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1167A -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1167A
CN106101167A CN201610285674.XA CN201610285674A CN106101167A CN 106101167 A CN106101167 A CN 106101167A CN 201610285674 A CN201610285674 A CN 201610285674A CN 106101167 A CN106101167 A CN 106101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edited
server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56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56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11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信息同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服务器在检测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方式使得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未被继续操作时,自动将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备份,以与其他终端进行信息同步,避免用户重复输入信息,提高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用户在PC端(电脑端)的微信应用软件上与联系人聊天时,如果输入的信息未及时发送出去却被迫中断,但是,在手机端重新与该联系人沟通时,用户不得不重新输入这些信息,浪费时间,降低了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使得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未被继续操作时,自动将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备份,以与其他终端进行信息同步,避免用户重复输入信息,提高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应用于信息同步系统,所述信息同步系统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分别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信息同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分别于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在第一终端已编辑但未完成最终操作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可以将在第一终端上已经编辑的信息内容保存在服务器中。当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服务器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在需要使用第二终端继续编辑上述信息时,可以自动获取在第一终端内已经编辑过的信息,可以在已编辑的信息的基础上继续编辑信息内容,而不需要将第一终端内已编辑的信息在第二终端内重复输入。这样,使得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未被继续操作时,自动将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备份,以与其他终端进行信息同步,避免用户重复输入信息,提高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
另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为待发送的即时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的步骤中,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发送出去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这样,使得在编辑即时信息时,可以自动将没有及时发送出去的已编辑的信息保存在服务器,防止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丢失。
另外,所述待发送的即时信息为第一信息输入框中的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输入框位于第一聊天界面中,所述第一聊天界面为所述第一终端上的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
在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触发第二聊天界面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信息输入框;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输入框位于所述第二聊天界面中,所述第二聊天界面为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所述第一聊天界面与所述第二聊天界面对应同一联系人。
这样,在使用不同的终端和同一个人进行聊天时,可以在两个终端内自动同步已编辑但未发送的信息,避免使用不同的终端和同一个人进行聊天时重复输入信息,既方便又可以提高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
另外,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的步骤中,具体包含: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再次编辑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这样,使得在编辑即时信息时,可以自动将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再次编辑的信息保存在服务器,可以防止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丢失,提高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用性。
另外,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本地草稿箱中存在待发送的信息时,则将所述草稿箱中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待发送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这样,可以自动将第一终端内草稿箱中的待发送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在使用另一部终端处理消息时,可以自动获取服务器中保存的待发送信息,使得在处理消息时更加方便快捷。
另外,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通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获取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
这样,在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通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使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更加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同步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信息同步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同步方法。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同步方法应用于信息同步系统中,该信息同步系统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且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同步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
在步骤101中,第一终端检测已编辑的信息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被继续操作。若否则进入步骤102,若是,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终端可以为电脑,已编辑的信息可以为待发送的即时信息,该待发送的即时信息为第一信息输入框中的信息,该第一信息输入框位于第一聊天界面中,且第一聊天界面为第一终端上的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即时聊天软件可为腾讯QQ、微信、MSN或者阿里旺旺等软件。
比如说,当用户登录电脑端的微信客户端进行聊天时,点击朋友A的头像进入聊天界面,在聊天界面的信息输入框中可以编辑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发送,则朋友A即可收到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检测已编辑的信息是否在预设的时长内发送出去来判定是否被继续操作,本实施方式中的预设的时长可以在终端内进行设定,比如5秒钟,则本步骤中若判断结果为否,说明已编辑的信息在5秒钟内未发送出去,则进入步骤102,否则说明已编辑的信息已经发送出去,则继续执行本步骤。比如,当在聊天界面的信息输入框中编辑的信息在5秒钟内未发送出去,则进入步骤102。
在步骤102中,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在步骤103中,服务器检测第二终端是否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步骤104,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具体的说,可以通过检测第二终端是否终端触发第二聊天界面,来判断第二终端是否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聊天界面为第二终端上的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且第一聊天界面与第二聊天界面对应同一联系人。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比如说,当登录手机微信进行聊天时,可以点击朋友A的头像进入聊天界面,当服务器检测到在手机中打开与朋友A的聊天界面时,则判定手机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本步骤中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服务器检测到在第二终端打开了同一联系人(比如朋友A)的聊天界面,则进入步骤104,否则说明服务器没有检测到在第二终端打开同一联系人(比如朋友A)的聊天界面。
在步骤104中,服务器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具体的说,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信息输入框,其中,第二信息输入框位于第二聊天界面中。比如说,当在手机微信中打开与朋友A的聊天界面时,服务器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朋友A聊天界面的信息输入框中显示,用户可以在信息输入框中在已编辑的信息的基础上继续编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为电脑,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不限于电脑,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第一终端也不限于手机,也可以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两种不同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同一种电子设备的不同终端,当然也可以为同一种电子设备的同一个终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做限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也不限于聊天软件的即时信息,同样适用于发表说说、微博、朋友圈等,比如说,当使用手机发表qq说说时,当编辑到一半手机没电关机,这时使用另一部手机登录qq继续发表说说时,在编辑框内可以自动显示之前编辑的内容,并在之前编辑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继续编辑进行发表。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在第一终端已编辑但未完成最终操作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可以将在第一终端上已经编辑的信息内容保存在服务器中。当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服务器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在需要使用第二终端继续编辑上述信息时,可以自动获取在第一终端内已经编辑过的信息,可以在已编辑的信息的基础上继续编辑信息内容,而不需要将第一终端内已编辑的信息在第二终端内重复输入。这样,使得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未被继续操作时,自动将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备份,以与其他终端进行信息同步,避免用户重复输入信息,提高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在检测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直接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通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同步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如下:
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2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203中,第二终端检测是否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具体的说,若是则进入步骤204,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具体的说,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检测是否触发第二聊天界面,来判断第二终端是否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
比如说,当登录手机微信进行聊天时,当打开同一个联系人的聊天界面时,即判断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本步骤中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第二终端检测到在聊天软件中打开了同一联系人的聊天界面,则进入步骤204,否则说明第二终端没有检测到打开同一联系人的聊天界面,则继续执行本步骤。
在步骤204中,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具体的说,发送请求指令为请求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指令。
在步骤205中,服务器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具体的说,第二终端获取的已编辑的信息可以在第二终端聊天界面中的消息输入框中显示。
本实施方式在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通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获取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使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更加灵活多变。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没有及时发送出去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再次编辑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实时监测信息的编辑状态,当在预设时长(比如5秒钟)内没有继续编辑时,第一终端自动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本实施方式使得在编辑即时信息时,可以自动将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再次编辑的信息保存在服务器,可以防止已编辑的信息内容丢失,提高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没有及时未发送出去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而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本地草稿箱中存在待发送的信息时,将该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本地草稿箱中存在待发送的信息时,则将草稿箱中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服务器在检测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待发送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比如说,当使用手机qq进行聊天时,当消息编辑一半时退出了qq软件,或者因手机自动关机而导致聊天中断时,未编辑完的信息会自动保存在草稿箱里,则手机会将草稿箱中的待发送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当使用电脑登录qq,并打开同一个人的聊天窗口时,会自动获取服务器保存的待发送信息,并在消息输入框内显示,用户可以在消息输入框里继续编辑信息。
本实施方式可以自动将第一终端内草稿箱中的待发送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在使用另一部终端处理消息时,可以自动获取服务器中保存的待发送信息,使得在处理消息时更加方便快捷。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如图3所示,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比如无线WiFi、GPRS等)分别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第一终端,用于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已编辑的信息为待发送的即时信息。
第一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发送出去时,将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备份。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息同步系统,所述信息同步系统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分别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信息同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编辑的信息为待发送的即时信息;
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的步骤中,具体包含:
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发送出去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即时信息为第一信息输入框中的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输入框位于第一聊天界面中,所述第一聊天界面为所述第一终端上的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
在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触发第二聊天界面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第二信息输入框;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输入框位于所述第二聊天界面中,所述第二聊天界面为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界面,所述第一聊天界面与所述第二聊天界面对应同一联系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聊天软件为腾讯QQ、微信、MSN或者阿里旺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的步骤中,具体包含:
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再次编辑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本地草稿箱中存在待发送的信息时,则将所述草稿箱中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所述服务器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待发送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待发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通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请求指令,获取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电脑;所述第二终端为手机。
9.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与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分别于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在检测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被继续操作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满足获取所述已编辑的信息的条件时,将备份的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编辑的信息为待发送的即时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在预设的时长内未发送出去时,将所述已编辑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备份。
CN201610285674.XA 2016-04-29 2016-04-29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1011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674.XA CN10610116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5674.XA CN10610116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1167A true CN106101167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2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5674.XA Pending CN106101167A (zh) 2016-04-29 2016-04-29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11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130A (zh) * 2017-03-16 2018-10-0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终端聊天输入转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7641A (zh) * 2018-09-11 2018-12-21 孙培严 移动端和pc端进行消息编辑框消息同步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10765744A (zh) * 2019-10-22 2020-02-0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人协同文档编辑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464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中的处理数据备份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072397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Hitachi, Ltd. Method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ata management computer system
CN103580891A (zh) * 2012-07-27 2014-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4092646A (zh) * 2013-10-28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5072246A (zh) * 2015-07-01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68475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的备份方法及备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2464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中的处理数据备份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072397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Hitachi, Ltd. Method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ata management computer system
CN103580891A (zh) * 2012-07-27 2014-0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4092646A (zh) * 2013-10-28 2014-10-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5072246A (zh) * 2015-07-01 2015-11-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68475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的备份方法及备份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2130A (zh) * 2017-03-16 2018-10-0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终端聊天输入转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7641A (zh) * 2018-09-11 2018-12-21 孙培严 移动端和pc端进行消息编辑框消息同步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10765744A (zh) * 2019-10-22 2020-02-0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人协同文档编辑方法及系统
CN110765744B (zh) * 2019-10-22 2024-01-30 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人协同文档编辑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0853B (zh) 一种预防聊天信息错发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090006547A1 (en) Adding personal note capabilities to text exchange clients
CN102685034A (zh) 针对即时通信消息进行提醒的方法及客户端
WO2003096556A3 (en) Interactive chat messaging
CN104869051B (zh) 一种撤销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42138A (zh)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101167A (zh) 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7580054A (zh)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设备反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3604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48974A (zh) 基于关键词验证的通信组中特定消息提醒方法
CN104168559B (zh) 一种更新通讯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350795A (zh) 信息通知设备及方法
CN108616447A (zh) 社交网络的用户关系引导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222064A (zh) 实时翻译系统和方法、网络通讯设备
CN102118324B (zh) 邀请好友进入关联产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55569B (zh) 即时通信记录外通信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47028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11539A (zh) 终端设备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4536735B (zh) 预设提醒任务控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024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98775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任务处理方法
CN106126232B (zh) 一种界面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3581300B (zh) 互动会议系统信息资料在线保全方法
CN112565062B (zh) 即时通信订单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介质
EP1276284A3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ss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