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1543A -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1543A
CN106101543A CN201610513933.XA CN201610513933A CN106101543A CN 106101543 A CN106101543 A CN 106101543A CN 201610513933 A CN201610513933 A CN 201610513933A CN 106101543 A CN106101543 A CN 106101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device
port
electronic equipment
reference object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39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39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1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1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电子设备的镜头连接,并使该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该镜头旋转,由于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借助该辅助装置拍摄到位于镜头正前方之外的拍摄对象,而且,还能够通过控制该辅助装置相对于镜头旋转,来调整拍摄方向,并通过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开口,寻找与该第一端口开口对应的拍摄对象后,获取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并输出。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调整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以一种舒适的姿势就能够实现360度拍摄,不需要用户调整自己的拍摄姿势,非常方便,且避免了因姿势不舒适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Description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图像拍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通常都会设置摄像头,甚至还会设置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以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体验感受。
然而,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通常只能拍摄镜头对面的拍摄对象,当用户需要拍摄不同方向的拍摄对象时,就需要由用户自己作为支架摆出不同姿势,以使摄像头的镜头面对拍摄对象,非常不便,还会影响拍摄图像的效果,甚至会因角度问题,导致用户无法完成拍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辅助装置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连接,实现了360度拍摄,非常方便,且提高了拍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辅助装置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旋转过程中,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
输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重新获取调整后的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优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是旋转部件时,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内设置有光反射组件,则当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镜头连接时,所述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具体为:
当检测到有光线射入所述镜头时,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其中,射入所述镜头的光线是从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射入的拍摄对象的光线经所述光反射组件发射后得到的。
一种辅助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形成光传输通道,且所述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角度;
设置在所述光传输通道中的光反射组件,用于通过所述光传输通道,将从所述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端口射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口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可旋转连接,用于调整所述镜头的拍摄方向,并在所述拍摄方向朝向拍摄对象时,将从所述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经所述光反射组件反射后射入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
优选的,还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可拆卸连接的触控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之间的所述第一角度是在0°~180°之间可调的任意角度。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辅助装置;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旋转连接后,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朝向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
显示器,用于输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外圈以及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外圈具体是能够任意旋转的旋转部件;
则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旋转连接后,控制所述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以调整所述镜头的拍摄方向。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用于放置所述辅助装置的插孔。
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电子设备的镜头连接,并使该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该镜头旋转,由于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借助该辅助装置拍摄到位于镜头正前方之外的拍摄对象,而且,还能够通过控制该辅助装置相对于镜头旋转,来调整拍摄方向,并通过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开口,寻找与该第一端口开口对应的拍摄对象后,获取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并输出。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调整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以一种舒适的姿势就能够实现360度拍摄,不需要用户调整自己的拍摄姿势,非常方便,且避免了因姿势不舒适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辅助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在电子设备的辅助装置相对于电子设备的镜头旋转过程中,获取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在本申请中,辅助装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为了方便光线传输,该辅助装置可以具有两个端口,且这两个端口之间是连通的,所形成的通道可以作为光传输通道使用。
结合图2所示,若将辅助装置21的第一端口作为外界光线的入射口,那么,可以将该辅助装置21的第二端口作为连接头与电子设备22的镜头可旋转连接,此时,用户通过旋转该辅助装置21,使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拍摄对象后,从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将通过光传输通道射入电子设备的镜头,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得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能够拍摄非正前方或正后方的拍摄对象,可以将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呈现第一角度θ设置,结合上述描述,用户还可以通过调整该第一角度θ来改变拍摄方向(即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同时,还可以结合辅助装置21的整体旋转,实现的360度全方位拍摄,不需要用户再摆出各种姿势进行拍摄,非常方便且实用。
其中,关于辅助装置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可旋转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下文辅助装置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例中辅助装置的光传输通道中的光线方向的改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可以使用光反射组件23来实现,但并不局限于此。其中,该光反射组件可以是平面镜或是其他反光材料构成的组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此基础上,当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镜头连接后,从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射入的拍摄对象的光线经光反射组件发射后,将继续沿光传输通道射入镜头,此时,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检测到有光线进入镜头时,将获取辅助装置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步骤S12,输出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继上述描述,电子设备获得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后,可以通过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输出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从而使用户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直观地看到拍摄对象的图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与电子设备的镜头连接,并使该辅助装置能够相对于该镜头旋转,由于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借助该辅助装置拍摄到位于镜头正前方之外的拍摄对象,而且,还能够通过控制该辅助装置相对于镜头旋转,来调整拍摄方向,并通过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开口,寻找与该第一端口开口对应的拍摄对象后,获取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并输出。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调整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以一种舒适的姿势就能够实现360度拍摄,不需要用户调整自己的拍摄姿势,非常方便,且避免了因姿势不舒适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得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后,还可以进一步验证该图像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该预设要求可以包括对图像信息质量及内容的要求,如图像的清晰度、色彩等,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图像信息体现的内容是否与用户预设的内容是否一致等等,本申请对该预设要求包含的具体含义不作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由用户对电子设备显示屏输出的图像来直观判断其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满足,再进行拍摄,将此时输出的图像信息保存下来;若不满足,可以如上述描述继续调整拍摄角度,直至显示屏输出的图像信息达到该用户的要求为止。
当然,本申请还可以通过预设图像处理算法对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该图像信息的各种属性参数(如上述清晰度、色彩、轮廓线条等),从而判断这些属性参数是否达到相应的预设标准值,若达到,认为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预设要求;反之,认为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此时,本申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器来控制辅助装置旋转或调整第一角度,从而调整拍摄角度,直至所得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预设要求。
由此可见,本申请可以在确定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手动调整或通过控制器自动调整拍摄角度,并重新获取调整后的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从而得到满足用户要求的图像信息,不需要用户反复调整姿势,以及为了抓取瞬间图像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这种图像拍摄方法非常实用,且便于拍摄到效果较佳的图像。
其中,当需要控制器实现拍摄角度的调整时,本申请可以将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设置为可以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旋转的旋转部件,如转盘等,并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该镜头外圈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后,控制器可以控制该旋转部件旋转,以带动辅助装置整体旋转,从而改变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开口方向即拍摄方向。
可选的,根据实际需要,本申请还可以将该辅助装置设计成第一角度可自动调节的装置,且在调节过程中,上述光发射组件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角度的改变而相应调整,保证外界光线沿着光传输通道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实现该自动调整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在此以上述控制器对拍摄角度的自动调节过程为例进行图像拍摄过程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图像拍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在控制电子设备的旋转部件旋转过程中,获取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其中,电子设备的旋转部件可以是镜头外圈,具体可以是转盘,但并不局限于此。关于该步骤S3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步骤S11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电子设备的旋转部件旋转过程中,电子设备的镜头相对于电子设备是固定不动的,只有该镜头的外圈相对于电子设备旋转,并带动与镜头外圈连接的辅助装置相对于电子设备旋转。
结合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由于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即未与电子设备的镜头连接的一个端口)的开口方向实际就是拍摄方向,所以,通过上述方式对辅助装置进行旋转,实现了对拍摄方向的调整,以便用户据此快速查找合适的拍摄方向。
步骤S32,验证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进入步骤S33;若否,执行步骤S34;
其中,该预设要求可以包括对拍摄对象的质量要求,本申请对其包含的具体内容不作限定。
步骤S33,输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当确定所得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上述预设要求,可以认为获得的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就是用户需要的图像信息,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输出并保存。
步骤S24,控制上述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直至重新获取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预设要求。
继上述描述,当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得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是用户需要的图像信息,或者其图像呈现效果无法到用户要求时,可以控制镜头的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继续旋转,如此反复调整,直至重新获取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预设要求。
其中,该预设规则可以根据当前所得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与预设要求的差距确定,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上述步骤S32所得验证结果的具体内容,按照预设的调整方式及图像效果的对应关系等信息,确定相应的规则即上述预设规则,但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将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设计成可自动旋转的旋转部件,并利用第一角度可调的辅助装置,实现拍摄方向的自动调整,不需要用户不断改变拍摄姿势,为用户摄像提供了很大便利,且更容易得到效果较佳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拍摄效果,需要合理设置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开口方向与第二端口开口方向之间的第一角度,以保证光反射组件的入射光和反射光都能够沿辅助装置的光传输通道传输,从而避免光线照射到辅助装置的壳体内壁上,因光能量的损失以及多次反射的光线干扰而影响成像效果。
如图4所示,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辅助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辅助装置可以包括:
本体41,该本体41的第一端口P1和第二端口P2连通,形成了光传输通道,且该第一端口P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端口P2的开口方向呈第一角度θ。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二端口P2与电子设备的镜头连接,具体可以与镜头的外圈连接,此时,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P1的开口方向就可以作为拍摄方向,但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的,为了方便调整拍摄方向,本申请可以将第二端口P2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可旋转连接,如螺纹连接方式等,本申请对该可旋转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在此仅以螺纹连接为例进行说,具体可以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P2设计为螺杆,并在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内侧设计上与该螺杆匹配的螺纹,这样就能够沿着螺纹实现辅助装置的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二端口P2与电子设备镜头外圈的螺纹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申请不再一一详述。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的辅助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的触控笔,那么,其触控头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辅助装置帮助电子设备进行拍摄时,可以将该触控头曲线;而完成拍摄需要进行触控操作时,再将该触控头连接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上,从而该辅助装置既具备辅助电子设备实现360度拍摄的功能,又具有触控笔的功能。
其中,若用户将辅助装置作为触控笔使用时,可以调整上述第一角度为180度,从而方便手持该辅助装置进行操作,但并不局限于此。
设置在上述光传输通道中的光反射组件42,用于通过光传输通道,将从第一端口P1射入的光线反射至第二端口P2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之间的所述第一角度是在0°~180°之间可调的任意角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拍摄需要进行调整,具体调整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此,为了提高图像拍摄效果,在调整第一角度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该光反射组件42的位置,以保证光线在该辅助装置的传输是沿其光传输通道进行,从而避免光能量的损失以及光线干扰。其中,对于光反射组件42的位置调整可以基于光反射原理实现,本申请在此不作详述。
综上,本申请可以利用第二端口P2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可旋转连接的结构,来调整镜头的拍摄方向,并在该拍摄方向朝向拍摄对象时,从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经该光反射组件42的发射后,将射入该电子设备的镜头,以使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得第一端口方向朝向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为了减少传输的光线对图像效果的影响,本申请可以将辅助装置的本体外壳可以由不透光材料制成,从而避免外界光线通过该外壳射入光反射组件或电子设备的镜头而造成干扰。
另外,对于上述光反射组件,可以直接采用位置可调整的平面镜构成,也可以将辅助装置本体外壳内侧需要弯曲的位置设计成可反射光线的内壁,此时,需要尽量保证被传输光线能够在光传输通道(即辅助装置的中空通道)进行传输,以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申请辅助装置内的光反射组件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文列举的方式,如当其是平面镜组件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光传输通道的多处设置平面镜,这样,可以通过多次光线发射,最终将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传输至电子设备的镜头,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图2和图4的原理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辅助装置51、图像采集装置52以及显示器53,其中:
辅助装置5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辅助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图像采集装置52,可以用于在辅助装置51的第二端口P2与图像采集装置52的镜头可旋转连接后,获取该辅助装置51的第一端口P1朝向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其中,辅助装置51的第一端口P1的开口方向与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θ,也就是说,辅助装置51的第一端口P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端口P2的开口方向呈第一角度θ设置,且该第一角度θ可以在0度~180度之间任意选取,以便用户查找合适的拍摄方向。
显示器53,用于输出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结合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对于辅助装置51的第二端口P2与图像采集装置52的镜头可旋转连接方式,具体可以是通过在图像采集装置52的镜头外圈以及辅助装置51的第二端口P2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如将第二端口P2设计为螺杆,则在镜头外圈的内侧设置与该螺杆匹配的螺纹,以使第二端口P2能够通过该螺纹与镜头外圈连接起来,但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可以将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设置成可以任意旋转的旋转部件,如设计转盘等,这样,本申请就能够通过控制该旋转部件旋转,就能够带动与该旋转部件连接的辅助装置旋转,从而改变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即改变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向,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其中,本申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包括的控制器,控制该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以调整镜头的拍摄方向,尤其是在验证图像采集装置获得的拍摄图像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器即可按照上述方式自动调整拍摄方向,以便快速获得满足用户要求的图像信息,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放置辅助装置的插孔或卡槽等结构,尤其是辅助装置为触控笔,当不要使用该辅助装置完成拍摄时,可以将触控头安装到辅助装置的本体上后,将辅助装置放置到电子设备设置的插孔或卡槽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进行拍摄时,通过将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可旋转连接,由于该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借助该辅助装置拍摄到位于镜头正前方之外的拍摄对象,并通过使辅助装置360度旋转来调整拍摄方向,通过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开口,寻找与该第一端口开口对应的拍摄对象后,获取该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并输出,不需要用户调整自己的拍摄姿势,非常方便,且避免了因姿势不舒适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实施例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与另一个操作、单元或模块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单元、操作或模块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电子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实现过程的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辅助装置相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旋转过程中,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
输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重新获取调整后的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外圈是旋转部件时,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不满足预设要求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直至重新获取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满足所述预设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内设置有光反射组件,则当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镜头连接时,所述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具体为:
当检测到有光线射入所述镜头时,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对应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其中,射入所述镜头的光线是从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射入的拍摄对象的光线经所述光反射组件发射后得到的。
5.一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形成光传输通道,且所述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呈第一角度;
设置在所述光传输通道中的光反射组件,用于通过所述光传输通道,将从所述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端口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与电子设备的镜头可旋转连接,用于调整所述镜头的拍摄方向,并在所述拍摄方向朝向拍摄对象时,将从所述第一端口射入的光线经所述光反射组件反射后射入所述电子设备的镜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可拆卸连接的触控头。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端口的开口方向之间的所述第一角度是在0°~180°之间可调的任意角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在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旋转连接后,获取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朝向的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其中,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镜头方向呈第一角度;
显示器,用于输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外圈以及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外圈具体是能够任意旋转的旋转部件;
则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可旋转连接后,控制所述旋转部件按照预设规则旋转,以调整所述镜头的拍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用于放置所述辅助装置的插孔。
CN201610513933.XA 2016-06-30 2016-06-30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6101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3933.XA CN106101543A (zh) 2016-06-30 2016-06-30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3933.XA CN106101543A (zh) 2016-06-30 2016-06-30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1543A true CN106101543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1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3933.XA Pending CN106101543A (zh) 2016-06-30 2016-06-30 图像拍摄方法、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154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06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立体取像装置
CN102902139A (zh) * 2012-10-22 2013-01-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装置视场扩展系统和方法及手机
CN202887052U (zh) * 2012-08-24 2013-04-17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模块
US20130148002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with multi-function display
CN104980632A (zh) * 2014-04-07 2015-10-14 陈武雄 影像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86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CN105116668A (zh) * 2015-09-02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移动终端
CN105227820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4067A (zh) * 2010-06-30 2012-01-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立体取像装置
US20130148002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with multi-function display
CN202887052U (zh) * 2012-08-24 2013-04-17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模块
CN102902139A (zh) * 2012-10-22 2013-01-3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装置视场扩展系统和方法及手机
CN104980632A (zh) * 2014-04-07 2015-10-14 陈武雄 影像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86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CN105116668A (zh) * 2015-09-02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移动终端
CN105227820A (zh) * 2015-10-20 2016-01-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9686B (zh)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TWI539810B (zh) 全景景象拍攝及瀏覽之行動裝置、系統及方法
JP6205072B2 (ja)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カメラ、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49687B (zh)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WO2020238380A1 (zh) 全景拍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50109475A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camera
CN105376554B (zh) 3d摄像头机构、具有该机构的移动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101687B (zh) Vr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基于移动终端的vr图像拍摄系统
CN105430131B (zh) 一种手机的角度可调式摄像头组件及手机
CN105657103A (zh) 一种具有双摄像头的移动终端
CN107529052A (zh) 一种辅助拍摄装置和立体拍摄方法
CN108495016A (zh) 一种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获取图像方法
CN203466898U (zh) 一种手持终端的360度全景拍摄装置
CN107659760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027906A1 (zh) 拍摄设备稳定器
KR102399513B1 (ko) 광각 촬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기기
CN105007399B (zh)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WO2019137262A1 (zh) 终端拍照方法和装置、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
TWM523106U (zh) 光學裝置
CN207638761U (zh) 摄像头拍摄方向转换装置及终端
EP261352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camera view area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10933297B (zh) 智能摄影系统的摄影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US9350964B2 (en) Barrel-based white balance filter
CN110035220A (zh) 用于摄影的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6413038U (zh) 一种摄像头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