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0269B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70269B
CN106070269B CN201610404929.XA CN201610404929A CN106070269B CN 106070269 B CN106070269 B CN 106070269B CN 201610404929 A CN201610404929 A CN 201610404929A CN 106070269 B CN106070269 B CN 106070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composition pesticide
metalaxyl
fludioxon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4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70269A (zh
Inventor
王佳
徐妍
马超
潘静
东琴
高敬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de Rieter cr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de Rieter Cr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de Rieter Cr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de Rieter Cr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49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70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7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0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70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0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no bond to a nitrogen atom
    • A01N47/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no bond to a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O—CO—O— group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6N-acyl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病虫害中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质量和土壤环境,增加农民的收益。相对于单成分或二元复配的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病虫害混合发生的问题,例如在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上经常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蚜虫、飞虱、叶蝉、根腐病、茎腐病、锈病、叶枯病、黑穗病、立枯病、恶苗病和烂种等病虫害。
对于上述常见病虫害往往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地老虎一般采用毒死蜱或辛硫磷进行防治,蛴螬一般采用毒死蜱进行防治,金针虫一般采用辛硫磷或克百威进行防治,蚜虫一般采用啶虫脒或丁硫克百威进行防治,飞虱一般采用噻虫嗪进行防治,叶蝉一般采用乐果进行防治,根腐病一般采用多菌灵或百菌清进行防治,茎腐病一般采用福美双进行防治,锈病一样采用百菌清或氟环唑进行防治,黑穗病一般采用戊唑醇进行防治,立枯病一般采用萎锈灵进行防治,恶苗病一般采用恶霉灵进行防治,烂种一般采用咪鲜胺进行防治。
目前的病虫害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针对不同病虫害,还要使用不同的农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有效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病虫害中应用的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可以解决现有农药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容易产生抗药性,且针对不同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农药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病虫害中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质量和土壤环境,增加农民的收益。相对于单成分或二元复配的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为0.01-90重量份。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按照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病虫害中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质量和土壤环境,增加农民的收益。相对于单成分或二元复配的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中,咯菌腈是化合物4-(2,2-二氟-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4-基)吡咯-3-腈的商品名,英文商品名为fludioxonil,分子式为C12H6F2N2O2,相对分子量为248.2,CAS号为131341-86-1,结构式如式(1)所示。
本发明中,精甲霜灵是化合物N-(2-甲氧基乙酰基)-N-(2,6-二甲苯基)-D-丙氨酸甲酯的商品名,英文名称为Metalaxyl-M,分子式为C15H21NO4,相对分子量为279.3,CAS号为70630-17-0,结构式如式(2)所示。
本发明中,螺虫乙酯是化合物4-(乙氧基羰基氧基)-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的商品名,英文商品名为spirotetramat,分子式为C21H27NO5,相对分子量为373.5,CAS号为203313-25-1,结构式如式(3)所示。
根据本发明,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在较宽的范围内都具有增效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它们的作用,优选情况下,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可以为0.05-30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可以为0.1-50重量份。
其中,为了更进一步增强它们的增效作用,优选情况下,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可以为0.1-5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可以为5-15重量份。在该优选情况下,它们三者具有突出的增效作用,能够以较少的抗病害组合物施用量取得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对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其中,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各种常规的农药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剂、种衣剂或水悬浮剂。依据农药剂型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助剂;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助剂。
例如,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即可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粉状制剂;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可以为1:(0.1-1)。所述助剂可以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和固体惰性载体。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分散剂、润湿剂和固体惰性载体的重量比可以为1:(0.05-0.4):(0.02-0.2):(0.2-0.8)。其中,所述分散剂可以包括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和月桂醇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可以为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月桂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惰性固体载体可以包括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蒙脱土、膨润土、滑石粉、白碳黑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成水分散剂,即加水后能迅速崩解并分散成悬浮液的粒状制剂;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可以为1:(0.1-0.8)。所述助剂可以为分散剂、润湿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优选情况下,所述助剂还可以包括其它添加剂,例如稳定剂、粘结剂或崩解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分散剂、润湿剂、固体惰性载体和其它添加剂的重量比可以为1:(0.05-0.2):(0.02-0.4):(0.3-1):(0.01-0.3)。其中,分散剂可以为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和拉开粉中的至少一种;润湿剂可以为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月桂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固体惰性载体可以为选自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蒙脱土、膨润土、滑石粉、白碳黑和轻质碳酸钙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可以为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和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合剂可以为选自淀粉,例如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葡萄糖和蔗糖中的至少一种;崩解剂可以为选自硫酸铵、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钠、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碳酸氢钠、月桂醇硫酸钠、海藻酸钠、膨润土和氯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成水悬浮剂,即非水溶性的固体有效成分与相关助剂,在水中形成高分散度的粘稠悬浮液制剂,用水稀释后使用;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可以为1:(0.5-8)。所述助剂可以包括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助剂还可以包括其它添加剂,例如稳定剂、防冻剂或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水的重量的比值可以为1:(0.05-0.4):(0.01-0.1):(0.005-0.04):(0.8-4)。其中,所述分散剂可以包括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拉开粉)和月桂醇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可以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黄原胶、硅酸镁铝、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可以包括聚醚消泡剂和/或有机硅消泡剂;所述防腐剂可以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可以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可以为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和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优选情况下,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特别适合以种衣剂的农药剂型来制备、贮藏、运输和使用。在该优选情况中,进一步优选地,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05-30),更优选为1:(0.1-20)。
其中,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悬浮种衣剂,所述助剂可以包括分散剂、成膜剂、防冻剂和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情况下,所述助剂还包括其它添加剂,例如防腐剂、增稠剂、着色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分散剂、成膜剂、防冻剂和水的重量的比值为1:(0.05-2.5):(0.01-0.5):(0.02-0.8):(0.5-10)。包括上述种类助剂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提高贮存和使用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提高农药组合物的防治效果。
其中,所述分散剂可以为各种具有油水两亲性的分散性能的物质;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可以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其中,所述成膜剂可以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阿拉伯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防冻剂可以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增稠剂可以为农药制备领域中的各种能够提高物料的粘度的物质,优选情况下,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白炭黑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黄原胶又称黄胶或汉生胶,是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其中,硅酸镁铝可以为各种能够形成胶体的硅酸镁铝市售品。
其中,所述防腐剂可以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消泡剂可以为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或者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为了方便农药组合物的区分和使用,优选情况下,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含有着色剂。所述着色剂可以为常规的色素物质,如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和酸性红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酸性红。着色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常规的用量,例如,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酸性红的重量比可以为1:(0.05-0.2)。
作为本发明特别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该农药组合物还含有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的比值可以为1:(0.5-10):(0.1-0.85):(0.05-0.4):(0.05-0.4):(0.1-0.6)。在该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农药组合物能够取得十分突出的增效效果,对多种病虫害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活性。
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由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磷酸酯化而得到的,一般应用较多的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及双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及双酯的通式分别为R-O-(CH2CH2O)n-PO3H2和(R-O-(CH2CH2O)n)2-PO2H,其中,R-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8-C18的烃基,n为3-12的整数;优选地,R-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12-C14的烃基,n为3-12的整数。
其中,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的方法测量)可以为5万-20万,优选为5万-8万。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虫害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植物病虫害包括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蚜虫、飞虱、叶蝉、根腐病、茎腐病、锈病、叶枯病、黑穗病、立枯病、恶苗病和烂种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农药组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可以分开独立存放,在临用前混合均匀即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农药组合物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可以混合均匀为混合物,以混合物的方式提供。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咯菌腈购自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精甲霜灵购自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螺虫乙酯购自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购自邢台蓝星助剂厂,十二烷基硫酸钠购自湖北新颖河化工有限公司,丙三醇、聚乙烯醇和乙二醇购自北京化工厂,酸性红购自天津祥瑞染料有限公司,黄原胶购自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济南瑞元化工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商购产品。
实施例1
取1重量份的咯菌腈、2重量份的精甲霜灵、10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2
取2重量份的咯菌腈、0.3重量份的精甲霜灵、10.7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3
取0.7重量份的咯菌腈、2.8重量份的精甲霜灵、9.5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4
取10重量份的咯菌腈、0.6重量份的精甲霜灵、2.4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5
取0.2重量份的咯菌腈、5重量份的精甲霜灵、7.8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6
取12.6重量份的咯菌腈、0.2重量份的精甲霜灵、0.2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7
取0.08重量份的咯菌腈、6.46重量份的精甲霜灵、6.46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8
取12.5重量份的咯菌腈、0.25重量份的精甲霜灵、0.25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乙二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实施例9
取1重量份的咯菌腈、2重量份的精甲霜灵、10重量份的螺虫乙酯、4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2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重量份的丙三醇,5重量份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5重量份的酸性红,0.2重量份的黄原胶,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和69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本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替换为等重量的咯菌腈,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2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咯菌腈和螺虫乙酯替换为等重量的精甲霜灵,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3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咯菌腈和精甲霜灵替换为等重量的螺虫乙酯,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4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螺虫乙酯替换为等重量的精甲霜灵,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5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咯菌腈替换为等重量的精甲霜灵,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6
本对比例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和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将精甲霜灵替换为等重量的咯菌腈,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7
螺虫乙酯1重量%、咯菌腈30重量%、聚羧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0重量%、甲基纤维素8重量%、品红5重量%、水补足至100重量%,混合均匀后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8
螺虫乙酯10重量%、精甲霜灵1重量%、氟嘧菌酯1重量%、木质素磺酸盐10重量%、聚氧乙烯三苯乙烯苯基磷酸盐2重量%、聚乙二醇1重量%、染料玫瑰红1重量%、水补足至100重量%,混合均匀后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对比例9
将螺虫乙酯1重量%、氟嘧菌酯22重量%、精甲霜灵8重量%、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0重量%、皂角粉10重量%、硫酸铵5重量%、黄原胶8重量%、染料玫瑰红5重量%、水补足至100重量%,混合均匀后得到本对比例的农药组合物。
测试实施例1
本测试实施例测试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作为种衣剂在综合防治花生病虫害(蚜虫、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茎腐病、锈病和叶枯病)中的效果。
试验地点:济南市平阴县一农户内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土质为栗钙土,肥力中上,种植后的各处理区花生按常规生产管理,花生品种为鲁花九号。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分别作为种衣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每1kg的花生种子使用6g种衣剂,使用时将种衣剂加等体积水稀释后倒在种子上搅拌至所有种子都均匀地染上酸性红的颜色)。将不进行包衣处理的花生种子作为对照。
将包衣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行距33cm,墩距20cm,每亩1万墩,每墩双粒播种。不同种衣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处理区的土壤、栽培和水肥管理条件完全相同。
播种后30天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具体方法如下: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株,调查花生叶片上的蚜虫头数,根据式(A)计算防虫效果(防治效果)。
播种后60天时,对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穴,共计20穴。每穴挖土2kg,深度30cm,对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的活虫数分别计数,而后根据式(A)计算防虫效果(防治效果)。
播种后60天时,对根腐病、茎腐病、锈病和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10点取样,每个处理区调查30株,调查各处理区苗期根腐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根据式(B)和式(C)计算防治效果。其中,根腐病病情分级指数:0级:茎基和主须根上均无病斑;1级:茎基和主根上有少量病斑;3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4-1/2;5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多且大,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2-3/4;7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绕颈现象,但根系并未死亡;9级:根系坏死,植株地上部萎蔫或死亡。茎腐病、锈病和叶枯病的病情统计参照《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结果见表1。
表1
测试实施例2
本测试实施例测试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作为种衣剂在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蚜虫、金针虫、地老虎、蛴螬、黑穗病、根腐病)中的效果。
河南省项城市永丰镇。该地块地势平坦,两合土壤,肥力均匀一致,保水性能良好,排灌方便。种植后的各处理区小麦按常规生产管理。小麦品种为新麦18。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作为种衣剂分别作为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每1kg的小麦种子使用7g种衣剂,使用时将种衣剂加等体积水稀释后倒在种子上搅拌至所有种子都均匀地染上酸性红的颜色)。将不进行包衣处理的小麦种子作为对照。
将包衣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行距20cm,播种量每亩15kg。不同种衣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处理区的土壤、栽培和水肥管理条件完全相同。
播种后70天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具体方法如下: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株,调查小麦叶片上的蚜虫头数,根据式(A)计算防虫效果(防治效果)。
播种后70天时,对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在同一处理区随机选5个取样点,每点4穴,共计20穴,每穴挖土2kg,深度至30cm,对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的活虫数分别计数,而后根据式(A)计算虫害防治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播种后90天时,对黑穗病、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10点取样,每个处理区调查30株,调查各处理区苗期根腐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根据式(B)和式(C)计算防治效果。其中,根腐病病情分级指数:0级:茎基和主须根上均无病斑;1级:茎基和主根上有少量病斑;3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4-1/2;5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多且大,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2-3/4;7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绕颈现象,但根系并未死亡;9级:根系坏死,植株地上部萎蔫或死亡。黑穗病病情统计参照《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式(D)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测试实施例3
本测试实施例测试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作为种衣剂在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灰飞虱、蚜虫、叶蝉、烂种、立枯病和恶苗病)中的效果。
试验地点:江苏吴江市,肥力中上,种植后的各处理区水稻按常规生产管理。水稻品种为淮稻8号。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的农药组合物作为种衣剂分别作为种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每1kg的水稻种子使用7g种衣剂,使用时将种衣剂加等体积水稀释后倒在种子上搅拌至所有种子都均匀地染上酸性红的颜色)。将不进行包衣处理的水稻种子作为对照。
将包衣后的种子进行播种,行距20cm,株距16.7cm。不同种衣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处理区的土壤、栽培和水肥管理条件完全相同。
播种后90天时,对灰飞虱、蚜虫和叶蝉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依据《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并根据式(A)计算虫害防治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
播种后70天时,对烂种、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依据《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并根据式(B)和式(C)计算虫害防治效果。结果见表3。
表3
根据表1-3,实施例1-9与对比例1-6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三元农药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咯菌腈、精甲霜灵或螺虫乙酯,或者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咯菌腈和螺虫乙酯、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二元复配,防治效果好,具有增效作用,并且可以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害;
实施例1与对比例7-9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含有其他农药成分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将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三种成分复配,得到的农药组合物防治效果突出,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取得高效环保地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将实施例1-8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05-30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为0.1-50重量份,特别是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1-5重量份,螺虫乙酯的的含量为5-15重量份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更加优异的对多种混合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并且能够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9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农药组合物还含有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的比值为1:(0.5-10):(0.1-0.85):(0.05-0.4):(0.05-0.4):(0.1-0.6)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够更有效地防治玉米、小麦、花生、棉花、水稻、大豆、人参等作物的多种混合发生的病虫害,并能够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相对于1重量份咯菌腈,精甲霜灵的含量为0.1-5重量份,螺虫乙酯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剂、防冻剂和水;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膜剂包括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松香、聚苯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明胶、黄原胶、阿拉伯胶、琼脂、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尿素、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所述助剂的重量比为1:(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分散剂、成膜剂、防冻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0.05-2.5):(0.01-0.5):(0.02-0.8):(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含有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咯菌腈、精甲霜灵和螺虫乙酯的总重量与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和乙二醇的比值为1:(0.5-10):(0.1-0.85):(0.05-0.4):(0.05-0.4):(0.1-0.6)。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虫害包括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蚜虫、飞虱、叶蝉、根腐病、茎腐病、锈病、叶枯病、黑穗病、立枯病、恶苗病和烂种中的至少一种。
CN201610404929.X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6070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4929.XA CN10607026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4929.XA CN10607026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0269A CN106070269A (zh) 2016-11-09
CN106070269B true CN106070269B (zh) 2019-05-28

Family

ID=5722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4929.XA Active CN10607026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702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2212A (zh) * 2021-03-24 2021-07-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兼具抗病和促生增产的谷子复合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123B (zh) * 2016-12-25 2020-06-23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简便高效的花生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CN111886956A (zh) * 2020-07-10 2020-11-06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所 一种农耕土壤盐渍化修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4125B2 (ja) * 2010-06-28 2014-10-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CN104621152A (zh) * 2015-01-30 2015-05-20 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种衣剂
CN105794805A (zh) * 2016-04-20 2016-07-27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2212A (zh) * 2021-03-24 2021-07-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兼具抗病和促生增产的谷子复合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0269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6578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5961425A (zh) 一种含有咯菌腈和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023B (zh) 一种悬浮种衣剂
CN1836513A (zh) 含氟虫腈的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4621152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种衣剂
CN105284866A (zh) 一种具有缓释驱避作用的种子处理剂的组合物
CN106070269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9480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CN107494578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34489B (zh)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CN104604909A (zh) 一种含有丙硫克百威的种衣剂
CN107517960A (zh) 一种微球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917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34509B (zh)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CN103918678A (zh) 一种具备驱鸟驱鼠功能的种衣剂
CN105901012A (zh) 含有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苯胺以及噻虫胺的悬浮种衣剂
CN103210953B (zh)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5766986A (zh) 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950541A (zh) 一种大蒜种衣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2382A (zh) 含氟硅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6015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34488B (zh)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CN105010315A (zh) 一种含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应用
CN103783071B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475334A (zh) 含有氟吡菌酰胺和嘧菌酯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1

Address after: 223215 No. 9 Kong Lian Road, Huai'an Salinized New Materials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Mingde Rieter crop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114, 1st floor, No. 5 Kaif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Mindleader Agroscience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esticide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Pledgee: Shanghai Mingdelida Biotechnology Co.,Ltd.

Pledgor: JIANGSU MINGDE LIDA CROP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439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