)的ECGI、作为故障小区的目标小区(小区10C)的ECGI、以及作为重建立小区的另一小区(小区10B)的ECGI。
此外,改进步骤S510中所发送的切换报告消息以使得切换报告消息包括附加的信息元素(IE)。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RLF指示消息相同,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包括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还可以包括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TAC和EARFCN其中之一或两者。eNB 1C可以从步骤S508中接收到的RLF指示消息中获取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或EARFCN等。
图18示出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的具体示例。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包含表示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的信息元素(IE)。
再参考图17A和17B,继续进行说明。在步骤S511中,eNB 1A基于从eNB1C接收到切换报告消息,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eNB 1A将所检测到的切换至错误小区作为切换故障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来自eNB 1C的切换报告消息表示:UE 2在从源小区(小区10A)向目标小区(小区10C)的切换过程期间或者紧挨在切换完成之后在目标小区(小区10C)中经历了RLF,并且尝试和与源小区(小区10A)和目标小区(小区10C)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小区10B)重建立RRC连接。因此,在步骤S512中,eNB 1A响应于接收到切换报告消息,将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新邻接关系(NR)添加至小区10A的NRT。
没有特别限制步骤S511和S512的顺序。可以相对于步骤S512中的处理独立地执行步骤S511中的处理。步骤S512中的ANR处理可以在步骤S511中的处理之前进行,或者可以与步骤S511中的处理并行进行。
在步骤S513中,eNB 1A通过使用所存储的切换故障历史信息来执行包括切换参数的优化的针对小区10A的MRO。在MRO之前,在步骤S512中添加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NR。因此,eNB 1A可以对与从小区10A向小区10B的切换有关的切换参数进行MRO。
图17A和17B所示的序列仅是示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例如,可以使用与RLF指示消息和切换报告消息均不相同的任何其它X2应用协议(X2AP)消息,来发送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或EARFCN等。可选地,eNB 1A可以请求小区10A中所驻留的UE发送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
根据本实施例,针对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说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ANR操作的控制过程的变形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可以与以上针对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所述的图15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A、eNB 1B和eNB 1C的结构示例可以与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
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说明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所假定的切换情形如下所述。UE 2在从源小区(小区10A)向目标小区(小区10C)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切换期间,在目标小区(小区10C)中经历RLF。此外,UE 2将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发送至与源小区(小区10A)和目标小区(小区10C)均不相同的小区10B,并且尝试重建立无线链路连接(RRC连接)。由于用于控制小区10B的eNB 1B不具有UE2的有效UE上下文,因此eNB 1B将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发送至UE 2。
根据本实施例的UE 2被配置为在从eNB 1B接收到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之后执行与eNB 1B的RRC连接建立过程。UE 2还被配置为在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或者在该过程之后,向eNB 1B发送包含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的RRC消息。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包括源小区(小区10A)的ECGI、PCI、TAC和EARFCN中的至少之一。这里应注意,源小区(小区10A)与发生了UE 2的RLF的故障小区不同。发生了UE 2的RLF的故障小区是目标小区(小区10C)。因此,代替与作为故障小区的目标小区(小区10C)有关的信息或者除了与作为故障小区的目标小区(小区10C)有关的信息以外,UE 2向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NB1B报告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其中,UE 2在目标小区(小区10C)中建立RRC连接之前已在源小区(小区10A)中建立了RRC连接。
图19A~19C说明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通过eNB 1A进行ANR操作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步骤S601~S607中的处理与图17A所示的步骤S501~S507中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507中接收到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之后,UE 2执行步骤S608、S609或S610。步骤S608表示RRC连接建立过程。然而,在步骤S608中,UE 2使用RRC连接请求消息向eNB 1B发送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ECGI、PCI、TAC和EARFCN)。
步骤S609也表示RRC连接建立过程。然而,在步骤S609中,UE 2使用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向eNB 1B发送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ECGI、PCI、TAC和EARFCN)。
步骤S610也表示RRC连接建立过程。然而,在步骤S610中,UE 2在RRC连接建立过程完成之后向eNB 1B发送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ECGI、PCI、TAC和EARFCN)。具体地,UE 2响应于从eNB 1B接收到UE信息请求(UE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来发送UE信息应答(UE Information Response)消息。现有UE信息应答消息包含UE RLF报告(UE RLFReport)。UE RLF报告包含UE 2已经历RLF的故障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即小区10C)的PCI和ECGI等。除此以外,改进步骤S610中的UE信息应答消息,以使得UE信息应答消息包括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ECGI、PCI、TAC和EARFCN)。UE 2可以通过使用与UE信息应答消息不同的新RRC消息,来将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例如,ECGI、PCI、TAC和EARFCN)发送至eNB 1B。
eNB 1B可以基于步骤S608~S610任意之一中从UE 2接收到的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响应于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在步骤S612中eNB 1B将新X2AP消息发送至源小区(小区10A)的eNB 1A。该新X2AP消息包含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等。该新X2AP消息可以是现有X2AP消息的改进或扩展。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过程中,代替使用改进的RLF指示消息和改进的切换报告消息,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NB 1B将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等直接发送至源小区(小区10A)的eNB 1A。
如图19C所示,如果尚未建立eNB 1A和eNB 1B之间的X2接口(X2链路)51,则eNB 1B可以在步骤S612之前进行建立X2/SCTP链路的过程(步骤S611)。
步骤S613~S616表示通常的MRO所用的过程。在步骤S613中,eNB 1B将RLF指示消息发送至eNB 1C。在步骤S614中,eNB 1C基于接收到RLF指示消息而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在步骤S615中,eNB 1C将切换报告消息发送至eNB 1A以向eNB 1A通知切换至错误小区。在步骤S616中,eNB 1A基于从eNB 1C接收到切换报告消息而检测到切换至错误小区。eNB1A将所检测到的切换至错误小区作为切换故障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在步骤S617中,eNB 1A响应于步骤S612中接收到新X2AP消息而将从小区10A至小区10B的新邻接关系(NR)添加至小区10A的NRT。
注意,可以相对于步骤S613~S616中的处理独立地执行步骤S612和S617中的处理。步骤S612和S617中的处理可以在步骤S613~S616中的处理之前进行,或者可以与步骤S613~S616中的处理并行进行。
步骤S618中的处理与图17B所示的步骤S513中的处理相同。
接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UE 2的结构示例。图20示出UE 2的结构示例。参考图20,UE 2包括无线收发器210、处理器211和存储器212。无线收发器210被配置为与eNB进行通信。
处理器211从存储器212加载软件(计算机程序)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由此进行包括RRC消息和NAS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控制。处理器211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MPU或CPU。处理器211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212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SRAM、DRAM或它们的任何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MROM、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存储器212来存储包括RRC模块213和NAS模块214的软件模块。处理器211从存储器212加载RRC模块213并执行所加载的模块,由此使得可以发送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包含源小区信息的RRC消息。
根据本实施例,针对第一种切换至错误小区,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UE 2向用于控制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eNB 1B通知与源小区(小区10A)有关的信息,其中,UE 2在故障小区(小区10C)中建立RRC连接之前已在源小区(小区10A)中建立了RRC连接。因此,eNB 1B可以直接向eNB 1A通知与切换至错误小区的发生有关的信息,并且可以直接向eNB 1A发送添加NR所需的与重建立小区(小区10B)有关的信息(PCI等)。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诸如重建立小区(小区10B)的PCI、TAC和EARFCN等的信息可以经由核心网节点(例如,MME)或OAM(例如,网元管理器(Element Manager,EM)或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NM))发送至eNB 1A。
根据以上实施例的eNB 1A、eNB 1B、eNB 1C和UE 2中所包括的处理器各自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进行以上参考序列图和流程图所述的算法的指令集。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来存储该程序并将该程序提供至计算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速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这些程序提供至计算机。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气信号、光学信号和电磁波。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提供至计算机。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了LTE/高级LTE系统。然而,这些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除LTE/高级LTE系统以外的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3GPP UMTS、3GPP2CDMA2000系统(1xRTT、HRPD)、GSM/GPRS系统或WiMAX系统)。
在以上实施例应用于3GPP UMTS的情况下,可以通过NodeB、RNC或它们的组合来进行以上实施例中的eNB 1A、eNB 1B和eNB 1C的操作。换句话说,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基站”指代无线接入网中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实体,例如,UMTS NodeB、UMTSRNC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以上实施例不仅可以用于RAT内部邻接关系(NR)的构建,而且还可以用于RAT间NR的构建。例如,图3所示的两个基站1A和1B可以是使用不同RAT的基站。例如,基站1A可以是E-UTRAN基站(即,eNB),并且基站1B可以是UTRAN基站(即,NodeB)。例如,基站1A可以是E-UTRAN基站(即,eNB),并且基站1B可以是非3GPP(例如,CDMA2000、GSM/GPRS)基站。同样地,图15所示的基站1C可以是使用与基站1A的RAT不同的RAT的基站。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也就是说,这些技术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以上实施例。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4年3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5518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应用包含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 演进型NodeB(eNB)
2 用户设备(UE)
3A,3B NodeB
10A,10B,10C 小区
40 邻接关系表(NRT)
41 与邻接关系有关的条目
51,52,53 X2接口(X2链路)
60 操作和维护(OAM)
110 无线收发器
111 网络接口
112 控制单元
113 自动邻接关系(ANR)功能单元
120 无线收发器
121 网络接口
122 处理器
123 存储器
124 无线资源控制(RRC)模块
125 无线资源管理(RRM)模块
126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模块
127 X2应用协议(X2AP)模块
128 S1应用协议(S1AP)模块
129 操作和维护(OAM)模块
130 自组织网络(SON)模块
131 邻接关系表(NRT)
140 自动邻接关系(ANR)功能
141 邻接关系表(NRT)
142 无线资源控制(RRC)功能
143 X2应用协议(X2AP)功能
210 无线收发器
211 处理器
212 存储器
213 无线资源控制(RRC)模块
214 非接入层(NAS)模块

Claims (32)

1.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邻接关系表,所述邻接关系表包括表示从源小区至各邻接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多个条目;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自动更新所述邻接关系表,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所述邻接关系表添加表示从所述源小区至与所述源小区和从所述源小区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新条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在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发出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通过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经由基站间通信链路所接收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的RLF指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RLF指示消息是在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源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而没有发起从所述源小区向外的切换、并且已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所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RLF指示消息是在从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的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源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或切换故障并且已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所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在从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该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并且已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从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小区的基站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的切换报告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经由核心网节点到达所述控制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RLF指示消息至少包含所述另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切换报告消息至少包含所述另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第一信息元素和第二信息元素来生成所述新条目,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元素包含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二信息元素是在建立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和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过程期间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所接收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消息中所包含的第一信息元素并且还基于第二信息元素来生成所述新条目,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元素包含在经由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和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所接收到的、表示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的配置更新的消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信息元素包括所述另一小区的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即ECGI,以及
所述第二信息元素包括所述另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通信链路是X2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链路连接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即RRC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进行与从所述源小区向所述另一小区的切换有关的切换参数的优化。
16.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基站设备与其它基站之间或者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核心网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用于在所述基站设备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小区或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起的第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第二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接口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不相同,以及
所述第一消息至少包含所述第三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是RLF指示消息,以及
所述基站设备是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RLF指示消息是在以下情况下从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的:
(a)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而没有发起从所述第一小区向外的切换,并且已尝试与所述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
(b)在所述第一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或切换故障,并且已尝试与所述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或者
(c)在从第四小区向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二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第二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并且已尝试与所述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是切换报告消息,
所述基站设备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小区的基站,以及
所述切换报告消息是在所述第一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第一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中已经历了无线链路故障、并且已尝试与所述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从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响应于从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表示故障发生并且至少包含所述第三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的RLF指示消息,将所述切换报告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基站中的邻接关系表的更新,以及
所述邻接关系表的更新包括向所述邻接关系表添加表示从所述第一小区至所述第三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新条目。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经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到达所述第一基站。
23.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无线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用于经由所述无线收发器在所述无线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从源小区起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无线终端在所述切换的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情况下,将用于请求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的重建立请求消息发送至与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
响应于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表示拒绝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的拒绝消息,进行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的新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过程;以及
在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或者在所述建立过程之后,向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所述源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的第一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无线链路连接是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即RRC连接,
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是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拒绝消息是RRC连接重建立拒绝消息,以及
所述第一消息是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所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所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和所述建立过程之后所发送的UE信息应答消息其中之一。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触发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向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的控制消息的发送,以及
所述控制消息至少包含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消息触发用于控制所述源小区的基站中的邻接关系表的更新,以及
所述邻接关系表的更新包括向所述邻接关系表添加表示从所述源小区至所述另一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的新条目。
27.一种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所述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消息而向用于控制源小区的基站的邻接关系表添加新条目,其中所述新条目表示从所述源小区至与所述源小区和从所述源小区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的邻接小区关系,所述第一消息是在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与所述另一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所发出的。
28.一种基站所进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小区或作为从所述第一小区起的第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第二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无线终端尝试和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均不相同的第三小区重建立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下,将第一消息发送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至少包含所述第三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
29.一种无线终端所进行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终端在从源小区起的切换完成之后或者在所述切换期间在所述切换的目标小区中已经历了涉及无线链路连接的断开的故障的情况下,将用于请求所述无线链路连接的重建立的重建立请求消息发送至与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均不相同的另一小区;
响应于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接收到表示拒绝所述重建立请求消息的拒绝消息,进行与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的新无线链路连接的建立过程;以及
在所述建立过程期间或者在所述建立过程之后,向用于控制所述另一小区的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源小区的E-UTRAN小区全局标识符即ECGI、物理小区标识符即PCI、跟踪区域码即TAC、以及EUTRA绝对无线频点号即EARFCN至少之一。
30.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
31.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
32.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77251.8A 2014-03-18 2014-10-07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Pending CN1061052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5184 2014-03-18
JP2014-055184 2014-03-18
PCT/JP2014/005101 WO2015140848A1 (ja) 2014-03-18 2014-10-07 制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及び隣接関係テーブルの更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293A true CN106105293A (zh) 2016-11-09

Family

ID=5414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251.8A Pending CN106105293A (zh) 2014-03-18 2014-10-07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3188B2 (zh)
EP (1) EP3122098A4 (zh)
JP (1) JPWO2015140848A1 (zh)
KR (1) KR20160132957A (zh)
CN (1) CN106105293A (zh)
RU (1) RU2016140619A (zh)
WO (1) WO201514084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256A (zh) * 2016-12-29 2018-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高空平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75386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承载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0164558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健壮性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012802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节点的协作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1026920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1212395A1 (en) * 2020-04-23 2021-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toration of data connectivity after data call failure in non-standalone network
CN114208263A (zh) * 2019-08-14 2022-03-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16426T3 (es) * 2014-10-23 2021-04-05 Huawei Tech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conexión de control de recursos de radio RRC
US11395157B2 (en) * 2014-11-07 2022-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detection of unnecessary inter-RAT handover
US10362516B2 (en) * 2014-11-17 2019-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uning HO parameters which are based on radio channel quality before HO
CN107211401B (zh) * 2015-01-29 2021-05-11 诺基亚通信公司 使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网络中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小区
WO2016121670A1 (ja) * 2015-01-30 2016-08-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US9992240B2 (en) * 2015-02-13 2018-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serving S1-AP UE contexts on SCTP failover
KR102447859B1 (ko) * 2016-04-26 2022-09-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383087B2 (en) 2016-05-04 201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terminal in a light connectio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50850A (en) * 2016-05-23 2017-12-06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887000B (zh) 2016-05-31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325039B2 (ja) * 2016-08-24 2018-05-1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13673B (zh) * 2017-04-14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19051671A1 (zh) 2017-09-13 2019-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anr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CN110798845B (zh) * 2018-08-01 2023-05-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状态信息开放方法和系统、源基站和外部服务器
EP3648499A1 (en) * 2018-10-29 2020-05-06 Gemalto M2M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user equipment supporting self organizing networks
US11184232B2 (en) * 2018-11-26 2021-11-23 Eagle Technology, Llc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enhanced RF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updates for mobile vehicles based upon reward matr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827549B2 (en) 2019-01-07 2020-11-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hip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R20200112288A (ko) 2019-03-21 2020-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24642A (ko) * 2019-06-26 2022-03-03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파라미터 최적화 방법, 장치, 기지국, 서버 및 저장 매체
CN112822791B (zh) * 2019-11-18 2023-09-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CN110933662B (zh) * 2019-12-18 2022-07-15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时空伴随关系分析方法和系统
GB2597931A (en) * 2020-08-06 2022-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figuring resources in a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5409A1 (zh) * 2009-03-17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邻接关系测量上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2019362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084874A1 (en) * 2010-06-09 2013-04-04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3192095A (ja) * 2012-03-14 2013-09-26 Kddi Corp セル関係設定装置、セル関係設定方法およびセル関係設定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1204B2 (en) 2008-11-17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ing
KR101580151B1 (ko) 2009-03-16 2015-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무선링크 실패로 인한 호 절단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474183B1 (en) * 2010-08-13 2016-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30056519A (ko) * 2011-11-22 2013-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웃 목록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9113387B2 (en) 2012-06-20 2015-08-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signal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183794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US9084165B2 (en) * 2013-10-02 2015-07-14 Public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operations for small cells in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5409A1 (zh) * 2009-03-17 2010-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配置邻接关系测量上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084874A1 (en) * 2010-06-09 2013-04-04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2019362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3192095A (ja) * 2012-03-14 2013-09-26 Kddi Corp セル関係設定装置、セル関係設定方法およびセル関係設定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Report of email discussion [79bis#25] Joint/S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RLF report for inter-RAT MRO",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0 R2-125326》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256A (zh) * 2016-12-29 2018-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高空平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59256B (zh) * 2016-12-29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高空平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75386A (zh) * 2018-05-10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重建的承载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617219B2 (en) 2018-05-10 2023-03-2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164558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健壮性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012802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节点的协作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208263A (zh) * 2019-08-14 2022-03-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CN114208263B (zh) * 2019-08-14 2024-05-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WO2021026920A1 (zh) * 2019-08-15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4223238A (zh) * 2019-08-15 2022-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4223238B (zh) * 2019-08-15 202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装置
WO2021212395A1 (en) * 2020-04-23 2021-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toration of data connectivity after data call failure in non-standalone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33188B2 (en) 2019-10-01
RU2016140619A (ru) 2018-04-18
EP3122098A1 (en) 2017-01-25
KR20160132957A (ko) 2016-11-21
JPWO2015140848A1 (ja) 2017-04-06
EP3122098A4 (en) 2017-11-29
US20170070896A1 (en) 2017-03-09
WO2015140848A1 (ja)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5293A (zh) 控制设备、基站设备、无线终端和邻接关系表的更新方法
JP7001113B2 (ja) 無線端末、第1の無線局、第2の無線局、及び制御方法
EP3592035B1 (en) Mobile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2015953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59262B (zh)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US8885500B2 (en) Interface setup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femtocells
CN113301620B (zh)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US201801246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KR102188484B1 (ko) Dc (이중 접속성) 를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7012228A1 (zh) 基站内跨plmn切换方法、基站、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EP2645774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leasing context related resources of user equipment
WO2017012299A1 (zh) 一种网络共享中重建立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KR101040068B1 (ko) 핸드오버 처리를 수행하는 이동통신방법, 무선기지국 및 이동국
CN104272777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在终端状态变换中保存移动信息以及有效地重新接入异构小区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EP37183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 relations
US20130295915A1 (en)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Configured for Updating Neighbor Cell Inform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
CN102598778B (zh) 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2413528B (zh)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JP2015515235A (ja) EPLMNリスト設定方法、ハンドオーバ先PLMN選択方法、MME及びeNB
CN103687053A (zh) 一种连接重建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04996A (zh) 接口连通性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23865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CN102348217A (zh) 切换过程中确定目标网元的方法及系统
EP28004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hieving multi-cell service on base station equipment
CN106792947A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立方法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