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4879B -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4879B
CN106094879B CN201610399273.7A CN201610399273A CN106094879B CN 106094879 B CN106094879 B CN 106094879B CN 201610399273 A CN201610399273 A CN 201610399273A CN 106094879 B CN106094879 B CN 106094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hell
magnetic compass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control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92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4879A (zh
Inventor
段瑞芳
曾翔
阮福明
朱耀强
黄德友
曹占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92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4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4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20Arrangements of receiving elements, e.g. geophon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壳体设置有双筒结构,双筒结构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上筒和下筒;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平台;上筒的内部空腔依次设置有电路部件、驱动部件、磁罗盘,上筒靠近电池部件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上筒前堵头,上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上筒后堵头;下筒的内部空腔设置有电池部件,下筒靠近上筒前堵头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下筒前堵头,下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下筒插座部件;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应用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并控制采集拖缆深度的技术效果,并且具有平衡性好、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的优异特点,能够较好的适合于海洋地震拖缆采集作业,并能够提高最终采集资料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海洋地震勘探通常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由拖曳在物探船后面的数条长达12Km的采集拖缆接收地层反射波。在海洋地震采集作业中,这些长约数公里的采集拖缆需要始终保持在海面下的设定深度,采集拖缆偏离设定深度会严重影响,并影响最终采集资料的质量精度;但是,如此长的采集拖缆在水流、海潮及其他作用的影响下,其自身难以保持在设定深度处。基于此,通过研发得出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可以有效控制采集拖缆保持在海面下的设定深度,进而保障地震采集作业顺利进行。
然而,公司研发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即Ⅰ型定深器——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动定深装置;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有如下缺点:整体平衡性不好,易发生横滚;容易挂渔网等异物;易导致航向值突变;上述缺点将直接影响最终采集资料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并控制采集拖缆深度的技术效果,并且具有平衡性好、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的优异特点,能够较好的适合于海洋地震拖缆采集作业,并能够提高最终采集资料的有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双筒结构,所述双筒结构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上筒和下筒;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平台;其中,
所述上筒的内部空腔依次设置有电路部件、驱动部件、磁罗盘,所述上筒靠近所述电路部件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上筒前堵头,所述上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上筒后堵头;
所述下筒的内部空腔设置有电池部件,所述下筒靠近所述上筒前堵头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下筒前堵头,所述下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下筒插座部件;
所述安装平台上依次设置有通信部件、翼板部件,所述通信部件靠近所述上筒前堵头的第一侧以及所述通信部件的第二侧均设置有锁紧机构。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通信部件与所述翼板之间设置有翼板保护翅;其中,所述翼板保护翅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所述翼板部件靠近所述通信部件的端部宽度;所述翼板保护翅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所述翼板部件靠近所述通信部件的端部高度。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电路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所述电路部件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为连接所述电路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电路部件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设置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所述电路部件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驱动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外壳,所述驱动部件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端部还连接有编码器,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外壳;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外侧套设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有杆座,所述杆座在远离所述螺母的端面连接有顶簧;所述杆座安装有摆杆,所述摆杆的顶端设置为伸出所述驱动机构外壳,并设置为连接翼板安装轴。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磁罗盘的外侧设置有磁罗盘外壳,所述磁罗盘外壳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所述左端盖在面向所述右端盖的端面处设置有左轴承安装盘以及左轴承,所述左端盖还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磁罗盘外壳的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在面向所述左端盖的端面处设置有右轴承安装盘以及右轴承,所述右端盖还设置有排气螺钉以及磁罗盘接线柱;
所述磁罗盘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第一端设置左顶尖结构,所述左顶尖结构嵌设在所述左轴承的内圈结构中;所述转动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右顶尖结构,所述右顶尖结构嵌设在所述右轴承的内圈结构中;所述磁罗盘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所述磁罗盘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转动架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架的上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侧的上固定盘,所述上固定盘设置有磁罗盘电路板;所述转动架的下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侧的下固定盘,所述下固定盘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通过连接筒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连接;所述上固定盘在面向所述下固定盘的端面处设置有上光栅盘,所述下固定盘在面向所述上固定盘的端面处设置有下光栅盘。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磁罗盘设置为内部充油结构。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电池部件设置有工作电池组以及备用电池组。
上述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通信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通信装置壳体,所述通信部件设置有通信线圈以及传感器;所述通信部件的下方设置有接插件,所述通信部件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上述装置通过采用流线型设计,能够降低水流阻力;主体通过采用下筒设计,大大增强了装置在工作中的自平衡能力;主体通过增加防挂渔网设计;充油的机械式罗经的航向值准确、平滑;通过设计双电池组供电,装置可靠性高;其中,磁罗盘采用内部充油结构的机械式磁罗盘,其具有高灵敏度的同时,也可避免深度控制装置姿态变化时航向值的突变。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部件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磁罗盘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磁罗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以及图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其中,壳体1设置有双筒结构,双筒结构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上筒和下筒;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平台;其中,上筒的内部空腔依次设置有电路部件4、驱动部件5、磁罗盘12,上筒靠近电路部件4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上筒前堵头7,上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上筒后堵头8;下筒的内部空腔设置有电池部件6,下筒靠近上筒前堵头7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下筒前堵头9,下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下筒插座部件10;安装平台上依次设置有通信部件3、翼板部件2,通信部件3靠近上筒前堵头7的第一侧以及通信部件3的第二侧均设置有锁紧机构11。
具体操作中,本申请上述壳体1采用上下双筒结构,具体包括上筒和下筒;并通过在上筒中布置有质量小的部件,如电路部件4、驱动部件5、磁罗盘12,在下筒中布置有质量大的部件,如电池部件6;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使得装置的浮心位置升高、重心位置降低;上述优化设置能够有效增加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自平衡能力,并能够有效避免装置横滚的情况发生。
其中,上述壳体1的上筒两端设置的上筒前堵头7、上筒后堵头8,可以用于壳体1上筒的密封及壳体1内部部件的固定;壳体1下筒的两端设置的下筒前堵头9、下筒插座部件10,除用于壳体1下筒的密封及壳体1内部部件的固定外,下筒插座部件10还可具有电源转换接头的功能。锁紧机构11,设置在装置壳体1的外部,用于将装置与采集拖揽之间实现连接。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各部件位置关系可以设置为:
磁罗盘12的左边具有接插件,磁罗盘12安装在壳体1上筒的后部、上筒后堵头8的前面,电路部件4的右边具有接插件,电路部件4布置在壳体1上筒中的前部、上筒前堵头7的后面,驱动部件5布置在电路部件4和磁罗盘12的中间。
驱动部件5上具有个接插件,在驱动部件5前后端面各有一个接插件,分别与电路部件4和磁罗盘12的接插件相连接,在驱动部件5的圆柱面上有个接插件,上面的接插件与通讯部件的接插件相连,下面的接插件通过下筒插座部件10与下筒中的电池部件6相连。电池部件6布置在壳体1下筒中。
通信部件3布置在壳体1上面的两个锁紧机构11中间的平面上,通信部件3具有与耐压壳体1上筒相连通的孔用来走温深传感器信号线与通信线圈信号线,通信部件3的右边安装翼板轴,翼板轴上安装有翼板。壳体1的上面有两处凸起的塔台,上面分别布置锁紧机构11。
上筒前堵头7、上筒后堵头8、下筒前堵头9、下筒插座部件10的外径上具有与壳体1内壁相配合的密封圈,用于壳体1内腔的密封。电池部件6为圆筒形结构,作用是为本装置供电;电池部件6为塑料外壳,里面装节电池,其右端部安装有连接器,电池部件6通过连接器与右边的下筒插座部件10相连。
优选地,上述壳体1设置为聚氨酯外壳壳体,上筒、下筒的内部均嵌设有碳纤维内壳壳体1;上述优选结构能够保证装置具有良好耐磨性、防碰撞性、防海水腐蚀性的同时,具有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以及加强壳体1的强度,保证壳体1在150米深海水的压力下不会变形。
同时,上述装置的外形优选设置为流线型设计,并且设置为对称结构;上述优选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悬于缆上时所受水的阻力,能够有效提高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
优选地,为了能够优化上述装置以及能够有效保护翼板不受损害;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上述通信部件3与翼板之间可以设置有翼板保护翅2-1;其中,翼板保护翅2-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翼板部件2靠近通信部件3的端部宽度;翼板保护翅2-1的高度,设置为高于翼板部件2靠近通信部件3的端部高度。
具体操作中,遇到渔网时,本申请上述装置随着物探船一起向前拖动,渔网将沿着翼板保护翅滑落,能够有效避免渔网直接卡在翼板与壳体连接的尖端部位,上述翼板保护翅能够有效引导渔网沿其弧形表面滑落,并滑至翼板的光滑表面直至滑出,能够有效避免渔网与翼板之间的卡挂,上述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翼板的稳定性,以及提高装置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具体操作中,翼板保护翅比翼板的边缘可以宽4cm。
优选地,电路部件4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41,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31;电路部件4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设置为连接电路部件4与驱动部件5;其中,电路部件4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通过螺钉设置在电路板支架上;电路部件4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电路部件4通过接插件连接驱动部件5。
具体操作中,电路部件4,优选安装在壳体1上筒内部的左端,并用于收发通信部件3的控制信号及接收深度、温度测量信号;检测电池部件6的电量及电流信号并选择当前工作电池组;生成驱动信号输送到驱动单元;接收翼板的位置及状态信息;接收磁罗盘12的信息。
优选地,驱动部件5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外壳65,驱动部件5设置有电机63,电机63的输出轴端与减速机64的输入轴端连接,电机63的端部还连接有编码器62,电机63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外壳61;减速机64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66与丝杠连接,丝杠70外侧套设连接有螺母71;螺母71连接有杆座72,杆座72在远离螺母71的端面连接有顶簧73;杆座72安装有摆杆74,摆杆74的顶端设置为伸出驱动机构外壳65,并设置为连接翼板安装轴。
具体操作中,驱动部件5,优选设置在壳体上筒内部的中部,并用于接收来自电路部件4的驱动信号,以及驱动翼板转动,将翼板的位置及状态信息发送给电路部件4;优选地,驱动部件5的两端及圆周面上装有四个连接器,可通过连接器分别于电路部件4、通信部件3、下筒插座部件10、磁罗盘12连接。优选地,轴承68、密封圈67以及密封部件69的设置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驱动部件5各个组成结构关系可以设置为:
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外壳65、编码器62、电机63、减速机64、联轴器66、轴承68、密封部件69、丝杠70、螺母71、杆座72、顶簧73、摆杆74、电机63电机63外壳61组成,驱动装置通过接插件固定在壳体的确定位置。
编码器62、电机63、减速机安装在电机电机外壳61的右端孔内;编码器62用于测量电机63的转速、转向和位移,电机外壳61上装有密封圈;上述装配完成的组件安装在驱动机构外壳65的左端孔内。
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66与丝杠70的输入轴连接,丝杠70通过轴承固定在电机外壳61的左端孔内,丝杠70上螺纹连接的螺母71,螺母71的前端与杆座72固接,杆座72的前端装有顶簧73,杆座72的上方装有摆杆74,摆杆74的下端伸入杆座72的竖孔中,摆杆74的上部伸出于壳体1外与翼板安装轴固接。
电机外壳61的左端装有与丝杠70轴相配合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由多个密封圈组合构成。
优选地,磁罗盘12的外侧设置有磁罗盘外壳32,磁罗盘外壳32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41,左端盖41在面向右端盖31的端面处设置有左轴承安装盖44以及左轴承,左端盖41还连接有密封盖43;磁罗盘外壳32的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31,右端盖31在面向左端盖41的端面处设置有右轴承安装盘50以及右轴承,右端盖31还设置有排气螺钉52以及磁罗盘的接线柱,优选可以包括正接线柱53、负接线柱54;磁罗盘12设置有转动架33,转动架33的第一端设置左顶尖结构,左顶尖结构嵌设在左轴承的内圈结构中;转动架33的第二端设置有右顶尖结构,右顶尖结构嵌设在右轴承的内圈结构中;磁罗盘12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磁罗盘12通过接插件连接驱动部件5。具体操作中,磁罗盘12,优选安装在壳体1上筒内部的右面,并用于测量装置的航向角;其中,磁罗盘12左端装有连接器,可通过连接器与驱动部件5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架33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转轴47,转动架33的上方设置有套设在转轴外侧的上固定盘34,上固定盘34设置有磁罗盘电路板45;转动架33的下方设置有套设在转轴47外侧的下固定盘35,下固定盘35设置有配重块36,配重块36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磁铁38,磁铁38通过连接筒39与转轴47的端部连接;上固定盘34在面向下固定盘35的端面处设置有上光栅盘49,下固定盘35在面向上固定盘34的端面处设置有下光栅盘40。优选地,磁罗盘12设置为内部充油结构。
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磁罗盘12各个组成结构关系可以设置为:
转动架33的左右两端具有顶尖结构,右顶尖通过轴承51与右轴承安装盘50安装在一起,左顶尖的安装形式与右顶尖相同;此结构使的转动架33及其上零部件可以绕左右顶尖轴心自由转动。
上固定盘34与下固定盘35通过两端的连接块48固定在一起,连接块48是由前后两个组成,在每个连接块48上都有类似于转动架33的顶尖结构的转轴46,通过连接块48上的顶尖与转动架33转动连接在一起;此结构使的上下固定盘35及其上零部件可以绕连接块48上的顶尖轴心自由转动。
固定盘上固定安装有电路板45,用于信号采集转换,固定盘的下面固定安装有光栅盘。固定盘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转轴47,下固定盘35的下面固定安装有配重铅块。
转轴47的下端通过转动轴承37与连接筒39转动安装在一起,下光栅盘40与连接筒39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筒39与磁铁38固定安装在一起,磁铁38可以绕转轴47自由转动。当整个罗盘在沿x轴、z轴转动时,在配重铅块及两组顶尖的作用下,磁铁38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并可以绕y轴自由转动,这个结构类似指南针。
当磁罗盘12的空间姿态变化时,磁铁38感应大地磁场并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连接筒39及下光栅盘40转动,电路板45采集光栅盘转过的角度,经过计算得到磁罗盘12绕y轴转过的角度,即磁罗盘12的航向角。
将上述结构装入壳体1中,在壳体1左面用左端盖41、密封垫12、密封盖43及密封圈固定并密封,在壳体1右面用右端盖31、密封圈固定并密封。磁罗盘12内部充油,可以保证磁罗盘12的航向角测量数据更准确平滑。排气螺钉52用于充油及排气,在充好油后通过排气螺钉52及其上的密封圈进行密封。正接线柱53、负接线柱54,用于引出磁罗盘12的测量信号。
优选地,电池部件6设置有工作电池组以及备用电池组;具体操作中,电池部件6设置在壳体1下筒内,由两组电池组成,一组电池工作另一组电池备用,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上述工作电池组以及备用电池组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用电需求,能够有效提高装置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地,通信部件3的外侧设置有通信装置壳体1,通信部件3设置有通信线圈以及传感器;通信部件3的下方设置有接插件,通信部件3通过接插件连接驱动部件5。具体操作中,通信部件3,优选设置在装置壳体1的外部靠近前端位置,并用于接收来自电路部件4的信号,并将信号输送至船舱控制室;用于接收来自船舱控制室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及温深传感器测得的深度、温度信号输送给电路单元;优选设置有深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通信装置的右边安装翼板轴,翼板轴上安装有翼板。
优选地,翼板部件2设置在壳体1外部,并设置为连接驱动部件5。具体操作中,并用于根据来自驱动部件5的角度调整信号进行相应攻角调整,从而使整个装置在海水中保持在设定深度。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装置,可采用如下工作原理:
通过锁紧装置挂接在采集拖缆上,在采集拖缆内装有通讯线圈,这个通信线圈与本发明装置的通信线圈可相互感应来传递控制与信号。
工作时,当船上控制器通过通讯线圈设定本发明装置的目标深度后,电路部件4发指令给驱动部件5,驱动部件5中的电机63的主轴旋转,同时编码器62测得电动机的转速、转向和位移,并反馈到电路部件4,电机63通过减速机带动丝杠70的主轴旋转,螺母71沿丝杠70平移,带动杆座72移动,使摆杆74摆动,摆杆74与安装在通信部件3中的翼板轴固定连接,翼板安装翼板轴上,摆杆74的摆动会使翼板安装轴转动一个角度,使得翼板获得新的攻角,从而产生一个流体动力,使本装置向设定的目标位置靠近。
控制电机63的转速、转动方向、启停位置即可控制翼板的角速度、攻角增减和攻角大小,从而调节本装置的到设定的目标位置。丝杠70与螺母71有自锁功能,当丝杠70停止转动后,可使翼板稳定在当前角度。
本专利提供的上述装置采用流线型设计,降低水流阻力;主体采用上下筒设计,大大增强了装置在工作中的自平衡能力;主体增加防挂渔网设计;充油的机械式罗经的航向值准确、平滑;双电池组供电,装置可靠性高;其中,磁罗盘采用内部充油结构的机械式磁罗盘,这种结构的磁罗盘具有高灵敏度的同时,也可避免深度控制装置姿态变化时航向值的突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双筒结构,所述双筒结构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上筒和下筒;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平台;其中,
所述上筒的内部空腔依次设置有电路部件、驱动部件、磁罗盘,所述上筒靠近所述电路部件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上筒前堵头,所述上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上筒后堵头;
所述下筒的内部空腔设置有电池部件,所述下筒靠近所述上筒前堵头处的第一筒口设置有下筒前堵头,所述下筒的第二筒口处设置有下筒插座部件;
所述安装平台上依次设置有通信部件、翼板部件,所述通信部件靠近所述上筒前堵头的第一侧以及所述通信部件的第二侧均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磁罗盘的外侧设置有磁罗盘外壳,所述磁罗盘外壳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所述左端盖在面向右端盖的端面处设置有左轴承安装盘以及左轴承,所述左端盖还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磁罗盘外壳的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所述右端盖在面向所述左端盖的端面处设置有右轴承安装盘以及右轴承,所述右端盖还设置有排气螺钉以及磁罗盘接线柱;
所述磁罗盘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第一端设置左顶尖结构,所述左顶尖结构嵌设在所述左轴承的内圈结构中;所述转动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右顶尖结构,所述右顶尖结构嵌设在所述右轴承的内圈结构中;所述磁罗盘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所述磁罗盘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所述转动架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架的上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侧的上固定盘,所述上固定盘设置有磁罗盘电路板;所述转动架的下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轴外侧的下固定盘,所述下固定盘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通过连接筒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连接;所述上固定盘在面向所述下固定盘的端面处设置有上光栅盘,所述下固定盘在面向所述上固定盘的端面处设置有下光栅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件与所述翼板之间设置有翼板保护翅;其中,所述翼板保护翅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所述翼板部件靠近所述通信部件的端部宽度;所述翼板保护翅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所述翼板部件靠近所述通信部件的端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左端盖,第二端设置有右端盖;所述电路部件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为连接所述电路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其中,所述电路部件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设置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接插件,所述电路部件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外壳,所述驱动部件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与减速机的输入轴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端部还连接有编码器,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外壳;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外侧套设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有杆座,所述杆座在远离所述螺母的端面连接有顶簧;所述杆座安装有摆杆,所述摆杆的顶端设置为伸出所述驱动机构外壳,并设置为连接翼板安装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罗盘设置为内部充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部件设置有工作电池组以及备用电池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部件的外侧设置有通信装置壳体,所述通信部件设置有通信线圈以及传感器;所述通信部件的下方设置有接插件,所述通信部件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
CN201610399273.7A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094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9273.7A CN106094879B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9273.7A CN106094879B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4879A CN106094879A (zh) 2016-11-09
CN106094879B true CN106094879B (zh) 2019-09-06

Family

ID=5722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9273.7A Active CN106094879B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4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8715B (zh) * 2020-08-04 2021-10-15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浅剖地震数据采集辅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614A (zh) * 2006-10-11 2007-03-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平衡展开装置
CN1932554A (zh) * 2006-10-11 2007-03-2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动定深装置
CN102183798A (zh) * 2011-01-30 2011-09-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多线阵声学定位装置测控系统
CN203783564U (zh) * 2014-01-24 2014-08-2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用于随钻测量的光纤陀螺测斜仪
CN104202408A (zh) * 2014-09-11 2014-12-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获取海洋拖曳全网中各节点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31115A (zh) * 2015-01-26 2015-06-2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控制装置
CN204650284U (zh) * 2015-01-26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0745A1 (de) * 2012-01-30 2013-07-31 Hexagon Technology Center GmbH Vermessungssystem mit einem Vermessungsgerät und einem Scanmodu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4614A (zh) * 2006-10-11 2007-03-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平衡展开装置
CN1932554A (zh) * 2006-10-11 2007-03-2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拖曳线阵双翼自动定深装置
CN102183798A (zh) * 2011-01-30 2011-09-1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多线阵声学定位装置测控系统
CN203783564U (zh) * 2014-01-24 2014-08-2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用于随钻测量的光纤陀螺测斜仪
CN104202408A (zh) * 2014-09-11 2014-12-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获取海洋拖曳全网中各节点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31115A (zh) * 2015-01-26 2015-06-2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控制装置
CN204650284U (zh) * 2015-01-26 2015-09-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弱磁矢量传感器三轴校验无磁转台研究;佘以军;《电子世界》;20140830(第16期);第48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4879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3448B2 (en) Streamer steering device orientation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45046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eismic streamer positioning
CN102183789B (zh) 用于调整地球物理传感器拖缆前端拖引深度的系统
CN103591941B (zh) 节能型海洋次表层垂直剖面测量系统
CN108327858B (zh) 一种高稳定性水下测量平台
CN104597284B (zh) 漂浮式河渠水流速测量仪
CN202110293U (zh) 单舱球海底电场仪
CN104990492A (zh) 用于海底滑坡监测的设备
CN105911612B (zh) 一种多功能原位长期观测装置
CN106094879B (zh) 一种海洋拖曳线阵深度控制装置
CN207780253U (zh) 一种单浮标拖缆形态监测的水下gps系统
CN204389522U (zh) 漂浮式河渠水流速测量仪
CN114563591A (zh) 一种新型水流测速仪及测速方法
CN110307830A (zh) 一种浮标链载倾斜海流测量系统和海流及波浪的测量方法
CN203643465U (zh) 一种水文勘测流速实时测量装置
CN205826880U (zh) 一种包含有磁罗盘的定位结构
CN201907634U (zh) U型潜标系留装置
CN104132714A (zh) 超声波水位自动监测装置
CN204115822U (zh) 防冻型浮子式水位计
CN217931709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察用水流流速检测装置
CN207881798U (zh) 一种浮子水位计
CN206891354U (zh) Tsp炮孔测量器
CN109261381A (zh) 一种应用于高速土工离心机的管线敷设结构
CN115931209A (zh)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实时组网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03758537U (zh) 测量仪器的海底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