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092A -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092A
CN106102092A CN201610278630.4A CN201610278630A CN106102092A CN 106102092 A CN106102092 A CN 106102092A CN 201610278630 A CN201610278630 A CN 201610278630A CN 106102092 A CN106102092 A CN 106102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bearer
status report
buffer status
base station
memory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8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2092B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该通信装置用来回报一缓冲区状态报告到一基站,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被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以及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排除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

Description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聚合(aggregation)可被用来提升数据传输率(data rate)。用户端(userequipment,UE)提供缓冲区状态报告到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eNB),其是用来指示可用于传输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使演进式基站可根据该数量调度上行链路(uplink,UL)授权(UL grant)到用户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装置,用来回报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一基站,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被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以及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排除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
本发明另公开一基站,用来调度(schedule)一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设定一第二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该数据传输;以及在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中,设定该通信装置不回报一缓冲区尺寸(buffer size),其是用来指示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及该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的一总和。
本发明另公开一通信装置,用来触发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一基站,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被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大于一临界值(threshold),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以及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
本发明另公开一通信装置,用来触发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一基站,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被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触发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以及若通过该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该通信装置传送全部该缓冲数据,取消被触发的该缓冲区状态报告。
本发明另公开一基站,用来调度(schedule)一通信装置,包含有一存储单元,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该处理装置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从该通信装置接收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status report,BSR),其是用来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若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大于一临界值(threshold),传送一上行链路(uplink,UL)授权(UL grant)到该基站;以及若该至少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上行链路授权到该基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装置
210 存储单元
214 程序代码
220 通信接口单元
30、40、50、60、70 流程
300、302、304、306、400、 步骤
402、404、406、408、500、502、
504、506、508、600、602、604、
606、608、700、702、704、706、
708、71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可简略地由通信装置100、基站(base station,BS)102及接入点(access point,AP)104所组成。在图1中,通信装置100、基站102及接入点104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架构。在一实施例中,基站102可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中的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可为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基站,其采用正交频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和/或非正交频分多工,以在传输的较宽带宽(例如大于20MHz)或较短时间间隔(例如小于1ms)与通信装置100通信。接入点104可为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网络端实体。通信装置100及接入点104可支持IEEE 802.11相关的标准(例如IEEE 802.11a/b/g/n/ac/ad)。
在图1中,通信装置100可根据被设定的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络聚合(aggregation)或第五代/无线局域网络聚合,与基站102及接入点104同时进行通信。也就是说,通信装置100可通过基站102及接入点104进行传输/接收。此外,通信装置100可通过一或多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与基站102进行通信,其使用多个长期演进或第五代资源。通信装置100也可通过一或多个无线承载与接入点104进行通信,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
通信装置100可为用户端、低成本装置(例如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信装置、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汽车、或飞机。此外,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通信装置100为传送端而基站102及接入点104为接收端;对于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而言,基站102及接入点104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100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通信装置100、基站102或接入点104,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可包括一处理装置200、一存储单元210以及一通信接口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存储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一程序代码214,处理装置200可通过存储单元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存储单元210可为只读式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硬盘(hard disk)、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 datastorage device)、非易失性存储单元(non-volatile storage unit)、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具体介质(tangible media))等。通信接口单元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装置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讯息和/或分组)。
在以下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实施例的说明,用户端被用来表示通信装置100,以及基站被用来表示基站10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用于一用户端中,用来回报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一基站。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被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
步骤304: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排除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
步骤306:结束。
根据流程30,用户端可被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接着,用户端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其中缓冲区状态报告排除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也就是说,用户端可不传送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到基站。因此,因为用户端在缓冲区状态报告中排除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基站可不因过度调度(overschedule)一或多个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来容纳缓冲数据的数量,而浪费长期演进的一或多个资源。因此,过度调度的问题可被解决。如此一来,不仅长期演进的一或多个资源可被有效地使用,使用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络聚合的效益也可被维持。
流程3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
以下的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流程30。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结。也就是说,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RB,SRB),以及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RRC connected mode)中。接着,基站可传送无线资源控制讯息(RRC message)到用户端,其是用来设定仅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的第一无线承载。此外,由于触发条件(triggering condition)被满足,用户端决定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若用户端有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在缓冲区中,用户端排除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触发条件可为用于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二无线承载的数据传输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周期性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periodic BSR timer)(例如periodicBSR-Timer)的到期、重传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retransmission BSR timer)(例如retxBSR-Timer)的到期或填补式缓冲区状态报告(padding BSR)。基站可设定信令无线承载和/或第二无线承载仅使用长期演进或长期演进及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两者。缓冲区状态报告可包含有信令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
当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于传输,而非信令无线承载或第二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于传输,用户端可不决定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换句话说,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不被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于传输所触发,以及缓冲区状态报告可仅被信令无线承载或第二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于传输所触发。更进一步,藉由使用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基站可设定用户端在缓冲区状态报告中排除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也就是说,用户端可不传送缓冲区尺寸(buffer size),其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信令无线承载和/或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若基站设定用户端在缓冲区状态报告中包含有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基站可传送容纳数据的数量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其中该数据的数量排除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举例来说,基站可接收缓冲区状态报告,其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约有100字节(bytes),以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约有200字节。基站可调度容纳200字节的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但可不调度容纳100字节的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中,用来调度(schedule)一用户端。流程4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其是用于到该用户端的数据传输。
步骤404:设定一第二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长期演进资源,其是用于到该用户端的该数据传输。
步骤406:在一缓冲区状态报告中,设定该用户端不回报一缓冲区尺寸,其是用来指示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及该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的一总和。
步骤408:结束。
根据流程40,基站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其是用于到用户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基站设定第二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长期演进资源,其是用于到用户端的数据传输。接着,在缓冲区状态报告中,基站设定用户端不回报缓冲区尺寸,其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也就是说,用户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缓冲区状态报告不包含有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的缓冲区尺寸。缓冲区状态报告可包含有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第一缓冲区尺寸和/或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第二缓冲区尺寸。因此,基站可不传送容纳该总和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其中该总和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基站可根据第二缓冲区尺寸,传送容纳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但不传送容纳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
流程4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流程40。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也就是说,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信令无线承载,以及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中。接着,基站可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到用户端,其是用来设定仅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的第一无线承载,以及可传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到用户端,其是用来设定使用多个长期演进资源的第二无线承载。此外,藉由使用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基站可设定用户端不回报缓冲区尺寸,其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因此,用户端可传送不包含有缓冲区尺寸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其中该缓冲区尺寸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属于第一逻辑通道群组(logicalchannel group,LCG),以及第二无线承载属于第二逻辑通道群组,其中第一逻辑通道群组及第二逻辑通道群组为不同的逻辑通道群组。换句话说,第一逻辑通道群组可包含有一或多个无线承载,其仅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于数据传输,以及第二逻辑通道群组可不包含有一或多个无线承载,其仅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于数据传输。因此,用户端可传送不包含有缓冲区尺寸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其中该缓冲区尺寸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缓冲区状态报告可包含有第一逻辑通道群组的第一缓冲区尺寸,以及第二逻辑通道群组的第二缓冲区尺寸。举例来说,第一缓冲区尺寸可指示第一逻辑通道群组的100字节缓冲数据,以及第二缓冲区尺寸可指示第二逻辑通道群组的200字节缓冲数据。
进一步地,当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或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指标)大(即高)于临界值(threshold)时,用户端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基站可设定临界值。举例来说,当用户端检测到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150字节或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指标大于指标19,用户端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在另一实施例中,若属于第一逻辑通道群组的一或多个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或一或多个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指标)大于(即高)于临界值,基站可设定用户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所有属于第一逻辑通道群组的一或多个无线承载可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
除此之外,基站可设定用户端不传送用于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即调度请求禁止(SR prohibition)),其中缓冲区状态报告是被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传输可用于传输所触发。也就是说,用户端不被允许传送用于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的调度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设定第一无线承载不属于任一逻辑通道群组到用户端。因此,用户端不包含有缓冲区尺寸在任一被传送到基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中,缓冲区尺寸是用来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此外,用户端不因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于传输而触发任一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回报。
一般来说,基站不应设定仅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的无线承载及使用多个长期演进资源的另一无线承载在相同的逻辑通道群组中。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50的流程图,用于一用户端中,用来触发一缓冲区状态报告到一基站。流程5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被设定一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
步骤504: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大于一临界值,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
步骤506: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
步骤508:结束。
根据流程50,用户端被设定第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接着,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用户端传送(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但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小于临界值,用户端不传送(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
流程5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流程50。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与基站间具有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也就是说,用户端与基站间具有信令无线承载,以及在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中。接着,基站传送至少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到用户端,其是用来设定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的第一无线承载。若在缓冲区中,用户端有可用的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以及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用户端决定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缓冲区状态报告可包含有考虑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缓冲区尺寸,或可包含有仅考虑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临界值的差异(即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临界值)的缓冲区尺寸。因此,基站可传送容纳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较少数量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临界值可被基站传送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设定。在另一实施例中,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等于临界值,用户端可传送或不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的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为1000字节,其大于临界值被设定的500字节。因此,用户端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其中缓冲区状态报告包含有指示1000字节或500字节的指标。在一实施例中,若在缓冲区中,第二无线承载或信令无线承载有300字节的缓冲数据可用于传输,以及第二无线承载及第一无线承载属于相同的逻辑通道群组,缓冲区状态报告包含有指示1300字节或800字节的指标。第二无线承载或信令无线承载仅使用多个长期演进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端的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为400字节,其小于临界值被设定的500字节。因此,用户端不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
在一实施例中,若在缓冲区中,有300字节的信令无线承载的数据变得可用,以及用户端有700字节的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用户端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因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即700字节)大于临界值(即500字节)或700字节的指标(例如28)大于临界值(例如26),用户端可产生缓冲区状态报告,其包含有指示300字节的第一指标及指示700字节或200字节的第二指标。因为用户端可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传送部分(例如300字节或500字节)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即700字节),若缓冲区状态报告包含有指示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即700字节)的第二指标,基站可传送容纳少于700字节的上行链路授权。
在一实施例中,若基站允许用户端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传送较多数据,基站以一较大值来设定临界值。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以一极大值(例如无限大)来设定临界值以避免用户端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其包含有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的无线承载的缓冲区状态。
除此之外,当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用户端可触发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因为在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前,用户端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传送部分或全部缓冲数据而导致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变小(例如小于临界值),用户端可取消被触发的缓冲区状态报告。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60的流程图,用于一用户端中,用来触发一缓冲区状态报告到一基站。流程6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被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
步骤604:触发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
步骤606:若通过该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该用户端传送全部该缓冲数据,取消被触发的该缓冲区状态报告。
步骤608:结束。
根据流程60,用户端可被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接着,用户端可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其中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若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用户端传送全部缓冲数据,用户端可取消被触发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也就是说,虽然缓冲区状态报告被触发,若全部缓冲数据皆已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被用户端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仍可被取消。
以下的实施例是用来明确说明流程60。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也就是说,用户端与基站间可具有信令无线承载,以及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结模式中。接着,基站可传送至少一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其是用来设定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若在缓冲区中,用户端有可用的至少一无线承载的数据,用户端可决定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因为在传送缓冲区状态报告前,用户端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传送全部缓冲数据,用户端可取消被触发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即没有缓冲数据可被回报。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7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中,用来调度一用户端。流程7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其是用于到该用户端的数据传输。
步骤704:从该用户端接收一缓冲区状态报告,其是用来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一数量。
步骤706:若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大于一临界值,传送一上行链路授权到该基站。
步骤708:若该至少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上行链路授权到该基站。
步骤710:结束。
根据流程70,基站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资源,其是用于到用户端的数据传输。接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缓冲区状态报告,其是用来指示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基站传送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但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基站不传送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若基站允许用户端通过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传送较多数据,基站设定一较大的临界值。因此,基站可不传送容纳全部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上行链路授权到用户端。
需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是用来被举例说明对应于流程的相关运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系统需求和/或设计考虑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无线承载可为数据无线承载(data RB,DRB),以及无线资源控制讯息可为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讯息。用语“资源”可表示多个期间(例如多个正交频分多工/非正交频分多工符元、多个时隙(time slot)、多个子帧(subframe)或多个帧(frame))和/或一或多个频率(例如一或多个子载波(subcarrier)或一或多个载波(carrier))。
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陈述、步骤和/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基站。因此,基站可不因为过度调度一或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到通信装置而浪费长期演进的一或多个资源。如此一来,长期演进的一或多个资源未能被有效地使用的问题可被解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通信装置,用来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基站,包含有:
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以下指令:
被设定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资源;以及
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排除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若触发条件(triggering condition)被满足,该缓冲区状态报告被传送到该基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触发条件包含有用于该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二无线承载的数据传输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周期性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periodicBSR timer)的到期、重传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retransmission BSR timer)的到期,或填补式缓冲区状态报告(padding BSR)。
4.基站,用来调度(schedule)通信装置,包含有:
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以下指令:
设定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
设定第二无线承载,其使用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该数据传输;以及
在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中,设定该通信装置不回报缓冲区尺寸(buffer size),其是用来指示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及该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属于第一逻辑通道群组(logicalchannel group,LCG),以及该第二无线承载属于第二逻辑通道群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中该第一逻辑通道群组及该第二逻辑通道群组为不同的逻辑通道群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不属于任一逻辑通道群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该存储单元另存储以下指令:
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大于临界值(threshold),设定该通信装置传送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区状态报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该存储单元另存储以下指令:
设定该通信装置不传送用于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是被该第一无线承载的数据传输的可用性(availability)触发。
10.一种通信装置,用来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基站,包含有:
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以下指令:
被设定第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
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大于临界值(threshold),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以及
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存储单元另存储以下指令:
若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等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包含有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被设定有第二无线承载,该第二无线承载及该第一无线承载属于相同的逻辑通道群组(logical channel group,LCG),以及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包含有该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及该第二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的总和。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存储单元另存储以下指令:
若触发条件(triggering condition)被满足,传送该缓冲区状态到该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触发条件包含有用于该第一无线承载或第二无线承载的数据传输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周期性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periodic BSR timer)的到期、重传缓冲区状态报告计时器(retransmission BSR timer)的到期,或填补式缓冲区状态报告(padding BSR)。
16.通信装置,用来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到基站,包含有:
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以下指令:
被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
触发该缓冲区状态报告到该基站,其中该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以及
若通过该多个无线局域网络资源,该通信装置传送全部该缓冲数据,取消被触发的该缓冲区状态报告;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至少一无线承载被基站传送的至少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讯息设定。
18.一种基站,用来调度(schedule)通信装置,包含有:
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以下指令:
设定至少一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其使用多个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资源及多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资源,其是用于到该通信装置的数据传输;
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其是用来指示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缓冲数据的数量;
若该至少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大于临界值(threshold),传送上行链路(uplink,UL)授权(UL grant)到该基站;以及
若该至少第一无线承载的该缓冲数据的该数量小于该临界值,不传送该上行链路授权到该基站;以及
处理装置,耦接于该存储单元,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单元中的该指令。
CN201610278630.4A 2015-04-28 2016-04-28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6102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54090P 2015-04-28 2015-04-28
US62/154,090 2015-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092A true CN106102092A (zh) 2016-11-09
CN106102092B CN106102092B (zh) 2019-09-10

Family

ID=5585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8630.4A Active CN106102092B (zh) 2015-04-28 2016-04-28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23772A1 (zh)
EP (1) EP3089540B1 (zh)
CN (1) CN106102092B (zh)
TW (1) TWI6024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893B (zh) * 2017-03-21 2023-02-0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0639A1 (ko) * 2015-05-22 2016-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te-무선랜 병합 시 버퍼 상태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0662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B2552200B (en) * 2016-07-13 2021-05-12 Canon K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quantity of data to be transmitted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224055B2 (en) * 2020-03-27 2022-01-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uplink grant policy based 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data unit (“PDU”) padding
US10873986B1 (en) * 2019-06-04 2020-12-22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buffer occupancy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3144A1 (en) * 2012-10-19 2014-04-23 Fujitsu Limited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CN103843438A (zh) * 2011-07-29 2014-06-04 黑莓有限公司 设备中共存干扰避免的增强
WO2014183664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d mechanism of uplink time alignment maintenance for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6105568A1 (en) * 2014-12-23 2016-06-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wifi integr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167B (zh) * 2013-07-04 2020-01-1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多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用于支持多连接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3438A (zh) * 2011-07-29 2014-06-04 黑莓有限公司 设备中共存干扰避免的增强
EP2723144A1 (en) * 2012-10-19 2014-04-23 Fujitsu Limited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WO2014183664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d mechanism of uplink time alignment maintenance for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6105568A1 (en) * 2014-12-23 2016-06-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wifi integr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LTE-WLAN aggregation", 《3GPP TSG-RAN WG2 #89BIS TDOC R2-151438》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Bearer Architecture for WLAN Integration for LTE R13", 《3GPP TSG-RAN WG2 #89BIS TDOC R2-15156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893B (zh) * 2017-03-21 2023-02-0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用于数据复本的缓存器状态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9389A (zh) 2016-11-01
EP3089540A2 (en) 2016-11-02
US20160323772A1 (en) 2016-11-03
EP3089540B1 (en) 2018-10-17
CN106102092B (zh) 2019-09-10
EP3089540A3 (en) 2017-01-18
TWI602447B (zh)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2092B (zh) 回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装置及方法
US11032778B2 (en) Uplink channel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471554B (zh) 处理非执照频带中的传输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5933984B (zh) 处理与网络端的通信运作的装置及方法
CN108809594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4935416B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运作的方法
US201502302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on the uplink
EP31287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e reporting bsr
CN108810976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099125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data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JP6584481B2 (ja) ハンドオーバ後のデータ伝送を取り扱う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08990103A (zh) 处理调度请求的装置及方法
CN107360562A (zh) 处理无线资源控制状态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CN106488576B (zh) 处理调度请求传送的装置及方法
CN103796312A (zh) Lte-a中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792608A (zh) 小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121910A (zh) 一种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EP337986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packet duplication
CN107113077A (zh) 用于未授权频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6102097B (zh) 处理非执照频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运作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57372A (zh) 避免反馈消息资源冲突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150481A (zh) 处理调度请求的装置及方法
CN108322939B (zh) 支持多种物理层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9218002A (zh) 在频宽部分中执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及方法
CN1067142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