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9159A -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9159A
CN106069159A CN201610583740.1A CN201610583740A CN106069159A CN 106069159 A CN106069159 A CN 106069159A CN 201610583740 A CN201610583740 A CN 201610583740A CN 106069159 A CN106069159 A CN 106069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hen
blood aspidistra
plant
segmentation
aspidis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3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9159B (zh
Inventor
徐桂红
戴耀良
巫锡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filed Critical XIANHU BOTONICAL GARDE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HENZHEN C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837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69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6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9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9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9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培植技术领域,公开了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包括制作栽培载体步骤、覆盖栽培基质步骤、种植苔藓步骤、移植血叶兰步骤、抚育血叶兰步骤和采收血叶兰步骤,其中,种植苔藓步骤为:将苔藓连根带泥一起移植于栽培基质上,采用输水装置对移植后的苔藓补水保湿,直至苔藓移植成活;移植血叶兰步骤为:将血叶兰植株分段得到分段植株,将各分段植株消毒后移植于栽培基质上,并使各分段植株的一端都接触栽培基质,使各分段植株的另一端都露出苔藓外。本发明应用共生原理,先在专用栽培基质上种植苔藓,模拟自然生境,巧妙地促进血叶兰与真菌的共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血叶兰的得苗率和移植成活率。

Description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血叶兰的学名为:Ludisia discolor(Ker-Gaw1.)A.Rich.,为兰科血叶兰属植物。其根茎匍匐,茎节明显,如蚕卧于石上,又名叫“石蚕”或“石上藕”。血叶兰先端急尖或短尖,上表面黑绿色,具有5条金红色有光泽的脉,背面淡红色,着生方式等独特,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观叶类兰科植物之一。此外,血叶兰味甘、性凉,滋阴润肺、健脾、安神,主治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症,其药用功效在南方作为民间中草药广为采用。
兰科植物能与相应的真菌形成菌根建立共生关系,并且依赖于这些内生真菌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血叶兰特化为没有根毛而与某种真菌形成营养性共生的高等被子植物,依靠菌丝行吸收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并依靠菌丝分解根部附着的苔藓、腐叶等而获取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有机养料,以半自养半异养的特殊营养方式进行生长和发育。
野生血叶兰生于海拔900-1300米的山坡或沟谷常绿阔叶林下阴湿处,分布范围窄,其种子成熟度不一致,微小胚发育不成熟,败育率高,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低下,自然繁殖和生长缓慢,加上生长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资源已濒衰竭,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为避免对野生血叶兰种质资源无序和盲目地开采,同时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急需研发相应的血叶兰繁育培植技术。
目前,现有的血叶兰种苗培植方法主要包括分株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方法、组织培养方法(茎段、顶芽、未开裂的果实作为外植体)、人工授粉辅助的种子无菌繁殖方法等。其中,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所需母体材料多,成活率低、繁殖速度慢,周期长,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组织培养则是从选取茎段、顶芽、未开裂果实等作为外植体,经诱导产生类原始球茎、类原始球茎增殖、类原始球茎分化及壮苗、生根培养、炼苗等繁杂步骤,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素养要求极高,移植无菌苗成活率低,且存在分化率不高、增殖倍数低、变异等风险,不利于血叶兰功效的保持和大范围推广;人工授粉辅助的种子无菌繁殖法要求提前采集血叶兰花粉和无菌操作,但实际情况是血叶兰花期短,提前采集花粉比较困难,花粉经储存后活力降低,后期的种子无菌发芽培养对设施设备要求高,增加了生根培养、炼苗培养等步骤,实际应用时成本高,且繁殖得苗率低。
在上述现有的几种血叶兰培植技术中,都忽略了共生真菌能为血叶兰提供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一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都呈现种苗繁育率高而移植成活率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培植成本低,且得苗率和移植成活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栽培载体步骤,将具有蓄水、透气、透水作用的承载介质放置固定于装载有水的托盘内,并在托盘内设置可将水输送于所述承载介质上的输水装置;
覆盖栽培基质步骤,将栽培基质覆盖于所述承载介质上;
种植苔藓步骤,将苔藓连根带泥一起移植于所述栽培基质上,采用所述输水装置对移植后的苔藓补水保湿,直至所述苔藓移植成活;
移植血叶兰步骤,将血叶兰植株分段得到分段植株,将各所述分段植株消毒后移植于所述栽培基质上,并使各所述分段植株的一端都接触所述栽培基质,使各所述分段植株的另一端都露出所述苔藓外;
抚育血叶兰步骤,对移植后的所述分段植株进行培养抚育;
采收血叶兰步骤,在所述分段植株长大为血叶兰植株后,采收所述血叶兰植株。
可选地,所述苔藓为鳞叶藓、卷叶湿地藓、小反扭藓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或,所述承载介质为吸水石。
可选地,所述栽培基质采用泥炭土、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和腐叶土拌匀堆放并经浇淋营养溶液制成。
可选地,所述栽培基质的配制过程为:将所述泥炭土、所述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所述腐叶土拌匀堆放30-60天,在堆放过程中每隔15-20天浇淋一次所述营养溶液;
且/或,在所述栽培基质中,所述泥炭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50%-60%,所述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所述腐叶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且/或,每升所述营养溶液中含有2g-5g的蛋白胨、3g-5g的琼脂、6g-10g的葡萄糖、5g-8g的钙镁磷肥。
可选地,所述种植苔藓步骤中,在将所述苔藓移植于所述栽培载体上后,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12小时直到30-40天后所述苔藓移植成活。
可选地,在所述种植苔藓步骤中,所述苔藓的采集过程为:在潮湿环境中采集连片苔藓,且采集时保留连片苔藓根部的泥土,去除掉落于所述连片苔藓上的枯枝、树叶。
可选地,在所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所述分段植株包括至少一个茎节和1-2片叶片。
可选地,所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所述分段植株的消毒方法为:先将所述分段植株放置于5%-7%的磷酸钠溶液或0.1%-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50-80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2-3次。
可选地,所述抚育血叶兰步骤包括对移植后的所述分段植株进行补水保湿处理、遮光处理、防虫处理和营养补充处理,
其中,补水保湿处理方式为:在所述分段植株移植初期的15天内,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24小时,15天后,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8-12小时;
且/或,遮光处理方式为:当光强度大于或等于1200lux时,采用遮光网罩住所述血叶兰植株;当光强度小于1200lux时,移除遮光网;
且/或,防虫处理方式包括在所述托盘的底部放置生石灰和/或在抚育期间每40-60天喷洒农药一次;
且/或,营养补充处理方式包括每60天喷淋0.1%-0.2%的复合肥溶液和/或局部增加所述栽培基质或间隔更换部分所述栽培基质。
可选地,在制作所述栽培载体时,所述承载介质直接放置于所述托盘内;或者,所述承载介质通过一支撑架分成至少两层放置于所述托盘内。
本发明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应用共生原理,考虑血叶兰营养方式,模拟野生血叶兰的自然生产环境,在培植血叶兰时,先在栽培基质上种植苔藓,巧妙地促进血叶兰与真菌的共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血叶兰的得苗率和移植成活率,且其培植步骤简便,后期培养抚育简便,对培植设备要求低。此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所得到的血叶兰植株与野生血叶兰植株种质资源一致,不会产生变异,适合于血叶兰的种质资源保护、科学研究、观赏及药用价值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三层承载介质的栽培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栽培载体步骤,将具有蓄水、透气、透水作用的承载介质11放置固定于装载有水12的托盘13内,并在托盘13内设置可将水12抽送于承载介质11上的输水装置。其中,托盘13具有凹腔,凹腔可用于储存一定量的水12,以便于对栽培植物(如本实施例中的苔藓、血叶兰)进行及时补水。承载介质11可直接放置固定于托盘13内也可通过其它部件(如支撑架等)放置固定于托盘13内。承载介质11可用于承载栽培基质和栽培植物;此外,承载介质11的蓄水、透水性能,使得在向栽培植物补水时不是直接向栽培植物喷水12,而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补水,这样使得补水过程中栽培植物不会因受到水流压力而出现移位现象。具体应用中,经输水装置输送、承载介质11渗透的水12以及托盘13内水的蒸发作用,保障了血叶兰培植小环境的湿度。
覆盖栽培基质步骤,将栽培基质覆盖于承载介质11上。栽培植物可通过栽培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且栽培基质可促进植物生根同时起到固定作用。
种植苔藓步骤,将苔藓连根带泥一起移植于栽培基质上,采用输水装置对移植后的苔藓补水若干天,直至苔藓移植成活。苔藓连根带泥一起移植,具体指在采集苔藓后保留苔藓根部的泥土一起移植。苔藓移植于栽培基质上,可通过栽培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苔藓的补水保湿方式具体为,输送装置将托盘13内的水12抽送到承载介质11上,然后水12可透过承载介质11渗到栽培基质和苔藓上。
移植血叶兰步骤,将血叶兰植株分成若干段分段植株,将各分段植株消毒后移植于栽培基质上,并使各分段植株的一端(形态学下端)都接触栽培基质,使各分段植株的另一端(形态学上端)都露出苔藓外。将分段植株的形态学下端插入接触栽培基质,可促进分段植株生根并使得分段植株通过栽培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分段植株的形态学上端露出苔藓外可利于分段植株萌芽向上延伸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
抚育血叶兰步骤,对移植后的分段植株进行培养抚育,该培养抚育具体指对分段植株成长过程中的抚育,以促进分段植株可健康长大为血叶兰植株。
采收血叶兰步骤,在分段植株长大为血叶兰植株后,采收血叶兰植株。分段植株在成长过程中,茎节和叶片都会增多,当茎节和叶片增多到一定量的时候即表明分段植株成长为血叶兰植株了,此时即可采收血叶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应用共生原理,考虑血叶兰营养方式,模拟野生血叶兰的自然生产环境,在培植血叶兰时,先在栽培基质上种植苔藓,巧妙地促进血叶兰与真菌的共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血叶兰的得苗率和移植成活率,且其培植步骤简便,后期培养抚育简便,对培植设备要求低。此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所得到的血叶兰植株与野生血叶兰植株种质资源一致,不会产生变异,适合于血叶兰的种质资源保护、科学研究、观赏及药用价值的利用。
优选地,承载介质11为吸水石。吸水石又称上水石,其吸水性特别强,当吸水石的局部与充足的水12接触时,水12会慢慢被吸到吸水石的各部位。此外,吸水石的实质为沙积石,其软而又脆,非常易于造型。此处,采用吸水石作为承载介质11,一方面可利于苔藓和血叶兰在培植过程中可快速获得充足的水分,利于保证苔藓和血叶兰的存活率;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吸水石造型的设计提高栽培载体1的外形美观性和增加栽培载体1的可栽培面积。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承载介质11也可为其它具有保水、透水作用的物体,如其它具有孔隙和保水透水作用的石材等。
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制作栽培载体1时,承载介质11通过一支撑架分成至少两层放置于托盘13内,即:栽培载体1还包括设于托盘13内的支撑架,承载介质11分为至少两层分布于支撑架上,此时,栽培载体1包括承载介质11、水12、托盘13、输水装置和支撑架。这样,可获得较大的栽培面积,利于提高血叶兰的培植数量。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承载介质11也可直接放置于托盘13内,即承载介质11也可只有一层。
优选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托盘13内的立柱15和若干块沿竖直方向间隔设于立柱15上的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数量和承载介质11的层数相同,各层承载介质11分别设于各支撑板16上,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优选地,支撑板16设有3-5块,且各支撑板16呈塔形分布,即位于下方的支撑板16比位于上方的支撑板16大,承载介质11对应设置3-5层。此处,通过对栽培载体1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在保证获得较大栽培面积的前提下,又利于保证栽培载体1的结构稳定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支撑板16的设置数量和分布方式不限于此。
优选地,输水装置包括水泵(图未示)、水管14和过滤塞(图未示),过滤塞与水泵的吸水口连接,水管14与水泵的排水口连接。水管14包括具有中空内孔的立柱15和穿设于立柱15中空内孔内的内管,立柱15的外表面设有渗水孔。内管具体可为软管或者PVC管;立柱15和支撑板16可为金属,如不锈钢等。中空内孔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这样,使得内管与立柱15之间具有供水12流动的空隙。具体应用中,水泵启动时,托盘13内的水12被泵送到内管内并被输送到内管的顶部,然后从内管的顶部流到内管与立柱15的空隙,从而使得水12从内管与立柱15的空隙往下流,且水12在往下流时会不断从渗水孔渗透到承载介质11上,进而实现了将水12抽送到承载介质11上的效果。
优选地,托盘13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优选地,托盘13的高度为80mm-120mm,可储水深为60mm-100mm,即凹腔的深度为60mm-100mm;凹腔的深度优选比托盘13的高度小20mm左右。具体应用中,当托盘13内的储水深度低于40mm时,向托盘13内补充水12。当然了,托盘13的高度和凹腔深度也可设为其它值,具体应用中,可依据场地或美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优选地,栽培载体1还包括可罩于或者覆盖于承载介质11外的遮光网(图未示),遮光网可为圆锥形或者圆柱形或者其它合适形状。遮光网内可摆放照度计,在血叶兰的抚育培养过程中,当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一定值(该定值优选为1200lux)时,使用遮光网;当光照强度小于该定值时,移除遮光网。
优选地,遮光网的透光率25%-50%,这样,使用遮光网时,在达到减小血叶兰所受到光照强度的前提下,又利于保证血叶兰可获得其生长所需要的光照。
优选地,在覆盖栽培基质步骤,栽培基质覆盖于承载介质11上的厚度为8mm-20mm,其便于覆盖操作,且利于保证苔藓和血叶兰的移植成活率和成长成活率。
优选地,栽培基质采用泥炭土、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和腐叶土拌匀堆放并经浇淋营养溶液制成。这种栽培基质配制简单、方便,且采用这种方式制得的栽培基质,适于苔藓和血叶兰的生产,从而利于促进苔藓和血叶兰的成活。
优选地,栽培基质的配制过程为:将泥炭土、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腐叶土拌匀堆放30-60天,在堆放过程中每隔15-20天浇淋一次营养溶液。采用这种方式制得的栽培基质,适于苔藓和血叶兰的生产,可更利于提高苔藓和血叶兰的成活率。
优选地,在栽培基质中,以总体积为100%计算,泥炭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50%-60%,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腐叶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且/或,每升营养溶液中含有2g-5g的蛋白胨、3g-5g的琼脂、6g-10g的葡萄糖、5g-8g的钙镁磷肥。此处,通过对栽培基质的成分进行优化设计,可为苔藓和血叶兰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得苔藓和血叶兰的移植和成长成活率都比较高。
优选地,种植苔藓步骤中,苔藓为鳞叶藓、卷叶湿地藓、小反扭藓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对血叶兰共生菌的鉴定,发现血叶兰的共生菌为镰刀菌;而鳞叶藓、卷叶湿地藓、小反扭藓的根部土壤中常有镰刀菌,这与血叶兰的共生菌一致,从而可利用苔藓根部的镰刀菌巧妙地促进血叶兰与真菌的共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血叶兰的得苗率和移植成活率。当然了,具体应用中,苔藓也可为其它根部土壤中会产生镰刀菌的种群。
优选地,在种植苔藓步骤中,苔藓的采集过程为:在潮湿环境中采集健康的连片苔藓,且采集时保留连片苔藓根部的泥土,去除掉落于连片苔藓上的枯枝、树叶等杂物。潮湿环境具体可为树林内或者溪流周边或者其它长期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连片苔藓具体指连接为一片状整体的苔藓群。采用此处苔藓的采集方式,可利于提高苔藓的移植成活率。
优选地,在将连片苔藓移植到栽培基质上后,用小块吸水石零星压实,这样,可保证苔藓于栽培基质充分接触,从而利于促进苔藓的成活。
优选地,种植苔藓步骤中,在将苔藓移植于栽培载体1上后,每天开启输水装置12小时直到30-40天后苔藓移植成活。经试验证明,采用这样的补水方式,苔藓的移植成活率高。具体应用中,输水装置开启后,会将托盘13内的水12抽送到承载介质11上,并透过承载介质11渗透到栽培基质上,苔藓可从栽培基质中吸收水分从而达到补水目的。
优选地,在移植血叶兰步骤中,选取健壮无伤口的血叶兰植株来分段得到分段植株,且每段分段植株包括至少一个茎节和1-2片叶片,这样,在保证血叶兰植株可分成较多数量的分段植株的前提下,利于进一步保证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
优选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分段植株的消毒方法为:先将分段植株放置于5%-7%的磷酸钠溶液或0.1%-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50-80秒,然后用无菌水12清洗2-3次。5%-7%的磷酸钠溶液具体指磷酸钠浓度为5%-7%的水溶液;0.1%-0.5%高锰酸钾溶液具体指高锰酸钾浓度为0.1%-0.5%的水溶液。无菌水是采用措施将水中微生物杀死或过滤掉而得到的水。此处,分段植株的消毒方法操作简单,且采用该方法消毒,利于提高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
优选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各分段植株采用点状分布方式布置,且任意相邻两分段植株之间的间距优选为30mm-50mm,这样,既可使分段植株的布置密度比较合理,又可利于分段植株的成活和成长。
优选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使用一次性手套或者消毒后的镊子等工具进行夹持血叶兰植株和分段植株。
具体地,血叶兰的移植操作优选选取在每年公历10-12月或3-6月进行,这样,利于促进血叶兰的移植成活率。
优选地,抚育血叶兰步骤包括对移植后的分段植株进行补水保湿处理、遮光处理、防虫处理和营养补充处理。补水保湿处理主要用于保证分段植株在存活和成长过程中可获得充足的水分;遮光处理主要用于防止分段植株在存活和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强的光照;防虫处理主要用于防止分段植株在存活和成长过程中遭到蜗牛、蛞蝓、蚯蚓或其它虫子的啃噬;营养补充处理主要用于保证分段植株在存活和成长过程中可获得充足的营养。
优选地,补水保湿处理方式为:在分段植株移植初期的15天内,每天开启输水装置24小时,15天后,每天开启输水装置8-12小时。采用这种补水保湿方式,可保证分段植株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利于促进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和快速成长。具体地,输水装置开启后,会将托盘13内的水12抽送到承载介质11上,并透过承载介质11渗透到栽培基质上,分段植株可从栽培基质中吸收水分从而达到补水目的。
优选地,遮光处理方式为:当光强度大于或等于1200lux时,采用遮光网罩住血叶兰植株;当光强度小于1200lux时,移除遮光网;采用这种遮光方式,既可保证分段植株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光照,又利于促进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和快速成长。
优选地,防虫处理方式包括在托盘13的底部放置生石灰和/或在抚育期间每40-60天喷洒低毒低残留农药一次,这样,可利于防止蜗牛、蛞蝓、蚯蚓等啃噬分段植株,从而利于促进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和成长。
优选地,营养补充处理方式包括每60天喷淋0.1%-0.2%的复合肥溶液和/或局部增加栽培基质或间隔更换部分栽培基质,这样,可保证分段植株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利于促进分段植株的移植成活率和快速成长。0.1%-0.2%的复合肥溶液具体指复合肥浓度为0.1%-0.2%的水溶液。
优选地,当分段植株成长至有4-5个茎节时,即表明分段植株成长为血叶兰植株了,此时即可进行采收血叶兰步骤了。经试验证明,分段植株成长为血叶兰植株所需时间为6-8月左右。
优选地,采收血叶兰步骤中,血叶兰的采收方式为:采收时,采用小枝剪等工具单独采收血叶兰植株的叶片;或者,在保留血叶兰植株形态学下端至少两个茎节的前提下一起采收血叶兰植株的叶片和茎,即连径带叶一起采收血叶兰植株并保留血叶兰植株形态学下端的至少两个茎节。采用这两种采收方式,在达到采收目的的前提下,都可以加快血叶兰植株的再次萌芽和长叶,从而利于提高产量。
具体地,血叶兰的共生菌的鉴定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在苗圃采集长势良好的血叶兰根,用自来水冲净,切成薄片,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30s,最后,用无菌水冲净消毒液,晾干,放于水琼脂平板内。25℃恒温培养,当从皮层细胞内长出真菌菌丝时,30℃恒温培养7天。取少量菌丝,用3%的KOH溶液和0.05%番红染液染色做成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经形态鉴定优势菌群为镰刀菌(Fusarium)。由此可确定,血叶兰的共生菌为镰刀菌。
具体地,以下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培植血叶兰的一具体试验过程和结果:2015年3月,在野外采集6株血叶兰植株,经清洗、分段、消毒,得到45段分段植株,移植到蝶谷幽兰苗圃中长有鳞叶藓和小反扭藓的吸水12石上,开启输水装置,当托盘13内水12的深度小于40mm时补足水12,设置遮光网,保障小环境湿度和光照强度。2015年6月,间隔更换部分栽培基质。2015年10月,查看存活42株血叶兰植株,每株血叶兰植株分茎2-5条、叶片6-12片。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培植血叶兰,血叶兰的移植成活率高,且成长很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栽培载体步骤,将具有蓄水、透气、透水作用的承载介质放置固定于装载有水的托盘内,并在托盘内设置可将水输送于所述承载介质上的输水装置;
覆盖栽培基质步骤,将栽培基质覆盖于所述承载介质上;
种植苔藓步骤,将苔藓连根带泥一起移植于所述栽培基质上,采用所述输水装置对移植后的苔藓补水保湿,直至所述苔藓移植成活;
移植血叶兰步骤,将血叶兰植株分段得到分段植株,将各所述分段植株消毒后移植于所述栽培基质上,并使各所述分段植株的一端都接触所述栽培基质,使各所述分段植株的另一端都露出所述苔藓外;
抚育血叶兰步骤,对移植后的所述分段植株进行培养抚育;
采收血叶兰步骤,在所述分段植株长大为血叶兰植株后,采收所述血叶兰植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苔藓为鳞叶藓、卷叶湿地藓、小反扭藓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或,所述承载介质为吸水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采用泥炭土、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和腐叶土拌匀堆放并经浇淋营养溶液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的配制过程为:将所述泥炭土、所述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所述腐叶土拌匀堆放30-60天,在堆放过程中每隔15-20天浇淋一次所述营养溶液;
且/或,在所述栽培基质中,所述泥炭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50%-60%,所述经过发酵的树枝粉碎物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所述腐叶土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0%-25%;且/或,每升所述营养溶液中含有2g-5g的蛋白胨、3g-5g的琼脂、6g-10g的葡萄糖、5g-8g的钙镁磷肥。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苔藓步骤中,在将所述苔藓移植于所述栽培载体上后,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12小时直到30-40天后所述苔藓移植成活。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种植苔藓步骤中,所述苔藓的采集过程为:在潮湿环境中采集连片苔藓,且采集时保留连片苔藓根部的泥土,去除掉落于所述连片苔藓上的枯枝、树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所述分段植株包括至少一个茎节和1-2片叶片。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血叶兰步骤中,所述分段植株的消毒方法为:先将所述分段植株放置于5%-7%的磷酸钠溶液或0.1%-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50-80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2-3次。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抚育血叶兰步骤包括对移植后的所述分段植株进行补水保湿处理、遮光处理、防虫处理和营养补充处理,
其中,补水保湿处理方式为:在所述分段植株移植初期的15天内,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24小时,15天后,每天开启所述输水装置8-12小时;
且/或,遮光处理方式为:当光强度大于或等于1200lux时,采用遮光网罩住所述血叶兰植株;当光强度小于1200lux时,移除遮光网;
且/或,防虫处理方式包括在所述托盘的底部放置生石灰和/或在抚育期间每40-60天喷洒农药一次;
且/或,营养补充处理方式包括每60天喷淋0.1%-0.2%的复合肥溶液和/或局部增加所述栽培基质或间隔更换部分所述栽培基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叶兰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所述栽培载体时,所述承载介质直接放置于所述托盘内;或者,所述承载介质通过一支撑架分成至少两层放置于所述托盘内。
CN201610583740.1A 2016-07-22 2016-07-22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9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3740.1A CN106069159B (zh) 2016-07-22 2016-07-22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3740.1A CN106069159B (zh) 2016-07-22 2016-07-22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9159A true CN106069159A (zh) 2016-11-09
CN106069159B CN106069159B (zh) 2019-08-06

Family

ID=57449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374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9159B (zh) 2016-07-22 2016-07-22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691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2041A (zh) * 2017-04-27 2017-07-14 深圳九州十里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修旧如故之建筑外墙做旧的隐花植物、及繁殖方法、应用
CN108271652A (zh) * 2017-12-14 2018-07-13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公石松节水栽培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18002C2 (nl) * 2001-05-04 2002-11-05 Bas Van Buuren B V Substraat voor het kweken van epifietachtigen.
CN1613290A (zh) * 2004-12-13 2005-05-11 陈思 利用石斛、苔藓伴生种植、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CN101455178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姜红颖 一种新品种大花蕙兰的培养方法
CN102487800A (zh) * 2011-12-23 2012-06-13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野生带叶兜兰的人工栽培方法
CN202873402U (zh) * 2012-09-18 2013-04-17 东莞市绿保塑胶花盆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栽种花草装置
CN104140331A (zh) * 2014-08-06 2014-11-12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石斛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及石斛栽培方法
CN104255325A (zh) * 2014-08-29 2015-01-07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集水式渗灌种植容器
CN104920197A (zh) * 2015-06-26 2015-09-23 柳州市长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兰花的种植方法
CN204762642U (zh) * 2015-07-15 2015-11-1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独蒜兰雾培无土栽培种植槽
CN105766557A (zh) * 2016-03-15 2016-07-20 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 铁皮石斛喷灌装置和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18002C2 (nl) * 2001-05-04 2002-11-05 Bas Van Buuren B V Substraat voor het kweken van epifietachtigen.
CN1613290A (zh) * 2004-12-13 2005-05-11 陈思 利用石斛、苔藓伴生种植、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CN101455178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姜红颖 一种新品种大花蕙兰的培养方法
CN102487800A (zh) * 2011-12-23 2012-06-13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野生带叶兜兰的人工栽培方法
CN202873402U (zh) * 2012-09-18 2013-04-17 东莞市绿保塑胶花盆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栽种花草装置
CN104140331A (zh) * 2014-08-06 2014-11-12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石斛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及石斛栽培方法
CN104255325A (zh) * 2014-08-29 2015-01-07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集水式渗灌种植容器
CN104920197A (zh) * 2015-06-26 2015-09-23 柳州市长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兰花的种植方法
CN204762642U (zh) * 2015-07-15 2015-11-1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独蒜兰雾培无土栽培种植槽
CN105766557A (zh) * 2016-03-15 2016-07-20 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 铁皮石斛喷灌装置和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清涌等: "《养兰金典 兰花栽培私家秘诀》", 30 October 2011,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许艺芬: "血叶兰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 《福建热作科技》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2041A (zh) * 2017-04-27 2017-07-14 深圳九州十里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修旧如故之建筑外墙做旧的隐花植物、及繁殖方法、应用
CN106942041B (zh) * 2017-04-27 2018-12-04 深圳九州十里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修旧如故之建筑外墙做旧的隐花植物、及繁殖方法、应用
CN108271652A (zh) * 2017-12-14 2018-07-13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公石松节水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9159B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8025B (zh) 一种团花育苗的方法
CN105594567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CN103271095A (zh) 防治果树再植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防病方法
CN101116424B (zh) 高效诱导培养百合小鳞茎的方法
CN106986691A (zh) 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
CN103444530A (zh) 一种福建野生金线莲野外自然回归迁地种植技术
CN107646684A (zh) 一种竹叶兰的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82788A (zh) 白及种苗的繁殖方法
CN107810781A (zh) 一种活蚕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CN106376315A (zh) 盆栽蔬菜一体式精简栽培方法
CN105875412B (zh) 富有机硒甘味绞股蓝的种植方法
CN108551962A (zh) 一种凌云白毫茶与桃树套种的方法
CN106069159B (zh) 血叶兰的培植方法
CN105794459B (zh) 一种富集生物活性成分的平地人参的种植方法
CN107836348A (zh) 一种珍珠李的种植方法
CN107616068A (zh) 一种高效低成本马铃薯脱毒苗及原种生产技术
CN112136629B (zh) 一种全叶榕种子二步法育苗的方法
CN105900829B (zh) 一种基于离子注入尾细桉人工杂交种的快速育种方法
KR101639552B1 (ko) 산양삼 열매를 이용하여 재배한 숲삼 및 이의 재배방법
CN108575493A (zh) 一种富硒桃金娘的种植方法
CN107821169A (zh) 一种滇黄精种苗的组培方法
CN107646487A (zh) 一种龙眼树的种植方法
CN107466651A (zh) 一种荠菜高产种植的方法
CN106688556A (zh) 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
CN106577119A (zh) 一种中药材辛夷种苗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